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空氣更好地流通,所以陳東把窗戶開得很大。


    陳東粗略量了一下,如果身形瘦小的人,應該可以鑽進來。


    陳東立馬找來一捆木頭,先釘成一個田字形的框。


    隨即,他又把一些小臂粗細的木頭削成木楔子,尖頭一律朝外。


    隻要有人探頭往裏看,勢必紮的滿臉血!


    做完這一切,陳東才感覺到一絲安全感。


    主體框架搭建好以後,要用挖出來的殘土迴填,以此保證房屋的整體穩定性。


    剩下的事兒就比較簡單了,隻需要把樹枝分割成等長,再掛到兩側的橫梁上。


    這裏唯一的技巧是,在東西兩側的牆上掛上階梯狀的木塊。


    熏肉最講究火候,每個階梯相差40公分,稍微錯一點,肉要麽糊,要麽因為水分蒸發不均勻而發黴。


    從外麵一看,就像一個大型的晾衣架。


    熏肉房的關鍵就在於“熏”。


    陳東又挖了些黃泥,在熏肉房中間砌了一個長方形的爐子。


    爐子狹而長,高度不過30公分,但貫穿房子東西兩側。


    爐膛小了,反而更聚集熱量,而更長的爐體能保持溫度的均衡。


    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猶豫片刻,陳東立馬往山上走。


    半個興安嶺都將成為他的寶藏。


    泉眼旁的麂子群,就是他與興安嶺和諧共存的第一步。


    到了山頂,陳東發現麂子並不在。


    不過,從地上淩亂的腳印能看出來,它們最近一定來過。


    正好,趁著這個時間可以宣布主權。


    陳東故技重施,在半山腰找了塊幹淨的雪地,布下繩套子。


    隻要有兔子路過,一定不會被吊起來。


    隨即,陳東撿來幾個樁子,把泉眼附近圈上,再用麻繩在附近攔上。


    這就是簡單的鹿圈。


    野生動物的馴化,往往是從吃喝開始。


    就像是幾十年以後的動物園,甭管是虎還是豹,各個乖得不行,原因就在這。


    好在麂子吃樹葉,這東西在山上到處都是。


    陳東撿了好多,在鹿圈裏攢成一堆兒。


    隻要它們發現這裏有足夠的吃喝,就會主動到這來。


    陳東正在這忙活,猛然覺得後背發涼。


    再迴頭一看,麂子群已從山腳下慢悠悠地往上走。


    它們看起來很呆,看著陳東也不知道躲。


    索性,陳東一閃身,讓麂子群進到圈裏。


    起初麂子群還有些遲疑,見陳東下山走遠以後,這才試探性進去。


    麂子群四下張望好一會兒,蹄子在地上刨出深坑,似乎隨時想跑。


    可陳東沒什麽動作,隻是靜靜地看著他們。


    這也讓麂子徹底放鬆下來,確定沒危險以後,便徑直走向那堆樹葉。


    鹿科動物是典型的直線思維,絲毫沒覺得有什麽不對。


    山腰。


    陳東離著很遠就看見繩索上掛著一隻兔子。


    運氣平平,隻有一隻。


    不過,這不重要。


    反正陳東的目的也不是吃。


    兔子已經死透了,拎在手裏軟趴趴的。


    陳東把繩子收好,拎著兔子轉頭迴到麂子群。


    麂子似乎已經習慣陳東的存在,隻是迴頭看了一眼,便繼續低頭吃草。


    “啪!”


    陳東把兔子扔到他們麵前,隨即抬起鋼弩,朝著兔子連射三箭。


    連續的破風聲讓麂子立馬警覺,吃草的,喝水的,全部停下動作。


    陳東能明顯感覺到它們的驚恐,但也沒下一步動作,隻是緩緩退出鹿圈。


    上輩子,陳東曾請教過動物專家。


    馴化野生動物,最有效的就是辦法就是恩威並施。


    要利用動物的領地意識,給它們釋放一種信號。


    隻要動物覺得你手握生死大權,立馬會選擇臣服。


    這一點,在人類身上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辦法百試百靈。


    驚恐的麂子見陳東一直沒有動作,又試探著吃了幾口草。


    陳東依然一動不動,又覺得危險解除了。


    而此時,陳東注意到一頭已經站不起來麂子。


    這麂子兩耳垂落,兩腿蜷縮,明顯是時日無多。


    叢林法則裏,容不得半點手軟。


    特別是,在這資源稀缺的年代,節約資源是真理!


    “啪!”


    陳東又射出一件,正中麂子脖頸。


    無痛去世,幹淨利落。


    陳東把死掉麂子拖出來,又把鹿圈用繩子封上,轉身便往山下走。


    這隻是陳東的初步測試,至於是否能徹底馴服,還得明天檢查。


    這麂子明顯上了年歲,肉質特別老,好在油脂還算豐富,勉強能吃。


    熏肉房已經建好,陳東把挑了幾塊分割好的麂子肉,掛在搭好的晾肉杆上。


    熏肉分成兩步,每一步都很重要,稍有不慎,那就是一切都白玩。


    轉頭,陳東點起長爐。


    爐內燒的是炭火,有熱度,但是不起煙。


    炭火和肉保持五十公分的距離,這個距離既能烘幹水分,又能最大程度保留脂肪。


    看著發紅的炭火,陳東陷入沉思。


    脂肪,這個在後世被俊男靚女討厭的東西,如今是最稀缺的寶貝。


    特別是在幾個月以後,大地寸草不生,隨處可見的烈日與龜裂。


    到了那時候,脂肪就是活命的靈丹妙藥!


    炭火持續加熱,肉裏的水分在不斷蒸發。


    陳東按照上輩子的經驗,見肉開始深紅色的時候,把肉往上抬了一些。


    四十公分的距離,變成了八十公分。


    每隔十五分鍾,就要把晾肉幹往上抬一下。


    肉裏的油脂不可避免地落在炭火上,每落下一次,都激起陣陣灰白色的煙霧。


    一下午的時間,肉從鮮紅變成棗紅。


    陳東放在手裏掂了掂,重量沒缺失太多,這說明流失的隻是水分,大部分脂肪被保存住了。


    然而,這隻是第一步。


    熏好的肉必須經過二次加工,才能長久保存。


    這裏有一個很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蜜糖。


    蜜糖不光能提升鮮味,形成硬殼後,還能起到隔絕空氣和細菌的作用。


    然而,白糖屬於戰略資源,每年發放的數量極其有限,想搞到蜜糖,那簡直是做夢。


    不過,這難不倒陳東。


    身後的大山,半個興安嶺,那就是他大有作為的天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鬆香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鬆香墨並收藏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