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正想踹開攔在路中的半截樹幹,卻聽院裏冒出了極輕的一聲笑。
循聲望去,角落的雨缸後露出了半邊女子蓬亂的發髻,藏著的那女子鬢邊已生華發,舉止卻似孩童般,坐在地上自顧自地盤弄著頭發,見鄭懋悄聲走近,便朝他傻氣一笑。
是個瘋婆娘。
他卻從未在荊家門中見過。
那有些癡傻的女子撞上他的目光,毫無怯色,甚至還拉著他的衣袖,熱切道:
「相公,相公你迴來了,阿瑛這兩日都很乖,不曾出過聲,阿瑛可不可以不喝藥?」
第9章
與阿寶通過氣後,姐弟倆便放心留在山中,與卜大夫也約定好,在此借住至阿寶傷愈。
幸而卜大夫的草屋不遠還有一處無人居住的獵屋,屋主大約早已不上山了,留下這一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小屋,留得他們遮風避雨。
荊燕技術員出身,本就動手能力強,種田檢修樣樣在行,更不必說一些家常的手工活。她砍了些山中的竹子,削削釘釘,把獵物破損的窗欞補好,清灰掃塵,又在外圍了一圈籬笆,將門口圈出一小塊地用作家中的小菜園,種些她與阿寶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也用作自己的小試驗田。
住處完成了基本的翻修後,她叮囑阿寶看著時辰喝藥,準備動身下山,處理前幾日納糧剩下的餘糧,換些錢來。
下山的路不算遠,她迴了所城後,直奔黃娘子家的穀倉中,拿著當日與她立下的契約,取了屬於自己一份的稻粒,因她不在所城中多日,她請卜大夫託了口信,借黃娘子家的地倉多儲幾日,屆時待弟弟病好再來取,黃娘子爽快答應了,另外還幫她分發了當日繳糧時要還與那十幾家人的子粒。
荊燕心中有數,黃娘子嚐到了甜頭,多半是還想請她迴頭做自己幫工,才如此熱心出力。
她也索性不必客氣,問黃家再借了迴牛車,將餘糧裝好,一路趕車,載去了鄰縣的金縣糧肆。
從安平到金縣,不過半日的腳程,往來運物十分方便。因安平是重囤之地,金縣帶著沾了光,糧食從不短缺,糧肆的生意也向來隻溫不火。
誰知這次荊燕前去,糧肆裏外卻被圍得水泄不通,裏三層外三層俱是求購糧的人,有些人甚至帶著鼓鼓囊囊的錢袋,見糧肆以售磬為託辭,就此歇坐在門口不肯走了。
家家戶戶都有的口糧,何時如此供不應求了?
想來,應該是天驍軍退守奎州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屯糧自保,別家也紛紛效仿,才將這價炒起來了。
荊燕留了個心眼,有需求,價格必然水漲船高,這番賣糧,她是正好撞上了時候。
黃娘子借她車時,也托她順便在糧肆中看看行情風頭如何,按兵不動本是為避開風險,卻也錯過了最佳時機。
她向糧肆中的夥計報上了黃總旗的名號,本在鋪麵上聽買客叫罵極不耐煩的夥計,見是常與自家做買賣的,立馬換了副笑臉將她迎進來。
荊燕也開門見山:「我有三十石子粒,掌櫃平日出價幾何?」
夥計一聽不是個小數,又拐進後宅裏將掌櫃的喚來,糧肆的馮掌櫃是個些微發福的五旬老翁,目藏精光,喜笑顏開答道:「這位娘子來得及時,我們這小店頭一迴被外頭逼得都短了糧,險些做不下生意了。」
荊燕一聽便知是場麵話,什麽東西奇貨可居了,經商的自然是將此物嚴嚴實實捂在手裏,待價漲到最高,再慢慢一點點吊人胃口賣出去。
「我這些既是及時雨,那馮掌櫃可願賣些情麵?」荊燕也笑臉相迎,「往年一石麥子,最多不過二兩銀子,如今我看賣五兩十兩怕是都有人要,我也不多與掌櫃為難,市價的五成可好?」
馮掌櫃的笑意僵了片刻,往年黃家人的麥子快爛在地裏時,都是他收走的,故而價壓得低了些,這如今,黃家的人居然反過來來跟他談條件,敲他竹槓?
「掌櫃的不認這價?」荊燕搖了搖頭,轉身欲離開,「那我隻能拿去賣去外麵了。」
「等等!」馮掌櫃咬牙道,「五成就五成,隻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反正奎州的戰事已經挑起來了,一時半會定熄不了,價再漲了也不虧。
「好,」她笑意加深,「不過,我有一條件。」
馮掌櫃轉眼就被又敲了一記,麵色都青了,「都五成了,你還想怎樣?」
「隻要掌櫃的答應,往後我不借用黃家的名頭,也與我做長久生意,這就五成我隻取其二,仍是平日裏收糧的價,而且從我這裏日後收糧,供給貴肆的量還能比從前黃家的翻上一番。」
馮掌櫃瞬間轉怒為喜,神色複雜地看了她一眼,這小娘子是個有頭腦有魄力的,情知一時的厚利並不長久,穩固合作才是真,值得在她身上一試。
荊燕滿載而歸,數著將荷包撐滿的銀兩,裏麵裝著她和弟弟接下來生活的希望,也是她的第一桶金。
除了預留下平日裏的開銷,這筆銀子大有用處。
既然現在戰時口糧蔬果萬分珍貴,各家各戶的壯勞力很快要被徵用,下田的人手必然極度短缺,她預備在山中試辦起這個年代最先進的家庭農場,隻她一人,亦可五穀豐登,財源滾滾。
第10章
既然下一趟山,荊燕決定索性歸家把換洗衣服與過冬的棉褥一塊拿上山,在父兄迴來前,他們就在山上住紮了。<hr>
循聲望去,角落的雨缸後露出了半邊女子蓬亂的發髻,藏著的那女子鬢邊已生華發,舉止卻似孩童般,坐在地上自顧自地盤弄著頭發,見鄭懋悄聲走近,便朝他傻氣一笑。
是個瘋婆娘。
他卻從未在荊家門中見過。
那有些癡傻的女子撞上他的目光,毫無怯色,甚至還拉著他的衣袖,熱切道:
「相公,相公你迴來了,阿瑛這兩日都很乖,不曾出過聲,阿瑛可不可以不喝藥?」
第9章
與阿寶通過氣後,姐弟倆便放心留在山中,與卜大夫也約定好,在此借住至阿寶傷愈。
幸而卜大夫的草屋不遠還有一處無人居住的獵屋,屋主大約早已不上山了,留下這一間麻雀雖小、五髒俱全的小屋,留得他們遮風避雨。
荊燕技術員出身,本就動手能力強,種田檢修樣樣在行,更不必說一些家常的手工活。她砍了些山中的竹子,削削釘釘,把獵物破損的窗欞補好,清灰掃塵,又在外圍了一圈籬笆,將門口圈出一小塊地用作家中的小菜園,種些她與阿寶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也用作自己的小試驗田。
住處完成了基本的翻修後,她叮囑阿寶看著時辰喝藥,準備動身下山,處理前幾日納糧剩下的餘糧,換些錢來。
下山的路不算遠,她迴了所城後,直奔黃娘子家的穀倉中,拿著當日與她立下的契約,取了屬於自己一份的稻粒,因她不在所城中多日,她請卜大夫託了口信,借黃娘子家的地倉多儲幾日,屆時待弟弟病好再來取,黃娘子爽快答應了,另外還幫她分發了當日繳糧時要還與那十幾家人的子粒。
荊燕心中有數,黃娘子嚐到了甜頭,多半是還想請她迴頭做自己幫工,才如此熱心出力。
她也索性不必客氣,問黃家再借了迴牛車,將餘糧裝好,一路趕車,載去了鄰縣的金縣糧肆。
從安平到金縣,不過半日的腳程,往來運物十分方便。因安平是重囤之地,金縣帶著沾了光,糧食從不短缺,糧肆的生意也向來隻溫不火。
誰知這次荊燕前去,糧肆裏外卻被圍得水泄不通,裏三層外三層俱是求購糧的人,有些人甚至帶著鼓鼓囊囊的錢袋,見糧肆以售磬為託辭,就此歇坐在門口不肯走了。
家家戶戶都有的口糧,何時如此供不應求了?
想來,應該是天驍軍退守奎州的消息不脛而走,有人屯糧自保,別家也紛紛效仿,才將這價炒起來了。
荊燕留了個心眼,有需求,價格必然水漲船高,這番賣糧,她是正好撞上了時候。
黃娘子借她車時,也托她順便在糧肆中看看行情風頭如何,按兵不動本是為避開風險,卻也錯過了最佳時機。
她向糧肆中的夥計報上了黃總旗的名號,本在鋪麵上聽買客叫罵極不耐煩的夥計,見是常與自家做買賣的,立馬換了副笑臉將她迎進來。
荊燕也開門見山:「我有三十石子粒,掌櫃平日出價幾何?」
夥計一聽不是個小數,又拐進後宅裏將掌櫃的喚來,糧肆的馮掌櫃是個些微發福的五旬老翁,目藏精光,喜笑顏開答道:「這位娘子來得及時,我們這小店頭一迴被外頭逼得都短了糧,險些做不下生意了。」
荊燕一聽便知是場麵話,什麽東西奇貨可居了,經商的自然是將此物嚴嚴實實捂在手裏,待價漲到最高,再慢慢一點點吊人胃口賣出去。
「我這些既是及時雨,那馮掌櫃可願賣些情麵?」荊燕也笑臉相迎,「往年一石麥子,最多不過二兩銀子,如今我看賣五兩十兩怕是都有人要,我也不多與掌櫃為難,市價的五成可好?」
馮掌櫃的笑意僵了片刻,往年黃家人的麥子快爛在地裏時,都是他收走的,故而價壓得低了些,這如今,黃家的人居然反過來來跟他談條件,敲他竹槓?
「掌櫃的不認這價?」荊燕搖了搖頭,轉身欲離開,「那我隻能拿去賣去外麵了。」
「等等!」馮掌櫃咬牙道,「五成就五成,隻要肥水不流外人田。」
反正奎州的戰事已經挑起來了,一時半會定熄不了,價再漲了也不虧。
「好,」她笑意加深,「不過,我有一條件。」
馮掌櫃轉眼就被又敲了一記,麵色都青了,「都五成了,你還想怎樣?」
「隻要掌櫃的答應,往後我不借用黃家的名頭,也與我做長久生意,這就五成我隻取其二,仍是平日裏收糧的價,而且從我這裏日後收糧,供給貴肆的量還能比從前黃家的翻上一番。」
馮掌櫃瞬間轉怒為喜,神色複雜地看了她一眼,這小娘子是個有頭腦有魄力的,情知一時的厚利並不長久,穩固合作才是真,值得在她身上一試。
荊燕滿載而歸,數著將荷包撐滿的銀兩,裏麵裝著她和弟弟接下來生活的希望,也是她的第一桶金。
除了預留下平日裏的開銷,這筆銀子大有用處。
既然現在戰時口糧蔬果萬分珍貴,各家各戶的壯勞力很快要被徵用,下田的人手必然極度短缺,她預備在山中試辦起這個年代最先進的家庭農場,隻她一人,亦可五穀豐登,財源滾滾。
第10章
既然下一趟山,荊燕決定索性歸家把換洗衣服與過冬的棉褥一塊拿上山,在父兄迴來前,他們就在山上住紮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