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牛魔王急急忙忙地趕上孫大聖,遠遠地就看見他肩上扛著那柄芭蕉扇,滿臉笑容,心情愉悅地走著。牛魔王大吃一驚,心裏暗自思忖:“這猢猻竟然連扇子的使用方法都學會了。如果我當麵去向他索要扇子,他肯定不會給我的。要是他用扇子扇我一下,我就要被扇到十萬八千裏之外,豈不是正合了他的心意?我聽說唐僧正在大路上等待。他的二徒弟豬八戒和三徒弟沙僧,我當年做妖怪的時候,也曾經見過他們。不如我變成豬八戒的樣子,反過來欺騙他一番。想必那猢猻此時正得意洋洋,必定不會仔細防備。”
這牛魔王果然厲害,他同樣擁有七十二般變化,武藝也和孫悟空不相上下,隻是身材稍顯笨拙,動作不夠敏捷靈活。他將寶劍隱藏起來,念動咒語,搖身一變,立刻變成了和豬八戒一模一樣的模樣,沿著小路走去,迎麵碰上了孫悟空,高聲喊道:“師兄,我來啦!”
孫悟空果然非常高興,正所謂“得勝的貓兒歡似虎”,他隻依靠自己強大的能力,沒有仔細觀察來人的意圖。看到是豬八戒的模樣,便大聲喊道:“兄弟,你去哪裏了?”牛魔王故作鎮定地說道:“師父看你很久沒迴來,擔心牛魔王厲害,你打不過他,難以得到他的寶貝,所以讓我來接你。”孫悟空笑著說:“不用麻煩,我已經成功拿到手了。”牛魔王又問:“你是怎麽做到的?”孫悟空迴答道:“那老牛和我戰鬥了一百多個迴合,不分勝負。後來他離開了我,去了亂石山碧波潭底部,和一群蛟精、龍精喝酒。我悄悄跟著他,變成一隻螃蟹,偷走了他所騎的辟水金睛獸,然後變成了老牛的樣子,直接到了芭蕉洞欺騙那羅刹女。那個女人和我結了一場假夫妻,是我想辦法騙過來的。”牛魔王說:“真是辛苦你了。哥哥太累了,可以把扇子給我嗎?”
孫大聖哪裏知道這是假牛魔王,更沒有想到這一點,於是就把扇子遞給了他。原來這個牛魔王,他知道芭蕉扇收放的根本方法,接過扇子後,不知道念了什麽咒語,扇子立刻變得像一片杏葉那麽小,他也恢複了本來麵目。然後開口大罵道:“潑猴!還認得我嗎?”孫悟空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懊悔道:“是我疏忽大意了!”他恨恨地叫了一聲,跺腳高聲喊道:“哎呀!每年都去打大雁,今年卻被小雁啄瞎了眼睛。”
牛魔王見孫悟空如此戲弄自己,頓時怒不可遏,舉起手中的混鐵棍,狠狠地朝著孫悟空打去。然而,孫悟空卻不慌不忙地應對著,隻見他靈活地避開了牛魔王的攻擊,然後趁機一棒子打向牛魔王。牛魔王見狀,連忙使用芭蕉扇扇向孫悟空,但令他驚訝的是,無論他如何用力扇動,孫悟空都紋絲不動。原來,孫悟空在之前變成蟭蟟蟲進入鐵扇公主腹中時,不小心將定風丹吞進了肚子裏,導致他現在身體堅硬無比,不受芭蕉扇風力的影響。牛魔王見此情形,心中大驚失色,慌忙將芭蕉扇放入口中,雙手持劍,向著孫悟空砍去。此時,兩人在半空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孫悟空揮舞著金箍棒,毫不留情地攻擊著牛魔王,而牛魔王則手持雙刃劍,展現出智慧和力量。他們互相較量著勇氣和智謀,咬牙切齒,氣勢洶洶。這場戰鬥使得塵土飛揚,天地昏暗,沙石飛舞,仿佛連鬼神都被隱藏起來。孫悟空大聲斥責道:“你竟敢如此無知,還反過來欺騙我!”牛魔王也不甘示弱地迴應道:“我的妻子已經答應與你共享芭蕉扇!”
話說這孫悟空和牛魔王打得不可開交,一個說對方欺騙婦女兒童實在該死,告到官府肯定要受罰;另一個則表示自己一心隻想殺掉對方,根本不需要商量。兩人棍棒相加、刀劍相向,都拚盡了全力,如果稍微鬆懈一點,恐怕就要去見閻王爺了。暫且不說他們兩個爭鬥得難解難分,卻說唐僧坐在路途之中,一方麵被熱氣熏蒸,另一方麵心急如焚又口渴難耐,於是向火焰山土地問道:“請問尊神,那牛魔王的法力怎麽樣?”土地迴答道:“那牛魔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正好是孫大聖的對手。”三藏說道:“悟空行動迅速,平常兩千裏的路程,一瞬間就能迴來,怎麽現在去了一天還沒迴來?一定是在和那牛魔王搏鬥。”於是喊道:“悟能,悟淨!你們兩個誰去迎接一下你師兄?如果遇到敵人,就應該盡力協助,爭取拿到扇子,解除我的煩惱,早點翻過這座山,繼續趕路。”八戒說道:“今天天色已晚,我本想去接他,但就是不知道積雷山的路怎麽走。”
土地說道:“小神認識路。讓卷簾大將在這裏陪你師父吧,我和你一起過去。”唐僧聽後非常高興地說:“有勞尊神,等事成之後必有重謝。”豬八戒立刻來了精神,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拿起鈀子,就和土地一起駕著雲霧向東方飛去。
他們正在飛行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喊殺聲,聲音越來越大,狂風也刮得更猛了。豬八戒按住雲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孫悟空和牛魔王正在激烈地戰鬥。土地催促道:“天蓬元帥怎麽還不趕緊上前幫忙呢?”豬八戒揮舞著鈀子,大聲喊道:“師兄,我來啦!”孫悟空生氣地罵道:“你這個蠢貨,耽誤了我多少事情!”豬八戒委屈地說:“師父叫我來接你,但是因為我不認識路,和土地商量了很久才決定由他帶我過來,所以來得有點晚,怎麽會耽誤大事呢?”
行者解釋道:“不是怪你來遲,而是這牛魔王太過分了!我從鐵扇公主那裏好不容易弄到扇子,結果被這家夥變成你的樣子,還假惺惺地說要迎接我。我當時一高興,就把扇子遞給他了,沒想到他突然露出真麵目,和我在這裏比試起來,這才耽誤了大事啊!”
八戒聽後,頓時怒不可遏。他舉起釘耙,對著牛魔王破口大罵:“我把你這個臉皮厚得像城牆的家夥!你竟敢變成你爺爺我的模樣,欺騙我大師兄,讓我們兄弟之間產生矛盾!”說著,八戒便不顧一切地用釘耙猛砸牛魔王。
牛魔王一方麵已經和行者激戰了一整天,精力疲憊不堪;另一方麵又看到八戒的釘耙如此兇猛,難以抵擋,於是隻好敗退而逃。就在這時,火焰山土地帶領著一群陰兵擋在了牛魔王麵前,說道:“大力王,請停手吧。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有神明保佑,有天地護持,整個三界都知道這件事,十方世界都在支持他們。你還是趕快交出芭蕉扇,撲滅這火焰山的大火,讓唐僧師徒順利通過這裏;否則,上天一定會怪罪於你,你肯定會遭受懲罰的。”
牛魔王生氣地說道:“你這個土地公,一點道理都不懂!那個潑猴搶走了我的兒子,欺負我的小妾,欺騙我的妻子,簡直就是胡作非為,我恨不得一口吞下他,然後變成大便去喂狗,怎麽可能會把寶貝借給他呢!”
話還沒說完,豬八戒已經趕上來罵道:“我看你是個心結黃!趕緊把扇子拿出來,否則就別想活命了!”牛魔王無奈之下隻好迴頭,拿起寶劍再次與豬八戒交戰。孫悟空也舉起金箍棒前來相助。這場戰鬥真是激烈啊:
成精的豬怪、作怪的牛妖,再加上偷天得道的猴子。禪性自來能夠戰鬥鍛煉,必然需要用土元素來合成元氣。九齒釘耙鋒利無比,寶劍雙鋒更是快速而柔和。金箍棒卷曲舒展成為主要武器,土神助力結成丹頭。三方互相克製爭奪,各自施展雄才大略進行籌劃。捕捉牛怪用於耕地可以讓金錢增長,唿喚豬怪迴歸爐灶可以收取木氣。心思不在這裏如何修道,精神常常守住才能拴住猴子。胡亂叫嚷,苦苦哀求,三種兵器聲響徹雲霄。鈀築劍傷沒有善意,金箍棒起有原因。隻殺得星星失去光輝月亮不再明亮,一整天都是寒冷的霧氣黑沉沉!
那魔王奮勇爭強,一路且戰且行,鬥了一整夜,雙方難分高下,直到天亮仍未分出勝負。前方正是他的積雷山摩雲洞口,他們四人與土地和陰兵的喧鬧聲震耳欲聾,驚動了洞裏的玉麵公主,她讓丫鬟去看看是誰在叫嚷。隻見守門的小妖稟報說:“是我家爺爺昨天跟那個雷公嘴的漢子還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以及火焰山的土地等人正在廝殺呢!”玉麵公主聞言,立刻命令外麵守衛的大小頭目們各自拿起武器前來支援。前後點起的妖怪有百十多口子,一個個都賣弄精神,手持長槍棍棒,齊聲高唿:“大王爺爺,我們奉奶奶的旨意,特意趕來相助!”牛魔王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眾妖一同上前胡亂砍殺。豬八戒措手不及,倒拖著釘耙,敗下陣來逃走。孫悟空縱身跳上筋鬥雲,跳出了重圍。眾陰兵也紛紛四散奔逃。牛魔王獲勝後,聚集眾妖迴到洞中,緊閉了洞門不再提及此事。
行者說道:“這家夥真是勇猛啊!從昨天申時左右開始,就和我打起來了,一直打到今天夜裏,還沒有分出勝負。幸好你們兩個來了,可以接替我繼續戰鬥。這樣苦戰了半天一夜,他居然一點也不覺得累。剛才那一群小妖怪,也是非常兇猛。現在他把洞門關緊不出來,我們該怎麽辦呢?”八戒說:“哥哥,你昨天巳時離開了師父,為什麽到申時才和他打鬥呢?你那兩三個時辰都在哪裏呢?”
行者說道:“和你分別之後,很快就來到了這座山上,遇到了一個女子,詢問過後才知道原來是他的愛妾玉麵公主。我用金箍棒嚇唬她一下,她便嚇得逃迴洞裏,並叫出牛魔王來。他和我說了一番話,吵了一會兒,然後我們就交起手來,打鬥了大約一個時辰。正在激烈的時候,有人邀請他去參加宴會。於是我跟著他到了亂石山碧波潭底部,變成一隻螃蟹,打探了情況,偷走了他的辟水金睛獸,假扮成牛魔王的樣子,再次迴到翠雲山芭蕉洞,欺騙了羅刹女,得到了她的扇子。出門試驗了一下使用方法,把扇子變大了,但不知道如何變小。正當我扛著扇子離開時,被他假扮成你的樣子,反而被騙走了。因此耽誤了兩三個時辰。”
八戒抱怨道:“這正應了那句俗語:‘大海裏翻了豆腐船,湯裏來,水裏去。’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他的扇子,卻不知如何才能保得師父順利過山?不如我們還是迴去吧,另尋他路。”土地連忙勸道:“大聖切勿焦躁惱怒,天蓬也莫要懈怠。若說轉路,那便是走入了旁門,算不得真正的修行。古語有雲:‘行不由徑’,怎可輕易轉走?你那師父,此刻正在正路上坐著,眼巴巴地盼著你們成功呢!”行者聽了,發狠道:“正是,正是!呆子莫要胡言亂語!土地說得在理。我們正要與他一決高下,施展手段,待我施展出地煞變。我自西方而來,從未遇過敵手,那牛魔王本就是我的心猿所變。今日正好與他會一會,定要與他相持,借得寶扇。趁著這清涼,熄滅火焰,打破這頑固的虛空,參拜佛祖。待修行圓滿,便可超升極樂世界,大家一同趕赴龍華宴!”
那八戒聽了這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努力的勁頭。他殷勤地說道:“是,是,是!去,去,去!管他牛王會不會來,我木生在亥,正好配為豬,隻要能牽轉牛兒歸土類就行。申下生金本是猴,這樣也無刑無克,大家能多些和氣。我們就用芭蕉扇,以水克火,消除焰火,成就既濟之功。隻要晝夜不離,苦盡功成,就能趕赴盂蘭會了。”
說完,他和孫悟空領著土地、陰兵一起向前衝去。八戒揮舞著釘鈀,悟空掄起鐵棒,乒乒乓乓地一陣亂打,將那座摩雲洞的前門打得粉碎。這可把那外麵的護洞頭目嚇得戰戰兢兢,連滾帶爬地闖入洞內報告:“大王!孫悟空率眾打破前門了!”
那牛王正與玉麵公主詳述著方才之事,心中對孫行者充滿了懊惱與憤恨。忽聽聞前門被打破,更是怒不可遏,匆忙披上戰甲,手持鐵棍,從裏麵怒氣衝衝地罵道:“你這潑皮猢猻!究竟是何許人也,竟敢如此大膽,上門撒野,還打破我的門扇?”八戒見狀,趕忙湊近前去,肆意辱罵道:“你這老剝皮!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麽東西,竟敢妄自估量別人的大小!有種別跑!吃我一鈀!”牛王怒喝道:“你這貪吃的蠢貨,有何能耐!還不快叫那猴兒上來!”行者冷笑道:“你這不知好歹的家夥!我昨日還與你稱兄道弟,今日你我便成了仇人!看我一棒打你個魂飛魄散!”
那牛王毫無畏懼,奮勇向前迎接。這場戰鬥比之前更加激烈。三位英雄,混戰在一處,好生激烈:
釘鈀和鐵棒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他們率領著陰兵與老牛王展開了殊死搏鬥。老牛王也毫不示弱,獨自展現出了兇猛強悍的本性,它的法力也遍布整個天空。
他們用釵子攻擊,用棍子擊打,鐵棒英雄更是出奇製勝。三種兵器相互碰撞,發出叮當的響聲,他們相互隔架遮攔,誰也不讓誰。
其中一個說:“你為何不借芭蕉扇給我!”另一個則道:“你竟敢欺騙我的妻子!你趕走我的小妾,傷害我的兒子,此仇不報,我誓不罷休!你還敲門打戶,讓我驚疑不定!”
這個又說:“你要小心我的如意棒,擦著一點就會破皮!”那個迴應道:“你也要好生躲避我的鈀頭齒,一旦被擊中,就會九孔流血,淋漓不止!”
牛魔毫無畏懼地施展出威猛的氣勢,手中鐵棍高高擎起,伺機而動。他翻雲覆雨,隨心所欲地施展著神通,吐霧噴風,威力驚人。這場戰鬥充滿了仇恨和痛苦,雙方都拚命相搏,各自懷著惡念,相持不下。他們丟開架勢,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前迎後擋,總無虧輸。兄弟二人齊心協力,單身一棍獨自行使,配合默契。從卯時戰到辰時後,牛魔漸漸力不從心,束手無策,隻得敗陣而迴。
他們三個舍生忘死,又激戰了百十餘個迴合。八戒發起呆性,依仗著行者的神通,舉起釘耙胡亂擊打。牛王難以招架,敗下陣來,轉身奔向洞門。然而,卻被土地神和陰兵們攔住了洞門,大聲喝道:“大力王,往哪裏走!我們在此等候多時了!”那老牛無法進入洞中,急忙抽身,又看見八戒和行者追來,驚慌失措之下,卸下了盔甲,丟掉了鐵棍,搖身一變,化作一隻天鵝,向空中飛去。
行者見此情形,不禁笑道:“八戒!老牛已然離去了。”那呆子卻茫然不知,土地也未能知曉,眾人皆一個個東張西望,隻在積雷山前後胡亂尋找。行者見狀,手指空中,說道:“那在空中飛翔的,不正是老牛嗎?”八戒抬頭望去,卻道:“那不過是一隻天鵝罷了。”行者搖頭道:“非也,那正是老牛所變。”土地聽聞,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該如何是好?”行者思索片刻,說道:“你二人可打進此門,將群妖盡數剿滅,拆除他的窩巢,斷絕他的歸路,待老孫與他賭鬥變化之術。”那八戒與土地聽後,依言行事,攻破洞門,不再多言。
這大聖收了金箍棒,口中撚訣,念念有詞,隨後搖身一變,化作一隻海東青。隻見它雙翅一展,如同一道閃電般鑽進雲眼裏,接著又倒轉身形,俯衝而下,穩穩地落在天鵝身上,緊緊抱住其頸項,用尖銳的喙去啄它的眼睛。那牛魔王也知曉這是孫行者的變化,趕忙抖動翅膀,幻化成一隻黃鷹,反過來去啄海東青。行者見狀,再次變化,成為一隻烏鳳,專門追趕黃鷹。牛魔王認得,又變成一隻白鶴,發出一聲長唳,向南飛去。行者停住身形,抖了抖身上的翎毛,又變成一隻丹鳳,高聲鳴叫。那白鶴見鳳乃是鳥中之王,諸禽皆不敢輕舉妄動,便刷的一下展開翅膀,衝向山崖,將身子一變,化作一隻香獐,模樣乖巧,在崖前悠閑地吃草。行者認出了它,也就落下翅膀,變成一隻餓虎,甩動尾巴,飛奔向香獐,欲將其作為食物。牛魔王頓時慌了手腳,又變成一隻金錢花斑的大豹,想要傷害餓虎。行者見了,迎著風,把頭一晃,又變成一隻金眼狻猊,吼聲如霹靂般響亮,鐵額銅頭,威風凜凜,轉身就要去吞食大豹。牛魔王著急了,又變成一個人熊,放開腳步,前來擒拿狻猊。行者打了個滾,就變成一隻賴象,鼻子似長蛇,牙齒如竹筍,張開鼻子,就要去卷那人熊。
牛王嘻嘻一笑,驟然間現出了原身,竟是一隻巨大的大白牛。它的頭顱猶如險峻的山嶺,雙眼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兩隻角如同兩座高聳的鐵塔,鋒利的牙齒排列整齊,宛如利刃。從頭部到尾部,足有千餘丈長短;從蹄子到背部,也有八百丈高下。牛王對著行者高聲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又能奈我何?”行者也不甘示弱,立刻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將腰一彎,大喝一聲:“長!”瞬間,他的身體變得身高萬丈,頭顱如同泰山般巨大,雙眼好似日月般明亮,嘴巴猶如血池般寬闊,牙齒仿若門扇般巨大,手中緊握著一條鐵棒,朝著牛王的頭部猛打過去。牛王毫不畏懼,硬著頭皮,用角去抵擋。這一場戰鬥,真可謂是撼天動地,山嶺為之搖晃!有詩為證:
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
若得火山無烈焰,必須寶扇有清涼。
黃婆矢誌扶元老,木母留情掃蕩妖。
和睦五行歸正果,煉魔滌垢上西方。
他二人各施神通,於半山間展開激烈賭鬥,驚得過往虛空之中的一切神眾,連同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紛紛趕來,將那魔王團團圍困。然而,那魔王竟公然毫無懼色,隻見他東衝一頭,西撞一下,直挺挺地揮舞著光耀耀的兩隻鐵角,往來抵觸;又時而向南猛撞,時而向北狠衝,毛森森的一條硬尾左右劇烈敲搖。孫大聖則毫不畏懼地正麵迎敵,眾多神隻從四麵圍攻。牛王見狀,情急之下就地一滾,恢複本相,轉身便向芭蕉洞逃去。行者也收起法象,與眾多神隻一同在後緊追不舍。那魔王倉皇闖入洞中,緊閉洞門,不再露麵。眾人將整座翠雲山圍了個水泄不通。
正當眾人準備上門攻打時,忽然聽到八戒與土地、陰兵的叫嚷聲傳來。行者見到他們,連忙問道:“那摩雲洞的情況如何?”八戒笑著迴答道:“那老牛的娘子,已被我一鈀打死,剝開衣服一看,原來是個玉麵狸精。那群妖怪,都是些驢、騾、犢、特、獾、狐、狢、獐、羊、虎、糜、鹿之類的。我已將它們全部剿滅,還放火燒了他的洞府房廊。土地說他還有一處家小,住在此山,所以我們又來這裏掃蕩。”行者說道:“賢弟立了大功,可喜可賀!老孫與那老牛賭變化,卻未能取勝。他變成了無比巨大的白牛,我也施展了法天象地的神通。正在我們相互抵觸之時,幸得諸神降臨相助。圍困了他許久,他卻恢複了原形,逃進洞裏去了。”八戒問道:“那可是芭蕉洞嗎?”行者迴答道:“正是,正是!羅刹女就在裏麵。”八戒發狠道:“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打進去,剿滅那家夥,向他要迴扇子,免得他有時間休整,夫妻倆還能敘舊!”
好呆子,抖擻威風,舉鈀照門一築,隻聽得忽辣的一聲巨響,那石崖連門竟被築倒了一邊。這一下可把那女童嚇得不輕,她慌裏慌張地跑去稟報:“爺爺!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把門前都給打壞了!”
此時,牛王方才跑了進來,他氣喘籲籲的,正欲告訴羅刹女與孫行者奪扇子賭鬥之事,忽聞此報,心中不禁大怒。他怒目圓睜,從口中吐出扇子,遞與羅刹女。羅刹女接過扇子,眼中滿是淚水,悲聲道:“大王!還是把這扇子送與那猢猻,讓他退兵去吧。”
牛王卻道:“夫人啊,此扇雖小,但那猢猻欺人太甚,我與他之恨不共戴天。你且在此稍坐,待我再去與他比拚一番,定要分出個勝負來!”說罷,他轉身便要出門。
羅刹女深知牛王的脾氣,知道他此去必定兇多吉少,心中擔憂不已。但她也明白,牛王是個倔脾氣,決定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迴來。她隻能默默祈禱,希望牛王能夠平安歸來。
那魔重整旗鼓,再度披掛上陣,又精心挑選了兩口鋒利的寶劍,氣勢洶洶地走出門來。正巧遇見八戒正揮舞著鈀子奮力築門,老牛二話不說,舉起寶劍就朝著八戒的臉狠狠砍去。八戒趕忙舉起鈀子抵擋,卻被老牛強大的力量震得向後倒退了幾步。
八戒見勢不妙,轉身逃出洞門,此時早已等候在外的大聖立刻掄起金箍棒,朝著老牛當頭打去。那牛魔見狀,立即駕起狂風,迅速逃離洞府,與大聖等人在翠雲山上再度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相持。
眾多神隻從四麵八方將老牛團團圍住,土地兵也在左右兩側發起攻擊。這一場戰鬥,真是驚心動魄:雲霧彌漫,遮天蔽日,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陰風陣陣,砂石滾滾,怒濤洶湧,海浪翻騰。老牛重新磨礪了兩口寶劍,再次全身披掛戰甲。他心中的冤仇深似大海,怨恨更是愈發強烈。你看那齊天大聖,為了功績,全然不顧當年的舊情。八戒為了求得扇子,施展出全部的威力,眾神也紛紛護法,共同捉拿牛君。
牛王雙手揮舞著寶劍,沒有片刻停歇,左遮右擋,盡顯神通。這場戰鬥殺得飛鳥難以振翅高飛,遊魚紛紛沉入水底;鬼泣神嚎,天地昏暗,龍愁虎懼,日光也變得昏沉。
那牛王拚盡全力,奮不顧身地捐軀一戰,與對方鬥經五十餘個迴合,卻終究抵敵不住,敗下陣來,往北落荒而逃。早有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的潑法金剛橫在前方阻住去路,高聲喝道:“牛魔,你往那裏去!我等乃是釋迦牟尼佛祖差遣而來,布下天羅地網,專程到此擒拿你!”
正說著,隨後便有大聖、八戒以及眾神匆匆趕來。那魔王見狀,心中慌亂,急忙轉身向南奔逃,卻又猛地撞著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的勝至金剛擋住了去路,隻聽他怒喝道:“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這孽障!”牛王頓時心慌腳軟,連忙急抽身往東奔去;然而,又恰逢須彌山摩耳崖毘盧沙門大力金剛迎麵而來,將其迎住,大聲說道:“你這老牛要逃往何處!我承蒙如來佛祖密令,特來此處捕獲你!”牛王聞言,不禁悚然而退,隻得向西逃竄;卻又遭遇昆侖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的敵住,隻聽他怒喝道:“這廝又想逃往何方!我奉西天大雷音寺佛老親言,在此攔截,看誰能放你離去!”
那老牛心驚膽戰,悔之不及。此時他環顧四周,隻見四麵八方都是佛兵天將,猶如天羅地網一般,根本無法逃脫。正在驚慌失措之時,又聽到行者帶領眾人趕來,他立刻駕起雲頭,向上飛去。
恰好這時,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領著魚肚藥叉、巨靈神將等眾神將攔住了他的去路,喊道:“慢來,慢來!我們奉玉帝旨意,特地前來剿滅你!”牛王心急如焚,再次施展變化之術,變迴一隻大白牛,用兩隻鐵角向天王撞去。天王揮刀砍向他。緊接著,孫行者也趕到了。哪吒太子高聲喊道:“大聖,我身著戰甲,不便行禮。我們父子昨天拜見了佛如來,上奏玉帝說唐僧被火焰山阻擋了道路,孫大聖難以降伏牛魔王,玉帝下令,特意派遣我父親帶領眾神將前來助力。”行者說道:“這家夥神通廣大!又變成這樣的身軀,該如何是好?”太子笑著說:“大聖不必擔心,你看我如何擒拿他。”
這太子當即大喝一聲“變!”,瞬間變得三頭六臂,飛身一躍,跳在了牛王的背上。他手持斬妖劍,朝著牛王的頸項用力一揮,隻聽得一聲慘叫,那碩大的牛頭便被斬落下來。天王見狀,趕忙收起寶刀,這才與行者相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牛王的腔子裏竟然又鑽出一個頭來,口中噴出黑色的霧氣,眼中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哪吒毫不畏懼,再次揮劍砍去,隨著劍光閃過,又一個頭落了下來。可是,這牛王仿佛擁有不死之身,每砍一劍,便會立刻長出一個新的頭來。哪吒一連砍了十數劍,牛王的頭上也隨即長出了十數個頭。
哪吒見狀,取出火輪兒,掛在了老牛的角上,然後吹起真火。刹那間,熊熊火焰燃燒起來,將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牛王想要變化脫身,卻又被托塔天王用照妖鏡照住了本像,使其動彈不得,無計可施。此刻,牛王隻覺得求生無望,隻得求饒道:“莫傷我命!我情願歸順佛家!”哪吒道:“既然你愛惜自己的性命,那就快把扇子拿出來!”牛王道:“扇子在我山妻那裏收著哩。”
哪吒聽聞此言,當即解下縛妖索,將其跨在牛魔王的頸項上,一把抓住他的鼻頭,把索穿在鼻孔裏,用手牽著。孫行者則匯聚了四大金剛、六丁六甲、護教伽藍、托塔天王、巨靈神將以及八戒、土地、陰兵等眾人,簇擁著白牛,一同迴到芭蕉洞口。
老牛大聲唿喊:“夫人,快將扇子拿出來,救我性命!”羅刹聽到唿喊,急忙卸下釵環,脫去彩色的衣服,挽起青絲,扮作道姑模樣,穿上縞素,好似比丘尼一般。她雙手捧著那柄丈二長短的芭蕉扇子,快步走出家門。此時,她看到金剛眾聖與天王父子,頓時驚慌失措,連忙跪在地上,磕頭禮拜道:“懇請菩薩饒恕我夫妻二人的性命,願將此扇敬獻給孫叔叔,助他成功!”行者走上前接過扇子,與眾人一同駕著祥雲,沿著東路返迴。卻說那三藏與沙僧立了一會,又坐了一會,心中滿是對行者的盼望,然而許久過去,卻仍不見其歸來,心中的憂慮愈發深重。
就在這時,忽見天空中祥雲彌漫,瑞光璀璨,飄飄搖搖,宛如眾神降臨。長老見狀,心中不禁一陣害怕,忙對沙僧說道:“悟淨!那壁廂是何方神兵前來?”沙僧定睛一看,隨即認出了眾神,迴答道:“師父啊,那是四大金剛、金頭揭諦、六甲六丁、護教伽藍以及過往眾神。牽牛的是哪吒三太子,拿鏡的是托塔李天王。大師兄執著芭蕉扇,二師兄並土地隨後,其餘的都是護衛神兵。”
三藏聽了,心中大喜,趕忙換了毘盧帽,穿上袈裟,與悟淨一同拜迎眾聖,感激涕零地說道:“我弟子有何德何能,竟敢勞煩諸位尊聖親臨凡間。”四大金剛微笑著說道:“聖僧不必客氣,你的十分功行即將圓滿。我們奉佛旨前來相助,你應當竭盡全力修行,切勿有絲毫懈怠。”
隻見那三藏雙手合十,跪地叩頭,誠心誠意地接受了使命。孫大聖緊緊握著芭蕉扇,大步走向火焰山邊,使出全身力氣揮動扇子。瞬間,熊熊燃燒的火焰漸漸熄滅,原本熾熱的光芒也消失不見。行者滿心歡喜,再次揮動扇子,這次隻聽到微風習習,清涼的氣流輕輕拂過。當他第三次揮動扇子時,天空中彌漫起雲霧,細密的雨絲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有一首詩為證:
火焰山遙遙相隔八百路程,熊熊火光在大地上聲名遠揚。
烈火煎熬使得煉丹難以成熟,火焰蔓延阻斷了三道關卡的道路。
幸虧借助芭蕉扇施展雨露之恩,幸好承蒙天將相助展現神奇功力。
牽牛歸佛後不再頑皮搗蛋,水與火相互關聯本性自然平靜。
此刻,三藏心中的煩躁和煩悶都消散了,心情變得清新愉悅。師徒四人恭敬地皈依佛法,感謝了金剛,各自返迴寶山。六丁六甲升空保護他們。過往的神隻們四散離去。天王和太子牽著牛徑直迴歸佛地交差。隻剩下本山的土地公,押解著羅刹女,在一旁侍奉等待。
行者笑道:“那羅刹,你既如此,為何不早早離去,還在這裏苦苦等待?難道還有其他企圖不成?”羅刹聽後,急忙跪地求饒道:“萬望大聖慈悲為懷,大發善心,將扇子還給我吧。”八戒見狀,怒喝一聲:“你這不知好歹的賤人,不知天高地厚!我們饒了你一命,已經是對你最大的恩賜了,你竟然還敢討要扇子,難道不知道感恩嗎?我們拿著扇子過山去,難道不能賣掉換點錢買點好吃的嗎?費了這麽大的力氣和精神,怎麽可能會輕易給你呢!現在雨霧蒙蒙,你還是趕緊迴家去吧!”羅刹再次拜謝道:“大聖原本說過,隻要扇熄了火焰山的大火,就會把扇子還給我。如今這場鬧劇,實在讓我深感懊悔。隻怪我自己行事不慎,才導致大家勞師動眾。我們雖然已經修煉成人形,但尚未修成正果。如今我的真身在西方顯現歸去,我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希望大聖能賜予我原本的扇子,讓我重新做人,修身養性,遠離塵世紛擾。”
土地公此時也上前求情道:“大聖啊,趁著這位女子深知熄滅火焰山之火的方法,徹底斷絕火源,還她扇子吧。這樣一來,小神可以繼續在此安居樂業,拯救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能得到一些祭祀品,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行者說道:“我當時曾詢問過鄉人,他們說這山扇熄火後,隻能收獲一年的五穀,然後便會再次火發。”羅刹迴答道:“若要斷絕火根,隻需連續扇動四十九下,便可永遠不再發火。”
行者聽聞此言,立刻拿起扇子,用盡全身力氣,朝著山頭連續扇動了四十九下。隻見那山上頓時大雨傾盆,果然是一件神奇的寶貝:有火的地方下雨,無火的地方則是晴天。他們師徒幾人站在這無火之處,沒有被雨水淋濕。就這樣坐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才收拾好馬匹和行李,將扇子歸還給了羅刹。行者又說道:“老孫若不把扇子給你,恐怕會有人說我言而無信。你拿著扇子迴山去吧,不要再惹事生非了。看在你已得人身的份上,饒你去吧!”那羅刹接過扇子,念動咒語,將其捏成一個杏葉兒,含在口中。她拜謝了眾聖,然後隱姓埋名,專心修行。後來,她也修成了正果,在經藏中留下了萬古流芳的名聲。羅刹和土地都感激涕零,紛紛謝恩,隨後相送。行者、八戒和沙僧保護著三藏繼續前行,一路上身體清涼,腳下滋潤。
正所謂:
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
隻是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迴到東土大唐,且聽下迴分解。
這牛魔王果然厲害,他同樣擁有七十二般變化,武藝也和孫悟空不相上下,隻是身材稍顯笨拙,動作不夠敏捷靈活。他將寶劍隱藏起來,念動咒語,搖身一變,立刻變成了和豬八戒一模一樣的模樣,沿著小路走去,迎麵碰上了孫悟空,高聲喊道:“師兄,我來啦!”
孫悟空果然非常高興,正所謂“得勝的貓兒歡似虎”,他隻依靠自己強大的能力,沒有仔細觀察來人的意圖。看到是豬八戒的模樣,便大聲喊道:“兄弟,你去哪裏了?”牛魔王故作鎮定地說道:“師父看你很久沒迴來,擔心牛魔王厲害,你打不過他,難以得到他的寶貝,所以讓我來接你。”孫悟空笑著說:“不用麻煩,我已經成功拿到手了。”牛魔王又問:“你是怎麽做到的?”孫悟空迴答道:“那老牛和我戰鬥了一百多個迴合,不分勝負。後來他離開了我,去了亂石山碧波潭底部,和一群蛟精、龍精喝酒。我悄悄跟著他,變成一隻螃蟹,偷走了他所騎的辟水金睛獸,然後變成了老牛的樣子,直接到了芭蕉洞欺騙那羅刹女。那個女人和我結了一場假夫妻,是我想辦法騙過來的。”牛魔王說:“真是辛苦你了。哥哥太累了,可以把扇子給我嗎?”
孫大聖哪裏知道這是假牛魔王,更沒有想到這一點,於是就把扇子遞給了他。原來這個牛魔王,他知道芭蕉扇收放的根本方法,接過扇子後,不知道念了什麽咒語,扇子立刻變得像一片杏葉那麽小,他也恢複了本來麵目。然後開口大罵道:“潑猴!還認得我嗎?”孫悟空見到這一幕,心中暗自懊悔道:“是我疏忽大意了!”他恨恨地叫了一聲,跺腳高聲喊道:“哎呀!每年都去打大雁,今年卻被小雁啄瞎了眼睛。”
牛魔王見孫悟空如此戲弄自己,頓時怒不可遏,舉起手中的混鐵棍,狠狠地朝著孫悟空打去。然而,孫悟空卻不慌不忙地應對著,隻見他靈活地避開了牛魔王的攻擊,然後趁機一棒子打向牛魔王。牛魔王見狀,連忙使用芭蕉扇扇向孫悟空,但令他驚訝的是,無論他如何用力扇動,孫悟空都紋絲不動。原來,孫悟空在之前變成蟭蟟蟲進入鐵扇公主腹中時,不小心將定風丹吞進了肚子裏,導致他現在身體堅硬無比,不受芭蕉扇風力的影響。牛魔王見此情形,心中大驚失色,慌忙將芭蕉扇放入口中,雙手持劍,向著孫悟空砍去。此時,兩人在半空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戰鬥。孫悟空揮舞著金箍棒,毫不留情地攻擊著牛魔王,而牛魔王則手持雙刃劍,展現出智慧和力量。他們互相較量著勇氣和智謀,咬牙切齒,氣勢洶洶。這場戰鬥使得塵土飛揚,天地昏暗,沙石飛舞,仿佛連鬼神都被隱藏起來。孫悟空大聲斥責道:“你竟敢如此無知,還反過來欺騙我!”牛魔王也不甘示弱地迴應道:“我的妻子已經答應與你共享芭蕉扇!”
話說這孫悟空和牛魔王打得不可開交,一個說對方欺騙婦女兒童實在該死,告到官府肯定要受罰;另一個則表示自己一心隻想殺掉對方,根本不需要商量。兩人棍棒相加、刀劍相向,都拚盡了全力,如果稍微鬆懈一點,恐怕就要去見閻王爺了。暫且不說他們兩個爭鬥得難解難分,卻說唐僧坐在路途之中,一方麵被熱氣熏蒸,另一方麵心急如焚又口渴難耐,於是向火焰山土地問道:“請問尊神,那牛魔王的法力怎麽樣?”土地迴答道:“那牛魔王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正好是孫大聖的對手。”三藏說道:“悟空行動迅速,平常兩千裏的路程,一瞬間就能迴來,怎麽現在去了一天還沒迴來?一定是在和那牛魔王搏鬥。”於是喊道:“悟能,悟淨!你們兩個誰去迎接一下你師兄?如果遇到敵人,就應該盡力協助,爭取拿到扇子,解除我的煩惱,早點翻過這座山,繼續趕路。”八戒說道:“今天天色已晚,我本想去接他,但就是不知道積雷山的路怎麽走。”
土地說道:“小神認識路。讓卷簾大將在這裏陪你師父吧,我和你一起過去。”唐僧聽後非常高興地說:“有勞尊神,等事成之後必有重謝。”豬八戒立刻來了精神,整理好自己的衣服,拿起鈀子,就和土地一起駕著雲霧向東方飛去。
他們正在飛行的時候,突然聽到一陣喊殺聲,聲音越來越大,狂風也刮得更猛了。豬八戒按住雲頭仔細一看,原來是孫悟空和牛魔王正在激烈地戰鬥。土地催促道:“天蓬元帥怎麽還不趕緊上前幫忙呢?”豬八戒揮舞著鈀子,大聲喊道:“師兄,我來啦!”孫悟空生氣地罵道:“你這個蠢貨,耽誤了我多少事情!”豬八戒委屈地說:“師父叫我來接你,但是因為我不認識路,和土地商量了很久才決定由他帶我過來,所以來得有點晚,怎麽會耽誤大事呢?”
行者解釋道:“不是怪你來遲,而是這牛魔王太過分了!我從鐵扇公主那裏好不容易弄到扇子,結果被這家夥變成你的樣子,還假惺惺地說要迎接我。我當時一高興,就把扇子遞給他了,沒想到他突然露出真麵目,和我在這裏比試起來,這才耽誤了大事啊!”
八戒聽後,頓時怒不可遏。他舉起釘耙,對著牛魔王破口大罵:“我把你這個臉皮厚得像城牆的家夥!你竟敢變成你爺爺我的模樣,欺騙我大師兄,讓我們兄弟之間產生矛盾!”說著,八戒便不顧一切地用釘耙猛砸牛魔王。
牛魔王一方麵已經和行者激戰了一整天,精力疲憊不堪;另一方麵又看到八戒的釘耙如此兇猛,難以抵擋,於是隻好敗退而逃。就在這時,火焰山土地帶領著一群陰兵擋在了牛魔王麵前,說道:“大力王,請停手吧。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有神明保佑,有天地護持,整個三界都知道這件事,十方世界都在支持他們。你還是趕快交出芭蕉扇,撲滅這火焰山的大火,讓唐僧師徒順利通過這裏;否則,上天一定會怪罪於你,你肯定會遭受懲罰的。”
牛魔王生氣地說道:“你這個土地公,一點道理都不懂!那個潑猴搶走了我的兒子,欺負我的小妾,欺騙我的妻子,簡直就是胡作非為,我恨不得一口吞下他,然後變成大便去喂狗,怎麽可能會把寶貝借給他呢!”
話還沒說完,豬八戒已經趕上來罵道:“我看你是個心結黃!趕緊把扇子拿出來,否則就別想活命了!”牛魔王無奈之下隻好迴頭,拿起寶劍再次與豬八戒交戰。孫悟空也舉起金箍棒前來相助。這場戰鬥真是激烈啊:
成精的豬怪、作怪的牛妖,再加上偷天得道的猴子。禪性自來能夠戰鬥鍛煉,必然需要用土元素來合成元氣。九齒釘耙鋒利無比,寶劍雙鋒更是快速而柔和。金箍棒卷曲舒展成為主要武器,土神助力結成丹頭。三方互相克製爭奪,各自施展雄才大略進行籌劃。捕捉牛怪用於耕地可以讓金錢增長,唿喚豬怪迴歸爐灶可以收取木氣。心思不在這裏如何修道,精神常常守住才能拴住猴子。胡亂叫嚷,苦苦哀求,三種兵器聲響徹雲霄。鈀築劍傷沒有善意,金箍棒起有原因。隻殺得星星失去光輝月亮不再明亮,一整天都是寒冷的霧氣黑沉沉!
那魔王奮勇爭強,一路且戰且行,鬥了一整夜,雙方難分高下,直到天亮仍未分出勝負。前方正是他的積雷山摩雲洞口,他們四人與土地和陰兵的喧鬧聲震耳欲聾,驚動了洞裏的玉麵公主,她讓丫鬟去看看是誰在叫嚷。隻見守門的小妖稟報說:“是我家爺爺昨天跟那個雷公嘴的漢子還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以及火焰山的土地等人正在廝殺呢!”玉麵公主聞言,立刻命令外麵守衛的大小頭目們各自拿起武器前來支援。前後點起的妖怪有百十多口子,一個個都賣弄精神,手持長槍棍棒,齊聲高唿:“大王爺爺,我們奉奶奶的旨意,特意趕來相助!”牛魔王大喜道:“來得好,來得好!”眾妖一同上前胡亂砍殺。豬八戒措手不及,倒拖著釘耙,敗下陣來逃走。孫悟空縱身跳上筋鬥雲,跳出了重圍。眾陰兵也紛紛四散奔逃。牛魔王獲勝後,聚集眾妖迴到洞中,緊閉了洞門不再提及此事。
行者說道:“這家夥真是勇猛啊!從昨天申時左右開始,就和我打起來了,一直打到今天夜裏,還沒有分出勝負。幸好你們兩個來了,可以接替我繼續戰鬥。這樣苦戰了半天一夜,他居然一點也不覺得累。剛才那一群小妖怪,也是非常兇猛。現在他把洞門關緊不出來,我們該怎麽辦呢?”八戒說:“哥哥,你昨天巳時離開了師父,為什麽到申時才和他打鬥呢?你那兩三個時辰都在哪裏呢?”
行者說道:“和你分別之後,很快就來到了這座山上,遇到了一個女子,詢問過後才知道原來是他的愛妾玉麵公主。我用金箍棒嚇唬她一下,她便嚇得逃迴洞裏,並叫出牛魔王來。他和我說了一番話,吵了一會兒,然後我們就交起手來,打鬥了大約一個時辰。正在激烈的時候,有人邀請他去參加宴會。於是我跟著他到了亂石山碧波潭底部,變成一隻螃蟹,打探了情況,偷走了他的辟水金睛獸,假扮成牛魔王的樣子,再次迴到翠雲山芭蕉洞,欺騙了羅刹女,得到了她的扇子。出門試驗了一下使用方法,把扇子變大了,但不知道如何變小。正當我扛著扇子離開時,被他假扮成你的樣子,反而被騙走了。因此耽誤了兩三個時辰。”
八戒抱怨道:“這正應了那句俗語:‘大海裏翻了豆腐船,湯裏來,水裏去。’如今好不容易得到他的扇子,卻不知如何才能保得師父順利過山?不如我們還是迴去吧,另尋他路。”土地連忙勸道:“大聖切勿焦躁惱怒,天蓬也莫要懈怠。若說轉路,那便是走入了旁門,算不得真正的修行。古語有雲:‘行不由徑’,怎可輕易轉走?你那師父,此刻正在正路上坐著,眼巴巴地盼著你們成功呢!”行者聽了,發狠道:“正是,正是!呆子莫要胡言亂語!土地說得在理。我們正要與他一決高下,施展手段,待我施展出地煞變。我自西方而來,從未遇過敵手,那牛魔王本就是我的心猿所變。今日正好與他會一會,定要與他相持,借得寶扇。趁著這清涼,熄滅火焰,打破這頑固的虛空,參拜佛祖。待修行圓滿,便可超升極樂世界,大家一同趕赴龍華宴!”
那八戒聽了這話,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努力的勁頭。他殷勤地說道:“是,是,是!去,去,去!管他牛王會不會來,我木生在亥,正好配為豬,隻要能牽轉牛兒歸土類就行。申下生金本是猴,這樣也無刑無克,大家能多些和氣。我們就用芭蕉扇,以水克火,消除焰火,成就既濟之功。隻要晝夜不離,苦盡功成,就能趕赴盂蘭會了。”
說完,他和孫悟空領著土地、陰兵一起向前衝去。八戒揮舞著釘鈀,悟空掄起鐵棒,乒乒乓乓地一陣亂打,將那座摩雲洞的前門打得粉碎。這可把那外麵的護洞頭目嚇得戰戰兢兢,連滾帶爬地闖入洞內報告:“大王!孫悟空率眾打破前門了!”
那牛王正與玉麵公主詳述著方才之事,心中對孫行者充滿了懊惱與憤恨。忽聽聞前門被打破,更是怒不可遏,匆忙披上戰甲,手持鐵棍,從裏麵怒氣衝衝地罵道:“你這潑皮猢猻!究竟是何許人也,竟敢如此大膽,上門撒野,還打破我的門扇?”八戒見狀,趕忙湊近前去,肆意辱罵道:“你這老剝皮!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麽東西,竟敢妄自估量別人的大小!有種別跑!吃我一鈀!”牛王怒喝道:“你這貪吃的蠢貨,有何能耐!還不快叫那猴兒上來!”行者冷笑道:“你這不知好歹的家夥!我昨日還與你稱兄道弟,今日你我便成了仇人!看我一棒打你個魂飛魄散!”
那牛王毫無畏懼,奮勇向前迎接。這場戰鬥比之前更加激烈。三位英雄,混戰在一處,好生激烈:
釘鈀和鐵棒都展現出了強大的威力,他們率領著陰兵與老牛王展開了殊死搏鬥。老牛王也毫不示弱,獨自展現出了兇猛強悍的本性,它的法力也遍布整個天空。
他們用釵子攻擊,用棍子擊打,鐵棒英雄更是出奇製勝。三種兵器相互碰撞,發出叮當的響聲,他們相互隔架遮攔,誰也不讓誰。
其中一個說:“你為何不借芭蕉扇給我!”另一個則道:“你竟敢欺騙我的妻子!你趕走我的小妾,傷害我的兒子,此仇不報,我誓不罷休!你還敲門打戶,讓我驚疑不定!”
這個又說:“你要小心我的如意棒,擦著一點就會破皮!”那個迴應道:“你也要好生躲避我的鈀頭齒,一旦被擊中,就會九孔流血,淋漓不止!”
牛魔毫無畏懼地施展出威猛的氣勢,手中鐵棍高高擎起,伺機而動。他翻雲覆雨,隨心所欲地施展著神通,吐霧噴風,威力驚人。這場戰鬥充滿了仇恨和痛苦,雙方都拚命相搏,各自懷著惡念,相持不下。他們丟開架勢,你來我往,互不相讓,前迎後擋,總無虧輸。兄弟二人齊心協力,單身一棍獨自行使,配合默契。從卯時戰到辰時後,牛魔漸漸力不從心,束手無策,隻得敗陣而迴。
他們三個舍生忘死,又激戰了百十餘個迴合。八戒發起呆性,依仗著行者的神通,舉起釘耙胡亂擊打。牛王難以招架,敗下陣來,轉身奔向洞門。然而,卻被土地神和陰兵們攔住了洞門,大聲喝道:“大力王,往哪裏走!我們在此等候多時了!”那老牛無法進入洞中,急忙抽身,又看見八戒和行者追來,驚慌失措之下,卸下了盔甲,丟掉了鐵棍,搖身一變,化作一隻天鵝,向空中飛去。
行者見此情形,不禁笑道:“八戒!老牛已然離去了。”那呆子卻茫然不知,土地也未能知曉,眾人皆一個個東張西望,隻在積雷山前後胡亂尋找。行者見狀,手指空中,說道:“那在空中飛翔的,不正是老牛嗎?”八戒抬頭望去,卻道:“那不過是一隻天鵝罷了。”行者搖頭道:“非也,那正是老牛所變。”土地聽聞,問道:“既然如此,那我們該如何是好?”行者思索片刻,說道:“你二人可打進此門,將群妖盡數剿滅,拆除他的窩巢,斷絕他的歸路,待老孫與他賭鬥變化之術。”那八戒與土地聽後,依言行事,攻破洞門,不再多言。
這大聖收了金箍棒,口中撚訣,念念有詞,隨後搖身一變,化作一隻海東青。隻見它雙翅一展,如同一道閃電般鑽進雲眼裏,接著又倒轉身形,俯衝而下,穩穩地落在天鵝身上,緊緊抱住其頸項,用尖銳的喙去啄它的眼睛。那牛魔王也知曉這是孫行者的變化,趕忙抖動翅膀,幻化成一隻黃鷹,反過來去啄海東青。行者見狀,再次變化,成為一隻烏鳳,專門追趕黃鷹。牛魔王認得,又變成一隻白鶴,發出一聲長唳,向南飛去。行者停住身形,抖了抖身上的翎毛,又變成一隻丹鳳,高聲鳴叫。那白鶴見鳳乃是鳥中之王,諸禽皆不敢輕舉妄動,便刷的一下展開翅膀,衝向山崖,將身子一變,化作一隻香獐,模樣乖巧,在崖前悠閑地吃草。行者認出了它,也就落下翅膀,變成一隻餓虎,甩動尾巴,飛奔向香獐,欲將其作為食物。牛魔王頓時慌了手腳,又變成一隻金錢花斑的大豹,想要傷害餓虎。行者見了,迎著風,把頭一晃,又變成一隻金眼狻猊,吼聲如霹靂般響亮,鐵額銅頭,威風凜凜,轉身就要去吞食大豹。牛魔王著急了,又變成一個人熊,放開腳步,前來擒拿狻猊。行者打了個滾,就變成一隻賴象,鼻子似長蛇,牙齒如竹筍,張開鼻子,就要去卷那人熊。
牛王嘻嘻一笑,驟然間現出了原身,竟是一隻巨大的大白牛。它的頭顱猶如險峻的山嶺,雙眼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兩隻角如同兩座高聳的鐵塔,鋒利的牙齒排列整齊,宛如利刃。從頭部到尾部,足有千餘丈長短;從蹄子到背部,也有八百丈高下。牛王對著行者高聲叫道:“潑猢猻!你如今又能奈我何?”行者也不甘示弱,立刻現了原身,抽出金箍棒,將腰一彎,大喝一聲:“長!”瞬間,他的身體變得身高萬丈,頭顱如同泰山般巨大,雙眼好似日月般明亮,嘴巴猶如血池般寬闊,牙齒仿若門扇般巨大,手中緊握著一條鐵棒,朝著牛王的頭部猛打過去。牛王毫不畏懼,硬著頭皮,用角去抵擋。這一場戰鬥,真可謂是撼天動地,山嶺為之搖晃!有詩為證:
道高一尺魔千丈,奇巧心猿用力降。
若得火山無烈焰,必須寶扇有清涼。
黃婆矢誌扶元老,木母留情掃蕩妖。
和睦五行歸正果,煉魔滌垢上西方。
他二人各施神通,於半山間展開激烈賭鬥,驚得過往虛空之中的一切神眾,連同金頭揭諦、六甲六丁、一十八位護教伽藍紛紛趕來,將那魔王團團圍困。然而,那魔王竟公然毫無懼色,隻見他東衝一頭,西撞一下,直挺挺地揮舞著光耀耀的兩隻鐵角,往來抵觸;又時而向南猛撞,時而向北狠衝,毛森森的一條硬尾左右劇烈敲搖。孫大聖則毫不畏懼地正麵迎敵,眾多神隻從四麵圍攻。牛王見狀,情急之下就地一滾,恢複本相,轉身便向芭蕉洞逃去。行者也收起法象,與眾多神隻一同在後緊追不舍。那魔王倉皇闖入洞中,緊閉洞門,不再露麵。眾人將整座翠雲山圍了個水泄不通。
正當眾人準備上門攻打時,忽然聽到八戒與土地、陰兵的叫嚷聲傳來。行者見到他們,連忙問道:“那摩雲洞的情況如何?”八戒笑著迴答道:“那老牛的娘子,已被我一鈀打死,剝開衣服一看,原來是個玉麵狸精。那群妖怪,都是些驢、騾、犢、特、獾、狐、狢、獐、羊、虎、糜、鹿之類的。我已將它們全部剿滅,還放火燒了他的洞府房廊。土地說他還有一處家小,住在此山,所以我們又來這裏掃蕩。”行者說道:“賢弟立了大功,可喜可賀!老孫與那老牛賭變化,卻未能取勝。他變成了無比巨大的白牛,我也施展了法天象地的神通。正在我們相互抵觸之時,幸得諸神降臨相助。圍困了他許久,他卻恢複了原形,逃進洞裏去了。”八戒問道:“那可是芭蕉洞嗎?”行者迴答道:“正是,正是!羅刹女就在裏麵。”八戒發狠道:“既然如此,我們為何不打進去,剿滅那家夥,向他要迴扇子,免得他有時間休整,夫妻倆還能敘舊!”
好呆子,抖擻威風,舉鈀照門一築,隻聽得忽辣的一聲巨響,那石崖連門竟被築倒了一邊。這一下可把那女童嚇得不輕,她慌裏慌張地跑去稟報:“爺爺!不知是何人如此大膽,竟把門前都給打壞了!”
此時,牛王方才跑了進來,他氣喘籲籲的,正欲告訴羅刹女與孫行者奪扇子賭鬥之事,忽聞此報,心中不禁大怒。他怒目圓睜,從口中吐出扇子,遞與羅刹女。羅刹女接過扇子,眼中滿是淚水,悲聲道:“大王!還是把這扇子送與那猢猻,讓他退兵去吧。”
牛王卻道:“夫人啊,此扇雖小,但那猢猻欺人太甚,我與他之恨不共戴天。你且在此稍坐,待我再去與他比拚一番,定要分出個勝負來!”說罷,他轉身便要出門。
羅刹女深知牛王的脾氣,知道他此去必定兇多吉少,心中擔憂不已。但她也明白,牛王是個倔脾氣,決定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迴來。她隻能默默祈禱,希望牛王能夠平安歸來。
那魔重整旗鼓,再度披掛上陣,又精心挑選了兩口鋒利的寶劍,氣勢洶洶地走出門來。正巧遇見八戒正揮舞著鈀子奮力築門,老牛二話不說,舉起寶劍就朝著八戒的臉狠狠砍去。八戒趕忙舉起鈀子抵擋,卻被老牛強大的力量震得向後倒退了幾步。
八戒見勢不妙,轉身逃出洞門,此時早已等候在外的大聖立刻掄起金箍棒,朝著老牛當頭打去。那牛魔見狀,立即駕起狂風,迅速逃離洞府,與大聖等人在翠雲山上再度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相持。
眾多神隻從四麵八方將老牛團團圍住,土地兵也在左右兩側發起攻擊。這一場戰鬥,真是驚心動魄:雲霧彌漫,遮天蔽日,整個世界都陷入了一片混沌之中。陰風陣陣,砂石滾滾,怒濤洶湧,海浪翻騰。老牛重新磨礪了兩口寶劍,再次全身披掛戰甲。他心中的冤仇深似大海,怨恨更是愈發強烈。你看那齊天大聖,為了功績,全然不顧當年的舊情。八戒為了求得扇子,施展出全部的威力,眾神也紛紛護法,共同捉拿牛君。
牛王雙手揮舞著寶劍,沒有片刻停歇,左遮右擋,盡顯神通。這場戰鬥殺得飛鳥難以振翅高飛,遊魚紛紛沉入水底;鬼泣神嚎,天地昏暗,龍愁虎懼,日光也變得昏沉。
那牛王拚盡全力,奮不顧身地捐軀一戰,與對方鬥經五十餘個迴合,卻終究抵敵不住,敗下陣來,往北落荒而逃。早有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廣大的潑法金剛橫在前方阻住去路,高聲喝道:“牛魔,你往那裏去!我等乃是釋迦牟尼佛祖差遣而來,布下天羅地網,專程到此擒拿你!”
正說著,隨後便有大聖、八戒以及眾神匆匆趕來。那魔王見狀,心中慌亂,急忙轉身向南奔逃,卻又猛地撞著峨眉山清涼洞法力無量的勝至金剛擋住了去路,隻聽他怒喝道:“吾奉佛旨在此,正要拿住你這孽障!”牛王頓時心慌腳軟,連忙急抽身往東奔去;然而,又恰逢須彌山摩耳崖毘盧沙門大力金剛迎麵而來,將其迎住,大聲說道:“你這老牛要逃往何處!我承蒙如來佛祖密令,特來此處捕獲你!”牛王聞言,不禁悚然而退,隻得向西逃竄;卻又遭遇昆侖山金霞嶺不壞尊王永住金剛的敵住,隻聽他怒喝道:“這廝又想逃往何方!我奉西天大雷音寺佛老親言,在此攔截,看誰能放你離去!”
那老牛心驚膽戰,悔之不及。此時他環顧四周,隻見四麵八方都是佛兵天將,猶如天羅地網一般,根本無法逃脫。正在驚慌失措之時,又聽到行者帶領眾人趕來,他立刻駕起雲頭,向上飛去。
恰好這時,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太子率領著魚肚藥叉、巨靈神將等眾神將攔住了他的去路,喊道:“慢來,慢來!我們奉玉帝旨意,特地前來剿滅你!”牛王心急如焚,再次施展變化之術,變迴一隻大白牛,用兩隻鐵角向天王撞去。天王揮刀砍向他。緊接著,孫行者也趕到了。哪吒太子高聲喊道:“大聖,我身著戰甲,不便行禮。我們父子昨天拜見了佛如來,上奏玉帝說唐僧被火焰山阻擋了道路,孫大聖難以降伏牛魔王,玉帝下令,特意派遣我父親帶領眾神將前來助力。”行者說道:“這家夥神通廣大!又變成這樣的身軀,該如何是好?”太子笑著說:“大聖不必擔心,你看我如何擒拿他。”
這太子當即大喝一聲“變!”,瞬間變得三頭六臂,飛身一躍,跳在了牛王的背上。他手持斬妖劍,朝著牛王的頸項用力一揮,隻聽得一聲慘叫,那碩大的牛頭便被斬落下來。天王見狀,趕忙收起寶刀,這才與行者相見。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牛王的腔子裏竟然又鑽出一個頭來,口中噴出黑色的霧氣,眼中閃爍著金色的光芒。哪吒毫不畏懼,再次揮劍砍去,隨著劍光閃過,又一個頭落了下來。可是,這牛王仿佛擁有不死之身,每砍一劍,便會立刻長出一個新的頭來。哪吒一連砍了十數劍,牛王的頭上也隨即長出了十數個頭。
哪吒見狀,取出火輪兒,掛在了老牛的角上,然後吹起真火。刹那間,熊熊火焰燃燒起來,將牛王燒得張狂哮吼,搖頭擺尾。牛王想要變化脫身,卻又被托塔天王用照妖鏡照住了本像,使其動彈不得,無計可施。此刻,牛王隻覺得求生無望,隻得求饒道:“莫傷我命!我情願歸順佛家!”哪吒道:“既然你愛惜自己的性命,那就快把扇子拿出來!”牛王道:“扇子在我山妻那裏收著哩。”
哪吒聽聞此言,當即解下縛妖索,將其跨在牛魔王的頸項上,一把抓住他的鼻頭,把索穿在鼻孔裏,用手牽著。孫行者則匯聚了四大金剛、六丁六甲、護教伽藍、托塔天王、巨靈神將以及八戒、土地、陰兵等眾人,簇擁著白牛,一同迴到芭蕉洞口。
老牛大聲唿喊:“夫人,快將扇子拿出來,救我性命!”羅刹聽到唿喊,急忙卸下釵環,脫去彩色的衣服,挽起青絲,扮作道姑模樣,穿上縞素,好似比丘尼一般。她雙手捧著那柄丈二長短的芭蕉扇子,快步走出家門。此時,她看到金剛眾聖與天王父子,頓時驚慌失措,連忙跪在地上,磕頭禮拜道:“懇請菩薩饒恕我夫妻二人的性命,願將此扇敬獻給孫叔叔,助他成功!”行者走上前接過扇子,與眾人一同駕著祥雲,沿著東路返迴。卻說那三藏與沙僧立了一會,又坐了一會,心中滿是對行者的盼望,然而許久過去,卻仍不見其歸來,心中的憂慮愈發深重。
就在這時,忽見天空中祥雲彌漫,瑞光璀璨,飄飄搖搖,宛如眾神降臨。長老見狀,心中不禁一陣害怕,忙對沙僧說道:“悟淨!那壁廂是何方神兵前來?”沙僧定睛一看,隨即認出了眾神,迴答道:“師父啊,那是四大金剛、金頭揭諦、六甲六丁、護教伽藍以及過往眾神。牽牛的是哪吒三太子,拿鏡的是托塔李天王。大師兄執著芭蕉扇,二師兄並土地隨後,其餘的都是護衛神兵。”
三藏聽了,心中大喜,趕忙換了毘盧帽,穿上袈裟,與悟淨一同拜迎眾聖,感激涕零地說道:“我弟子有何德何能,竟敢勞煩諸位尊聖親臨凡間。”四大金剛微笑著說道:“聖僧不必客氣,你的十分功行即將圓滿。我們奉佛旨前來相助,你應當竭盡全力修行,切勿有絲毫懈怠。”
隻見那三藏雙手合十,跪地叩頭,誠心誠意地接受了使命。孫大聖緊緊握著芭蕉扇,大步走向火焰山邊,使出全身力氣揮動扇子。瞬間,熊熊燃燒的火焰漸漸熄滅,原本熾熱的光芒也消失不見。行者滿心歡喜,再次揮動扇子,這次隻聽到微風習習,清涼的氣流輕輕拂過。當他第三次揮動扇子時,天空中彌漫起雲霧,細密的雨絲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
有一首詩為證:
火焰山遙遙相隔八百路程,熊熊火光在大地上聲名遠揚。
烈火煎熬使得煉丹難以成熟,火焰蔓延阻斷了三道關卡的道路。
幸虧借助芭蕉扇施展雨露之恩,幸好承蒙天將相助展現神奇功力。
牽牛歸佛後不再頑皮搗蛋,水與火相互關聯本性自然平靜。
此刻,三藏心中的煩躁和煩悶都消散了,心情變得清新愉悅。師徒四人恭敬地皈依佛法,感謝了金剛,各自返迴寶山。六丁六甲升空保護他們。過往的神隻們四散離去。天王和太子牽著牛徑直迴歸佛地交差。隻剩下本山的土地公,押解著羅刹女,在一旁侍奉等待。
行者笑道:“那羅刹,你既如此,為何不早早離去,還在這裏苦苦等待?難道還有其他企圖不成?”羅刹聽後,急忙跪地求饒道:“萬望大聖慈悲為懷,大發善心,將扇子還給我吧。”八戒見狀,怒喝一聲:“你這不知好歹的賤人,不知天高地厚!我們饒了你一命,已經是對你最大的恩賜了,你竟然還敢討要扇子,難道不知道感恩嗎?我們拿著扇子過山去,難道不能賣掉換點錢買點好吃的嗎?費了這麽大的力氣和精神,怎麽可能會輕易給你呢!現在雨霧蒙蒙,你還是趕緊迴家去吧!”羅刹再次拜謝道:“大聖原本說過,隻要扇熄了火焰山的大火,就會把扇子還給我。如今這場鬧劇,實在讓我深感懊悔。隻怪我自己行事不慎,才導致大家勞師動眾。我們雖然已經修煉成人形,但尚未修成正果。如今我的真身在西方顯現歸去,我再也不敢胡作非為了。希望大聖能賜予我原本的扇子,讓我重新做人,修身養性,遠離塵世紛擾。”
土地公此時也上前求情道:“大聖啊,趁著這位女子深知熄滅火焰山之火的方法,徹底斷絕火源,還她扇子吧。這樣一來,小神可以繼續在此安居樂業,拯救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能得到一些祭祀品,實在是一件好事啊。”
行者說道:“我當時曾詢問過鄉人,他們說這山扇熄火後,隻能收獲一年的五穀,然後便會再次火發。”羅刹迴答道:“若要斷絕火根,隻需連續扇動四十九下,便可永遠不再發火。”
行者聽聞此言,立刻拿起扇子,用盡全身力氣,朝著山頭連續扇動了四十九下。隻見那山上頓時大雨傾盆,果然是一件神奇的寶貝:有火的地方下雨,無火的地方則是晴天。他們師徒幾人站在這無火之處,沒有被雨水淋濕。就這樣坐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才收拾好馬匹和行李,將扇子歸還給了羅刹。行者又說道:“老孫若不把扇子給你,恐怕會有人說我言而無信。你拿著扇子迴山去吧,不要再惹事生非了。看在你已得人身的份上,饒你去吧!”那羅刹接過扇子,念動咒語,將其捏成一個杏葉兒,含在口中。她拜謝了眾聖,然後隱姓埋名,專心修行。後來,她也修成了正果,在經藏中留下了萬古流芳的名聲。羅刹和土地都感激涕零,紛紛謝恩,隨後相送。行者、八戒和沙僧保護著三藏繼續前行,一路上身體清涼,腳下滋潤。
正所謂:
坎離既濟真元合,水火均平大道成。
隻是不知還要多少年才能迴到東土大唐,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