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革職趙清廉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 作者:番茄第一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整個蜀地已經盡數被起義軍占領。
戰報上,看著赤裸裸的起義軍數字‘五萬’,乾隆拳頭攥的咯吱咯吱響。
數月時間時間,起義軍的規模便已經達到了這個恐怖的數字。
果然,曆史上的起義軍都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可這樣的發育速度,未免太駭人!
號稱天府之國的蜀地沒了,起義軍也發展到了五萬之眾。
這樣嚴重的局麵,他們大清竟然沒有任何作為!
根據戰報,這幾個月內,漢八旗連一起像樣的攻城戰都沒有發起過!
如今可好,一切成了定局,蜀地全境悉數被占,起義軍就像龜縮在龜殼裏的烏龜,守著四川不出來。
日後如何能夠對付得了?
早朝期間的乾隆愁容肉眼可見。
劉墉:“皇上,趙清廉口口聲聲說準備準備,如今看來準備了個毛,他就是想要拖延時間,晚點死。”
“趙清廉呢?”,提到趙清廉,乾隆掃視麵前的群臣問道。
大殿之上隻有趙清廉那個位置空著。
“皇上~
今天是航海隊伍的先遣隊迴來的日子,趙清廉告了假在外麵辦差。”
“欸,朕忘了,忘了,衝昏了頭了都。”乾隆扶著劇痛的額頭連連道。
當初趙清廉承諾的,會準備好之後給予起義軍沉痛打擊。
這航海隊也迴來了。
他趙清廉也有錢給漢八旗更新裝備了吧!
要是戰場上再沒有一間像樣的反攻戰,非得殺了他!
王大富出海航運的事,可以說算的是最近勁爆的新聞了。
大清國閉關鎖國是國策,且從乾隆朝開始徹底鎖住,僅留廣東一個海口提供少量貿易,稽查甚嚴。
如今朝廷沒有公信力的堂而皇之派遣船隊出發,這不是明擺著要弄斷嗎。
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和洋人貿易的生意,可比食鹽銅礦這種硬通貨還要掙錢!
國內十兩銀子的綢緞,賣到洋人那裏,五十兩是標準價格,若是成色好,七八十兩也是可以的。
一時之間,對於這個被朝廷寵幸的幸運兒王大富,老百姓們不由得嫉妒的發瘋。
然而趙清廉的迴答是,因為愛國,因為王大富愛大清,所以他從眾多商賈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合夥人。
其餘商人紛紛表示我也可以愛國也可以愛大清,然而並改變不了什麽。
這航運生意被王家和朝廷壟斷已成既定事實,日後掙得銀子,得堆積成山。
怎能不叫人眼饞。
通過深扒,大家發現原來王大富得出場,全都是由那位趙大人操控,刹那間,趙清廉被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過高的輿論,讓這支航隊成了大家關切的點。
這一次會從洋人那裏帶迴來多少真金白銀?
賣出去多少貨物?
洋人的世界是什麽樣?是不是赤地千裏,就衝洋人來到中原大地那副稀奇模樣,即可斷定對方啥都沒有。
中原的貨物,對於洋人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此刻的運河碼頭,浩蕩蕩的船隊運載著從海上貨船搬運下來,沿著運河過來的貨物。
碼頭周圍烏泱泱的人群每人發出的嘰嘰喳喳聲,仿佛要把那天都給吵破。
這還是廣大小老百姓第一次見到官府同洋人做生意,光明正大的做。
“大清朝廷明令禁止所有民間商人同洋人交易,唯獨自己堂而皇之的去,這不擺明是要壟斷嗎。”
“是啊,誰讓壟斷的生意最掙錢呢。”
“噓,別這麽大聲,要是被聽見逮捕入了牢獄……”
“瞧,王大富來了,看他那樣這趟是賺翻了啊!”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都投向從船上踏板下來的王大富身上。
王大富顛著個大肚子,身上的奇裝異服讓所有人不由得嘖嘖稱奇。
王大富身上穿著的是歐洲目前正流行的‘洛可可男裝’。
外形和時裝差不多,現代西裝的原型,衣服出現了領子,這是中原人衣服從來沒有過的設計。
袖子也是窄小款式,和民間流行的寬而大袖口截然相反。
肥胖的王大富穿上緊腰,緊手腕,緊褲腿的奇裝異服,略有些滑稽。
麵對人群中有些笑聲,王大富反駁道:
“一幫土包子,這是歐洲貴族的穿著,專門出席重要宴會才配穿的。你們懂什麽!”
“you''re all stupid!!!”
“王大富,怎麽罵人?”
“趙,趙大人……您怎麽聽得懂洋文?”
“兒時便學了。”
趙清廉登上大船,拉著要下船的王大富來到船倉一僻靜角落。
王大富當即就要掏出自己做過假的賬單來匯報,趙清廉卻沒心看,一把推開遞過來的所謂賬簿,他隻關注一個問題。
“火槍都在哪?”
王大富瞅了瞅周圍的箱子,會懂其意的趙清廉抄起一根撬棍,扒拉開木箱上堆放的雜物,插入縫隙之中用力一撬。
船艙黑暗,王大富忙點了支蠟燭過來,秉著燭火為趙大人掌眼。
一杆杆鋥光瓦亮塗著蠟油的長筒火槍靜靜躺在裏麵,鼻子湊過去嗅嗅可以感觸到火槍散發出來的那股鐵的新味。
“大人,都是新出廠的,保證十成新。”
王大富拍著胸脯保證。
“很好,立刻,馬上給我把這艘船掉頭,送到南方去。”
趙清廉怕夜長夢多,更怕皇上知道他要給漢八旗更新的裝備是洋槍後不允許,所以想要先斬後奏。饅頭吃到嘴裏才是自己的,長槍拿到手裏,朝廷也就沒有辦法了。
“好,這批貨我立刻讓人送。
還有趙大人,賬單你還沒看過呢,這次我航運歐洲,也算是開了眼界,咱們的絲綢瓷器簡直搶手的不要不要的。
一件五兩銀子的絲綢賣到了五十兩……”
王大富滔滔不絕,但換來的隻有趙清廉的一句話,馬上讓船掉頭南下。
對方對這次航運賺到的銀子漠不關心的樣子,讓王大富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虧他還辛辛苦苦做假賬。
剛下船的趙清廉王大富目送裝載有洋槍的大船慢慢掉頭。
所謂害怕什麽來什麽。
一同被裹挾在人群的一頂轎子見走不動,索性停了下來,轎子中出來一個人人,正是當朝禦史大夫劉墉。
他是皇上專門過來監督航運船隊的。
還好來的及時。
不然還真就讓那艘船給跑了。
雖然不知道裏麵有什麽,但隻要能夠讓趙清廉難受,就一定得阻止。
“閃開,閃開!”
讓下人去叫九門提督厄爾多後,劉墉手托頂戴花翎,就是要讓在場所有小老百姓都看清楚,他們擋的是當朝禦史大夫,堂堂三品大員的路!
“大官啊!”
百姓哪裏見過這陣仗,劉墉步伐所過之處皆是退讓,有的小老百姓更是因為退讓摔了屁股蹲。
麵對破浪之勢迎麵走來的劉墉,趙清廉不想理會,一個勁命令船上的船夫立刻拋錨離開。
“立刻走!不要理會!”
“我看誰敢!這一切都是我大清的,你們是大清的船隊!”
劉墉氣勢逼人,震懾全場。
見船還在緩緩挪動,直接一個跨步跳上了船上,責令船員靠岸。
“今天這船要動,那就從我劉墉的屍體上過去!”
劉墉直接拋錨。
烏泱泱鬧哄哄的場麵讓大船左右為難,整個場麵持續到負責京城守衛工作的九門提督厄爾多帶兵前來。
隨著大兵一直排開,驅散出一條道路來,人高馬大的厄爾多快步走來,斜眼掃過在場的百姓,任你是吵嚷的還是在亂動的,目光掃視過來也得是大氣不敢喘。
不需要一句話,這就是九門提督厄爾多。
對於這個殺人頭子的到來,趙清廉知道一切都晚了。
“厄大人,這裏的船一個都不能走!”
雖然昔日一貫看不起漢人,尤其是看不上劉墉紀曉嵐之輩,但今天他厄爾多還是得讓這些船留下,不是為了幫忙清流一派的官員,隻因是職權所在。
厄爾多帶兵前來直接上甲板進行查貨。
一箱箱的洋槍被搬了出來,亮相在眾目睽睽之下。
見到厄爾多目光看向自己,商人王大富趕忙跪下求饒,解釋這些都是趙大人要求的。
“厄爾多,裝備的事我之前就跟皇上透露過風聲,你別那種眼神看我。”
為了確認這句話真實性,厄爾多看向劉墉。
劉墉噴道趙清廉:“姓趙的,你胡說,我們和萬歲爺隻聽到你說要更新士兵裝備,可不知道這裝備是洋槍!”
“那你就說我提沒提過吧。”
“你……你。”劉墉憋的臉通紅說不出話來,“你有沒有罪讓萬歲爺來評判吧!”
“你身為漢人,竟然謀取洋槍這等厲害的武器裝備漢八旗,你忠君報國之心何有!萬歲爺待你的皇恩,都喂狗吃了嗎!”
趙清廉指著劉墉鼻子怒道:“劉墉,你不要忘了你也是漢人!火槍為什麽不能夠裝備漢八旗!咱們漢八旗有了武器,在戰場上少死點人不好嗎!”
“你……”
“劉墉,我就問你,滿八旗是大清的士兵,漢八旗就不是嗎!
我給咱大清的士兵裝備武器,提升戰鬥力,就有錯嗎!不是說無滿漢之分嗎!”
劉墉拂袖就要離開卻被趙清廉一把抓住衣袖。
“你放開我。”
“一口一個漢人,那今天你就給我當著在場渡口這成千上百的漢人百姓說說,說說漢八旗的兵,是不是大清的兵,若是大清的兵,為什麽分的這樣明白,處處提防!”
劉墉用盡力氣甩開趙清廉的手,倉惶逃離。
厄爾多自然不會因為一番言論就撤迴士兵,他立刻封鎖現場,上報皇上。
……
皇宮,金鑾殿。
“趙清廉,你有什麽話說?”
來自那高堂之上的滄厚之音,仿若洪鍾。
隨著乾隆的目光聚焦在趙清廉身上,群臣紛紛不由得屏息凝氣,尤其是在場的漢臣。
每每觸及到滿漢問題的時候,漢臣都是能避就避,能當縮頭烏龜就當縮頭烏龜就當,生怕說出一個字,招來萬歲爺的忌憚。
麵對質問,趙清廉沒有辯解,他隻是微微抬頭,迴答簡單的一句話,聲音很小卻擲地有聲。
“臣,是為了勝利,為了大清。”
“為何不提前通稟!”
“臣知道皇上不會答應,皇上一直忌憚漢人。”
“……”
乾隆沉默。
心裏話被人說出來,原來這麽難堪。
“咳咳,朕一直都覺得滿漢一家,趙愛卿多想了。”
乾隆咳嗽兩聲,緩解尷尬。
如今搜查出來的火槍有足足上千支,若是真被漢人掌握在手裏將是多麽巨大的隱患。
“劉墉,你辦的好!”
乾隆當場鼓勵了劉墉一句,同時也向在場的文武表現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漢人不能掌火器,趙清廉這種唐突的做法是不對的。
“趙清廉今天你犯了這樣的錯。
朕念在你之前的功勞,就不重罰你了。
來人呐,摘了趙清廉的頂戴花翎。
你可以告老還鄉了。”
乾隆說的簡單幹脆,其實從趙清廉訓練五萬漢八旗軍隊之後,對其忌憚之心就越來越重。
尤其今天還想要給新漢軍裝備上洋槍!
雖然說趙清廉可能確實是想要漢八旗的實力得到增強,消滅蜀地的起義軍,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付漢人就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趁著這個機會革職查辦趙清廉才是當務之急!
“臣,領命。”
縱有萬般不甘,卻也隻能這樣了。
趙清廉雙手奉上頂戴花翎,落寞的立場,初晨的太陽打在他的身上,把影子拉的斜長斜長……
走了趙清廉,剩下的還有一大攤子的事。
比如,那一千支洋槍怎麽處理。
這樣威力強大的武器確實能夠逆轉戰局,碾壓敵人,絕對不能浪費。
乾隆當即自己想出來一個好辦法。
組建為數一千人的滿人洋槍隊,即刻前往戰場!
他畫出戰略圖,控製這兩支部隊進行攻城掠地!
“劉墉你覺得朕的這個辦法怎麽樣?”
劉墉不懂打仗,但他覺得萬歲爺說什都是對的,還是點了點頭。隨著他點頭,清流一派的官員耿秉忠張銜等人也都附和似的紛紛點頭。現如今他們幾個人都還沉浸在趕走趙清廉的喜悅之中,萬歲爺說啥都不重要了。
滿朝剩下的大臣中也沒人懂打仗,所以口頭上都說好。
所以幾乎是瞬間,全票通過這個方案。
戰報上,看著赤裸裸的起義軍數字‘五萬’,乾隆拳頭攥的咯吱咯吱響。
數月時間時間,起義軍的規模便已經達到了這個恐怖的數字。
果然,曆史上的起義軍都是‘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的,可這樣的發育速度,未免太駭人!
號稱天府之國的蜀地沒了,起義軍也發展到了五萬之眾。
這樣嚴重的局麵,他們大清竟然沒有任何作為!
根據戰報,這幾個月內,漢八旗連一起像樣的攻城戰都沒有發起過!
如今可好,一切成了定局,蜀地全境悉數被占,起義軍就像龜縮在龜殼裏的烏龜,守著四川不出來。
日後如何能夠對付得了?
早朝期間的乾隆愁容肉眼可見。
劉墉:“皇上,趙清廉口口聲聲說準備準備,如今看來準備了個毛,他就是想要拖延時間,晚點死。”
“趙清廉呢?”,提到趙清廉,乾隆掃視麵前的群臣問道。
大殿之上隻有趙清廉那個位置空著。
“皇上~
今天是航海隊伍的先遣隊迴來的日子,趙清廉告了假在外麵辦差。”
“欸,朕忘了,忘了,衝昏了頭了都。”乾隆扶著劇痛的額頭連連道。
當初趙清廉承諾的,會準備好之後給予起義軍沉痛打擊。
這航海隊也迴來了。
他趙清廉也有錢給漢八旗更新裝備了吧!
要是戰場上再沒有一間像樣的反攻戰,非得殺了他!
王大富出海航運的事,可以說算的是最近勁爆的新聞了。
大清國閉關鎖國是國策,且從乾隆朝開始徹底鎖住,僅留廣東一個海口提供少量貿易,稽查甚嚴。
如今朝廷沒有公信力的堂而皇之派遣船隊出發,這不是明擺著要弄斷嗎。
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和洋人貿易的生意,可比食鹽銅礦這種硬通貨還要掙錢!
國內十兩銀子的綢緞,賣到洋人那裏,五十兩是標準價格,若是成色好,七八十兩也是可以的。
一時之間,對於這個被朝廷寵幸的幸運兒王大富,老百姓們不由得嫉妒的發瘋。
然而趙清廉的迴答是,因為愛國,因為王大富愛大清,所以他從眾多商賈之中脫穎而出成為合夥人。
其餘商人紛紛表示我也可以愛國也可以愛大清,然而並改變不了什麽。
這航運生意被王家和朝廷壟斷已成既定事實,日後掙得銀子,得堆積成山。
怎能不叫人眼饞。
通過深扒,大家發現原來王大富得出場,全都是由那位趙大人操控,刹那間,趙清廉被處於風口浪尖之上。
過高的輿論,讓這支航隊成了大家關切的點。
這一次會從洋人那裏帶迴來多少真金白銀?
賣出去多少貨物?
洋人的世界是什麽樣?是不是赤地千裏,就衝洋人來到中原大地那副稀奇模樣,即可斷定對方啥都沒有。
中原的貨物,對於洋人來說就是降維打擊。
此刻的運河碼頭,浩蕩蕩的船隊運載著從海上貨船搬運下來,沿著運河過來的貨物。
碼頭周圍烏泱泱的人群每人發出的嘰嘰喳喳聲,仿佛要把那天都給吵破。
這還是廣大小老百姓第一次見到官府同洋人做生意,光明正大的做。
“大清朝廷明令禁止所有民間商人同洋人交易,唯獨自己堂而皇之的去,這不擺明是要壟斷嗎。”
“是啊,誰讓壟斷的生意最掙錢呢。”
“噓,別這麽大聲,要是被聽見逮捕入了牢獄……”
“瞧,王大富來了,看他那樣這趟是賺翻了啊!”
此刻所有人的目光不由得都投向從船上踏板下來的王大富身上。
王大富顛著個大肚子,身上的奇裝異服讓所有人不由得嘖嘖稱奇。
王大富身上穿著的是歐洲目前正流行的‘洛可可男裝’。
外形和時裝差不多,現代西裝的原型,衣服出現了領子,這是中原人衣服從來沒有過的設計。
袖子也是窄小款式,和民間流行的寬而大袖口截然相反。
肥胖的王大富穿上緊腰,緊手腕,緊褲腿的奇裝異服,略有些滑稽。
麵對人群中有些笑聲,王大富反駁道:
“一幫土包子,這是歐洲貴族的穿著,專門出席重要宴會才配穿的。你們懂什麽!”
“you''re all stupid!!!”
“王大富,怎麽罵人?”
“趙,趙大人……您怎麽聽得懂洋文?”
“兒時便學了。”
趙清廉登上大船,拉著要下船的王大富來到船倉一僻靜角落。
王大富當即就要掏出自己做過假的賬單來匯報,趙清廉卻沒心看,一把推開遞過來的所謂賬簿,他隻關注一個問題。
“火槍都在哪?”
王大富瞅了瞅周圍的箱子,會懂其意的趙清廉抄起一根撬棍,扒拉開木箱上堆放的雜物,插入縫隙之中用力一撬。
船艙黑暗,王大富忙點了支蠟燭過來,秉著燭火為趙大人掌眼。
一杆杆鋥光瓦亮塗著蠟油的長筒火槍靜靜躺在裏麵,鼻子湊過去嗅嗅可以感觸到火槍散發出來的那股鐵的新味。
“大人,都是新出廠的,保證十成新。”
王大富拍著胸脯保證。
“很好,立刻,馬上給我把這艘船掉頭,送到南方去。”
趙清廉怕夜長夢多,更怕皇上知道他要給漢八旗更新的裝備是洋槍後不允許,所以想要先斬後奏。饅頭吃到嘴裏才是自己的,長槍拿到手裏,朝廷也就沒有辦法了。
“好,這批貨我立刻讓人送。
還有趙大人,賬單你還沒看過呢,這次我航運歐洲,也算是開了眼界,咱們的絲綢瓷器簡直搶手的不要不要的。
一件五兩銀子的絲綢賣到了五十兩……”
王大富滔滔不絕,但換來的隻有趙清廉的一句話,馬上讓船掉頭南下。
對方對這次航運賺到的銀子漠不關心的樣子,讓王大富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虧他還辛辛苦苦做假賬。
剛下船的趙清廉王大富目送裝載有洋槍的大船慢慢掉頭。
所謂害怕什麽來什麽。
一同被裹挾在人群的一頂轎子見走不動,索性停了下來,轎子中出來一個人人,正是當朝禦史大夫劉墉。
他是皇上專門過來監督航運船隊的。
還好來的及時。
不然還真就讓那艘船給跑了。
雖然不知道裏麵有什麽,但隻要能夠讓趙清廉難受,就一定得阻止。
“閃開,閃開!”
讓下人去叫九門提督厄爾多後,劉墉手托頂戴花翎,就是要讓在場所有小老百姓都看清楚,他們擋的是當朝禦史大夫,堂堂三品大員的路!
“大官啊!”
百姓哪裏見過這陣仗,劉墉步伐所過之處皆是退讓,有的小老百姓更是因為退讓摔了屁股蹲。
麵對破浪之勢迎麵走來的劉墉,趙清廉不想理會,一個勁命令船上的船夫立刻拋錨離開。
“立刻走!不要理會!”
“我看誰敢!這一切都是我大清的,你們是大清的船隊!”
劉墉氣勢逼人,震懾全場。
見船還在緩緩挪動,直接一個跨步跳上了船上,責令船員靠岸。
“今天這船要動,那就從我劉墉的屍體上過去!”
劉墉直接拋錨。
烏泱泱鬧哄哄的場麵讓大船左右為難,整個場麵持續到負責京城守衛工作的九門提督厄爾多帶兵前來。
隨著大兵一直排開,驅散出一條道路來,人高馬大的厄爾多快步走來,斜眼掃過在場的百姓,任你是吵嚷的還是在亂動的,目光掃視過來也得是大氣不敢喘。
不需要一句話,這就是九門提督厄爾多。
對於這個殺人頭子的到來,趙清廉知道一切都晚了。
“厄大人,這裏的船一個都不能走!”
雖然昔日一貫看不起漢人,尤其是看不上劉墉紀曉嵐之輩,但今天他厄爾多還是得讓這些船留下,不是為了幫忙清流一派的官員,隻因是職權所在。
厄爾多帶兵前來直接上甲板進行查貨。
一箱箱的洋槍被搬了出來,亮相在眾目睽睽之下。
見到厄爾多目光看向自己,商人王大富趕忙跪下求饒,解釋這些都是趙大人要求的。
“厄爾多,裝備的事我之前就跟皇上透露過風聲,你別那種眼神看我。”
為了確認這句話真實性,厄爾多看向劉墉。
劉墉噴道趙清廉:“姓趙的,你胡說,我們和萬歲爺隻聽到你說要更新士兵裝備,可不知道這裝備是洋槍!”
“那你就說我提沒提過吧。”
“你……你。”劉墉憋的臉通紅說不出話來,“你有沒有罪讓萬歲爺來評判吧!”
“你身為漢人,竟然謀取洋槍這等厲害的武器裝備漢八旗,你忠君報國之心何有!萬歲爺待你的皇恩,都喂狗吃了嗎!”
趙清廉指著劉墉鼻子怒道:“劉墉,你不要忘了你也是漢人!火槍為什麽不能夠裝備漢八旗!咱們漢八旗有了武器,在戰場上少死點人不好嗎!”
“你……”
“劉墉,我就問你,滿八旗是大清的士兵,漢八旗就不是嗎!
我給咱大清的士兵裝備武器,提升戰鬥力,就有錯嗎!不是說無滿漢之分嗎!”
劉墉拂袖就要離開卻被趙清廉一把抓住衣袖。
“你放開我。”
“一口一個漢人,那今天你就給我當著在場渡口這成千上百的漢人百姓說說,說說漢八旗的兵,是不是大清的兵,若是大清的兵,為什麽分的這樣明白,處處提防!”
劉墉用盡力氣甩開趙清廉的手,倉惶逃離。
厄爾多自然不會因為一番言論就撤迴士兵,他立刻封鎖現場,上報皇上。
……
皇宮,金鑾殿。
“趙清廉,你有什麽話說?”
來自那高堂之上的滄厚之音,仿若洪鍾。
隨著乾隆的目光聚焦在趙清廉身上,群臣紛紛不由得屏息凝氣,尤其是在場的漢臣。
每每觸及到滿漢問題的時候,漢臣都是能避就避,能當縮頭烏龜就當縮頭烏龜就當,生怕說出一個字,招來萬歲爺的忌憚。
麵對質問,趙清廉沒有辯解,他隻是微微抬頭,迴答簡單的一句話,聲音很小卻擲地有聲。
“臣,是為了勝利,為了大清。”
“為何不提前通稟!”
“臣知道皇上不會答應,皇上一直忌憚漢人。”
“……”
乾隆沉默。
心裏話被人說出來,原來這麽難堪。
“咳咳,朕一直都覺得滿漢一家,趙愛卿多想了。”
乾隆咳嗽兩聲,緩解尷尬。
如今搜查出來的火槍有足足上千支,若是真被漢人掌握在手裏將是多麽巨大的隱患。
“劉墉,你辦的好!”
乾隆當場鼓勵了劉墉一句,同時也向在場的文武表現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漢人不能掌火器,趙清廉這種唐突的做法是不對的。
“趙清廉今天你犯了這樣的錯。
朕念在你之前的功勞,就不重罰你了。
來人呐,摘了趙清廉的頂戴花翎。
你可以告老還鄉了。”
乾隆說的簡單幹脆,其實從趙清廉訓練五萬漢八旗軍隊之後,對其忌憚之心就越來越重。
尤其今天還想要給新漢軍裝備上洋槍!
雖然說趙清廉可能確實是想要漢八旗的實力得到增強,消滅蜀地的起義軍,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付漢人就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趁著這個機會革職查辦趙清廉才是當務之急!
“臣,領命。”
縱有萬般不甘,卻也隻能這樣了。
趙清廉雙手奉上頂戴花翎,落寞的立場,初晨的太陽打在他的身上,把影子拉的斜長斜長……
走了趙清廉,剩下的還有一大攤子的事。
比如,那一千支洋槍怎麽處理。
這樣威力強大的武器確實能夠逆轉戰局,碾壓敵人,絕對不能浪費。
乾隆當即自己想出來一個好辦法。
組建為數一千人的滿人洋槍隊,即刻前往戰場!
他畫出戰略圖,控製這兩支部隊進行攻城掠地!
“劉墉你覺得朕的這個辦法怎麽樣?”
劉墉不懂打仗,但他覺得萬歲爺說什都是對的,還是點了點頭。隨著他點頭,清流一派的官員耿秉忠張銜等人也都附和似的紛紛點頭。現如今他們幾個人都還沉浸在趕走趙清廉的喜悅之中,萬歲爺說啥都不重要了。
滿朝剩下的大臣中也沒人懂打仗,所以口頭上都說好。
所以幾乎是瞬間,全票通過這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