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秘密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 作者:鬆香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寒風肅殺,吳家溝愈發蕭條。
除了公社的人,基本沒人會出門,從之前的一天兩頓飯,變成了每天一頓飯。
沒別的要求,餓不死就成。
生產隊長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心中不免有些擔心。
無論怎麽節省,都改變不了坐吃山空的局麵。
人要是餓極了,什麽事都能幹出來,到時候小事也變大麻煩。
而此時,陳東早已化身穿山甲,挖出一條將近十米的通道。
可以說,現在陳家的房子,已經完全和山連在一起了!
陳東立馬著手土窯的事兒,先用泥巴塑起來,再按照之前的辦法先讓土窯正常陰幹。
趁著這個時間,又塑出一節中空的煙囪,橫著埋進預留的管道。
等一切準備就緒,陳東先點了一把小火,讓周晴去外麵看著。
效果很好,半點煙都看不到!
這就給了陳東足夠的信心,立馬把火加大,煙氣順著煙囪往外走,全部進到山體內部。
經過土壤和碎石的過濾,什麽都看不出來!
隻不過,屋裏還是有一點小問題。
山洞裏沒有自然風,沒有動力可提供,完全靠著煙氣的自然流動。
如果煙太大,那一定會出現倒灌。
搞不好會中毒!
陳東又立馬在旁邊挖出一個窗戶大小的洞口,半個身子鑽進去,橫著打出通道,把兩個洞口連在一起。
隨即,陳東找來一根稍微筆直的木頭,又用榫卯把幾塊木板拚成風車狀。
風車套在木棍上,底端拴上麻繩。
隻要不斷拉扯繩子,風車自己就能轉,能暫時代替自然風,保證煙能順利排出。
這種古老的方式,很容易叫人腰酸背痛。
這種體力活,自然要陳東來做。
萬幸的是,煙道很窄,風的能量不會被稀釋,效率倒是還不錯。
可陳東現在懷念的,依然是當初在亞馬遜,做的水力排煙灶……
陳東負責看窯和排煙,妹妹負責摔泥巴,老太太和周晴則悶頭塑性。
在家裏做這些,和在山上完全不一樣。
當初在山上的時候,既擔心被別人看見,又擔心遇見猛獸,還要藏在雪窩子裏取暖。
勞動環境變得舒心,效率更是成倍提升。
到了晚上,三座錐形土窯已經拔地而起,一個煉鐵,一個燒炭。
而另外一個,陳東要用來準備燒陶器,先把家裏必備品做出來,這日子才更有盼頭。
結束以後,大家都迴去睡覺了。
陳東留在地下室,靜靜的看著三座土窯。
雖然成果喜人,但陳東還是有自己的擔心。
煉鐵還好一些,不會有太大的煙霧產生,燒炭可不一樣,那可是一氧化碳爆棚,一個不小心,全家就容易交代在這。
思來想去,陳東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把燒炭窯直接連在山體上,再順著煙道往上挖,在山體最薄的地方挖出排煙道。
隻要在外麵做好偽裝,外人應該是不會發現的。
說幹就幹!
常年的荒野求生,讓陳東養成了特殊的作息規律。
他不需要長時間的深度睡眠,隻要能間歇性的睡十幾分鍾,就能很好地養足精神。
哪怕是在這十幾分鍾裏,他都能被任何異常驚醒。
這個看似不科學的作息方式,在荒野中救了他無數次。
這種習慣直接導致他夜晚的精力要格外旺盛,手裏拿著一把鐵鍁,直接鑽到山體裏。
向上挖的危險係數直接增加,稍有不慎,頭頂的黃泥就容易垮塌。
這麽濕重的泥,活埋一個人簡直太簡單了。
不過,越是危險的活兒,越考驗技術,而非單一的體力。
在這方麵,陳東自然是經驗滿滿。
陳東把鐵鍁當成畫筆,先在鬆軟的黃泥上畫個圈,又用鐵鍁刃亂鏟幾下,鬆軟的黃泥瞬間土崩瓦解。
這時候在用鐵鍁往上捅,黃泥自己就劈裏啪啦往下掉。
既減輕風險,又節省體力。
簡直是一舉兩得!
靠著這種方式,半宿的時間過去,陳東已經挖出一道十幾米的豎井。
按陳東的推測,再有幾米,應該就能完全打通。
不過,再往上挖的時候,陳東突然發現一塊堅硬的石頭。
石頭整體泛白,硬度相當高,鐵鍁砸上去隻留下一塊白色印記。
而此時,陳東隱約聽見公雞打鳴。
天亮了!
天一亮,陳東就不敢繼續了。
白天是大型動物出沒的時間,這種叮叮當當的撞擊聲,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
算了,先這樣!
睡一會兒!
……
半個小時以後,陳東從熟睡中醒來。
既然不能再挖,那就幹點簡單的!
陳東帶著全家人動手,把一切生產、生活設施都轉移到地下室。
樓上隻剩下幾個草墊子,平時用來睡覺。
不管誰來的,都不會覺得陳家有問題。
這樣會給他減少很大麻煩。
……
生產隊長夜不能寐,總覺得這樣下去要出大事。
轉天起床的時候,他先把吳全友喊了過來。
自從前幾天罵了他一頓,這是第一次主動跟他說話。
吳全友在家躲了好幾天,既不敢去公社,也不能去陳東家,弄得自己是左右為難。
此時大隊長突然叫他,心裏難免一哆嗦,可隨之又有些慶幸。
見了麵,大隊長態度還算客氣,之前的事兒一律沒提,而是問吳全友,陳東現在到底在家幹什麽?
吳全友眼珠子一轉,知道這是自己緩和關係的好機會,趕緊把聲音壓低許多。
“陳東一直貓在家裏,白天晚上都不出門。”
“我去了以後,他一直防著我,不讓我看裏麵。”
隊長冷笑幾聲:“讓你去幹短工,你還真是一點正事不辦啊!”
“不不不,有一件事我能確定!”
“什麽?”
“陳東家裏肯定藏東西了!而且,是不能被別人看見的東西!”
隊長眉頭一橫:“不能見光的東西,肯定不是什麽好玩意!”
“你帶我去看看!”
……
除了公社的人,基本沒人會出門,從之前的一天兩頓飯,變成了每天一頓飯。
沒別的要求,餓不死就成。
生產隊長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心中不免有些擔心。
無論怎麽節省,都改變不了坐吃山空的局麵。
人要是餓極了,什麽事都能幹出來,到時候小事也變大麻煩。
而此時,陳東早已化身穿山甲,挖出一條將近十米的通道。
可以說,現在陳家的房子,已經完全和山連在一起了!
陳東立馬著手土窯的事兒,先用泥巴塑起來,再按照之前的辦法先讓土窯正常陰幹。
趁著這個時間,又塑出一節中空的煙囪,橫著埋進預留的管道。
等一切準備就緒,陳東先點了一把小火,讓周晴去外麵看著。
效果很好,半點煙都看不到!
這就給了陳東足夠的信心,立馬把火加大,煙氣順著煙囪往外走,全部進到山體內部。
經過土壤和碎石的過濾,什麽都看不出來!
隻不過,屋裏還是有一點小問題。
山洞裏沒有自然風,沒有動力可提供,完全靠著煙氣的自然流動。
如果煙太大,那一定會出現倒灌。
搞不好會中毒!
陳東又立馬在旁邊挖出一個窗戶大小的洞口,半個身子鑽進去,橫著打出通道,把兩個洞口連在一起。
隨即,陳東找來一根稍微筆直的木頭,又用榫卯把幾塊木板拚成風車狀。
風車套在木棍上,底端拴上麻繩。
隻要不斷拉扯繩子,風車自己就能轉,能暫時代替自然風,保證煙能順利排出。
這種古老的方式,很容易叫人腰酸背痛。
這種體力活,自然要陳東來做。
萬幸的是,煙道很窄,風的能量不會被稀釋,效率倒是還不錯。
可陳東現在懷念的,依然是當初在亞馬遜,做的水力排煙灶……
陳東負責看窯和排煙,妹妹負責摔泥巴,老太太和周晴則悶頭塑性。
在家裏做這些,和在山上完全不一樣。
當初在山上的時候,既擔心被別人看見,又擔心遇見猛獸,還要藏在雪窩子裏取暖。
勞動環境變得舒心,效率更是成倍提升。
到了晚上,三座錐形土窯已經拔地而起,一個煉鐵,一個燒炭。
而另外一個,陳東要用來準備燒陶器,先把家裏必備品做出來,這日子才更有盼頭。
結束以後,大家都迴去睡覺了。
陳東留在地下室,靜靜的看著三座土窯。
雖然成果喜人,但陳東還是有自己的擔心。
煉鐵還好一些,不會有太大的煙霧產生,燒炭可不一樣,那可是一氧化碳爆棚,一個不小心,全家就容易交代在這。
思來想去,陳東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把燒炭窯直接連在山體上,再順著煙道往上挖,在山體最薄的地方挖出排煙道。
隻要在外麵做好偽裝,外人應該是不會發現的。
說幹就幹!
常年的荒野求生,讓陳東養成了特殊的作息規律。
他不需要長時間的深度睡眠,隻要能間歇性的睡十幾分鍾,就能很好地養足精神。
哪怕是在這十幾分鍾裏,他都能被任何異常驚醒。
這個看似不科學的作息方式,在荒野中救了他無數次。
這種習慣直接導致他夜晚的精力要格外旺盛,手裏拿著一把鐵鍁,直接鑽到山體裏。
向上挖的危險係數直接增加,稍有不慎,頭頂的黃泥就容易垮塌。
這麽濕重的泥,活埋一個人簡直太簡單了。
不過,越是危險的活兒,越考驗技術,而非單一的體力。
在這方麵,陳東自然是經驗滿滿。
陳東把鐵鍁當成畫筆,先在鬆軟的黃泥上畫個圈,又用鐵鍁刃亂鏟幾下,鬆軟的黃泥瞬間土崩瓦解。
這時候在用鐵鍁往上捅,黃泥自己就劈裏啪啦往下掉。
既減輕風險,又節省體力。
簡直是一舉兩得!
靠著這種方式,半宿的時間過去,陳東已經挖出一道十幾米的豎井。
按陳東的推測,再有幾米,應該就能完全打通。
不過,再往上挖的時候,陳東突然發現一塊堅硬的石頭。
石頭整體泛白,硬度相當高,鐵鍁砸上去隻留下一塊白色印記。
而此時,陳東隱約聽見公雞打鳴。
天亮了!
天一亮,陳東就不敢繼續了。
白天是大型動物出沒的時間,這種叮叮當當的撞擊聲,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
算了,先這樣!
睡一會兒!
……
半個小時以後,陳東從熟睡中醒來。
既然不能再挖,那就幹點簡單的!
陳東帶著全家人動手,把一切生產、生活設施都轉移到地下室。
樓上隻剩下幾個草墊子,平時用來睡覺。
不管誰來的,都不會覺得陳家有問題。
這樣會給他減少很大麻煩。
……
生產隊長夜不能寐,總覺得這樣下去要出大事。
轉天起床的時候,他先把吳全友喊了過來。
自從前幾天罵了他一頓,這是第一次主動跟他說話。
吳全友在家躲了好幾天,既不敢去公社,也不能去陳東家,弄得自己是左右為難。
此時大隊長突然叫他,心裏難免一哆嗦,可隨之又有些慶幸。
見了麵,大隊長態度還算客氣,之前的事兒一律沒提,而是問吳全友,陳東現在到底在家幹什麽?
吳全友眼珠子一轉,知道這是自己緩和關係的好機會,趕緊把聲音壓低許多。
“陳東一直貓在家裏,白天晚上都不出門。”
“我去了以後,他一直防著我,不讓我看裏麵。”
隊長冷笑幾聲:“讓你去幹短工,你還真是一點正事不辦啊!”
“不不不,有一件事我能確定!”
“什麽?”
“陳東家裏肯定藏東西了!而且,是不能被別人看見的東西!”
隊長眉頭一橫:“不能見光的東西,肯定不是什麽好玩意!”
“你帶我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