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孫行者精神抖擻,威風凜凜,手持著金箍鐵棒,腳踏著祥瑞之光,飛身而起,直衝向空中,迎麵大聲喝道:“你是何方來的妖邪鬼魅,膽敢在此地放肆猖獗!”那怪物發出尖銳的叫聲,高聲迴答道:“吾等並非他人,乃是麒麟山獬豸洞賽太歲大王爺爺麾下的先鋒。今日奉大王之命,前來此地選取兩名宮女,侍奉金聖娘娘。你又是何人,竟敢前來質問我!”


    行者大聲說道:“吾乃齊天大聖孫悟空。因保護東土唐僧前往西天拜佛取經,路經此國,得知你這夥邪魔妖怪欺負君主,特此施展雄才大略,治理國家,祛除邪祟。正四處尋找你們,沒想到你卻自己送上門來!”那怪物聽聞此言,不知天高地厚,揮舞著長槍就向行者刺去。行者舉起金箍鐵棒,迎麵猛擊。


    在半空中,雙方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金箍棒乃是龍宮的鎮海珍寶,長槍則是人間的煉鐵所製。凡俗兵器怎敢與仙家神兵相比,一旦碰撞,神氣便會泄露。大聖原本是太乙金仙,而妖精本是邪魔妖孽。邪惡之徒怎能靠近正直之人,一旦正義降臨,邪惡便會消散。那個興風作浪、撥弄塵土、恐嚇皇王的妖怪,這個騰雲駕霧、遮蔽日月的妖魔。雙方拋開架勢,放手一搏,以輸贏定勝負,無能之輩怎敢自稱豪傑!終究還是齊天大聖更勝一籌,隻聽得“乒乓”一聲,金箍棒一棍將長槍打斷。


    卻說那妖精被行者一鐵棒把根槍打得斷成兩截,嚇得她丟盔棄甲,落荒而逃,慌不擇路間,隻顧著保住小命要緊,趕忙掉轉頭去,風也似的朝著西邊敗逃而去。


    行者並沒有著急追趕那妖怪,而是按下雲頭,來到避妖樓地穴外麵,高聲喊道:“師父,快和陛下一同出來吧。那怪物已經被我趕走了。”那唐僧聽了,這才小心翼翼地扶著君王,從洞穴裏緩緩走出。隻見此時天空晴朗,萬裏無雲,再也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妖氣。


    那皇帝立即走到酒席跟前,親自拿起酒壺,倒滿酒杯,雙手奉上給行者,說道:“神僧,多有得罪,還請原諒!”行者接過酒杯,尚未開口說話,就聽到朝堂門外有官員前來稟報:“西門著火啦!”行者聽聞此言,將手中的金杯連同美酒一起向空中用力一揮,隻聽見“當”的一聲脆響,那個金杯重重地摔落在地上。君王頓時慌了神,連忙躬身行禮,賠罪道:“神僧,真是抱歉啊,是寡人的錯!本來應該請您登上寶殿當麵拜謝,隻是因為這裏有現成的酒水,所以才在這裏招待您。沒想到神僧竟然把酒杯給扔了,難道是對寡人有所怪罪嗎?”行者笑著擺擺手,說道:“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沒過多久,又有官員前來稟報說:“真是及時雨啊!剛才西門著火,被這場大雨給撲滅了。現在滿大街流淌的水,全都是濃烈的酒氣。”孫悟空再次笑著說道:“陛下,你看到我扔掉酒杯,可能懷疑我有什麽不滿的意思,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那個妖怪失敗後逃向西方,我沒有追趕他,他卻放火想要阻止我們。而這一杯酒,正是我用來滅火、拯救西城內外百姓的,怎麽會有其他想法呢!”


    國王聽後更加高興和敬重,隨即邀請唐僧師徒四人一同登上寶殿,並表達出要將王位禪讓給他們的意願。孫悟空笑著迴答道:“陛下,剛才那個妖怪自稱是賽太歲的先鋒,來到這裏是為了抓走宮女。他現在打了敗仗迴去,肯定會報告給他的主子。那家夥一定會再來找我爭鬥。我擔心他突然率領大軍前來,難免會再次驚嚇傷害百姓,驚擾陛下。所以我想主動前去迎接他,在空中抓住他,找迴皇後。隻是不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去,這裏距離他的山洞有多遠?”


    國王說道:“寡人曾經派遣‘夜不收’的軍馬到那裏去探聽消息,往返一趟需要五十多天。那個地方位於南方,大約有三千多裏。”行者聽了,說道:“八戒、沙僧,你們在這裏保護好陛下,我去去就來。”國王急忙拉住他說:“神僧請稍等一天,等我安排一些幹糧、烘炒之物,再給你一些盤纏銀兩,選一匹快馬,你才能出發。”行者笑著說:“陛下,你這說的是翻山越嶺步行的話。我老孫不瞞你說,像這三千裏的路程,我就算是在鍾裏倒酒,酒都不會冷,打個來迴也沒問題。”國王說:“神僧,你不要怪我這麽說。你的尊容,確實像一隻猿猴,怎麽會有這樣的法力,還能走路呢?”


    行者說道:“我這身軀雖是猿猴之屬,但自幼便踏上了探尋生死之道的征程。我四處尋訪明師,以求傳授大道,在山前日夜修煉,不曾有片刻懈怠。我以天空為頂,以大地為爐,將兩種奇妙的藥物匯聚其中,如同烏兔般循環不息。我汲取陰陽水火之力,交融交匯,終於在某個時刻頓悟了玄關之妙。


    這一切全仗著天罡搬運之功,也憑借著鬥柄遷移之步。我深知退爐進火的時機至關重要,抽鉛添汞時也需相互關照。我精心攢簇五行,使之造化而生,調和四象,使其分時有度。二氣歸於黃道之間,三家相會於金丹之路。當我領悟通徹法律之道後,迴歸四肢,原本的筋鬥之術更是如有神助。


    我一縱身便能越過太行山,一打鬥便能打過淩雲渡。何愁峻嶺有幾千重,不怕長江有百十數。隻因我變化無窮,沒有任何阻攔,一打便是十萬八千裏的路程!”


    那國王見說,又驚又喜,笑吟吟捧著一杯禦酒遞與行者道:“神僧遠勞,進此一杯引意。”這大聖一心要去降妖,那裏有心吃酒,隻叫:“且放下,等我去了迴來再飲。”好行者,說聲去,唿哨一聲,寂然不見。那一國君臣,皆驚訝不提。


    卻說行者將身一縱,早見一座高山,阻住霧角。即按雲頭,立在那巔峰之上。仔細觀看,好山:山峰高聳入雲,占地遼闊,遮天蔽日,雲霧繚繞。衝天處,尖峰筆直矗立,仿佛要刺破蒼穹;占地處,山脈綿延不絕,宛如一條巨龍蜿蜒伸展。山嶺上,鬆樹鬱鬱蔥蔥,四季常青,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崖下,石頭磷磷峋峋,曆經萬年千年,依然堅定不移。


    山林中,時常傳來夜猿的啼叫聲,讓人感到一絲淒涼;山澗內,常常有妖蟒出沒,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山禽的叫聲婉轉悠揚,山獸的吼聲震耳欲聾。山獐山鹿成雙成對,紛紛奔走;山鴉山鵲成群結隊,密密麻麻地飛翔。山上的花草樹木種類繁多,讓人目不暇接;山桃山果掛滿枝頭,映照著時光的新意。


    雖然這座山地勢險要,難以行走,但卻是妖仙隱居的好地方。


    孫悟空看著這些美景,怎麽也看不膩,他想要找到妖怪的洞府,突然看到山凹處有熊熊大火噴出,刹那間,漫天都是紅色的火焰,火焰中冒出一股濃烈的煙霧,比火焰還要毒。


    好厲害的煙霧啊!隻見那:火光迸發出無數金色的燈光,火焰像千條紅色的彩虹一樣飛舞。那煙霧既不是灶筒冒出的煙,也不是草木燃燒產生的煙,而是呈現出五種顏色:青色、白色、紅色、黑色和黃色。它熏烤著南天門的外柱,燎燒著靈霄寶殿的大梁。燒得窩裏的野獸皮肉潰爛,林中的飛鳥羽毛全部脫落。單看這煙霧如此兇惡,怎麽能進入深山降伏這個怪物大王呢!


    孫悟空正在感到恐懼的時候,又看見山裏噴出了一道沙塵。這沙塵真是遮天蔽日啊!你看:沙塵紛紛揚揚地遍布天涯海角,鄧鄧渾渾地遮蓋住整個大地。細小的塵土到處迷住人的眼睛,粗糙的灰塵在山穀中滾動,像是滿地的芝麻。


    采藥的仙童迷失了同伴,砍柴的樵夫找不到迴家的路。即使手中拿著明亮的寶珠,瞬間也被刮得眼睛發花。


    這行者隻顧著觀賞把玩,未曾留意沙灰竟飛入鼻中,隻覺癢絲絲的,忍不住打了兩個噴嚏。他趕忙迴頭伸手,在岩下摸索到兩個鵝卵石,將鼻子塞住。隨後,他搖身一變,化作一隻攢火的鷂子,振翅飛入煙火之中。在煙火間穿梭了幾下,沙灰便消失無蹤,煙火也熄滅了。他急忙現出本相,繼續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隻聽得丁丁東東的聲音傳來,原來是一個銅鑼在響。行者心想:“我怕是走錯路了,這裏並非妖精的住處。這鑼聲好似鋪兵的鑼聲,想必是通往國都的大路,有鋪兵去傳遞文書。待我去問他一問。”


    正想著,隻見一個小妖兒挑著黃旗,背著文書,敲著鑼兒,急匆匆地如飛一般趕來。行者笑道:“原來是這家夥在打鑼。不知他送的是什麽書信,待我聽他一聽。”


    好一個大聖,隻見他身形一轉,化作一隻威猛的蟲子,悄然無聲地飛到那妖怪的書包之上。此時隻聽見那妖精敲打著銅鑼,嘴裏不停地念叨著:“我家大王,真是心狠手辣啊。三年前跑到朱紫國強行奪走了金聖娘娘,一直沒有機會親近她,隻能讓那些前來服侍的宮女遭殃。兩個來了就被殺掉了,四個來了也一樣慘遭毒手。前年要了一批宮女,去年又要了一批,今年還是不肯罷休,結果卻碰到了硬茬子。那個負責索要宮女的先鋒大將,竟然被一個叫孫行者的家夥給打敗了,導致現在沒法再要宮女了。我家大王為此勃然大怒,打算和其他國家開戰,還命令我前去下達戰書。這次要是打起來,那國王如果不迎戰還好說,如果迎戰必定會大敗。我家大王擅長使用煙火飛沙等法術,到時候那國王、大臣以及平民百姓們,恐怕一個都活不了。等到我們占領了他們的城池後,大王就能稱帝,而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雖然能得到一些官職爵位,但這實在是天理難容啊!”


    行者聽了這話,心中暗自歡喜,心想:“原來這妖精也有心地善良的時候啊!她後麵那兩句話,說什麽‘天理難容’,倒不像是壞妖怪會說出來的話呀!隻是那句‘金聖皇後一向無緣,未得沾身’,我實在是弄不懂其中深意。待我再問問她。”說完,行者嚶的一聲,展翅離開了妖精,飛到前方十餘裏處,搖身一變,變成了一個小道童。隻見他頭上挽著雙抓髻,身上穿著百衲衣,手中敲打著魚鼓簡,口中哼唱著道情詞。


    行者轉過山坡,迎麵遇到那個小妖,便向他打了個招唿:“長官,您這是要去哪裏呢?送的是什麽公文呀?”那小妖似乎認識行者一般,停下手中的銅鑼槌,笑嘻嘻地迴禮道:“我家大王派我到朱紫國去送戰書呢。”行者接著問道:“你們大王和朱紫國的那件事,可有結果了嗎?”


    那小妖說:“自從前年把她抓迴來後,當時就有一個神仙送給她一件五彩仙衣讓她穿上。從那以後,她渾身長滿了尖刺,我們大王連碰都不敢碰她一下。哪怕隻是輕輕摸一下,手都會痛得受不了。到現在為止,大王還沒有和她親近過呢。今天早上,大王派先鋒去要宮女伺候娘娘,結果被一個叫孫悟空的打敗了。大王非常生氣,就讓我來給你們下戰書,明天和你們再戰一場。”行者好奇地問道:“大王為什麽這麽生氣啊?”小妖迴答說:“大王正為此事煩惱呢。你要是能過去給他唱首道情詞,幫他解解悶那就再好不過了。”說完,行者便拱手作揖,然後轉身離開。那小妖則繼續敲著銅鑼往前走。隻見行者突然麵露兇相,掣出金箍棒,轉過身來朝著小妖的後腦勺就是一棒。隻聽“砰”的一聲,小妖的腦袋頓時鮮血四濺,腦漿迸裂,皮開肉綻,一命嗚唿!行者收起金箍棒,突然有些懊悔地自言自語道:“哎呀,我太著急了!忘了問問這個妖怪叫什麽名字,算了!”


    卻說那行者卻去取下他的戰書,小心翼翼地藏於袖內;又將他的黃旗、銅鑼,偷偷藏在了路旁草裏;正當行者扯著那妖怪的腳要往澗下捽時,突然聽到當的一聲響,隻見那妖怪腰間露出一個鑲金的牙牌。牙牌上麵刻著字,寫道:心腹小校一名,有來有去。五短身材,扡撻臉,無須。長川懸掛,無牌即假。


    行者見此,不禁笑出了聲:“哈哈,這廝名字叫作有來有去,沒想到我這一棍子,打得他‘有去無來’了!”說完,便將牙牌解下,係在自己的腰間,本想將那妖怪的屍骸捽下,但又想到那煙火之毒的厲害,便不敢再去找他的洞府。於是,行者再次舉起金箍棒,對著那妖怪的胸前狠狠搗了一下,然後挑著他的屍體,徑迴本國,心想這下應該能算立了個頭功。你看他自思自念,唿哨一聲,很快就迴到了國界。


    此時,那八戒正在金鑾殿前,正全心全意地護持著國王和唐僧。忽然間,他迴頭看到行者從半空中將一個妖精挑了過來,心中頓時有些不悅,嘴裏嘟囔道:“哎呀呀!真是不打緊的買賣!早知道這樣,還不如讓俺老豬去把他拿來呢,也好讓俺算一功啊!”


    話音未落,行者便按下雲頭,將妖精狠狠地摔在階下。八戒見狀,急忙跑上前去,舉起釘耙就築了下去,口中還嚷道:“此乃老豬之功!”行者卻道:“你這呆子,這算什麽功勞?”八戒不服氣地說:“莫要耍賴!我有證據!你瞧,這一耙下去,可是築了九個眼子哩!”行者道:“你且看看,這妖精可有頭?”八戒笑著說:“原來是個沒頭的!難怪我築他時,他動也不動一下。”行者又問:“師父在哪裏?”八戒道:“在殿裏與國王敘話呢。”行者道:“你快去請他出來。”八戒連忙跑上殿去,向三藏點了點頭。三藏隨即起身下殿,迎著行者走來。行者將一封戰書揣在三藏袖中,說道:“師父收下,千萬別讓國王看見。”


    正說著,那國王也下殿來,迎著行者問道:“神僧孫長老來了!捉拿妖怪之事進展如何?”行者用手指著階下說:“那階下的不就是妖精嗎?已被老孫打殺了。”


    國王見了那妖屍,不禁說道:“這的確是個妖屍,但卻並非賽太歲。寡人曾親眼見過賽太歲兩次,他身高丈八,肩寬五停;麵容似金光閃耀,聲音如霹靂轟鳴;怎會是這般矮小鄙陋。”行者聽了,笑著迴答道:“陛下所言極是,這確實不是賽太歲。此乃一個前來報信的小妖,不巧被老孫撞見,便先將其打死,挑迴來向陛下報功。”國王聽後大喜,連連稱讚道:“好,好,好!此乃頭功一件!寡人時常差人前去打探賽太歲的消息,卻從未得到過確切的情報。如今神僧一出馬,便捉了一個迴來,真乃神通廣大!”隨即下令道:“快取暖酒來!為長老賀功!”


    行者卻道:“喝酒乃是小事。我想請問陛下,金聖宮娘娘臨別之時,可曾留下什麽信物?請賜予我一些。”


    那國王聽聞“表記”二字,猶如被刀劍剜心一般,悲痛之情難以自抑,淚水奪眶而出,哭訴道:“想當年,佳節喜慶,朱明之時,太歲兇妖卻突然發出喊聲。他強行奪去我的禦妻,將她作為壓寨夫人,而我為了蒼生,隻能忍痛獻出。自此之後,我們再無任何交流,更別提長亭相送、短亭相別了!那表記香囊也全然沒了蹤影,至今留下我孤苦伶仃一人!”


    行者說道:“陛下莫要煩惱,那娘娘既然沒有表記,她在宮內可有什麽心愛之物,給我一件也好。”國王問道:“你想要什麽?”行者迴答:“那妖王確實神通廣大。我見他能放煙、放火、放沙,著實難以收服。即便收服了,又擔心娘娘見我麵生,不肯跟我迴國。因此,必須得到她平日心愛之物一件,她才會相信我,我也才能順利帶她迴來。所以才想要帶走。”


    國王神色黯然,緩緩說道:“在昭陽宮裏的梳妝閣上,有一雙珍貴無比的黃金寶串,原本是金聖宮手上常戴著的。隻因那日正值端午佳節,她需要縛上五色彩線,便將其褪下,不曾再帶上。此寶串乃是她的心愛之物。如今,它被妥善收放在減妝盒中。寡人每每見到它,便會想起她所遭受的離別之苦,心中更是悲痛難忍;一見到這寶串,就仿佛見到了她的玉容,病情也會因此加重幾分。”


    行者聽聞,說道:“暫且不提這些。請將那金串取來。若是舍得,就都交給我拿去;若有不舍,隻拿一隻也可。”國王聽後,立即命玉聖宮將金串取出。玉聖宮很快便將金串取出,隨即遞給了國王。國王見到金串,眼中含淚,輕聲唿喚了幾聲“知疼著熱的娘娘”,然後才將金串遞給行者。行者接過金串,毫不猶豫地套在了自己的胳膊上。好一個大聖,不飲那功酒,當即駕起筋鬥雲,唿哨一聲,又來到麒麟山上。他無心賞景,徑直朝著洞府而去。正行走間,忽聽得人聲鼎沸,喧鬧異常,便停下腳步,定睛觀瞧。


    隻見那獬豸洞口,把門的大小頭目,約莫有五百之眾,排列得整整齊齊:他們手持兵刃,寒光閃閃,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旌旗飄揚,隨風舞動,獵獵作響。虎將熊師,威風凜凜,能變化身形;豹頭彪帥,精神抖擻,意氣風發。蒼狼兇猛無比,獺象更是驍勇善戰。狡兔乖獐,揮舞著劍戟;長蛇大蟒,挎著刀弓。猩猩能聽懂人言,引領陣勢,安營紮寨,知曉汛風。


    行者見此情景,不敢貿然前進,隻得抽身返迴舊路。你道他為何抽身而退?並非懼怕這些妖怪。他迴到打死小妖的地方,找出黃旗和銅鑼,迎風捏訣,施展變化之術,搖身一變,化作那有來有去的模樣,乒乓敲著鑼,大踏步地向前走去,徑直撞向獬豸洞。他正想看看洞中的景色,隻聽得猩猩說道:“有來有去,你迴來了?”


    行者隻得答應道:“來了。”猩猩道:“快走!大王爺爺正在剝皮亭上等你迴話哩。”行者聞言,拽開步,敲著鑼,徑入前門裏看處,隻見那是一處懸崖削壁、石屋虛堂的所在,左右有琪花瑤草點綴,前後多古柏喬鬆挺立。他不覺又行至二門之內,忽抬頭見一座八窗明亮的亭子,亭子中間有一張戧金的交椅,椅子上端坐著一個魔王,真個生得惡像。但見他:頭頂上霞光閃耀,晃晃蕩蕩,胸前的威威殺氣,滾滾翻騰。口外獠牙鋒利如排利刃,鬢邊焦發燃燒似放紅煙。嘴上髭須硬挺如插箭,遍體昂毛厚重似疊氈。眼睛突出,銅鈴般大,仿佛要欺侮太歲;手持鐵杵,高聳入雲,好似能撼動天地。


    行者見了,心中暗自好笑,這妖精好生無禮,竟敢在我老孫麵前擺這等威風。他公然傲慢地看著那妖精,全然不遵循一些兒禮法。行者調轉臉,朝著外麵,隻管敲鑼,對那妖王的問話充耳不聞。妖王見狀,心中惱怒,大聲問道:“你來了?”行者依舊不答。妖王又問:“有來有去,你來了?”行者還是不理不睬,隻是不停地敲著鑼,那鑼聲在亭子裏迴蕩,震耳欲聾。


    也不答應。妖王上前扯住道:“你怎麽到了家還篩鑼?問之又不答,何也?”行者把鑼往地下一摜道:“什麽‘何也,何也’!我說我不去,你卻教我去。行到那廂,隻見無數的人馬列成陣勢,見了我,就都叫:‘拿妖精!拿妖精!’把我揪揪扯扯,拽拽扛扛,拿進城去,見了那國王,國王便教‘斬了’,幸虧那兩班謀士道:‘兩家相爭,不斬來使。’把我饒了。收了戰書,又押出城外,對軍前打了三十順腿,放我來迴話。他那裏不久就要來此與你交戰哩。”妖王道:“這等說,是你吃虧了。怪不道問你更不言語。”行者道:“卻不是怎的?隻為護疼,所以不曾答應。”妖王道:“那裏有多少人馬?”


    行者說道:“我也被嚇得昏了頭,又被他打怕了,哪裏還顧得上查探他人馬的數目!隻看到那裏密密麻麻地擺放著各種兵器:弓箭、刀槍、鎧甲與衣服,還有幹戈、劍戟以及纓旗。剽槍、月鏟、兜鍪、鎧甲,大斧、團牌、鐵蒺藜一應俱全。長悶棍、短窩槌,鋼叉、銃炮以及頭盔也都應有盡有。他們的穿著打扮也很奇特,鞋子護頂,還穿著胖襖,手中拿著簡鞭、袖彈和銅錘。”


    那王聽了之後,笑著說道:“沒關係,沒關係!像這樣的兵器,一把火就都燒光了。你先去稟報金聖娘娘,讓她不要煩惱。今天早上她聽到我要發狠去戰鬥,就眼淚汪汪地不願意。你現在去告訴她那裏的人馬十分驍勇,必然能勝過我,也好讓她寬心一時。”


    行者聽了這話,心中十分歡喜,說道:“正合老孫的心意!”


    你瞧他偏偏對路徑極為熟悉,轉過角門,穿過廳堂。那裏麵盡是高大堂皇的建築,與前麵的景象截然不同。一直走到後麵的宮殿,遠遠望見彩門壯麗輝煌,便是金聖娘娘的住處。徑直進入裏麵觀看,隻見有兩班妖狐、妖鹿,個個都裝扮成美女的模樣,侍立在左右兩側。正中間坐著那位娘娘,手托著香腮,雙眸中淚水滴落,果然是:玉容嬌嫩,美貌妖嬈動人。她懶得梳妝,散開的鬢發如烏鴉般堆積;害怕打扮,頭上的釵環也不佩戴。麵容上沒有塗抹脂粉,冷淡了胭脂的豔麗;頭發上沒有塗抹油脂,蓬鬆了如雲的發髻。她努著櫻桃小嘴,緊緊咬著銀牙;皺著蛾眉,淚水淹沒了星星般的眼眸。她的一顆心,隻思念著朱紫國的君王;一時間,恨不得立刻離開這如同天羅地網般的困境。誠然是:自古紅顏多薄命,她懨懨無力,默默無語地對著東風歎息!


    行者走上前,打了個問訊道:“接喏。”那娘娘說道:“這潑皮村怪,實在是太無禮了!想我在那朱紫國中,與國王一同享受榮華富貴之時,那太師宰相見了我,都要俯身伏在塵埃之中,不敢抬頭仰視。這野怪怎麽敢大聲叫‘接喏’?你是從哪裏來的這般粗俗村野之輩?”


    眾侍婢趕忙上前,齊聲說道:“太太請息怒。此人乃是大王爺爺心腹的小校,名叫有來有去。今日早間差下戰書的正是他。”娘娘聽聞此言,強忍著怒氣問道:“你既已下了戰書,可曾抵達朱紫國界?”行者答道:“我手持書信徑直來到城中,直至金鑾殿上,麵見了那君王,現已討得迴音歸來。”娘娘又問:“你麵見君王之時,他可有何言語?”行者道:“那君王所言的敵戰之策,以及排兵布陣之事,我已盡數告知大王。隻是那君王對娘娘心存思念之意,有一句合他心意的話兒,特地前來稟報。怎奈左右人多眼雜,實非說話之地。”


    娘娘聞言,心中頓時湧起萬千思緒,她麵色微微一變,隨即猛地喝退了兩旁站立的兩班狐鹿。那狐鹿們聽聞號令,紛紛退避三舍,眼中滿是驚恐之色。行者見狀,輕輕掩上了那厚重的宮門,而後緩緩地將臉一抹,刹那間,一個威風凜凜、神通廣大的本像便顯現而出。


    他靜靜地站在那裏,眼神深邃而堅定,對著娘娘緩緩說道:“你無需害怕於我,我乃是東土大唐不遠萬裏差遣而來,前往大西天天竺國雷音寺拜見佛祖求取真經的和尚。我的師父乃是唐王陛下最為寵愛的禦弟唐三藏,而我,則是他最為得意的大徒弟孫悟空。此次來到貴國,原本是為了倒換關文,卻不料遇見了你君臣張貼出的招醫榜單。我心善,不忍見你遭受相思之苦,於是便大展身手,以我那三折之肱的醫術,成功地將你的病症治愈。隨後,你們大排筵宴來感謝我,在飲酒作樂之際,你道出了自己被妖邪所攝至此的遭遇。我深知自己擅於降龍伏虎,便應承下來特意前來捉怪,將你解救迴國。那在外與妖怪交戰擊敗先鋒的人是我,親手打死那些小妖的也是我。當我看到那妖怪在門外如此兇狂跋扈之時,我心生一計,變作了有來有去的模樣,舍棄自身安危,一路奔波到此,隻為給你傳遞這重要的消息。”


    那娘娘聽完這番話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良久都未曾言語。行者見狀,心中暗自思量著該如何讓娘娘徹底相信自己。他小心翼翼地取出那珍貴的寶串,雙手鄭重地奉上,說道:“你若是依舊不信,不妨看看此物究竟從何而來。”娘娘目光落在那寶串之上,隻見其色澤鮮豔奪目,散發著神秘的光芒。她細細端詳片刻,眼中漸漸泛起淚花,下座之後,朝著行者深深地拜謝道:“長老,你果真能夠救得我迴到故國,那我此生此世都不會忘記你的大恩大德!”說罷,淚水如斷線的珠子般滾落而下,浸濕了她的衣襟。


    行者問道:“我且問你,他那放火、放煙、放沙的,究竟是件什麽寶貝?”娘娘迴答道:“哪裏是什麽寶貝!乃是三個金鈴。他將頭一個金鈴幌一幌,便有三百丈火光燒人;第二個幌一幌,有三百丈煙光熏人;第三個幌一幌,有三百丈黃沙迷人。煙和火倒還不打緊,隻是那黃沙最為狠毒。若是鑽入人的鼻孔,就會傷及性命。”行者驚歎道:“好厲害!好厲害!我之前就曾著了道,打了兩個噴嚏,卻不知他的鈴兒放在何處?”娘娘說道:“他豈肯輕易放下,隻是帶在腰間,無論行走、停留、坐下還是睡覺,都從不離身。”


    行者說道:“你若有意於朱紫國,還想再會國王,就暫且將那些煩惱憂愁都放下,展現出一個風流喜悅的麵容,與他敘一敘夫妻之情,讓他把鈴兒交給你收著。待我尋得機會偷了過來,降服這妖怪,到那時,再帶你迴去,重歸於好,共享安寧。”那娘娘依言行事。


    這行者變化成心腹小校,輕輕打開了宮門,將左右侍婢喚進。娘娘吩咐道:“有來有去,速速前往前亭,請你家大王前來,我有話要與他說。”行者趕忙應了一聲,即刻來到剝皮亭,對妖精說道:“大王,聖宮娘娘有請。”妖王聽了,心中大喜,說道:“娘娘平日裏總是對我責罵,今日怎會有請?”行者答道:“那娘娘詢問朱紫國王之事,是我告知她:‘他已經不要你了,在他的國中另立了皇後。’娘娘聽後,頓時沒了念想,這才命我前來請你。”妖王聽了,更是喜不自禁,說道:“你真是中用啊!待我剿滅了他的國家,就封你為隨朝的太宰。”


    行者隨口謝恩,急忙與妖王一同來到後宮門首。那娘娘滿臉歡喜地迎接,伸手就要相攙。那妖王卻喏喏而退,說道:“不敢!不敢!多謝娘娘厚愛,我怕手痛,不敢靠近。”


    娘娘微微蹙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哀怨,緩緩說道:“大王請坐,我今日定要與你好好說一說這心中之事。”妖王道:“有話但說無妨,莫要如此扭捏。”娘娘輕歎一聲,接著道:“我承蒙大王錯愛,至今已然三年有餘,卻從未能與你共枕同衾,共享那繾綣柔情。想來這也是前世所結之緣,才讓我們成為這般夫妻。可誰能想到,大王竟已有了外心,不再以夫妻之禮相待於我。每當想起當初在那朱紫國身為王後之時,外邦進獻的寶物,君王看過之後,必定會交於我收藏。而你這裏,著實沒有什麽稀罕的寶貝,平日裏左右不過穿著那珍貴的貂裘,吃著那血腥的肉食,何曾見過那綾羅綢緞、金玉珠寶!整日裏隻是一味地鋪著毛皮、蓋著毯子,過著這般單調的生活。或許真的有那麽些寶貝存在,隻因你對我有了二心,便既不讓我瞧見,也不肯交給我保管。就比如說聽聞你有三個鈴鐺,我猜想那定然是件寶貝之物,可你為何無論走到哪裏都帶著,坐下歇息時也不離身呢?若是你將它拿給我保管,等你需要用的時候再取出來,這又有何不可呢?此般舉動,也算是我們做了一場夫妻,你對我還有那麽一點心腹相托的意思。倘若連這點信任都沒有,不能將寶貝托付於我,這不是明顯的對你我夫妻之情有所疏離又是什麽呢?”


    妖王聞言,不禁大笑起來,趕忙賠禮道:“娘娘責怪得是,責怪得是。寶貝就在此處,今日定當交付於你,由你收之。”說罷,他便伸手揭衣取寶。


    行者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那怪,隻見他揭開兩三層衣服,貼身帶著三個鈴兒。那怪小心翼翼地解下鈴兒,用些綿花塞住了鈴口,又取來一塊豹皮,將鈴兒仔細地包裹起來,這才遞與娘娘,說道:“此寶物雖微賤,卻也需用心收藏,切不可隨意搖幌。”


    娘娘接過包袱,微笑著說道:“我自會曉得。我會將它安放在這妝台之上,無人會去搖動它。”隨後,她轉頭吩咐侍婢:“小的們,快快安排酒來,我要與大王交歡會喜,共飲幾杯。”


    眾侍婢得令,立刻忙碌起來,不一會兒,便鋪排好了果菜,又擺上些獐鹿兔等肉類,還斟上了椰子酒,一一奉上。那娘娘則擺出一副妖嬈之態,嬌聲哄著妖王,場麵十分旖旎。


    孫行者在旁靜靜取事,那動作極為小心謹慎,仿佛生怕被人察覺一般,挨挨擦擦地緩緩行近那精致的妝台。他以一種近乎無聲的節奏,將那三個閃爍著神秘光芒的金鈴輕輕地拿在了手中,接著便如同幽靈般慢慢地挪動腳步,小心翼翼地溜出了宮門,一路徑直離開了那幽深的洞府。


    當他來到那剝皮亭前,四下環顧,確定此處無人之後,這才緩緩地展開那厚實的豹皮幅子。展現在眼前的景象讓他心中微微一動,隻見那中間的一個金鈴,其大小竟如同一盞茶鍾那般;而兩頭的兩個金鈴,也有著拳頭般的大小。然而,此時的孫行者卻全然不知這金鈴背後所隱藏的厲害之處,他隻是出於好奇,便不假思索地將那裏麵的棉花給扯了出來。


    隻聽“當”的一聲極其響亮的聲響,緊接著便是一股骨都都的迸出之勢,瞬間冒出了耀眼的煙火以及彌漫的黃沙。那力量之強,使得孫行者根本來不及反應,急忙想要收起金鈴,奈何已經無法控製,滿亭之中頓時烘烘然燃起了大火。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那把守宮門的精怪們,一個個驚慌失措,一擁而入衝進了後宮。這動靜之大,很快便驚動了正在休憩的妖王,他匆忙起身,大聲喊道:“快去救火!快去救火!”等他急匆匆地趕出來查看之時,這才發現原來是有來有去拿走了那珍貴的金鈴兒。


    妖王頓時勃然大怒,上前怒聲喝道:“好一個賤奴!竟敢如此膽大包天,偷偷盜取我的金鈴寶貝,還在這裏肆意胡弄!還不給我乖乖拿來!拿來!”隨著他的怒吼,那門前的虎將、熊師、豹頭、彪帥、獺象、蒼狼、乖獐、狡兔、長蛇、大蟒、猩猩等一眾妖兵妖將,紛紛齊齊簇擁而上,眼中露出兇狠的光芒,仿佛要將孫行者生吞活剝一般。


    那行者頓時慌了手腳,匆忙間丟了金鈴,現出了本相。他迅速掣出金箍如意棒,施展開渾身解數,朝著前方胡亂打去。那妖王見狀,趕忙收了寶貝,傳下號令,大聲喝道:“關了前門!”眾妖聽到命令,有的連忙去關門,有的則繼續與行者交戰。


    行者見難以脫身,便收了棒子,搖身一變,化作一隻癡癡呆呆的蒼蠅兒,釘在了那沒有火焰的石壁上。眾妖四處尋找,卻始終不見他的蹤影。於是,有妖怪前來稟報:“大王,那賊子跑了!跑了!”妖王問道:“可曾從門裏走出去?”眾妖紛紛迴答:“前門緊鎖,牢牢拴住,不曾有人走出。”妖王隻得說道:“給我仔細搜尋!”有的妖怪取水潑火,有的則更加仔細地搜尋,然而依舊沒有任何蹤跡。妖王怒不可遏,大聲罵道:“究竟是個什麽賊子,如此大膽,竟敢變作有來有去的模樣,進來見我迴話,還趁機盜走我的寶貝!幸好他沒有將寶貝帶出山頭,若是讓寶貝見了天風,那可如何是好?”


    虎將神色凝重地向前跨出一步,恭敬地說道:“大王您乃天選之人,洪福齊天,我們這些將士亦承蒙您的庇佑,氣數無盡,所以才能如此敏銳地察覺到這其中的蹊蹺。”熊師則捋著胡須,滿臉狐疑地走上前來,語氣堅定地說道:“大王啊,此賊絕非等閑之輩,定然就是那之前在戰場上擊敗我們先鋒的孫悟空。想來他在路上遭遇了有來有去,將其殺害之後,奪取了那象征身份的黃旗、銅鑼以及牙牌,然後變幻成他的模樣,大搖大擺地來到此地,企圖欺騙大王您呢。”妖王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怒意,連連點頭稱道:“正是,正是,你們所言極是,很有道理!”隨後,他立刻大聲喝令道:“小的們,給我仔仔細細地搜查每一個角落,加強防備和規避,絕對不能讓那賊人打開大門逃脫了!”


    此刻,整個妖洞陷入了一片緊張的氛圍之中,眾人都嚴陣以待,仿佛一場激烈的戰鬥即將拉開帷幕。而這一切,也正如那句古話所說:弄巧翻成拙,作耍卻為真。


    究竟孫行者如何能夠巧妙地擺脫這重重妖門的封鎖,又將會引發怎樣驚心動魄的故事呢?


    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