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這話,荊燕都咬了自己舌尖一口,當她真會好心到在路邊隨便撿男人?她怎麽可能不圖他什麽。
事情還要從幾天前他還沒甦醒時說起。
荊燕在息龍山腳下的山穀裏探查了土壤情況,決心趁著夏季種些菘菜,她檢測了無人在此輪作種植過,土壤肥力極好,還是菘菜最喜的排水性不錯的砂質土,便準備好在這裏紮建大棚,用作菘菜的種養基地。
紮建大棚,有三種,竹木、混凝土和鋼材構架,其中竹木的輕便但不耐用,混凝土的透氣透光性較差不可移動,屬鋼架的最為牢靠又便利,現代果蔬大棚大多也都選用這類。然而限於古代的條件,荊燕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竹木棚架。
之前她砍過些許竹子編紮過籬笆,用量極少,也不費力氣。但如今建的是大棚,骨架是最重要的支撐,用材隻能多不能少,否則一旦經不住風吹雨打坍塌下來,不僅白費力氣,田裏的苗也易遭殃。
砍了一天下來,她才得了大約全部的竹料,後麵幾天還要劈開、打磨、加固、最後才能紮成棚架,做得她叫苦不迭,隻恨不能再生出八隻手,就她自己一人忙活,還不知這大棚的建設進度要拖到什麽猴年馬月。
若有個幫手就好了,得壯實,能幹,不能隨意撂挑子走人,最好還得全權依靠她生存。
荊燕心裏悚然一驚,敢情自己也有用資本家思維思考的一天。
想得挺美,就是放在麵前完全行不通——整個安平所裏都找不出這麽個閑人,家家都有自己的生計,誰能幫得上她?這也是之前黃娘子遇上的難題。
於是,她把主意打到了這個遇見的逃兵身上。
被人追捕,就意味著不能隨意露麵走動;無處可歸,那正好留下在這裏,還能供他口糧和住處。
最後,被這人在山洞中掐腰一握,匍匐藏身時,她立馬覺察到,這逃兵不愧是個練家子,一身腱子肉,力氣生猛。
那不如就留下試試吧。
荊燕換上一副笑臉,「既然無處可去,不如先在這裏養好傷再看,你說呢?」
「不用治我。」
我沒有,我不想知道,不用治我,這拒絕三連真夠幹脆的,簡直喪到家了。
她一邊在心裏翻白眼,一邊對這尊「喪神」繼續笑臉相迎,連聲調都裝得比尋常溫柔了三度,「這怎麽行?你傷那麽重還能活下來,這不就是老天爺說什麽都不讓你死嗎?」
「所以要好好活著,活著才能有力氣……不是嗎?」
她還沒說完,原本懶散蜷曲在塌上的「喪神」突然一個鯉魚打挺,翻身麵朝她,眼中盡是鋒光與警惕:「你知道了什麽?」
「我不知道不知道,」她連忙擺手,腦筋轉得飛快,編出一套說辭,「我哪知道什麽?你身上有刀箭的創口,不肯定是在戰場被人傷過嗎?養好自己,有了氣力,有朝一日才能迴到戰場上把這些遭過的罪還給敵人嘛。」
「喪神」緊繃的眉眼複又垮了下來,他默默躺迴榻上,一動不動。
「你不知道,是好事。」
看來人雖誌氣全無,好歹還留了點良心,知道自己收容他這個逃兵還是有風險在的。
她暗暗唿出一口長氣,相比自己和弟弟註定窮困潦倒地餓死,這點風險算得了什麽。
「大夫,大夫,救救我娘!」
屋門上傳來了「咚咚咚」急促的敲門聲,荊燕放下心思,應了一聲便去開門。
隻見門外一個少年,臉漲得通紅,急喘個不停,背上還背著一個婦人,一直在「噯喲」地痛苦呻/吟著。
荊燕仔細打眼瞧去,巧了,還是熟人。
第12章
來求醫的這位,不正是之前被叔父偷糧的十幾家中的之一嗎?
荊燕還記得這婦人是個寡婦,隨夫家姓楊,人人喚她「楊寡婦」。家中死了男人,朝廷也未趕她迴原籍汾陽,她便帶著十歲的兒子仍住在安平所中。
沒了丈夫,母子倆生活不易,楊寡婦為養活孩子,日日起早貪黑的在田裏勞作,所幸她有一手絕佳的種菜本事,能將菘菜顆顆都養得碩大水靈,入口甘脆,在安平所裏是出了名的菘菜行家。
見到是她,荊燕在心裏直拍手叫好。
來得正是時候,她缺的菘菜種子這不是就有了麽?
現在這季節正是播種培育的好時機,可她卻在種子上犯了難。安平所地處奎州偏北,人煙稀少,大家都是靠山吃山,種子與種地的本事都是自家代代傳承,不輕易向外的。想要買種子,最近的集市也就在金縣裏了,她才趕車去過金縣,金縣中並無種子行,這就堵死了她的路了。
她也聽過楊寡婦種得一手好菘菜,無奈她家因為叔父,還不曾與對方交善,反倒是先結仇了,這問她討種子的口還如何輕易能開。
而現在,機會送到了麵前。
「這位姐姐,卜大夫呢?我母親腰扭了,疼得厲害,實在忍不下去了。」
少年急得滿頭豆大的汗珠都來不及擦,便握住她的手求問道。
「大夫在呢,沒下山,」她輕拍少年手背,給予他簡單安慰,「我去喊他來。」
荊燕轉身出門,摸了摸自己腰側懸的錢袋,裏頭有她賣糧換來的十幾貫,除了替阿寶與那喪神付與卜大夫的坐診錢,她還能餘下有些。雖然她預算裏還有要用在農場上的錢,但不管了。<hr>
事情還要從幾天前他還沒甦醒時說起。
荊燕在息龍山腳下的山穀裏探查了土壤情況,決心趁著夏季種些菘菜,她檢測了無人在此輪作種植過,土壤肥力極好,還是菘菜最喜的排水性不錯的砂質土,便準備好在這裏紮建大棚,用作菘菜的種養基地。
紮建大棚,有三種,竹木、混凝土和鋼材構架,其中竹木的輕便但不耐用,混凝土的透氣透光性較差不可移動,屬鋼架的最為牢靠又便利,現代果蔬大棚大多也都選用這類。然而限於古代的條件,荊燕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了竹木棚架。
之前她砍過些許竹子編紮過籬笆,用量極少,也不費力氣。但如今建的是大棚,骨架是最重要的支撐,用材隻能多不能少,否則一旦經不住風吹雨打坍塌下來,不僅白費力氣,田裏的苗也易遭殃。
砍了一天下來,她才得了大約全部的竹料,後麵幾天還要劈開、打磨、加固、最後才能紮成棚架,做得她叫苦不迭,隻恨不能再生出八隻手,就她自己一人忙活,還不知這大棚的建設進度要拖到什麽猴年馬月。
若有個幫手就好了,得壯實,能幹,不能隨意撂挑子走人,最好還得全權依靠她生存。
荊燕心裏悚然一驚,敢情自己也有用資本家思維思考的一天。
想得挺美,就是放在麵前完全行不通——整個安平所裏都找不出這麽個閑人,家家都有自己的生計,誰能幫得上她?這也是之前黃娘子遇上的難題。
於是,她把主意打到了這個遇見的逃兵身上。
被人追捕,就意味著不能隨意露麵走動;無處可歸,那正好留下在這裏,還能供他口糧和住處。
最後,被這人在山洞中掐腰一握,匍匐藏身時,她立馬覺察到,這逃兵不愧是個練家子,一身腱子肉,力氣生猛。
那不如就留下試試吧。
荊燕換上一副笑臉,「既然無處可去,不如先在這裏養好傷再看,你說呢?」
「不用治我。」
我沒有,我不想知道,不用治我,這拒絕三連真夠幹脆的,簡直喪到家了。
她一邊在心裏翻白眼,一邊對這尊「喪神」繼續笑臉相迎,連聲調都裝得比尋常溫柔了三度,「這怎麽行?你傷那麽重還能活下來,這不就是老天爺說什麽都不讓你死嗎?」
「所以要好好活著,活著才能有力氣……不是嗎?」
她還沒說完,原本懶散蜷曲在塌上的「喪神」突然一個鯉魚打挺,翻身麵朝她,眼中盡是鋒光與警惕:「你知道了什麽?」
「我不知道不知道,」她連忙擺手,腦筋轉得飛快,編出一套說辭,「我哪知道什麽?你身上有刀箭的創口,不肯定是在戰場被人傷過嗎?養好自己,有了氣力,有朝一日才能迴到戰場上把這些遭過的罪還給敵人嘛。」
「喪神」緊繃的眉眼複又垮了下來,他默默躺迴榻上,一動不動。
「你不知道,是好事。」
看來人雖誌氣全無,好歹還留了點良心,知道自己收容他這個逃兵還是有風險在的。
她暗暗唿出一口長氣,相比自己和弟弟註定窮困潦倒地餓死,這點風險算得了什麽。
「大夫,大夫,救救我娘!」
屋門上傳來了「咚咚咚」急促的敲門聲,荊燕放下心思,應了一聲便去開門。
隻見門外一個少年,臉漲得通紅,急喘個不停,背上還背著一個婦人,一直在「噯喲」地痛苦呻/吟著。
荊燕仔細打眼瞧去,巧了,還是熟人。
第12章
來求醫的這位,不正是之前被叔父偷糧的十幾家中的之一嗎?
荊燕還記得這婦人是個寡婦,隨夫家姓楊,人人喚她「楊寡婦」。家中死了男人,朝廷也未趕她迴原籍汾陽,她便帶著十歲的兒子仍住在安平所中。
沒了丈夫,母子倆生活不易,楊寡婦為養活孩子,日日起早貪黑的在田裏勞作,所幸她有一手絕佳的種菜本事,能將菘菜顆顆都養得碩大水靈,入口甘脆,在安平所裏是出了名的菘菜行家。
見到是她,荊燕在心裏直拍手叫好。
來得正是時候,她缺的菘菜種子這不是就有了麽?
現在這季節正是播種培育的好時機,可她卻在種子上犯了難。安平所地處奎州偏北,人煙稀少,大家都是靠山吃山,種子與種地的本事都是自家代代傳承,不輕易向外的。想要買種子,最近的集市也就在金縣裏了,她才趕車去過金縣,金縣中並無種子行,這就堵死了她的路了。
她也聽過楊寡婦種得一手好菘菜,無奈她家因為叔父,還不曾與對方交善,反倒是先結仇了,這問她討種子的口還如何輕易能開。
而現在,機會送到了麵前。
「這位姐姐,卜大夫呢?我母親腰扭了,疼得厲害,實在忍不下去了。」
少年急得滿頭豆大的汗珠都來不及擦,便握住她的手求問道。
「大夫在呢,沒下山,」她輕拍少年手背,給予他簡單安慰,「我去喊他來。」
荊燕轉身出門,摸了摸自己腰側懸的錢袋,裏頭有她賣糧換來的十幾貫,除了替阿寶與那喪神付與卜大夫的坐診錢,她還能餘下有些。雖然她預算裏還有要用在農場上的錢,但不管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