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慪土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 作者:鬆香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隊長在村社裏被罵得狗血淋頭。
劉青天隻給他一條路,那就是如期完成生產任務。
至於用什麽辦法,完全看他本事。
隊長還想再要一些種子,可得到的隻是劉青天的黑臉。
沒本事給組織做貢獻,還想扯組織的後腿?
他這思想覺悟,確實該加強建設了!
當下,劉青天立馬作出決定。
吳家溝每周都要安排思想建設課,他親自帶隊學習!
先從這個隊長抓起!
隊長登時暗自叫苦。
頂頭上司每周都來視察,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況且,勞動任務都沒解決,思想建設有個屁用!
現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陳東。
陳東的種子還沒種,那是隊上最後的希望。
可陳東現在就是把他當成階級敵人,咋可能給呢?
隊長絞盡腦汁,也沒想到辦法,隻能再去找吳全友商量對策。
……
陳東正在家裏忙得火熱。
都說莊稼人靠天吃飯,這句話在幾十年以後被徹底粉碎。
老天不給的東西,靠人也能實現!
比如,土壤培育。
隻要土地肥沃了,種什麽都不是問題。
陳東的計劃讓周晴一愣一愣的。
即便是這個年代的大小姐,也完全理解不了。
養花養草都見過,唯獨沒見過養土坷垃的。
她更好奇的是,陳東到底是通過什麽方式實現的。
陳東神秘一笑:“還記得去年我存下的下水嗎?”
“下水?”
“你指的是,那些麅子啊和熊的心肝脾肺?”
“沒錯!就是這個!”
周晴頓時恍然大悟:“你那時候就想好了?”
之前她一直不理解,下水這東西既不好吃,也不能做其他的,為啥還要單獨存放起來?
沒想到,是給來年春耕準備的!
……
陳東從牆角挖出深埋的壇子。
不用開封,濃烈的臭味已經衝到陳東鼻孔。
陳東隻覺得五髒六腑都在翻騰,幹嘔幾聲,眼淚已經出來了。
不過,惡心歸惡心,但陳東還是比較興奮。
他聞到的是一股強烈刺鼻的臭,和農村旱廁的味道一模一樣!
這是氨氣,正是他需要的東西!
氨氣中的含氮量很高,這才是改良土壤的關鍵!
這種慪發出的肥料,原理上和現代化肥很像,都是將蛋白質等多種物質分解,最後成為肥料。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東西要比以後的尿素更牛。
尿素不能被農作物直接吸收,那是因為缺少一種吸收酶,而陳東慪發出來的東西,本就是動物肝髒,自帶吸收酶!
顧不得惡心,陳東抱著壇子跑到陽光房。
整個陽光房至少有三分之二是玻璃,每天的光照相當充足。
即便屋裏沒有任何供暖設施,屋子裏也暖烘烘的。
如今,所有培育的基礎條件都已經達標!
陳東找了個木棍,小心翼翼地撥開上麵的蓋子。
那感覺好像廁所爆炸了!
陳東隻能單手捂住口鼻,把壇子裏的液體倒出來,隻在壇子裏留下一點殘餘。
液體滲透得很快,幾乎是瞬間消失,但惡臭的味道卻曆久彌新。
陳東趕緊找來鐵鍁,把所有土湊成一堆,像炒菜似的反複翻動。
這是二次發酵,目的是讓肥料更有效地吸收。
直到最後,所有的黑土堆成小山,再也沒有液體流出,這就算基本完成。
陽光房幾乎是完全密閉的空間,晝夜溫差不會太大。
這就是陳東想要的!
他在模擬華北平原附近的氣候,小麥每年至少可以收兩茬,玉米甚至可以達到三茬。
就算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陳東每年的收糧也是最多的!
更何況,如今吳家溝連個種子都沒有。
到了秋天,他們依然隻能看著陳東吃!
當然,這事說起來簡單,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肥料的二次慪發,至少需要兩天時間。
趁著這個時間,陳東要準備最後一次慪發。
壇子裏的液體還有一些,這相當於酵母,裏麵有很多活性物質。
從陽光房出來,陳東一直往山上走。
他要找一些生長比較緩慢的樹,這種樹年頭多,木頭裏的礦物質更多。
也是在這時候,陳東突然看見向陽坡上的一棵鐵樺樹。
這是絕對的好東西。
鐵樺樹生長相當緩慢,動輒便是上百年,更重要的是,這樹幹裏能提出膠!
一旦有了膠,很多事情都會事半功倍。
然而,鐵樺樹是硬度比鋼鐵還要高。
紅鬆已經很難砍了,可硬度也隻有700兆帕,這鐵樺樹是紅鬆的十倍!
這硬度可想而知!
眼前手裏沒有這種趁手的工具,隻能望洋興歎。
不過,陳東看中的東西,早晚都是他的。
陳東隻能退而求其次,砍了一棵白楊,又在路上撿了一些枯草。
草木灰裏不但有礦物質,還有一定透氣性,相當於給土地按了一台唿吸機。
慪發的液體摻到草木灰裏,再兌上一些水,草木灰立馬成了糊狀。
轉天,陳東把做好的草木灰帶到山上。
一拉開陽光房的門,嗆得陳東直淌眼淚。
現在已經不是臭的問題了,是辣眼睛!
沒辦法,這就是氨氣的特性。
陳東強忍著辣眼,蹲在地上翻弄著土地,土地摸上去濕潤很多,但沒有明顯液體。
這說明土地吸收程度很好,要不了多久,就能達到種植標準!
陽光房相當於室內種植,優點很多,可麵臨的技術性難題也不少。
每一種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不同,要在同一個空間裏劃分出各個生長區,這難度可想而知。
首要解決的就是種植箱的問題。
陳東畫出圖紙以後,準備去山上伐一些木頭,先把種植箱的外形做出來。
而在這時,隊長和吳全友也商量出對策。
想辦法從陳東手裏搞一點種子。
吳全友想的是,以借的名義把種子搞到手,先答應秋收的時候還給他。
等到了秋收,硬是不給,陳東也不敢怎麽辦。
畢竟,這種子是集體財產,就算不給他,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吳全友也怕這事辦不成,所以隱瞞了一部分想法。
等徹底辦成了,再來邀功也不遲!
隊長也知道這招挺損,可現在沒辦法了。
況且,他現在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反正已經被陳東當成小人了,那就小人到底!
可這是個腦力工作,還是要吳全友去做。
……
劉青天隻給他一條路,那就是如期完成生產任務。
至於用什麽辦法,完全看他本事。
隊長還想再要一些種子,可得到的隻是劉青天的黑臉。
沒本事給組織做貢獻,還想扯組織的後腿?
他這思想覺悟,確實該加強建設了!
當下,劉青天立馬作出決定。
吳家溝每周都要安排思想建設課,他親自帶隊學習!
先從這個隊長抓起!
隊長登時暗自叫苦。
頂頭上司每周都來視察,這放在任何年代都是噩夢一般的存在。
況且,勞動任務都沒解決,思想建設有個屁用!
現在唯一的突破口,就是陳東。
陳東的種子還沒種,那是隊上最後的希望。
可陳東現在就是把他當成階級敵人,咋可能給呢?
隊長絞盡腦汁,也沒想到辦法,隻能再去找吳全友商量對策。
……
陳東正在家裏忙得火熱。
都說莊稼人靠天吃飯,這句話在幾十年以後被徹底粉碎。
老天不給的東西,靠人也能實現!
比如,土壤培育。
隻要土地肥沃了,種什麽都不是問題。
陳東的計劃讓周晴一愣一愣的。
即便是這個年代的大小姐,也完全理解不了。
養花養草都見過,唯獨沒見過養土坷垃的。
她更好奇的是,陳東到底是通過什麽方式實現的。
陳東神秘一笑:“還記得去年我存下的下水嗎?”
“下水?”
“你指的是,那些麅子啊和熊的心肝脾肺?”
“沒錯!就是這個!”
周晴頓時恍然大悟:“你那時候就想好了?”
之前她一直不理解,下水這東西既不好吃,也不能做其他的,為啥還要單獨存放起來?
沒想到,是給來年春耕準備的!
……
陳東從牆角挖出深埋的壇子。
不用開封,濃烈的臭味已經衝到陳東鼻孔。
陳東隻覺得五髒六腑都在翻騰,幹嘔幾聲,眼淚已經出來了。
不過,惡心歸惡心,但陳東還是比較興奮。
他聞到的是一股強烈刺鼻的臭,和農村旱廁的味道一模一樣!
這是氨氣,正是他需要的東西!
氨氣中的含氮量很高,這才是改良土壤的關鍵!
這種慪發出的肥料,原理上和現代化肥很像,都是將蛋白質等多種物質分解,最後成為肥料。
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東西要比以後的尿素更牛。
尿素不能被農作物直接吸收,那是因為缺少一種吸收酶,而陳東慪發出來的東西,本就是動物肝髒,自帶吸收酶!
顧不得惡心,陳東抱著壇子跑到陽光房。
整個陽光房至少有三分之二是玻璃,每天的光照相當充足。
即便屋裏沒有任何供暖設施,屋子裏也暖烘烘的。
如今,所有培育的基礎條件都已經達標!
陳東找了個木棍,小心翼翼地撥開上麵的蓋子。
那感覺好像廁所爆炸了!
陳東隻能單手捂住口鼻,把壇子裏的液體倒出來,隻在壇子裏留下一點殘餘。
液體滲透得很快,幾乎是瞬間消失,但惡臭的味道卻曆久彌新。
陳東趕緊找來鐵鍁,把所有土湊成一堆,像炒菜似的反複翻動。
這是二次發酵,目的是讓肥料更有效地吸收。
直到最後,所有的黑土堆成小山,再也沒有液體流出,這就算基本完成。
陽光房幾乎是完全密閉的空間,晝夜溫差不會太大。
這就是陳東想要的!
他在模擬華北平原附近的氣候,小麥每年至少可以收兩茬,玉米甚至可以達到三茬。
就算大家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陳東每年的收糧也是最多的!
更何況,如今吳家溝連個種子都沒有。
到了秋天,他們依然隻能看著陳東吃!
當然,這事說起來簡單,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肥料的二次慪發,至少需要兩天時間。
趁著這個時間,陳東要準備最後一次慪發。
壇子裏的液體還有一些,這相當於酵母,裏麵有很多活性物質。
從陽光房出來,陳東一直往山上走。
他要找一些生長比較緩慢的樹,這種樹年頭多,木頭裏的礦物質更多。
也是在這時候,陳東突然看見向陽坡上的一棵鐵樺樹。
這是絕對的好東西。
鐵樺樹生長相當緩慢,動輒便是上百年,更重要的是,這樹幹裏能提出膠!
一旦有了膠,很多事情都會事半功倍。
然而,鐵樺樹是硬度比鋼鐵還要高。
紅鬆已經很難砍了,可硬度也隻有700兆帕,這鐵樺樹是紅鬆的十倍!
這硬度可想而知!
眼前手裏沒有這種趁手的工具,隻能望洋興歎。
不過,陳東看中的東西,早晚都是他的。
陳東隻能退而求其次,砍了一棵白楊,又在路上撿了一些枯草。
草木灰裏不但有礦物質,還有一定透氣性,相當於給土地按了一台唿吸機。
慪發的液體摻到草木灰裏,再兌上一些水,草木灰立馬成了糊狀。
轉天,陳東把做好的草木灰帶到山上。
一拉開陽光房的門,嗆得陳東直淌眼淚。
現在已經不是臭的問題了,是辣眼睛!
沒辦法,這就是氨氣的特性。
陳東強忍著辣眼,蹲在地上翻弄著土地,土地摸上去濕潤很多,但沒有明顯液體。
這說明土地吸收程度很好,要不了多久,就能達到種植標準!
陽光房相當於室內種植,優點很多,可麵臨的技術性難題也不少。
每一種農作物的生長環境不同,要在同一個空間裏劃分出各個生長區,這難度可想而知。
首要解決的就是種植箱的問題。
陳東畫出圖紙以後,準備去山上伐一些木頭,先把種植箱的外形做出來。
而在這時,隊長和吳全友也商量出對策。
想辦法從陳東手裏搞一點種子。
吳全友想的是,以借的名義把種子搞到手,先答應秋收的時候還給他。
等到了秋收,硬是不給,陳東也不敢怎麽辦。
畢竟,這種子是集體財產,就算不給他,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吳全友也怕這事辦不成,所以隱瞞了一部分想法。
等徹底辦成了,再來邀功也不遲!
隊長也知道這招挺損,可現在沒辦法了。
況且,他現在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心態,反正已經被陳東當成小人了,那就小人到底!
可這是個腦力工作,還是要吳全友去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