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互相算計
重生1959:進山打獵,開局救下女知青 作者:鬆香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到隊長,陳東倒不算太吃驚。
不管怎麽說,陳東既給他送了魚,又幫他解決了一樁大麻煩。
不過,陳東還是沒忍住,笑著問道。
“隊上都說咱倆穿一條褲子,你大白天的來我家,不怕人說閑話?”
隊長瞪著眼,十分不悅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怕個球!”
說話間,陳東給他搬來個凳子,又給他倒了一碗鬆針水。
來者是客,該招待還是要招待的。
隊長明顯有些詫異,感歎道:“還是你腦子活泛啊,沒有茶葉,也能想辦法喝上茶水。”
隊長嘬了幾口熱水,語氣軟了不少:“東子啊,之前你家的責任田是在山腳吧?”
“今年呢,把你家責任田改到南坡下麵,你看咋樣?”
陳東有些吃驚:“南坡?”
“沒錯。”
“在隊上來說,南坡土地最肥,陽光也最充足,就算打理得不好,年年也都豐收。”
陳東慢悠悠道:“你真舍得給我?”
“當然了,你腦子好使,手腳又勤快,那土地在你手裏正合適!”
陳東短暫地想了想,拒絕道:“算了吧,我還是要現在這塊吧。”
“為啥?”
隊長頗為震驚。
在來之前,他已經想好了,陳東絕對不會拒絕這個條件。
一塊貧瘠,一塊肥沃,這很好選啊!
陳東居然會拒絕!
在別人眼裏,南坡是個好地方,可在陳東眼裏,那不值一提。
房子和山裏已連在一起,半個興安嶺都是他的後花園。
一片土地算個屁!
自己守在家門口,才是最安全的!
可這也徹底讓隊長陷入絕望。
那麽繁重的生產任務,還能指望誰完成?
話說完了,陳東就準備送客,自己還有正事要做呢!
……
而此時,吳全友也到了隊長家。
到了才知道,隊長一早就去陳家了。
吳全友越聽越不是滋味,大年初一就去陳家,肯定是拜年啊!
陳東到底給了他多少好處,能讓一個隊長如此低頭?
不過,他現在有多大怨言,也不敢往外說,隻能賠著笑臉等著。
沒過多久,隊長迴來了。
本來就雪上加霜了,隊長看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可看見那全家老小,還有半癱的爹,隊長又忍住了,沒說什麽太難聽的話。
吳全友借機往上爬,一個勁兒地表忠心。
本想中午在隊長家吃頓飯,可老爺子身體不受控製,直接拉褲子了。
剛見到一點希望,老爺子又鬧這一出。
吳全友隻覺得心力憔悴,恨得牙根直癢癢,隻能先迴家了。
吳家人前腳剛走,隊長趕緊開門開窗。
大過年的,弄了一屋子屎味兒,誰能不生氣?
隊長愛人體弱,涼風一吹,立馬開始咳嗽,可還是用很虛弱的聲音囑咐隊長。
吳全友這人是典型的騎牆派,千萬不能和他走得太近,否則早晚會出事。
隊長低頭沒出聲,他哪能不知道?
換作是在戰場上,這小子肯定是給小日子開城門的!
拋去私仇,隊長也不會讓他好過。
他這種從戰場上下來的,最煩的就是牆頭草!
……
此時,陳東已經從密道鑽進山裏。
山裏有一種常春藤,這東西長得很粗,而且韌性很足。
不過,基本沒人用它來做什麽。
正是因為沒人要,導致這東西漫山遍野都是。
鐮刀被磨得格外鋒利,沒用多久,陳東就弄了滿滿一捆。
常春藤實在太長,在屋裏根本處理不了,隻能拿到門口去處理。
周圍的懶漢閑婆很快注意到他。
常春藤很常見,有時候甚至不用特意砍,在山腳就能撿到。
他們不好奇陳東是怎麽得到的常春藤,隻是好奇他要幹什麽。
畢竟,這東西就是個廢物。
然而,這在陳東眼裏,卻是絕好的東西。
他們之所以覺得常春藤是廢物,主要是因為這東西難處理,兩個壯漢都不能把它彎曲過來,更別提做什麽物件了。
陳東心裏很明白。
那是因為他們采摘和製作的方式不對!
常春藤最茂盛的時期是夏末秋初,正是韌性足的時候,當然不好處理了。
反倒是這個季節,藤裏的水分早就沒了,這才是最好的采摘季節。
另外,處理的方式也很關鍵。
陳東先燒了一大鍋水,把黑褐色的藤放進去小火慢煮。
高溫把藤蔓組織破壞,一整根藤蔓分解成無數粗壯的纖維。
既保留韌性,又能讓它服服帖帖。
這才是常春藤的正確打開方式!
隻不過,這隻是第一步。
為了讓常春藤本身具備防腐防蟲的功效,陳東又在每一根纖維上塗抹好鹽,等到晾幹以後,就能編成筐簍。
風幹了一下午,常春藤變成半幹狀態。
這時候就是最佳編織時機。
編筐編簍對於農家人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陳東把所有藤條捋直,又裁成長短一致,從尾端開始一點點編織。
有了濕度的加持,常春藤變得格外服帖。
為了讓簍筐經久耐用,也同樣需要碳化處理。
陳東在門前升起炭火,編好的簍筐懸在上方,被炭火一點點熏黑。
此時的常春藤已變得堅硬無比,陳東用鐮刀在上麵劃了幾下,也隻是留下淺淺的印記。
成了!
有了這東西,再多的東西都不怕存放了!
陳東一口氣編了五個,直到手指發酸,才戀戀不舍地停下。
就在這時,妹妹突然跑了過來。
小家夥一邊跑一邊哭,一把直撲在陳東懷裏。
這給陳東嚇了一跳,以為出什麽事了。
妹妹張開小手,露出一顆白色的小牙。
細問之下才知道,小家夥吃肉幹,把牙硌掉了,這才哭著找陳東。
陳東寵溺地揉揉她腦袋,安慰了好一會兒,小家夥才止住哭聲。
這事不大,但給陳東提了個醒。
那肉幹風幹的太好了,以至於變得特別硬。
不光是妹妹,還有父母,年紀大了,牙口和腸胃都不太好,吃了很容易不消化。
特別是再過幾個月,大家發現顆粒無收的時候,不一定會出什麽事。
想讓家人長久安穩下去,那就必須在肉上下功夫。
既能長久存儲,又要肥瘦相間。
可這事本來就是個悖論。
保鮮的基本原理,本就是抽幹水分,再提供一個幹燥的環境。
一時間,這事成了困擾在陳東心頭的難題……
不管怎麽說,陳東既給他送了魚,又幫他解決了一樁大麻煩。
不過,陳東還是沒忍住,笑著問道。
“隊上都說咱倆穿一條褲子,你大白天的來我家,不怕人說閑話?”
隊長瞪著眼,十分不悅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怕個球!”
說話間,陳東給他搬來個凳子,又給他倒了一碗鬆針水。
來者是客,該招待還是要招待的。
隊長明顯有些詫異,感歎道:“還是你腦子活泛啊,沒有茶葉,也能想辦法喝上茶水。”
隊長嘬了幾口熱水,語氣軟了不少:“東子啊,之前你家的責任田是在山腳吧?”
“今年呢,把你家責任田改到南坡下麵,你看咋樣?”
陳東有些吃驚:“南坡?”
“沒錯。”
“在隊上來說,南坡土地最肥,陽光也最充足,就算打理得不好,年年也都豐收。”
陳東慢悠悠道:“你真舍得給我?”
“當然了,你腦子好使,手腳又勤快,那土地在你手裏正合適!”
陳東短暫地想了想,拒絕道:“算了吧,我還是要現在這塊吧。”
“為啥?”
隊長頗為震驚。
在來之前,他已經想好了,陳東絕對不會拒絕這個條件。
一塊貧瘠,一塊肥沃,這很好選啊!
陳東居然會拒絕!
在別人眼裏,南坡是個好地方,可在陳東眼裏,那不值一提。
房子和山裏已連在一起,半個興安嶺都是他的後花園。
一片土地算個屁!
自己守在家門口,才是最安全的!
可這也徹底讓隊長陷入絕望。
那麽繁重的生產任務,還能指望誰完成?
話說完了,陳東就準備送客,自己還有正事要做呢!
……
而此時,吳全友也到了隊長家。
到了才知道,隊長一早就去陳家了。
吳全友越聽越不是滋味,大年初一就去陳家,肯定是拜年啊!
陳東到底給了他多少好處,能讓一個隊長如此低頭?
不過,他現在有多大怨言,也不敢往外說,隻能賠著笑臉等著。
沒過多久,隊長迴來了。
本來就雪上加霜了,隊長看他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可看見那全家老小,還有半癱的爹,隊長又忍住了,沒說什麽太難聽的話。
吳全友借機往上爬,一個勁兒地表忠心。
本想中午在隊長家吃頓飯,可老爺子身體不受控製,直接拉褲子了。
剛見到一點希望,老爺子又鬧這一出。
吳全友隻覺得心力憔悴,恨得牙根直癢癢,隻能先迴家了。
吳家人前腳剛走,隊長趕緊開門開窗。
大過年的,弄了一屋子屎味兒,誰能不生氣?
隊長愛人體弱,涼風一吹,立馬開始咳嗽,可還是用很虛弱的聲音囑咐隊長。
吳全友這人是典型的騎牆派,千萬不能和他走得太近,否則早晚會出事。
隊長低頭沒出聲,他哪能不知道?
換作是在戰場上,這小子肯定是給小日子開城門的!
拋去私仇,隊長也不會讓他好過。
他這種從戰場上下來的,最煩的就是牆頭草!
……
此時,陳東已經從密道鑽進山裏。
山裏有一種常春藤,這東西長得很粗,而且韌性很足。
不過,基本沒人用它來做什麽。
正是因為沒人要,導致這東西漫山遍野都是。
鐮刀被磨得格外鋒利,沒用多久,陳東就弄了滿滿一捆。
常春藤實在太長,在屋裏根本處理不了,隻能拿到門口去處理。
周圍的懶漢閑婆很快注意到他。
常春藤很常見,有時候甚至不用特意砍,在山腳就能撿到。
他們不好奇陳東是怎麽得到的常春藤,隻是好奇他要幹什麽。
畢竟,這東西就是個廢物。
然而,這在陳東眼裏,卻是絕好的東西。
他們之所以覺得常春藤是廢物,主要是因為這東西難處理,兩個壯漢都不能把它彎曲過來,更別提做什麽物件了。
陳東心裏很明白。
那是因為他們采摘和製作的方式不對!
常春藤最茂盛的時期是夏末秋初,正是韌性足的時候,當然不好處理了。
反倒是這個季節,藤裏的水分早就沒了,這才是最好的采摘季節。
另外,處理的方式也很關鍵。
陳東先燒了一大鍋水,把黑褐色的藤放進去小火慢煮。
高溫把藤蔓組織破壞,一整根藤蔓分解成無數粗壯的纖維。
既保留韌性,又能讓它服服帖帖。
這才是常春藤的正確打開方式!
隻不過,這隻是第一步。
為了讓常春藤本身具備防腐防蟲的功效,陳東又在每一根纖維上塗抹好鹽,等到晾幹以後,就能編成筐簍。
風幹了一下午,常春藤變成半幹狀態。
這時候就是最佳編織時機。
編筐編簍對於農家人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
陳東把所有藤條捋直,又裁成長短一致,從尾端開始一點點編織。
有了濕度的加持,常春藤變得格外服帖。
為了讓簍筐經久耐用,也同樣需要碳化處理。
陳東在門前升起炭火,編好的簍筐懸在上方,被炭火一點點熏黑。
此時的常春藤已變得堅硬無比,陳東用鐮刀在上麵劃了幾下,也隻是留下淺淺的印記。
成了!
有了這東西,再多的東西都不怕存放了!
陳東一口氣編了五個,直到手指發酸,才戀戀不舍地停下。
就在這時,妹妹突然跑了過來。
小家夥一邊跑一邊哭,一把直撲在陳東懷裏。
這給陳東嚇了一跳,以為出什麽事了。
妹妹張開小手,露出一顆白色的小牙。
細問之下才知道,小家夥吃肉幹,把牙硌掉了,這才哭著找陳東。
陳東寵溺地揉揉她腦袋,安慰了好一會兒,小家夥才止住哭聲。
這事不大,但給陳東提了個醒。
那肉幹風幹的太好了,以至於變得特別硬。
不光是妹妹,還有父母,年紀大了,牙口和腸胃都不太好,吃了很容易不消化。
特別是再過幾個月,大家發現顆粒無收的時候,不一定會出什麽事。
想讓家人長久安穩下去,那就必須在肉上下功夫。
既能長久存儲,又要肥瘦相間。
可這事本來就是個悖論。
保鮮的基本原理,本就是抽幹水分,再提供一個幹燥的環境。
一時間,這事成了困擾在陳東心頭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