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心殿的中的乾隆,揉了發疼的太陽穴。


    麵前堆積如山的等待自己處理的折子,讓他頭疼不已。


    太醫院開的方子喝下去了,一點效果都沒有。


    “皇上。”


    陰柔的娘娘腔聲傳來。


    進門來的李玉手捧一堆折子,小步走了過來,瞅見麵前皇上炕上的桌子上已經放滿了,隻得是左右瞅瞅,給折子尋找新得落腳地方。


    “放地上,放地上。”


    乾隆無比厭惡得和焦躁得語氣道。


    這可把李玉搞得一時之間手足無措起來,折子乃是重要文件,豈能放在地上?


    不過放眼著四周看去,已經沒有什空閑地方可以。


    在地上堆積好後。


    乾隆雙眸一閉一開,“又來了多少?”


    “迴萬歲爺,一百二十份。


    山西,河南,河北,都有。”


    李玉朝著門庫招招手,門口小太監又雙手抱來一大堆。


    乾隆重重唿出一口氣,這一對目測看上去有近乎五百份。


    還不止。


    第一個小太監放下一堆。


    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都是最近積壓下來得。


    擠壓下來得折子數量如此之多,是壓垮乾隆得最後一根稻草。


    他本就頭疼得厲害。


    如此多得奏折讓他再也壓製不住了,手臂一個外推,嘩啦啦,堆積到已經阻擋視野的折子嘩啦啦摔在地上。


    “折子!


    折子!


    怎麽全是折子!


    我大清南方半壁江山如今已經千瘡百孔了嗎,到處都是事!”


    李玉被這龍威嚇到,靠上前軟糯糯的語調道:“萬歲爺,折子上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都是基本和動搖我大清統治相關的。


    也難怪。


    各地刁民見大清吃了敗仗,各地軍營也都抽調一空,大規模的違反犯罪,肆無忌憚起來,咱們也沒有能力去威懾和鎮壓。


    如今當務之急,還是在派遣兵力,彌補空缺。”


    “不然的話……”


    “不然怎麽了?”


    乾隆的追問並沒有從李玉口中得到答案,但他知道後果。


    身為皇帝他也有諸多無奈,他並不能夠隨心所欲,就拿現在來說,阿桂一戰折損大清南方各省抽調過去的兵力,現如今造成了南方各省營地已無兵可守。


    中高階將領缺失嚴重。


    貌似目前擺在麵前的辦法就隻有一個。


    乾隆命人給自個穿好靴子,走到屋外長唿一口氣,最近這些日子整天悶在養心殿,他想出去看看。


    同時也好好思考和重視一下,重用漢八旗的問題。


    乾隆十分想要知道這些天,同樣和他一起陷入忙碌之中的臣子們都是什麽狀態。


    於是乎,腳步輕輕,不然人喧嘩,瞧瞧來到軍機處。


    裏麵忙碌的樣子,不由得讓乾隆兩眼一酸。


    新調入軍機處的張銜和耿秉忠兩個人確實是賢臣,沒有看走眼。


    瞧瞧人家。


    整個辦公長達半個時辰沒有抬起頭看一眼。


    眼睛緊緊盯著折子,手中的毛筆出了沾墨外沒有任何多餘動作。


    兩人身後更有被子傍身。


    一看就是認真工作的樣子。


    就連和珅這個平日在軍機處品小茶,哼小曲的人,也長時間沒有下炕。


    隻有一個家夥麵對如此繁多的折子,繁重的任務,麵露輕鬆之色,完全沒有當迴事。


    趙,清,廉!


    張銜,耿秉忠麵前的折子所剩無幾。


    和珅麵前有三指高。


    而趙清廉麵前卻足足有一堆,這一堆有多少呢?


    類似小墳包的存在!


    就是這麽多!


    乾隆鼻孔喘出兩口粗氣。


    他努力探看過去。


    想要找到趙清廉。


    這才發現。


    對方倒在椅子上唿唿睡去。


    不過也沒辦法。


    他這個做皇帝的都累到了,不好說什麽。


    當下還得找趙清廉,讓其擴充漢軍呢。


    如果說之前自己的想法還是猶豫不定,左右徘徊。


    咳咳——!


    為了讓軍機處忙活的眾臣公不尷尬,準確的來說是不讓那個正在倒頭唿唿大睡的趙清廉尷尬,乾隆在門口咳嗽了兩聲。


    隨著一個眼神示意,深懂其意的李玉當即嘹起嗓子,嚷了一句。


    “皇上駕到。”


    一嗓子下去。


    整個軍機處的大家夥瞬間提了身,直挺挺起來了長時間僵硬的後脊梁。


    張銜和耿秉忠這兩個太過實誠辦理政務太過勤勞的兩家夥,因為長時間坐在板凳上,雙腿一下子麻木,不能刹那間站起。


    “臣叩見皇上。”


    “叩見皇上。”


    群臣紛紛跪拜。


    趙清廉也此刻睜開了眼睛。


    乾隆自然不是來找錯誤的。


    現在看到臣工們每天處理繁瑣的來自各省的政務,尤其是大小時段,和各種小規模起義,他也於心不忍。


    所以,他下了決定。


    就在此刻。


    “諸位幸苦了。


    朕今天過來,是想要宣布一個事。


    組建漢八旗,進駐各省,用來代替昔日的滿八旗。”


    這個辦法或許不是最好,或許會在未來有巨大的隱患,但眼下這種情況已經容許不得他再墨跡和思鐸。


    照著眼下這個情況,南方各省統治動蕩隻是時間問題。


    沒有足夠兵力對當地進行駐紮,各省小規模起義隻會更加的頻繁,各省獨立自治能力會越來越強。


    聽到皇帝的這個決定。


    滿堂沒有一個不高興的。


    乾隆或許忽略了一個問題。


    眼下整個軍機處,都是漢臣在主政。


    這是一個讓他忽略掉的問題。


    此前讓耿秉忠還有張銜入駐軍機處,隻是看中了起忠君愛國,乃是賢臣良將,兩袖清風,卻忽略了此乃二漢臣。


    劉墉,趙清廉,張銜,耿秉忠,如此一算,除去和珅滿人外,整個軍機處剩下四名漢人。


    如今提出訓練,擴建,重用,駐紮漢八旗到漢人最多的南方地區,這個主意在場都高興。


    隻是都默不作聲。


    因為一旦作聲。


    便會被乾隆認定為存有私心,謀反之心等等。


    不過這入駐漢八旗可不是說著簡單的事。


    首先,漢八旗士兵需要進行招募,訓練,統一培訓在按照籍貫進行入駐各地。


    凡是當地籍貫士兵不可入駐當地,凡是當地籍貫的中高級將領不可入駐當地。


    這都是規矩。


    防止地方勾結。


    還有訓練費用,刀劍訓練鎧甲等各種雜七雜八的錢財問題。


    都是一個巨大的亂麻。


    誰接著,誰倒黴。


    趙清廉還在迷盹間,這個倒黴事就落在了他的頭上。


    臨了乾隆隻留下了一句話。


    “訓練五萬漢八旗士兵出來!


    其他的朕不想管,你也不要來找朕。”


    隻留下了這句話。


    ……


    趙清廉沉默了。大家夥也都沉默了。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件事有多難。


    不過也不怪萬歲爺。


    朝廷因為打仗,國庫先前各省送過來賦稅用去了幾百萬兩了。


    剩下的銀子都用來維持整個國家官僚體係,得發工資。


    還得修水利,修城牆,維護邊防。


    一枚銀子恨不得掰成兩半來用。


    所以。


    萬歲爺沒有銀子。


    趙清廉組建五萬漢軍,也就沒有朝廷的支持。


    從頭到尾都得靠他趙清廉一個人。


    當然,還有一層潛在的意思,是在場大家夥讀不出來的。


    也隻有趙清廉心裏清楚明白。


    萬歲爺沒有銀子支持自己,那他也就默許了自己可以鑽法律漏洞,可以稍微胡作非為一下。


    雖然事情難度很大,但趙清廉心裏卻很高興。


    擴建漢八旗,讓漢人駐守南方。


    這是夢寐以求了多少年都不敢奢望的事?


    滿人自入關以來,對漢人多加提防,各省都有滿人自己的八旗駐紮,配備都統參將,鞏固各省對漢人的統治。


    如今可好。


    總算是憑借一場大戰,消耗掉了這些抓在南方各省的漢八旗兵力。


    搞得朝廷隻能無奈擴建啟用漢八旗駐守。


    隻要漢八旗成功駐守各省。


    整個清廷明麵上看還是那個‘秋葉海棠圖’


    但是卻已經缺失了三分之一,且是最為重要,賦稅主要來源地的整個南方地區。


    依稀記得未來的慈溪太後向八國聯軍宣布開戰,然後各省紛紛不予響應,搞得慈溪老婆子一個人唱完獨角戲,被八國聯軍追的漫山遍野跑。


    之所以晚清後期會造成這種情況,就在於各省已經充分自治。


    一切還要感謝太平天國。


    雖然這場由上帝之子洪秀全領導的轟轟烈烈的起義失敗了,但他有效的打擊了了清軍在南方各省的統治,基本瓦解消滅了駐紮在南方各省的滿八旗軍。


    也正是因為天平天國運動之後,麵對巨大的兵力將領的缺失,加上滿人自身的腐化墮落不堪大用,不得已啟用大量漢臣,允許起招募訓練漢兵。


    那個時候的清廷僅僅北方少數省份擁有一定數量的滿八旗。


    至於南方各省,他已經無暇顧及了,在這種情況下,各省開始逐漸積蓄力量,漢人也開始嶄露頭角,逐漸占據總督,總兵等重要職位。


    他趙清廉如今正在做的就是逐漸把清廷給挖空。


    表麵看,啥事沒有,但是隻要輕輕一敲,整個斑駁破碎,變為殘渣。


    漢八旗的入駐,將是挖空整個南方的開始。


    清廷將為了掌控漢八旗不得不派駐更多的漢人將領,如此一來,漢人越來越多,在整個國家中占據重要職位的也越來越多。


    想象完這一切的趙清廉很快被打迴現實。


    他……沒銀子。


    而組建五萬人的漢八旗,怎麽也得管這五萬人飯食吧,這是最低要求。


    一人再發點響錢,就更是一筆不菲的數字 了。


    趙清廉看向和珅。


    他想要找和珅幫忙。


    因為這個家夥有錢呐!


    也蠻佩服乾隆的。


    都窮到這個時候了,還沒有使用自己的終極後備隱藏能源和珅大禮包。


    一定是乾隆還在估計自己的一世英名。


    他與和珅可是著名的明主賢臣,管仲之交,伯樂。


    一旦在他的任期,把和珅給查抄辦了,那麽不是對自己名譽上的抹黑嗎。


    小人物怕法律,大人物怕罵名。


    在古代這個重名譽講忠君愛國的時代,乾隆若是親自下手,必將引起社會輿論的震蕩,將傍身堪比李世民宣武門殺兄一樣的黑料。


    一生清高注重名譽的乾隆受不了這一點。


    還有一點不殺和珅的原因。


    丟給下一代皇帝,嘉慶皇帝的禮包。


    不管怎樣,乾隆都是準備把和珅用了的,隻是時間問題。


    自己也早就告訴和珅了,讓把銀子花了,這家夥無動於衷啊,終日守著,當守財奴。


    這早晚都得被皇家給用了。


    不如自己享用吧?


    想想到時候等到皇家打開和珅這個錢袋子,卻發現空空如也時的疑惑表情,就有些好笑。


    趙清廉目光溫柔,看向目送乾隆離開的和珅。


    “和寶……”


    和珅一個害怕的踉蹌後退。


    直覺告訴他,趙清廉接下來後半段話不簡單,會讓自己利益受損。


    患難與共做兄弟可以,借錢不行。


    “和寶,我打算給你打下一個大大的商業帝國。”


    趙清廉把和珅拉到屋外某處僻靜角落。


    “和寶,我有個好的商業主意。”


    趙清廉一籮筐騙取銀子的話還沒說出口,和珅微眯眼睛,慢慢後退。


    “不不不,趙老弟這些冠冕堂皇的忽悠人之話就不要對我說了。


    你想要銀子!


    剛剛萬歲爺丟給了你那麽大的事,一點銀子也不夠,所以就想從我這位摯愛親朋身上下手!


    對不對!


    趙老弟,你傷透了和寶寶我的心呐。


    我拿你當兄弟,你把當冤大頭。”


    下手和珅是真他娘難,趙清廉還沒邁開步子就知道這件事情的難度了。


    得下殺手鐧了。


    和珅視錢如命,從他身上摟銀子隻能從一個方向出發。


    自保!


    和珅的命運在自己於他初識時,就已經全盤告知。


    而和珅經過測驗,也知道乾隆爺對他的心思,隻是在乾隆這一朝他是安全的,至於之後,他本人清楚,但凡下一任皇帝繼位,小命難保。


    “和兄。


    這銀子,確實是用來組建五萬新漢軍的。


    不過,組建的不是朝廷的新漢軍,是我們的。”


    “我們……”


    和珅撓了撓腦殼。


    “試問,這些士兵如果穿您和大人的衣,吃您和大人的飯,那他們聽誰的命令呢?


    我和你都是大貪之流。


    熬不過晚年就會被清算,財產充公。


    如今這是個機會,一個自保的機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第一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第一衰並收藏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