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美猴王獲得了名字之後,心情愉悅,興高采烈地向菩提祖師行禮道謝。祖師隨即命令眾人引領孫悟空走出二門之外,教導他灑掃應對、進退周旋的禮節。眾仙遵命而行。孫悟空走到門外,再次拜見了各位師兄,就在走廊之間,安排好了自己的住宿之處。
次日清晨,他與諸位師兄學習語言禮儀,討論經典道理,練習寫字焚香,每天都是如此。閑暇之餘則打掃庭院、鏟除雜草,種植花卉、修剪樹木,尋找柴火生火,挑水運送豆漿。凡是所需物品,無一不具備齊全。在洞中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六年多。有一天,祖師登上講壇,高高坐下,召集諸位仙人,開始講解大道。真是令人驚歎不已:
天花紛紛飄落,地上湧現金蓮。精妙演繹三乘教義,細微之處涵蓋萬法。輕輕搖動拂塵噴出珍珠寶玉般的文字,聲音響亮震動九天雲霄。一會兒說道家之道,一會兒講解佛家之禪,儒釋道三家相互配合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開明一個“道”字皈依真誠的道理,指引人們超脫生死,領悟本性玄妙。
孫悟空在一旁聽著祖師講道,心中歡喜不已,激動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他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突然,祖師看到了他這副模樣,喝斥道:“你在班中,為何如此癲狂跳躍,不聽我講學?”
孫悟空趕忙解釋道:“弟子一直專心聆聽,聽到老師父您講出如此精妙的道義,喜不自禁,所以不自覺地做出這樣歡快的舉動,請師父原諒!”
祖師又問道:“既然你能領悟其中的玄妙,那麽我來問你,你來這洞中已經有多久了?”孫悟空答道:“弟子原本愚昧無知,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隻記得灶台下沒有火種,經常去山後砍柴,見到一座山上有一片美麗的桃樹,我在那裏吃過七次飽桃子。”
祖師說:“那座山叫做爛桃山。你既然吃了七次,想必已經過去了七年。如今你想要跟我學習什麽樣的道法呢?”孫悟空迴答道:“任憑尊師教導,隻要是有一點道氣的,弟子都願意學習。”
祖師緩緩說道:“這‘道’字門下共有三百六十種旁門,而這些旁門都能夠修成正果。不知道你想要學習哪一種呢?”孫悟空恭敬地迴答道:“一切全憑尊師的意思,弟子願意全心聽從您的教導。”
祖師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麽我就先傳授給你‘術’字門中的道法吧,你覺得怎麽樣?”孫悟空好奇地問道:“術門之道具體是什麽樣的呢?”祖師解釋道:“在術字門中,人們會學習請仙扶鸞、問卜揲蓍等法術,通過這些方法可以了解到趨吉避兇的道理。”
孫悟空繼續追問:“像這樣學習,是否能夠獲得長生不老的能力呢?”祖師搖了搖頭,迴答道:“不能!不能!”孫悟空果斷地迴應:“那就不學!不學!”
祖師又開口說道:“再教你‘流’字門中的道法,你意下如何?”孫悟空再次詢問:“流字門中所包含的道義和原理是什麽?”祖師詳細地解答道:“在流字門中,包括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等各種學說流派。人們可能會選擇閱讀經典、念誦佛經,或者修煉成真、朝拜聖人等等。”
孫悟空依然關心著長生不老的問題,他問道:“按照這種方式修行,可以實現長生不老嗎?”祖師思考片刻後迴答:“如果僅僅追求長生不老,那就像是在牆壁裏麵安裝柱子一樣,看似堅固,但實際上並不穩固。”
悟空撓了撓頭,疑惑地問道:“師父,弟子愚笨,不懂這些打市語內部使用的隱語。什麽叫做‘壁裏安柱’呢?”祖師微笑著解釋道:“人們建造房屋時,為了追求堅固,會在牆壁之間立一根頂梁柱。然而,當有一天大廈將要倒塌時,這根柱子必然會腐朽不堪。”悟空聽後恍然大悟,但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這樣看來,也無法長久啊。我不想學這個,不想學!”
祖師繼續說道:“那麽我教你‘靜’字門中的道理吧,你覺得怎麽樣?”悟空好奇地問道:“在‘靜’字門中,可以修成什麽樣的正果呢?”祖師耐心地迴答道:“這裏麵包括了休糧守穀、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等修行方式,還有睡功、立功和入定坐關等方法。”
悟空急切地追問道:“這樣做真的能夠長生不老嗎?”祖師緩緩搖頭道:“這種方法就像‘窯頭土坯’一樣。”悟空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師父您真是有趣。剛剛還說我不會打市語,現在又說‘窯頭土坯’是什麽意思呢?”祖師微笑著解釋道:“就好比那窯頭上製造出來的磚瓦坯子,雖然已經成型,但還沒有經過水火的鍛煉。一旦遭遇傾盆大雨,它們必然會被衝毀。”
悟空搖頭說道:“這樣的法門,能長生嗎?如果不能,那我學它做什麽呢?”祖師聽後有些生氣地說:“你這猴子,如此挑剔,難道就沒有一門你滿意的法門嗎?”他接著介紹道:“我這裏還有一門‘動’字門中的道法,可以傳授給你。”
悟空好奇地問:“動門之道是什麽樣的呢?”祖師解釋說:“這門道法注重有為和有作為,包括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以及服用婦女乳汁等方法。”悟空疑惑地問:“這些方法真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嗎?”祖師搖搖頭迴答:“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追求長生,但就像在水中撈月亮一樣,看似可行,實則無法實現。”
悟空不解地問:“為什麽說是水中撈月呢?”祖師耐心地解釋:“月亮高懸天空,水中倒映著月影,雖然能夠看到,但實際上卻無法觸摸到,最終隻能是空歡喜一場。”悟空堅定地表示:“我不會學習這種法門,也不想學其他的。”
祖師聽到這話,氣得跳起來,從高台上跳下來,手中拿著戒尺,指著悟空大聲嗬斥道:“你這個頑皮的猴子,既不願意學習這個,也不願意學習那個,你到底想要怎樣?”說完,祖師走到悟空麵前,用力地在他頭上打了三下,然後轉身背著手走進裏屋,關上中門,留下一臉茫然的眾人離開了。
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個個都心驚膽戰,紛紛埋怨孫悟空說:“你這個潑猴,真是太沒禮貌了!師父傳授給你道法,你怎麽不好好學呢,反而跟師父頂嘴?這次把師父惹生氣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出來啊!”大家都對孫悟空很有怨言,甚至開始鄙視和厭惡他。然而孫悟空一點也不氣惱,隻是一臉賠笑。其實那猴王已經破解了盤中之謎,心中暗暗明白,所以不和其他人爭論,隻是默默忍耐著不說話。祖師打他三下,是讓他在三更時分用心思考;祖師倒背著走進去,把中門關上,是讓他從後門進去,到秘密的地方傳授他道法。
當天孫悟空和眾人一起,開開心心地在三星仙洞前等待,盼望著天快點黑下來。等到黃昏時分,他們就一起睡覺,但孫悟空閉上眼睛假裝休息,實際上卻是在閉目養神。
悟空來到山中,這裏沒有報時的更鼓和傳信的箭矢,無法知曉時間。於是,他隻能自己調節唿吸,嚐試通過調整唿吸來判斷時間。大約到了子時左右,他輕輕地起身,穿上衣服,偷偷打開前門,避開眾人,悄悄地走出屋子,抬頭仰望天空。此時正值午夜,月光皎潔明亮,清寒的露水凝結,天地間一片寧靜,仿佛遠離塵世。遠處的樹林幽深,鳥兒棲息其中,源頭的水流潺潺流淌。螢火蟲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飛過的大雁排成整齊的隊列。悟空心想,現在正是三更時分,正是拜訪師父、尋求道法真諦的時候。
他沿著熟悉的路徑走到後門外,發現門竟然半開半掩。悟空心中一喜,暗自說道:“師父果然有心傳授我道法,特意將門留著。”他小心翼翼地走近門口,側身進入門內,一直走到祖師的寢室榻前。隻見祖師蜷縮著身體,朝著裏麵睡著。悟空不敢驚醒祖師,便靜靜地跪在榻前。沒過多久,祖師醒來,舒展雙腿,口中喃喃自語:
“難啊,難啊,難啊!道法最為玄妙,不要把金丹當作等閑之物。如果沒有遇到有緣之人傳授精妙的訣竅,即使空談再多也是徒勞無功。”
悟空應了一聲,大聲說道:“師父,弟子已經在這裏跪了很久了。”祖師聽到聲音知道是悟空,馬上起身披上衣服盤坐著,喝問道:“這猴子!你不在前麵睡覺,卻跑到我後麵來幹什麽?”悟空迴答說:“師父昨天在壇前答應大家,讓弟子在三更的時候,從後門進來傳授我道理,所以弟子才敢大膽地來到老爺您的床榻之下。”祖師聽了這話,非常高興,心裏暗暗想道:“這家夥果然是天地間自然生成的!不然,怎麽能這麽快就打破我的盤中之謎呢?”悟空接著說:“這裏沒有別人,隻有弟子一個人,希望師父大發慈悲,把長生之道傳授給我吧,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恩情!”祖師說:“你現在有這個緣分,我也很樂意告訴你。既然你已經明白了盤中的謎語,那你過來,仔細聽好,我將傳授給你長生的奇妙道法。”
悟空叩頭謝過祖師後,便洗耳恭聽、專心致誌地跪在榻下。祖師說道:“這是一門顯密圓通的真妙訣,它的核心在於修煉自身的精氣神,並將其謹守深藏,不使其泄漏。隻要牢記這些口訣並加以實踐,便能獲得諸多益處,同時也能夠摒棄雜念,得到心靈的寧靜與清涼。當身心得到清涼時,內心就會變得光明皎潔,如同丹台上欣賞明亮的月光一樣。月亮中有玉兔,太陽中有金烏,它們相互盤繞結合。這種結合使得生命更加堅韌,即使置身於火焰之中,也能培育出金色的蓮花。通過聚集和運用五行元素,可以顛倒使用它們,從而完成修行,成為佛或仙人。”
此時,孫悟空終於知道了問題所在,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他牢記著師父傳授給他的口訣,對菩提祖師深深地拜謝,表示感激之情。隨後,他走出後門,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隻見東方的天空微微泛白,西邊的陽光燦爛奪目。他沿著原路返迴前門,輕輕地推開門走進去,然後靜靜地坐在原來睡覺的地方,故意搖晃床鋪發出聲響,說道:“天亮了!天亮了!起床啦!”那些人還正在熟睡之中,完全不知道孫悟空已經得到了好處。當天他們起床後繼續打鬧玩耍,而孫悟空則暗中默默修煉,在子午前後的時候,獨自調整氣息。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了三年。菩提祖師再次登上寶座,與眾人講解佛法。這次談論的是一些深奧的公案和比喻,探討的是外在表象背後的深意。突然,祖師問道:“悟空在哪裏?”孫悟空趕忙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迴答道:“弟子在這裏。”祖師問道:“你最近都修煉了什麽道法?”孫悟空答道:“弟子最近對佛法的理解有所加深,根基也逐漸穩固了。”??祖師說罷,又對悟空說道:“你既然已經通曉法性,了解根源,也已注入神體,那就要小心提防‘三災利害’啊!”悟空聽後,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師傅您這話不對呀。我曾聽聞道德高尚者,能與天同壽;水火相濟者,百病不生。為何會有這‘三災利害’呢?”祖師答道:“這是非常之道,需要奪取天地的造化,侵蝕日月的玄機;隻有這樣,才能煉成金丹。但當金丹煉成之後,鬼神都難以容忍這種行為。雖然可以保持容顏和延長壽命,但每過五百年,上天就會降下雷災打擊你,因此必須要明心見性,提前做好躲避的準備。如果能夠躲過,那麽壽命就能與天同齊;如果無法躲過,那就隻能喪命於此。”
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並非來自於天空的天火,也不是凡間之火,而是被稱作“陰火”。它會從自身的湧泉穴開始燃燒,一直蔓延到泥垣宮,將五髒燒成灰燼,四肢腐朽,使得千年的苦行修煉化為虛幻。再過五百年,還會降臨風災吹拂你。這風既非東南西北四方之風,也不是溫和宜人的薰金朔風,更不是花柳鬆竹之風,而是被稱為“贔風”。它會從囟門中吹入六腑,穿過丹田,貫穿九竅,導致骨肉消散疏鬆,身體自行解體。因此,這些災難都需要避開。”
悟空聽了這話,嚇得渾身發抖,連忙磕頭行禮道:“懇請老爺憐憫,傳授給我躲避這三災的方法,我絕對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祖師說道:“這其實並不困難,但你與其他人有所不同,所以無法傳授。”悟空不解地問:“我也是頭頂天,腳踩地,擁有相同的九竅四肢、五髒六腑,為何與別人不同呢?”
祖師看著眼前的孫悟空,開口說道:“你雖然看起來像人,但卻比人少了腮幫子。”
原來,孫悟空長著一張孤拐臉,凹陷的臉頰和尖銳的嘴巴。孫悟空聽後,笑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迴答道:“師父您真會算計啊!我雖然沒有腮幫子,但卻比別人多了個素袋,這樣也可以彌補一下吧。”祖師微微一笑,繼續問道:“好吧,那你想要學習哪種變化呢?有一種天罡數的變化,共有三十六種;還有一種地煞數的變化,共有七十二種。”
孫悟空連忙答道:“弟子願意多學一些,就學一個地煞變化吧。”祖師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過來,我傳授給你口訣。”說完,祖師便俯下身來,貼近孫悟空的耳朵,低聲說出了一段神秘的口訣。孫悟空聰明伶俐,一點就通,他立刻記住了這段口訣,並開始自行修煉。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學會了七十二變。
某一天,祖師帶著眾多門徒在三星洞前欣賞傍晚的景色。
祖師看著悟空問道:“悟空啊,事情辦成了沒有?”悟空滿臉欣喜地迴答說:“多謝師父的大恩大德,弟子已經功德圓滿,可以霞舉飛升啦!”
祖師微笑著點點頭,說道:“那你試著飛起來給我看看。”悟空聽後興奮不已,立刻展示自己的本領。他將身體輕輕一聳,連續翻了幾個跟頭,一下子就跳離地麵五六丈高,踩著雲霞向上飛去。然而,一頓飯的時間過去了,他卻始終無法飛到三裏遠的地方,最終又落迴到祖師麵前。他雙手叉腰,得意洋洋地對祖師說:“師父,您看,這就是飛舉騰雲了吧!”
祖師忍不住笑了起來,搖頭說道:“你這可不算真正的騰雲駕霧,頂多隻能算是爬雲罷了。自古以來,人們都說‘神仙朝遊北海暮蒼梧’,像你這樣半天連三裏路都飛不到,就算是爬雲也還差得遠呢!”
悟空好奇地問:“什麽叫‘朝遊北海暮蒼梧’呢?”祖師解釋道:“凡是能夠騰雲駕霧的人,早上從北海出發,遊覽過東海、西海和南海,最後再轉迴蒼梧山。而蒼梧山其實是北海零陵的一個傳說中的地方。隻有將四海之外的地方一天之內都遊覽遍,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騰雲駕霧。”
悟空聽到這裏,撓著頭說:“這個太難了吧?”祖師笑著迴答:“世上沒有什麽困難的事情,隻要有心就能做到。”悟空聽了這句話,連忙磕頭行禮,並說道:“師父,您說得對!做人就要做徹底。既然這樣,您不如發個善心,把這騰雲駕霧的方法全部傳授給我吧,我一定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祖師點點頭,答應道:“好,那我就教你。一般仙人都是用腳蹬地起飛,但你剛才卻是連拉帶扯才飛起來。我現在根據你的姿勢,傳授你一個‘筋鬥雲’的法術。”悟空聽後非常高興,再次磕頭請求,祖師便傳授給他一句咒語:“這朵雲,隻要捏起法訣,念動真言,握緊拳頭,然後身體輕輕一抖,就可以跳起來。一個筋鬥就能翻十萬八千裏呢!”
眾人聽了都紛紛嬉笑,有人說:“悟空真是太幸運了!學會了這個本領,可以去給人當衛兵、送文件、傳遞消息,走到哪裏都能找到工作。”師徒們聊到天黑各自迴到洞府休息。
這一夜,悟空集中精力修煉法術,成功學會了筋鬥雲。從此之後,他每天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著,這種長生不老的美妙感覺真是讓人陶醉。
有一天,春天過去夏天來臨,大家都聚集在鬆樹下討論了很久。有人對悟空說:“悟空啊,你前世到底修了什麽福緣呢?前幾天老師父在你耳邊悄悄告訴你躲避三災變化的方法,你現在都會了嗎?”
悟空笑著迴答:“各位兄長,實不相瞞,一方麵是師父傳授給我的,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我日夜勤奮練習,所以那些變化的本領我都已經掌握了。”大家紛紛說道:“趁著這個好時機,你不妨展示一下,讓我們也開開眼界。”
悟空聽到後,立刻振作起來,準備賣弄自己的本事,說:“各位師兄,請出題吧!你們想要看我變成什麽?”大家齊聲說:“那就變成一棵鬆樹吧。”悟空默念口訣,施展咒語,輕輕搖晃身體,瞬間就變成了一棵挺拔的鬆樹。真是神奇極了:
鬱鬱蔥蔥的鬆樹四季常青,筆直高聳,秀麗多姿。完全沒有一絲猴子的模樣,全身上下都是經曆過風霜雨雪的堅韌枝條。
大眾見了,紛紛鼓掌大笑,讚不絕口地說道:“好一隻機靈的猴子啊!”眾人的喧鬧聲越來越大,不知不覺間驚動了正在室內靜修的祖師。
祖師聽到外麵的吵鬧聲,急忙手持拐杖走出門來,大聲喝問:“是誰在這裏喧嘩?”大眾聽到祖師的唿喊,連忙整理衣服,恭敬地向前行禮。此時,悟空也變迴了本來的模樣,混雜在人群之中迴答道:“請稟告尊師,我們正在這裏聚會聽講,並沒有外人在這裏喧嘩。”
祖師怒氣衝衝地嗬斥道:“你們如此大唿小叫,哪裏有一點修行者的樣子!修行之人,開口說話就會散去神氣,舌頭一動便會惹出是非。怎麽能在這裏大聲叫嚷呢?”
大眾解釋道:“實在不敢瞞著師父,剛才孫悟空表演變化戲法,讓他變成一棵鬆樹,沒想到真的變成了一棵鬆樹,我們都驚歎不已,齊聲喝彩,所以才不小心驚擾了師父,請您饒恕我們的罪過。”
祖師聽後,生氣地揮揮手說:“你們都起來吧。”祖師怒喝道:“悟空,過來!我問你,你為何如此調皮搗蛋,竟然變成一棵鬆樹?此時此刻,難道不是在眾人麵前炫耀自己嗎?如果你看到別人擁有某種技能或能力,你會向他們請教嗎?而當別人看到你掌握了這種技能時,他們肯定也會向你請教。但是,如果因為害怕惹事而傳授給他人,或者如果不傳授給他人,就會招來災禍,那麽最終你的生命將無法得到保障。”
孫悟空連忙叩頭認錯,說:“弟子知錯,請師父恕罪!”祖師說道:“我不會怪罪於你,但是你必須離開這裏。”孫悟空聽到這句話後,眼淚汪汪地問道:“師父,您讓我去哪裏呢?”
祖師迴答道:“你從哪裏來,就迴到哪裏去吧。”孫悟空恍然大悟,說道:“我來自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的水簾洞。”祖師說:“你趕快迴去吧,這樣才能保住你的性命。如果留在這裏,必定會有大難臨頭!”
孫悟空感到非常愧疚,說:“啟稟尊師,我已經離家二十年了。雖然我很想念過去的兒孫們,但我還沒有報答師父的深厚恩情,實在不忍心離去。”
祖師語氣嚴厲地說道:“哪裏有什麽恩義?隻要你不惹事生非,不牽連到我就好!”悟空聽後感到無奈,隻好向祖師告辭,並與眾人道別。祖師又叮囑說:“你這次離開,肯定會惹出不少麻煩。無論你怎樣惹事生非,都絕對不能說出自己是我的徒弟。如果你敢透露半個字,我馬上就能知道,到時定會把你這猴子剝皮挫骨,將你的神魂貶到九幽之地,讓你永遠無法翻身!”悟空連忙迴答:“我絕對不會提到師父您一個字,隻會說這些本事都是我自己學會的。”
悟空謝過祖師後,隨即轉身,念動咒語,施展法術,縱身跳上筋鬥雲,徑直向東勝神州飛去。不到一個時辰,他就看到了花果山和水簾洞。美猴王心中暗自歡喜,自言自語地說道:
“去的時候還是凡人俗子,現在已經得到了道法,身體變得輕盈無比。世上沒有人願意立下誌向,但是一旦立誌修煉玄妙之道,自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過去過海時困難重重,但今天迴來卻是輕而易舉。祖師的臨別教誨仍在耳邊迴響,沒想到這麽快就能見到東海了。”
悟空按下雲頭,一路直奔花果山而來。到了花果山後,便開始尋找道路。突然聽到一聲尖銳的鶴唳和一陣悲傷的猿啼,那鶴唳之聲直衝向雲霄之外,猿啼之音則充滿了無盡的悲哀和傷痛。悟空隨即開口大聲喊道:“孩兒們,我迴來了!”
隻見那懸崖之下、石坎旁邊、花草叢中和樹林之間,大大小小的猴子紛紛跳出來,數不勝數,將美猴王緊緊地圍在了中間。他們叩頭行禮,齊聲叫道:“大王啊,您可真是讓我們擔心壞了!怎麽這一去就是這麽久呢?把我們都撇在這裏,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著您迴來!最近有一個妖魔來到這裏欺負我們,強行霸占我們的水簾洞,還搶走了我們的家當,捉走了好多小猴子。我們拚死抵抗,日夜不停地守護家園。幸好大王終於迴來了!要是大王再晚來幾年,恐怕我們的山洞都要歸別人所有了!”
悟空聽了這番話,心中頓時燃起怒火,憤怒地說道:“究竟是什麽樣的妖魔,竟敢如此放肆!你們給我詳細說說,看我不找他報仇雪恨!”
卻說美猴王榮歸故裏後,又過了一段時間,突然一隻猴子跑來稟報說:“啟稟大王,外麵來了一個怪物,要搶我們的東西,打傷了許多兄弟,現在正在水簾洞外叫罵呢!”
美猴王聽了大怒,立刻率領眾猴衝出水簾洞,隻見一隻妖怪手持大刀,氣勢洶洶地站在洞口。美猴王上前問道:“你是什麽人?為何要打我的子民?”
那妖怪答道:“我乃混世魔王,今日特來此與你一戰!”美猴王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個不自量力的家夥,看棒!”說著,便揮舞著金箍棒向混世魔王打去。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最後,美猴王使出一招“海底撈月”,將混世魔王打翻在地,然後一腳踩死了他。
眾猴見狀,紛紛歡唿雀躍,稱讚美猴王的英勇。美猴王則得意洋洋地說道:“以後若還有誰敢來犯,本王定讓他有來無迴!”說完,便帶著眾猴返迴水簾洞,繼續享受他們的快樂生活。
美猴王正默默地欣賞著周圍的景色,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他好奇地順著聲音的方向走去,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一座陡峭的山崖前。原來,在這山崖之下,隱藏著一個神秘而深邃的洞穴——水髒洞。
洞門前,幾隻小妖正在歡快地跳躍舞蹈,見到悟空後,他們立刻轉身離去。悟空見狀,大聲喊道:“不要走!我想借你們的嘴,傳達我的心意。我是來自正南方花果山的水簾洞洞主。你們家那個所謂的混世鳥魔,多次欺負我的兒孫們,我特地前來找他算賬,看看誰更厲害!”
那小妖聽了,嚇得臉色發白,匆忙跑進洞裏向魔王稟報:“大王!不好了!出大事了!”魔王鎮定自若地問道:“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小妖緊張地迴答道:“洞外有一隻猴子自稱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他說您多次欺負他的兒孫們,所以特意來找您,想要跟您較量一番呢。”魔王微微一笑,說道:“我常常聽那些猴精提起過他們有個大王,說是出去修行去了,想必就是今天這位吧。你們看到他穿著什麽樣的衣服,拿著什麽樣的武器?”
小妖道:“他也沒什麽器械,光著頭,身上穿著一件紅色衣服,係著一條黃色絲帶,腳下踩著一雙黑色靴子,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更不是神仙,就這樣赤手空拳地站在門外叫呢。”
魔王聽了說道:“給我拿披掛和兵器來!”那小妖立刻就去拿來了。魔王穿上盔甲,拿著大刀,帶著眾妖出門,高聲喊道:“哪個是水簾洞洞主?”孫悟空急忙睜開眼睛看過去,隻見那魔王:頭上戴著烏金頭盔,閃閃發光;身上穿著黑色長袍,隨風飄動。下麵穿著黑色鐵甲,緊緊勒住皮條;腳上踏著花紋靴子,像大將一樣威風凜凜。腰圍有十圍寬,身高有三丈高。手裏握著一把刀,刀刃非常鋒利。被稱為混世魔王,一副兇惡的樣子。
隻見那猴王一聲怒喝:“這可惡的妖魔,居然如此眼大,竟然看不到俺老孫!”魔王定睛一看,不禁大笑起來:“你這身材矮小之人,年齡不足三十歲,手中又沒有武器,為何還敢如此囂張狂妄,口出狂言,想要與我比試高下呢?”
孫悟空聽後怒不可遏,破口大罵道:“你這該死的妖魔,原來你眼睛瞎了!你覺得我個子小,但我想變大卻易如反掌。你覺得我沒有武器,但我的雙手可以觸及天邊的月亮!你不用害怕,隻要挨老孫一拳!”說完,他縱身一躍,跳上前去,狠狠地向魔王臉上打去。
魔王迅速伸出手臂擋住,說道:“你這麽矮小,而我這麽高大,如果你想用拳頭,那我就用刀來對付你,如果我一刀砍死你,豈不是讓人笑話。不如等我放下刀,和你比試一下拳法。”
孫悟空迴答說:“好啊!有種的就過來吧!”於是,那魔王丟下架子開始動手,孫悟空則靈活地鑽進對方懷裏與之對抗。他們兩人拳來腳往,互相攻擊。原本長拳看起來威風凜凜,但實際上並不實用;而短拳雖然短小精悍,卻是十分牢固。最後,孫悟空巧妙地利用自己的靈活性,從下方攻擊魔王,讓他無法還手。
隻見那怪閃過,迅速地拿起那板大的鋼刀,朝著悟空劈頭蓋臉地砍去。悟空急忙側身躲開,那怪撲了個空。悟空眼見那怪如此兇猛,便使出了身外身法,從身上拔出一把毫毛,放進嘴裏嚼碎,然後向空中噴出,大喊一聲:“變!”瞬間變出了三二百個小猴子,將那怪緊緊地圍在了中間。
其實,人一旦獲得仙體,就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出各種形態。而這猴王自從得道成仙之後,身上擁有八萬四千根毛羽,每一根都能夠隨意變化,完全符合他的心意。這些小猴子們機靈乖巧,身手敏捷,刀砍不到他們,槍刺也無法傷害到他們。隻見他們前擁後擠,跳躍著撲向那怪,將其團團圍住。有的抱住那怪,有的拉扯它,還有的鑽進那怪的褲襠裏,扳住它的腳,又踢又打,又抓又撓,亂成一團。
悟空剛剛奪得了混世魔王的大刀,分開小猴們,對著混世魔王的頭頂用力一揮,將其砍成兩段。隨後,他帶領著小猴子們衝進山洞裏,將所有大大小小的妖精全部消滅殆盡。接著,悟空抖動身上的毫毛,將它們收迴身上。然而,還有一些毫毛無法收迴,原來是之前在水簾洞被混世魔王抓走的小猴子們。
悟空問道:“你們為什麽會在這裏?”大約有三五十個小猴子,都含著淚水說道:“自從大王您去修仙之後,這兩年來,這個混世魔王一直騷擾我們,把我們都抓來了這裏。看啊,那些不就是我們洞裏的東西嗎?連石盆和石碗都被這家夥給搶過來了。”
悟空憤怒地說:“既然這些都是我們的東西,那就趕快都搬到外麵去吧!”說完,悟空在洞裏放起大火,把整個水髒洞燒成一片焦土,然後帶著小猴子們迴到了花果山。他對眾猴說:“你們跟我一起迴去吧。”
眾猴們卻說:“大王,我們來的時候,隻聽到耳邊風聲唿嘯,輕飄飄地就來到了這裏,根本不知道迴家的路,現在怎麽才能迴去呢?”
悟空笑著說道:“這隻是他變的一個小戲法罷了,有什麽難的呢!我現在已經一通百通,我也會變這個。你們都閉上眼睛,不要害怕!”
隻見那美猴王口中念念有詞,轉眼間一陣狂風唿嘯而來,帶著他們從雲端降落。悟空喊道:“孩子們,睜開眼睛吧!”眾猴紛紛睜開眼睛,腳踏實地後,發現這裏正是自己熟悉的花果山,一個個欣喜若狂,紛紛奔向洞穴門口的老路。那些原本在洞裏的猴子們也都一起湧出來,簇擁著孫悟空進入洞穴,按照班次和年齡排列,恭敬地向猴王行禮。然後開始準備美酒佳肴,為他接風洗塵,慶賀重逢,並詢問降妖除魔、拯救幼猴的事情經過。
悟空詳細講述了整個過程,眾猴聽後不停地稱讚,說道:“大王您去了那個地方,竟然學到如此厲害的本領!”悟空接著說:“我當年離開你們的時候,隨著波浪漂流,渡過了東洋大海,一直來到南瞻部洲。在那裏,我學會了人的模樣,穿上了這樣的衣服,穿上了這樣的鞋子,搖搖晃晃地四處遊曆了八九年後,卻沒有學到任何真正的本事;後來我又渡過西洋大海,到達西牛賀洲的地界,拜訪了很多人,幸運地遇到了一位祖師,他傳授給我長生不老的真功夫,讓我掌握了不死不滅的大法。”
眾猴紛紛向孫悟空表示祝賀,都說這是萬劫難逢的喜事。孫悟空笑著對眾猴說:“小的們,你們看現在我們猴子都有了自己的姓氏,這不是很好嗎?”
眾猴好奇地問:“大王,那您姓什麽呢?”孫悟空自豪地迴答:“從今以後,我就姓孫,法號叫悟空。”眾猴聽後,興奮地鼓起掌來,高興地說道:“大王既然姓孫,那我們就是二孫、三孫、細孫、小孫……一家孫、一國孫、一窩孫啦!”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前來討好孫悟空,端著大盆小碗,獻上椰子酒、葡萄酒和各種仙花、仙果,真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啊!哎呀呀!
如今,他們都姓孫,成為了一家人,而孫悟空則期待著能登上仙界的名錄,獲得更高的榮耀。
然而,最終會有怎樣的結局,他們是否能一直居住在此界,這些問題還需要等待下一迴的解答。
次日清晨,他與諸位師兄學習語言禮儀,討論經典道理,練習寫字焚香,每天都是如此。閑暇之餘則打掃庭院、鏟除雜草,種植花卉、修剪樹木,尋找柴火生火,挑水運送豆漿。凡是所需物品,無一不具備齊全。在洞中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六年多。有一天,祖師登上講壇,高高坐下,召集諸位仙人,開始講解大道。真是令人驚歎不已:
天花紛紛飄落,地上湧現金蓮。精妙演繹三乘教義,細微之處涵蓋萬法。輕輕搖動拂塵噴出珍珠寶玉般的文字,聲音響亮震動九天雲霄。一會兒說道家之道,一會兒講解佛家之禪,儒釋道三家相互配合本來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開明一個“道”字皈依真誠的道理,指引人們超脫生死,領悟本性玄妙。
孫悟空在一旁聽著祖師講道,心中歡喜不已,激動得抓耳撓腮,眉開眼笑。他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突然,祖師看到了他這副模樣,喝斥道:“你在班中,為何如此癲狂跳躍,不聽我講學?”
孫悟空趕忙解釋道:“弟子一直專心聆聽,聽到老師父您講出如此精妙的道義,喜不自禁,所以不自覺地做出這樣歡快的舉動,請師父原諒!”
祖師又問道:“既然你能領悟其中的玄妙,那麽我來問你,你來這洞中已經有多久了?”孫悟空答道:“弟子原本愚昧無知,不知道過了多長時間。隻記得灶台下沒有火種,經常去山後砍柴,見到一座山上有一片美麗的桃樹,我在那裏吃過七次飽桃子。”
祖師說:“那座山叫做爛桃山。你既然吃了七次,想必已經過去了七年。如今你想要跟我學習什麽樣的道法呢?”孫悟空迴答道:“任憑尊師教導,隻要是有一點道氣的,弟子都願意學習。”
祖師緩緩說道:“這‘道’字門下共有三百六十種旁門,而這些旁門都能夠修成正果。不知道你想要學習哪一種呢?”孫悟空恭敬地迴答道:“一切全憑尊師的意思,弟子願意全心聽從您的教導。”
祖師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那麽我就先傳授給你‘術’字門中的道法吧,你覺得怎麽樣?”孫悟空好奇地問道:“術門之道具體是什麽樣的呢?”祖師解釋道:“在術字門中,人們會學習請仙扶鸞、問卜揲蓍等法術,通過這些方法可以了解到趨吉避兇的道理。”
孫悟空繼續追問:“像這樣學習,是否能夠獲得長生不老的能力呢?”祖師搖了搖頭,迴答道:“不能!不能!”孫悟空果斷地迴應:“那就不學!不學!”
祖師又開口說道:“再教你‘流’字門中的道法,你意下如何?”孫悟空再次詢問:“流字門中所包含的道義和原理是什麽?”祖師詳細地解答道:“在流字門中,包括儒家、釋家、道家、陰陽家、墨家、醫家等各種學說流派。人們可能會選擇閱讀經典、念誦佛經,或者修煉成真、朝拜聖人等等。”
孫悟空依然關心著長生不老的問題,他問道:“按照這種方式修行,可以實現長生不老嗎?”祖師思考片刻後迴答:“如果僅僅追求長生不老,那就像是在牆壁裏麵安裝柱子一樣,看似堅固,但實際上並不穩固。”
悟空撓了撓頭,疑惑地問道:“師父,弟子愚笨,不懂這些打市語內部使用的隱語。什麽叫做‘壁裏安柱’呢?”祖師微笑著解釋道:“人們建造房屋時,為了追求堅固,會在牆壁之間立一根頂梁柱。然而,當有一天大廈將要倒塌時,這根柱子必然會腐朽不堪。”悟空聽後恍然大悟,但還是搖了搖頭說道:“這樣看來,也無法長久啊。我不想學這個,不想學!”
祖師繼續說道:“那麽我教你‘靜’字門中的道理吧,你覺得怎麽樣?”悟空好奇地問道:“在‘靜’字門中,可以修成什麽樣的正果呢?”祖師耐心地迴答道:“這裏麵包括了休糧守穀、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等修行方式,還有睡功、立功和入定坐關等方法。”
悟空急切地追問道:“這樣做真的能夠長生不老嗎?”祖師緩緩搖頭道:“這種方法就像‘窯頭土坯’一樣。”悟空忍不住笑了起來,說道:“師父您真是有趣。剛剛還說我不會打市語,現在又說‘窯頭土坯’是什麽意思呢?”祖師微笑著解釋道:“就好比那窯頭上製造出來的磚瓦坯子,雖然已經成型,但還沒有經過水火的鍛煉。一旦遭遇傾盆大雨,它們必然會被衝毀。”
悟空搖頭說道:“這樣的法門,能長生嗎?如果不能,那我學它做什麽呢?”祖師聽後有些生氣地說:“你這猴子,如此挑剔,難道就沒有一門你滿意的法門嗎?”他接著介紹道:“我這裏還有一門‘動’字門中的道法,可以傳授給你。”
悟空好奇地問:“動門之道是什麽樣的呢?”祖師解釋說:“這門道法注重有為和有作為,包括采陰補陽、攀弓踏弩、摩臍過氣、用方炮製、燒茅打鼎、進紅鉛、煉秋石以及服用婦女乳汁等方法。”悟空疑惑地問:“這些方法真的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嗎?”祖師搖搖頭迴答:“這種方法雖然可以追求長生,但就像在水中撈月亮一樣,看似可行,實則無法實現。”
悟空不解地問:“為什麽說是水中撈月呢?”祖師耐心地解釋:“月亮高懸天空,水中倒映著月影,雖然能夠看到,但實際上卻無法觸摸到,最終隻能是空歡喜一場。”悟空堅定地表示:“我不會學習這種法門,也不想學其他的。”
祖師聽到這話,氣得跳起來,從高台上跳下來,手中拿著戒尺,指著悟空大聲嗬斥道:“你這個頑皮的猴子,既不願意學習這個,也不願意學習那個,你到底想要怎樣?”說完,祖師走到悟空麵前,用力地在他頭上打了三下,然後轉身背著手走進裏屋,關上中門,留下一臉茫然的眾人離開了。
唬得那一班聽講的人,個個都心驚膽戰,紛紛埋怨孫悟空說:“你這個潑猴,真是太沒禮貌了!師父傳授給你道法,你怎麽不好好學呢,反而跟師父頂嘴?這次把師父惹生氣了,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再出來啊!”大家都對孫悟空很有怨言,甚至開始鄙視和厭惡他。然而孫悟空一點也不氣惱,隻是一臉賠笑。其實那猴王已經破解了盤中之謎,心中暗暗明白,所以不和其他人爭論,隻是默默忍耐著不說話。祖師打他三下,是讓他在三更時分用心思考;祖師倒背著走進去,把中門關上,是讓他從後門進去,到秘密的地方傳授他道法。
當天孫悟空和眾人一起,開開心心地在三星仙洞前等待,盼望著天快點黑下來。等到黃昏時分,他們就一起睡覺,但孫悟空閉上眼睛假裝休息,實際上卻是在閉目養神。
悟空來到山中,這裏沒有報時的更鼓和傳信的箭矢,無法知曉時間。於是,他隻能自己調節唿吸,嚐試通過調整唿吸來判斷時間。大約到了子時左右,他輕輕地起身,穿上衣服,偷偷打開前門,避開眾人,悄悄地走出屋子,抬頭仰望天空。此時正值午夜,月光皎潔明亮,清寒的露水凝結,天地間一片寧靜,仿佛遠離塵世。遠處的樹林幽深,鳥兒棲息其中,源頭的水流潺潺流淌。螢火蟲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飛過的大雁排成整齊的隊列。悟空心想,現在正是三更時分,正是拜訪師父、尋求道法真諦的時候。
他沿著熟悉的路徑走到後門外,發現門竟然半開半掩。悟空心中一喜,暗自說道:“師父果然有心傳授我道法,特意將門留著。”他小心翼翼地走近門口,側身進入門內,一直走到祖師的寢室榻前。隻見祖師蜷縮著身體,朝著裏麵睡著。悟空不敢驚醒祖師,便靜靜地跪在榻前。沒過多久,祖師醒來,舒展雙腿,口中喃喃自語:
“難啊,難啊,難啊!道法最為玄妙,不要把金丹當作等閑之物。如果沒有遇到有緣之人傳授精妙的訣竅,即使空談再多也是徒勞無功。”
悟空應了一聲,大聲說道:“師父,弟子已經在這裏跪了很久了。”祖師聽到聲音知道是悟空,馬上起身披上衣服盤坐著,喝問道:“這猴子!你不在前麵睡覺,卻跑到我後麵來幹什麽?”悟空迴答說:“師父昨天在壇前答應大家,讓弟子在三更的時候,從後門進來傳授我道理,所以弟子才敢大膽地來到老爺您的床榻之下。”祖師聽了這話,非常高興,心裏暗暗想道:“這家夥果然是天地間自然生成的!不然,怎麽能這麽快就打破我的盤中之謎呢?”悟空接著說:“這裏沒有別人,隻有弟子一個人,希望師父大發慈悲,把長生之道傳授給我吧,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恩情!”祖師說:“你現在有這個緣分,我也很樂意告訴你。既然你已經明白了盤中的謎語,那你過來,仔細聽好,我將傳授給你長生的奇妙道法。”
悟空叩頭謝過祖師後,便洗耳恭聽、專心致誌地跪在榻下。祖師說道:“這是一門顯密圓通的真妙訣,它的核心在於修煉自身的精氣神,並將其謹守深藏,不使其泄漏。隻要牢記這些口訣並加以實踐,便能獲得諸多益處,同時也能夠摒棄雜念,得到心靈的寧靜與清涼。當身心得到清涼時,內心就會變得光明皎潔,如同丹台上欣賞明亮的月光一樣。月亮中有玉兔,太陽中有金烏,它們相互盤繞結合。這種結合使得生命更加堅韌,即使置身於火焰之中,也能培育出金色的蓮花。通過聚集和運用五行元素,可以顛倒使用它們,從而完成修行,成為佛或仙人。”
此時,孫悟空終於知道了問題所在,心中頓時豁然開朗。他牢記著師父傳授給他的口訣,對菩提祖師深深地拜謝,表示感激之情。隨後,他走出後門,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隻見東方的天空微微泛白,西邊的陽光燦爛奪目。他沿著原路返迴前門,輕輕地推開門走進去,然後靜靜地坐在原來睡覺的地方,故意搖晃床鋪發出聲響,說道:“天亮了!天亮了!起床啦!”那些人還正在熟睡之中,完全不知道孫悟空已經得到了好處。當天他們起床後繼續打鬧玩耍,而孫悟空則暗中默默修煉,在子午前後的時候,獨自調整氣息。
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已經過去了三年。菩提祖師再次登上寶座,與眾人講解佛法。這次談論的是一些深奧的公案和比喻,探討的是外在表象背後的深意。突然,祖師問道:“悟空在哪裏?”孫悟空趕忙走上前去,跪在地上迴答道:“弟子在這裏。”祖師問道:“你最近都修煉了什麽道法?”孫悟空答道:“弟子最近對佛法的理解有所加深,根基也逐漸穩固了。”??祖師說罷,又對悟空說道:“你既然已經通曉法性,了解根源,也已注入神體,那就要小心提防‘三災利害’啊!”悟空聽後,沉思片刻,然後緩緩說道:“師傅您這話不對呀。我曾聽聞道德高尚者,能與天同壽;水火相濟者,百病不生。為何會有這‘三災利害’呢?”祖師答道:“這是非常之道,需要奪取天地的造化,侵蝕日月的玄機;隻有這樣,才能煉成金丹。但當金丹煉成之後,鬼神都難以容忍這種行為。雖然可以保持容顏和延長壽命,但每過五百年,上天就會降下雷災打擊你,因此必須要明心見性,提前做好躲避的準備。如果能夠躲過,那麽壽命就能與天同齊;如果無法躲過,那就隻能喪命於此。”
再五百年後,天降火災燒你。這火並非來自於天空的天火,也不是凡間之火,而是被稱作“陰火”。它會從自身的湧泉穴開始燃燒,一直蔓延到泥垣宮,將五髒燒成灰燼,四肢腐朽,使得千年的苦行修煉化為虛幻。再過五百年,還會降臨風災吹拂你。這風既非東南西北四方之風,也不是溫和宜人的薰金朔風,更不是花柳鬆竹之風,而是被稱為“贔風”。它會從囟門中吹入六腑,穿過丹田,貫穿九竅,導致骨肉消散疏鬆,身體自行解體。因此,這些災難都需要避開。”
悟空聽了這話,嚇得渾身發抖,連忙磕頭行禮道:“懇請老爺憐憫,傳授給我躲避這三災的方法,我絕對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祖師說道:“這其實並不困難,但你與其他人有所不同,所以無法傳授。”悟空不解地問:“我也是頭頂天,腳踩地,擁有相同的九竅四肢、五髒六腑,為何與別人不同呢?”
祖師看著眼前的孫悟空,開口說道:“你雖然看起來像人,但卻比人少了腮幫子。”
原來,孫悟空長著一張孤拐臉,凹陷的臉頰和尖銳的嘴巴。孫悟空聽後,笑著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臉,迴答道:“師父您真會算計啊!我雖然沒有腮幫子,但卻比別人多了個素袋,這樣也可以彌補一下吧。”祖師微微一笑,繼續問道:“好吧,那你想要學習哪種變化呢?有一種天罡數的變化,共有三十六種;還有一種地煞數的變化,共有七十二種。”
孫悟空連忙答道:“弟子願意多學一些,就學一個地煞變化吧。”祖師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你過來,我傳授給你口訣。”說完,祖師便俯下身來,貼近孫悟空的耳朵,低聲說出了一段神秘的口訣。孫悟空聰明伶俐,一點就通,他立刻記住了這段口訣,並開始自行修煉。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終於學會了七十二變。
某一天,祖師帶著眾多門徒在三星洞前欣賞傍晚的景色。
祖師看著悟空問道:“悟空啊,事情辦成了沒有?”悟空滿臉欣喜地迴答說:“多謝師父的大恩大德,弟子已經功德圓滿,可以霞舉飛升啦!”
祖師微笑著點點頭,說道:“那你試著飛起來給我看看。”悟空聽後興奮不已,立刻展示自己的本領。他將身體輕輕一聳,連續翻了幾個跟頭,一下子就跳離地麵五六丈高,踩著雲霞向上飛去。然而,一頓飯的時間過去了,他卻始終無法飛到三裏遠的地方,最終又落迴到祖師麵前。他雙手叉腰,得意洋洋地對祖師說:“師父,您看,這就是飛舉騰雲了吧!”
祖師忍不住笑了起來,搖頭說道:“你這可不算真正的騰雲駕霧,頂多隻能算是爬雲罷了。自古以來,人們都說‘神仙朝遊北海暮蒼梧’,像你這樣半天連三裏路都飛不到,就算是爬雲也還差得遠呢!”
悟空好奇地問:“什麽叫‘朝遊北海暮蒼梧’呢?”祖師解釋道:“凡是能夠騰雲駕霧的人,早上從北海出發,遊覽過東海、西海和南海,最後再轉迴蒼梧山。而蒼梧山其實是北海零陵的一個傳說中的地方。隻有將四海之外的地方一天之內都遊覽遍,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騰雲駕霧。”
悟空聽到這裏,撓著頭說:“這個太難了吧?”祖師笑著迴答:“世上沒有什麽困難的事情,隻要有心就能做到。”悟空聽了這句話,連忙磕頭行禮,並說道:“師父,您說得對!做人就要做徹底。既然這樣,您不如發個善心,把這騰雲駕霧的方法全部傳授給我吧,我一定不會忘記您的恩情。”
祖師點點頭,答應道:“好,那我就教你。一般仙人都是用腳蹬地起飛,但你剛才卻是連拉帶扯才飛起來。我現在根據你的姿勢,傳授你一個‘筋鬥雲’的法術。”悟空聽後非常高興,再次磕頭請求,祖師便傳授給他一句咒語:“這朵雲,隻要捏起法訣,念動真言,握緊拳頭,然後身體輕輕一抖,就可以跳起來。一個筋鬥就能翻十萬八千裏呢!”
眾人聽了都紛紛嬉笑,有人說:“悟空真是太幸運了!學會了這個本領,可以去給人當衛兵、送文件、傳遞消息,走到哪裏都能找到工作。”師徒們聊到天黑各自迴到洞府休息。
這一夜,悟空集中精力修煉法術,成功學會了筋鬥雲。從此之後,他每天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著,這種長生不老的美妙感覺真是讓人陶醉。
有一天,春天過去夏天來臨,大家都聚集在鬆樹下討論了很久。有人對悟空說:“悟空啊,你前世到底修了什麽福緣呢?前幾天老師父在你耳邊悄悄告訴你躲避三災變化的方法,你現在都會了嗎?”
悟空笑著迴答:“各位兄長,實不相瞞,一方麵是師父傳授給我的,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我日夜勤奮練習,所以那些變化的本領我都已經掌握了。”大家紛紛說道:“趁著這個好時機,你不妨展示一下,讓我們也開開眼界。”
悟空聽到後,立刻振作起來,準備賣弄自己的本事,說:“各位師兄,請出題吧!你們想要看我變成什麽?”大家齊聲說:“那就變成一棵鬆樹吧。”悟空默念口訣,施展咒語,輕輕搖晃身體,瞬間就變成了一棵挺拔的鬆樹。真是神奇極了:
鬱鬱蔥蔥的鬆樹四季常青,筆直高聳,秀麗多姿。完全沒有一絲猴子的模樣,全身上下都是經曆過風霜雨雪的堅韌枝條。
大眾見了,紛紛鼓掌大笑,讚不絕口地說道:“好一隻機靈的猴子啊!”眾人的喧鬧聲越來越大,不知不覺間驚動了正在室內靜修的祖師。
祖師聽到外麵的吵鬧聲,急忙手持拐杖走出門來,大聲喝問:“是誰在這裏喧嘩?”大眾聽到祖師的唿喊,連忙整理衣服,恭敬地向前行禮。此時,悟空也變迴了本來的模樣,混雜在人群之中迴答道:“請稟告尊師,我們正在這裏聚會聽講,並沒有外人在這裏喧嘩。”
祖師怒氣衝衝地嗬斥道:“你們如此大唿小叫,哪裏有一點修行者的樣子!修行之人,開口說話就會散去神氣,舌頭一動便會惹出是非。怎麽能在這裏大聲叫嚷呢?”
大眾解釋道:“實在不敢瞞著師父,剛才孫悟空表演變化戲法,讓他變成一棵鬆樹,沒想到真的變成了一棵鬆樹,我們都驚歎不已,齊聲喝彩,所以才不小心驚擾了師父,請您饒恕我們的罪過。”
祖師聽後,生氣地揮揮手說:“你們都起來吧。”祖師怒喝道:“悟空,過來!我問你,你為何如此調皮搗蛋,竟然變成一棵鬆樹?此時此刻,難道不是在眾人麵前炫耀自己嗎?如果你看到別人擁有某種技能或能力,你會向他們請教嗎?而當別人看到你掌握了這種技能時,他們肯定也會向你請教。但是,如果因為害怕惹事而傳授給他人,或者如果不傳授給他人,就會招來災禍,那麽最終你的生命將無法得到保障。”
孫悟空連忙叩頭認錯,說:“弟子知錯,請師父恕罪!”祖師說道:“我不會怪罪於你,但是你必須離開這裏。”孫悟空聽到這句話後,眼淚汪汪地問道:“師父,您讓我去哪裏呢?”
祖師迴答道:“你從哪裏來,就迴到哪裏去吧。”孫悟空恍然大悟,說道:“我來自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的水簾洞。”祖師說:“你趕快迴去吧,這樣才能保住你的性命。如果留在這裏,必定會有大難臨頭!”
孫悟空感到非常愧疚,說:“啟稟尊師,我已經離家二十年了。雖然我很想念過去的兒孫們,但我還沒有報答師父的深厚恩情,實在不忍心離去。”
祖師語氣嚴厲地說道:“哪裏有什麽恩義?隻要你不惹事生非,不牽連到我就好!”悟空聽後感到無奈,隻好向祖師告辭,並與眾人道別。祖師又叮囑說:“你這次離開,肯定會惹出不少麻煩。無論你怎樣惹事生非,都絕對不能說出自己是我的徒弟。如果你敢透露半個字,我馬上就能知道,到時定會把你這猴子剝皮挫骨,將你的神魂貶到九幽之地,讓你永遠無法翻身!”悟空連忙迴答:“我絕對不會提到師父您一個字,隻會說這些本事都是我自己學會的。”
悟空謝過祖師後,隨即轉身,念動咒語,施展法術,縱身跳上筋鬥雲,徑直向東勝神州飛去。不到一個時辰,他就看到了花果山和水簾洞。美猴王心中暗自歡喜,自言自語地說道:
“去的時候還是凡人俗子,現在已經得到了道法,身體變得輕盈無比。世上沒有人願意立下誌向,但是一旦立誌修煉玄妙之道,自然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過去過海時困難重重,但今天迴來卻是輕而易舉。祖師的臨別教誨仍在耳邊迴響,沒想到這麽快就能見到東海了。”
悟空按下雲頭,一路直奔花果山而來。到了花果山後,便開始尋找道路。突然聽到一聲尖銳的鶴唳和一陣悲傷的猿啼,那鶴唳之聲直衝向雲霄之外,猿啼之音則充滿了無盡的悲哀和傷痛。悟空隨即開口大聲喊道:“孩兒們,我迴來了!”
隻見那懸崖之下、石坎旁邊、花草叢中和樹林之間,大大小小的猴子紛紛跳出來,數不勝數,將美猴王緊緊地圍在了中間。他們叩頭行禮,齊聲叫道:“大王啊,您可真是讓我們擔心壞了!怎麽這一去就是這麽久呢?把我們都撇在這裏,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著您迴來!最近有一個妖魔來到這裏欺負我們,強行霸占我們的水簾洞,還搶走了我們的家當,捉走了好多小猴子。我們拚死抵抗,日夜不停地守護家園。幸好大王終於迴來了!要是大王再晚來幾年,恐怕我們的山洞都要歸別人所有了!”
悟空聽了這番話,心中頓時燃起怒火,憤怒地說道:“究竟是什麽樣的妖魔,竟敢如此放肆!你們給我詳細說說,看我不找他報仇雪恨!”
卻說美猴王榮歸故裏後,又過了一段時間,突然一隻猴子跑來稟報說:“啟稟大王,外麵來了一個怪物,要搶我們的東西,打傷了許多兄弟,現在正在水簾洞外叫罵呢!”
美猴王聽了大怒,立刻率領眾猴衝出水簾洞,隻見一隻妖怪手持大刀,氣勢洶洶地站在洞口。美猴王上前問道:“你是什麽人?為何要打我的子民?”
那妖怪答道:“我乃混世魔王,今日特來此與你一戰!”美猴王哈哈大笑,說道:“原來是個不自量力的家夥,看棒!”說著,便揮舞著金箍棒向混世魔王打去。兩人你來我往,打得難解難分。最後,美猴王使出一招“海底撈月”,將混世魔王打翻在地,然後一腳踩死了他。
眾猴見狀,紛紛歡唿雀躍,稱讚美猴王的英勇。美猴王則得意洋洋地說道:“以後若還有誰敢來犯,本王定讓他有來無迴!”說完,便帶著眾猴返迴水簾洞,繼續享受他們的快樂生活。
美猴王正默默地欣賞著周圍的景色,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一陣喧鬧聲。他好奇地順著聲音的方向走去,發現自己已經來到了一座陡峭的山崖前。原來,在這山崖之下,隱藏著一個神秘而深邃的洞穴——水髒洞。
洞門前,幾隻小妖正在歡快地跳躍舞蹈,見到悟空後,他們立刻轉身離去。悟空見狀,大聲喊道:“不要走!我想借你們的嘴,傳達我的心意。我是來自正南方花果山的水簾洞洞主。你們家那個所謂的混世鳥魔,多次欺負我的兒孫們,我特地前來找他算賬,看看誰更厲害!”
那小妖聽了,嚇得臉色發白,匆忙跑進洞裏向魔王稟報:“大王!不好了!出大事了!”魔王鎮定自若地問道:“有什麽大不了的事情?”
小妖緊張地迴答道:“洞外有一隻猴子自稱是花果山水簾洞洞主。他說您多次欺負他的兒孫們,所以特意來找您,想要跟您較量一番呢。”魔王微微一笑,說道:“我常常聽那些猴精提起過他們有個大王,說是出去修行去了,想必就是今天這位吧。你們看到他穿著什麽樣的衣服,拿著什麽樣的武器?”
小妖道:“他也沒什麽器械,光著頭,身上穿著一件紅色衣服,係著一條黃色絲帶,腳下踩著一雙黑色靴子,既不是和尚,也不是道士,更不是神仙,就這樣赤手空拳地站在門外叫呢。”
魔王聽了說道:“給我拿披掛和兵器來!”那小妖立刻就去拿來了。魔王穿上盔甲,拿著大刀,帶著眾妖出門,高聲喊道:“哪個是水簾洞洞主?”孫悟空急忙睜開眼睛看過去,隻見那魔王:頭上戴著烏金頭盔,閃閃發光;身上穿著黑色長袍,隨風飄動。下麵穿著黑色鐵甲,緊緊勒住皮條;腳上踏著花紋靴子,像大將一樣威風凜凜。腰圍有十圍寬,身高有三丈高。手裏握著一把刀,刀刃非常鋒利。被稱為混世魔王,一副兇惡的樣子。
隻見那猴王一聲怒喝:“這可惡的妖魔,居然如此眼大,竟然看不到俺老孫!”魔王定睛一看,不禁大笑起來:“你這身材矮小之人,年齡不足三十歲,手中又沒有武器,為何還敢如此囂張狂妄,口出狂言,想要與我比試高下呢?”
孫悟空聽後怒不可遏,破口大罵道:“你這該死的妖魔,原來你眼睛瞎了!你覺得我個子小,但我想變大卻易如反掌。你覺得我沒有武器,但我的雙手可以觸及天邊的月亮!你不用害怕,隻要挨老孫一拳!”說完,他縱身一躍,跳上前去,狠狠地向魔王臉上打去。
魔王迅速伸出手臂擋住,說道:“你這麽矮小,而我這麽高大,如果你想用拳頭,那我就用刀來對付你,如果我一刀砍死你,豈不是讓人笑話。不如等我放下刀,和你比試一下拳法。”
孫悟空迴答說:“好啊!有種的就過來吧!”於是,那魔王丟下架子開始動手,孫悟空則靈活地鑽進對方懷裏與之對抗。他們兩人拳來腳往,互相攻擊。原本長拳看起來威風凜凜,但實際上並不實用;而短拳雖然短小精悍,卻是十分牢固。最後,孫悟空巧妙地利用自己的靈活性,從下方攻擊魔王,讓他無法還手。
隻見那怪閃過,迅速地拿起那板大的鋼刀,朝著悟空劈頭蓋臉地砍去。悟空急忙側身躲開,那怪撲了個空。悟空眼見那怪如此兇猛,便使出了身外身法,從身上拔出一把毫毛,放進嘴裏嚼碎,然後向空中噴出,大喊一聲:“變!”瞬間變出了三二百個小猴子,將那怪緊緊地圍在了中間。
其實,人一旦獲得仙體,就能隨心所欲地變化出各種形態。而這猴王自從得道成仙之後,身上擁有八萬四千根毛羽,每一根都能夠隨意變化,完全符合他的心意。這些小猴子們機靈乖巧,身手敏捷,刀砍不到他們,槍刺也無法傷害到他們。隻見他們前擁後擠,跳躍著撲向那怪,將其團團圍住。有的抱住那怪,有的拉扯它,還有的鑽進那怪的褲襠裏,扳住它的腳,又踢又打,又抓又撓,亂成一團。
悟空剛剛奪得了混世魔王的大刀,分開小猴們,對著混世魔王的頭頂用力一揮,將其砍成兩段。隨後,他帶領著小猴子們衝進山洞裏,將所有大大小小的妖精全部消滅殆盡。接著,悟空抖動身上的毫毛,將它們收迴身上。然而,還有一些毫毛無法收迴,原來是之前在水簾洞被混世魔王抓走的小猴子們。
悟空問道:“你們為什麽會在這裏?”大約有三五十個小猴子,都含著淚水說道:“自從大王您去修仙之後,這兩年來,這個混世魔王一直騷擾我們,把我們都抓來了這裏。看啊,那些不就是我們洞裏的東西嗎?連石盆和石碗都被這家夥給搶過來了。”
悟空憤怒地說:“既然這些都是我們的東西,那就趕快都搬到外麵去吧!”說完,悟空在洞裏放起大火,把整個水髒洞燒成一片焦土,然後帶著小猴子們迴到了花果山。他對眾猴說:“你們跟我一起迴去吧。”
眾猴們卻說:“大王,我們來的時候,隻聽到耳邊風聲唿嘯,輕飄飄地就來到了這裏,根本不知道迴家的路,現在怎麽才能迴去呢?”
悟空笑著說道:“這隻是他變的一個小戲法罷了,有什麽難的呢!我現在已經一通百通,我也會變這個。你們都閉上眼睛,不要害怕!”
隻見那美猴王口中念念有詞,轉眼間一陣狂風唿嘯而來,帶著他們從雲端降落。悟空喊道:“孩子們,睜開眼睛吧!”眾猴紛紛睜開眼睛,腳踏實地後,發現這裏正是自己熟悉的花果山,一個個欣喜若狂,紛紛奔向洞穴門口的老路。那些原本在洞裏的猴子們也都一起湧出來,簇擁著孫悟空進入洞穴,按照班次和年齡排列,恭敬地向猴王行禮。然後開始準備美酒佳肴,為他接風洗塵,慶賀重逢,並詢問降妖除魔、拯救幼猴的事情經過。
悟空詳細講述了整個過程,眾猴聽後不停地稱讚,說道:“大王您去了那個地方,竟然學到如此厲害的本領!”悟空接著說:“我當年離開你們的時候,隨著波浪漂流,渡過了東洋大海,一直來到南瞻部洲。在那裏,我學會了人的模樣,穿上了這樣的衣服,穿上了這樣的鞋子,搖搖晃晃地四處遊曆了八九年後,卻沒有學到任何真正的本事;後來我又渡過西洋大海,到達西牛賀洲的地界,拜訪了很多人,幸運地遇到了一位祖師,他傳授給我長生不老的真功夫,讓我掌握了不死不滅的大法。”
眾猴紛紛向孫悟空表示祝賀,都說這是萬劫難逢的喜事。孫悟空笑著對眾猴說:“小的們,你們看現在我們猴子都有了自己的姓氏,這不是很好嗎?”
眾猴好奇地問:“大王,那您姓什麽呢?”孫悟空自豪地迴答:“從今以後,我就姓孫,法號叫悟空。”眾猴聽後,興奮地鼓起掌來,高興地說道:“大王既然姓孫,那我們就是二孫、三孫、細孫、小孫……一家孫、一國孫、一窩孫啦!”大家都興高采烈地前來討好孫悟空,端著大盆小碗,獻上椰子酒、葡萄酒和各種仙花、仙果,真是一派歡樂祥和的景象啊!哎呀呀!
如今,他們都姓孫,成為了一家人,而孫悟空則期待著能登上仙界的名錄,獲得更高的榮耀。
然而,最終會有怎樣的結局,他們是否能一直居住在此界,這些問題還需要等待下一迴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