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反派她每個馬甲都是正道之光 作者:施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但音修不是來讓祂求生,她是想赴死。
「我找不到我的道。」清風吹起音修鬥笠下的紗幔,吹起花海波瀾,無限漣漪,可吹不動音修的一顆無情道心,神這才發現她的道心生得這樣好,按理早應該圓滿,飛升。但女童捧著一束花進來,被音修伸手接過,輕輕地放在琴弦邊上,這天地也沒有要渡她飛升的跡象。
神問:「你改變了她們的命途?」祂又想起自己帶著的菩提樹。這個世界還真是多怪人。
音修輕輕地揉揉女童的頭,生死麵前,將相膽怯,但她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成就,世人畏懼的修為,麵對這一日竟然也能麵不改色,實在是仙更像得道仙:「功課如何。」女童搖頭晃腦,膽子比從前大得很:「師叔祖教我們習字,還有教我們心法,我學得最好。」
她懵懵懂懂:「要我念給你聽嗎?」
合歡宗如今上下和諧,隻有立宗的音修不被稱師祖,但她也不在意:「好。」女修念得很好,隱隱有願力,可見她天賦之高,這心法原本也與那等教人合修的淫邪心法無什麽關係,女修聽了,隻覺得耳清目明,莞爾,重又低頭:「做得不錯。」
女童支支吾吾:「姐姐,阿奴想拜你為師。」
她不是第一個,音修隱約記得還有一個叫做采雲的孩子,她們都這樣小,這樣膽大,這樣富有生機,她不後悔以一宗之氣供養她們的生平,改變她們的命數。若有反噬,她就是這反噬。「時機該到了。」
神輕輕,看懂了她在做什麽:「她們在恨你。」
合歡宗不會是個正道宗門,如此篡改天機的行徑,不披在為非作歹的皮子下,就有一萬個理由被發現,禁止;因果也不允許一個人無休止地揮霍他們的寬和,一旦暴露就必然有人承擔這樣的怒火,無情道要飛升,也隻差這一點功德了,但這點功德也可以換她在不連累旁人的情況下隕落。
她可以償還這因果。
仙人衣袖精止,恍惚中覺得有誰也這樣做過。他成功了。
所以音修也必然成功。「我道大成,不在世人認可。」她目送女童離開,看見封印地禁製緩緩閉合,眉眼間仍淺淡:「我也無需他們記得。」於是神發揮了自己的作用,應了她的請求,抹去了那些女童身上纏繞的因果,祂也可以抹去她身上的。但直到道消,音修也沒有這樣說過。
被斫的琴到斷裂之時,琴音仍然是純澈清亮的,不為任何折她音色。
直到暮色。神收斂了最後一人的屍骨。她本可以不用死的。前兩人魔君和音修,都是祂算出來必然會使此界因果失衡的魔頭,祂尚且都停頓思考了,麵前的女修隻是一個天資過分出色的卦修。
祂還記得。
神慢慢地走上高台。
這洞府是她親手雕琢的,十歲那年她被宗族棄在荒山之外,渾身上下摸遍了,想起自己寶貝得不行的羅盤帶上了,緊緊地抱著,度過了那個風雪夜。然後第一次聽到了祂的聲音。
神在女子安靜閉目的屍身旁邊坐下來,用久經歲月的神思迴憶。大約隻是無聊了,或者是淡淡一瞥,女童本該因這其中蘊含的天地靈氣而覺悟無窮,可她偏偏尚且滿心稚氣,抱著羅盤,緩聲問:「你是誰呀?」
又一個自己看著長大的。神學著他們的模樣閉上眼。已經有些不想再迴憶了。
但水往前流著。
女童的成長與魔君不大一樣,神關注魔君,擔心他成長為禍患,隻每固定時間去看一眼,可看出他變化,長高了還是變壞了,聲音冷了還是仍然喜歡低著頭種種那棵綠植,女童,神靜了靜,有點喧鬧。祂不覺得吵,隻是心平氣和地認為這頻率有些高。祂畢竟也是第一次遇到可以每次算卦,都有百分之五十機率碰到自己神識的修士,問的還是一些祂也不知為何會有人問的小問題。
女修身旁的靈氣因為神的到來而凝滯了,羅盤也寂靜,虛空中卻仿佛有個女童吃力地搬著龜甲,碎碎叨叨,反覆權衡。
捂著眼睛,放下雙手,眨了眨之後若有所思:「這卦象結果是可以吃的意思吧?」
神沒忍住:「你已辟穀。」女修的身世有些奇怪,似遭人篡改,宗族積孽深重,這會報應在她身上,因而抵消了她救人的功德。女童的輪迴次數不多,每一次都因救人而死,按理說應該投胎到大福之家,一生圓滿,說不定還有情投的道侶,可以立地飛升,不過殺孽太重了,為了讓她活著。
她需為此付出代價,不過不用死。
女童七八歲,脆生生地:「可是我饞呀。」神於是又說:「給你羅盤不是算這些。」
誰會與一個神問這些?祂看了眼過去的算卦,覺得下次被她問到大可不必讓她算得這麽準,讓她勤加修煉些,少與自己接觸——女修已算了第二個卦,灼灼地翻看卦象,碎碎念:「老爺爺吃什麽呀。」
神還以為在說祂。結果才發現是撿到她的老爺爺。命數將近。哦,她又想救人,可惜抵消不了她的因果。
神保持不說話,看著她將饅頭掰碎下來,餵進去,正欲離開,羅盤上擺了一小塊饅頭。女童雙手合十:「天靈靈地靈靈,不對不對,不管啦,教我算卦的老爺爺,你也吃呀。」
「今天會下雨嗎?」「不會,你要占卜天象?」
十幾歲的女修眨眨眼:「哦,我要釣魚。」<hr>
「我找不到我的道。」清風吹起音修鬥笠下的紗幔,吹起花海波瀾,無限漣漪,可吹不動音修的一顆無情道心,神這才發現她的道心生得這樣好,按理早應該圓滿,飛升。但女童捧著一束花進來,被音修伸手接過,輕輕地放在琴弦邊上,這天地也沒有要渡她飛升的跡象。
神問:「你改變了她們的命途?」祂又想起自己帶著的菩提樹。這個世界還真是多怪人。
音修輕輕地揉揉女童的頭,生死麵前,將相膽怯,但她沒有什麽驚天動地的成就,世人畏懼的修為,麵對這一日竟然也能麵不改色,實在是仙更像得道仙:「功課如何。」女童搖頭晃腦,膽子比從前大得很:「師叔祖教我們習字,還有教我們心法,我學得最好。」
她懵懵懂懂:「要我念給你聽嗎?」
合歡宗如今上下和諧,隻有立宗的音修不被稱師祖,但她也不在意:「好。」女修念得很好,隱隱有願力,可見她天賦之高,這心法原本也與那等教人合修的淫邪心法無什麽關係,女修聽了,隻覺得耳清目明,莞爾,重又低頭:「做得不錯。」
女童支支吾吾:「姐姐,阿奴想拜你為師。」
她不是第一個,音修隱約記得還有一個叫做采雲的孩子,她們都這樣小,這樣膽大,這樣富有生機,她不後悔以一宗之氣供養她們的生平,改變她們的命數。若有反噬,她就是這反噬。「時機該到了。」
神輕輕,看懂了她在做什麽:「她們在恨你。」
合歡宗不會是個正道宗門,如此篡改天機的行徑,不披在為非作歹的皮子下,就有一萬個理由被發現,禁止;因果也不允許一個人無休止地揮霍他們的寬和,一旦暴露就必然有人承擔這樣的怒火,無情道要飛升,也隻差這一點功德了,但這點功德也可以換她在不連累旁人的情況下隕落。
她可以償還這因果。
仙人衣袖精止,恍惚中覺得有誰也這樣做過。他成功了。
所以音修也必然成功。「我道大成,不在世人認可。」她目送女童離開,看見封印地禁製緩緩閉合,眉眼間仍淺淡:「我也無需他們記得。」於是神發揮了自己的作用,應了她的請求,抹去了那些女童身上纏繞的因果,祂也可以抹去她身上的。但直到道消,音修也沒有這樣說過。
被斫的琴到斷裂之時,琴音仍然是純澈清亮的,不為任何折她音色。
直到暮色。神收斂了最後一人的屍骨。她本可以不用死的。前兩人魔君和音修,都是祂算出來必然會使此界因果失衡的魔頭,祂尚且都停頓思考了,麵前的女修隻是一個天資過分出色的卦修。
祂還記得。
神慢慢地走上高台。
這洞府是她親手雕琢的,十歲那年她被宗族棄在荒山之外,渾身上下摸遍了,想起自己寶貝得不行的羅盤帶上了,緊緊地抱著,度過了那個風雪夜。然後第一次聽到了祂的聲音。
神在女子安靜閉目的屍身旁邊坐下來,用久經歲月的神思迴憶。大約隻是無聊了,或者是淡淡一瞥,女童本該因這其中蘊含的天地靈氣而覺悟無窮,可她偏偏尚且滿心稚氣,抱著羅盤,緩聲問:「你是誰呀?」
又一個自己看著長大的。神學著他們的模樣閉上眼。已經有些不想再迴憶了。
但水往前流著。
女童的成長與魔君不大一樣,神關注魔君,擔心他成長為禍患,隻每固定時間去看一眼,可看出他變化,長高了還是變壞了,聲音冷了還是仍然喜歡低著頭種種那棵綠植,女童,神靜了靜,有點喧鬧。祂不覺得吵,隻是心平氣和地認為這頻率有些高。祂畢竟也是第一次遇到可以每次算卦,都有百分之五十機率碰到自己神識的修士,問的還是一些祂也不知為何會有人問的小問題。
女修身旁的靈氣因為神的到來而凝滯了,羅盤也寂靜,虛空中卻仿佛有個女童吃力地搬著龜甲,碎碎叨叨,反覆權衡。
捂著眼睛,放下雙手,眨了眨之後若有所思:「這卦象結果是可以吃的意思吧?」
神沒忍住:「你已辟穀。」女修的身世有些奇怪,似遭人篡改,宗族積孽深重,這會報應在她身上,因而抵消了她救人的功德。女童的輪迴次數不多,每一次都因救人而死,按理說應該投胎到大福之家,一生圓滿,說不定還有情投的道侶,可以立地飛升,不過殺孽太重了,為了讓她活著。
她需為此付出代價,不過不用死。
女童七八歲,脆生生地:「可是我饞呀。」神於是又說:「給你羅盤不是算這些。」
誰會與一個神問這些?祂看了眼過去的算卦,覺得下次被她問到大可不必讓她算得這麽準,讓她勤加修煉些,少與自己接觸——女修已算了第二個卦,灼灼地翻看卦象,碎碎念:「老爺爺吃什麽呀。」
神還以為在說祂。結果才發現是撿到她的老爺爺。命數將近。哦,她又想救人,可惜抵消不了她的因果。
神保持不說話,看著她將饅頭掰碎下來,餵進去,正欲離開,羅盤上擺了一小塊饅頭。女童雙手合十:「天靈靈地靈靈,不對不對,不管啦,教我算卦的老爺爺,你也吃呀。」
「今天會下雨嗎?」「不會,你要占卜天象?」
十幾歲的女修眨眨眼:「哦,我要釣魚。」<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