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裝進箱子靜置一晚,轉天陳東迫不及待地跑到陽光房裏。


    黑色的土壤已經多了一層烏光,這就說明氮氣很充足!


    這土壤從貧瘠到肥沃,徹底完成了改造!


    小麥子之所以能成為戰略性作物,主要是因為它屬於密植植物,對生長空間要求極低。


    哪怕一畝地隻有600多平方米,也差不多能種下幾十萬株小麥。


    周晴聽到這數字,明顯嚇了一跳。


    作為知青,她也參與勞動,可從來沒參與過計算,隻知道完成任務。


    更讓周晴不解的是,明明可以種這麽多,可畝產也隻有一百斤上下。


    這比例完全不對等啊!


    可這在陳東看來,再正常不過。


    這小小一方土地裏,全是農學技術。


    這年頭沒人接受過農業教育,沿用的還是古代留下來的技術,比例不對等也是情理之中。


    從種植到收獲,一共要過三道關。


    就拿抽穗來說,那簡直是鬼門關。


    想控製成熟極度,就必須根據抽穗的季節控製施肥量。


    都覺得種地是純粹的體力活兒,可施肥是實打實的技術勞動!


    如果氮元素太多,會導致小麥提前抽穗,太少麥子就憋在裏麵。


    無論是那種情況,都會導致減產。


    周晴似懂非懂地點點頭,陳東也隻是笑了笑。


    她之前始終在城裏,沒參與過勞動,更不知其中有多少艱辛,自然無法體會真正豐收的喜悅。


    不過,對於這些難題,陳東自然有對策。


    周晴負責撒種子,陳東培土以後再把箱子搬到陽光最足的地方。


    小麥是光照性植物,每天必須保證10個小時的日照。


    三五天的時間,倆人一直忙碌。


    等把所有種子都播種完,周晴已經累得直不起腰。


    沒辦法,在任何年代,莊稼人都不容易。


    哪怕陳東一身本事,也要踏踏實實地勞作。


    播種結束以後,陳東迴家拿了些醋。


    在無數的實驗中得到結論,小麥更喜歡酸性土壤。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噴灑一些醋的稀釋液。


    當然,這是很多年以後才攻克的技術難題,這年頭根本沒人知道。


    第一茬小麥種下去,這隻是開始。


    種地的三要素,陳東已經有了兩個,剩下的就是灌溉。


    所謂的灌溉,並不是拎著桶去打水那麽簡單。


    今年是大旱之年,水會成為極度稀缺的資源。


    傳統的水車也會沒了用武之地,所以隻能用另一種辦法!


    隻不過,他現在需要一些材料,可北方偏偏沒有。


    ……


    陳東忙得火熱,吳全友也沒閑著。


    迴到家以後趕緊把吳德貴喊來,想問問他和許文化的關係。


    吳德貴隱約覺得,他爹現在很需要他。


    這是他之前從來沒有的感覺。


    他一激動就拍胸脯子,說和許文化的關係相當好,別看他們是知青,處得像親哥們兒似的!


    吳全友還不知道他這兒子啥德行?


    滿嘴跑火車的臭毛病,永遠也改不了。


    對於他的話,吳全友隻信一半。


    他沒說什麽,隻是讓吳德貴把許文化請到家裏,大家一起吃頓飯。


    對於吳全友來說,這頓飯的風險極大。


    萬一許文化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那豈不是白白折了一頓飯?


    可再想想,比起自己以後的日子,這半塊芥菜疙瘩算不上什麽。


    芥菜疙瘩,是他目前最能撐場麵的菜了。


    東北習慣在入冬之前醃一些鹹菜,這些鹹菜要吃到來年入秋。


    相對來說,芥菜不是太稀罕的玩意,但鹽很短缺。


    如果菜多鹽少,這一壇子鹹菜肯定爛了,到最後反而得不償失。


    所以每家每戶隻能醃三五個芥菜疙瘩,可人口又多,完全不夠吃。


    為了讓鹹菜吃得更久,每人兜裏都會揣一條小拇指粗細的芥菜絲。


    餓急了就放在嘴裏咂摸咂摸,然後再放到紙裏包住。


    要是一個月吃完一條芥菜,那肯定會被人罵成敗家。


    ……


    許文化被請了過來。


    來之前,他是滿懷期待,來了之後,心涼半截。


    炕桌上,隻有半碗芥菜疙瘩。


    來之前,他還尋思終於能沾點葷腥了,誰知道夥食還不如知青點?


    知情點的大鍋飯裏,還有兩片白菜葉呢!


    吳全友搓著手,真誠中又帶著些許窘迫:“這芥菜是你嬸子醃的,你快嚐嚐!”


    他隻記得許文化是知青,卻忘了他是從城裏來的。


    所謂的親手製作,在他眼裏一文不值。


    許文化蹭了蹭鼻尖,擠出個笑意:“我肯定好好嚐嚐!”


    “那……”


    許文化四下看看,低聲道:“咱爺倆喝兩口兒?”


    吳全友登時麵露尷尬:“沒、沒有酒啊。”


    許文化愣了幾秒,哈哈一笑:“你真能鬧,隊上的出納,家裏能沒有酒?”


    “不吃肉,喝點酒也成啊!”


    這話一出來,吳全友立馬察覺不對勁。


    許文化是挑理了!


    可吳全友畢竟五十多歲的人,對付他這毛頭小子還是綽綽有餘。


    吳全友話鋒一轉:“許侄子,別看今天沒肉,可你來了,咱就快有肉了。”


    許文化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問道:“啥意思?”


    “據我所知,知青點有補給種子吧?”


    “你咋知道?”


    吳全友哈哈一笑:“我是出納啊,隊上的一米粒都歸我管,我哪能不知道?”


    “你突然問種子做什麽?”


    “你看,我們隊上現在沒種子,你把種子借我點。”


    吳全友笑吟吟地露出真實目的,許文化立馬擺手:“你讓我偷補充種子?你要我命啊你!”


    “不不,你聽我說。”


    吳全友放慢語速,認真分析這件事的利弊。


    所謂的補充種子,是對新知青的政策。


    剛從城裏來的毛頭小子,根本不知道咋種地,就算是學了一陣,也不能保證一定成功。


    所以會額外給知青一些補充種子,就算育苗失敗了,好歹還有挽迴的機會。


    吳全友盯上的就是這一批種子!


    許文化皺眉聽著,好半天才開口:“這些我都知道啊,你想說啥?”


    “你想想,這些種子在啥時候才會用上?”


    “培育失敗啊!”


    “因為你們不懂,所以才會失敗。可如果你把種子給我們,我們這群莊稼漢,怎麽會培育失敗?”


    此話一出,許文化愣住了。


    確實。


    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補充種子就是閑置狀態,也不會有人去管。


    而吳全友的意圖很明顯。


    讓許文化把補充種子交出來,然後再幫隊上的知青種地。


    如此一來,既能保證知青責任田順利完成,閑置的種子也不會有人過問,而隊上的任務也能完美解決。


    這簡直是一箭雙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香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香墨並收藏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