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怪將八戒拿進洞去,得意洋洋地說道:“哥哥啊,拿將一個來了。”老魔聽聞,心中大喜,連忙說道:“快拿來我看。”二魔隨即將八戒呈到了老魔麵前,說道:“這不是?”老魔仔細端詳了一番,卻搖頭道:“兄弟,你錯拿了,這個和尚沒用。”八戒一聽,心中暗自叫苦,卻仍強裝鎮定,綽經說道:“大王,沒用的和尚,放他出去罷。不當人子!”
二魔卻不為所動,冷笑道:“哥哥,不要放他;雖然沒用,也是唐僧一起的,叫作豬八戒。把他且浸在後邊淨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鹽醃著,曬幹了,等天陰下酒。”八戒聽了這話,頓時嚇得臉色蒼白,心中暗罵道:“蹭蹬啊!撞著個販醃臘的妖怪了!”那小妖們聞言,立刻將八戒抬了進去,毫不留情地將他拋在了水裏,不再理會。
卻說三藏坐在坡前,隻覺耳熱眼跳,身體也隱隱有些不安,便開口叫道:“悟空!怎的悟能此番巡山,去了這般久還不見迴來?”行者聽了,微微一笑道:“師父,您還不曉得那呆子的心哩。”三藏奇道:“他有甚心?”行者道:“師父啊,此山若是有怪,那呆子必定半步難行,定會虛張聲勢,撒腿跑將迴來向我稟報;想來是無怪,路途平靜,他便一直去了。”三藏點了點頭,又道:“假若他真個去了,我們卻在那裏與他相會?此間乃是山野空闊之處,不比那店市城井之間容易找尋。”行者道:“師父莫要憂慮,且請上馬。那呆子生性懶惰,定然走得遲慢。您把馬打得快些兒,我們定能趕上他,一同前行。”真個是唐僧上馬,沙僧挑擔,行者在前引路,向著山上行去。
卻說那老怪又喚二魔道:“兄弟,你既已拿了八戒,那唐僧想必也在附近。你再去巡巡山,務必不要放過他。”二魔道:“好的,大哥,我這就去。”說罷,他急忙點起五十名小妖,向山上走去。
他們正走著,忽然看見遠處祥雲縹緲,瑞氣盤旋。二魔心中大喜,說道:“兄弟們,唐僧來了。”眾妖連忙問道:“唐僧在哪裏?”二魔指著前方說道:“好人頭上祥雲照頂,惡人頭上黑氣衝天。那唐僧原是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這祥雲縹緲。”眾妖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什麽也看不到。二魔見狀,又用手指了指,說道:“就在那裏,你們仔細看。”眾妖還是看不見,二魔隻好再次指給他們看。
那三藏正在馬上趕路,突然感覺一陣寒意襲來,不禁打了一個寒噤。他心中疑惑,不知道為什麽會突然感到寒冷。接著,他又打了一個寒噤,心中更加不安。他對徒弟們說道:“徒弟啊,我怎麽突然打起寒噤來了?”
沙僧擔憂地說道:“師父這是怎麽了?一直在打寒噤,莫不是傷食病發了?”行者聽了,連忙搖頭道:“胡說,師父是在這深山峻嶺中行走,難免會有些小心虛驚。莫怕,莫怕!待老孫把金箍棒耍一路給你壓壓驚。”說罷,行者便理開棒,在馬前耍了幾個解數,上三下四,左五右六,盡按那六韜三略,施展出神通來。那長老在馬上觀之,心中不禁讚歎道:“真個是寰中少有,世上全無啊!”
行者剖開路,一路向前行去,險些兒沒把那怪物給唬倒。那怪物在山頂上瞧見,頓時嚇得魂飛魄喪,不禁失聲道:“幾年間聽聞孫行者的大名,今日一見,才知傳言不虛,果然是真英雄啊!”眾怪聽了,紛紛上前道:“大王,你為何長他人之誌氣,滅自己之威風?你在誇讚誰呢?”
二魔道:“孫行者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那唐僧有他保護,我們恐怕難以吃到。”眾怪紛紛應和道:“大王,你說得對。那孫行者的本領確實高強,我們單打獨鬥絕非他的對手。”
其中一怪提議道:“大王,你沒手段,等我們著幾個去報大大王,教他點起本洞大小兵來,擺開陣勢,合力齊心,定能將那孫行者拿下,到時候唐僧還不是手到擒來。”
二魔道:“你們不曾見他那條鐵棒,威力驚人,有萬夫不當之勇。我洞中不過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若是貿然行動,隻怕會損失慘重。”
眾妖聽了,都覺得二魔言之有理,一時間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二魔道:“拿便也不曾錯拿,送便也不好輕送。那豬八戒雖然本事不如孫行者,但也是唐僧的徒弟,若是輕易放了他,定會引起孫行者的警覺,以後再想抓唐僧就更難了。唐僧終是要吃,隻是眼下還尚不能。”
眾妖聽聞二魔所言,不禁齊聲問道:“這般說來,我們還需再等幾年嗎?”二魔微微搖頭,迴答道:“也無需幾年之久。我觀察那唐僧,隻可采用和善的方法謀取,絕不可用惡劣的手段強取。倘若想要依仗權勢捉拿他,恐怕連他的消息都難以聽聞。唯有以善念去感化他,使他的心與我等的心相互契合,然後再從善中謀取計策,方可有機會拿下他。”眾妖紛紛表示讚同,又問道:“大王若定下計策捉拿唐僧,是否會用到我等?”二魔思索片刻後說道:“你們各自迴到本寨,切不可將此事告知大王。若是驚動了他,必然會走漏風聲,破壞我的計策。我自有神通變化之能,足以捉拿唐僧。”
眾妖在一片喧囂中漸漸散去,他卻獨自跳下山來,身姿矯健。在那道路之旁,他施展變化之術,搖身一變,化作了一個年老的道者。
仔細瞧去,他頭上的星冠閃耀著明亮的光芒,白發蓬鬆而雜亂。身上穿著羽衣,腰間圍著繡帶,腳下踏著雲履,上麵點綴著黃棕之色。他神情清朗,雙目明亮,宛如仙客一般,身體健壯輕盈,好似壽翁之姿。
他的模樣,比起那清牛道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比素券先生還要強上幾分。他精心裝扮成這副假像,逼真得如同真的一般,拿捏出虛假的情態,卻又似真情流露。
隻見他在那大路旁,裝做一個跌折了腿的道士,一瘸一拐地走著。他的腳上鮮血淋漓,口中不停地哼哼著,聲音虛弱而淒慘,隻叫著:“救人啊!救人啊!”那聲音在空曠的道路上迴蕩,讓人聽了心生憐憫。
卻說這三藏仗著孫大聖與沙僧,滿心歡喜地前來。正行至半途,忽然聽到一聲唿喊:“師父救人!”三藏聞聲,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慈悲之意,說道:“善哉!善哉!這曠野深山之中,四下裏並無村舍,究竟是什麽人在唿喊呢?想必是被虎豹狼蟲所驚嚇。”
這長老趕忙兜迴駿馬,高聲叫道:“那有難之人究竟是誰?快快現身。”隻見那怪從草叢中艱難地爬出,來到長老馬前,不停地磕頭,發出“乒乓”的聲響。三藏在馬上見他是個道者,卻又年事已高,心中甚是不忍。他連忙下馬,伸手攙扶道:“請起,請起。”那怪卻道:“疼,疼,疼!”說著便丟開手,隻見他的腳上鮮血淋漓。三藏見狀,驚問道:“先生啊,你從何處而來?為何傷了尊足?”
那怪巧舌如簧,虛情假意地說道:“師父啊,此山西去,有一座清幽的觀宇。我正是那觀裏的道士。”三藏聽後,麵露疑惑,問道:“你既為道觀中的道士,理應在本觀中侍奉香火,演習經法,為何會在此處閑行呢?”那魔道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趕忙說道:“師父有所不知,因前日山南裏的施主家,邀請道眾前去禳星,散福。我師徒二人便一同前往,誰知迴來時天色已晚。我師徒二人一路而行,行至深衢之時,忽然遇到一隻斑斕猛虎,那猛虎甚是兇猛,竟將我徒弟銜去。貧道當時嚇得戰戰兢兢,隻顧著亡命奔逃,結果一跤跌在亂石坡上,傷了腿足,以至於迷失了迴路。今日能得遇師父,實乃天緣,還望師父大發慈悲,救我一命。若能將我帶到觀中,就算是典身賣命,我也一定會重重報答師父的深恩。”
三藏聽聞此言,覺得所言甚是,便開口說道:“先生啊,你我皆是有命之人,我為僧,你為道。雖衣冠有別,但修行之理卻是相同的。我若不救你,便不配為出家之人。救你自是應當,隻是你如今卻無法行走。”那怪迴應道:“我連站立都無法做到,又怎能走路呢?”三藏思索片刻後說道:“也罷,也罷。我還能行走,將我的馬讓與你騎一程,待你到達上宮,再將馬還我便是。”那怪卻道:“師父,多謝您的深情厚誼,隻是我的腿胯受傷,無法騎馬。”三藏點頭道:“確實如此。”隨即喚來沙和尚:“你將行李放在我的馬上,馱他一程吧。”沙僧應聲道:“我來馱他。”那怪急忙迴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說道:“師父啊,我被那猛虎嚇得不輕,見這臉色陰沉的師父,更是驚恐萬分,不敢讓他馱。”三藏無奈地喊道:“悟空,還是你來馱吧。”行者連忙答應道:“我馱,我馱!”那妖這才認準了行者,乖乖地讓他馱著,不再多言。
沙僧看著行者馱著那老道,不禁笑道:“你這沒眼力見的老道!我馱著你還不好,非得顛倒過來讓他馱。你要是看不見我師父,等會兒在那三尖石上,非把你的筋都給摜斷了不可!”行者聽了,也笑著應道:“你這潑魔,膽子倒不小,竟敢來惹我!你也不打聽打聽老孫我是多少年的人物了!你這些鬼話,也就隻能騙騙唐僧,還想來騙我?我可認得你,你就是這山中的妖怪!想必是想吃我師父吧。我師父可不是一般人,哪是你能吃的!你要吃他,也得先分我一半才行。”那魔聽了行者的話,連忙說道:“師父,我真是好人家的兒孫,做了道士。今天實在是不幸,遇到了虎狼之災,我真的不是妖怪啊。”
行者道:“你既怕虎狼,怎麽不念《北鬥經》?”三藏正然上馬,聞得此言,罵道:“這個潑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馱他馱兒便罷了,且講什麽‘北鬥經’‘南鬥經’!”行者聽聞後說道:“這家夥運氣不錯啊!我那師父是個慈悲善良的人,但也有點表麵一套背後一套。我要是不背你,他肯定會怪罪我。背就背吧,但必須跟你說清楚:如果你要大小便,一定要提前告訴我。要是直接尿在我背上,那味道太難聞了,還弄髒了我的衣服,可沒人給我洗。”那怪道:“我這般一把子年紀,豈不知你的話說?”行者才拉將起來,背在身上。同長老、沙僧,奔大路西行。那山上高低不平之處,行者留心慢走,讓唐僧前去。
師徒四人一路西行,走了不到三五裏路,唐僧和沙僧下到山凹之中去化齋。孫悟空留在原地等待,然而視線受阻,看不到二人的身影。此時,孫悟空心中暗自埋怨起來:“師父都這麽大歲數了,怎麽一點世事都不懂呢?這路途遙遠,就算是空身走路也覺得累得慌,恨不能把行李扔掉,現在卻讓我馱著這個妖怪!別說她是個妖怪,就算是個正常人,這麽大歲數了,也該死了,幹脆摔死算了,幹嘛還要馱著她?”孫悟空心裏正盤算著要把白骨精扔下去,沒想到白骨精已經察覺到了。她不僅善於變化,還會驅使山巒,當下便施展了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隻見她在孫悟空背上撚訣,念起真言,將一座須彌山從空中召喚出來,直直地朝孫悟空頭頂壓下來。孫悟空慌忙把頭一偏,須彌山重重地壓在了他的左肩上。他笑著說道:“小崽子,你用什麽重身法來壓老孫啊?這個我可不怕,隻是俗話說‘正擔好挑,偏擔兒難挨’。”
隻見那魔道口中念念有詞:“一座山壓他不住!”說罷,再次念起咒語,將一座巍峨的峨眉山從空中召喚而來,狠狠地壓向孫悟空。然而,行者靈活地把頭偏了一偏,讓這座巨大的山峰壓在了自己的右肩背上。緊接著,他挑著兩座沉重的大山,如同流星般飛速追趕著唐僧師徒。那魔頭見狀,驚恐萬分,嚇得渾身大汗淋漓,身體也不禁顫抖起來,驚叫道:“他竟然還能擔山!”
於是,那魔頭重新調整心態,念動真言,將一座高聳入雲的泰山從空中召喚出來,以雷霆萬鈞之勢劈頭蓋臉地壓向孫悟空。麵對如此強大的壓力,孫悟空感到力量漸漸耗盡,筋骨發麻,最終被這泰山壓頂的法術所壓製。隻見他麵色蒼白,三魂六魄仿佛都要離身而去,七竅之中鮮血噴湧而出。
好一個厲害的妖魔,憑借神通之力將行者鎮壓,隨後急忙駕馭長風,迅速前去追趕唐三藏。就在這時,那妖魔從雲端伸出手來,企圖從馬背上抓走唐僧。驚慌失措的沙僧立刻丟掉行李,抽出降妖棒,橫在麵前阻擋。而那妖魔則舉起一口七星劍,迎麵撲來與沙僧交戰。
這一場廝殺好生厲害:七星劍和降妖杖,閃耀出萬道金光。一個圓眼睛的妖怪兇狠得像黑殺神,另一個鐵臉的妖怪活脫脫就是卷簾大將。那妖怪在山前大展神通,一心一意要捉拿唐僧。孫悟空則努力保護真唐僧,堅決不肯放走。兩人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塵土飛揚遮住了北鬥星象。這場戰鬥激烈異常,你來我往持續了八九迴合,沒想到最後沙僧戰敗。
那妖魔極其兇猛,揮舞著口中的寶劍,以流星般的速度向沙僧襲來,沙僧力不從心,難以抵擋,轉身想要逃跑,卻早已被妖魔逼住寶杖。妖魔張開大手,一把抓住沙僧,夾在左腋下,右手伸向馬背,抓住了唐僧,腳尖勾起行李,張開口咬住馬鬃,施展法術,一陣風將他們全部卷到了蓮花洞中。妖魔厲聲高喊道:“哥哥!這些和尚都抓到了!”
老魔聽到這話,喜不自禁地說道:“快拿給我看看。”二魔道:“這不就是嗎?”老魔道:“賢弟啊,你又拿錯了。”二魔道:“你不是說要拿唐僧的嗎?”老魔道:“是啊,可問題是我們還沒有抓住那個厲害的孫行者呢。隻有抓住他,才能安心吃掉唐僧。如果抓不住他,就千萬別亂動他的人。那猴子神通廣大,變化多端。要是我們吃了他師父,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他來門口吵鬧,我們可別想過安穩日子。”二魔笑著說:“哥哥啊,你也太會誇讚別人了。按照你的說法,他簡直是天下無敵。可在我看來,也就那樣,沒啥了不起的本事。”老魔道:“這麽說你已經抓住他了?”二魔道:“沒錯,他現在已經被我用三座大山壓住了,根本動彈不得。所以我才把唐僧、沙和尚連同他們的馬匹和行李一起抓來了。”老魔聽後,滿心歡喜地說:“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抓住了這家夥,唐僧才是我們口中的美食啊。”
金角大王對身邊的小妖說道:“快去安排美酒佳肴過來,我要和你家二大王共飲一杯慶祝一下。”銀角大王擺擺手道:“哥哥,先別急著喝酒,讓小的們先把那個豬八戒從水裏撈上來綁起來。”於是乎,那些妖怪就把八戒吊在了東邊走廊下,沙僧則被吊在了西邊,唐僧吊在中間,白馬拴到馬槽上,行李都搬進洞裏去了。
金角大王笑著說:“賢弟真是厲害啊,竟然連續兩次抓到了三個和尚。不過那孫猴子雖然被壓在山下,但還是得想辦法把他抓來一起蒸了才行。”銀角大王自信地迴答:“兄長請放心,如果隻是要抓孫行者,根本不需要我們親自出馬,隻要派兩個小妖怪帶著兩件寶貝過去就能把他裝迴來了。”金角大王好奇地問:“需要帶哪兩件寶貝去呢?”銀角大王得意地說:“帶上我的‘紫金紅葫蘆’和你的‘羊脂玉淨瓶’就行了。”
老魔將寶貝取出,開口問道:“差哪兩個去?”二魔道:“可差精細鬼、伶俐蟲二人前往。”接著又吩咐道:“你二人需拿著這寶貝,徑直前往高山絕頂之處,將寶貝底兒朝天,口兒朝地,然後大聲唿喚‘孫行者’。他若迴應,便已被裝入其中,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兒。如此一來,他就會在一時三刻之間化為膿水。”二小妖聽後,連忙叩頭,領了寶貝便出去捉拿行者,暫且不提。
卻說那大聖被妖魔使法壓在了山根之下,心中痛苦不堪,思念著三藏,遭遇災禍時更是念叨著聖僧,他厲聲叫道:“師父啊!迴想起當初你到兩界山,揭開了壓帖,老孫才得以脫離大難,從此皈依佛門;感激菩薩賜予法旨,讓我與你一同居住、一同修行,同緣同相,同見同知。怎料想到了此處,竟遭遇這魔障,又被他遣山壓住。可憐啊,可憐!你死也是應該的,隻是難為了沙僧、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這正是樹大招風,風必摧之;人為名高,名必喪之!”歎息完畢,那淚水如珠般灑落。
早驚動了山神、土地與五方揭諦神眾。隻見金頭揭諦問道:“這座山是誰的?”土地迴答說:“是我們的。”金頭揭諦又問:“你山下壓著的是誰?”土地說:“不知道是誰。”金頭揭諦說:“你們這些人竟然不知道。這裏麵壓著的可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行者。現在他已經皈依正果,成為唐僧的徒弟。你們怎麽能把山借給妖魔來壓住他呢?你們都活不成了。如果有一天他逃脫出來,肯定不會饒恕你們!就算從輕發落,土地也要被流放,山神也要被充軍,我們也得受到嚴厲的懲罰。”那山神和土地聽了非常害怕,連忙說道:“實在是不知道啊,真的不知道。隻是聽到那魔頭念起了遣山咒法,我們就把山移過來了。誰知道是孫大聖啊?”
揭諦說道:“你不必害怕。律法中有規定:‘不知者不坐。’我會和他商量,讓他把猴子放出來,叫他別動手打你們。”土地說道:“這太不講道理了吧!既然要放出來,為什麽還要打人呢?”揭諦解釋道:“你不知道啊,他手中有條如意金箍棒,厲害得很呐!被打中就會死掉,被碰到就會受傷;輕輕磕一下筋骨就會斷掉,稍稍擦一下皮膚就會塌陷!”
那土地公和山神聽後心裏非常害怕,便和五方揭諦一起商議,然後一同來到三山門外喊道:“大聖!我們是山神、土地、五方揭諦,前來拜見。”隻見那孫悟空雖然餓得瘦弱,但雄心壯誌依然不減,氣勢洶洶地大聲問道:“找我何事?”土地恭敬地迴答道:“請大聖知曉,我們特來請求您移開大山,放您出來,並請您赦免小神們的不敬之罪。”
行者說道:“速速開山,我便不打你。”隨即大喝一聲:“起去!”這聲音猶如官府下令發放一般。那些山神、土地聽到後,趕忙念動真言咒語,將山重新歸位,然後放行了行者。行者跳將起來,抖了抖身上的塵土,整理了一下裙擺,接著從耳朵後麵掣出金箍棒,對著山神、土地喊道:“都把你們的孤拐伸過來,每人先打兩下,讓老孫我解解悶!”眾神大驚失色,說道:“剛才大聖已經吩咐過了,饒恕了我們的罪過,怎麽現在出來就變了言語,還要打我們呢?”行者說道:“好土地!好山神!你們倒是不怕老孫我,卻怕那妖怪!”土地說道:“那妖魔神通廣大,法術高強,他念動真言咒語,就能將我們拘喚到他的洞中,讓我們一日一個輪流當值啊!”
行者聽到“當值”二字,心中也不禁一驚。他仰麵向天,高聲大叫道:“蒼天啊!蒼天啊!自從那混沌初分,天開地辟,花果山誕生了我,我也曾四處拜訪明師,學習傳授長生的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的本領,還有大鬧天宮的威名,被稱為大聖。我從來不曾欺負過山神、土地,更沒有把他們當作奴仆來使喚。今日這個妖魔如此囂張,竟敢把山神、土地喚為奴仆,讓他們替他輪流當值?天啊!既然生下了我老孫,為什麽又要生出這等妖孽來?”
那大聖正在感歎之間,忽然又看到山凹裏麵霞光焰焰地過來。行者說道:“山神、土地,你們既然在這裏洞中當值,那放光的是什麽東西呢?”土地迴答說:“那是妖魔的寶貝放光,想來是有妖精拿著寶貝要來降伏您。”行者笑著說:“這個倒好玩得很啊!我再問問你,他這洞中還有什麽人和他交往嗎?”土地說:“他喜歡的是燒丹煉藥,喜歡的是全真道人。”行者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他變成一個老道士,把我師父騙走了。既然這樣,你們都暫且記住這些情況,迴去吧。等老孫自己去捉拿他。”那些神仙們便都騰空離去了。
這大聖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老真人。你看他怎麽打扮的:頭上紮著兩個雙髽髻,身上穿著一件百衲衣。手裏拿著漁鼓和簡板,腰間係著一條呂公絛。斜靠在大路邊上,專門等候小妖怪到來。不一會兒,妖怪果然來了,猴王暗暗施展計謀。
過了沒多久,那兩個小妖就到了。行者將金箍棒伸展開來,那妖沒有防備,被絆倒了腳,摔了一跤。他爬起來後,才看到行者,嘴裏叫嚷道:“真倒黴,真倒黴!如果不是我們大王敬重你們這些人,早就跟你計較了。”行者陪著笑臉說道:“計較什麽?道士見到道士,大家都是一家人嘛。”那妖怪說:“你怎麽睡在這裏,還絆我一跤?”行者迴答道:“小道士看到我這個老道士,想要跌一跤當作見麵禮。”那妖說:“我們大王的見麵禮隻需要幾兩銀子,你怎麽跌一跤當作見麵禮呢?你肯定是個騙子,絕對不是我們這裏的道士。”行者說:“我確實不是。我是從蓬萊山過來的。”那妖說:“蓬萊山可是海上仙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行者說:“我不是神仙,難道還有別人嗎?”
那妖聽到孫悟空的話後,竟然轉怒為喜,連忙走上前來,恭敬地說道:“老神仙啊,老神仙!我們這些肉眼凡胎的家夥實在難以辨認您的身份,剛才言語有所冒犯,還望您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啊!”孫悟空笑著迴答說:“我不會怪你們的。俗話說得好,‘仙體不踏凡地’,你們怎麽會知道呢?今天我來到這山上,就是想找一個能夠成仙得道的好人。你們誰願意跟我一起去呢?”精細鬼聽了,馬上表示願意跟隨孫悟空,伶俐蟲也不甘示弱,表示自己也要去。
孫悟空心裏清楚他們的來意,但還是故意問道:“你們兩位是從哪裏來的呀?”那妖怪迴答說:“我們來自蓮花洞。”孫悟空繼續追問:“那你們要去哪裏呢?”那妖怪答道:“奉我們大王的命令,前去捉拿孫行者。”孫悟空裝作糊塗的樣子問:“要捉哪一個?”那妖怪重複道:“捉拿孫行者。”孫悟空又問:“是不是跟著唐僧去西天取經的那個孫行者?”那妖怪點頭稱是,並好奇地問:“難道你認識他?”孫悟空笑著迴答:“那隻猴子有點沒禮貌,我當然認識他。我對他也有點不滿。這樣吧,我和你們一起去捉拿他,就當作是給你們幫忙了。”
那怪得意洋洋地道:“師父,不必您出手相助。我們二大王有一些神通法術,派遣了三座大山將他壓在山下,讓他無法動彈,然後派我二人帶著寶貝來收押他。”行者好奇地問道:“是什麽寶貝呢?”精細鬼笑著迴答:“我的是‘紅葫蘆’,而伶俐蟲的則是‘玉淨瓶’。”行者繼續追問:“怎麽用這些寶貝來裝他呢?”那小妖興致勃勃地解釋道:“隻需將這寶貝的底部朝上,口子朝下,對著他大喊一聲,如果他答應了,就會被裝進裏麵;再貼上一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符咒,他就會在短時間內化為膿血。”行者聽完後,心中暗自驚歎道:“好厲害啊!當日值日功曹曾向我稟報,說這裏共有五件寶貝,如今已經知道了其中兩件;不知道另外三件又是什麽稀罕之物呢?”行者心生一計,笑著對他們說道:“二位,請將你們的寶貝借給我看一看吧。”
那小妖哪裏知道其中的訣竅,於是從袖子中拿出兩件寶物,雙手遞給行者。行者看到後,心中暗自高興地說道:“真是好東西啊!我要是把尾巴一撅,迅速跳起來跑掉,就當作是送給老孫的禮物。”忽然又想到:“不行,不行!就算搶過來,也會損害老孫的名聲。這可是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啊。”然後又遞給他,說:“你還沒有見過我的寶貝呢。”那妖怪說:“師父有什麽寶貝?也借給我們這些凡人看看,用來壓壓驚。”
好個行者,伸出手從尾巴上拔出一根毫毛,撚了撚,叫道:“變!”立刻變成了一個一尺七寸長的大紫金紅葫蘆,從腰間拿出來說:“你看看我的葫蘆怎麽樣?”那個伶俐蟲接在手中,看了看說:“師父,你這個葫蘆個頭大,樣子好看,但是就是沒什麽用處。”
行者道:“怎的就不中用了?”那怪道:“我這兩件寶貝,每一個都可裝下千人哩。”行者道:“你這能裝人的,有何稀罕?我這葫蘆,連天都能裝在裏麵哩!”那怪驚道:“連天都能裝?”行者道:“自然是當真能裝天。”那怪道:“隻怕是你說謊。你若真能裝天,就裝與我們看看,我們才信;不然,我們決不信你。”行者道:“天若惱著我,一月之間,我常裝他個七八遭。若不惱著我,就半年也不裝他一次。”伶俐蟲道:“哥啊,他那裝天的寶貝,與我們換了罷。”精細鬼道:“他那裝天的,怎肯與我們裝人的相換?”伶俐蟲道:“若不肯啊,貼他這個淨瓶也罷。”行者心中暗喜道:“葫蘆換葫蘆,餘外還貼個淨瓶:一件換兩件,倒是甚為劃算!”隨即上前扯住那伶俐蟲道:“裝天的可換麽?”那怪道:“隻要你能裝天,就換;若不換,我就是你的兒子!”行者道:“也罷,也罷,我這就裝與你們看看。”
好一個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隻見他低下頭來,撚動法訣,口中念念有詞,召喚來那日遊神、夜遊神以及五方揭諦神,鄭重其事地吩咐道:“速速去奏明玉帝,就說老孫我已皈依正果,如今正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然而,我們在路途中遭遇高山險阻,師父也深陷苦難之中。那妖魔手中有一件寶物,我打算用計誘騙他與我交換。我誠心誠意地請求玉帝,將天借給我使用半個時辰,以助我成功降妖。倘若玉帝有半點不肯,我便立刻衝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
那日遊神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直奔南天門內,來到靈霄殿下,恭敬地向玉帝啟奏,詳細稟報了孫悟空的請求。玉帝聽後,眉頭微皺,說道:“這潑猴,說話真是毫無分寸。先前觀音菩薩前來,請求放他出來保護唐僧,朕便應允了,還特地派遣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輪流護持。如今他竟然又要借天,這天豈是能隨便借的?”
方才有人說天裝不得,那班中即刻閃出哪吒三太子,他上前奏道:“萬歲,天也裝得。”玉帝問道:“天如何裝?”哪吒迴答道:“自混沌初分之時,便以輕清之氣為天,重濁之氣為地。天乃是一團清氣,扶托著瑤天宮闕。從理論上來說,確實難以裝下,但如今孫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經,這實在是泰山般的福緣,深海般的善慶,今日應當助他成功。”玉帝又問:“你有何助力之法?”哪吒說道:“懇請陛下降旨,讓我前往北天門向真武大帝借皂雕旗,在南天門上一展,將那日月星辰遮蔽。如此一來,對麵不見人,捉白不見黑,便可哄那妖怪,隻說已經裝了天,以助行者成功。”玉帝聽聞此言,說道:“依你所奏。”於是,那太子奉旨前往北天門,見到真武大帝,詳細說明了前因後果。那祖師隨即將皂雕旗交付給太子。
早有遊神匆匆降臨大聖耳邊,急切說道:“哪吒太子前來助功了。”行者抬頭仰望,隻見祥雲繚繞,瑞氣千條,果然有神前來相助。他迴頭對小妖說道:“開始裝天吧。”小妖卻道:“要裝就裝,你隻管囉嗦什麽!”行者道:“我剛剛已經運神念咒了。”那小妖們都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他如何裝天。
隻見行者將一個假葫蘆兒拋向空中。要知道,這葫蘆兒乃是一根毫毛所變,能有多重?卻被山頂上的狂風吹去,飄飄蕩蕩,在空中足足飄了半個時辰,才緩緩落下。
與此同時,南天門上的哪吒太子早已將皂旗用力撥喇喇展開,刹那間,日月星辰都被遮閉,天地間一片昏暗。仿佛乾坤被墨染,宇宙被靛裝,整個世界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兩個小妖見狀,大驚失色道:“剛才說話的時候,明明還是晌午,怎麽突然就黃昏了?”行者卻淡定地說:“天已經裝好了,分不清時辰,自然就黃昏了。”小妖又問:“那為什麽又變得這麽黑?”
行者笑道:“日月星辰都裝在裏麵,外麵自然沒有光亮,怎麽會不黑呢!”小妖疑惑地問道:“師父,你在哪裏說話呢?我怎麽看不見你?”行者迴答道:“我不就在你麵前嗎?”小妖伸手摸索著,說道:“隻聽到你說話的聲音,卻看不到你的麵容。師父,這裏是什麽地方啊?”行者又哄騙他說:“不要亂動腳,這裏是渤海岸邊。要是不小心踩空了,掉下去的話,七八天都到不了底呢!”小妖聽了,大驚失色道:“罷了!罷了!罷了!快把天放了吧。我們知道是這樣裝的了。要是再弄一會兒,掉下去就迴不了家了!”
好一個行者,他見那妖怪認了真實,心中暗喜,又念起咒語,驚動了太子。隻見那太子將旗卷起,刹那間,日光正午,光芒萬丈。
小妖們見狀,紛紛笑道:“妙啊!妙啊!這樣的好寶貝,若不換,實在是不懂得持家的兒子!”那精細鬼趕忙交了葫蘆,伶俐蟲也拿出淨瓶,一起遞給了行者。
行者接過寶貝,心中大喜,但他卻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從臍下拔出一根毫毛,輕輕吹了一口仙氣,那毫毛瞬間變成了一個銅錢。他叫來一個小童,說道:“小童,你拿這個錢去買張紙來。”
小妖們不解地問道:“這是何用?”
行者說道:“我和你簽訂一個合同文書。你用這兩件能裝人的寶貝換取我的這件能裝天的寶貝,以免大家心裏不平衡,日後時間久了,會有什麽反悔的地方,所以寫下這個讓雙方各自持有作為憑證。”小妖說:“這裏沒有筆墨,怎麽寫文書呢?我和你賭個咒吧。”行者問:“怎麽個賭法?”小妖迴答:“我用兩件裝人的寶物,來交換你一件裝天的寶物,如果有反悔,一年四個季節都會遭遇瘟疫。”行者笑著說:“我絕對不會反悔;如果我反悔了,也按照你的誓言,一年四個季節都遭遇瘟疫。”說完了誓言,行者縱身一跳,翹起尾巴,跳到南天門,感謝哪吒太子揮舞旗幟幫助自己的功勞。太子迴宮向玉帝交差,歸還旗幟給真武帝君,不再贅述。這行者站在雲霄之上,觀察著那個小妖。
到底該如何處置他,我們下一迴再講。
二魔卻不為所動,冷笑道:“哥哥,不要放他;雖然沒用,也是唐僧一起的,叫作豬八戒。把他且浸在後邊淨水池中,浸退了毛衣,使鹽醃著,曬幹了,等天陰下酒。”八戒聽了這話,頓時嚇得臉色蒼白,心中暗罵道:“蹭蹬啊!撞著個販醃臘的妖怪了!”那小妖們聞言,立刻將八戒抬了進去,毫不留情地將他拋在了水裏,不再理會。
卻說三藏坐在坡前,隻覺耳熱眼跳,身體也隱隱有些不安,便開口叫道:“悟空!怎的悟能此番巡山,去了這般久還不見迴來?”行者聽了,微微一笑道:“師父,您還不曉得那呆子的心哩。”三藏奇道:“他有甚心?”行者道:“師父啊,此山若是有怪,那呆子必定半步難行,定會虛張聲勢,撒腿跑將迴來向我稟報;想來是無怪,路途平靜,他便一直去了。”三藏點了點頭,又道:“假若他真個去了,我們卻在那裏與他相會?此間乃是山野空闊之處,不比那店市城井之間容易找尋。”行者道:“師父莫要憂慮,且請上馬。那呆子生性懶惰,定然走得遲慢。您把馬打得快些兒,我們定能趕上他,一同前行。”真個是唐僧上馬,沙僧挑擔,行者在前引路,向著山上行去。
卻說那老怪又喚二魔道:“兄弟,你既已拿了八戒,那唐僧想必也在附近。你再去巡巡山,務必不要放過他。”二魔道:“好的,大哥,我這就去。”說罷,他急忙點起五十名小妖,向山上走去。
他們正走著,忽然看見遠處祥雲縹緲,瑞氣盤旋。二魔心中大喜,說道:“兄弟們,唐僧來了。”眾妖連忙問道:“唐僧在哪裏?”二魔指著前方說道:“好人頭上祥雲照頂,惡人頭上黑氣衝天。那唐僧原是金蟬長老臨凡,十世修行的好人,所以有這祥雲縹緲。”眾妖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卻什麽也看不到。二魔見狀,又用手指了指,說道:“就在那裏,你們仔細看。”眾妖還是看不見,二魔隻好再次指給他們看。
那三藏正在馬上趕路,突然感覺一陣寒意襲來,不禁打了一個寒噤。他心中疑惑,不知道為什麽會突然感到寒冷。接著,他又打了一個寒噤,心中更加不安。他對徒弟們說道:“徒弟啊,我怎麽突然打起寒噤來了?”
沙僧擔憂地說道:“師父這是怎麽了?一直在打寒噤,莫不是傷食病發了?”行者聽了,連忙搖頭道:“胡說,師父是在這深山峻嶺中行走,難免會有些小心虛驚。莫怕,莫怕!待老孫把金箍棒耍一路給你壓壓驚。”說罷,行者便理開棒,在馬前耍了幾個解數,上三下四,左五右六,盡按那六韜三略,施展出神通來。那長老在馬上觀之,心中不禁讚歎道:“真個是寰中少有,世上全無啊!”
行者剖開路,一路向前行去,險些兒沒把那怪物給唬倒。那怪物在山頂上瞧見,頓時嚇得魂飛魄喪,不禁失聲道:“幾年間聽聞孫行者的大名,今日一見,才知傳言不虛,果然是真英雄啊!”眾怪聽了,紛紛上前道:“大王,你為何長他人之誌氣,滅自己之威風?你在誇讚誰呢?”
二魔道:“孫行者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那唐僧有他保護,我們恐怕難以吃到。”眾怪紛紛應和道:“大王,你說得對。那孫行者的本領確實高強,我們單打獨鬥絕非他的對手。”
其中一怪提議道:“大王,你沒手段,等我們著幾個去報大大王,教他點起本洞大小兵來,擺開陣勢,合力齊心,定能將那孫行者拿下,到時候唐僧還不是手到擒來。”
二魔道:“你們不曾見他那條鐵棒,威力驚人,有萬夫不當之勇。我洞中不過有四五百兵,怎禁得他那一棒?若是貿然行動,隻怕會損失慘重。”
眾妖聽了,都覺得二魔言之有理,一時間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
二魔道:“拿便也不曾錯拿,送便也不好輕送。那豬八戒雖然本事不如孫行者,但也是唐僧的徒弟,若是輕易放了他,定會引起孫行者的警覺,以後再想抓唐僧就更難了。唐僧終是要吃,隻是眼下還尚不能。”
眾妖聽聞二魔所言,不禁齊聲問道:“這般說來,我們還需再等幾年嗎?”二魔微微搖頭,迴答道:“也無需幾年之久。我觀察那唐僧,隻可采用和善的方法謀取,絕不可用惡劣的手段強取。倘若想要依仗權勢捉拿他,恐怕連他的消息都難以聽聞。唯有以善念去感化他,使他的心與我等的心相互契合,然後再從善中謀取計策,方可有機會拿下他。”眾妖紛紛表示讚同,又問道:“大王若定下計策捉拿唐僧,是否會用到我等?”二魔思索片刻後說道:“你們各自迴到本寨,切不可將此事告知大王。若是驚動了他,必然會走漏風聲,破壞我的計策。我自有神通變化之能,足以捉拿唐僧。”
眾妖在一片喧囂中漸漸散去,他卻獨自跳下山來,身姿矯健。在那道路之旁,他施展變化之術,搖身一變,化作了一個年老的道者。
仔細瞧去,他頭上的星冠閃耀著明亮的光芒,白發蓬鬆而雜亂。身上穿著羽衣,腰間圍著繡帶,腳下踏著雲履,上麵點綴著黃棕之色。他神情清朗,雙目明亮,宛如仙客一般,身體健壯輕盈,好似壽翁之姿。
他的模樣,比起那清牛道士來,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比素券先生還要強上幾分。他精心裝扮成這副假像,逼真得如同真的一般,拿捏出虛假的情態,卻又似真情流露。
隻見他在那大路旁,裝做一個跌折了腿的道士,一瘸一拐地走著。他的腳上鮮血淋漓,口中不停地哼哼著,聲音虛弱而淒慘,隻叫著:“救人啊!救人啊!”那聲音在空曠的道路上迴蕩,讓人聽了心生憐憫。
卻說這三藏仗著孫大聖與沙僧,滿心歡喜地前來。正行至半途,忽然聽到一聲唿喊:“師父救人!”三藏聞聲,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慈悲之意,說道:“善哉!善哉!這曠野深山之中,四下裏並無村舍,究竟是什麽人在唿喊呢?想必是被虎豹狼蟲所驚嚇。”
這長老趕忙兜迴駿馬,高聲叫道:“那有難之人究竟是誰?快快現身。”隻見那怪從草叢中艱難地爬出,來到長老馬前,不停地磕頭,發出“乒乓”的聲響。三藏在馬上見他是個道者,卻又年事已高,心中甚是不忍。他連忙下馬,伸手攙扶道:“請起,請起。”那怪卻道:“疼,疼,疼!”說著便丟開手,隻見他的腳上鮮血淋漓。三藏見狀,驚問道:“先生啊,你從何處而來?為何傷了尊足?”
那怪巧舌如簧,虛情假意地說道:“師父啊,此山西去,有一座清幽的觀宇。我正是那觀裏的道士。”三藏聽後,麵露疑惑,問道:“你既為道觀中的道士,理應在本觀中侍奉香火,演習經法,為何會在此處閑行呢?”那魔道眼珠一轉,計上心來,趕忙說道:“師父有所不知,因前日山南裏的施主家,邀請道眾前去禳星,散福。我師徒二人便一同前往,誰知迴來時天色已晚。我師徒二人一路而行,行至深衢之時,忽然遇到一隻斑斕猛虎,那猛虎甚是兇猛,竟將我徒弟銜去。貧道當時嚇得戰戰兢兢,隻顧著亡命奔逃,結果一跤跌在亂石坡上,傷了腿足,以至於迷失了迴路。今日能得遇師父,實乃天緣,還望師父大發慈悲,救我一命。若能將我帶到觀中,就算是典身賣命,我也一定會重重報答師父的深恩。”
三藏聽聞此言,覺得所言甚是,便開口說道:“先生啊,你我皆是有命之人,我為僧,你為道。雖衣冠有別,但修行之理卻是相同的。我若不救你,便不配為出家之人。救你自是應當,隻是你如今卻無法行走。”那怪迴應道:“我連站立都無法做到,又怎能走路呢?”三藏思索片刻後說道:“也罷,也罷。我還能行走,將我的馬讓與你騎一程,待你到達上宮,再將馬還我便是。”那怪卻道:“師父,多謝您的深情厚誼,隻是我的腿胯受傷,無法騎馬。”三藏點頭道:“確實如此。”隨即喚來沙和尚:“你將行李放在我的馬上,馱他一程吧。”沙僧應聲道:“我來馱他。”那怪急忙迴頭,狠狠地瞪了他一眼,說道:“師父啊,我被那猛虎嚇得不輕,見這臉色陰沉的師父,更是驚恐萬分,不敢讓他馱。”三藏無奈地喊道:“悟空,還是你來馱吧。”行者連忙答應道:“我馱,我馱!”那妖這才認準了行者,乖乖地讓他馱著,不再多言。
沙僧看著行者馱著那老道,不禁笑道:“你這沒眼力見的老道!我馱著你還不好,非得顛倒過來讓他馱。你要是看不見我師父,等會兒在那三尖石上,非把你的筋都給摜斷了不可!”行者聽了,也笑著應道:“你這潑魔,膽子倒不小,竟敢來惹我!你也不打聽打聽老孫我是多少年的人物了!你這些鬼話,也就隻能騙騙唐僧,還想來騙我?我可認得你,你就是這山中的妖怪!想必是想吃我師父吧。我師父可不是一般人,哪是你能吃的!你要吃他,也得先分我一半才行。”那魔聽了行者的話,連忙說道:“師父,我真是好人家的兒孫,做了道士。今天實在是不幸,遇到了虎狼之災,我真的不是妖怪啊。”
行者道:“你既怕虎狼,怎麽不念《北鬥經》?”三藏正然上馬,聞得此言,罵道:“這個潑猴!‘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馱他馱兒便罷了,且講什麽‘北鬥經’‘南鬥經’!”行者聽聞後說道:“這家夥運氣不錯啊!我那師父是個慈悲善良的人,但也有點表麵一套背後一套。我要是不背你,他肯定會怪罪我。背就背吧,但必須跟你說清楚:如果你要大小便,一定要提前告訴我。要是直接尿在我背上,那味道太難聞了,還弄髒了我的衣服,可沒人給我洗。”那怪道:“我這般一把子年紀,豈不知你的話說?”行者才拉將起來,背在身上。同長老、沙僧,奔大路西行。那山上高低不平之處,行者留心慢走,讓唐僧前去。
師徒四人一路西行,走了不到三五裏路,唐僧和沙僧下到山凹之中去化齋。孫悟空留在原地等待,然而視線受阻,看不到二人的身影。此時,孫悟空心中暗自埋怨起來:“師父都這麽大歲數了,怎麽一點世事都不懂呢?這路途遙遠,就算是空身走路也覺得累得慌,恨不能把行李扔掉,現在卻讓我馱著這個妖怪!別說她是個妖怪,就算是個正常人,這麽大歲數了,也該死了,幹脆摔死算了,幹嘛還要馱著她?”孫悟空心裏正盤算著要把白骨精扔下去,沒想到白骨精已經察覺到了。她不僅善於變化,還會驅使山巒,當下便施展了一個“移山倒海”的法術。隻見她在孫悟空背上撚訣,念起真言,將一座須彌山從空中召喚出來,直直地朝孫悟空頭頂壓下來。孫悟空慌忙把頭一偏,須彌山重重地壓在了他的左肩上。他笑著說道:“小崽子,你用什麽重身法來壓老孫啊?這個我可不怕,隻是俗話說‘正擔好挑,偏擔兒難挨’。”
隻見那魔道口中念念有詞:“一座山壓他不住!”說罷,再次念起咒語,將一座巍峨的峨眉山從空中召喚而來,狠狠地壓向孫悟空。然而,行者靈活地把頭偏了一偏,讓這座巨大的山峰壓在了自己的右肩背上。緊接著,他挑著兩座沉重的大山,如同流星般飛速追趕著唐僧師徒。那魔頭見狀,驚恐萬分,嚇得渾身大汗淋漓,身體也不禁顫抖起來,驚叫道:“他竟然還能擔山!”
於是,那魔頭重新調整心態,念動真言,將一座高聳入雲的泰山從空中召喚出來,以雷霆萬鈞之勢劈頭蓋臉地壓向孫悟空。麵對如此強大的壓力,孫悟空感到力量漸漸耗盡,筋骨發麻,最終被這泰山壓頂的法術所壓製。隻見他麵色蒼白,三魂六魄仿佛都要離身而去,七竅之中鮮血噴湧而出。
好一個厲害的妖魔,憑借神通之力將行者鎮壓,隨後急忙駕馭長風,迅速前去追趕唐三藏。就在這時,那妖魔從雲端伸出手來,企圖從馬背上抓走唐僧。驚慌失措的沙僧立刻丟掉行李,抽出降妖棒,橫在麵前阻擋。而那妖魔則舉起一口七星劍,迎麵撲來與沙僧交戰。
這一場廝殺好生厲害:七星劍和降妖杖,閃耀出萬道金光。一個圓眼睛的妖怪兇狠得像黑殺神,另一個鐵臉的妖怪活脫脫就是卷簾大將。那妖怪在山前大展神通,一心一意要捉拿唐僧。孫悟空則努力保護真唐僧,堅決不肯放走。兩人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塵土飛揚遮住了北鬥星象。這場戰鬥激烈異常,你來我往持續了八九迴合,沒想到最後沙僧戰敗。
那妖魔極其兇猛,揮舞著口中的寶劍,以流星般的速度向沙僧襲來,沙僧力不從心,難以抵擋,轉身想要逃跑,卻早已被妖魔逼住寶杖。妖魔張開大手,一把抓住沙僧,夾在左腋下,右手伸向馬背,抓住了唐僧,腳尖勾起行李,張開口咬住馬鬃,施展法術,一陣風將他們全部卷到了蓮花洞中。妖魔厲聲高喊道:“哥哥!這些和尚都抓到了!”
老魔聽到這話,喜不自禁地說道:“快拿給我看看。”二魔道:“這不就是嗎?”老魔道:“賢弟啊,你又拿錯了。”二魔道:“你不是說要拿唐僧的嗎?”老魔道:“是啊,可問題是我們還沒有抓住那個厲害的孫行者呢。隻有抓住他,才能安心吃掉唐僧。如果抓不住他,就千萬別亂動他的人。那猴子神通廣大,變化多端。要是我們吃了他師父,他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候他來門口吵鬧,我們可別想過安穩日子。”二魔笑著說:“哥哥啊,你也太會誇讚別人了。按照你的說法,他簡直是天下無敵。可在我看來,也就那樣,沒啥了不起的本事。”老魔道:“這麽說你已經抓住他了?”二魔道:“沒錯,他現在已經被我用三座大山壓住了,根本動彈不得。所以我才把唐僧、沙和尚連同他們的馬匹和行李一起抓來了。”老魔聽後,滿心歡喜地說:“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抓住了這家夥,唐僧才是我們口中的美食啊。”
金角大王對身邊的小妖說道:“快去安排美酒佳肴過來,我要和你家二大王共飲一杯慶祝一下。”銀角大王擺擺手道:“哥哥,先別急著喝酒,讓小的們先把那個豬八戒從水裏撈上來綁起來。”於是乎,那些妖怪就把八戒吊在了東邊走廊下,沙僧則被吊在了西邊,唐僧吊在中間,白馬拴到馬槽上,行李都搬進洞裏去了。
金角大王笑著說:“賢弟真是厲害啊,竟然連續兩次抓到了三個和尚。不過那孫猴子雖然被壓在山下,但還是得想辦法把他抓來一起蒸了才行。”銀角大王自信地迴答:“兄長請放心,如果隻是要抓孫行者,根本不需要我們親自出馬,隻要派兩個小妖怪帶著兩件寶貝過去就能把他裝迴來了。”金角大王好奇地問:“需要帶哪兩件寶貝去呢?”銀角大王得意地說:“帶上我的‘紫金紅葫蘆’和你的‘羊脂玉淨瓶’就行了。”
老魔將寶貝取出,開口問道:“差哪兩個去?”二魔道:“可差精細鬼、伶俐蟲二人前往。”接著又吩咐道:“你二人需拿著這寶貝,徑直前往高山絕頂之處,將寶貝底兒朝天,口兒朝地,然後大聲唿喚‘孫行者’。他若迴應,便已被裝入其中,隨即貼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兒。如此一來,他就會在一時三刻之間化為膿水。”二小妖聽後,連忙叩頭,領了寶貝便出去捉拿行者,暫且不提。
卻說那大聖被妖魔使法壓在了山根之下,心中痛苦不堪,思念著三藏,遭遇災禍時更是念叨著聖僧,他厲聲叫道:“師父啊!迴想起當初你到兩界山,揭開了壓帖,老孫才得以脫離大難,從此皈依佛門;感激菩薩賜予法旨,讓我與你一同居住、一同修行,同緣同相,同見同知。怎料想到了此處,竟遭遇這魔障,又被他遣山壓住。可憐啊,可憐!你死也是應該的,隻是難為了沙僧、八戒與那小龍化馬一場!這正是樹大招風,風必摧之;人為名高,名必喪之!”歎息完畢,那淚水如珠般灑落。
早驚動了山神、土地與五方揭諦神眾。隻見金頭揭諦問道:“這座山是誰的?”土地迴答說:“是我們的。”金頭揭諦又問:“你山下壓著的是誰?”土地說:“不知道是誰。”金頭揭諦說:“你們這些人竟然不知道。這裏麵壓著的可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行者。現在他已經皈依正果,成為唐僧的徒弟。你們怎麽能把山借給妖魔來壓住他呢?你們都活不成了。如果有一天他逃脫出來,肯定不會饒恕你們!就算從輕發落,土地也要被流放,山神也要被充軍,我們也得受到嚴厲的懲罰。”那山神和土地聽了非常害怕,連忙說道:“實在是不知道啊,真的不知道。隻是聽到那魔頭念起了遣山咒法,我們就把山移過來了。誰知道是孫大聖啊?”
揭諦說道:“你不必害怕。律法中有規定:‘不知者不坐。’我會和他商量,讓他把猴子放出來,叫他別動手打你們。”土地說道:“這太不講道理了吧!既然要放出來,為什麽還要打人呢?”揭諦解釋道:“你不知道啊,他手中有條如意金箍棒,厲害得很呐!被打中就會死掉,被碰到就會受傷;輕輕磕一下筋骨就會斷掉,稍稍擦一下皮膚就會塌陷!”
那土地公和山神聽後心裏非常害怕,便和五方揭諦一起商議,然後一同來到三山門外喊道:“大聖!我們是山神、土地、五方揭諦,前來拜見。”隻見那孫悟空雖然餓得瘦弱,但雄心壯誌依然不減,氣勢洶洶地大聲問道:“找我何事?”土地恭敬地迴答道:“請大聖知曉,我們特來請求您移開大山,放您出來,並請您赦免小神們的不敬之罪。”
行者說道:“速速開山,我便不打你。”隨即大喝一聲:“起去!”這聲音猶如官府下令發放一般。那些山神、土地聽到後,趕忙念動真言咒語,將山重新歸位,然後放行了行者。行者跳將起來,抖了抖身上的塵土,整理了一下裙擺,接著從耳朵後麵掣出金箍棒,對著山神、土地喊道:“都把你們的孤拐伸過來,每人先打兩下,讓老孫我解解悶!”眾神大驚失色,說道:“剛才大聖已經吩咐過了,饒恕了我們的罪過,怎麽現在出來就變了言語,還要打我們呢?”行者說道:“好土地!好山神!你們倒是不怕老孫我,卻怕那妖怪!”土地說道:“那妖魔神通廣大,法術高強,他念動真言咒語,就能將我們拘喚到他的洞中,讓我們一日一個輪流當值啊!”
行者聽到“當值”二字,心中也不禁一驚。他仰麵向天,高聲大叫道:“蒼天啊!蒼天啊!自從那混沌初分,天開地辟,花果山誕生了我,我也曾四處拜訪明師,學習傳授長生的秘訣。想我那隨風變化、伏虎降龍的本領,還有大鬧天宮的威名,被稱為大聖。我從來不曾欺負過山神、土地,更沒有把他們當作奴仆來使喚。今日這個妖魔如此囂張,竟敢把山神、土地喚為奴仆,讓他們替他輪流當值?天啊!既然生下了我老孫,為什麽又要生出這等妖孽來?”
那大聖正在感歎之間,忽然又看到山凹裏麵霞光焰焰地過來。行者說道:“山神、土地,你們既然在這裏洞中當值,那放光的是什麽東西呢?”土地迴答說:“那是妖魔的寶貝放光,想來是有妖精拿著寶貝要來降伏您。”行者笑著說:“這個倒好玩得很啊!我再問問你,他這洞中還有什麽人和他交往嗎?”土地說:“他喜歡的是燒丹煉藥,喜歡的是全真道人。”行者恍然大悟地說:“怪不得他變成一個老道士,把我師父騙走了。既然這樣,你們都暫且記住這些情況,迴去吧。等老孫自己去捉拿他。”那些神仙們便都騰空離去了。
這大聖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老真人。你看他怎麽打扮的:頭上紮著兩個雙髽髻,身上穿著一件百衲衣。手裏拿著漁鼓和簡板,腰間係著一條呂公絛。斜靠在大路邊上,專門等候小妖怪到來。不一會兒,妖怪果然來了,猴王暗暗施展計謀。
過了沒多久,那兩個小妖就到了。行者將金箍棒伸展開來,那妖沒有防備,被絆倒了腳,摔了一跤。他爬起來後,才看到行者,嘴裏叫嚷道:“真倒黴,真倒黴!如果不是我們大王敬重你們這些人,早就跟你計較了。”行者陪著笑臉說道:“計較什麽?道士見到道士,大家都是一家人嘛。”那妖怪說:“你怎麽睡在這裏,還絆我一跤?”行者迴答道:“小道士看到我這個老道士,想要跌一跤當作見麵禮。”那妖說:“我們大王的見麵禮隻需要幾兩銀子,你怎麽跌一跤當作見麵禮呢?你肯定是個騙子,絕對不是我們這裏的道士。”行者說:“我確實不是。我是從蓬萊山過來的。”那妖說:“蓬萊山可是海上仙島,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行者說:“我不是神仙,難道還有別人嗎?”
那妖聽到孫悟空的話後,竟然轉怒為喜,連忙走上前來,恭敬地說道:“老神仙啊,老神仙!我們這些肉眼凡胎的家夥實在難以辨認您的身份,剛才言語有所冒犯,還望您不要怪罪,不要怪罪啊!”孫悟空笑著迴答說:“我不會怪你們的。俗話說得好,‘仙體不踏凡地’,你們怎麽會知道呢?今天我來到這山上,就是想找一個能夠成仙得道的好人。你們誰願意跟我一起去呢?”精細鬼聽了,馬上表示願意跟隨孫悟空,伶俐蟲也不甘示弱,表示自己也要去。
孫悟空心裏清楚他們的來意,但還是故意問道:“你們兩位是從哪裏來的呀?”那妖怪迴答說:“我們來自蓮花洞。”孫悟空繼續追問:“那你們要去哪裏呢?”那妖怪答道:“奉我們大王的命令,前去捉拿孫行者。”孫悟空裝作糊塗的樣子問:“要捉哪一個?”那妖怪重複道:“捉拿孫行者。”孫悟空又問:“是不是跟著唐僧去西天取經的那個孫行者?”那妖怪點頭稱是,並好奇地問:“難道你認識他?”孫悟空笑著迴答:“那隻猴子有點沒禮貌,我當然認識他。我對他也有點不滿。這樣吧,我和你們一起去捉拿他,就當作是給你們幫忙了。”
那怪得意洋洋地道:“師父,不必您出手相助。我們二大王有一些神通法術,派遣了三座大山將他壓在山下,讓他無法動彈,然後派我二人帶著寶貝來收押他。”行者好奇地問道:“是什麽寶貝呢?”精細鬼笑著迴答:“我的是‘紅葫蘆’,而伶俐蟲的則是‘玉淨瓶’。”行者繼續追問:“怎麽用這些寶貝來裝他呢?”那小妖興致勃勃地解釋道:“隻需將這寶貝的底部朝上,口子朝下,對著他大喊一聲,如果他答應了,就會被裝進裏麵;再貼上一張‘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符咒,他就會在短時間內化為膿血。”行者聽完後,心中暗自驚歎道:“好厲害啊!當日值日功曹曾向我稟報,說這裏共有五件寶貝,如今已經知道了其中兩件;不知道另外三件又是什麽稀罕之物呢?”行者心生一計,笑著對他們說道:“二位,請將你們的寶貝借給我看一看吧。”
那小妖哪裏知道其中的訣竅,於是從袖子中拿出兩件寶物,雙手遞給行者。行者看到後,心中暗自高興地說道:“真是好東西啊!我要是把尾巴一撅,迅速跳起來跑掉,就當作是送給老孫的禮物。”忽然又想到:“不行,不行!就算搶過來,也會損害老孫的名聲。這可是光天化日之下搶劫啊。”然後又遞給他,說:“你還沒有見過我的寶貝呢。”那妖怪說:“師父有什麽寶貝?也借給我們這些凡人看看,用來壓壓驚。”
好個行者,伸出手從尾巴上拔出一根毫毛,撚了撚,叫道:“變!”立刻變成了一個一尺七寸長的大紫金紅葫蘆,從腰間拿出來說:“你看看我的葫蘆怎麽樣?”那個伶俐蟲接在手中,看了看說:“師父,你這個葫蘆個頭大,樣子好看,但是就是沒什麽用處。”
行者道:“怎的就不中用了?”那怪道:“我這兩件寶貝,每一個都可裝下千人哩。”行者道:“你這能裝人的,有何稀罕?我這葫蘆,連天都能裝在裏麵哩!”那怪驚道:“連天都能裝?”行者道:“自然是當真能裝天。”那怪道:“隻怕是你說謊。你若真能裝天,就裝與我們看看,我們才信;不然,我們決不信你。”行者道:“天若惱著我,一月之間,我常裝他個七八遭。若不惱著我,就半年也不裝他一次。”伶俐蟲道:“哥啊,他那裝天的寶貝,與我們換了罷。”精細鬼道:“他那裝天的,怎肯與我們裝人的相換?”伶俐蟲道:“若不肯啊,貼他這個淨瓶也罷。”行者心中暗喜道:“葫蘆換葫蘆,餘外還貼個淨瓶:一件換兩件,倒是甚為劃算!”隨即上前扯住那伶俐蟲道:“裝天的可換麽?”那怪道:“隻要你能裝天,就換;若不換,我就是你的兒子!”行者道:“也罷,也罷,我這就裝與你們看看。”
好一個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隻見他低下頭來,撚動法訣,口中念念有詞,召喚來那日遊神、夜遊神以及五方揭諦神,鄭重其事地吩咐道:“速速去奏明玉帝,就說老孫我已皈依正果,如今正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然而,我們在路途中遭遇高山險阻,師父也深陷苦難之中。那妖魔手中有一件寶物,我打算用計誘騙他與我交換。我誠心誠意地請求玉帝,將天借給我使用半個時辰,以助我成功降妖。倘若玉帝有半點不肯,我便立刻衝上靈霄寶殿,動起刀兵!”
那日遊神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直奔南天門內,來到靈霄殿下,恭敬地向玉帝啟奏,詳細稟報了孫悟空的請求。玉帝聽後,眉頭微皺,說道:“這潑猴,說話真是毫無分寸。先前觀音菩薩前來,請求放他出來保護唐僧,朕便應允了,還特地派遣五方揭諦、四值功曹輪流護持。如今他竟然又要借天,這天豈是能隨便借的?”
方才有人說天裝不得,那班中即刻閃出哪吒三太子,他上前奏道:“萬歲,天也裝得。”玉帝問道:“天如何裝?”哪吒迴答道:“自混沌初分之時,便以輕清之氣為天,重濁之氣為地。天乃是一團清氣,扶托著瑤天宮闕。從理論上來說,確實難以裝下,但如今孫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經,這實在是泰山般的福緣,深海般的善慶,今日應當助他成功。”玉帝又問:“你有何助力之法?”哪吒說道:“懇請陛下降旨,讓我前往北天門向真武大帝借皂雕旗,在南天門上一展,將那日月星辰遮蔽。如此一來,對麵不見人,捉白不見黑,便可哄那妖怪,隻說已經裝了天,以助行者成功。”玉帝聽聞此言,說道:“依你所奏。”於是,那太子奉旨前往北天門,見到真武大帝,詳細說明了前因後果。那祖師隨即將皂雕旗交付給太子。
早有遊神匆匆降臨大聖耳邊,急切說道:“哪吒太子前來助功了。”行者抬頭仰望,隻見祥雲繚繞,瑞氣千條,果然有神前來相助。他迴頭對小妖說道:“開始裝天吧。”小妖卻道:“要裝就裝,你隻管囉嗦什麽!”行者道:“我剛剛已經運神念咒了。”那小妖們都睜大眼睛,好奇地看著他如何裝天。
隻見行者將一個假葫蘆兒拋向空中。要知道,這葫蘆兒乃是一根毫毛所變,能有多重?卻被山頂上的狂風吹去,飄飄蕩蕩,在空中足足飄了半個時辰,才緩緩落下。
與此同時,南天門上的哪吒太子早已將皂旗用力撥喇喇展開,刹那間,日月星辰都被遮閉,天地間一片昏暗。仿佛乾坤被墨染,宇宙被靛裝,整個世界都陷入了黑暗之中。
兩個小妖見狀,大驚失色道:“剛才說話的時候,明明還是晌午,怎麽突然就黃昏了?”行者卻淡定地說:“天已經裝好了,分不清時辰,自然就黃昏了。”小妖又問:“那為什麽又變得這麽黑?”
行者笑道:“日月星辰都裝在裏麵,外麵自然沒有光亮,怎麽會不黑呢!”小妖疑惑地問道:“師父,你在哪裏說話呢?我怎麽看不見你?”行者迴答道:“我不就在你麵前嗎?”小妖伸手摸索著,說道:“隻聽到你說話的聲音,卻看不到你的麵容。師父,這裏是什麽地方啊?”行者又哄騙他說:“不要亂動腳,這裏是渤海岸邊。要是不小心踩空了,掉下去的話,七八天都到不了底呢!”小妖聽了,大驚失色道:“罷了!罷了!罷了!快把天放了吧。我們知道是這樣裝的了。要是再弄一會兒,掉下去就迴不了家了!”
好一個行者,他見那妖怪認了真實,心中暗喜,又念起咒語,驚動了太子。隻見那太子將旗卷起,刹那間,日光正午,光芒萬丈。
小妖們見狀,紛紛笑道:“妙啊!妙啊!這樣的好寶貝,若不換,實在是不懂得持家的兒子!”那精細鬼趕忙交了葫蘆,伶俐蟲也拿出淨瓶,一起遞給了行者。
行者接過寶貝,心中大喜,但他卻又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他從臍下拔出一根毫毛,輕輕吹了一口仙氣,那毫毛瞬間變成了一個銅錢。他叫來一個小童,說道:“小童,你拿這個錢去買張紙來。”
小妖們不解地問道:“這是何用?”
行者說道:“我和你簽訂一個合同文書。你用這兩件能裝人的寶貝換取我的這件能裝天的寶貝,以免大家心裏不平衡,日後時間久了,會有什麽反悔的地方,所以寫下這個讓雙方各自持有作為憑證。”小妖說:“這裏沒有筆墨,怎麽寫文書呢?我和你賭個咒吧。”行者問:“怎麽個賭法?”小妖迴答:“我用兩件裝人的寶物,來交換你一件裝天的寶物,如果有反悔,一年四個季節都會遭遇瘟疫。”行者笑著說:“我絕對不會反悔;如果我反悔了,也按照你的誓言,一年四個季節都遭遇瘟疫。”說完了誓言,行者縱身一跳,翹起尾巴,跳到南天門,感謝哪吒太子揮舞旗幟幫助自己的功勞。太子迴宮向玉帝交差,歸還旗幟給真武帝君,不再贅述。這行者站在雲霄之上,觀察著那個小妖。
到底該如何處置他,我們下一迴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