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私自挪用皇帝壽款!趙清廉你大膽!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 作者:番茄第一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坐在禦史衙門的劉墉已經淺嚐過被吹的天花亂墜的腦白金。
隻用能三個字形容。
‘無卵用。’
“呦,劉大人也買了這個啊。”
劉墉有些尷尬笑笑,把這充滿智商稅的東西用手臂一攬,丟入了抽屜中。
手下禦史督察院的眾同僚還在打趣繼續說著。
“這腦白金的幕後主事絕對是像趙清廉那樣黑心的家夥。
太狡詐了。
哪哪都是廣告。
最近剛上來一件案子,因為宏盛酒樓說書的老張頭頻繁插播廣告,被打到吐血,門牙崩掉兩顆,現在刑部衙門還在捉拿兇手呢。
這個案子因為涉及到八旗貴族之弟們,刑部想要咱們幫忙。”
“也是離譜,天上都飄蕩著廣告,別讓我揪出來這個該死的黑商,不然罰他底褲都沒得穿。”
劉墉拳頭緊握。
最近皇上缺銀子辦壽宴,這個自己是知道的。
為了幫皇帝分憂,讓壽宴更隆重,他這才涉足腦白金,想要探索出幕後奸商,而後用權力,鏟除這個禍害的同時,重重罰款,罰款上繳到國庫,為萬歲爺為大清分憂。
趙清廉不就是靠著掙銀子討皇上喜歡嗎,如果自己也能,那麽在皇帝眼裏姓趙的也就沒了價值。
不過也是遺憾。
即便威逼利誘藥鋪掌櫃,也沒能套出什麽有價值的線索來。加上為了買腦白金還花了他五十兩銀子,兩件愁心事,搞的坐在桌案前的劉墉萬分苦惱沮喪。
咣一聲,劉墉麵前又挪過來一堆文書。
都察院是法紀監督機關,既審核死刑案件,另外參加秋審與熱審,還監督百官。
所以呈過來的這些文書都很雜。
劉墉顯然是帶著情緒上班的,嘩啦啦翻閱文書的動靜十分之大。
“嘶……
怎麽迴事?”
劉墉抬頭問向屋內正在各自忙活的禦使們。
“怎麽禮部這麽多官員,在申請財產公示?還都要告病迴家?!
一下子都,瞧瞧,都十來個了都。”
“莫名其妙,若是平常也就同意了,眼下還有一段日子萬歲爺的六十歲大壽就到了,他們搞這麽一出是想咋地?
還有這個財產公示!
又是怎麽迴事?”
“劉大人,這個咱也不知道啊。
感覺最近禮部的人像耗子似的,平常見到咱們督察院的人,戰戰兢兢的。”
洞悉朝堂百官的劉墉隱隱覺得不對勁。
怎麽趙清廉一過去,禮部就怪相頻出呢?
有事,一定有事!
劉墉腦子裏還在想著,屁股已經離開了凳子,在堂屋來迴踱步。
不能急,不能躁!
趙清廉老奸巨猾似泥鰍。
要想揪住他,得巧勁!
“那個……那個,誰,誰給我組織個飯局,拉兩個禮部的人,借著壽宴籌備工作這個事,給我拉過來喝酒。
快快快速度!”
……
禦花園外,劉墉祈求站在園子門外的公公李玉放自己進去。
“呦,劉大人,怎麽一身酒氣啊。”
“李公公這不重要,快,我要見皇上麻煩您通稟一聲,劉墉拜謝了。”
急的火上房的劉墉和氣定神閑的太監李玉形成鮮明對比。
李玉也想,但萬歲爺不想啊。
現在萬歲爺正在禦花園陶冶情操,悠然自得,又讓劉墉這個老梆子進去一頓瞎攪和,挨罵的不得是自己?
哪次來劉墉不是咋咋唿唿的有本要奏,哪次搞得不是灰頭土臉離開。
“我說劉大人欸,您就別為難小的了。
不用猜,又是參趙清廉趙大人的吧。
您就別費心思了,他不是你能參動的。
再說,如今趙清廉不是跑禮部當尚書去了嗎,他那點職權能幹什麽貪汙受賄的事,頂多賺賺宮裏宮外的差價,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這點小利益換做任何人都會做的,即便告訴萬歲爺,萬歲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唉。”劉墉見說不通也見不到,索性直接跪在地上,這李公公哪裏知道,他可是發現了驚天案件!
“娘係匹!
本來以為他趙清廉上任禮部能安分守己一段時間,沒想到又給拉坨大的!捅了這天大的窟窿!
萬歲爺的六十歲壽宴何其重要!
天下黎民翹首以盼的盛大宴會!
萬邦來朝!
你倒好!
上任即巔峰,直接貪了所有銀子!
萬歲爺壽宴還辦個毛!
昨天酒宴自己請了最能喝酒的,專門灌醉了禮部的王侍郎,正所謂酒後吐真言,絕對沒假!
根據王侍郎說所說,自趙清廉上任貪掉所有壽宴款項之後,替他辦差的左右侍郎們無不是提心吊膽,深怕日後被查出來追責任,更怕身為上司的趙清廉甩鍋給他們。
這才一個個告病歸家,證明沒有合謀這起貪汙案,為了更徹底,直接公示財產,隻為向朝廷表明絕對沒有拿壽宴款項的一分一毫。
如此一來,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釋了!
娘的!
沒想到吧!
趙清廉!
這一次我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見李公公無動於衷,加上捉拿趙清廉心切,劉墉直接衝著禦花園內嚷嚷起來:
“萬歲爺呐!
您六十歲的大壽辦不了了啊!
您的壽宴錢款沒了!”
乾隆好麵,對於這個六十歲的壽宴尤其重視,所以即便戶部拿出五十萬兩,他都覺得不夠,還在背地裏籌錢,想要讓這個壽宴成為登封造極境的存在。屆時讓番邦小國的使者,還有大清黎民百姓好好看看,什麽叫大國雄風,什麽叫天子壽宴!
如今美夢破滅,還不得……
原本安靜祥和的禦花園內隨即發出怒吼聲。
“朕的錢!
朕的錢呢!!!”
見此情形,李玉也意識到事情嚴重性,放了劉墉進去。
劉墉連滾帶爬,一個絲滑的雙膝滑鏟,滑到怒火中燒的乾隆麵前。
“臣劉墉萬死稟告!
十天前,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一,趙清廉上任禮部尚書的第一天,就公然命人挪用了存儲在禮部的,用於皇上六十歲壽宴的巨額銀兩,共計五十八萬八千兩!
一分沒留!
全部用了!
臣現在有人證!物證!”
劉墉拿出來昨天灌醉禮部王侍郎,酒後吐真言記錄下來的語錄,還有禮部官員的告病文書,財產公示文書。
隻用能三個字形容。
‘無卵用。’
“呦,劉大人也買了這個啊。”
劉墉有些尷尬笑笑,把這充滿智商稅的東西用手臂一攬,丟入了抽屜中。
手下禦史督察院的眾同僚還在打趣繼續說著。
“這腦白金的幕後主事絕對是像趙清廉那樣黑心的家夥。
太狡詐了。
哪哪都是廣告。
最近剛上來一件案子,因為宏盛酒樓說書的老張頭頻繁插播廣告,被打到吐血,門牙崩掉兩顆,現在刑部衙門還在捉拿兇手呢。
這個案子因為涉及到八旗貴族之弟們,刑部想要咱們幫忙。”
“也是離譜,天上都飄蕩著廣告,別讓我揪出來這個該死的黑商,不然罰他底褲都沒得穿。”
劉墉拳頭緊握。
最近皇上缺銀子辦壽宴,這個自己是知道的。
為了幫皇帝分憂,讓壽宴更隆重,他這才涉足腦白金,想要探索出幕後奸商,而後用權力,鏟除這個禍害的同時,重重罰款,罰款上繳到國庫,為萬歲爺為大清分憂。
趙清廉不就是靠著掙銀子討皇上喜歡嗎,如果自己也能,那麽在皇帝眼裏姓趙的也就沒了價值。
不過也是遺憾。
即便威逼利誘藥鋪掌櫃,也沒能套出什麽有價值的線索來。加上為了買腦白金還花了他五十兩銀子,兩件愁心事,搞的坐在桌案前的劉墉萬分苦惱沮喪。
咣一聲,劉墉麵前又挪過來一堆文書。
都察院是法紀監督機關,既審核死刑案件,另外參加秋審與熱審,還監督百官。
所以呈過來的這些文書都很雜。
劉墉顯然是帶著情緒上班的,嘩啦啦翻閱文書的動靜十分之大。
“嘶……
怎麽迴事?”
劉墉抬頭問向屋內正在各自忙活的禦使們。
“怎麽禮部這麽多官員,在申請財產公示?還都要告病迴家?!
一下子都,瞧瞧,都十來個了都。”
“莫名其妙,若是平常也就同意了,眼下還有一段日子萬歲爺的六十歲大壽就到了,他們搞這麽一出是想咋地?
還有這個財產公示!
又是怎麽迴事?”
“劉大人,這個咱也不知道啊。
感覺最近禮部的人像耗子似的,平常見到咱們督察院的人,戰戰兢兢的。”
洞悉朝堂百官的劉墉隱隱覺得不對勁。
怎麽趙清廉一過去,禮部就怪相頻出呢?
有事,一定有事!
劉墉腦子裏還在想著,屁股已經離開了凳子,在堂屋來迴踱步。
不能急,不能躁!
趙清廉老奸巨猾似泥鰍。
要想揪住他,得巧勁!
“那個……那個,誰,誰給我組織個飯局,拉兩個禮部的人,借著壽宴籌備工作這個事,給我拉過來喝酒。
快快快速度!”
……
禦花園外,劉墉祈求站在園子門外的公公李玉放自己進去。
“呦,劉大人,怎麽一身酒氣啊。”
“李公公這不重要,快,我要見皇上麻煩您通稟一聲,劉墉拜謝了。”
急的火上房的劉墉和氣定神閑的太監李玉形成鮮明對比。
李玉也想,但萬歲爺不想啊。
現在萬歲爺正在禦花園陶冶情操,悠然自得,又讓劉墉這個老梆子進去一頓瞎攪和,挨罵的不得是自己?
哪次來劉墉不是咋咋唿唿的有本要奏,哪次搞得不是灰頭土臉離開。
“我說劉大人欸,您就別為難小的了。
不用猜,又是參趙清廉趙大人的吧。
您就別費心思了,他不是你能參動的。
再說,如今趙清廉不是跑禮部當尚書去了嗎,他那點職權能幹什麽貪汙受賄的事,頂多賺賺宮裏宮外的差價,正所謂水至清則無魚,這點小利益換做任何人都會做的,即便告訴萬歲爺,萬歲爺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唉。”劉墉見說不通也見不到,索性直接跪在地上,這李公公哪裏知道,他可是發現了驚天案件!
“娘係匹!
本來以為他趙清廉上任禮部能安分守己一段時間,沒想到又給拉坨大的!捅了這天大的窟窿!
萬歲爺的六十歲壽宴何其重要!
天下黎民翹首以盼的盛大宴會!
萬邦來朝!
你倒好!
上任即巔峰,直接貪了所有銀子!
萬歲爺壽宴還辦個毛!
昨天酒宴自己請了最能喝酒的,專門灌醉了禮部的王侍郎,正所謂酒後吐真言,絕對沒假!
根據王侍郎說所說,自趙清廉上任貪掉所有壽宴款項之後,替他辦差的左右侍郎們無不是提心吊膽,深怕日後被查出來追責任,更怕身為上司的趙清廉甩鍋給他們。
這才一個個告病歸家,證明沒有合謀這起貪汙案,為了更徹底,直接公示財產,隻為向朝廷表明絕對沒有拿壽宴款項的一分一毫。
如此一來,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釋了!
娘的!
沒想到吧!
趙清廉!
這一次我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見李公公無動於衷,加上捉拿趙清廉心切,劉墉直接衝著禦花園內嚷嚷起來:
“萬歲爺呐!
您六十歲的大壽辦不了了啊!
您的壽宴錢款沒了!”
乾隆好麵,對於這個六十歲的壽宴尤其重視,所以即便戶部拿出五十萬兩,他都覺得不夠,還在背地裏籌錢,想要讓這個壽宴成為登封造極境的存在。屆時讓番邦小國的使者,還有大清黎民百姓好好看看,什麽叫大國雄風,什麽叫天子壽宴!
如今美夢破滅,還不得……
原本安靜祥和的禦花園內隨即發出怒吼聲。
“朕的錢!
朕的錢呢!!!”
見此情形,李玉也意識到事情嚴重性,放了劉墉進去。
劉墉連滾帶爬,一個絲滑的雙膝滑鏟,滑到怒火中燒的乾隆麵前。
“臣劉墉萬死稟告!
十天前,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四月初一,趙清廉上任禮部尚書的第一天,就公然命人挪用了存儲在禮部的,用於皇上六十歲壽宴的巨額銀兩,共計五十八萬八千兩!
一分沒留!
全部用了!
臣現在有人證!物證!”
劉墉拿出來昨天灌醉禮部王侍郎,酒後吐真言記錄下來的語錄,還有禮部官員的告病文書,財產公示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