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兄弟三眾,來到殿上,對師父說道:“飯即將煮熟,叫我們前來所為何事?”三藏道:“徒弟們,並非是為了飯食。這觀中,有什麽人參果,形似孩童一般,你們當中是誰偷了去吃?”八戒趕忙道:“師父,我向來老實,確實不知,也不曾見過。”清風指著八戒道:“笑的就是他,笑的就是他!”行者怒喝道:“我老孫天生就是這副笑容,難道因為你不見了什麽果子,就不許我笑了?”三藏道:“徒弟莫要動怒。我們乃是出家人,切勿說謊,更不可偷吃昧心之食。若是果真吃了他的果子,向他賠個禮便是。何苦如此抵賴?”


    行者見師父說得在理,便如實說道:“師父,此事與我無關。是八戒在隔壁聽見那兩個道童談論吃人參果,他心生好奇,想獨自嚐個鮮,便讓老孫去打了三個。我們兄弟三人各吃了一個。如今果子已經吃了,又能怎樣?”明月道:“明明偷了我們四個,這和尚還不承認自己是賊!”八戒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既然偷了四個,為何隻拿出三個來分,你這猴子事先就藏了一個吧?”那呆子反倒胡攪蠻纏起來。


    那兩個小道童詢問得仔細,越發地辱罵起來。氣得孫悟空咬牙切齒,雙眼冒火,把金箍棒握了又握,忍了又忍說道:“這小童子如此可惡,就算是當麵打我,也就罷了,我就受他些氣兒,但是我要送他們一個讓所有人都吃不到果子的計策!”好一個孫悟空,從腦後拔出一根毫毛,吹一口仙氣,叫道:“變!”變出一個假的孫悟空,跟隨著唐僧,陪著豬八戒和沙僧,忍受著道童們的叫嚷和辱罵;而他自己的真身,則施展神通,駕著雲朵,縱身一跳,徑直來到人參園內,舉起金箍棒朝著樹上猛地一揮,又使出推山移嶺的神力,一下子將樹給推倒了。可憐那些樹葉紛紛飄落,樹枝也被折斷,樹根更是從土裏翻了出來,道士們的長生不老藥就這樣被毀了!那孫悟空推倒了樹,卻在枝頭尋找果子,哪裏還有半個果子呢。


    原來這神奇的寶貝有個特性,遇到金屬就會掉落。而他的棒刃頭恰好是金屬包裹之物,況且鐵又屬於五金之類。所以,當他的棒子敲擊到金屬時,就會振動掉落。既然掉落了,又遇到土地,便會陷入其中,因此樹上再也沒有一個果子。他說道:“好,好,好,大家散夥吧!”說完,他收起了鐵棒,徑直向前走去,然後把毫毛一抖,將其收迴到身上。那些人都是肉眼凡胎,根本看不明白這其中的奧妙。


    卻說那仙童罵了許久,清風說道:“明月,這些和尚也真是能忍受啊,我們就像罵雞一樣,罵了這麽久,他們竟然沒有一個人迴應。想必他們並沒有偷吃果子。也許是這樹太高,樹葉太茂密,我們數得不清楚,不要冤枉了他們。我和你再去仔細查看一下吧。”明月說道:“你說得也有道理。”於是,他們兩個又來到園中,隻見那棵樹的樹枝都倒垂著,樹葉也沒有掉落。這可把清風嚇得腿腳發軟,跌倒在地,明月也嚇得腰都酥了,直打哆嗦。那兩個仙童頓時嚇得魂飛魄散。


    有詩為證。詩曰:


    三藏西臨萬壽山,悟空斷送草還丹。


    枒開葉落仙根露,明月清風心膽寒。


    話說三藏師徒西行來到萬壽山,悟空一時興起,竟斷送了五莊觀的草還丹。那人參果樹的枝椏葉落,仙根暴露,明月清風二童子見此慘狀,心膽俱寒。


    他二人癱倒在塵埃之中,言語錯亂,驚慌失措地叫道:“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那猴子害了我們五莊觀的丹頭,斷絕了仙家的苗裔!師父迴來,我們該如何交代?”明月稍作鎮定,說道:“師兄莫要叫嚷。我們先整理好衣冠,莫要讓這幾個和尚看出破綻。此事別無他人,定是那毛臉雷公嘴的猴子所為,他施展神通,壞了我們的寶貝。若是與他理論,那廝必定抵賴,定會與我們爭執起來。你我二人怎敵得過他們師徒四人?不如暫且哄騙他們一番,就說果子並未減少,是我們數錯了,再向他賠個不是。他們的飯已做好,待他們吃飯時,我們再送上些小菜。他們一家各自拿著一個碗,你站在門左,我站在門右,趁其不備,猛地把門關上,用鎖鎖住,將這幾層門都鎖上,不放他們出來。等師父迴來,任憑他如何處置。那猴子既是師父的故人,饒了他,也是師父的人情;若不饒他,我們也算抓住了一個賊,或許可以免除我們的罪責。”清風聽後,點頭稱是:“有理,有理。”


    二人強打精神,勉強露出笑容,從後園來到殿上,對著唐僧鞠躬行禮說道:“師父,剛才說話粗魯,多有冒犯,請不要怪罪。”唐僧問:“為什麽這麽說呢?”清風迴答:“果子數量並不少,隻是因為果樹高大,枝葉茂密,沒有看清楚;剛剛又去查看了一遍,仍然是原來的數目。”豬八戒趁機跺腳說:“你這小童子,年紀輕輕不懂事,就隨口亂罵,白白詛咒,冤枉了我們啊!真不像話!”孫悟空心裏明白,但嘴上不說,暗自想道:“是假話,肯定是假話,果子已經算過帳了,怎麽會說出這樣的話?難道他們有讓果實起死迴生的辦法?……”唐僧說:“既然如此,那就把飯菜端上來吧,我們吃完就走。”


    卻說那八戒聽了唐僧的話後,便起身前去盛飯,沙僧則忙著安放桌椅。而那兩位道童也趕忙去準備小菜,不一會兒就端上來一些醬瓜、醬茄、糟蘿卜、醋豆角、醃窩蕖、綽芥菜等菜肴,總共擺了七八碟,供師徒四人享用。隨後他們還送上一壺好茶和兩個茶鍾,恭敬地伺候在一旁。此時師徒四人方才拿起碗筷開始用餐,然而就在這時,那兩名道童突然一人一邊,迅速地將門關上,並插上了一把兩銅鎖。


    八戒見狀,忍不住笑著說道:“這兩個小道童真是奇怪啊。你們這裏的風俗可真不好,怎麽關著門吃飯呢?”明月連忙解釋道:“正是這樣的習慣,我們還是先吃完飯再開門吧。”清風聽了,不禁破口大罵起來:“我看你這個貪吃偷懶、喜歡偷嘴的禿頭和尚!你偷吃了我的仙果,已經犯了擅自食用田園瓜果的罪行,現在居然還把我的仙樹給推倒了,破壞了我五莊觀裏的仙根,你還有臉在這裏說話!——如果你能有機會到西方拜見佛祖,除非是轉世投胎重新做人!”


    唐僧聽到這番話,頓時嚇得臉色蒼白,手中的飯碗也掉落在地上,心中如同壓上了一塊沉重的石頭。而那兩名道童則將前後山門全都鎖上了。


    卻又來到正殿門首,清風、明月二童子惡語相向,賊前賊後地罵個不停,直罵到天色將晚,方才去吃飯。飯畢,便歸房去了。


    唐僧見行者如此,心中埋怨道:“你這猴頭,屢屢闖禍!你偷吃了他的果子,就該受他些氣,讓他罵幾句也就罷了,怎的又推倒他的樹!若論這般情由,告起狀來,便是你老子做官,也說不通啊。”行者卻笑道:“師父莫要煩惱。那兩個童兒都已睡去,隻等他們睡著了,我們便可連夜起身。”沙僧聞言,忙道:“哥啊,這層層門都上了鎖,關得甚是緊密,如何走得出去!”行者笑道:“莫要擔心!莫要擔心!老孫自有辦法。”八戒卻道:“就怕你沒辦法哩!你倒是會變,變個什麽蟲蛭兒,從那格子眼裏飛將出去,隻苦了我們這些不會變的,在此頂缸受罪哩!”唐僧道:“他若真做出這等勾當,不同你我一起出去,我便念起那舊話經兒,看他如何消受!”


    八戒聽了這話,臉上露出又憂愁又好笑的神情,說道:“師父,你這說的是什麽話呀?我隻聽說過佛教中有卷《楞嚴經》《法華經》《孔雀經》《觀音經》《金剛經》,可從來沒聽說過什麽‘舊話兒經’啊。”


    行者笑著迴答道:“兄弟,你有所不知。我頭上戴的這個金箍兒,是觀音菩薩賜給我師父的。師父哄我戴上後,它就像生了根一樣,怎麽也拿不下來。這就叫做緊箍兒咒,也叫《緊箍兒經》。他說的‘舊話兒經’,指的就是這個。不過,隻要他一念動咒語,我就會頭疼難忍,所以才有這個法子來為難我。師父,你千萬別念,我絕對不會辜負你,一定會想辦法讓大家一起出去的。”


    說話間,天色已暗,不知不覺東方月上。行者道:“此時萬籟無聲,冰輪高懸,正是趕路的好時機。”八戒道:“哥啊,別開玩笑了。門都鎖著,我們往哪裏走?”行者笑道:“你看我的手段!”隻見行者將金箍棒握在手中,施了一個“解鎖法”,往門上一指,隻聽得“突”的一聲響,幾層門栓同時落下,“唿喇”一聲,門扇大開。八戒見狀,笑著說:“好厲害的本事!就算是讓小爐兒匠用撬棍,也不可能這麽幹脆利落。”行者道:“這算什麽!就算是南天門,我隻要指一指,也能打開。”說完,便請師父出了門,上了馬,八戒挑著擔,沙僧牽著馬,一行人沿著西路直奔而去。


    行者道:“你們先慢慢走,等我去照顧一下那兩個童兒,讓他們睡一個月。”三藏道:“徒弟,不可傷他們性命,否則又要犯下得財傷人的罪過。”行者道:“我知道了。”行者轉身又迴到那兩個童兒睡覺的房間外。他從腰間取出隨身攜帶的瞌睡蟲兒,這是他之前在東天門與增長天王猜枚耍子贏來的。他摸出兩個瞌睡蟲兒,透過窗戶的縫隙彈了進去,直接飛到那兩個童子的臉上。兩個童子頓時鼾聲如雷,陷入了沉睡,再也不可能醒來。行者這才放心地離開,施展雲步,趕上唐僧等人,順著大路一路向西奔去。


    這一夜,師徒四人馬不停蹄地趕路,一直走到天亮。三藏埋怨道:“這個猴頭,真是害死我了!就因為你那張嘴,連累我一夜都沒睡好!”行者笑著說:“師父,您別隻顧著埋怨了。天色已經亮了,您就在這路邊的樹林裏休息一會兒,養養精神再走吧。”長老無奈,隻得下馬,倚著鬆根權當禪床坐下。沙僧放下擔子,也在一旁打盹。八戒則找了塊石頭,當作枕頭,唿唿大睡起來。隻有孫大聖,似乎精力格外充沛,他跳上樹枝,扳著樹枝玩耍起來。四眾就這樣在樹林中歇息,暫且不提。


    卻說那鎮元大仙,在元始宮參加完聚會後,帶領著眾小仙離開兜率宮,徑直下了瑤天,踏著祥雲,早早地來到了萬壽山五莊觀門前。他抬眼一看,隻見觀門大開,地上幹淨整潔。大仙心中暗喜:“清風、明月這兩個徒兒,倒也中用。平日裏日上三竿,他們還在睡覺;今日我不在觀中,他們倒肯早起,開門掃地。”眾小仙也都紛紛稱讚。大仙和眾小仙走進殿內,卻發現香火全無,一個人影也沒有,更不見明月、清風的蹤影。眾小仙疑惑地說:“他們兩個難道是因為我們不在,就趁機拐了東西逃走了?”


    大仙聽聞此事,不禁皺起眉頭,怒喝道:“豈有此理!修仙之人,怎敢有如此壞心之事!想必是昨晚忘記關門,就去睡了,今早還未醒呢。”說罷,眾仙便一同前往他的房門查看。


    隻見房門緊閉,屋內傳出陣陣鼾聲,眾人在外邊敲門喊叫,卻始終無人應答。無奈之下,眾仙隻好撬開門板,將他從床上扯了下來。然而,即便如此,他依舊沉睡不醒。


    大仙見狀,不禁搖頭苦笑:“好個仙童啊!成仙之人,神滿不思睡,怎會如此困倦?莫不是有人暗中作弄於他?快取水來。”一名仙童急忙取來半盞清水,遞與大仙。


    大仙接過水,口中念念有詞,隨後將水噴在他的臉上。片刻之後,他終於緩緩睜開雙眼,解了睡魔。


    二人如夢初醒,揉了揉眼睛,抬頭一看,這才發現麵前站著的正是仙師與世同君以及其他仙友。清風和明月頓時驚慌失措,連忙跪地叩頭,哭訴道:“師父啊!你的故人,原來是‘東來的和尚——一夥強盜’,他們十分兇狠!”


    大仙聽後,微微一笑,安慰道:“莫要驚恐,慢慢說來。”


    清風悲痛地說道:“師父啊,當日與您分別後不久,果然有個來自東土大唐的唐僧,一行共有四個和尚,加上一匹馬,總共五口。弟子謹遵師命,詢問他們的來曆後,便將人參果取了兩個奉上。然而,那長老肉眼凡胎,愚昧無知,竟不識我們仙家的寶貝。他說那是三朝未滿的孩童,堅決不肯吃,弟子們隻好各自吃了一個。沒想到他的手下有三個徒弟,其中一個姓孫的,名叫悟空行者,竟先偷了四個果子吃了。弟子們向他理論,說了幾句實話,他卻不容分說,暗中施展了出神入化的手段——真是苦不堪言啊!……”說到此處,二童子忍不住淚水漣漣,腮邊掛滿了淚珠。


    眾仙問道:“那和尚打你們了?”明月答道:“不曾打我們,隻是把我們的人參樹給打倒了。”大仙聽聞此言,不僅沒有惱怒,反而說道:“莫哭,莫哭,你們有所不知,那姓孫的,也是個太乙散仙,曾經大鬧天宮,神通廣大。既然他打倒了寶樹,你們可認得那些和尚?”清風迴答道:“都認得。”大仙說道:“既然認得,都跟我來吧。眾徒弟們,都收拾好刑具,等我迴來打他。”眾仙領命而去。


    大仙與明月、清風一同施展祥光之術,朝著三藏的方向疾馳而去。眨眼之間,他們便跨越了千裏之遙。大仙在雲端之上向西眺望,卻不見唐僧的身影;當他轉頭向東看去時,才發現自己已經多趕了九百多裏路。原來,那長老一夜之間馬不停蹄,僅僅行了一百二十裏路;而大仙的雲頭一縱,便輕鬆地趕過了九百多裏。


    仙童說道:“師父,那路旁樹下坐著的正是唐僧。”大仙迴應道:“我已經看到了。你們兩個先迴去準備好繩索,等我親自去捉拿他。”清風和明月領命後,先行返迴洞府。


    那大仙按下雲頭,搖身一變,化作了一個行腳全真。隻見他身穿一件百衲袍,係著一條呂公絛。手中搖動著麈尾,輕輕敲擊著漁鼓。他腳蹬三耳草鞋,頭上包裹著九陽巾子。衣袖隨風飄動,口中吟唱著月兒高的曲調。


    那鎮元大仙徑直來到樹下,對著唐僧高聲叫道:“長老,貧道起手了。”那長老趕忙匆忙答禮道:“失瞻,失瞻!”大仙問道:“長老是從哪方而來的?為何在這途中打坐?”三藏迴答道:“貧僧乃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之人。路過此間,暫且權作一歇。”大仙佯裝驚訝地問道:“長老從東邊而來,可曾在這荒山中經過?”長老說道:“不知仙官所說的是何寶山?”大仙說道:“萬壽山五莊觀,便是貧道的棲止之處。”行者聽聞此言,他乃是心中有物之人,連忙答道:“不曾,不曾!我們是一路打上路來的。”那大仙指著他笑道:“我把你這個潑猴!你還想瞞過誰呢?你明明倒在我的觀裏,將我的人參果樹打倒,你連夜逃到此處,竟然還不招認,還在掩飾什麽!不要走,趁早去還我樹來!”


    那行者聽聞此言,心中頓時湧起一股惱怒之意,二話不說,掣起金箍棒便朝著大仙劈頭蓋臉地打去。大仙側身一閃,輕鬆躲過了這迅猛的一擊,隨後踏著祥光,徑直飛身躍至空中。行者見狀,也不甘示弱,腳下祥雲升騰,緊追其後。


    大仙在半空中現出了本相,隻見他頭戴紫金冠,身著無憂鶴氅,腳下穿著履鞋,腰間束著絲帶。他的身體猶如童子般矯健,麵容卻似美人般嬌豔。三縷胡須飄拂在頷下,鴉翎般的發髻堆疊在鬢邊。大仙麵對氣勢洶洶的行者,並未亮出兵器,隻是將手中的玉麈輕輕拈起。


    那行者不管不顧,手中的棍子胡亂揮舞著,毫無章法可言。大仙則不慌不忙地揮動著玉麈,左遮右擋,從容應對。兩人你來我往,戰了兩三個迴合後,大仙使出了一個“袖裏乾坤”的絕招。隻見他在雲端裏,將袍袖迎風輕輕一展,刹那間,一股強大的力量如潮水般湧出,一下子將四僧連馬一並籠入了袖中。八戒見狀,不禁驚唿道:“不好了!我們都被裝進袖子裏了!”


    行者說道:“呆子,並非如此,我們是被他裝進衣袖之中了。”八戒迴應道:“這沒什麽要緊的;待我一頓釘鈀下去,給他砸出個窟窿,就能脫身而出了,隻說是他不小心,沒把我們籠牢固,讓我們給掉了出來罷了!”說罷,那呆子便揮舞起釘鈀,胡亂地砸了起來,然而卻哪裏都砸不動:用手撚著時,雖然感覺是柔軟的,但砸起來卻比鐵還要堅硬。


    那大仙駕著祥雲,徑直迴到了五莊觀,然後坐下,吩咐徒弟去拿繩子來。眾小仙們紛紛遵命伺候。隻見他從袖子裏,像擺弄傀儡一樣,把唐僧給取了出來,綁在了正殿的簷柱上;接著又取出了他們三個,將每一個都綁在了一根柱子上;隨後又把馬也取了出來,拴在了庭院裏,還給了它一些草料;最後把行李扔在了走廊下。接著,大仙又說道:“徒弟們,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槍,也不可用鉞斧,去給我取來皮鞭,打他一頓,好為我的人參果出出氣!”


    眾仙聽聞大仙之言,急忙取出一條鞭。此鞭並非尋常的牛皮、羊皮、麂皮或犢皮所製,而是由龍皮打造而成的七星鞭,此刻正浸泡在水中。大仙隨即命令一個孔武有力的小仙,將鞭子執定,問道:“師父,先打哪一個?”大仙不假思索地迴答:“唐三藏身為師父卻不尊禮法,先打他。”


    行者聽到這裏,心中暗自思忖:“我那老和尚可經不起這般鞭打,萬一被打壞了,豈不是我的罪過?”他再也按捺不住,開口說道:“先生,你搞錯了吧。偷果子的是我,吃果子的也是我,推倒樹的還是我,為何不先打我,卻要打他呢?”大仙聽了,不禁笑道:“這潑猴倒是伶牙俐齒。既然如此,那就先打你吧。”小仙問道:“打多少下?”大仙迴答:“按照果子的數量,打三十鞭。”小仙聞言,舉起鞭子便要開打。行者擔心仙家法術高強,便睜大眼睛緊緊盯著,看他要打何處。原來,小仙是要打他的腿。行者見狀,不慌不忙地把腰一扭,口中念念有詞:“變!”瞬間,他的腿就變成了兩條熟鐵腿。小仙一下又一下地打著,不知不覺已經打了三十下,此時,天早已過了晌午。


    大仙再次吩咐道:“還應該打三藏訓教不嚴,放縱頑徒肆意撒潑。”那仙童又舉起鞭子準備抽打。行者趕忙說道:“先生您又錯了。偷果子的時候,我師父並不知情,他當時正在殿上與您的兩個童子講話,這都是我們兄弟們幹的勾當。就算是有教訓不嚴的罪過,我作為弟子,也應當替師父挨打。您還是打我吧。”大仙聽了,笑著說:“這潑猴,雖然狡猾奸詐,但倒也有幾分孝心。既然如此,那就繼續打他吧。”小仙童又打了三十鞭。行者低頭看了看,隻見自己的兩條腿像明鏡一樣,被打得通亮,卻絲毫感覺不到疼痛。此時,天色已經漸漸暗了下來。大仙說道:“先把鞭子浸在水裏,等明天再繼續拷打他。”小仙童便收起鞭子去浸泡,然後各自迴到房間。晚齋結束後,眾人都各自安寢,不再提及此事。


    那長老淚眼汪汪,埋怨他的三個徒弟說:“你們闖出了禍事,卻連累我在這裏受罪,這該如何是好?”


    行者說道:“你們先別抱怨,要打就先來打我。你們又沒有挨打,怎麽一個個叫得這麽慘?”唐僧迴答說:“雖然沒挨打,但綁在身上也很疼啊。”沙僧接著說:“師父,還有我陪著一起綁著呢。”行者安慰他們說:“大家都別嚷嚷了,等一會兒還要趕路呢。”八戒抱怨道:“哥哥,你又在耍花招了。這裏的麻繩上噴了水,緊緊地綁著,比之前關在殿上,被你用解鎖法弄開還難。”行者自信滿滿地說:“我可不是吹牛,就算這麻繩上噴了水,就算是碗口粗的棕纜,對我來說也不過是秋風罷了。”


    正當這時,四周已經變得一片安靜,仿佛整個世界都進入了沉睡之中。隻見行者靈活地縮小身體,輕鬆地脫下繩索,然後對唐僧說:“師父,快走吧!”沙僧看到後驚慌失措地喊道:“哥哥,也救救我們吧!”


    行者輕輕說道:“噓,小聲點,別被他們聽到了。”然後他解開了唐僧的繩子,放下了八戒和沙僧,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係緊馬匹的韁繩,從走廊拿起行李,一起走出了道觀的大門。接著,行者又吩咐八戒說:“你去把那崖邊的柳樹砍四顆過來。”八戒疑惑地問道:“要這些柳樹有什麽用呢?”行者迴答說:“會有用處的,快點砍迴來吧!”


    那呆子力氣還挺大,走過去,一口一棵樹,很快就拱了四顆柳樹迴來,抱成一團帶了迴來。行者折斷柳枝,讓八戒和沙僧重新迴到道觀裏,按照原來的樣子將繩索綁在柱子上。然後,大聖念起咒語,咬破舌尖,將鮮血噴到柳樹上,喊道:“變!”隻見一根柳枝變成了長老的模樣,一根柳枝變成了他自己,另外兩根柳枝則變成了沙僧和八戒。它們都變得與真人一模一樣,甚至連聲音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最後,他兩人鬆開腳步,趕上了師父。這一夜他們依然沒有停歇,繼續趕路,終於成功避開了五莊觀。


    就這樣一直走到天亮,那長老在馬上搖搖晃晃地打著瞌睡。行者看到後,喊道:“師父真沒出息!出家人怎麽會這麽辛苦?我老孫一千個晚上都不睡覺,也不會覺得困倦。快下馬吧,別讓路上的行人看到笑話你。就在這山坡下找個避風的地方休息一下再走吧。”


    先不說他們師徒在路上暫時停留。再說那鎮元子大仙,天亮後起床,吃完早餐,來到大殿上。吩咐道:“去把鞭子拿來,今天要打唐三藏了。”那小仙拿著鞭子,對著唐僧說道:“打你呢。”那柳樹也迴應道:“打啊。”於是就乒乓地打了三十下。打完後,小仙又拿起鞭子,對八戒說道:“打你呢。”那柳樹也應道:“打啊。”正當那兩個小道童要打沙僧時,沙僧也像孫悟空和豬八戒一樣迴應道:“打麽。”然而當他們打到孫悟空時,孫悟空正走在路上,突然打了個寒顫說道:“不好了!”唐僧聽到後問道:“怎麽迴事?”孫悟空迴答道:“我把四顆柳樹變成了我們師徒四人的模樣,本以為他昨天已經打過我兩次,今天應該不會再打了;沒想到他竟然又打了我的化身,所以我的真身在打顫。快把法術收起來吧。”說完,孫悟空急忙念動咒語收起了法術。


    此時,那些小道童們驚恐萬分,紛紛丟掉手中的皮鞭,跑去向鎮元子稟報:“師父啊,帶頭被打的是大唐的和尚,可這一會兒被打的全是柳樹的樹根!”鎮元子聽後,嗬嗬冷笑道:“孫行者,果然是一隻了不起的猴子!聽說他曾經大鬧天宮,設下天羅地網都抓不住他,看來確實如此。你們既然已經逃走了就算了,為何還要綁一些柳樹在這裏冒充呢?絕對不能放過他!快去追迴來!”


    那大仙口中一聲“趕”,瞬間縱起雲頭,往西一望,隻見那和尚挑著包裹,騎著馬,正悠然地走著。大仙趕忙壓低雲頭,大聲喝道:“孫行者,往哪裏走!速速還我人參樹來!”八戒聽到這聲唿喊,心中暗道:“罷了,對頭又來了!”行者卻道:“師父,暫且將善念收起,讓我們也使些兇惡手段,一舉結果了他,好脫身趕路。”唐僧聞言,不禁戰戰兢兢,尚未做出迴應,沙僧已掣出寶杖,八戒也舉起釘鈀,大聖更是舞動鐵棒,三人一齊上前,將大仙團團圍在半空中,一陣亂打亂築。這場激烈的惡鬥,正如詩中所雲:


    悟空不識鎮元仙,與世同君妙更玄。


    三件神兵施猛烈,一根麈尾自飄然。


    左遮右擋隨來往,後架前迎任轉旋。


    夜去朝來難脫體,淹留何日到西天!


    卻說那兄弟三人,各持著自己的兵器,一同向鎮元子攻去。而鎮元子卻隻是拿著拂塵招架。不過片刻,鎮元子將袖子一揮,便再次將師徒四人連帶著白龍馬一起收入袖中帶迴五莊觀。


    待迴到觀內,鎮元子坐在殿上,從袖中將他們一個一個地放出來,然後將唐僧綁在了台階下的矮槐樹上,八戒和沙僧則分別被綁在了兩邊的樹上,最後將行者也捆了起來。行者見狀說道:“想必是要審問我們呢。”沒過多久,眾人便已捆綁完畢。


    這時,鎮元子命人取出十匹長頭布。行者看著這些布,笑著對八戒說:“八戒啊,這位先生真是客氣,還拿這麽多布給我們做衣服。咱們還是節省一點,做一件衣服就行了。”那小仙聽後,趕忙將家裏的布搬了出來。鎮元子又下令讓大家用布將唐三藏、豬八戒和沙和尚都包裹起來。眾仙聽令後立刻上前動手。


    看著這一切,行者忍不住笑了起來:“哈哈,這樣挺好,直接就給我們大殮了!”須臾之間,已經完成了纏裹。接著,他們被要求取出油漆。眾仙匆忙地取出自家收集和晾曬的生熟漆,將他們三個全身都用布包裹起來,並塗上厚厚的一層油漆。隻有頭和臉露在外麵。八戒說:“先生,上麵倒是沒什麽問題,但下麵還是留著孔兒,這樣我們方便排泄。”那位大仙又命令把大鍋抬出來。行者笑著說:“八戒,有福氣啊!抬出鍋來,可能是要煮東西給我們吃呢。”八戒說:“也好,讓我們先吃點東西,就算死也要當個飽死鬼。”眾仙果然抬出一口巨大的鍋放在台階下麵。大仙吩咐架起幹柴,點燃熊熊烈火,喊道:“把清油倒入鍋中,燒開後,把孫行者放入油鍋中炸一下,為我的人參樹報仇!”


    聽到這話,行者暗自高興地想:“這正是我所期望的。這段時間一直沒有洗澡,身體有些癢癢的,正好可以洗個澡,真是太感謝了。”


    轉眼間,那滾燙的油已經開始沸騰。然而,大聖心中暗自警覺:擔心對方使用難以理解的仙術,導致自己無法在油鍋中施展手段。於是,他急忙轉頭四處張望,目光落在台下東邊的一座日規台上和西邊的一個石獅子身上。


    大聖身形一閃,迅速翻滾到西邊,咬緊牙關,刺破舌尖,朝著石獅子噴出一口鮮血,口中高喊:“變!”眨眼間,石獅子變成了與大聖一模一樣的形象,同樣被緊緊地捆綁成一團。而此時,大聖的靈魂脫離肉體,升騰至雲端之上,低下頭俯瞰著下方的道士。


    就在這時,一名小仙稟報說:“師父,油鍋已經滾燙透徹了。”大仙吩咐道:“將孫行者抬進油鍋中!”四名仙童合力去抬,但他們根本無法挪動大聖的身體;八名仙童一同前來嚐試,依然無果;再增加四名仙童,還是無濟於事。眾仙驚歎道:“這猴子對土地有著深厚的眷戀之情,雖然體型較小,但卻異常堅固。”於是,大仙命令二十名小仙將大聖扛起,然後用力扔進油鍋中。隨著一聲巨響,滾燙的熱油四濺而起,濺起一些滾燙的油點,正好落在那些小道士的臉上,瞬間燙出了幾個燎漿大泡!緊接著,傳來燒火小童驚恐的唿喊聲:“鍋破了!鍋破了!”


    卻說那鎮元大仙迴到觀中,發現油漏得罄盡,鍋底也被打破,裏麵竟放著一個石獅子。大仙頓時大怒道:“這個潑猴,著實無禮!竟敢當著我的麵做手腳!你走了便罷,為何又搗了我的灶?這潑猴真是難以捉拿;即便拿住他,也如同摶砂弄汞、捉影捕風一般。罷了,罷了,罷了!暫且饒他去吧。且將唐三藏解下,另換新鍋,把他紮一紮,也算是為我的人參樹報了仇。”那小仙聽了,立刻動手拆解布漆。


    行者在半空中聽得真切。他心中暗想:“師父這下可危險了:他若到了油鍋裏,一滾就會死,二滾就會焦,三五滾下來,就會變成個稀爛的和尚了!我得去救他一救。”


    好大聖,按下雲頭,走上前去叉手說道:“莫要拆壞了布漆,我來下油鍋了。”那大仙驚怒交加,罵道:“你這猢猻!怎麽使手段搗了我的灶?”行者笑著迴答:“你遇到我就該倒黴,與我有什麽關係?我本來也想從你這裏討些油湯油水的好處,隻是剛才大小便急了,如果在鍋裏放屁,恐怕會弄髒你的熟油,不好用來做菜;現在大小便都解決幹淨了,正好可以下鍋。不要紮我師父,還是來紮我吧。”那大仙聽了,冷笑一聲,走出殿來,一把扯住行者。


    究竟不知大仙會說些什麽,行者又能否脫身,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