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反派她每個馬甲都是正道之光 作者:施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燕國禁仙法,但卻常有誌怪流入,他看了很多話本,便也想知道那些人殺親證道,甚至被天雷轟頂,也要求仙道,是不是真的。
人真的能為了修仙一途放棄所有嗎?
程雲心中驚痛,再也忍不住,咳出血來,掌心血跡斑駁。
原來他也曾這樣問過,求過。
可最後,卻是他為了不成仙,放棄了所有的一切。
他不是凡間王朝的麒麟子,也不是什麽可以輕易就保下所有人的大師兄。
他隻是一個懵懂的稚子,等到天道將他的一切毀去,又將這淬鍊過後的苦難送到他麵前,他才輕易地放棄了這一切,隻身入了魔。
這天地不會允許燕無爭成魔。於是他殺上自己上萬遍,成全了自己的心魔。
皇後見他不信,有些無奈,又禁不住燕無爭整日尋問那些誌怪話本,便有一日傳了燕無爭來,告訴他,她為他找了一位修仙入道的老師。
燕無爭果然願意學。
旁邊有人道:「莫不是那位送皇後信物的大能?」
應滄瀾不是那時人士,但也知道燕國尋常修士不得入,皇後也不會輕易改變看法,除非那修士真的有改天換日之能,便沉默頷首。
視線卻仍追隨著燕無爭。他在想,他的將傾劍,他應該帶出來的。
燕無爭也前去拜見,卻未見到那位修士麵容,隻瞥見一抹白,如枝頭新雪,卻又蒼白淡漠得並非此世之物。
麵容更隱在霧氣中看不清楚。
祂隨意地掃了他一眼,迴過頭:「原來是天生劍骨。」
眾人屏息。
那人赫然是沈扶聞。
第十八章
認出此人是誰的應滄瀾和眾人麵色都有些驚異。
方恢更是麵色難看, 等那畫麵消散後,才用力咬牙道:「仙君收徒時,分明說是緣法使然!」
而這燕國皇陵中, 卻坦蕩彰顯出此人早在燕國未滅,燕無爭也未暈倒在登仙階下時, 便已尋到了天生劍骨。
說祂並非居心叵測,而是偶然遇見天生劍骨, 又有誰信?
程雲本來就疑心燕無爭遭遇這一切不過是被那位仙君算計,隻是因他輪迴數次, 的確不欲成仙, 才沒有反抗之意罷了。
看到這一幕, 自然也不會毫無所覺,很快便明白, 宗門的懷疑和試探都是對的。
沈扶聞果然已經覬覦劍骨已久。
明明已乃一方仙君, 居高臨下俯瞰世間,竟還惦記著弟子的天生劍骨。
縱然他們還未找到貨真價實的證據, 但這所見所聞, 也足以指證了!
眾人咬牙切齒, 恨意森然。
那就是燕無爭的少年已經對那仙人以弟子之禮相稱,很是恭謹。
隻是就如同仙君對燕無爭與應滄瀾都不過分照拂一般,祂從不應承那一句師尊,也不會刻意指點燕無爭什麽。
很多時候, 祂隻是坐在燕國的皇宮之中,偶爾會撫琴,聽燕無爭說說此世見聞, 以及對求仙問道的疑惑。
有一日燕無爭實在不解,抬頭問:「敢問師尊, 我父皇母後不信任修仙之人,卻對您十分尊敬,是因為您做了什麽嗎?還是您有什麽特殊緣法。」
否則母後怎麽會突然鬆口?
亭台中柳絮飄落,淡淡顏色,淺薄如雪,繞開了那白衣蹁躚的仙君,與他垂在身後的發絲融在一起,構成一幅早春的深淺雪景圖。
而那仙君的手指隨意在琴弦上按了按,錚然琴音一停。便讓天地間寂靜了。
眾人屏息。
他們都曾見過大能,但是對仙君之能不甚了解,因而除了之前見到的燕雲秘境外,也從未聽聞過,有人能如同這般。
使時空停泊,萬物俱寂。
程雲卻喉中劇痛。
他猛然想起那日押送燕無爭去執法堂,也是這般:
天地失色,靈氣滯緩,一切都定格在一剎那。
燕無爭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是他認錯了人,抹去了他的記憶。
其實那日程雲撒了謊,他對燕無爭說自己沒有見過任何人,也沒將燕無爭稱自己為文光的事告訴給旁人,所以燕無爭才沒有動手。
其實哪怕沒有破陣劍,他又不一定會忘下去!長老知道此事,他也會在長老的提醒下記起,冥冥之中像是有天意在促成他對這點滴異常的察覺,和對真實的還原。
可是這一點點的扭轉有什麽用呢?
那一日在執法峰上,他還不是眼睜睜看著燕無爭被毀了丹田。
看著那個可以顛倒日月的仙君曾經默然引導,注視著燕無爭走上絕路。如同他現在在幻境中,走向那個稚童一般。
他從來都隻在旁觀。
燕無爭不知自己未來會遭遇什麽,他不知自己會為了拋棄他的師尊同門捨棄能夠成仙的一切,不知道時隔了多少年,他們才知曉這真相。
他隻是看著沈扶聞。
看著那在幻境中,隨手一指,便接住一片柳絮的仙君側眸輕聲:「她許了我一個誓約。」
少年茫然:「什麽?」
祂點向燕無爭的眉心:「我要你的劍骨。」
眾人大驚,等金光亮起,才反應過來幻境已經結束,但是那仙人無比理所當然地說出劍骨二字的時候,心頭還是震動不已。
一瞬間明白了所有。
皇後曾說她對沈扶聞有恩,可所謂的恩情,竟也是沈扶聞為了劍骨,而刻意立下的誓約!<hr>
人真的能為了修仙一途放棄所有嗎?
程雲心中驚痛,再也忍不住,咳出血來,掌心血跡斑駁。
原來他也曾這樣問過,求過。
可最後,卻是他為了不成仙,放棄了所有的一切。
他不是凡間王朝的麒麟子,也不是什麽可以輕易就保下所有人的大師兄。
他隻是一個懵懂的稚子,等到天道將他的一切毀去,又將這淬鍊過後的苦難送到他麵前,他才輕易地放棄了這一切,隻身入了魔。
這天地不會允許燕無爭成魔。於是他殺上自己上萬遍,成全了自己的心魔。
皇後見他不信,有些無奈,又禁不住燕無爭整日尋問那些誌怪話本,便有一日傳了燕無爭來,告訴他,她為他找了一位修仙入道的老師。
燕無爭果然願意學。
旁邊有人道:「莫不是那位送皇後信物的大能?」
應滄瀾不是那時人士,但也知道燕國尋常修士不得入,皇後也不會輕易改變看法,除非那修士真的有改天換日之能,便沉默頷首。
視線卻仍追隨著燕無爭。他在想,他的將傾劍,他應該帶出來的。
燕無爭也前去拜見,卻未見到那位修士麵容,隻瞥見一抹白,如枝頭新雪,卻又蒼白淡漠得並非此世之物。
麵容更隱在霧氣中看不清楚。
祂隨意地掃了他一眼,迴過頭:「原來是天生劍骨。」
眾人屏息。
那人赫然是沈扶聞。
第十八章
認出此人是誰的應滄瀾和眾人麵色都有些驚異。
方恢更是麵色難看, 等那畫麵消散後,才用力咬牙道:「仙君收徒時,分明說是緣法使然!」
而這燕國皇陵中, 卻坦蕩彰顯出此人早在燕國未滅,燕無爭也未暈倒在登仙階下時, 便已尋到了天生劍骨。
說祂並非居心叵測,而是偶然遇見天生劍骨, 又有誰信?
程雲本來就疑心燕無爭遭遇這一切不過是被那位仙君算計,隻是因他輪迴數次, 的確不欲成仙, 才沒有反抗之意罷了。
看到這一幕, 自然也不會毫無所覺,很快便明白, 宗門的懷疑和試探都是對的。
沈扶聞果然已經覬覦劍骨已久。
明明已乃一方仙君, 居高臨下俯瞰世間,竟還惦記著弟子的天生劍骨。
縱然他們還未找到貨真價實的證據, 但這所見所聞, 也足以指證了!
眾人咬牙切齒, 恨意森然。
那就是燕無爭的少年已經對那仙人以弟子之禮相稱,很是恭謹。
隻是就如同仙君對燕無爭與應滄瀾都不過分照拂一般,祂從不應承那一句師尊,也不會刻意指點燕無爭什麽。
很多時候, 祂隻是坐在燕國的皇宮之中,偶爾會撫琴,聽燕無爭說說此世見聞, 以及對求仙問道的疑惑。
有一日燕無爭實在不解,抬頭問:「敢問師尊, 我父皇母後不信任修仙之人,卻對您十分尊敬,是因為您做了什麽嗎?還是您有什麽特殊緣法。」
否則母後怎麽會突然鬆口?
亭台中柳絮飄落,淡淡顏色,淺薄如雪,繞開了那白衣蹁躚的仙君,與他垂在身後的發絲融在一起,構成一幅早春的深淺雪景圖。
而那仙君的手指隨意在琴弦上按了按,錚然琴音一停。便讓天地間寂靜了。
眾人屏息。
他們都曾見過大能,但是對仙君之能不甚了解,因而除了之前見到的燕雲秘境外,也從未聽聞過,有人能如同這般。
使時空停泊,萬物俱寂。
程雲卻喉中劇痛。
他猛然想起那日押送燕無爭去執法堂,也是這般:
天地失色,靈氣滯緩,一切都定格在一剎那。
燕無爭看著他的眼睛,對他說是他認錯了人,抹去了他的記憶。
其實那日程雲撒了謊,他對燕無爭說自己沒有見過任何人,也沒將燕無爭稱自己為文光的事告訴給旁人,所以燕無爭才沒有動手。
其實哪怕沒有破陣劍,他又不一定會忘下去!長老知道此事,他也會在長老的提醒下記起,冥冥之中像是有天意在促成他對這點滴異常的察覺,和對真實的還原。
可是這一點點的扭轉有什麽用呢?
那一日在執法峰上,他還不是眼睜睜看著燕無爭被毀了丹田。
看著那個可以顛倒日月的仙君曾經默然引導,注視著燕無爭走上絕路。如同他現在在幻境中,走向那個稚童一般。
他從來都隻在旁觀。
燕無爭不知自己未來會遭遇什麽,他不知自己會為了拋棄他的師尊同門捨棄能夠成仙的一切,不知道時隔了多少年,他們才知曉這真相。
他隻是看著沈扶聞。
看著那在幻境中,隨手一指,便接住一片柳絮的仙君側眸輕聲:「她許了我一個誓約。」
少年茫然:「什麽?」
祂點向燕無爭的眉心:「我要你的劍骨。」
眾人大驚,等金光亮起,才反應過來幻境已經結束,但是那仙人無比理所當然地說出劍骨二字的時候,心頭還是震動不已。
一瞬間明白了所有。
皇後曾說她對沈扶聞有恩,可所謂的恩情,竟也是沈扶聞為了劍骨,而刻意立下的誓約!<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