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運糧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 作者:番茄第一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啪——!
一聲清脆刺耳的瓷器摔裂聲。
“僅南京城一役!
損失朕整整四鎮總兵!
外帶福康安這員大將!!!”
四鎮總兵,相當於師長級別的官職,這還不算。
福康安更是皇親國戚般的存在。
他的親姑姑乃是乾隆的原配嫡妻富察皇後,因此福康安算是乾隆的妻侄。
暴怒的乾隆左右徘徊不得定,“這阿桂什麽時候變得如此無能起來!他還是曾經朕的那個大將軍嗎!哎!到底是老了!人總會老!”
太監李玉奉上折子。
“皇上~
阿桂大將軍的請罪折子。
折子裏桂將軍說了,是因為後勤糧草遲遲未能運送到目標地,這才讓他迫不得已,下了攻城命令。”
“盡是找借口!
我不管過程,隻要結果!”
乾隆拂袖推開李玉呈過來的折子,一副“不理不理王八念經”態度。
養心殿內的空氣凝固開來,沉默良久後乾隆緩緩開口:“紀曉嵐運送糧食到哪了?”
按照他這個做皇帝的對阿桂的了解,阿桂是一向對失敗不解釋原因,今天這麽反常,想必對於運糧後勤方麵確實怨氣大。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的補給對於整個戰局影響很大。
李玉似乎不願意說,帶有隱瞞的語氣道:“皇上,僅才出京五十裏路。”
!!!
一句話。
乾隆當即怒目圓瞪起來。
五十裏!
怎麽才五十裏!
從頒布條令那日起,就算是一頭老牛一路慢走,變吃草,也該到了吧!
怎麽會這樣的緩慢!!!
紀曉嵐他到底怎麽迴事!
能幹不能幹!
此刻,乾隆有些理解阿桂了。
阿桂當時的情況可能就像是一個捧著碗,苦苦等待米下鍋的人。
“為什麽!”
“皇上。
紀曉嵐他……出師不利。
需要戶部蓋章的文書,就去找戶部尚書,但趙忠卿他臥病在床。
還是過去其家裏才蓋到章子。
後麵就更不湊巧了,糧倉也是出糧緩慢。
紀曉嵐這個時候又貌似揪出來一樁糧食貪汙案。”
貪汙案?
糧倉的?
朕是讓他去運送糧食,不是讓他去查什麽貪汙案的。
當乾隆聽到這樁所謂的糧食貪汙案子還是前些年王崇墨搞得時候,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都多少年月了。
“死腦筋!
真是笨!
笨透了!”
乾隆嘴上罵著,心裏是一百個後悔,後悔當初把這個運糧重任交給了紀昀這個讀書人。
一個讀書人能辦成什麽事呢?
倒不如交給趙清廉或者和珅。
即便糧食會受到貪沒,可再不濟,規定時間內,朝廷的將士能看到糧食。
如今好了。
整個運糧隊伍才走到京城外五十裏的路程。
這還得猴年馬月!
二十萬大軍非得吃土不可!
“來人呐,給我換人!
讓……讓和珅運糧過去。”
話音剛落,朝廷裏的傳令兵都還沒來得及出去騎馬匯報,宮裏的太監都還沒來得及去通知和府的和珅呢。
就有來自紀曉嵐訓練隊伍的消息過來了。
聞聽到運糧隊伍目前的情況,乾隆隻感覺腦瓜子嗡嗡的,整個人踉蹌的往後退卻一步。
原來是紀昀押送糧草的隊伍出了事。
雇傭的民夫因為不堪繁重的連日勞累,病的病,跑的跑。
如今冬季雖至尾聲,可天氣還是寒冷。
尤其是半夜,一股冷風襲來,也似刀割。
紀曉嵐卻命令整個運送糧食的隊伍,晝夜不停的前進,往往到淩晨兩點才有片刻的休息,早晨五點鍾頂著夜色又繼續前進。
為了能夠讓馬兒走的更快,讓糧食更快運送到前線去,紀曉嵐命令整個隨行的隊伍丟棄了不需要的東西,準確的來說是和糧食無關的東西。
棉衣,棉被,帳篷等等。
這是導致整個運糧隊伍大多數人染上風寒感冒的主要原因。
可即便這樣,紀昀還是沒有放過,讓押送人員帶病而行。
如此一來便有了開始逃跑的人。
紀曉嵐如今的措施人,讓隊伍速度加快,可他主要浪費的時間是在城裏。
七日的路程。
被他在城裏就足足耽擱了五日。
如今想要靠著僅僅兩日的功夫就完成七日的距離,病急亂投醫起來,如此急功近利導致的隻有整個運糧隊伍怨聲載道,身困體乏。
看完折子的乾隆恨鐵不成鋼。
現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糧食運過去乃當務之急。
換人!
換人!!!
準備接管吧!
這個紀曉嵐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乾隆再也不相信紀曉嵐了,就他這個運糧的隊伍,即便阿桂不舉全部兵力過去攻城從,也會在糧食不能得到供應,全軍餓肚子的情況下,被敵人打敗!
隻要軍隊斷糧,不用敵人搞什麽手段,不戰自敗!
“阿桂失敗最大原因就在這糧食上!”
乾隆怒不可遏的嚷道。
“糧食早一點到就那麽難嗎!”
“給我召迴!
把紀曉嵐給我召迴來!
和珅過去!!!”
……
駕駕駕!
和府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馬蹄聲踏踏而來。
咣咣咣——!
兩種聲音幾乎是銜接在一起。
朝廷的傳令太監騎著快馬過來,翻身下馬後,兩頭栽在和府門前,還好在頭顱距離朱紅色大門前一毫米處頓住了腳步,穩住了身形。
腦子都還來得及思考,眼角都還沒得及抬起,手就伸到了門上鑲嵌的銅獅子嘴裏的手環上,開始敲擊。
“萬歲爺有要事交代和大人!”
“萬歲爺有要事交代和大人!”
“萬歲爺有要事交代和大人!”
……
一連喊了三聲,和府內都鴉雀無聲,沒有人應到。
直到姍姍來遲的管家劉全,此刻的劉全正在府邸之中和丫鬟調情了,之所以敢如此大膽,隻因為老爺不在府中。
看到門口的小太監過來,劉全知道這是宮中的人,老爺身為當朝軍機大臣,以往也多有這種情況發生,但是今天這個貌似不對,事情太急,把這個小太監都給累的說不出話語來了。
“緩緩,緩緩,慢些說,什麽事情這麽急阿。”
“不過我家老爺不在。”
聽到和珅和大人不在,小太監急的火上房,皇帝的命令是讓他立刻馬上,能讓和大人現在即刻出發。
“那快帶我,帶我去。”
這事是皇帝派出來的,屬於機密,豈能是和府區區一個管家能夠知道的。
所以劉全並沒有從小太監的口中知道找自己老爺是為了何事。
聽到小太監讓他帶自己去找老爺,劉全搖搖頭。
倒不是他不願意,而是沒辦法。
自家老爺於昨日就被上門來的趙清廉趙大人給帶走了。
聽說兩人去蘇州玩耍去了,約了上好的蘇州瘦馬。
“這麽巧嗎!”
“這可怎麽辦,皇上急著找呢。”
……
皇宮裏的乾隆聽到和珅走了,還與趙清來你一起走的,不由得隻感覺兩眼幾乎要一蒙黑了。
和珅走了。
趙清廉也走了。
紀曉嵐有幹不成事。
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可用之人嗎。
乾隆有些悲傷。
整個原本挺拔的身子一下子蔫巴了下來,仿佛被抽走了筋骨一般,沒了活力。
乾隆本就體弱,自從上次臥床不起一個月後,身體大不如前了。
如今又因為糧草的事,隻感覺心悸的厲害。
“皇上,說實話,前段日子,您確實冷落了趙大人,和大人,如今他們兩個借著空閑機會出去找快樂,倒也是情理之中。
目前還是解決當務之急才是。
不如,我們……讓劉墉過去?”
聽到劉墉這個名字,乾隆是一百個不願意。
派一個駝背的出去……怎麽都不對勁。
可也沒有辦法。
雖然自己常常駁斥劉墉,但他這個人還是不錯的 ,也不會記恨自己。
如今危急存亡之秋,朝廷二十萬大軍都等著呢!
負責押運糧食的還是他的同僚紀昀。
“傳朕旨意,然劉墉即刻過去。”
乾隆看向窗外。
太陽已經落了山。
原本在窗戶上的餘暉已經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漫長的黑夜。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很快,但當遇到急事時,這種感覺更甚了。
不知不覺,僅一天時間就又過去了。
惆悵的乾隆望向南京城的方向,心裏迫切的想要知道那邊的情況……
南京這邊。
因為痛失福康安這位大將的阿桂已經緩緩睜開眼睛,可心中對皇上,對朝廷那巨大的愧疚感,讓他茶飯不思。
聽到自己已經昏迷了四個時辰,阿桂忙問當前的情況。
這才知道,自從自己在南京城北門,親眼目睹福康安與其手下三萬精兵唿喊向自己的求救聲暈倒後,整個二十萬的攻城隊伍在兆慧的指揮下,陸續撤退而走。
來到距離南京城五十裏的這裏進行駐紮。
“五十裏?”
阿桂眉頭一皺。
退兵五十裏,之前他們隻是駐紮在南京城十裏的!
五十裏,這一退士兵的士氣就沒了。
“大將軍,你也別怪我,完全沒有糧食過來,咱們守在哪裏,兵困馬乏,都餓著肚子,萬一城中的起義軍趁著我們虛弱的時候衝殺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糧食還沒到嗎?!”
差點忽略這個問題的阿桂質問道。
阿桂和在場的中高級將領搖搖頭。
距離朝廷約定的七日,已經過去了三日,加起來就是整整十日的工夫,整整十天,他們這裏是一粒米都沒看到。
“娘的!!!”
床上起來的阿桂仰天怒罵一句。
“這次的運糧官是誰,本將軍斬了他的頭!”
阿桂一輩子打過的仗不少,明白後勤的運輸困難。
可是當下整個大清國除了南京有起義軍,其餘地方均無!
又有什麽人能夠阻攔運糧的隊伍呢!
北京到這裏,暢通無阻!
運糧官到底是誰!
阿桂急的火上房。
唿哧唿哧穿上鎧甲,他恨呐,打仗前就是因為糧食不夠,這才讓士兵吃的飽飽的,做最後一搏。
如今又是因為糧食,整個大軍包圍圈擴大,包圍圈變得薄弱,失去包圍效果。
全都是因為糧食!
這仗,輸的不甘心!
“大將軍,一切還等糧食運送過來再說吧。”
雖然無奈,卻也隻能同意。
阿桂走出帳外。
他因為昏迷讓部隊士兵軍心不穩。
此刻也應該為了重振軍心,而走出帳外,讓帳下的這十多萬士兵好好看看,他們的大將軍安然無恙,身體棒棒的。
冬季的日光是柔和的,慷慨的灑在每個士兵的頭頂。
正在列隊進行訓練的士兵,再看到大將軍阿桂帶著一眾高級將領出來監督他們訓練後,從之前的頹勢中迅速拔了出來。
“好兒郎們,好好練!
等糧食一到,我們一戰定乾坤。”
阿桂的身影就像一根定海神針。
到底都是就久經沙場的人,當士兵們一個個看到阿桂大將軍的身影之後,心中也有了定力。
阿桂大將軍在,整個隊伍的戰鬥力力就不會散!
“報,大將軍!”
聽到有人匯報。
阿桂猛地迴頭,眸中光芒一閃。
盼切的語氣道:“是不是糧食到了?”
“不是。
是軍中無糧已經兩日。
有士兵故意打傷馬兒,借口受傷不能作戰,烹煮而食。”
“還有,個別士兵偷摸出軍營,搶劫郊外老百姓家裏的糧食,搶奪完了全村所有糧食……還,還打死了一獵戶,強奸了人妻女。”
“!”,阿桂是是個正義感十足的人,他不允許手底下的士兵這般禽獸,無組織無紀律。
同時這種行為,也是一種喪失民心的行為。
見到士兵還有話要說。
“大將軍,那個……那個獵戶所在的全體村民都找上門來了。
抬著女人的屍體,在軍營門口討要公道呢。”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小事不需要阿桂這樣身份的人出麵解決。
但!
阿桂偏偏沒有。
當即下了命令,把作奸犯科的士兵全部抓起來帶到軍營門口去。
血債血償,若是姑息,日後整個軍營的軍紀都將蕩然無存,這樣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打不了仗的。
軍營門口正鬧哄的厲害。
木板上是被清軍糟蹋的女人的屍體,才十二歲。
全村老少沒少丟東西,若不是有村子裏的小孩跑到山裏告知他們,所以及時趕迴來了,整個村子都完蛋。
“把兇手交出來!”
“把糧食還給我們!”
一聲清脆刺耳的瓷器摔裂聲。
“僅南京城一役!
損失朕整整四鎮總兵!
外帶福康安這員大將!!!”
四鎮總兵,相當於師長級別的官職,這還不算。
福康安更是皇親國戚般的存在。
他的親姑姑乃是乾隆的原配嫡妻富察皇後,因此福康安算是乾隆的妻侄。
暴怒的乾隆左右徘徊不得定,“這阿桂什麽時候變得如此無能起來!他還是曾經朕的那個大將軍嗎!哎!到底是老了!人總會老!”
太監李玉奉上折子。
“皇上~
阿桂大將軍的請罪折子。
折子裏桂將軍說了,是因為後勤糧草遲遲未能運送到目標地,這才讓他迫不得已,下了攻城命令。”
“盡是找借口!
我不管過程,隻要結果!”
乾隆拂袖推開李玉呈過來的折子,一副“不理不理王八念經”態度。
養心殿內的空氣凝固開來,沉默良久後乾隆緩緩開口:“紀曉嵐運送糧食到哪了?”
按照他這個做皇帝的對阿桂的了解,阿桂是一向對失敗不解釋原因,今天這麽反常,想必對於運糧後勤方麵確實怨氣大。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後勤的補給對於整個戰局影響很大。
李玉似乎不願意說,帶有隱瞞的語氣道:“皇上,僅才出京五十裏路。”
!!!
一句話。
乾隆當即怒目圓瞪起來。
五十裏!
怎麽才五十裏!
從頒布條令那日起,就算是一頭老牛一路慢走,變吃草,也該到了吧!
怎麽會這樣的緩慢!!!
紀曉嵐他到底怎麽迴事!
能幹不能幹!
此刻,乾隆有些理解阿桂了。
阿桂當時的情況可能就像是一個捧著碗,苦苦等待米下鍋的人。
“為什麽!”
“皇上。
紀曉嵐他……出師不利。
需要戶部蓋章的文書,就去找戶部尚書,但趙忠卿他臥病在床。
還是過去其家裏才蓋到章子。
後麵就更不湊巧了,糧倉也是出糧緩慢。
紀曉嵐這個時候又貌似揪出來一樁糧食貪汙案。”
貪汙案?
糧倉的?
朕是讓他去運送糧食,不是讓他去查什麽貪汙案的。
當乾隆聽到這樁所謂的糧食貪汙案子還是前些年王崇墨搞得時候,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都多少年月了。
“死腦筋!
真是笨!
笨透了!”
乾隆嘴上罵著,心裏是一百個後悔,後悔當初把這個運糧重任交給了紀昀這個讀書人。
一個讀書人能辦成什麽事呢?
倒不如交給趙清廉或者和珅。
即便糧食會受到貪沒,可再不濟,規定時間內,朝廷的將士能看到糧食。
如今好了。
整個運糧隊伍才走到京城外五十裏的路程。
這還得猴年馬月!
二十萬大軍非得吃土不可!
“來人呐,給我換人!
讓……讓和珅運糧過去。”
話音剛落,朝廷裏的傳令兵都還沒來得及出去騎馬匯報,宮裏的太監都還沒來得及去通知和府的和珅呢。
就有來自紀曉嵐訓練隊伍的消息過來了。
聞聽到運糧隊伍目前的情況,乾隆隻感覺腦瓜子嗡嗡的,整個人踉蹌的往後退卻一步。
原來是紀昀押送糧草的隊伍出了事。
雇傭的民夫因為不堪繁重的連日勞累,病的病,跑的跑。
如今冬季雖至尾聲,可天氣還是寒冷。
尤其是半夜,一股冷風襲來,也似刀割。
紀曉嵐卻命令整個運送糧食的隊伍,晝夜不停的前進,往往到淩晨兩點才有片刻的休息,早晨五點鍾頂著夜色又繼續前進。
為了能夠讓馬兒走的更快,讓糧食更快運送到前線去,紀曉嵐命令整個隨行的隊伍丟棄了不需要的東西,準確的來說是和糧食無關的東西。
棉衣,棉被,帳篷等等。
這是導致整個運糧隊伍大多數人染上風寒感冒的主要原因。
可即便這樣,紀昀還是沒有放過,讓押送人員帶病而行。
如此一來便有了開始逃跑的人。
紀曉嵐如今的措施人,讓隊伍速度加快,可他主要浪費的時間是在城裏。
七日的路程。
被他在城裏就足足耽擱了五日。
如今想要靠著僅僅兩日的功夫就完成七日的距離,病急亂投醫起來,如此急功近利導致的隻有整個運糧隊伍怨聲載道,身困體乏。
看完折子的乾隆恨鐵不成鋼。
現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糧食運過去乃當務之急。
換人!
換人!!!
準備接管吧!
這個紀曉嵐把事情搞得一團糟!
乾隆再也不相信紀曉嵐了,就他這個運糧的隊伍,即便阿桂不舉全部兵力過去攻城從,也會在糧食不能得到供應,全軍餓肚子的情況下,被敵人打敗!
隻要軍隊斷糧,不用敵人搞什麽手段,不戰自敗!
“阿桂失敗最大原因就在這糧食上!”
乾隆怒不可遏的嚷道。
“糧食早一點到就那麽難嗎!”
“給我召迴!
把紀曉嵐給我召迴來!
和珅過去!!!”
……
駕駕駕!
和府門口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馬蹄聲踏踏而來。
咣咣咣——!
兩種聲音幾乎是銜接在一起。
朝廷的傳令太監騎著快馬過來,翻身下馬後,兩頭栽在和府門前,還好在頭顱距離朱紅色大門前一毫米處頓住了腳步,穩住了身形。
腦子都還來得及思考,眼角都還沒得及抬起,手就伸到了門上鑲嵌的銅獅子嘴裏的手環上,開始敲擊。
“萬歲爺有要事交代和大人!”
“萬歲爺有要事交代和大人!”
“萬歲爺有要事交代和大人!”
……
一連喊了三聲,和府內都鴉雀無聲,沒有人應到。
直到姍姍來遲的管家劉全,此刻的劉全正在府邸之中和丫鬟調情了,之所以敢如此大膽,隻因為老爺不在府中。
看到門口的小太監過來,劉全知道這是宮中的人,老爺身為當朝軍機大臣,以往也多有這種情況發生,但是今天這個貌似不對,事情太急,把這個小太監都給累的說不出話語來了。
“緩緩,緩緩,慢些說,什麽事情這麽急阿。”
“不過我家老爺不在。”
聽到和珅和大人不在,小太監急的火上房,皇帝的命令是讓他立刻馬上,能讓和大人現在即刻出發。
“那快帶我,帶我去。”
這事是皇帝派出來的,屬於機密,豈能是和府區區一個管家能夠知道的。
所以劉全並沒有從小太監的口中知道找自己老爺是為了何事。
聽到小太監讓他帶自己去找老爺,劉全搖搖頭。
倒不是他不願意,而是沒辦法。
自家老爺於昨日就被上門來的趙清廉趙大人給帶走了。
聽說兩人去蘇州玩耍去了,約了上好的蘇州瘦馬。
“這麽巧嗎!”
“這可怎麽辦,皇上急著找呢。”
……
皇宮裏的乾隆聽到和珅走了,還與趙清來你一起走的,不由得隻感覺兩眼幾乎要一蒙黑了。
和珅走了。
趙清廉也走了。
紀曉嵐有幹不成事。
滿朝文武就沒有一個可用之人嗎。
乾隆有些悲傷。
整個原本挺拔的身子一下子蔫巴了下來,仿佛被抽走了筋骨一般,沒了活力。
乾隆本就體弱,自從上次臥床不起一個月後,身體大不如前了。
如今又因為糧草的事,隻感覺心悸的厲害。
“皇上,說實話,前段日子,您確實冷落了趙大人,和大人,如今他們兩個借著空閑機會出去找快樂,倒也是情理之中。
目前還是解決當務之急才是。
不如,我們……讓劉墉過去?”
聽到劉墉這個名字,乾隆是一百個不願意。
派一個駝背的出去……怎麽都不對勁。
可也沒有辦法。
雖然自己常常駁斥劉墉,但他這個人還是不錯的 ,也不會記恨自己。
如今危急存亡之秋,朝廷二十萬大軍都等著呢!
負責押運糧食的還是他的同僚紀昀。
“傳朕旨意,然劉墉即刻過去。”
乾隆看向窗外。
太陽已經落了山。
原本在窗戶上的餘暉已經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漫長的黑夜。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時間很快,但當遇到急事時,這種感覺更甚了。
不知不覺,僅一天時間就又過去了。
惆悵的乾隆望向南京城的方向,心裏迫切的想要知道那邊的情況……
南京這邊。
因為痛失福康安這位大將的阿桂已經緩緩睜開眼睛,可心中對皇上,對朝廷那巨大的愧疚感,讓他茶飯不思。
聽到自己已經昏迷了四個時辰,阿桂忙問當前的情況。
這才知道,自從自己在南京城北門,親眼目睹福康安與其手下三萬精兵唿喊向自己的求救聲暈倒後,整個二十萬的攻城隊伍在兆慧的指揮下,陸續撤退而走。
來到距離南京城五十裏的這裏進行駐紮。
“五十裏?”
阿桂眉頭一皺。
退兵五十裏,之前他們隻是駐紮在南京城十裏的!
五十裏,這一退士兵的士氣就沒了。
“大將軍,你也別怪我,完全沒有糧食過來,咱們守在哪裏,兵困馬乏,都餓著肚子,萬一城中的起義軍趁著我們虛弱的時候衝殺出來,後果不堪設想。”
“糧食還沒到嗎?!”
差點忽略這個問題的阿桂質問道。
阿桂和在場的中高級將領搖搖頭。
距離朝廷約定的七日,已經過去了三日,加起來就是整整十日的工夫,整整十天,他們這裏是一粒米都沒看到。
“娘的!!!”
床上起來的阿桂仰天怒罵一句。
“這次的運糧官是誰,本將軍斬了他的頭!”
阿桂一輩子打過的仗不少,明白後勤的運輸困難。
可是當下整個大清國除了南京有起義軍,其餘地方均無!
又有什麽人能夠阻攔運糧的隊伍呢!
北京到這裏,暢通無阻!
運糧官到底是誰!
阿桂急的火上房。
唿哧唿哧穿上鎧甲,他恨呐,打仗前就是因為糧食不夠,這才讓士兵吃的飽飽的,做最後一搏。
如今又是因為糧食,整個大軍包圍圈擴大,包圍圈變得薄弱,失去包圍效果。
全都是因為糧食!
這仗,輸的不甘心!
“大將軍,一切還等糧食運送過來再說吧。”
雖然無奈,卻也隻能同意。
阿桂走出帳外。
他因為昏迷讓部隊士兵軍心不穩。
此刻也應該為了重振軍心,而走出帳外,讓帳下的這十多萬士兵好好看看,他們的大將軍安然無恙,身體棒棒的。
冬季的日光是柔和的,慷慨的灑在每個士兵的頭頂。
正在列隊進行訓練的士兵,再看到大將軍阿桂帶著一眾高級將領出來監督他們訓練後,從之前的頹勢中迅速拔了出來。
“好兒郎們,好好練!
等糧食一到,我們一戰定乾坤。”
阿桂的身影就像一根定海神針。
到底都是就久經沙場的人,當士兵們一個個看到阿桂大將軍的身影之後,心中也有了定力。
阿桂大將軍在,整個隊伍的戰鬥力力就不會散!
“報,大將軍!”
聽到有人匯報。
阿桂猛地迴頭,眸中光芒一閃。
盼切的語氣道:“是不是糧食到了?”
“不是。
是軍中無糧已經兩日。
有士兵故意打傷馬兒,借口受傷不能作戰,烹煮而食。”
“還有,個別士兵偷摸出軍營,搶劫郊外老百姓家裏的糧食,搶奪完了全村所有糧食……還,還打死了一獵戶,強奸了人妻女。”
“!”,阿桂是是個正義感十足的人,他不允許手底下的士兵這般禽獸,無組織無紀律。
同時這種行為,也是一種喪失民心的行為。
見到士兵還有話要說。
“大將軍,那個……那個獵戶所在的全體村民都找上門來了。
抬著女人的屍體,在軍營門口討要公道呢。”
按道理來說這樣的小事不需要阿桂這樣身份的人出麵解決。
但!
阿桂偏偏沒有。
當即下了命令,把作奸犯科的士兵全部抓起來帶到軍營門口去。
血債血償,若是姑息,日後整個軍營的軍紀都將蕩然無存,這樣的軍隊是沒有戰鬥力,打不了仗的。
軍營門口正鬧哄的厲害。
木板上是被清軍糟蹋的女人的屍體,才十二歲。
全村老少沒少丟東西,若不是有村子裏的小孩跑到山裏告知他們,所以及時趕迴來了,整個村子都完蛋。
“把兇手交出來!”
“把糧食還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