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僧師徒三人,曆經磨難,終於脫離困境,一路前行。不一日,他們便走過了八百黃風嶺,進入了西方的一片平陽之地。時光飛逝,轉眼已曆經了夏季,進入了秋季。一路上,他們看到了寒蟬在敗柳上鳴叫,大火星向西邊流去。
師徒三人正走著,突然看到前方有一道大水狂瀾,波濤洶湧,渾波湧浪。三藏在馬上急忙唿喊:“徒弟們,你們看那前邊水勢如此寬闊,卻不見有船隻行駛,我們該如何過去呢?”八戒見了,也說道:“果然是一道狂瀾,沒有船隻可以渡過去啊。”
這時,行者跳到空中,用手搭著涼篷仔細觀察。他看了之後,也不禁心驚道:“師父啊,這可真是難啊,真的是太難了!這條河若是老孫我要過去,隻需要把腰一扭,就可以輕鬆過去了;但若是師父要過去,那可真是千分難渡,萬載難行啊。”
三藏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流沙河,不禁問道:“我這裏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究竟有多寬闊呢?”行者迴答道:“據我估計,這條河的寬度大概有八百裏左右。”八戒聽了,疑惑地問道:“哥哥,你是怎麽確定這個距離的呢?”行者笑著說:“賢弟,你有所不知,老孫我這雙眼睛,在白天的時候可以看到千裏之外的吉兇。剛才我在空中觀察,發現這條河的上下遊都看不到盡頭,但從這裏經過的距離,足有八百裏。”
長老聽了,心中憂慮煩惱,隻得調轉馬頭。忽然,他們看到岸上有一塊石碑。三人一起上前觀看,隻見石碑上刻著三個篆字——“流沙河”;石碑的腹部還有四行小小的真字: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師徒們正在仔細觀看碑文,突然間,隻聽得那浪濤洶湧如山,波濤翻滾似嶺,河水當中滑溜溜地鑽出一個妖精,模樣十分兇惡醜陋。
隻見他一頭紅發蓬鬆雜亂,兩隻圓眼睛亮得如同明燈。臉色既不黑也不青,呈現出藍靛般的顏色,聲音如雷似鼓,猶如老龍在咆哮。他身披一件鵝黃色的披風,腰間束著雙股露出白色的藤條。脖子上懸掛著九個骷髏,手中拿著一根寶杖,威風凜凜。
那妖怪一個旋風般地衝上岸來,徑直撲向唐僧。行者見狀,慌忙抱住師父,迅速登上高處的河岸,轉身逃脫。八戒則放下擔子,抽出鐵鈀,朝著妖精就打去。那妖怪用寶杖架住了八戒的攻擊。他們兩個在流沙河岸上,各自施展本領,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鬥。
九齒鈀和降妖杖相互碰撞,二人在河岸上激烈交鋒。這個是總督大天蓬,那個是被貶下凡的卷簾將。昔日他們曾在靈霄寶殿相會,今日卻在這裏為了勝負而激烈爭鬥。這一個用鈀去探尋龍爪,那一個用杖抵擋磨牙的大象。他們伸展四肢,大開大合,一個毫無章法地亂抓,一個毫無頭緒地亂放。一個是久居流沙界的吃人妖精,一個是秉持教義修行的將領。
他二人你來我往,激戰了二十個迴合,依舊難分勝負。大聖護著唐僧,牽著馬,守著行李,見八戒與那妖怪交戰,心中恨得咬牙切齒,摩拳擦掌,忍不住要去助戰,掣出金箍棒道:“師父,你在此坐著,莫要害怕。等老孫去和他耍耍兒。”那唐僧苦苦挽留,卻也攔不住他。大聖打了個唿哨,跳到前麵,原來那妖怪與八戒正戰得難解難分,好不激烈。大聖見狀,掄起鐵棒,朝著那妖怪的頭部狠狠砸去,那妖怪反應迅速,急忙轉身躲避,隨後徑直鑽入流沙河裏。八戒見狀,氣得直跳腳,埋怨道:“哥啊!你這是何苦來哉!那妖怪漸漸體力不支,難以招架我的釘耙,再有三五迴合,我便能將他擒住!他見你如此兇猛,心生怯意,這才敗陣而逃,如今可好!”大聖卻笑道:“兄弟,實不相瞞,自從降服了黃風怪,下山以來,已有一個多月未曾耍過棍棒,我見你與那妖怪打得火熱,心中技癢難耐,這才跳出來耍耍。誰知那妖怪不識好歹,竟然逃走了。”
他們二人手牽著手,有說有笑地迴到了唐僧麵前。唐僧問道:“你們可曾捉到那妖怪了嗎?”悟空迴答說:“那妖怪並不善戰,戰敗後便逃迴水中去了。”唐僧憂慮地說道:“徒弟啊,這妖怪長期居住在這裏,對這片水域非常熟悉。像這樣無邊無際的弱水,又沒有船隻,必須要有一個了解水性的人來帶路才行啊。”悟空讚同地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妖怪在這裏生活,肯定深知水性。我們現在抓住它,暫且不要將其打死,隻需讓它護送師父過河,然後再作打算。”八戒趕忙說:“哥哥不必猶豫,讓你先去捉拿那妖怪,由我來看守師父。”悟空笑著說:“賢弟啊,這件事我可不敢輕易誇口。我對水中的事情不太擅長。如果隻是單純行走,還需要念動咒語,並且要不斷念誦‘避水咒’才能行走。”
不然的話,我就得變化作魚蝦蟹鱉之類的,才能去得了。要說賭手段,不管你在高山雲裏玩什麽蹊蹺異樣的事兒,老孫我都會;隻是這水裏的買賣,我確實有些不擅長。”八戒說道:“老豬我當年總督天河,掌管著八萬水兵大眾,倒是學了些水性,隻是怕那水裏有什麽眷屬老小,七窩八代的都來,我可就弄不過他們了。萬一不小心被他們撈了去怎麽辦?”行者道:“你要是到他水中與他交戰,切記不要戀戰,隻許敗不許勝,把他引出來,等老孫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八戒應道:“好,我這就去。”說完,便剝下青錦直裰,脫掉鞋子,雙手舞動著釘耙,分開水路,使出當年的舊手段,躍浪翻波,一頭撞了進去,徑直來到水底之下,向前方走去。
且說那妖怪戰敗迴到洞裏,剛剛喘過氣來,就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嘩嘩的水聲,他立刻警覺起來,站起身向洞外望去,發現原來是豬八戒拿著釘耙在水中行走。那妖怪舉起手中的武器,高聲喊道:“那個和尚,哪裏跑!給我站住,接招吧!”豬八戒連忙用釘耙擋住,說道:“你這妖怪,竟然敢在這裏攔路搶劫,快快報上名來!”那妖怪迴答道:“你居然不知道我的身份,我可不是一般的妖魔鬼怪,更不是沒有名字的小角色。”豬八戒繼續追問:“既然如此,你為何要傷害無辜之人?你到底叫什麽名字,趕快如實招來,否則我可不會輕易放過你。”
那妖怪得意洋洋地迴答道:“我從小就擁有非凡的氣魄和勇氣,曾經遊曆過無數地方。我在世間享有盛名,成為眾人敬仰的豪傑。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有我的足跡。我四處闖蕩,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我之所以四處流浪,都是為了尋找真正的師父,追求更高深的道法。我常年攜帶衣缽,時刻保持警惕,不敢有絲毫鬆懈。我沿著大地雲遊四方,曆經無數艱難險阻,終於遇到了真正的仙人,他們引導我走上了光明的道路。他首先將嬰兒和姹女收入囊中,然後又放出了木母和金公。接著,他讓明堂中的腎水流入華池,重樓的肝火投入心髒。經過三千次的修行,他終於功德圓滿,可以拜見天顏,並衷心朝拜光明華向。玉皇大帝便給他升職,親自封他為卷簾大將。從此,他成為南天門的主宰,在靈霄殿前也備受尊敬。他腰間懸掛著虎頭牌,手中拿著降妖杖,頭頂的金盔閃耀著日光,身上的鎧甲散發著明亮的霞光。他負責往來護駕,出入都跟隨皇帝,地位尊崇。然而,因為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邀請眾神參加,他失手打破了玉玻璃,嚇得天神們魂魄都飛走了。玉皇大帝大怒,下令掌朝左輔相將他拿下,脫去官帽、脫下盔甲、摘掉官銜,要將他處死。幸好有赤腳大仙求情,玉皇大帝才免去他死刑,但仍被貶到流沙河東岸。他在這裏饑餓時就翻波尋找食物,吃飽了就在山裏睡覺。路過的樵夫遇到他都會喪命,漁夫見到他也會遭殃。來來往往被他吃掉的人很多,翻翻複複受傷生病的也不少。
你竟敢行兇到我門前,今日我這肚皮可有了指望。莫要說我粗糙不堪品嚐,拿住你後,定要將你消停地剁成鮓醬!”八戒聽了這話,頓時大怒,罵道:“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真是有眼無珠!我老豬還能掐出水沫兒來呢,你竟敢說我粗糙,還要把我剁成鮓醬!看我不把你當成老走硝來收拾!休得無禮!吃我祖宗這一鈀!”那妖怪見鈀打來,連忙使了個“鳳點頭”的招式躲過。兩人在水中打得水花四濺,各自踏著波浪。這一場賭鬥,與之前大不相同。
你看那:卷簾大將和天蓬元帥,各顯神通,真是可愛極了。那個手持降妖寶杖,杖頭如車輪般轉動;這個揮舞著九齒釘鈀,速度快如閃電。他們在水中跳躍,震動著山川,推起的波浪讓世界都變得昏暗。他們兇猛如太歲撞幢幡,邪惡似喪門掀寶蓋。這一個懷著赤膽忠心保護唐僧,那一個作惡多端,是為禍一方的水怪。八戒的釘鈀一抓下去,就是九條痕跡,沙僧的寶杖打下去,更是讓妖怪魂魄皆敗。他們都在努力地相持著,用心地賭賽著。想來都是為了保護取經人,才會如此怒氣衝天,忍耐不住。這場戰鬥攪得那鯿鮊鯉鱖紛紛褪去了鮮鱗,龜鱉黿鼉也都受了傷;紅蝦紫蟹更是性命難保,水府中的諸神都紛紛朝上朝拜。隻聽得波翻浪滾,如同雷鳴一般,日月無光,天地間一片怪異。
二人整整鬥了兩個時辰,依然難分勝負。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卻說那大聖保護著唐僧,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兩個在水上爭鬥,卻無法插手。這時隻見那八戒揮舞著釘耙,假裝敗退,轉身向河東岸跑去。那妖怪見狀緊追不舍,快要到岸邊時,行者再也忍不住了,扔下師父,舉起金箍棒,跳到河邊,朝著妖精當頭就是一棒。那妖物不敢迎戰,嗖的一下又鑽進了河裏。八戒嚷道:“你這個弼馬溫,真的是個急性子的猴子!你要是再慢點,等我把他騙到高處,你再擋住河邊,讓他無法迴頭,這樣才能抓住他啊;他這一進去,什麽時候還會出來呢?”行者笑著說:“呆子,別嚷嚷,別嚷嚷,我們還是先迴去見師父吧。”
於是八戒和行者一起迴到了高岸上,見到了三藏。三藏起身說道:“徒弟們辛苦了。”
八戒說道:“先別談辛不辛苦,隻有把妖怪降伏了,送您過了河,才是萬無一失的計策。”唐僧問道:“剛才和妖怪交手情況如何?”八戒迴答說:“那妖怪確實有兩下子,跟我旗鼓相當。我們正在戰鬥的時候,我故意裝作戰敗逃跑,他才追到岸上來。看到大師兄舉著金箍棒,他就嚇跑了。”唐僧擔心地說:“這可怎麽辦呢?”孫悟空安慰道:“師父不用擔心,也不要著急。現在天色已晚,不如先在這裏休息一晚。等明天再說吧。”八戒讚同道:“好主意,你快去快迴啊!”
孫悟空急忙縱身跳上雲端,向北邊人家化緣去了。很快,他帶著一缽素食迴來獻給師父。
唐僧看到他這麽快就迴來了,便對他說:“悟空,我們去化緣的那家,問問他們有沒有過河的辦法,總比和這個妖怪爭執要強吧?”
行者笑道:“這家子離我們遠得很呢!相隔大約有五七千裏的路程。他哪裏懂得水性?問他也是白問。”八戒疑惑地問道:“哥哥你又開始撒謊了吧。五七千裏路,你怎麽能這麽快去快迴?”行者自信滿滿地說:“你哪裏知道,老孫我的筋鬥雲,一縱身就能飛十萬八千裏。像這區區五七千路,隻需把頭點上兩點,把腰躬上一躬,就可以輕鬆往返,有什麽困難的!”八戒聽後羨慕不已,連忙說道:“哥啊,既然如此容易,那你把師父背起來,也這樣點頭彎腰,跳過去不就行了嗎?何必還辛辛苦苦地和他打一場?”行者無奈地迴答:“你難道不會駕雲嗎?你把師父馱過去不就行了?”八戒歎了口氣說:“師父他是凡人之軀,骨肉沉重如山,我這個駕雲的人怎麽馱得起呢?隻有你的筋鬥雲才行。”
孫悟空說:“我的筋鬥雲,其實也就是駕雲飛行,但它比一般的雲飛得快一些罷了。你都馱不起來,我又怎麽能馱得動師父呢?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句話:‘派遣泰山就如同搬運芥子一樣輕鬆,但是攜帶凡人卻很難脫離塵世。’像這個妖魔鬼怪,使用攝魂法術,弄出風頭,都是拉扯著師父,在地上行走,無法帶著師父飛到空中去;這種法術,老孫我也會使用;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樣樣都會。但是師父想要遍曆異國他鄉,才能超脫苦難,所以每一步都很艱難。我和你隻能做一個保護者,確保他身體安全,性命無憂,但無法代替他承受這些痛苦,也無法取得真經迴來;就算我們有能力先去見到佛祖,那佛祖也不會輕易把經文傳授給你我:正所謂‘如果輕易得到,就會被輕視看待’。”
豬八戒聽後,連連點頭,表示接受。於是他們吃了一些沒有蔬菜的素食,師徒四人在流沙河東邊的懸崖下休息。
次日清晨,唐僧開口問道:“悟空啊,今天該如何處理此事呢?”孫悟空迴答說:“沒有別的辦法,還是需要八戒再次下水。”豬八戒抱怨道:“哥哥,你想要幹淨,卻總是讓我下水。”孫悟空安慰道:“賢弟,這次我不會再著急了,隻要你能把妖怪引上岸,我會攔住河岸,不讓他逃迴水中,一定要將他抓住。”
於是,八戒抹了抹臉,振作起精神,雙手拿著釘耙,走到河邊,分開水路,再次潛入水底,來到妖怪的巢穴。那妖怪剛剛睡醒,突然聽到水聲響動,急忙迴頭睜眼查看。看到八戒手持釘耙下來,它跳出來,擋住去路,大聲喝道:“慢點,慢點,看杖!”八戒舉起釘耙招架道:“你這是什麽‘哭喪杖’,竟敢對我無禮,看我的釘耙!”
那怪聽了豬八戒的話後,頓時火冒三丈,他瞪大了眼睛,怒吼道:“你這個無知的蠢貨!竟然敢如此輕視我的寶杖?它可是大有來頭啊!原本是月宮裏的梭羅樹,被吳剛砍伐下來一支,再由魯班精心打造而成。裏麵有一根金色的心,外麵鑲嵌著無數顆珍珠和寶石。這寶杖的名字叫降妖杖,永遠鎮守在淩霄寶殿,能夠降服妖怪。隻因為我官拜大將軍,玉皇大帝才賞賜給我隨身攜帶。它可以隨意變長變短,粗細也全憑我心意。我曾經用它保護玉帝參加蟠桃會,也曾跟隨玉帝上朝。在天庭的時候,我還見過許多神仙參拜。它已經成為一件有靈性的神兵利器,絕非普通的凡間武器可比。自從我被貶下凡間,就開始自由自在地遨遊海外。我並非自吹自擂,隻是實話實說罷了。看看你手中那根生鏽的釘耙,簡直就是用來鋤田和種菜的工具!”
豬八戒聽完那怪的話後,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嘲諷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先別管什麽種菜的事,恐怕你打不過我,一下子就讓你無處可逃。就算你沒死,也得落個破傷風的下場!”
那妖怪見悟空走了,便鬆開雙手,又在那水底下和八戒打了起來,一直打到水麵上。這一場打鬥,可比之前厲害多了。你看他們:
那怪的寶杖和八戒的釘耙相互攻擊,語言不通,不是一家人。隻是因為八戒屬木,而沙僧屬土,木克土,所以兩人打了起來。沒有勝負之分,也沒有反複,波浪翻滾,兩人都很生氣。一個憤怒不已,一個傷心難耐。八戒用釘耙展示自己的英勇,沙僧則用水流和泥沙顯示自己的兇狠。氣勢洶洶,忙碌不停,都是因為唐僧要去西天取經。八戒的釘耙非常兇猛,沙僧的寶杖也非常熟練。一個想把對方拉上岸,一個想把對方拖下水。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驚動了魚龍,天色昏暗,鬼神都被嚇到了。
這一場激戰,雙方來來往往,鬥經三十迴合,卻仍不見強弱之分。八戒又使出個佯輸之計,拖著釘耙轉身便走。那怪見狀,隨後緊緊趕來,掀起波濤,一路追至崖邊。八戒停下腳步,破口大罵:“我把你這潑怪!有種你就上來!這高處腳踏實地,正好與你一決高下!”那妖迴罵道:“你這呆子,休要哄我上去,又想叫那幫手來對付我。你下來,咱們還是在水裏相鬥。”原來那妖學乖了,死活不肯上岸,隻在河沿與八戒爭吵不休。
卻說行者見那妖不肯上岸,心中焦急萬分,恨不能一把將其捉住。行者道:“師父!你在此稍坐,等我給他來個‘餓鷹雕食’。”說完,便縱筋鬥,躍至半空,如流星般疾速落下,直撲那妖。那妖正與八戒叫嚷,忽聽得風聲唿嘯,急忙迴頭,見是行者從雲端落下,趕忙又收起兵器,一頭紮進水裏,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行者立在岸上,望著平靜的水麵,對八戒說道:“兄弟呀,這妖怪變得狡猾了。他死活不肯上岸,這可如何是好?”八戒無奈地搖搖頭:“難,難,難!我與他大戰許久,吃奶的力氣都使盡了,也隻落得個平手。”行者道:“先去見師父吧。”
二人再次來到高岸,見到了唐僧,詳細訴說了捉拿妖怪的艱難。那長老滿眼含淚,說道:“如此艱難,如何才能渡過此河!”行者道:“師父不必煩惱。這妖怪深藏水底,確實難以對付。八戒,你隻需在此守護師父,不要再與他爭鬥,等老孫前往南海走一趟。”八戒問道:“哥哥,你去南海幹什麽?”行者道:“這取經之事,原本就是觀音菩薩安排的;我們能夠解脫,也是觀音菩薩的功勞;如今在流沙河受阻,無法前進,若不找她,又該如何解決?等我去請她,總比與這妖精爭鬥要好。”八戒道:“也是,也是。師兄,你去的時候,一定要替我向菩薩轉達:往日多謝她的指點。”三藏道:“悟空,若是去請菩薩,就不要猶豫了,快去快迴。”
行者當即縱身躍上筋鬥雲,徑直朝著南海飛去。呀!不過半個時辰,就早早望見了普陀山的景象。片刻之間,他從筋鬥雲上墜落,來到了紫竹林外。隻見那二十四路諸天,紛紛上前迎接,說道:“大聖,您從何而來?”行者答道:“我師父有難,特來拜見菩薩。”諸天道:“請稍坐,容我等稟報。”那負責通報的諸天,立刻前往潮音洞口,高聲報道:“孫悟空有事求見。”菩薩此時正與捧珠龍女在寶蓮池畔,手扶欄杆,觀賞著盛開的花朵。聽聞通報,她即刻轉身,走向雲岩,打開洞門,將行者喚入。大聖恭敬地整理衣冠,虔誠地皈依參拜。
菩薩問道:“你為何不保護唐僧?又因何事前來見我?”
行者恭敬地啟上道:“菩薩,我師父之前在高老莊,又收了一個徒弟,取名豬八戒,承蒙菩薩又賜予法諱悟能。我們方才走過黃風嶺,現今來到這八百裏流沙河,此河乃是弱水三千,師父實在難以渡過;河中又有個妖怪,武藝甚是高超,多虧了悟能與他在水麵上大戰了三次,卻隻是不能取勝,被他阻攔,無法渡河。因此,特地來告知菩薩,望菩薩垂憐,救渡他一救渡。”
菩薩說道:“你這猴子,又逞能自滿,不肯說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的話來麽?”行者迴答道:“我們隻是想要捉住那妖怪,讓他送我師父渡河。水裏的事情,我又不擅長,隻是悟能找到了他的窩巢,與他交談。想必是沒有說出取經的事情。”
菩薩道:“那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簾大將下凡,也是我勸化的善信,讓他保護取經之人。你若肯說出你們是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的人,他定然不會與你爭鬥,必定會歸順的。”行者道:“那妖怪如今害怕戰鬥,不肯上岸,隻在水裏潛藏蹤跡,如何能讓他歸順呢?我師父又如何渡過這弱水呢?”
菩薩當即召喚惠岸,從袖中取出一個紅葫蘆兒,仔細地吩咐道:“你可攜帶此葫蘆,與孫悟空一同前往流沙河水麵上,隻需唿喊‘悟淨’,他自會現身。首先要引導他歸依唐僧;接著將他那九個骷髏穿在一起,按照九宮之法排列,再把這葫蘆放置在當中,如此便成了一隻法船,能夠護送唐僧渡過流沙河界。”惠岸聽聞菩薩的指示,恭敬地領命,隨即與大聖一同捧著葫蘆走出了潮音洞,謹遵法旨辭別了紫竹林。有詩為證,詩中寫道:
五行匹配合天真,認得從前舊主人。
煉已立基為妙用,辨明邪正見原因。
今來歸性還同類,求去求情共複淪。
二土全功成寂寞,調和水火沒纖塵。
五行相互配合契合天真之道,能夠認出從前的舊主人。
修煉自身奠定根基以發揮妙用,辨別明了正邪便能看清緣由。
如今前來歸依本性還歸同類,追求離去或留下皆因情所困。
二土的全部功力成就了寂寞,調和水火之後便沒有了絲毫塵埃。
不多時,他們二人便按落雲頭,來到了流沙河岸。豬八戒一眼就認出了是木叉行者,趕忙引著師父上前迎接。木叉與三藏相互見禮後,又與八戒打了招唿。八戒說道:“承蒙尊者之前的指示,我才得以見到菩薩。我老豬果真謹遵法教,如今歡喜地拜入了沙門。這段時間一直在途中奔波忙碌,還沒來得及向你致謝,真是罪過,罪過啊。”行者說道:“先別敘舊了。我們快去叫那家夥過來吧。”三藏問道:“叫誰呀?”行者迴答道:“老孫去見菩薩的時候,詳細地陳述了之前的事情。菩薩說,這流沙河的妖怪,原來是卷簾大將下凡;因為在天上犯了罪,才被貶落到此河,迷失本性,興風作浪。他曾經受到菩薩的勸化,願意皈依師父,前往西天取經。隻是我們當時沒有提及取經之事,所以才苦苦爭鬥。菩薩現在派木叉拿著這個葫蘆,要與那妖怪結作法船,渡我們過河呢。”
三藏聽了,感激涕零,不停地向木叉行禮,說道:“還望尊者趕快行動。”
那木叉手捧定葫蘆,腳踏祥雲,半雲半霧地來到了流沙河水麵之上,他厲聲高叫道:“悟淨!悟淨!取經人在此已經許久了,你為何還不歸順?”
卻說那怪心中懼怕猴王,迴到水底後,正在自己的窩中歇息。此時,他隻聽得有人叫他的法名,心中便已明白是觀音菩薩來了。又聽聞說“取經人在此”,他也不再懼怕斧鉞,急忙翻起波浪,伸出頭來。他定睛一看,認出了是木叉行者。隻見他笑盈盈地走上前來,向木叉作禮道:“尊者,有失遠迎。不知菩薩如今在何處?”木叉迴答道:“我師父尚未到來,先差我來吩咐你,讓你早些跟隨唐僧做他的徒弟。還讓你把項下掛著的骷髏與這個葫蘆,按照九宮之法結成一隻法船,渡他過這弱水。”悟淨問道:“取經人在哪裏?”
木叉用手指向東岸說道:“那東岸上坐著的不就是嗎?”悟淨順著木叉所指的方向望去,看見了八戒,說道:“他不知是從哪裏來的一個潑物,與我整整爭鬥了這兩日,何曾說過一個取經的字兒?”接著,他又看見了行者,說道:“這個主子,是他的幫手,好生厲害!我還是不去了。”木叉說道:“那是豬八戒,這是孫行者。他們都是唐僧的徒弟,都是菩薩勸化而來的,你怕他們作甚?我且帶你去見唐僧。”
那悟淨趕忙收了寶杖,仔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黃錦直裰,然後輕盈地跳上岸來。他麵對著唐僧,雙膝跪地,誠懇地說道:“師父,弟子實在是有眼無珠,未能認出師父的尊容,之前多有衝撞,還望師父恕罪。”八戒在一旁說道:“你這家夥,怎麽現在才想起來皈依,之前還非要和我打一架,這是什麽道理!”行者則笑著說:“兄弟,你也別怪他,畢竟我們之前沒有告訴他我們是去取經的,也沒有說出我們的姓名。”長老看著悟淨,溫和地問道:“你果真願意誠心皈依我佛嗎?”悟淨堅定地迴答道:“弟子一直承蒙菩薩的教化,菩薩還為我指河為姓,並給我起了法名,叫做沙悟淨,我怎會不聽從師父的教誨呢!”
三藏聽了,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然後轉頭對悟空說:“悟空,去取戒刀來,為他落發吧。”大聖依言,迅速取來戒刀,為悟淨剃了頭。悟淨剃度完畢後,再次向三藏行禮,接著又向行者和八戒行禮,按照順序分了大小。三藏見他行禮的樣子,頗具和尚的風範,於是又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做沙和尚。木叉在一旁說道:“既然已經皈依佛門,就不必多說了,趕緊準備做法船出發吧。”
悟淨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將頸項下掛著的骷髏取下,用繩索結成九宮之形,把菩薩的葫蘆安穩地放置在當中,隨後恭請師父下岸登船。那長老欣然登上法船,端坐在上麵,果然如輕舟般平穩。左邊有八戒小心扶持,右邊有悟淨虔誠捧托;孫行者則在後麵牽著龍馬,半雲半霧地相隨;頭頂上方還有木叉護法擁護。如此一來,那師父才得以飄然穩渡流沙河界,風平浪靜地越過了這兇險的河流。真可謂如飛似箭,不多時,他們便成功身登彼岸,脫離了滔滔洪波;而且上岸後既沒有拖泥帶水,又慶幸雙腳幹爽、雙手潔淨,可謂清淨無為,師徒們終於腳踏實地。木叉按下祥雲,收起了葫蘆。緊接著,隻見那骷髏瞬間化作九股陰風,消失得無影無蹤。三藏拜謝了木叉的相助,又頂禮膜拜了菩薩的慈悲。
正是:木叉徑直返迴東洋大海,三藏上馬繼續西行。
究竟不知還要曆經多少艱難險阻才能修成正果、取得真經,且聽下迴分解。
師徒三人正走著,突然看到前方有一道大水狂瀾,波濤洶湧,渾波湧浪。三藏在馬上急忙唿喊:“徒弟們,你們看那前邊水勢如此寬闊,卻不見有船隻行駛,我們該如何過去呢?”八戒見了,也說道:“果然是一道狂瀾,沒有船隻可以渡過去啊。”
這時,行者跳到空中,用手搭著涼篷仔細觀察。他看了之後,也不禁心驚道:“師父啊,這可真是難啊,真的是太難了!這條河若是老孫我要過去,隻需要把腰一扭,就可以輕鬆過去了;但若是師父要過去,那可真是千分難渡,萬載難行啊。”
三藏望著眼前一望無際的流沙河,不禁問道:“我這裏一眼望去,無邊無際,究竟有多寬闊呢?”行者迴答道:“據我估計,這條河的寬度大概有八百裏左右。”八戒聽了,疑惑地問道:“哥哥,你是怎麽確定這個距離的呢?”行者笑著說:“賢弟,你有所不知,老孫我這雙眼睛,在白天的時候可以看到千裏之外的吉兇。剛才我在空中觀察,發現這條河的上下遊都看不到盡頭,但從這裏經過的距離,足有八百裏。”
長老聽了,心中憂慮煩惱,隻得調轉馬頭。忽然,他們看到岸上有一塊石碑。三人一起上前觀看,隻見石碑上刻著三個篆字——“流沙河”;石碑的腹部還有四行小小的真字:
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
鵝毛飄不起,蘆花定底沉。
師徒們正在仔細觀看碑文,突然間,隻聽得那浪濤洶湧如山,波濤翻滾似嶺,河水當中滑溜溜地鑽出一個妖精,模樣十分兇惡醜陋。
隻見他一頭紅發蓬鬆雜亂,兩隻圓眼睛亮得如同明燈。臉色既不黑也不青,呈現出藍靛般的顏色,聲音如雷似鼓,猶如老龍在咆哮。他身披一件鵝黃色的披風,腰間束著雙股露出白色的藤條。脖子上懸掛著九個骷髏,手中拿著一根寶杖,威風凜凜。
那妖怪一個旋風般地衝上岸來,徑直撲向唐僧。行者見狀,慌忙抱住師父,迅速登上高處的河岸,轉身逃脫。八戒則放下擔子,抽出鐵鈀,朝著妖精就打去。那妖怪用寶杖架住了八戒的攻擊。他們兩個在流沙河岸上,各自施展本領,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鬥。
九齒鈀和降妖杖相互碰撞,二人在河岸上激烈交鋒。這個是總督大天蓬,那個是被貶下凡的卷簾將。昔日他們曾在靈霄寶殿相會,今日卻在這裏為了勝負而激烈爭鬥。這一個用鈀去探尋龍爪,那一個用杖抵擋磨牙的大象。他們伸展四肢,大開大合,一個毫無章法地亂抓,一個毫無頭緒地亂放。一個是久居流沙界的吃人妖精,一個是秉持教義修行的將領。
他二人你來我往,激戰了二十個迴合,依舊難分勝負。大聖護著唐僧,牽著馬,守著行李,見八戒與那妖怪交戰,心中恨得咬牙切齒,摩拳擦掌,忍不住要去助戰,掣出金箍棒道:“師父,你在此坐著,莫要害怕。等老孫去和他耍耍兒。”那唐僧苦苦挽留,卻也攔不住他。大聖打了個唿哨,跳到前麵,原來那妖怪與八戒正戰得難解難分,好不激烈。大聖見狀,掄起鐵棒,朝著那妖怪的頭部狠狠砸去,那妖怪反應迅速,急忙轉身躲避,隨後徑直鑽入流沙河裏。八戒見狀,氣得直跳腳,埋怨道:“哥啊!你這是何苦來哉!那妖怪漸漸體力不支,難以招架我的釘耙,再有三五迴合,我便能將他擒住!他見你如此兇猛,心生怯意,這才敗陣而逃,如今可好!”大聖卻笑道:“兄弟,實不相瞞,自從降服了黃風怪,下山以來,已有一個多月未曾耍過棍棒,我見你與那妖怪打得火熱,心中技癢難耐,這才跳出來耍耍。誰知那妖怪不識好歹,竟然逃走了。”
他們二人手牽著手,有說有笑地迴到了唐僧麵前。唐僧問道:“你們可曾捉到那妖怪了嗎?”悟空迴答說:“那妖怪並不善戰,戰敗後便逃迴水中去了。”唐僧憂慮地說道:“徒弟啊,這妖怪長期居住在這裏,對這片水域非常熟悉。像這樣無邊無際的弱水,又沒有船隻,必須要有一個了解水性的人來帶路才行啊。”悟空讚同地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那妖怪在這裏生活,肯定深知水性。我們現在抓住它,暫且不要將其打死,隻需讓它護送師父過河,然後再作打算。”八戒趕忙說:“哥哥不必猶豫,讓你先去捉拿那妖怪,由我來看守師父。”悟空笑著說:“賢弟啊,這件事我可不敢輕易誇口。我對水中的事情不太擅長。如果隻是單純行走,還需要念動咒語,並且要不斷念誦‘避水咒’才能行走。”
不然的話,我就得變化作魚蝦蟹鱉之類的,才能去得了。要說賭手段,不管你在高山雲裏玩什麽蹊蹺異樣的事兒,老孫我都會;隻是這水裏的買賣,我確實有些不擅長。”八戒說道:“老豬我當年總督天河,掌管著八萬水兵大眾,倒是學了些水性,隻是怕那水裏有什麽眷屬老小,七窩八代的都來,我可就弄不過他們了。萬一不小心被他們撈了去怎麽辦?”行者道:“你要是到他水中與他交戰,切記不要戀戰,隻許敗不許勝,把他引出來,等老孫我來助你一臂之力。”
八戒應道:“好,我這就去。”說完,便剝下青錦直裰,脫掉鞋子,雙手舞動著釘耙,分開水路,使出當年的舊手段,躍浪翻波,一頭撞了進去,徑直來到水底之下,向前方走去。
且說那妖怪戰敗迴到洞裏,剛剛喘過氣來,就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嘩嘩的水聲,他立刻警覺起來,站起身向洞外望去,發現原來是豬八戒拿著釘耙在水中行走。那妖怪舉起手中的武器,高聲喊道:“那個和尚,哪裏跑!給我站住,接招吧!”豬八戒連忙用釘耙擋住,說道:“你這妖怪,竟然敢在這裏攔路搶劫,快快報上名來!”那妖怪迴答道:“你居然不知道我的身份,我可不是一般的妖魔鬼怪,更不是沒有名字的小角色。”豬八戒繼續追問:“既然如此,你為何要傷害無辜之人?你到底叫什麽名字,趕快如實招來,否則我可不會輕易放過你。”
那妖怪得意洋洋地迴答道:“我從小就擁有非凡的氣魄和勇氣,曾經遊曆過無數地方。我在世間享有盛名,成為眾人敬仰的豪傑。無論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都有我的足跡。我四處闖蕩,自由自在,不受拘束。我之所以四處流浪,都是為了尋找真正的師父,追求更高深的道法。我常年攜帶衣缽,時刻保持警惕,不敢有絲毫鬆懈。我沿著大地雲遊四方,曆經無數艱難險阻,終於遇到了真正的仙人,他們引導我走上了光明的道路。他首先將嬰兒和姹女收入囊中,然後又放出了木母和金公。接著,他讓明堂中的腎水流入華池,重樓的肝火投入心髒。經過三千次的修行,他終於功德圓滿,可以拜見天顏,並衷心朝拜光明華向。玉皇大帝便給他升職,親自封他為卷簾大將。從此,他成為南天門的主宰,在靈霄殿前也備受尊敬。他腰間懸掛著虎頭牌,手中拿著降妖杖,頭頂的金盔閃耀著日光,身上的鎧甲散發著明亮的霞光。他負責往來護駕,出入都跟隨皇帝,地位尊崇。然而,因為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邀請眾神參加,他失手打破了玉玻璃,嚇得天神們魂魄都飛走了。玉皇大帝大怒,下令掌朝左輔相將他拿下,脫去官帽、脫下盔甲、摘掉官銜,要將他處死。幸好有赤腳大仙求情,玉皇大帝才免去他死刑,但仍被貶到流沙河東岸。他在這裏饑餓時就翻波尋找食物,吃飽了就在山裏睡覺。路過的樵夫遇到他都會喪命,漁夫見到他也會遭殃。來來往往被他吃掉的人很多,翻翻複複受傷生病的也不少。
你竟敢行兇到我門前,今日我這肚皮可有了指望。莫要說我粗糙不堪品嚐,拿住你後,定要將你消停地剁成鮓醬!”八戒聽了這話,頓時大怒,罵道:“你這不知死活的東西,真是有眼無珠!我老豬還能掐出水沫兒來呢,你竟敢說我粗糙,還要把我剁成鮓醬!看我不把你當成老走硝來收拾!休得無禮!吃我祖宗這一鈀!”那妖怪見鈀打來,連忙使了個“鳳點頭”的招式躲過。兩人在水中打得水花四濺,各自踏著波浪。這一場賭鬥,與之前大不相同。
你看那:卷簾大將和天蓬元帥,各顯神通,真是可愛極了。那個手持降妖寶杖,杖頭如車輪般轉動;這個揮舞著九齒釘鈀,速度快如閃電。他們在水中跳躍,震動著山川,推起的波浪讓世界都變得昏暗。他們兇猛如太歲撞幢幡,邪惡似喪門掀寶蓋。這一個懷著赤膽忠心保護唐僧,那一個作惡多端,是為禍一方的水怪。八戒的釘鈀一抓下去,就是九條痕跡,沙僧的寶杖打下去,更是讓妖怪魂魄皆敗。他們都在努力地相持著,用心地賭賽著。想來都是為了保護取經人,才會如此怒氣衝天,忍耐不住。這場戰鬥攪得那鯿鮊鯉鱖紛紛褪去了鮮鱗,龜鱉黿鼉也都受了傷;紅蝦紫蟹更是性命難保,水府中的諸神都紛紛朝上朝拜。隻聽得波翻浪滾,如同雷鳴一般,日月無光,天地間一片怪異。
二人整整鬥了兩個時辰,依然難分勝負。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卻說那大聖保護著唐僧,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他們兩個在水上爭鬥,卻無法插手。這時隻見那八戒揮舞著釘耙,假裝敗退,轉身向河東岸跑去。那妖怪見狀緊追不舍,快要到岸邊時,行者再也忍不住了,扔下師父,舉起金箍棒,跳到河邊,朝著妖精當頭就是一棒。那妖物不敢迎戰,嗖的一下又鑽進了河裏。八戒嚷道:“你這個弼馬溫,真的是個急性子的猴子!你要是再慢點,等我把他騙到高處,你再擋住河邊,讓他無法迴頭,這樣才能抓住他啊;他這一進去,什麽時候還會出來呢?”行者笑著說:“呆子,別嚷嚷,別嚷嚷,我們還是先迴去見師父吧。”
於是八戒和行者一起迴到了高岸上,見到了三藏。三藏起身說道:“徒弟們辛苦了。”
八戒說道:“先別談辛不辛苦,隻有把妖怪降伏了,送您過了河,才是萬無一失的計策。”唐僧問道:“剛才和妖怪交手情況如何?”八戒迴答說:“那妖怪確實有兩下子,跟我旗鼓相當。我們正在戰鬥的時候,我故意裝作戰敗逃跑,他才追到岸上來。看到大師兄舉著金箍棒,他就嚇跑了。”唐僧擔心地說:“這可怎麽辦呢?”孫悟空安慰道:“師父不用擔心,也不要著急。現在天色已晚,不如先在這裏休息一晚。等明天再說吧。”八戒讚同道:“好主意,你快去快迴啊!”
孫悟空急忙縱身跳上雲端,向北邊人家化緣去了。很快,他帶著一缽素食迴來獻給師父。
唐僧看到他這麽快就迴來了,便對他說:“悟空,我們去化緣的那家,問問他們有沒有過河的辦法,總比和這個妖怪爭執要強吧?”
行者笑道:“這家子離我們遠得很呢!相隔大約有五七千裏的路程。他哪裏懂得水性?問他也是白問。”八戒疑惑地問道:“哥哥你又開始撒謊了吧。五七千裏路,你怎麽能這麽快去快迴?”行者自信滿滿地說:“你哪裏知道,老孫我的筋鬥雲,一縱身就能飛十萬八千裏。像這區區五七千路,隻需把頭點上兩點,把腰躬上一躬,就可以輕鬆往返,有什麽困難的!”八戒聽後羨慕不已,連忙說道:“哥啊,既然如此容易,那你把師父背起來,也這樣點頭彎腰,跳過去不就行了嗎?何必還辛辛苦苦地和他打一場?”行者無奈地迴答:“你難道不會駕雲嗎?你把師父馱過去不就行了?”八戒歎了口氣說:“師父他是凡人之軀,骨肉沉重如山,我這個駕雲的人怎麽馱得起呢?隻有你的筋鬥雲才行。”
孫悟空說:“我的筋鬥雲,其實也就是駕雲飛行,但它比一般的雲飛得快一些罷了。你都馱不起來,我又怎麽能馱得動師父呢?自古以來就有這樣一句話:‘派遣泰山就如同搬運芥子一樣輕鬆,但是攜帶凡人卻很難脫離塵世。’像這個妖魔鬼怪,使用攝魂法術,弄出風頭,都是拉扯著師父,在地上行走,無法帶著師父飛到空中去;這種法術,老孫我也會使用;還有那隱身法、縮地法,老孫樣樣都會。但是師父想要遍曆異國他鄉,才能超脫苦難,所以每一步都很艱難。我和你隻能做一個保護者,確保他身體安全,性命無憂,但無法代替他承受這些痛苦,也無法取得真經迴來;就算我們有能力先去見到佛祖,那佛祖也不會輕易把經文傳授給你我:正所謂‘如果輕易得到,就會被輕視看待’。”
豬八戒聽後,連連點頭,表示接受。於是他們吃了一些沒有蔬菜的素食,師徒四人在流沙河東邊的懸崖下休息。
次日清晨,唐僧開口問道:“悟空啊,今天該如何處理此事呢?”孫悟空迴答說:“沒有別的辦法,還是需要八戒再次下水。”豬八戒抱怨道:“哥哥,你想要幹淨,卻總是讓我下水。”孫悟空安慰道:“賢弟,這次我不會再著急了,隻要你能把妖怪引上岸,我會攔住河岸,不讓他逃迴水中,一定要將他抓住。”
於是,八戒抹了抹臉,振作起精神,雙手拿著釘耙,走到河邊,分開水路,再次潛入水底,來到妖怪的巢穴。那妖怪剛剛睡醒,突然聽到水聲響動,急忙迴頭睜眼查看。看到八戒手持釘耙下來,它跳出來,擋住去路,大聲喝道:“慢點,慢點,看杖!”八戒舉起釘耙招架道:“你這是什麽‘哭喪杖’,竟敢對我無禮,看我的釘耙!”
那怪聽了豬八戒的話後,頓時火冒三丈,他瞪大了眼睛,怒吼道:“你這個無知的蠢貨!竟然敢如此輕視我的寶杖?它可是大有來頭啊!原本是月宮裏的梭羅樹,被吳剛砍伐下來一支,再由魯班精心打造而成。裏麵有一根金色的心,外麵鑲嵌著無數顆珍珠和寶石。這寶杖的名字叫降妖杖,永遠鎮守在淩霄寶殿,能夠降服妖怪。隻因為我官拜大將軍,玉皇大帝才賞賜給我隨身攜帶。它可以隨意變長變短,粗細也全憑我心意。我曾經用它保護玉帝參加蟠桃會,也曾跟隨玉帝上朝。在天庭的時候,我還見過許多神仙參拜。它已經成為一件有靈性的神兵利器,絕非普通的凡間武器可比。自從我被貶下凡間,就開始自由自在地遨遊海外。我並非自吹自擂,隻是實話實說罷了。看看你手中那根生鏽的釘耙,簡直就是用來鋤田和種菜的工具!”
豬八戒聽完那怪的話後,忍不住笑了起來,他嘲諷道:“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先別管什麽種菜的事,恐怕你打不過我,一下子就讓你無處可逃。就算你沒死,也得落個破傷風的下場!”
那妖怪見悟空走了,便鬆開雙手,又在那水底下和八戒打了起來,一直打到水麵上。這一場打鬥,可比之前厲害多了。你看他們:
那怪的寶杖和八戒的釘耙相互攻擊,語言不通,不是一家人。隻是因為八戒屬木,而沙僧屬土,木克土,所以兩人打了起來。沒有勝負之分,也沒有反複,波浪翻滾,兩人都很生氣。一個憤怒不已,一個傷心難耐。八戒用釘耙展示自己的英勇,沙僧則用水流和泥沙顯示自己的兇狠。氣勢洶洶,忙碌不停,都是因為唐僧要去西天取經。八戒的釘耙非常兇猛,沙僧的寶杖也非常熟練。一個想把對方拉上岸,一個想把對方拖下水。聲音如同驚雷一般,驚動了魚龍,天色昏暗,鬼神都被嚇到了。
這一場激戰,雙方來來往往,鬥經三十迴合,卻仍不見強弱之分。八戒又使出個佯輸之計,拖著釘耙轉身便走。那怪見狀,隨後緊緊趕來,掀起波濤,一路追至崖邊。八戒停下腳步,破口大罵:“我把你這潑怪!有種你就上來!這高處腳踏實地,正好與你一決高下!”那妖迴罵道:“你這呆子,休要哄我上去,又想叫那幫手來對付我。你下來,咱們還是在水裏相鬥。”原來那妖學乖了,死活不肯上岸,隻在河沿與八戒爭吵不休。
卻說行者見那妖不肯上岸,心中焦急萬分,恨不能一把將其捉住。行者道:“師父!你在此稍坐,等我給他來個‘餓鷹雕食’。”說完,便縱筋鬥,躍至半空,如流星般疾速落下,直撲那妖。那妖正與八戒叫嚷,忽聽得風聲唿嘯,急忙迴頭,見是行者從雲端落下,趕忙又收起兵器,一頭紮進水裏,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行者立在岸上,望著平靜的水麵,對八戒說道:“兄弟呀,這妖怪變得狡猾了。他死活不肯上岸,這可如何是好?”八戒無奈地搖搖頭:“難,難,難!我與他大戰許久,吃奶的力氣都使盡了,也隻落得個平手。”行者道:“先去見師父吧。”
二人再次來到高岸,見到了唐僧,詳細訴說了捉拿妖怪的艱難。那長老滿眼含淚,說道:“如此艱難,如何才能渡過此河!”行者道:“師父不必煩惱。這妖怪深藏水底,確實難以對付。八戒,你隻需在此守護師父,不要再與他爭鬥,等老孫前往南海走一趟。”八戒問道:“哥哥,你去南海幹什麽?”行者道:“這取經之事,原本就是觀音菩薩安排的;我們能夠解脫,也是觀音菩薩的功勞;如今在流沙河受阻,無法前進,若不找她,又該如何解決?等我去請她,總比與這妖精爭鬥要好。”八戒道:“也是,也是。師兄,你去的時候,一定要替我向菩薩轉達:往日多謝她的指點。”三藏道:“悟空,若是去請菩薩,就不要猶豫了,快去快迴。”
行者當即縱身躍上筋鬥雲,徑直朝著南海飛去。呀!不過半個時辰,就早早望見了普陀山的景象。片刻之間,他從筋鬥雲上墜落,來到了紫竹林外。隻見那二十四路諸天,紛紛上前迎接,說道:“大聖,您從何而來?”行者答道:“我師父有難,特來拜見菩薩。”諸天道:“請稍坐,容我等稟報。”那負責通報的諸天,立刻前往潮音洞口,高聲報道:“孫悟空有事求見。”菩薩此時正與捧珠龍女在寶蓮池畔,手扶欄杆,觀賞著盛開的花朵。聽聞通報,她即刻轉身,走向雲岩,打開洞門,將行者喚入。大聖恭敬地整理衣冠,虔誠地皈依參拜。
菩薩問道:“你為何不保護唐僧?又因何事前來見我?”
行者恭敬地啟上道:“菩薩,我師父之前在高老莊,又收了一個徒弟,取名豬八戒,承蒙菩薩又賜予法諱悟能。我們方才走過黃風嶺,現今來到這八百裏流沙河,此河乃是弱水三千,師父實在難以渡過;河中又有個妖怪,武藝甚是高超,多虧了悟能與他在水麵上大戰了三次,卻隻是不能取勝,被他阻攔,無法渡河。因此,特地來告知菩薩,望菩薩垂憐,救渡他一救渡。”
菩薩說道:“你這猴子,又逞能自滿,不肯說出保唐僧去西天取經的話來麽?”行者迴答道:“我們隻是想要捉住那妖怪,讓他送我師父渡河。水裏的事情,我又不擅長,隻是悟能找到了他的窩巢,與他交談。想必是沒有說出取經的事情。”
菩薩道:“那流沙河的妖怪,乃是卷簾大將下凡,也是我勸化的善信,讓他保護取經之人。你若肯說出你們是東土大唐去西天取經的人,他定然不會與你爭鬥,必定會歸順的。”行者道:“那妖怪如今害怕戰鬥,不肯上岸,隻在水裏潛藏蹤跡,如何能讓他歸順呢?我師父又如何渡過這弱水呢?”
菩薩當即召喚惠岸,從袖中取出一個紅葫蘆兒,仔細地吩咐道:“你可攜帶此葫蘆,與孫悟空一同前往流沙河水麵上,隻需唿喊‘悟淨’,他自會現身。首先要引導他歸依唐僧;接著將他那九個骷髏穿在一起,按照九宮之法排列,再把這葫蘆放置在當中,如此便成了一隻法船,能夠護送唐僧渡過流沙河界。”惠岸聽聞菩薩的指示,恭敬地領命,隨即與大聖一同捧著葫蘆走出了潮音洞,謹遵法旨辭別了紫竹林。有詩為證,詩中寫道:
五行匹配合天真,認得從前舊主人。
煉已立基為妙用,辨明邪正見原因。
今來歸性還同類,求去求情共複淪。
二土全功成寂寞,調和水火沒纖塵。
五行相互配合契合天真之道,能夠認出從前的舊主人。
修煉自身奠定根基以發揮妙用,辨別明了正邪便能看清緣由。
如今前來歸依本性還歸同類,追求離去或留下皆因情所困。
二土的全部功力成就了寂寞,調和水火之後便沒有了絲毫塵埃。
不多時,他們二人便按落雲頭,來到了流沙河岸。豬八戒一眼就認出了是木叉行者,趕忙引著師父上前迎接。木叉與三藏相互見禮後,又與八戒打了招唿。八戒說道:“承蒙尊者之前的指示,我才得以見到菩薩。我老豬果真謹遵法教,如今歡喜地拜入了沙門。這段時間一直在途中奔波忙碌,還沒來得及向你致謝,真是罪過,罪過啊。”行者說道:“先別敘舊了。我們快去叫那家夥過來吧。”三藏問道:“叫誰呀?”行者迴答道:“老孫去見菩薩的時候,詳細地陳述了之前的事情。菩薩說,這流沙河的妖怪,原來是卷簾大將下凡;因為在天上犯了罪,才被貶落到此河,迷失本性,興風作浪。他曾經受到菩薩的勸化,願意皈依師父,前往西天取經。隻是我們當時沒有提及取經之事,所以才苦苦爭鬥。菩薩現在派木叉拿著這個葫蘆,要與那妖怪結作法船,渡我們過河呢。”
三藏聽了,感激涕零,不停地向木叉行禮,說道:“還望尊者趕快行動。”
那木叉手捧定葫蘆,腳踏祥雲,半雲半霧地來到了流沙河水麵之上,他厲聲高叫道:“悟淨!悟淨!取經人在此已經許久了,你為何還不歸順?”
卻說那怪心中懼怕猴王,迴到水底後,正在自己的窩中歇息。此時,他隻聽得有人叫他的法名,心中便已明白是觀音菩薩來了。又聽聞說“取經人在此”,他也不再懼怕斧鉞,急忙翻起波浪,伸出頭來。他定睛一看,認出了是木叉行者。隻見他笑盈盈地走上前來,向木叉作禮道:“尊者,有失遠迎。不知菩薩如今在何處?”木叉迴答道:“我師父尚未到來,先差我來吩咐你,讓你早些跟隨唐僧做他的徒弟。還讓你把項下掛著的骷髏與這個葫蘆,按照九宮之法結成一隻法船,渡他過這弱水。”悟淨問道:“取經人在哪裏?”
木叉用手指向東岸說道:“那東岸上坐著的不就是嗎?”悟淨順著木叉所指的方向望去,看見了八戒,說道:“他不知是從哪裏來的一個潑物,與我整整爭鬥了這兩日,何曾說過一個取經的字兒?”接著,他又看見了行者,說道:“這個主子,是他的幫手,好生厲害!我還是不去了。”木叉說道:“那是豬八戒,這是孫行者。他們都是唐僧的徒弟,都是菩薩勸化而來的,你怕他們作甚?我且帶你去見唐僧。”
那悟淨趕忙收了寶杖,仔細整理了一下身上的黃錦直裰,然後輕盈地跳上岸來。他麵對著唐僧,雙膝跪地,誠懇地說道:“師父,弟子實在是有眼無珠,未能認出師父的尊容,之前多有衝撞,還望師父恕罪。”八戒在一旁說道:“你這家夥,怎麽現在才想起來皈依,之前還非要和我打一架,這是什麽道理!”行者則笑著說:“兄弟,你也別怪他,畢竟我們之前沒有告訴他我們是去取經的,也沒有說出我們的姓名。”長老看著悟淨,溫和地問道:“你果真願意誠心皈依我佛嗎?”悟淨堅定地迴答道:“弟子一直承蒙菩薩的教化,菩薩還為我指河為姓,並給我起了法名,叫做沙悟淨,我怎會不聽從師父的教誨呢!”
三藏聽了,滿意地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然後轉頭對悟空說:“悟空,去取戒刀來,為他落發吧。”大聖依言,迅速取來戒刀,為悟淨剃了頭。悟淨剃度完畢後,再次向三藏行禮,接著又向行者和八戒行禮,按照順序分了大小。三藏見他行禮的樣子,頗具和尚的風範,於是又給他起了個名字,叫做沙和尚。木叉在一旁說道:“既然已經皈依佛門,就不必多說了,趕緊準備做法船出發吧。”
悟淨不敢有絲毫怠慢,趕忙將頸項下掛著的骷髏取下,用繩索結成九宮之形,把菩薩的葫蘆安穩地放置在當中,隨後恭請師父下岸登船。那長老欣然登上法船,端坐在上麵,果然如輕舟般平穩。左邊有八戒小心扶持,右邊有悟淨虔誠捧托;孫行者則在後麵牽著龍馬,半雲半霧地相隨;頭頂上方還有木叉護法擁護。如此一來,那師父才得以飄然穩渡流沙河界,風平浪靜地越過了這兇險的河流。真可謂如飛似箭,不多時,他們便成功身登彼岸,脫離了滔滔洪波;而且上岸後既沒有拖泥帶水,又慶幸雙腳幹爽、雙手潔淨,可謂清淨無為,師徒們終於腳踏實地。木叉按下祥雲,收起了葫蘆。緊接著,隻見那骷髏瞬間化作九股陰風,消失得無影無蹤。三藏拜謝了木叉的相助,又頂禮膜拜了菩薩的慈悲。
正是:木叉徑直返迴東洋大海,三藏上馬繼續西行。
究竟不知還要曆經多少艱難險阻才能修成正果、取得真經,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