第238頁
反派她每個馬甲都是正道之光 作者:施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的韶光顫顫地伸出手,緊緊地握住師父幹瘦的手腕,感覺到蘊含的生機,幾乎喜極而泣。
可雲浮道君一夜白頭,麵貌刺痛了自己的弟子,神色卻是一樣的平靜漠然:「她延續了我的壽元,像當年她的父親一樣。」
雲浮輕聲細語:「可是韶光,我為什麽開心不起來呢?」
當年有人為了鮫人可延長性命的傳言對彌海幾次出手,她以為滄海之死是那些人作亂,可發現鮫人淚之後,她心神震蕩,幾乎原地入魔,後來一直想押雁禾向滄海賠罪而不可得。她多年沒有踏足彌海了,曾經那愛恨情緒是那樣激蕩而熱烈。
可是她的女兒為了她,為了天下大義而死,她竟然感覺不到任何悲傷。
韶光徒勞地張嘴,但迴答不出來任何話來,隻是淚流滿麵。
她隻是和師父站在清音宗的議事堂中,聽著宗門內熙熙攘攘,天下正道方興未艾,聽著雲浮道君道:「我更不知我為何一夜白頭。」
她的開心與悲傷,都一道,被她帶走了。這個世上,唯有韶光和陸裳是記得,曾經的雁禾師姐是何人之人。
唯有她們仍然可以守著清音宗與合歡宗,直到下一個鼎出世的那天。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天生爐鼎是天道選就鎖,授予的是這天下的長生。
幾經波折的萬裏海盛會終於在海晏河清,三界安寧中得以延續,幾大宗門的飛行法器都停泊於萬裏海之外,得以進入萬裏海的飛舟卻一片寂靜。
方恢眾人安靜地跪在掌門與幾位長老的前麵拱手垂首,無需在多言說些什麽,這天下安樂的局麵就已經是答案了。
掌門坐在上首,眼眸微闔,原本還想說些什麽,但是弟子很快就進來告稟,劍塚之中的將傾也不見蹤影。這熟悉的對白立刻激起了應滄瀾心中的漣漪,他猛地抬首,在眾人寂靜之中啞聲道:「這是原本的結局。」
眾人望去,杜無悔才接著說:「在禍心秘境裏,師兄的劍,也是因為,他是惡首被戮,大快人心,於是本命劍也未能進入劍塚,更未能於青史留名.......」他是以一身罵名而死。修士語氣滿是尖刻嘲諷,掌心紙鳶早就飛不起來了,他也渾不知外界如何,但是想也知道,雁禾手握縛情,師兄與沈扶聞歸寂,天下卻無任何震蕩,反而如同真的拔除了毒瘤一般,四海昇平。
到底誰是毒瘤,修仙界又怎麽分得清呢?
杜無悔閉眼。如今說什麽都晚了,這結局一刻不停地奔向他們所見秘境,才反而說明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可笑其他宗門還仍堅持詭辯,要他們拿出證據,什麽證據?他們無預知之能,卻能在禍心秘境中看見此界原本麵貌,合歡宗明明是遭人汙衊,清音宗合歡宗對此卻無甚表示,不都是證明嗎?是他們於公無礙,於私卻不肯苟且偷生,隻欲保住臨淵和盛梳的證明。
後方的和文皓緊緊地按著儲物袋。那裏麵是師妹從禍心秘境找迴來的,可以培育菩提樹的小秘境,化作靈虛。
雁禾會那樣說,定然是有辦法保住臨淵,可是前幾日合歡宗餘孽被蕩平,魔界出現異動之後,那顆八鞘心還是迅速就飛了出去,和文皓目眥欲裂,幾乎以為臨淵還是逃不過封印魔君的命運,不曾想,那顆八鞘心是碎了,但是臨淵的殘魂還得以保存。
隻是他不肯離去,終日徘徊在盛梳身邊,和文皓卻已找到了重塑他軀體與神魂的希望,比程悅還要更緊密地看顧著那棵菩提樹。
他想起那棵輕輕地恐嚇著不給菩提樹曬太陽,自己卻要蜷曲起觸手,躲在陰影下看著菩提樹綠葉婆娑的青年。
他隻是想看一看臨淵長大的樣子,看一看,叫神也有片刻心軟的魔君,有一顆怎樣能包容佛心,同樣幹淨明澈的心。
掌門讓他們散去了,和文皓手按在儲物袋上,卻被一個孩童撞了一下,他正要申斥,忽然看見是盛梳捧著一小包石榴,正分給這些孩童。守在外麵的修士紛紛挪動腳步上前,看見應滄瀾一行人之中沒有師兄的身形,又頓住。
盛梳拍拍其中一個的頭:「吃慢點。」
正是那個撞了和文皓的男孩。
和文皓一下說不出話來,隻是看著那個孩童,恍惚間居然覺得他從前在盛家時也該是這樣的,他挪不動腳步。
那孩子見過他們,看了看和文皓,又看了看盛梳,忽然問:「姐姐,你身邊的大哥哥呢?」其他孩子也圍過來,他們是避難的凡人帶上來的,可能沒有仙根,卻喜歡學劍,燕無爭使給他們看,這孩子鼓掌聲是最大的:「哥哥答應教我們學劍的。」
立馬有其他孩子附和:「對,大哥哥還說他現在眼睛看不清不方便,等他好了就迴來教我們呢。」
那孩子注意到和文皓的眼神,有些委屈,他怕極了被這些修士教訓,隻有大哥哥大姐姐對他們沒有偏見:「大哥哥去哪了。」
覃清水原本還擔心小師妹記憶反覆,若是不記得了會被提醒再記起來,要是記得了就會更加難過,但盛梳隻是拿出羅盤給他們算著卦玩:「大哥哥受了點傷,等他好了就會迴來了。」孩子們完全沒有懷疑,吃著石榴就四散去玩了,在可橫跨九州四海的飛舟上,他們很安全。
遠處便是萬裏海盛會的集會,無數修士在那聚集,為參加之後的仙門大比,萬劍門卻仍然沒有什麽弟子下飛舟。他們仍然在等師兄的消息。<hr>
可雲浮道君一夜白頭,麵貌刺痛了自己的弟子,神色卻是一樣的平靜漠然:「她延續了我的壽元,像當年她的父親一樣。」
雲浮輕聲細語:「可是韶光,我為什麽開心不起來呢?」
當年有人為了鮫人可延長性命的傳言對彌海幾次出手,她以為滄海之死是那些人作亂,可發現鮫人淚之後,她心神震蕩,幾乎原地入魔,後來一直想押雁禾向滄海賠罪而不可得。她多年沒有踏足彌海了,曾經那愛恨情緒是那樣激蕩而熱烈。
可是她的女兒為了她,為了天下大義而死,她竟然感覺不到任何悲傷。
韶光徒勞地張嘴,但迴答不出來任何話來,隻是淚流滿麵。
她隻是和師父站在清音宗的議事堂中,聽著宗門內熙熙攘攘,天下正道方興未艾,聽著雲浮道君道:「我更不知我為何一夜白頭。」
她的開心與悲傷,都一道,被她帶走了。這個世上,唯有韶光和陸裳是記得,曾經的雁禾師姐是何人之人。
唯有她們仍然可以守著清音宗與合歡宗,直到下一個鼎出世的那天。仙人撫我頂,結發受長生。
天生爐鼎是天道選就鎖,授予的是這天下的長生。
幾經波折的萬裏海盛會終於在海晏河清,三界安寧中得以延續,幾大宗門的飛行法器都停泊於萬裏海之外,得以進入萬裏海的飛舟卻一片寂靜。
方恢眾人安靜地跪在掌門與幾位長老的前麵拱手垂首,無需在多言說些什麽,這天下安樂的局麵就已經是答案了。
掌門坐在上首,眼眸微闔,原本還想說些什麽,但是弟子很快就進來告稟,劍塚之中的將傾也不見蹤影。這熟悉的對白立刻激起了應滄瀾心中的漣漪,他猛地抬首,在眾人寂靜之中啞聲道:「這是原本的結局。」
眾人望去,杜無悔才接著說:「在禍心秘境裏,師兄的劍,也是因為,他是惡首被戮,大快人心,於是本命劍也未能進入劍塚,更未能於青史留名.......」他是以一身罵名而死。修士語氣滿是尖刻嘲諷,掌心紙鳶早就飛不起來了,他也渾不知外界如何,但是想也知道,雁禾手握縛情,師兄與沈扶聞歸寂,天下卻無任何震蕩,反而如同真的拔除了毒瘤一般,四海昇平。
到底誰是毒瘤,修仙界又怎麽分得清呢?
杜無悔閉眼。如今說什麽都晚了,這結局一刻不停地奔向他們所見秘境,才反而說明這一切都是真實的,可笑其他宗門還仍堅持詭辯,要他們拿出證據,什麽證據?他們無預知之能,卻能在禍心秘境中看見此界原本麵貌,合歡宗明明是遭人汙衊,清音宗合歡宗對此卻無甚表示,不都是證明嗎?是他們於公無礙,於私卻不肯苟且偷生,隻欲保住臨淵和盛梳的證明。
後方的和文皓緊緊地按著儲物袋。那裏麵是師妹從禍心秘境找迴來的,可以培育菩提樹的小秘境,化作靈虛。
雁禾會那樣說,定然是有辦法保住臨淵,可是前幾日合歡宗餘孽被蕩平,魔界出現異動之後,那顆八鞘心還是迅速就飛了出去,和文皓目眥欲裂,幾乎以為臨淵還是逃不過封印魔君的命運,不曾想,那顆八鞘心是碎了,但是臨淵的殘魂還得以保存。
隻是他不肯離去,終日徘徊在盛梳身邊,和文皓卻已找到了重塑他軀體與神魂的希望,比程悅還要更緊密地看顧著那棵菩提樹。
他想起那棵輕輕地恐嚇著不給菩提樹曬太陽,自己卻要蜷曲起觸手,躲在陰影下看著菩提樹綠葉婆娑的青年。
他隻是想看一看臨淵長大的樣子,看一看,叫神也有片刻心軟的魔君,有一顆怎樣能包容佛心,同樣幹淨明澈的心。
掌門讓他們散去了,和文皓手按在儲物袋上,卻被一個孩童撞了一下,他正要申斥,忽然看見是盛梳捧著一小包石榴,正分給這些孩童。守在外麵的修士紛紛挪動腳步上前,看見應滄瀾一行人之中沒有師兄的身形,又頓住。
盛梳拍拍其中一個的頭:「吃慢點。」
正是那個撞了和文皓的男孩。
和文皓一下說不出話來,隻是看著那個孩童,恍惚間居然覺得他從前在盛家時也該是這樣的,他挪不動腳步。
那孩子見過他們,看了看和文皓,又看了看盛梳,忽然問:「姐姐,你身邊的大哥哥呢?」其他孩子也圍過來,他們是避難的凡人帶上來的,可能沒有仙根,卻喜歡學劍,燕無爭使給他們看,這孩子鼓掌聲是最大的:「哥哥答應教我們學劍的。」
立馬有其他孩子附和:「對,大哥哥還說他現在眼睛看不清不方便,等他好了就迴來教我們呢。」
那孩子注意到和文皓的眼神,有些委屈,他怕極了被這些修士教訓,隻有大哥哥大姐姐對他們沒有偏見:「大哥哥去哪了。」
覃清水原本還擔心小師妹記憶反覆,若是不記得了會被提醒再記起來,要是記得了就會更加難過,但盛梳隻是拿出羅盤給他們算著卦玩:「大哥哥受了點傷,等他好了就會迴來了。」孩子們完全沒有懷疑,吃著石榴就四散去玩了,在可橫跨九州四海的飛舟上,他們很安全。
遠處便是萬裏海盛會的集會,無數修士在那聚集,為參加之後的仙門大比,萬劍門卻仍然沒有什麽弟子下飛舟。他們仍然在等師兄的消息。<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