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話說混沌初開之際,天地尚未分明,一片茫茫渺渺,空無一物。自從盤古破開鴻蒙之後,天地間才開始有了清氣和濁氣之分。


    這世間萬物都仰仗著上天的仁德而生存,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為有了上天的仁慈才有了生命。要想知道這天地之間造化的奧秘,還需要看看這本《西遊釋厄傳》。


    聽說天地的壽命是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個周期來計算的。這個周期被分成了十二個階段,分別對應著地支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個階段持續一萬零八百年。


    如果以一天為例:子時的時候陽氣上升,醜時的時候雞叫;寅時的時候天色依然昏暗,卯時的時候太陽升起;辰時的時候人們吃完早飯,巳時的時候開始工作;午時的時候太陽位於天空中央,未時的時候夕陽西下;申時的時候吃晚飯,酉時的時候太陽落山;戌時的時候天黑了,人們準備休息;亥時的時候夜深人靜,人們進入夢鄉。


    以此類推,如果把時間擴大到整個宇宙,那麽到了戌會結束的時候,天地將會變得昏暗無光,萬物也會凋零。再過五千四百年,進入亥會初期,世界將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人和動物都會消失不見,因此被稱為“混沌”。再經過五千四百年,亥會即將結束,貞下起元,接近子會,天地間的光明再次降臨。


    邵康節曾說過:“冬至子時的一半,天心沒有改變和移動。當陽氣開始萌動的時候,萬物還處於尚未誕生的狀態。”到了這個時候,天空開始有了根基。再過五千四百歲,正好到了子會之時,輕盈清新的氣息向上升騰,形成了太陽、月亮、星星和星辰。太陽、月亮、星星和星辰被稱為四象,所以說“天開辟於子”。


    然後又經過五千四百歲,子會即將結束,接近醜會的時候,萬物逐漸變得堅實。《易經》中說:“偉大啊,乾元!極致啊,坤元!萬物依賴它而生成,順應並秉承著天道。”到了這個時候,大地開始凝結。再過五千四百歲,正好到了醜會,厚重混濁的氣息向下凝聚,出現了水、火、山、石、土。水、火、山、石、土被稱為五行,所以說“地開辟於醜”。


    接著又經過五千四百歲,醜會結束而進入寅會之初,萬物開始產生,曆法中稱之為“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相交融合,各種事物都得以生長”。


    到了這個時候,天空清澈明朗,大地清爽宜人,陰陽之氣相互交融。又過了五千四百年,到了寅年,才有人、獸和禽出現,這就是所謂的天地人,即“三才”的確立。因此說,“人生於寅時”。


    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之後,三皇治理天下,五帝製定倫理道德,世界便被劃分為四大部洲:東勝神洲、西牛賀洲、南贍部洲和北俱蘆洲。這裏隻講東勝神洲。


    在海外有一個國家,名叫傲來國。這個國家靠近大海,海中有名山一座,叫做花果山。這座山是十洲的祖宗,三島的龍頭,自從天地分開、鴻蒙初判以來就已經存在了。真是一座好山啊!有一首詞可以證明它的美麗。這首詞寫道:


    勢鎮汪洋,威寧瑤海。勢鎮汪洋,潮湧銀山魚入穴;遙遠的威寧瑤海,波濤翻滾如雪浪般洶湧,蜃景迷離於深淵之中。水與火在天地的角落堆積成高山,而在東海的盡頭,則聳立著一座崇高的山峰。紅色的山崖和奇異的石頭,陡峭的石壁和奇特的山峰。紅色的山崖上,彩鳳雙雙鳴叫;陡峭的石壁前,麒麟獨自臥躺。


    山峰頂時常能聽到錦繡雞的啼叫,石窟裏常常可以看到巨龍進出。樹林中有長壽的鹿、仙人的狐狸,樹上有靈異的禽鳥、黑色的仙鶴。美麗的花草永不凋謝,青翠的鬆林和柏樹永遠保持青春。仙桃常常結果,修長的竹子總是留住雲霧。


    一條澗壑中藤蔓和蘿蔓茂密,四周的堤岸草原呈現出新的色彩。這裏正是百川匯聚的地方,支撐著天空的柱子,曆經無數劫難也不會移動的大地根基。那座山正好位於山頂之上,有一塊神奇的仙石。這塊石頭高三丈六尺五寸,周長二丈四尺。三丈六尺五寸高,對應著周天的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符合政治曆法的二十四節氣。上麵有九個洞竅八個小孔,按照九宮八卦排列。四周沒有樹木遮蔽陽光,左右卻有靈芝蘭花相互映襯。


    自從開天辟地以來,它每天都受到自然的靈氣和日月精華的滋潤,感受了很久之後,就產生了靈通的意識。這顆石頭內部孕育著一個仙胎,一天突然迸裂,產出一顆像圓球一樣大的石卵。因為被風吹拂,石卵變成了一隻石猴。


    這隻猴子五官俱全,四肢健全。他很快就學會了爬行和行走,並向四麵八方朝拜。他的眼睛能發射出兩道金光,直射到天庭。這道金光驚動了住在九重天之上的至高無上的神聖仁慈的玉皇大帝,他坐在金闕雲宮中的靈霄寶殿裏,召集眾神仙。


    看到金光閃閃,立即命令千裏眼和順風耳打開南天門觀察。兩位神將果然奉命走出門外,看得真切,聽得明白。不一會兒,他們迴來報告說:“我們按照旨意觀察金光出現的地方,發現它位於東勝神州海東傲來國的邊界上,有一座花果山。山上有一塊仙石,石頭裏麵產出一枚石卵,被風吹化後變成了一隻石猴。他正在那裏向四麵朝拜,眼睛射出金光,直衝上天庭。現在他已經開始食用水和食物,金光也即將消失。”


    玉帝垂下恩賜慈愛地說:“下麵的東西,乃是天地間的精華所產生,不必大驚小怪。”


    那隻猴子在山中,能夠行走和跳躍,吃草木,喝山泉水,采摘山花,尋找野果;還與狼群和昆蟲作伴。他有虎豹為群,獐鹿作伴,獼猿為親;夜晚住在石崖下,白天在山峰洞穴間遊玩。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啊!


    有一天,天氣非常炎熱,他和一群猴子一起避暑,都在鬆陰下玩耍。你看他們一個個:有的跳樹攀枝,有的采花覓果;有的拋彈子,有的玩摔跤;有的刨沙窩,有的砌寶塔;有的趕蜻蜓,有的撲蝴蝶;有的參拜上天,有的禮拜菩薩;有的扯葛藤,有的編草席;有的捉虱子,有的咬又掐;有的整理毛發,有的剔除指甲;有的挨在一起,有的相互擦拭;有的推來推去,有的壓來壓去;有的拉扯,有的拖拉。青鬆林鬱鬱蔥蔥,猴子們在下麵盡情玩耍;綠水澗清澈見底,猴子們在旁邊隨意梳洗。


    這群猴子玩耍了一會兒之後,便跑到山澗裏洗澡。隻見那股澗水奔騰而下,就像滾動的瓜果四處飛濺。古人說過:“鳥類有鳥語,獸類有獸語。”這些猴子紛紛說道:“不知道這股水來自哪裏。今天大家正好閑著沒事,順著山澗往上遊尋找源頭,一起去玩玩吧!”於是它們唿喊著,拖兒帶女、唿朋引伴地跑過來,沿著山澗爬山,一直爬到源流處,原來是一股飛流直下的瀑布。可以看到:


    一道白色的彩虹騰空而起,仿佛千尋高的雪浪飛舞。海風不停地吹拂,但它依然屹立不倒;明月照耀著它,卻也無法使其改變。


    冰冷的氣流分成青色的山峰,多餘的水流滋潤著翠綠的山巒。潺潺的聲音讓人想起了瀑布,它真的像是懸掛的簾子。


    眾猴拍手稱讚說:“這真是好水啊,好水啊!原來這裏一直通向山腳下,直接連接著大海的波濤。”接著又說:“哪一個有本領的,可以鑽進洞裏找到水源,而且不傷害自己身體的,我們就拜他為王。”連喊了三聲後,忽然從叢林中跳出來一隻石猴,大聲迴應道:“我進去,我進去!”這隻猴子可真厲害!今天它終於要出名了,時機到了運氣也來了。因為緣分來到了這個地方,老天安排它進入了神仙的宮殿。你看它閉上眼睛蹲下身子,縱身一躍,直接跳進了瀑布泉水中,突然睜開眼睛抬頭觀察,裏麵竟然沒有水也沒有波浪,隻有一座明亮清晰的橋梁。它停住身子,定下心神,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下的水流,衝擊著石頭洞穴,倒掛著流淌出去,遮住了橋門。於是它又爬上橋頭,繼續往前走並四處觀察,發現好像有人居住在這裏一樣,真是一個好地方。


    隻見那裏:翠綠的苔蘚堆積成藍色,白色的雲朵漂浮著美玉,光芒搖曳著一片片煙霧和雲霞。虛掩的窗戶和安靜的房間,光滑的凳子和板子上生長著花朵。乳白的石鍾乳懸掛在洞穴頂部,猶如串串珍珠般閃耀奪目。地上遍布奇花異草,散發著迷人的芬芳。鍋灶依傍懸崖而立,留存著生火做飯的痕跡;酒杯和酒壇倚靠在桌案旁,還能看到殘餘的食物殘渣。石座、石床造型別致,令人喜愛不已;石盆、石碗更是值得誇讚。又看見那一兩株修長的竹子,點綴著三兩朵梅花。幾棵青鬆常年被雨水滋潤,宛如一個溫馨的人家。


    觀察了許久後,石猴跳過石橋中間,左右仔細查看,發現正中央有一塊石碑。碑上刻著一行楷書大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石猿欣喜若狂,急忙轉身向洞外跑去,然後閉上眼睛蹲下身子,跳出水麵,興奮地連喊兩聲:“大造化,大造化!”眾猴將他團團圍住,急切地問道:“裏麵是什麽樣子?水深不深?”石猴答道:“沒有水,沒有水!原來是一座鐵板橋。橋的另一邊是一處天然形成的家當。”眾猴追問:“怎麽看得出是個家當?”石猴笑著說:“這股水流是從橋下貫穿石頭縫隙流淌出來的,倒掛下來遮住了門戶。


    石橋旁邊生長著許多奇異的花卉和樹木,前方不遠處是一座由石頭構成的房屋。屋內擺放著各種石器,如石鍋、石灶、石碗、石盆、石床以及石凳等。房間中央立著一塊石碑,上麵刻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十個大字。這真是一個適合我們居住的地方啊。裏麵空間寬敞,足夠容納千百口老小。如果我們都搬進去住,就不用再遭受老天爺的氣了。這個地方還有以下好處:


    刮大風的時候可以找個地方躲避,下雨天也能很好地藏身。不用擔心霜雪的侵襲,也不會聽到雷聲。煙霧和霞光常常照耀在這裏,吉祥的氣息總是彌漫著。鬆樹和竹子每年都會長出翠綠的葉子,奇異的花朵每天都在綻放。


    眾猴子聽了,個個都非常高興。他們紛紛說道:“你先走吧,帶領我們進去,快進去吧!”石猴閉上眼睛,蹲下身子,向裏縱身一躍,喊道:“大家都跟我進來!進來!”那些膽子大的猴子都跳了進去;而膽子小的,則一個個伸出頭來,縮著脖子,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猶豫了一會兒後,他們也都跟著進去了。


    跳過橋頭後,猴子們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忙得不亦樂乎。它們搬來搬去,完全沒有停歇的時候,仿佛永遠不會感到疲倦。然而,當它們終於搬得力倦神疲時,便停止了動作。這時,石猿端坐在一塊石頭上,說道:“各位啊,俗話說‘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你們剛才都說過,隻要誰能有本事進出這個洞,且不受傷,就會拜他為王。現在,我已經成功地進出了這個洞,找到了這樣一個安全的地方供大家休息和生活。那麽,為什麽不拜我為王呢?”眾猴聽了這話,立刻拱手伏地,表示順從。它們按照年齡大小排好隊,向石猿朝拜,並齊聲高唿“千歲大王”。從此,石猿登上了王位,它將自己名字中的“石”字隱藏起來,自稱美猴王。


    詩雲:


    天地間陽氣相交萬物滋生,仙石裏包含著日月的精華。


    它通過孵化猴子而成就大道,假借他人之名配合丹藥而成。


    內在觀察無法認識因為沒有形象,外在結合明白知道成為有形之物。


    曆代每個人都屬於這種情況,稱王稱帝隨意自由。


    美猴王帶領一群猿猴、獼猴、馬猴等,分配了君臣佐使,早上遊覽花果山,晚上住宿水簾洞,誌同道合,不進入飛鳥的群體,不跟隨走獸的類別,獨自稱王,非常快樂。因此:春天采摘百花作為食物,夏天尋找各種水果作為生活來源。秋天收獲芋頭和栗子延續季節,冬天尋找黃精度過歲月。美猴王享受天真之樂,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三五百年。


    一天,在與群猴舉行盛宴的時候,突然憂愁苦惱,落下眼淚。眾猴急忙圍繞朝拜說:“大王為什麽煩惱?”


    猴王說:“我雖然在快樂的時候,但也有一點長遠的憂慮,所以煩惱。”


    眾猴又笑著說:“大王啊,您真是太不知足了!我們每天都能歡聚一堂,生活在這仙山福地、古洞神洲,不受麒麟管轄,也不受鳳凰管理,更不用受人間王位的約束,自由自在地享受生活,這可是無盡的幸福啊!為什麽要想得那麽長遠呢?”


    猴王迴答道:“雖然現在我們不受人類法律的限製,也不怕禽獸的威嚴,但將來年紀大了,氣血衰弱,還是會被閻王老子掌管生死。一旦死亡,豈不是白白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長久地留在天人之間嗎?”


    眾猴聽了這番話,一個個都掩麵悲傷哭泣起來,都對無常的命運感到憂慮。


    這時,隻見那班部中忽然跳出一隻通背猿猴,高聲叫道:“大王如果有這樣的遠見卓識,真是所謂的道心開發啊!現在在五蟲之中,隻有三種類型的生物,不會受到閻王老子的管轄。”


    猴王問道:“你知道哪三種人嗎?”猿猴迴答:“就是佛、仙和神聖這三種人,可以躲避輪迴,不死不滅,壽命和天地山川一樣長久。”猴王又問:“那這三種人住在什麽地方呢?”猿猴迴答說:“他居住在閻浮世界裏,古老洞穴和仙境山脈之中。”猴王聽了,滿心歡喜地說道:“明天我就要辭別你們下山,四處遊曆,一定要找到這三種人,學習不老長生之道,常常躲避閻王的災難。”哎呀!這句話,頓時讓他跳出了輪迴的束縛,成就了齊天大聖。眾猴鼓掌稱讚,都說:“好啊!好啊!我們明天翻山越嶺,廣泛尋找各種水果,舉辦盛大的宴會來送別大王。”


    第二天,眾猴果然去采摘了新鮮的桃子、奇異的果實、挖掘了山藥、砍伐了黃精,還有芝蘭香蕙、瑤草奇花等等,樣樣俱全,擺放得整整齊齊,擺出了石凳和石桌,陳列著仙酒和仙肴。隻見那裏有:


    金丸珠彈,紅色綻開黃色肥碩。金丸珠彈的臘櫻桃,顏色鮮豔甜美;紅色綻開黃色肥碩的熟梅子,味道果香酸甜。新鮮的龍眼,果肉甜美果皮薄;火紅的荔枝,果核小囊紅。林檎和碧實接連著枝頭獻出,枇杷和緗苞帶著葉子擎起。兔頭般的梨子和雞心樣的棗子,消除口渴除去煩悶更能解酒。香甜的桃子和燦爛的杏子,甜美甘甜好似玉液瓊漿;香脆的李子和酸甜的楊梅,酸酸甜甜如同油脂奶酪。紅瓤黑子成熟的西瓜,四瓣黃皮的大柿子。石榴裂開,紅色的果實像火焰晶體的珠子;芋頭栗子剝開,裏麵的果肉像金色的瑪瑙。胡桃、銀杏可以泡茶喝,椰子、葡萄能夠釀酒。榛子、鬆子、榧子、柰子滿滿地裝一盤,桔子、甘蔗、柑子、橙子堆滿桌子。煮熟的山藥,燉爛的黃精。搗碎的茯苓和薏仁,用石鍋小火慢慢熬成湯羹。人世間即使有珍貴的美味佳肴,又怎麽比得上山中猴子快樂安寧呢?


    群猴尊敬美猴王坐在上麵,各自按照年齡大小排列在下邊,一個個輪流上前,向他敬酒、獻花、獻果,痛快地喝了一天。第二天,美猴王早早起來,吩咐說:“小的們,幫我折一些枯鬆樹枝,編成筏子,拿一根竹竿當船槳,再收拾一些果子之類的東西,我要走了。”


    美猴王獨自登上竹筏,用盡全身力氣撐開它,竹筏飄飄蕩蕩地朝著大海波浪中駛去。他借助著天上吹來的大風,渡過了南部瞻洲的地界。


    這一次出行,正是這樣:天生的石猴有著高深的道行,離開花果山後駕駛竹筏趁著大風。漂洋過海尋找仙道,立下誌向專心建立大功勳。有緣分就不會被世俗願望所困擾,無憂無慮就可以和元氣的主宰相會。應該預料到一定會遇到知音的人,把源頭和流派都說清楚萬種法門都能精通。也是因為他運氣好,自從登上竹筏以後,接連幾天都是東南風強勁,將他送到了西北岸邊,這裏就是南瞻洲的地界。他手持竹篙試探水的深淺,偶爾發現水淺的地方,就丟棄了竹筏,跳到岸上。他看見海邊有人在捕魚、打雁、挖蛤蚌、淘鹽。他走到近前,耍弄了一些把戲,裝扮成老虎,嚇得那些人丟下籮筐和漁網,四處逃竄。他抓住一個跑不動的人,剝下他的衣服,學著人的樣子穿上,搖搖晃晃地穿過各個州府,在城市裏學習人的禮儀和語言。每天吃飯睡覺,一心想著詢問佛仙神聖的道路,尋找長生不老的方法。


    看到世間的人都隻是追求名利的庸俗之輩,沒有一個真正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努力。他們爭名奪利,永遠不知停歇;起早貪黑,失去自由;騎著驢騾卻想著駿馬,做了宰相還渴望稱王侯。整天憂慮衣食問題,又害怕被閻王抓走。但為了子孫後代的榮華富貴,卻沒有人願意悔改。


    猴王四處拜訪求仙問道,一直沒有緣分遇到仙人。


    他遊曆到南瞻部洲,走過長城,遊覽各個小縣城,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八九十年。突然有一天,他來到了西洋大海邊,心裏想著海外一定有神仙存在。於是他再次獨自製作木筏,又一次渡過西海,終於到達了西牛賀洲的地界。


    上岸後,猴王到處尋找仙人,但始終未能如願。直到有一天,他忽然發現一座高山,風景優美,樹林茂密,山穀幽深。


    他也不怕狼蟲,不懼虎豹,登山頂上觀看。果然是一座好山:山峰像排列的戟,山勢如屏風般展開。陽光映照下,山間霧氣輕輕鎖住翠綠,雨水洗淨後,山色帶著寒冷的青色。瘦弱的藤蔓纏繞著古老的樹木,古老的渡口劃分出幽靜的路程。奇異的花卉和吉祥的草木,修長的竹子和高大的鬆樹。修長的竹子和高大的鬆樹,萬年常綠仿佛欺負了福地;奇異的花卉和吉祥的草木,四季不敗勝過蓬萊仙境。幽深的鳥兒啼叫聲接近,源頭的泉水流淌清澈。重重山穀中靈芝蘭花環繞,處處懸崖上苔蘚生長。起伏的山巒龍脈良好,必定有高人隱藏姓名。


    正在觀看之間,忽然聽到森林深處有人說話的聲音,急忙快步走過去,穿過樹林,側耳傾聽,原來是歌唱的聲音。歌聲唱道:


    觀賞下棋的人把棋盤都看爛了,砍柴的人丁丁地砍伐樹木,在雲霧繚繞的山穀口緩緩前行。賣柴買酒,狂放地笑著自我陶醉。蒼白的小路秋天高遠,對著月亮在槐樹和鬆樹下睡覺,一覺睡到天亮。認清舊有的樹林,登上山崖越過山嶺,手持斧頭砍斷枯萎的藤條。


    收獲的柴火裝成一擔子,邊走邊唱歌去集市上,換三升米。再也沒有什麽爭執競爭,價格平穩。這一番言語聽起來沒有絲毫的心計和算計,也沒有榮辱之分,隻有一種恬淡的心境,可以延年益壽。當他們相遇的時候,不是仙人就是道士,安靜地坐著講解《黃庭經》。


    美猴王聽到這些話,心中充滿了喜悅,說道:“原來神仙隱藏在這裏啊!”於是他急切地跳進洞中,再次仔細觀察,發現原來是一個樵夫,正在那裏舉著斧頭砍木頭。


    看看這個樵夫的打扮十分奇特:


    頭上戴著箬笠帽,像是剛剛脫去竹筍外皮的嫩竹;身上穿著布衣,仿佛是用木棉紡成的紗布;腰間係著環形的腰帶,如同春蠶吐出的絲線;腳下踏著草鞋,猶如枯萎的莎草編織而成的舒適鞋子。手中握著堅硬的鋼鐵斧頭,肩上挑著火紅的麻繩;用力扳倒鬆樹,劈開幹枯的樹木,這樣的能力真是令人驚歎!


    猴王走近樵夫,大聲喊道:“老神仙!請受弟子一拜。”那樵漢驚慌失措地丟下斧頭,轉過身來行禮答道:“不敢當,不敢當!我隻是個粗俗的漢子,連衣食都難以維持,怎麽敢擔當‘神仙’這兩個字呢?”


    猴王說:“你既然不是神仙,為什麽會說出神仙的話語呢?”樵夫問:“我說了什麽神仙的話?”


    猴王好奇地問道:“我剛剛來到樹林邊緣,就聽到你念著什麽‘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黃庭》可是道德真言啊,難道你就是神仙嗎?”樵夫笑了起來,解釋道:“其實也沒有騙你,這首詞名叫作《滿庭芳》,是一個神仙教給我的。那個神仙和我家相鄰,他看到我家中事務繁重,每天都很辛苦,便教我在遇到煩惱的時候,念念這首詞,可以緩解心情,消除疲勞。剛才我有點想不通的事情,所以才念了出來。沒想到被你聽見了。”


    猴王又問:“既然你家和神仙做鄰居,為什麽不去向他學習修行之道呢?說不定能學到長生不老的方法,這樣不好嗎?”樵夫無奈地歎氣道:“我這輩子命苦啊!小時候靠父母撫養到八、九歲,才開始懂事。可惜父親去世得早,母親守寡。家裏沒有兄弟姐妹,隻有我一個人,沒辦法,隻能日夜照顧母親。現在她年紀大了,我更不能離開她。然而田園已經荒蕪,衣食不足,隻能砍兩捆柴禾,挑到集市上去賣,換幾文錢,買幾升米,自己做飯吃,安排一些飯菜,供養母親,因此無法專心修行。”


    猴王說道:“照你這麽說來,你倒是個孝順的君子,日後必定會有好處。隻希望你能告訴我那神仙居住的地方,這樣我就可以前去拜訪了。”


    樵夫迴答道:“不遠,不遠。這座山叫做靈台方寸山,山中設有一座斜月三星洞。洞裏住著一位神仙,名叫須菩提祖師。那位祖師教出的徒弟數不勝數,現在還有三四十個人跟隨著他修行。你順著這條小路向南走七八裏遠,就是他家了。”猴王一把拉住樵夫,說道:“老兄,你就和我一起去吧。如果得到了好處,一定不會忘記你指路的恩情。”


    樵夫道:“你這漢子,真是不知變通。我剛才已經這樣跟你說了,你還不明白嗎?如果我和你一起去了,豈不是耽誤了我的生意,那誰來供養我的母親呢?我還要砍柴,你自己去吧,自己去吧!”


    猴王聽後,隻能告辭離開。他走出深林,尋找上山的路,翻過一個山坡,大約走了七八裏遠,果然看到一座洞府。他挺起身來仔細觀察,真是個好地方啊,隻見:


    煙霧霞光彌漫,日月交相輝映。千百棵古老的柏樹,上萬節修長的竹子。千百棵古老的柏樹,在雨中半空中呈現出青翠欲滴的樣子;上萬節修長的竹子,在雲霧中顯得鬱鬱蔥蔥。門外奇異的花朵如錦繡般綻放,橋邊的香草散發著香氣。石頭山崖突兀聳立,青苔濕潤,懸崖峭壁高懸,翠綠的苔蘚生長得很長。時常能聽到仙鶴鳴叫,每每見到鳳凰飛翔。仙鶴鳴叫時,聲音震動九霄雲外;鳳凰飛翔時,羽毛閃耀著五彩光芒。


    孫悟空來到了一座風景優美的山上,這裏有各種神奇的動物出沒,還有一座神秘的洞府。洞府門前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麵刻著“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幾個字。孫悟空非常高興,覺得這裏就是他要找的地方。但是他不敢貿然敲門,而是跳到鬆樹上,一邊玩耍一邊觀察。


    過了一會兒,洞門打開,走出來一個仙童。這個仙童看起來非常不凡,他的頭發梳成兩個發髻,身穿寬鬆的長袍,風度翩翩。他的容貌英俊而奇特,氣質高雅,與一般的凡人完全不同。


    那童子出得門來,看著前方的樹林,大聲問道:“是誰在這裏喧嘩吵鬧?”隻見一隻猴子從樹上跳下來,走到他麵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說道:“仙童啊,我隻是一個前來拜訪仙人、學習仙道的弟子,怎麽敢在這裏喧鬧呢?”


    仙童笑著問:“你真的是來尋求仙道的嗎?”


    猴子迴答:“是的。”童子說:“我家師父剛剛才起床,準備登上法壇講解道法,還沒來得及說明原因,就讓我出來打開門。他說:‘外麵有一個修行者來了,可以去迎接一下。’想必就是你吧?”


    猴王笑著說:“正是我呀!”童子說:“那你跟我進來吧。”於是,猴王整理好衣服,莊重地跟著童子進入了山洞深處。他們穿過一層又一層深深的樓閣和宮殿,走進一間間珍珠般的宮殿和貝殼般的府邸,仿佛永遠也走不完似的。最後,他們來到了瑤台之下。隻見那菩提祖師端莊地坐在台上,兩旁站立著三十位小仙童。


    果然是: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美猴王一見,急忙跪下,不停地磕頭,口中說道:“師父,師父!我弟子一心向您行禮,一心向您行禮!”祖師問:“你是哪裏人?先把籍貫和姓名說清楚了,再拜不遲。”


    美猴王迴答:“弟子來自東勝神州傲來國花果山的水簾洞。”祖師嗬斥道:“快趕走他!他本來就是個撒謊騙人的家夥,還想在這裏修成正果!”


    美猴王驚慌失措地不停磕頭,解釋道:“弟子說的都是真話,絕沒有半句假話。”祖師又問:“既然你如此誠實,為什麽要說自己來自東勝神州呢?從那裏到我這裏,要穿過兩片大海、一座南瞻部洲,你是怎麽來到這裏的?”


    美猴王叩頭答道:“弟子漂洋過海,四處遊曆,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找到這裏。”祖師聽後,覺得他說得也有道理,便問道:“好吧,就算你是一步一步走來的吧。那麽,你姓什麽?”


    猴王又道:“我沒有性情。別人若是罵我,我不會氣惱;如果有人打我,我也不會生氣,隻是賠個禮就行了。我的一生都沒有性情。”祖師道:“我說的不是這個性情。那你的父母原本姓什麽呢?”


    猴王道:“我也沒有父母啊。”祖師道:“既然沒有父母,難道你是從樹上生出來的嗎?”猴王道:“我雖然不是從樹上出生的,但確實是從石頭裏長出來的。我隻記得花果山有一塊仙石,那一年石頭破裂,我就出生了。”


    祖師聽了暗自高興,說道:“這樣說來,你倒是一個天地自然孕育而成的。你起來走走讓我看看。”猴王縱身跳起來,一瘸一拐地走了兩遍。祖師笑著說:“你的身軀雖然醜陋,但看起來像是一隻吃鬆果的猢猻。我給你取個姓氏吧,就叫你姓‘猢’。‘猢’字去掉獸字旁,就是個古月。古表示年老,月表示陰性。這老陰無法化育,讓你姓‘猻’倒是很好。


    ‘猻’字去掉獸旁,就是個子係。子代表男兒,係則表示嬰孩。正好符合嬰兒的本義。就讓你姓‘孫’吧。”猴王聽到這裏,滿心歡喜,朝著上方叩頭說:“好啊,好啊,好啊!今天才知道自己的姓氏。希望師父大發慈悲!既然有了姓氏,還請賜予一個名字,這樣方便稱唿。”


    祖師說:“我門派中有十二個字,按照輩分取名,到你已經是第十代的小徒弟了。”猴王道:“那十二個字是什麽?”祖師迴答:“分別是‘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輪到你,正好是‘悟’字。給你取個法名叫做‘孫悟空’,怎麽樣?”猴王笑著說:“好啊,好啊,好啊!從現在開始,我就叫孫悟空了!”正是:


    鴻蒙初始開辟時原本沒有姓名,打破頑空必須悟空。


    到底不知道後來會修煉出什麽樣的道果,且聽下一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記擴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秘的小土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秘的小土豆並收藏西遊記擴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