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柏秋行來此,不僅帶了六萬援軍,還帶著扈州糧倉近八成的糧食,甚至還借了明樂的糧草。這十餘萬的兵馬,可以養上好一陣子了。


    隻要這邊嚴防死守,該進則攻,南疆是堅持不了半個月的。


    柏秋行補充道:「不僅如此,他們就是吃定了後齊會派人來談和,便全然懈怠了。」


    不過他們沒想到,這派來的使臣,不是來和談的,是來硬碰硬的。


    王元南聽見這話放心了不少,不過想起趙清方才說的那些話,又將疑道:「那元帥是在擔心什麽?」


    「我擔心——」趙清轉身,抬手頓了頓,將手中旗子刺破牆上輿圖裏的某處,「戰勝之後的路。」


    牆上的輿圖破舊不堪,一張薄皮哪兒還經得起破壞,趙清手中的旗子剛插上便又兀地滑落在地。


    王元南就盯著小孔所在的「京都」二字不再言語。


    他不知道趙清說的那條路是什麽,或許是違背皇命難逃的責罰。也或許,是不甘此間天地的「違逆」。


    在柏秋行帶兵來此之前,他肯定會堅定不移地相信是前條路。但如今,饒是他於政事上再無靈竅,也隱約能猜到幾分。


    柏秋行自然是聽明白了她的意思,寬慰道:「先顧好當下吧。京都那邊,自有遇歸和王爺。」


    話音剛落,便聽見營帳外傳來聲音。


    「不知大人說的,是哪位王爺?」胡幹掀簾進來,對幾人躬身一禮。


    「什麽?」柏秋行聞言忽地心口悶疼,總感覺發生了什麽大事。直覺告訴他,這不是個好兆頭。


    「下官剛得的消息,前朝慈妃與先皇的遺子找迴來了。」胡幹將那個姓時名鬆的王爺給眾人大致講了一遍,「錦成王,如今在去巳關的路上。算算日子,快到桐州了。」


    柏秋行愣在原地消化著他說的話。


    他覺得老天開了個天大的玩笑,自己仿佛身處夢境。可傷口的疼痛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這是現實,胡幹說的話,也都是真是。


    自己現在該用什麽心境來麵對這件事?氣憤?惱怒?不安憂鬱?都沒有,能夠用來形容自己的,隻有茫然。


    他腦子裏一片空白,整個人如凍結在漫漫冰川,寒得令人發指。


    錦成王……麽?


    如果是這樣,那一切都說得通了。


    他明白當初時鬆為什麽對範褚兩家如此感興趣了,也猜到了蕭耒一案自己是怎麽絕處逢生的了,更知道時鬆一直瞞著自己的是什麽了。


    柏秋行正平複著那一番話時,陣陣尖銳號角聲猛然響起。


    帳中幾人猝然抬頭相視。


    外麵嘈雜混亂聲漸起,帶人巡邏的羅樂在營帳外吼了一聲:「敵襲!敵襲——」


    柏秋行根本來不及多做思考,順起長刀一同趙清王元南衝出營帳翻上馬,直奔往前方戰場。


    趙清扯著韁繩迴頭瞧著跟出來的胡幹,正要吩咐什麽,卻被柏秋行搶了先:「胡大人,叫人好生看著糧草!」


    此次南疆偷襲,確實有想要放火燒倉之嫌,妄想從後方給以重擊。一旦成功,相互拖著,後齊這邊也堅持不了多久,說不定後期還能再一舉擊破。


    不成想後齊人這般敏感,且不說壓根無法潛入,就算進去了也連儲藏地都摸不到,不由得火大。


    最後隻得轉為硬戰,起碼多殺幾個後齊人也能解氣。


    而帶兵者匪氣十足倒不似什麽將軍的將軍,卻是個土生土長的後齊人,叫何九。


    兩軍奮力廝殺,兵戈鐵馬無情踐踏屍骸,血灑天線。為家國拋灑頭顱者撐著迴家的執念,懸著一條命打殺一場又一場。


    暮色昏沉下盡成血河,戰爭卻仍未止。


    柏秋行戰甲看不出本色,披風隻剩襤褸半截,半張臉都是血汙,墨發縷縷淩亂,握刀的手因乏力微微顫抖。


    他正與一人對峙著。


    何九長戟一指,一副小人得誌的嘴臉,諷道:「小白臉,就是你放火燒了我寨子,我如今坐到這裏,還得多謝你。」


    柏秋行忙於對付近身的南疆士卒,沒心思同他「敘舊」,也無精力與他閑話。


    直到周圍的人都被解決,再無人敢近身時,柏秋行才將目光投向他處。


    他驅馬奔向何九,用著隻有自己聽清的嗓音念道:「後齊的背叛者,該死。」


    無形中,仿佛也有人跟著他的狂奔而轉身。不過隻是一瞬幾近錯覺的念頭。


    何九支起長戟相擋,剎間轉守為攻,次次攻向命門處。


    就在柏秋行駕馬旋身躲避時,體力不支直接從四陽身上倒下去,與滿地屍身融為一片。


    何九不給柏秋行絲毫喘息之機,舉起長戟,猛然向他捅去!


    「去死吧!」


    ——


    曜淩關大捷的消息是十多天後才傳到蒼平的。


    彼時時鬆剛與北夏使臣三輪談畢。


    他看得出來,北夏不知道後齊內部狀況到底如何,自是不敢貿然出兵。他們隻是看著南疆事變才蠢蠢欲動,幾番試探。


    於是時鬆便三句話不離魏遠來處處打壓,又詳談了商貿利益,愣是說了幾番路往盛興。


    北夏本就動搖不定,被他這麽一說,倒是有了具體的偏向。


    真就像時鬆所說的那樣,若是好好經營兩國的通商口,也有繁茂之機,也可作為國之經濟的重要財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炮灰小廝逆襲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磨叨叨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磨叨叨石並收藏炮灰小廝逆襲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