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她望向黃娘子,與她點頭示意,「黃娘子將自己本要種的二十畝地交由本社來打理一年,她就合該繳錢給我們,待秋收後糧食再由我們交還與田主,這樣佃農也可不出人力就得糧食了。」
「那樣,我們豈不是連佃農都不如嗎?」見之前有人發言,另外又一人提問道。
「這位姐姐說得就不對了,」荊燕輕笑著搖了搖頭,「我方才放在最前麵便明說過,這社就是人人平等的,這才是最緊要的,還請各位記住,我們與外麵的佃農地主絕非同類,不過是世道驅使,大家各取所需,沒有你高我低之分。」
「可若是誰錢不夠……不夠繳,便不能與合作社往來了嗎?」一個年紀尚小的年輕女子有些膽怯,話出口便結結巴巴的。
「這也不必擔心,我們有不同價位,分作全包與半包,」荊燕伸出兩隻手比劃著名,「半包的正適合這位妹妹所言,除了農忙季節滿田的插秧、收稻外,平日裏澆水、施肥、剪枝打理這些簡單的田間管理,概是自己承擔,相比全包,也更物美價廉。」
聽到這話,提問的女子眉間蹙著的窘迫也漸漸紓解開來。
「至於合夥人,」荊燕轉身拿起簿子,「招攬生意、記帳分紅、駕駛農機,這些需要學的東西相比合作夥伴就多得多,還要請想要入社的各位做好準備,若想明白了,便在此簿按下手印,繳半吊錢與我一起寫明,結社之初還有好些東西需要採買。」
一番入社說明完畢,黃娘子讚許地望她一眼,一馬當先走上前來,沾了紅泥,按下指印:
「先算我一個。」
還在猶豫的其他夫人相互竊竊私語,有人拿定了主意,便緊跟著黃娘子身後,報與荊燕:
「城東吳氏,願請貴社全包我家三十畝地,我就有空帶孩子,還能上城裏賣自家的果子供養自家人了。」
第20章
最終,所有的婦人裏有三位算是真正入了社,與荊燕同做東家。
除了黃娘子外,另外兩位都年紀不大。一位名叫張小柳,方才及笄就嫁了人,臉上嬰兒肥還沒褪去,因死了男人膝下也無子女,繼而生了迴娘家的心,但又怕以寡婦之身迴去家中父母兄弟會看輕自己,故在此想攢筆立身錢。
而另一位姓萬,也與荊燕同住北巷,人稱萬三娘,生得體格彪悍,說其話來卻柔聲細語,育有兩兒兩女,一家五口度日艱難,納完糧後便要揭不開鍋了。萬三娘一把鼻涕一把淚求荊燕留下自己,說什麽都能學,連社裏分紅都不要,隻為留她們一家子有口飯吃,荊燕便同另外兩人商量後,決意先賒了萬三娘的那半吊錢,待她日後做工還上。
這幾人看著學技術或者管理都合適,她也決定暫且不分流,讓她們都學一學,看看哪樣更擅長再作安排。
結社後不久,荊燕驅車去集市上採買來了新的紙筆,分發給各人,又製了一張大表,用作記錄工時。荊燕教她們慢慢看懂了表格的行列設計,知道每日做工或是練習後要找負責記錄的黃娘子,在對應的日子下寫上時辰數,到時接到活後,每人的工錢如何結算就以此為準。
荊燕看著自家院落太小,其他人每日上山又不大方便,於是與城中的瓦匠鋪與木匠鋪商議好了價錢,組建了一支小型施工隊,在山下搭了一處小小的瓦房,借著天然的山洞,停放自己機庫中的機具,方便眾人使用。
她在瓦房外的房簷下安上了塊匾,請阿寶寫下合作社的大名——「豐登農機社」,又釘上了木板,刻下合作社的章程規矩,準備工作工作算是大功告成了。
這一晚,黃娘子大方做東,請了幾人都來家中用飯,阿寶要溫書,杜行不喜人多,荊燕就獨自去了。
人到齊後,黃娘子開了前陣子荊燕送來的清酒,眾人慶祝合作社落成時,荊燕也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步計劃:
開辦農機操作培訓班。
飯桌上,萬三娘小酌了幾口杯中甘甜清冽的酒水,大著膽子問道:「農機這東西聞所未聞,我們連大字都識不得幾個,當真學得會嗎?」
「怎麽學不會?」荊燕邊夾菜菜,邊笑著道,「我能打包票。」
「這怎麽說?」
「有一人,你見了便信了。」
恰是這時,黃家的僕人來通報:今晚還有一位客人到了。
「還有一人?」張小六好奇地從桌邊探頭探腦,「社中的不是就隻有我們幾個嗎?」
荊燕抿嘴搖頭。
進來的正是多日未見、腰傷方才痊癒的楊寡婦,張小柳一見是熟人,驚喜地從座上跳下來,蹦蹦跳跳地迎麵招唿:「楊嬸子!你怎麽也來了?」
「小柳兒!我早就與荊二娘子認識了!」
楊寡婦一落座,就同滿桌的人一一打過招唿熱情道。
萬三娘見了也頗為驚訝,沉思片刻後欣然一笑,似是明白了,「難怪黃娘子與我們說的時候,楊家妹妹總也不在,我隻當是她身上病未好全不便來,隻是錯過了可惜,還想與她說一說,介紹她來呢,沒成想,她倒比我們來得還早。」
「是了,楊娘子這些天不曾出戶,幫她撒肥的那東西,就是我借她,也教給她如何用,」荊燕側身來鼓勵萬三娘,「楊娘子學得快,才這些天已經使得快比我都熟稔了,你與小柳兒也必不比她慢的。」
<hr>
「那樣,我們豈不是連佃農都不如嗎?」見之前有人發言,另外又一人提問道。
「這位姐姐說得就不對了,」荊燕輕笑著搖了搖頭,「我方才放在最前麵便明說過,這社就是人人平等的,這才是最緊要的,還請各位記住,我們與外麵的佃農地主絕非同類,不過是世道驅使,大家各取所需,沒有你高我低之分。」
「可若是誰錢不夠……不夠繳,便不能與合作社往來了嗎?」一個年紀尚小的年輕女子有些膽怯,話出口便結結巴巴的。
「這也不必擔心,我們有不同價位,分作全包與半包,」荊燕伸出兩隻手比劃著名,「半包的正適合這位妹妹所言,除了農忙季節滿田的插秧、收稻外,平日裏澆水、施肥、剪枝打理這些簡單的田間管理,概是自己承擔,相比全包,也更物美價廉。」
聽到這話,提問的女子眉間蹙著的窘迫也漸漸紓解開來。
「至於合夥人,」荊燕轉身拿起簿子,「招攬生意、記帳分紅、駕駛農機,這些需要學的東西相比合作夥伴就多得多,還要請想要入社的各位做好準備,若想明白了,便在此簿按下手印,繳半吊錢與我一起寫明,結社之初還有好些東西需要採買。」
一番入社說明完畢,黃娘子讚許地望她一眼,一馬當先走上前來,沾了紅泥,按下指印:
「先算我一個。」
還在猶豫的其他夫人相互竊竊私語,有人拿定了主意,便緊跟著黃娘子身後,報與荊燕:
「城東吳氏,願請貴社全包我家三十畝地,我就有空帶孩子,還能上城裏賣自家的果子供養自家人了。」
第20章
最終,所有的婦人裏有三位算是真正入了社,與荊燕同做東家。
除了黃娘子外,另外兩位都年紀不大。一位名叫張小柳,方才及笄就嫁了人,臉上嬰兒肥還沒褪去,因死了男人膝下也無子女,繼而生了迴娘家的心,但又怕以寡婦之身迴去家中父母兄弟會看輕自己,故在此想攢筆立身錢。
而另一位姓萬,也與荊燕同住北巷,人稱萬三娘,生得體格彪悍,說其話來卻柔聲細語,育有兩兒兩女,一家五口度日艱難,納完糧後便要揭不開鍋了。萬三娘一把鼻涕一把淚求荊燕留下自己,說什麽都能學,連社裏分紅都不要,隻為留她們一家子有口飯吃,荊燕便同另外兩人商量後,決意先賒了萬三娘的那半吊錢,待她日後做工還上。
這幾人看著學技術或者管理都合適,她也決定暫且不分流,讓她們都學一學,看看哪樣更擅長再作安排。
結社後不久,荊燕驅車去集市上採買來了新的紙筆,分發給各人,又製了一張大表,用作記錄工時。荊燕教她們慢慢看懂了表格的行列設計,知道每日做工或是練習後要找負責記錄的黃娘子,在對應的日子下寫上時辰數,到時接到活後,每人的工錢如何結算就以此為準。
荊燕看著自家院落太小,其他人每日上山又不大方便,於是與城中的瓦匠鋪與木匠鋪商議好了價錢,組建了一支小型施工隊,在山下搭了一處小小的瓦房,借著天然的山洞,停放自己機庫中的機具,方便眾人使用。
她在瓦房外的房簷下安上了塊匾,請阿寶寫下合作社的大名——「豐登農機社」,又釘上了木板,刻下合作社的章程規矩,準備工作工作算是大功告成了。
這一晚,黃娘子大方做東,請了幾人都來家中用飯,阿寶要溫書,杜行不喜人多,荊燕就獨自去了。
人到齊後,黃娘子開了前陣子荊燕送來的清酒,眾人慶祝合作社落成時,荊燕也宣布了自己的第一步計劃:
開辦農機操作培訓班。
飯桌上,萬三娘小酌了幾口杯中甘甜清冽的酒水,大著膽子問道:「農機這東西聞所未聞,我們連大字都識不得幾個,當真學得會嗎?」
「怎麽學不會?」荊燕邊夾菜菜,邊笑著道,「我能打包票。」
「這怎麽說?」
「有一人,你見了便信了。」
恰是這時,黃家的僕人來通報:今晚還有一位客人到了。
「還有一人?」張小六好奇地從桌邊探頭探腦,「社中的不是就隻有我們幾個嗎?」
荊燕抿嘴搖頭。
進來的正是多日未見、腰傷方才痊癒的楊寡婦,張小柳一見是熟人,驚喜地從座上跳下來,蹦蹦跳跳地迎麵招唿:「楊嬸子!你怎麽也來了?」
「小柳兒!我早就與荊二娘子認識了!」
楊寡婦一落座,就同滿桌的人一一打過招唿熱情道。
萬三娘見了也頗為驚訝,沉思片刻後欣然一笑,似是明白了,「難怪黃娘子與我們說的時候,楊家妹妹總也不在,我隻當是她身上病未好全不便來,隻是錯過了可惜,還想與她說一說,介紹她來呢,沒成想,她倒比我們來得還早。」
「是了,楊娘子這些天不曾出戶,幫她撒肥的那東西,就是我借她,也教給她如何用,」荊燕側身來鼓勵萬三娘,「楊娘子學得快,才這些天已經使得快比我都熟稔了,你與小柳兒也必不比她慢的。」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