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輪車碎了。


    王二的心也碎了。


    他做夢都沒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給陳東扣的罪名,會毫無征兆地丟在自己頭上。


    一時間,王二麵如死灰,趕緊找身後的人求助。


    然而,跟他一起來的村民隻是幸災樂禍地看著他,沒人願意伸手幫忙。


    在他們眼裏,王二本來就是個免費的猴兒,不就是用來找樂子的嗎?


    就在這時,人群中冒出一個聲音。


    “耽誤了生產任務,你可背不起這個罪名啊!”


    王二登時心頭一凜,這話是自己昨天說的!


    隊長還等著他把獨輪車推迴來,把各家的種子分下去。


    可這左等右等也不來,急得隊長親自出門去找。


    結果看到的,是一堆散架的木頭。


    隊長頓時火冒三丈,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玩意兒!


    這王八拱子是隊上僅有的運輸工具,個頭不大,作用不小。


    平時運種子,裝大糞,全靠這東西!


    放在之前,沒有這獨輪車,大不了就靠人扛。


    可今年不一樣,壯年勞動力非死即傷,一個個趴在窩棚裏養傷。


    現在隻剩下的都是老弱婦孺,根本幹不了這些!


    隊長勃然大怒,擺在王二麵前的隻有兩條路。


    要麽王二把車修好,要麽就把隊上挑糞的活兒幹了!


    王二頓時腦子發蒙。


    這個季節還好,可到了三伏天,外麵三十多度,糞桶嗆得人都睜不開眼。


    可王二哪有陳東的手藝?


    之前,隊上有個老木匠,他死了以後,再也沒人做過手推車。


    這大糞鐵定要挑了!


    當即,隊長發出通知。


    今年的大糞,王二一個人包了!


    實際上,隊長心裏知道,這麽多王二有點不公平,這事罪不至死。


    可犧牲一個王二,能給大部分人謀取利益,這事就值得幹,王二的犧牲也是值得了!


    隊長突然發現,自己很享受這種計謀帶來的甜頭。


    相比於之前,自己硬著性子,挨家挨戶地做工作,講思想,那辦法確實有點笨!


    ……


    王二走了,陳東徹底笑了。


    這傻子是用個金山換了個破爛。


    按常理來說,新的肯定比舊的好,可在獨輪車上來說,這恰恰相反。


    這獨輪車用得久了,各個連接處已經磨合得很光滑,推起來相當輕鬆。


    即便有一些易損件,做個簡單的更換就好了。


    反而是剛做出來的獨輪車,連接處卡得很緊,每推一下都要費好大力氣。


    有了獨輪車,陳東的運輸就變得輕鬆很多。


    而那些被拿走的農具,對陳東也沒什麽實質性影響,最多是花費點時間,自己打造一套!


    陳東不光要做,還要做最牛的!


    短暫地思索片刻,陳東決定做一輛鹿車。


    所謂鹿車,並不是鹿拉的車,因其外形像鹿,所以才叫鹿車。


    這是來自一種漢代的發明,說起來算是獨輪車的祖宗,其巧妙之處就在於,犁地的同時,能挖出地壟溝。


    相當於出一份力,得兩份收獲。


    隻不過,陳東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做個改造,更好地適應山地地形。


    轉頭。


    陳東在地下室裏畫出圖紙。


    為了輕量化,鹿車的主體結構用木頭。


    不過,輪子和犁屬於易損件,必須用金屬的。


    有了規劃,這事就好辦了。


    陳東讓周晴去山腳拾一些蓖麻。


    這個季節的蓖麻早就死了,身上也沒毒性,正是采拾的好時候。


    轉頭,他先用黃泥塑出八個輪子的模具。


    其中四個是規則的圓形,輪子寬而厚,另外四個則是鋸齒形,形狀大而尖。


    有了之前的經驗,陳東燒鐵器愈發熟練,速度也提升不少。


    八個輪子很快燒了出來,在不斷地鍛打和淬火中,鋥亮的輪子漸漸成型。


    隻不過,這輪子不像是汽車輪胎,而是酷似銅錢,中間有一個手腕粗的空洞。


    有了核心零部件,就可以製作鹿車的基礎框架。


    所謂的框架,便是車身。


    車身並不複雜,先用斧子劈出一對兩米長的木方。


    陳東參照傳統鹿車,做成了前寬後窄的喇叭狀。


    兩根方木則用三根的短木相連,每根短木上,都有四個拇指寬的凹槽。


    這一步,陳東做得格外謹慎,每個凹槽必須一致!


    這凹槽看著不大,卻是整個鹿車的轉向係統。


    如果這個位置做不好,鹿車會變得格外笨重,而山地又會把這個缺點無限放大。


    陳東單手拿著斧子頭,大拇指抵住斧刃往上一寸的位置。


    這是老木匠才會的測量法,不需要工具,全憑這根手指和經驗。


    笨拙的斧子在陳東手裏變得格外靈活,每一斧子落下,都沒能保證嚴絲合縫,覺悟偏差。


    十二個凹槽開完,周晴的蓖麻也拾迴來了。


    蓖麻的莖皮幾乎全部是粗纖維,用來做麻繩正合適。


    周晴負責把莖皮剝成條狀,陳東則把之前獵熊得到的熊筋找出來。


    熊筋的韌性是所有動物裏最強的。


    之前陳東一直沒想好用在哪,如今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陳東把熊筋拉平,左右兩段各掛在牆上的凸起處。


    此時,蓖麻也處理得差不多了。


    陳東把熊筋當主繩,蓖麻條纏在上麵增加強度和防護。


    這繩子有嚴格的尺寸標準,比橫木長三寸為宜。


    當繩子完成的時候,就意味著所有零部件已經製作完成。


    陳東讓周晴扶著橫木,先豎著把三根木頭才穿起來,隨即以蛇形向外延伸。


    繩子完美地卡在每一處凹槽裏,而蛇形布局又提供了很大的延展力。


    陳東簡單試了試,前行有力,轉彎靈活,可謂是相當完美!


    下麵要處理的,則是組裝鹿車的驅動部分,也就是那八個輪子。


    隨即,陳東又把做好的輪子套進去。


    輪子的空洞大小合適,套進去既不會鬆垮,也不會太緊。


    八個輪子各有用處。


    四個圓形輪子在前,能在開路的同時壓碎結塊的泥巴,保證土壤鬆軟,從而增加透氣性。


    而四個齒輪狀的輪子則在後麵,前麵壓不碎的石子,會被齒輪翻出來。


    反複碾上三五遍,土地保證幹幹淨淨,不需要二次翻地。


    做完這些,陳東捶捶略微發酸的腰。


    歇了一會兒,陳東再用斧子雕出榫卯凹槽,像拚積木似的,把橫縱兩種木頭連接在一起。


    陳東頗為滿意地看著鹿車,這就算成了!


    照比犁耙,鹿車更省力不說,效率至少翻兩倍!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香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香墨並收藏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