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瘋狂的槍械改裝
冰封末世:打造山中末日堡壘 作者:文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近兩個多小時後,陸英駕駛雪地車離開東郊庇護所。
下午四點,陸英抵達西郊基地,一名中尉帶著陸英進入後山的研究中心。
這次武器研究中心搞出來幾把新式的14.5五毫米口徑狙擊步槍。
槍身強度遠高於上次打造的那五把。
武器研究中心內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專門用來測試各種新研製出來的武器。
一支足有將近兩米長,槍身看上去很是厚重的大口徑狙擊步槍放在測試桌上。
陸英拿起狙擊槍,掂量掂量足有三十多公斤重。
整支槍全部采用某種特殊金屬製成,槍管和槍膛使用了加厚特殊材料。
考慮到異能者體魄早已強於常人,因此這把武器在設計上直接摒棄了使用者能不能抱著三十多公斤重的狙擊槍靈活行動。
因為這支槍本就不是為普通人所設計打造。
這點重量對於陸英而言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一旁的研究院打開一個金屬箱子,裏麵放了十枚通體黑色的14.5毫米穿甲彈。
這十枚穿甲彈彈頭同樣以特殊材料製成,強度還要超過陸英此前使用的鎢合金穿甲彈。
研究員帶著白色手套將一枚子彈交給陸英,隨即提著彈箱和室內所有人員離開。
測試的地方是一條長足有一公裏多的地下筆直寬闊通道。
一公裏外立著一塊主戰坦克外部裝甲同款材料,厚度足有三十厘米。
陸英將特製的穿甲彈放進槍膛中,瞄準一千米外的那塊裝甲材料,調整好唿吸手指輕扣扳機。
“砰!”一聲沉悶的巨響。
那枚子彈拖曳著赤紅色的尾焰發出音爆聲瞬間擊中測試材料。
“轟!”一聲巨響傳來,這枚子彈宛如切豆腐一般將那塊厚度足有三十厘米的測試材料打穿。
這一次陸英隻動用了一成的能量。
迅速檢查槍身和槍管,沒有絲毫變形或開裂的跡象。
門外的三名研究員帶著文件夾和各類測試工具儀器,迅速跑到測試材料前。
那塊門板那麽大的裝甲材料,正中心被打出一個直徑足有十厘米的大洞。
記錄完數據,那名提著彈藥箱的研究人員,將箱子交給陸英。
等所有人退出去後。
又是一發子彈上膛,扣動扳機激發。
“砰!”
再次填充一發子彈,陸英繼續扣動扳機。
“砰!”
“砰!”
沉悶的聲音不斷在測試房間內響起。
陸英已經打出第五枚子彈。
第五枚子彈打完後,手中的狙擊槍槍管出現三條細微的裂痕。
再次裝填一發子彈。
工作人員更換另一塊厚度一米的裝甲材料。
趁著這段時間,陸英立即吞下幾枚晶核將損耗的能量全部補充。
這一次陸英動用了體內七成能量。
隨著一道巨大的沉悶聲音響起。
陸英手中的狙擊槍全部炸碎,槍膛中那發穿甲彈射出,由於速度極快,發出刺耳的爆鳴聲。
“轟”一聲巨響傳來,一千米外,那塊厚度一米的裝甲合金材料被幹脆利落的打穿。
裝甲合金材料背麵出現一股熾熱的火焰。
“嘶…”
陸英聽到門開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隨後便是幾名研究員震驚的聲音。
“好家夥,這,這塊材料與主戰坦克使用的外部裝甲材料一樣,而且厚度已經達到主戰坦克的正麵厚度,一槍能給這塊材料幹穿!”
“唉,高階強化係異能者的特殊異能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
研究員們記錄好所有數據後,又提來另一個箱子。
箱子裏麵是一支造型類似191精確步槍,但口徑更大的槍械。
研究員取出箱子裏麵的那把突擊步槍交給陸英。
“陸先生,這支突擊步槍口徑12.7毫米,參考的是北方鄰居的ash12型12.7毫米突擊步槍。”
“原本的槍械使用的彈藥減少了火藥裝量,但我們考慮到現在的進化喪屍和變異生物防禦能力越來越強,所以參考北方鄰居的這支步槍,重新設計了一款12.7毫米突擊步槍。”
陸英聽得一臉震驚,屬實沒想到竟然能搞出如此口徑的突擊步槍。
這支槍的槍身長度不如12.7毫米重機槍長,重量卻是更重。
整支槍的外形仍然采用191突擊步槍外形,采用20發子彈彈匣。
“子彈同樣減小了長度,但裏麵的火藥類型和配比我們做了改變,這支槍使用的子彈雖然不如製式12.7口徑子彈尺寸,但威力並不輸製式彈藥。”
陸英點點頭,恐怕這把槍同樣也是為了異能者配置的。
保證其威力的前提下,後坐力同樣會很強。
陸英接過一個彈匣,等眾人離開後,保險推到連發模式。
“砰砰砰…”沉悶的連續射擊聲響起,槍口噴吐大量火焰。
一發發12.7毫米口徑的子彈不斷射出,將前方那塊裝甲材料打出一個個凹陷。
測試完後,陸英心滿意足的帶著五支14.5口徑狙擊步槍和5支12.7毫米191g型突擊步槍迴到自己在基地的房間。
留了兩支在房間內,剩下的全部收進空間。
再次返迴槍械研究院,陸英又要了500發14.5毫米口徑特種子彈和兩千發12.7毫米改進型步槍彈。
研究院又給了陸英兩把特種合金鍛造而成的雁翎刀,以及兩把匕首。
火力補充到位,陸英返迴西郊基地。
將自己所學的刀法傳授給張錦書,到了下午7點再次返迴東郊庇護所。
一連四天都是如此生活節奏,幸好陸英的身體經過這幾次強化,完全頂得住。
但蘇蟬衣最近幾天卻是有些畏懼了。
到了第五天,蘇蟬衣嚶嚶哭泣了許久,一直喊疼。
但陸英知道她進化等級比自己還高,所以並未憐惜。
下午陸英返迴西郊基地,曹宏勳告訴陸英,高啟的位置已經找到了。
“明天下午乘專機出發,後半夜行動!”曹宏勳沉聲說道。
下午四點,陸英抵達西郊基地,一名中尉帶著陸英進入後山的研究中心。
這次武器研究中心搞出來幾把新式的14.5五毫米口徑狙擊步槍。
槍身強度遠高於上次打造的那五把。
武器研究中心內有一個很大的空間,專門用來測試各種新研製出來的武器。
一支足有將近兩米長,槍身看上去很是厚重的大口徑狙擊步槍放在測試桌上。
陸英拿起狙擊槍,掂量掂量足有三十多公斤重。
整支槍全部采用某種特殊金屬製成,槍管和槍膛使用了加厚特殊材料。
考慮到異能者體魄早已強於常人,因此這把武器在設計上直接摒棄了使用者能不能抱著三十多公斤重的狙擊槍靈活行動。
因為這支槍本就不是為普通人所設計打造。
這點重量對於陸英而言根本沒有任何影響。
一旁的研究院打開一個金屬箱子,裏麵放了十枚通體黑色的14.5毫米穿甲彈。
這十枚穿甲彈彈頭同樣以特殊材料製成,強度還要超過陸英此前使用的鎢合金穿甲彈。
研究員帶著白色手套將一枚子彈交給陸英,隨即提著彈箱和室內所有人員離開。
測試的地方是一條長足有一公裏多的地下筆直寬闊通道。
一公裏外立著一塊主戰坦克外部裝甲同款材料,厚度足有三十厘米。
陸英將特製的穿甲彈放進槍膛中,瞄準一千米外的那塊裝甲材料,調整好唿吸手指輕扣扳機。
“砰!”一聲沉悶的巨響。
那枚子彈拖曳著赤紅色的尾焰發出音爆聲瞬間擊中測試材料。
“轟!”一聲巨響傳來,這枚子彈宛如切豆腐一般將那塊厚度足有三十厘米的測試材料打穿。
這一次陸英隻動用了一成的能量。
迅速檢查槍身和槍管,沒有絲毫變形或開裂的跡象。
門外的三名研究員帶著文件夾和各類測試工具儀器,迅速跑到測試材料前。
那塊門板那麽大的裝甲材料,正中心被打出一個直徑足有十厘米的大洞。
記錄完數據,那名提著彈藥箱的研究人員,將箱子交給陸英。
等所有人退出去後。
又是一發子彈上膛,扣動扳機激發。
“砰!”
再次填充一發子彈,陸英繼續扣動扳機。
“砰!”
“砰!”
沉悶的聲音不斷在測試房間內響起。
陸英已經打出第五枚子彈。
第五枚子彈打完後,手中的狙擊槍槍管出現三條細微的裂痕。
再次裝填一發子彈。
工作人員更換另一塊厚度一米的裝甲材料。
趁著這段時間,陸英立即吞下幾枚晶核將損耗的能量全部補充。
這一次陸英動用了體內七成能量。
隨著一道巨大的沉悶聲音響起。
陸英手中的狙擊槍全部炸碎,槍膛中那發穿甲彈射出,由於速度極快,發出刺耳的爆鳴聲。
“轟”一聲巨響傳來,一千米外,那塊厚度一米的裝甲合金材料被幹脆利落的打穿。
裝甲合金材料背麵出現一股熾熱的火焰。
“嘶…”
陸英聽到門開一陣倒吸冷氣的聲音,隨後便是幾名研究員震驚的聲音。
“好家夥,這,這塊材料與主戰坦克使用的外部裝甲材料一樣,而且厚度已經達到主戰坦克的正麵厚度,一槍能給這塊材料幹穿!”
“唉,高階強化係異能者的特殊異能真是讓人大開眼界啊!”
…
研究員們記錄好所有數據後,又提來另一個箱子。
箱子裏麵是一支造型類似191精確步槍,但口徑更大的槍械。
研究員取出箱子裏麵的那把突擊步槍交給陸英。
“陸先生,這支突擊步槍口徑12.7毫米,參考的是北方鄰居的ash12型12.7毫米突擊步槍。”
“原本的槍械使用的彈藥減少了火藥裝量,但我們考慮到現在的進化喪屍和變異生物防禦能力越來越強,所以參考北方鄰居的這支步槍,重新設計了一款12.7毫米突擊步槍。”
陸英聽得一臉震驚,屬實沒想到竟然能搞出如此口徑的突擊步槍。
這支槍的槍身長度不如12.7毫米重機槍長,重量卻是更重。
整支槍的外形仍然采用191突擊步槍外形,采用20發子彈彈匣。
“子彈同樣減小了長度,但裏麵的火藥類型和配比我們做了改變,這支槍使用的子彈雖然不如製式12.7口徑子彈尺寸,但威力並不輸製式彈藥。”
陸英點點頭,恐怕這把槍同樣也是為了異能者配置的。
保證其威力的前提下,後坐力同樣會很強。
陸英接過一個彈匣,等眾人離開後,保險推到連發模式。
“砰砰砰…”沉悶的連續射擊聲響起,槍口噴吐大量火焰。
一發發12.7毫米口徑的子彈不斷射出,將前方那塊裝甲材料打出一個個凹陷。
測試完後,陸英心滿意足的帶著五支14.5口徑狙擊步槍和5支12.7毫米191g型突擊步槍迴到自己在基地的房間。
留了兩支在房間內,剩下的全部收進空間。
再次返迴槍械研究院,陸英又要了500發14.5毫米口徑特種子彈和兩千發12.7毫米改進型步槍彈。
研究院又給了陸英兩把特種合金鍛造而成的雁翎刀,以及兩把匕首。
火力補充到位,陸英返迴西郊基地。
將自己所學的刀法傳授給張錦書,到了下午7點再次返迴東郊庇護所。
一連四天都是如此生活節奏,幸好陸英的身體經過這幾次強化,完全頂得住。
但蘇蟬衣最近幾天卻是有些畏懼了。
到了第五天,蘇蟬衣嚶嚶哭泣了許久,一直喊疼。
但陸英知道她進化等級比自己還高,所以並未憐惜。
下午陸英返迴西郊基地,曹宏勳告訴陸英,高啟的位置已經找到了。
“明天下午乘專機出發,後半夜行動!”曹宏勳沉聲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