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意外接著意外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 作者:鬆香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青天是窮苦出身。
莊稼的事兒,他摸得門兒清。
他第一次見到有人在屋裏種地,更想不明白,如此違背常理的情況下,又為啥長勢喜人?
反常!
絕對的反常!
劉青天笑吟吟道:“小鬼啊,你這苗子缺肥了。”
“再不追肥,苗子受不了啊!”
陳東點點頭:“確實,我在想辦法了。”
“你有啥辦法?我聽聽。”
“不想說。”
陳東幹脆地拒絕,反倒讓劉青天感受到一種血性。
劉青天慢悠悠道:“我帶來一點化肥,不如給你?”
“給我?”
這一點是陳東確實沒想到的。
他現在最缺的就是肥,本來還要費上一番功夫,現在突然有人送上門了?
天底下有這麽驚喜的事兒?
劉青天指著山下,說驢車就在山下,隻要陳東點頭,立馬叫人扛上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劉青天是縣裏***,沒必要求他。
陳東淡然一笑:“什麽條件?”
“沒條件。”
“嗯?”
陳東認真確認道:“你的意思是,白給我化肥?”
“不要麽?”
“為什麽?”
“你不需要知道,隻需要告訴我,要或者不要。”
送上門的東西,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要!當然要!”
陳東也笑了:“不過,我這人可不認舊賬,今天你不說條件,往後再說,我可就不認了。”
“你這小鬼頭!”劉青天哈哈大笑:“歲數不大,倒是有幾分匪氣!”
“那就說定了!”
二人一拍即合,立馬讓人把二十斤化肥卸下來。
這就是劉青天給的,絕對不會找後賬!
陳東覺得自己賺了,劉青天也覺得自己賺了!
劉青天有自己的算盤。
既然隊上的人不願意幹,那幹脆就別幹了!
陳東這麽勤勞,那就把所有政策都對他傾斜,讓那些好吃懶做的瞪眼睛看著!
讓陳東沒想到的是,隊上的大喇叭裏很快響起劉青天渾厚的聲音。
他大大方方地公布,帶來的二十斤的化肥全部給了陳東!
這是對陳東的獎勵,更是對吳家溝的懲罰!
另外,這是他劉青天親自派發的物資,誰都不要打歪主意!
……
劉青天的廣播,猶如晴天霹靂,在吳家溝徹底炸開。
現在隊上最缺的就是化肥,而劉青天也確實帶來了。
隻不過,現在光明正大地落入陳東手裏!
嫉妒,憤怒……
無數情緒在此刻瞬間爆發。
到嘴的鴨子飛了,是誰的責任?
是隊長無能!
周晴興衝衝跑到陽光房,看著二十斤化肥就忍不住興奮。
對於吳家溝,這是雪上加霜。
可對於陳家,這是雪中送炭!
當然高興了!
可周晴一迴頭,卻看見陳東麵色凝重,臉上沒有半點開心。
即便有了化肥,即便有劉青天撐腰。
可人性的惡,絕不是靠一個人的名號就能震懾住的!
罷了!
與其現在擔心,不如抓緊做點什麽。
這種化肥屬於固體類,需要用水稀釋。
為了讓苗子吸收效果更好,陳東又在裏麵加了些醋水。
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追肥效果。
劉青天的雪中送炭,算是給陳東爭取到一些時間。
不過,這隻是危機暫時解除,不是徹底安定。
給麥子追了肥,陳東馬上準備紅薯的種植。
相比於土豆,紅薯也同樣容易儲存,但紅薯的營養要更豐富,而且還有甜味。
這絕對是大災之年的必備品!
紅薯的生長周期約摸著160天-200天左右,基本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二時間。
這個產量,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危機。
陳東要做的是,縮短紅薯的生長周期,保證它一年至少能收獲兩次!
想要縮短周期,那就必須提高溫度。
紅薯和小麥均屬喜光農作物,但區別是,小麥需要的是光照,而紅薯屬於土培作物,需要的是地表溫度高。
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覆膜,縮小空間,提升溫度,從而達到土壤自然升溫的效果。
覆膜是一種塑料材質,這年頭可搞不出來。
退而求其次,那就用玻璃!
能做出玻璃培養皿,效果絲毫不輸覆膜!
陳東燒玻璃的手法,也算是爐火純青了。
迴到家裏做出模具,在用河沙燒出半固體的玻璃液,最後澆在模具上。
這一次,陳東沒做一體成型的玻璃罩,而是做了可拆卸組合。
每五塊玻璃為一組,按照前後左右的方式拚在一起,中間的縫隙用鐵樺樹的膠水填充。
每組培養皿的四周是密閉的,隻有上蓋是能開啟的。
這麽做的好處,是可以更好調節每個器皿內部的溫度。
紅薯這種作物屬於橫著長,也就是說,每組培養皿裏,最多種植兩顆地瓜秧。
以現有的土地麵積算,最多能擺下五十個培養皿。
沒辦法,地方太小,這已經是極限了。
陳東又一次陷入深思。
每顆紅薯秧的結果量不是固定的,多的能到8顆,少的興許就一兩顆。
想要在有限的土地,種植出大量的地瓜,隻能改變結果量!
一百棵紅薯秧,如果平均結果量是五顆,那就是五百個紅薯!
這個數量,差不多滿足全家人的需求!
嗯……
問題還是出在土壤和化肥上。
種地看著都差不多,實際上分門別類相當細致。
種地瓜最好的土,並不是黑土地,而是沙地。
沙子透氣性好,土壤鬆弛,有利於紅薯根係唿吸,從而提升生長速度,種出來的紅薯損耗小,甜度高。
山上的沙子過於粗糙,必須加上河沙。
一粗一細地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還有化肥。
雖然統一都叫化肥,但其中功效差得很遠。
就比如說,劉青天送來的固體肥,主要是針對小麥前期孱弱的,裏麵的成分以磷甲為主。
可放到紅薯上,最缺的是鈣元素,磷鉀如果過多,反而容易把苗子燒死。
去哪弄點多鈣的肥料呢……
算了,一步步來吧!
河邊。
陳東拿著鐵鍁一點點清理著泥巴,淤泥下方才是鬆軟的河沙。
現在天氣轉暖,河裏的淤泥泛起淡淡的腥臭。
突然,陳東的鐵鍁觸碰到一塊硬物。
陳東有些好奇地剝開淤泥,露出一塊白玉色的蚌!
河蚌!
一瞬間,陳東腦子裏閃過無數想法。
紅薯地有希望了!
……
莊稼的事兒,他摸得門兒清。
他第一次見到有人在屋裏種地,更想不明白,如此違背常理的情況下,又為啥長勢喜人?
反常!
絕對的反常!
劉青天笑吟吟道:“小鬼啊,你這苗子缺肥了。”
“再不追肥,苗子受不了啊!”
陳東點點頭:“確實,我在想辦法了。”
“你有啥辦法?我聽聽。”
“不想說。”
陳東幹脆地拒絕,反倒讓劉青天感受到一種血性。
劉青天慢悠悠道:“我帶來一點化肥,不如給你?”
“給我?”
這一點是陳東確實沒想到的。
他現在最缺的就是肥,本來還要費上一番功夫,現在突然有人送上門了?
天底下有這麽驚喜的事兒?
劉青天指著山下,說驢車就在山下,隻要陳東點頭,立馬叫人扛上來。
事出反常必有妖。
劉青天是縣裏***,沒必要求他。
陳東淡然一笑:“什麽條件?”
“沒條件。”
“嗯?”
陳東認真確認道:“你的意思是,白給我化肥?”
“不要麽?”
“為什麽?”
“你不需要知道,隻需要告訴我,要或者不要。”
送上門的東西,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要!當然要!”
陳東也笑了:“不過,我這人可不認舊賬,今天你不說條件,往後再說,我可就不認了。”
“你這小鬼頭!”劉青天哈哈大笑:“歲數不大,倒是有幾分匪氣!”
“那就說定了!”
二人一拍即合,立馬讓人把二十斤化肥卸下來。
這就是劉青天給的,絕對不會找後賬!
陳東覺得自己賺了,劉青天也覺得自己賺了!
劉青天有自己的算盤。
既然隊上的人不願意幹,那幹脆就別幹了!
陳東這麽勤勞,那就把所有政策都對他傾斜,讓那些好吃懶做的瞪眼睛看著!
讓陳東沒想到的是,隊上的大喇叭裏很快響起劉青天渾厚的聲音。
他大大方方地公布,帶來的二十斤的化肥全部給了陳東!
這是對陳東的獎勵,更是對吳家溝的懲罰!
另外,這是他劉青天親自派發的物資,誰都不要打歪主意!
……
劉青天的廣播,猶如晴天霹靂,在吳家溝徹底炸開。
現在隊上最缺的就是化肥,而劉青天也確實帶來了。
隻不過,現在光明正大地落入陳東手裏!
嫉妒,憤怒……
無數情緒在此刻瞬間爆發。
到嘴的鴨子飛了,是誰的責任?
是隊長無能!
周晴興衝衝跑到陽光房,看著二十斤化肥就忍不住興奮。
對於吳家溝,這是雪上加霜。
可對於陳家,這是雪中送炭!
當然高興了!
可周晴一迴頭,卻看見陳東麵色凝重,臉上沒有半點開心。
即便有了化肥,即便有劉青天撐腰。
可人性的惡,絕不是靠一個人的名號就能震懾住的!
罷了!
與其現在擔心,不如抓緊做點什麽。
這種化肥屬於固體類,需要用水稀釋。
為了讓苗子吸收效果更好,陳東又在裏麵加了些醋水。
既能改善土壤,又能增加追肥效果。
劉青天的雪中送炭,算是給陳東爭取到一些時間。
不過,這隻是危機暫時解除,不是徹底安定。
給麥子追了肥,陳東馬上準備紅薯的種植。
相比於土豆,紅薯也同樣容易儲存,但紅薯的營養要更豐富,而且還有甜味。
這絕對是大災之年的必備品!
紅薯的生長周期約摸著160天-200天左右,基本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二時間。
這個產量,不足以應對未來的危機。
陳東要做的是,縮短紅薯的生長周期,保證它一年至少能收獲兩次!
想要縮短周期,那就必須提高溫度。
紅薯和小麥均屬喜光農作物,但區別是,小麥需要的是光照,而紅薯屬於土培作物,需要的是地表溫度高。
這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利用覆膜,縮小空間,提升溫度,從而達到土壤自然升溫的效果。
覆膜是一種塑料材質,這年頭可搞不出來。
退而求其次,那就用玻璃!
能做出玻璃培養皿,效果絲毫不輸覆膜!
陳東燒玻璃的手法,也算是爐火純青了。
迴到家裏做出模具,在用河沙燒出半固體的玻璃液,最後澆在模具上。
這一次,陳東沒做一體成型的玻璃罩,而是做了可拆卸組合。
每五塊玻璃為一組,按照前後左右的方式拚在一起,中間的縫隙用鐵樺樹的膠水填充。
每組培養皿的四周是密閉的,隻有上蓋是能開啟的。
這麽做的好處,是可以更好調節每個器皿內部的溫度。
紅薯這種作物屬於橫著長,也就是說,每組培養皿裏,最多種植兩顆地瓜秧。
以現有的土地麵積算,最多能擺下五十個培養皿。
沒辦法,地方太小,這已經是極限了。
陳東又一次陷入深思。
每顆紅薯秧的結果量不是固定的,多的能到8顆,少的興許就一兩顆。
想要在有限的土地,種植出大量的地瓜,隻能改變結果量!
一百棵紅薯秧,如果平均結果量是五顆,那就是五百個紅薯!
這個數量,差不多滿足全家人的需求!
嗯……
問題還是出在土壤和化肥上。
種地看著都差不多,實際上分門別類相當細致。
種地瓜最好的土,並不是黑土地,而是沙地。
沙子透氣性好,土壤鬆弛,有利於紅薯根係唿吸,從而提升生長速度,種出來的紅薯損耗小,甜度高。
山上的沙子過於粗糙,必須加上河沙。
一粗一細地結合,才是最好的選擇!
另外,還有化肥。
雖然統一都叫化肥,但其中功效差得很遠。
就比如說,劉青天送來的固體肥,主要是針對小麥前期孱弱的,裏麵的成分以磷甲為主。
可放到紅薯上,最缺的是鈣元素,磷鉀如果過多,反而容易把苗子燒死。
去哪弄點多鈣的肥料呢……
算了,一步步來吧!
河邊。
陳東拿著鐵鍁一點點清理著泥巴,淤泥下方才是鬆軟的河沙。
現在天氣轉暖,河裏的淤泥泛起淡淡的腥臭。
突然,陳東的鐵鍁觸碰到一塊硬物。
陳東有些好奇地剝開淤泥,露出一塊白玉色的蚌!
河蚌!
一瞬間,陳東腦子裏閃過無數想法。
紅薯地有希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