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瞧,瞧瞧,這就朕的臣公們!


    朕乾隆盛世下的臣公們!


    爪子撓,拳頭錘,書本砸,鞋子丟,扯衣服,拽頭發。


    這和街邊氓流有什麽區別!”


    “和珅罰俸一年,後麵家中反省三日,登門向每一個受了拳腳的官員賠罪!”


    乾隆一扇子朝著和珅扔過去,當然也是一個佯動作,畢竟和珅在這場混亂的鬥毆中,占據絕對明顯優勢,不做出現行為,他這個當皇帝的有失偏駁。


    鼻青臉腫的眾大臣低頭不語。


    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雷霆震怒的前奏,河南災變起義一事才是今天真正該商討的,它將會掀起萬歲爺更滔天的憤怒來。


    乾隆背著手在龍椅前來迴踱步,本來河南災情一事就夠讓他惱火的了,沒想到今天滿朝文武又來這一出,虧都是讀書人。


    “眾臣公,想必河南災情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乾隆語氣沉重,整個大殿氛圍壓抑的可怕,台下眾臣子唿吸都小心翼翼起來,生怕皇上把目光挪移到自己身上來。


    “鬥毆一事就過去了,大家不用再如此沉悶。


    朕當下隻想問問,河南起義一事,諸臣有什麽解決辦法沒有?!”


    乾隆環視一圈。


    滿朝文武依舊是鴉雀無聲。”


    “阿桂,你說!”


    武將之首的阿桂站出來,迴答道武力鎮壓。


    乾隆歎了口氣。


    最老套最消耗銀子最沒有心意的辦法,雖然說是辦法,但也不算辦法,可以說半點腦子沒用。


    乾隆也不把希望寄托在這幫武夫的身上了,轉而看向右邊文臣群體。


    文臣群體這邊。


    因為文人自古心眼小的緣故吧,加上剛剛門外一場惡戰,一個個互相看不對眼。


    剛剛隨乾隆一同到來的劉墉見到好兄弟紀曉嵐如今這副狼狽的破相之麵貌,自然別提有多堵了。


    這打的不光是好鐵子紀曉嵐,更打的是他們整個清流一排的臉呐!!!


    麵對乾隆的目光。


    劉墉覺得,處理問題之前,先找出誰是這個問題的責任人,然後才能解決問題。


    解問前必先懲罰始作俑者!


    所以,當乾隆皇帝注意力來到他們的時候,劉墉第一時間提出這個問題,同時向和珅趙清廉兩個人發起進攻。


    “皇上,依微臣之見,解決問題之前,先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找到負責人,處理了他們,才能讓眾臣公心中怒火得以釋放,從而再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


    不處理根源,無法平息眾怒,和談解決問題。”


    此言一出,朝堂文官集團集體點頭,紛紛讚同。


    “劉大人說的對。”


    “不能讓問題的製造人給跑了。”


    “解問必先懲!”


    劉墉盯向和珅趙清廉二人 ,目光如狼,要把二人吃了。


    滿朝文武清官之流也都目光齊刷刷看過去。


    和珅這邊原先站在自己一對,和自己在大門口一起痛毆紀曉嵐一夥的同僚們,也都沒有說話,因為這件事貌似真的是和大人和趙大人的問題,他們在門外幫幫也就好了。


    如今皇帝都來了,他們若是幫忙說話,不就被歸到了和趙兩位大人那一夥了。


    要是清算擔責,不得有他們一份?


    此引火燒身之舉,萬不可為。


    朝堂上的和珅趙清廉二人被孤立出來,更加助長了劉墉的底氣。


    “皇上,河南問題的始作俑者,就是他倆!


    如今亂臣賊子已經跳出來了!


    和珅是一個,趙清廉也是一個!”


    “河南本就有災情。


    這個該死的趙清廉,他以安撫欽差的身份渠道河南竟毫無作為!隻貪圖表麵功夫。


    一係列操作根本沒有改變河南的情況,從跟上就沒解決,迴來之後還像皇上大肆誇耀,簡直無恥。


    可以說,是河南民變的真正根源,罪惡之首!”


    “至於和二,同樣罪責難逃,他是整個民變擴大的罪魁首禍首!


    任何起義都是由小到大,萌芽期遏製付出的代價最小,而在這個期間,和大人居然隱瞞不報,把河南的折子積壓在最下麵,知到今天過去整整一個月才呈到皇上麵前,實在可惡。


    可以說,若是沒有此臥龍鳳雛,河南起義斷不會到如今三方起義軍鼎立的地步!


    還請皇上,依法懲辦!”


    紀曉嵐捂著受傷的頭,軟塌塌附和一句:“皇上~依法懲辦呐~”


    “河南百姓看到朝廷如此舉動,定平息民怨。”


    紀曉嵐噗通一聲佯裝摔倒,擔架上顫抖著聲腔:“皇上~定要秉公處理~”


    說完隨後被門外太監抬迴家安歇。


    臣子們也都紛紛附和:


    “皇上,紀大人此話在理啊!


    趙和二人正是罪魁禍首!”


    “皇上,還請秉公處理。”


    “除此二人,方才能真正刷清吏治!”


    和珅看向剛剛還陪自己一起打架的同僚,心裏也多多少少有些失落,不過並不怨恨,畢竟這口大鍋真的很沉,稍不注意就得跟著他一起背。


    能夠在剛剛朝堂外群毆幫他一把就心滿意足了,河南一事,中立態度才是安身自保之道。


    隱約中,和珅仿佛看見了那漫天飛雪之中,他和趙清廉兩人匍匐而行的清冷場麵。


    麵對滿朝清流官員對自己的真實揭露,和珅知道是事實,但是就不能承認。剛要反駁,被趙清廉搶先一步伸出的手臂攔住。


    “剛剛鬥毆中你幫了我一把,這次換我。”


    和珅眸子驟亮,隻覺得剛剛冰天雪地場景中,正在與趙清廉匍匐而行的他倆,遇到了兇獸,趙清廉攔在自己麵前,說了一句,“不用怕,要吃也是先吃我。”


    現場,一束光打在上前一步的趙清廉身上,光輝傍身(和珅想象)。


    趙清廉怒視一眼駝背的劉墉:“剛剛劉大人說臣是河南災情的根源,這句話臣不認同。”


    “兒子犯錯,是父親沒有教誨好之錯;兒子挨餓,是父親沒有本事之責。


    所謂君父君父,皇上乃是萬民之主。”


    “皇上,臣說一句胡大逆不道的話,還請恕罪。


    這河南百姓受苦,若是按照劉大人的追其根源法,那這罪魁禍首不正是聖上您……”


    “不不不,臣不是這個意思,趙清廉你歪曲,你誣蔑,臣不是這個意思。”


    “剛剛劉大人還說,臣河南一行沒有功勞……


    敢問,用三千擔糧食撇清民眾對朝廷布賑災的怨言,這功勞還不夠嗎!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難道讓咱過去自己坐到哪沸騰的粥鍋之中熬煮,分於百姓嗎?”


    “剛剛劉大人還說,和大人故意積壓擠奏折,故意拖延。


    是!


    我替和大人承認,是故意的!”


    滿堂嘩然。


    文武眾臣交頭接耳,紛紛議論。


    聽的和珅一個心裏咯噔一下。


    “皇上,您看,您看,承認了!他自己都承認了,貽誤戰機,隱瞞軍情,當斬,當斬呐!”


    劉墉激動似癲癇發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番茄第一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番茄第一衰並收藏貪貪貪貪貪貪貪空大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