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你當這隻是蓄水池?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 作者:鬆香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這把鋸子,陳東就敢上山啃硬骨頭!
上山之前,陳東不但帶上新鋸子,還有一把撬棍和家裏最大的木頭洗衣盆。
這洗衣盆相當大,陳東小時候都能在裏麵洗澡。
至於他手裏這把鋸,在這年頭足夠稱王稱霸。
哪怕是大型機械廠,也未必能做出如此強硬的鋸片。
然而,在鐵樺木麵前,這鋸片依然顯得吃力。
兩個小時的時間,陳東才鋸出一個一寸深的口子。
一切都在陳東意料之中。
也是在這時候,陳東帶來的撬棍就派上了用場。
陳東把撬棍插在縫隙裏,轉頭把麻繩搭在樹上,又在繩子下麵吊了一塊石頭。
這麵一拽繩子,繩子立馬抬起,一鬆手石頭便重重砸在撬棍上。
這便是夯地機的基本原理。
在力學的作用下,起初被鋸開的口子漸漸放大。
陳東又繞到另一層,重新鋸開一個口子。
就這樣,陳東沿著四周鋸開四個口子,再用撬棍向外用力。
那比鋼鐵還硬的鐵樺木,就這麽被陳東用土辦法放倒。
參天大樹轟然倒塌,驚起陣陣灰塵。
樹的直徑比人都粗,憑人力很難運到下麵。
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當場煉膠。
鐵樺木取膠,和鬆樹有點像,隻要靠著持續加熱,就能讓其中的油脂滲出來。
唯一的不同是,鐵樺木要燒上麵,下麵才出膠。
鐵樺樹雖然硬,但樹幹內部全是粗纖維,這就像無數條運輸管板一般。
一切準備好,陳東燃起火坑,慢慢地烤著鐵樺樹。
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索性,陳東就坐在火堆旁,熱乎乎地先睡上一覺。
再睜眼,已是三個小時以後。
鐵樺木裏滲出的膠在粗泥鍋裏成了半凝固狀態,陳東隻是找了樹棍攪和幾下,便又重新睡去。
煉膠持續一整天。
天黑的時候,鐵樺木的樹幹上已布滿龜裂。
這就意味著,樹幹裏的水分都油脂已經全部蒸發,現在隻剩下一副軀殼。
再看看泥鍋,棕黃色的植物膠裝了滿滿一盆。
陳東想搬起來,差點給自己閃個跟頭。
嘿!
陳東登時一喜,這分量太足了!
粗略估計,至少三五十斤!
一切都沒白忙活!
沉重的分量讓陳東瞬間看到希望。
迴到家,他先用水舀子取出來一瓢,再按照一比十的比例往裏摻溫水。
植物膠非常實,一斤原料就能出十斤膠!
這麽一大盆膠,足夠陳東塗滿整個蓄水池!
他白天幾乎一直在睡覺,到了晚上根本不困。
幹活!
趁著夜色,陳東帶上膠水和自製的毛刷,又一次爬到陽光房裏。
純動物毛做成的刷子雖然簡易,但順手程度絲毫不輸現代產物。
陳東甚至不需要刻意控製,就可以把膠刷地又薄又勻。
蓄水池和陽光房幾乎一樣大,占地差不多一畝左右。
將近六百平方的麵積,讓陳東刷了一天一夜。
等所有邊角縫隙都塗抹均勻,陳東已是兩眼發酸,整個後背像是墜了千斤一般。
短暫的休息後,陳東重新爬起來。
現在要做閉水試驗。
這做起來倒是不難,隻是在地麵注入薄薄的一層水,然後觀察是否有滲點。
周晴主動站出來,讓陳東去休息,自己負責檢查。
然而,陳東累歸累,但根本遏製不住心裏的興奮,直接上山去找水源。
陳東之所以這麽興奮,並不是因為簡單的蓄水池。
而是他要馬上就要實現一件千秋之事!
他會搭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生態鏈!
這蓄水池,就是核心中核心!
山頭上有泉眼,現在旱災還沒來臨,水資源還是比較豐盛。
陳東隻要沿著山路挖出一道溝,再用磚頭鋪滿,使其成為一條輸送管道。
保證山頂的水每時每刻都湧向蓄水池。
不過,現在麵臨的問題是,山頂還有陳東搭建的鹿圈。
特別是見到陳東一人單挑群狼以後,這些生性溫柔的麂子已經有了臣服之意。
而陳東時不時給它們送上一些草料,導致雙方的關係開始和諧。
陳東要是把水改道,相當於斷了它們的水源。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是個好事。
陳東大刀闊斧地幹,先用鐵鍁規劃出大概路線,再挖出一個三寸寬,一寸深的溝。
磚頭都是現成的,隻需要鋪在上麵,這簡單的輸送管道便能使用了!
隻不過,輸送效果肯定不如以後的pvc水管。
與此同時,山下也傳來好消息。
閉水試驗要做三天,三天過後,蓄水池裏沒有一個漏水點。
這說明鐵樺樹的膠起了作用!
陳東又親自檢查一番,主要看看牆體是否有開裂。
畢竟,這蓄水池太大了,目測至少能裝下十幾噸水。
這麽大的量,必須保證牆麵堅固,否則一旦衝出來,那破壞力不敢想象。
得益於十幾根鐵包木,把水無形地切開,導致水的張力明顯下降,這牆麵倒是頗為結實。
泉眼的水屬於涓涓細流,流速比正常河道要慢許多。
這對陳東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
水流慢,就不會讓蓄水池過滿,否則還要做一個河道開阻器。
一切都是那麽完美,周晴不知下一步該幹什麽,終於問出心裏的疑問。
下一步,應該怎麽做?
陳東不由得意一笑:“現在什麽都不用幹,以後你連澆水都不用了!”
“啊?莊稼不澆水,那豈不是要旱死?”
“你放心,天底下的莊稼死絕了,你家的莊稼都沒事!”
……
上山之前,陳東不但帶上新鋸子,還有一把撬棍和家裏最大的木頭洗衣盆。
這洗衣盆相當大,陳東小時候都能在裏麵洗澡。
至於他手裏這把鋸,在這年頭足夠稱王稱霸。
哪怕是大型機械廠,也未必能做出如此強硬的鋸片。
然而,在鐵樺木麵前,這鋸片依然顯得吃力。
兩個小時的時間,陳東才鋸出一個一寸深的口子。
一切都在陳東意料之中。
也是在這時候,陳東帶來的撬棍就派上了用場。
陳東把撬棍插在縫隙裏,轉頭把麻繩搭在樹上,又在繩子下麵吊了一塊石頭。
這麵一拽繩子,繩子立馬抬起,一鬆手石頭便重重砸在撬棍上。
這便是夯地機的基本原理。
在力學的作用下,起初被鋸開的口子漸漸放大。
陳東又繞到另一層,重新鋸開一個口子。
就這樣,陳東沿著四周鋸開四個口子,再用撬棍向外用力。
那比鋼鐵還硬的鐵樺木,就這麽被陳東用土辦法放倒。
參天大樹轟然倒塌,驚起陣陣灰塵。
樹的直徑比人都粗,憑人力很難運到下麵。
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當場煉膠。
鐵樺木取膠,和鬆樹有點像,隻要靠著持續加熱,就能讓其中的油脂滲出來。
唯一的不同是,鐵樺木要燒上麵,下麵才出膠。
鐵樺樹雖然硬,但樹幹內部全是粗纖維,這就像無數條運輸管板一般。
一切準備好,陳東燃起火坑,慢慢地烤著鐵樺樹。
這需要大量的時間,索性,陳東就坐在火堆旁,熱乎乎地先睡上一覺。
再睜眼,已是三個小時以後。
鐵樺木裏滲出的膠在粗泥鍋裏成了半凝固狀態,陳東隻是找了樹棍攪和幾下,便又重新睡去。
煉膠持續一整天。
天黑的時候,鐵樺木的樹幹上已布滿龜裂。
這就意味著,樹幹裏的水分都油脂已經全部蒸發,現在隻剩下一副軀殼。
再看看泥鍋,棕黃色的植物膠裝了滿滿一盆。
陳東想搬起來,差點給自己閃個跟頭。
嘿!
陳東登時一喜,這分量太足了!
粗略估計,至少三五十斤!
一切都沒白忙活!
沉重的分量讓陳東瞬間看到希望。
迴到家,他先用水舀子取出來一瓢,再按照一比十的比例往裏摻溫水。
植物膠非常實,一斤原料就能出十斤膠!
這麽一大盆膠,足夠陳東塗滿整個蓄水池!
他白天幾乎一直在睡覺,到了晚上根本不困。
幹活!
趁著夜色,陳東帶上膠水和自製的毛刷,又一次爬到陽光房裏。
純動物毛做成的刷子雖然簡易,但順手程度絲毫不輸現代產物。
陳東甚至不需要刻意控製,就可以把膠刷地又薄又勻。
蓄水池和陽光房幾乎一樣大,占地差不多一畝左右。
將近六百平方的麵積,讓陳東刷了一天一夜。
等所有邊角縫隙都塗抹均勻,陳東已是兩眼發酸,整個後背像是墜了千斤一般。
短暫的休息後,陳東重新爬起來。
現在要做閉水試驗。
這做起來倒是不難,隻是在地麵注入薄薄的一層水,然後觀察是否有滲點。
周晴主動站出來,讓陳東去休息,自己負責檢查。
然而,陳東累歸累,但根本遏製不住心裏的興奮,直接上山去找水源。
陳東之所以這麽興奮,並不是因為簡單的蓄水池。
而是他要馬上就要實現一件千秋之事!
他會搭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生態鏈!
這蓄水池,就是核心中核心!
山頭上有泉眼,現在旱災還沒來臨,水資源還是比較豐盛。
陳東隻要沿著山路挖出一道溝,再用磚頭鋪滿,使其成為一條輸送管道。
保證山頂的水每時每刻都湧向蓄水池。
不過,現在麵臨的問題是,山頂還有陳東搭建的鹿圈。
特別是見到陳東一人單挑群狼以後,這些生性溫柔的麂子已經有了臣服之意。
而陳東時不時給它們送上一些草料,導致雙方的關係開始和諧。
陳東要是把水改道,相當於斷了它們的水源。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是個好事。
陳東大刀闊斧地幹,先用鐵鍁規劃出大概路線,再挖出一個三寸寬,一寸深的溝。
磚頭都是現成的,隻需要鋪在上麵,這簡單的輸送管道便能使用了!
隻不過,輸送效果肯定不如以後的pvc水管。
與此同時,山下也傳來好消息。
閉水試驗要做三天,三天過後,蓄水池裏沒有一個漏水點。
這說明鐵樺樹的膠起了作用!
陳東又親自檢查一番,主要看看牆體是否有開裂。
畢竟,這蓄水池太大了,目測至少能裝下十幾噸水。
這麽大的量,必須保證牆麵堅固,否則一旦衝出來,那破壞力不敢想象。
得益於十幾根鐵包木,把水無形地切開,導致水的張力明顯下降,這牆麵倒是頗為結實。
泉眼的水屬於涓涓細流,流速比正常河道要慢許多。
這對陳東來說,是最合適不過的。
水流慢,就不會讓蓄水池過滿,否則還要做一個河道開阻器。
一切都是那麽完美,周晴不知下一步該幹什麽,終於問出心裏的疑問。
下一步,應該怎麽做?
陳東不由得意一笑:“現在什麽都不用幹,以後你連澆水都不用了!”
“啊?莊稼不澆水,那豈不是要旱死?”
“你放心,天底下的莊稼死絕了,你家的莊稼都沒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