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曉嵐賦閑在家,並不知道最近朝廷外發生的一係列翻天覆地的事。


    自從當初向萬歲爺告辭之後,他和劉墉也難得落得個清閑。


    時不時往妓院鑽鑽,又或者是往茶樓逛逛,隻一個感覺,愜意。


    藤椅上的紀曉嵐叭叭抽上兩口大煙,淡淡吐出難聞的煙氣來,嘴裏哼著剛剛從煙花柳巷的妓女口中學到的小曲,迴憶著翻雲覆雨時快活的場麵,怡然自得。


    搖頭晃腦,手指有節奏的在扶手處敲著,響應腦海中的節拍。


    還是劉墉敲門進來,打斷了安靜祥和的氣氛,劉墉腳步匆匆,像是得知了什麽天大的事過來相告。


    自然,對他們倆來說是天大的事。


    朝廷連續發布三條檄文。


    河南原本實力尚小的不良人白蓮教明教三支起義軍如今已經坐擁二十萬之眾。


    這是一場朝廷與叛軍力量上的絕對硬碰硬,是賭上一切的戰鬥,是一戰定乾坤的戰鬥。


    “老紀,老紀。”


    劉墉踉踉蹌蹌從大門進來。


    嚷嚷著。


    紀曉嵐從藤椅上坐起,經過交談次知道了萬歲爺這起孤注一擲,以國運為賭的大戰。


    朝廷在河南周圍五省的兵力就可以達到十萬,如今又是征調蒙古八旗過來,又是擴充十萬綠營漢軍,可以說萬歲爺是一下子要把朝廷的底牌都打出去,不惜餘力的滅掉叛軍,牟足所有力氣,基於對方致命一擊。


    要知道萬歲爺一向是覬覦漢軍,覬覦漢人的,一下擴充十萬綠營漢軍,也表示了他的無奈之舉,被逼無奈。


    戰勝,大清也是國庫殆盡,百廢待興,戰敗,直接國運崩滅,提前衰敗,分崩離析,被驅逐出關外迴到最初。


    這還隻是保守的想法,若是失敗,恐落得個跟宋元時期的金國一個下場。


    “萬歲爺這次怎麽這麽衝動,一定是聽了信了趙狗賊的話了吧!”


    紀曉嵐咬牙切齒道,還不等劉墉開口解釋,心裏就已經把姓趙的罵了一千遍,一萬遍。


    “這個正麵交鋒的法子,也隻有蠢笨之人才能夠想得出,多麽令人無語,還讓萬歲爺禦駕親征,他是安的什麽心!”


    此賊一日人不除,大清一日不會太平。


    “不是不是,我的紀老弟,這次趙清廉可是全程沒參與,都是咱萬歲爺自己的行為。


    正麵交鋒的主意是萬歲爺自個提出來的,擴充兵力也是萬歲爺,禦駕親征還是萬歲爺自己決定。”


    “啊……啊這,那萬歲爺可真是英明神武,雄韜偉略,如此全力一擊,使出的千鈞之力,定能把敵軍給摧毀的四分五裂,狼狽逃竄,丟盔卸甲,逃之夭夭……”


    冷汗直流的紀曉嵐要編不下去了,一想到剛口無遮攔,胡說八道,心裏就一萬個後悔,恨不得給自個幾巴掌,連君父都辱罵。


    劉墉這次說出目地,今天他過來自然不是求能夠讓皇上改變心意的,隻是為了過來拉上自己的紀老弟,一起進宮勸諫皇上,把姓趙的狗賊給留在京城。


    難道還沒有發現嗎?


    隻要被趙清廉摻和過的地方,後麵準出事,好事也能讓他辦成壞事,他去哪個地方哪個地方起義,他出什麽主意,哪個主意壞事。


    妥妥一臭鼻涕蟲,行走過的地方都得腐爛變質。


    聽到劉墉這番見解,紀曉嵐蹭的從藤椅上一蹦三尺高的跳起來,恍然大悟的語氣搖頭晃腦道:“好像是啊,你迴憶迴憶,他去楊柳城,楊柳城反了。他去杭州城,杭州城反了,他去河南,河南反了!太巧了,絕對這王八蛋沒幹啥好事,去哪就瘋狂壓榨百姓或者斂財,他去到哪裏,哪裏就有反抗,指定沒幹好事!即便不是他的原因,老天爺也絕對是看到了他這個臭蟲去哪,就往哪降罰呢。”


    劉墉點頭肯定道,同時補充:“不管怎樣,咱們吃了這麽多虧,也該換個法子了,不能再向以往那樣莽撞,直接進諫,肯定失敗。這次咱們隻求萬歲爺能夠把這趙清廉給留在京城之中,隻要他不去攪和,咱們大清這場仗準贏。”


    雖然說二人賦閑在家許久,朝堂上也沒有個什麽一官半職擔任,可眼下朝廷這關鍵的國運一戰,不可不出力!


    大丈夫身居天地之間,此刻不為國解憂,更待何時?!此刻不貢獻屬於自己的力量,更待何時?


    “走。”


    “咱們這次隻有一個小目標,把趙狗賊留下,留在京城,他就生不了事!”


    對於這個小請求,劉墉紀昀二人心中並沒有天真的覺得,直接跟乾隆說會答應,任何事都需要找借口,這一次他們也學聰明點,找理由找借口把姓趙的留下來京城。


    這樣會皇上就不得不答應了。


    無論用什麽樣的說辭和借口,一定得留下他!


    ……


    乾隆茫然了。


    他覺得這個世界仿佛變了。


    劉墉紀曉嵐二人怎麽誇獎起來一向所不恥的趙清廉來了?


    嘴裏全是稱讚之詞。


    變了,變了,這個世道是變了。


    乾隆詫異,劉墉紀昀二人還在滔滔不絕的訴說著趙大人是如何如何的重要,如何如何的關鍵,京城不能沒有趙清廉,就像西方不能沒有耶路撒冷。


    “皇上,整個軍機處,趙大人如今已經是扛把子級別的存在大清二十一省都在他的肩上挑著呢!”


    “他的肩上挑著?哈哈,你當趙清廉是我大清舉重冠軍呐?”


    “不不不,這不光是我們倆共同認知,更是整個軍機處,上到文臣武將,下至黎民都一致認同的事。”


    乾隆品味著麵前一碟上好的糕點,繼續聽劉墉紀昀兩個人蝦扯蛋。


    “趙清廉雖然為人不怎樣嗎,但勝在能力強啊!


    有他在,後方才能穩定。


    試想一下乾隆爺,您這次是要禦駕親征吧,太子人選目前也沒有定下,您一走,必須留有一位重臣賢臣坐鎮後方吧。


    那個人還能是誰呢?


    這個人,是我?


    不不不,我就是一個書生,書呆子,有自知之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隻能夠著書寫作,附庸風雅,至於國家大事,放在我這種手上怎麽行?


    趙清廉不一樣,趙清廉為人圓滑,善於變通。


    況且皇上不總是說,啊最喜歡的就是趙清廉,整個朝堂目前解決問題能力最強的也非他莫屬。”


    劉墉附和:“是啊皇上,如今京城還需要趙大人多把持把持。


    乾隆也算是聽出來了,兩個臣子廢話一籮筐,究其所有,隻表達了一個意思,讓趙清廉留下來。


    留,當然留。


    乾隆會心一笑。


    他這次可沒打算真的就禦駕親征,一切不過是個幌子,目地是讓各方起義軍都能夠聚集,被他二十萬大軍形成的包圍圈,一口吞下!


    正所謂,誘敵深入,關門打狗。兩者結合,已堪稱兵法造詣之巔峰。


    滋滋滋~


    乾隆為自己的布局,感到自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第一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第一衰並收藏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