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王一水想起侄女先帝皇後,以及外孫三皇子夏無忌死的很慘,太不值得。


    想當年,先皇曾對三皇子疼愛有加,悉心教導,即使不能繼承大統,也該封王獨霸一方。


    誰曾想,如今竟是這般局麵……


    吾兄朱霄堂三朝元老竟然死於非命,殺兄之仇,不共戴天!若不能替兄長討迴公道,吾還有何顏麵立於這朝堂之上?”


    他緊緊閉上眼睛,這個秘密雖然無人知曉,但是血濃於水,每當想起他就痛不欲生,報仇雪恨之心不可廢。


    想到此處,王一水雙拳緊握,眼中閃過一絲決然之色。


    看著眼前俊俏的孫女,成為他複仇的棋子,有些於心不忍。


    但是想起慘死的兄長,他心中燃起熊熊烈火,心中大罵“夏炎,你這該死的暴君,老夫發誓定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次日清晨,演武場人山人海,非常熱鬧。


    一個百平方米的大擂台,擺放在演武場正中間,坐北朝南則是一座為監考官搭設的涼棚。


    放眼望去場中一切盡在眼中。


    旁邊十八般武器樣樣樣樣齊全,正是為參加考試之人準備,不一定用的上,但必須的有,因為比武過程中,是允許使用自己的兵器的。


    隨著一聲炮響,參加武舉考試之人,全部進入場地,第一場騎射,每人三箭,三箭全中者進入下一場。


    按報名順序,上千參選者,以此騎馬速射,噠噠噠馬蹄奔騰。


    嗖嗖嗖,箭矢如雨。


    幾個時辰過後,第一場結束,千餘人隻有三百人通過考核。


    進入第二場比試,戰陣攻守。


    要求十人一組,互相攻守。


    每組可自由組合,但必須為十人,人數不足、沒有合作精神者淘汰。


    三百人,三十組每次兩組進行攻打防守演練,以一炷香時間為準。


    三局兩勝者留。


    半日後十組一百人獲勝,順利通過第二場比試。


    第三場比試次日進行。


    通過前兩次的考核,實際上這一百人基本上已經內定為軍官了。


    隻要他們自願參軍,那至少可以得到一個百夫長的職位。


    休息一晚,明日繼續比試。


    晚上丞相,丞相看著自己的侄兒王再興,說道“興兒,明日一戰必須全力以赴,有沒有信心一舉奪魁?”


    王再興很是興奮的說道“爺爺放心,孫兒定不會令您老失望。”


    王丞相看著他滿臉的欣慰。


    第二天早上,一百名選手,早早來到了演武場。


    隨著施令官大喊一聲“比試開始!”


    淘汰比賽,比武爭奪戰正式開始。


    一虎背熊腰大漢,赤者雙臂,手持雙斧首先上台,大喊一聲“誰敢與我一戰。”


    立馬一手握長槍之人上台應戰,倆個人互道姓名之後對戰,那大漢力大無窮,三兩招打的對手毫無還手之力,被逼下了擂台。


    後麵兩局雙斧大漢勝,他坐上了第一把椅子。


    第二場比賽楊再興手持一把大刀,飛身上台,連勝三局,輕鬆坐上了第二把椅子。


    擂台上刀光劍影,最終十把椅子坐滿了人,後麵接著挑戰,勝者可替換,輸則淘汰。


    一日時光過去,前十名出爐,次日進入決賽,選出前三名,第一名則為武狀元, 可直接入將。


    次日兩兩對決,勝者晉級下一輪。


    第一局,雙斧大漢孟飛,仍然第一個上台,百餘招後,他腳下踩著一人,口吐白沫,奄奄一息。


    “還有誰敢與我一戰。”囂張的掃了一眼眾人,然後從容下台。


    經過一番爭奪對戰,五名勝者晉級下一輪的比賽。


    他們分別為,孟飛、王再興、項少羽、郭凱、薛忠義等五人。


    五人抽簽對決,王再興直接晉級。


    薛忠義對決孟飛,孟飛敗;


    項少羽對決郭凱,項少羽勝。


    緊接著進行前三排名比試。


    兩兩對決。


    這一次薛忠義直接晉級下一輪。


    王再興對決項少羽,王再興勝。


    項少羽對決薛忠義,薛忠義勝。


    薛忠義對決王再興,薛忠義。


    比試結束,薛忠義以絕對優勢獲得武狀元。


    皇帝親臨,當眾赦封:


    武狀元薛忠義,初授武略將軍;


    王再興第二名,初授忠武校尉;


    項少羽獲得第三名,初授忠顯校尉。


    第四名孟飛至第十名顧傾臣,初授武騎尉。


    其餘九十人當中有七十二人自願參軍,被初授百夫長,分配至各軍營。


    此次武舉順利落下帷幕,皇帝很開心,從頭到尾,他都化身普通百姓觀看了全過程,很是滿意。


    他尤其看中了薛忠義、孟飛和大舅哥顧傾臣。


    薛忠義明顯有大將之才,而孟飛則是義氣忠心耿耿之人,顧傾臣這位曾經的捕快這次也是脫穎而出。


    雖然顧傾臣隻是第十名,但他憑借自身的努力拚搏,靠實力得來的名次那是貨真價實的。


    這次武舉比試,相當成功,不僅為朝廷招攬了大量軍事人才,更是加強了軍隊的戰鬥力。


    除了這一百多人,其餘參加過比試之人,隻要願意從軍,也給了五掌或什長的職務,建功立業、加官進爵指日可待。


    此後夏炎重新整頓了軍隊,封李風為鎮東將軍,慕雨為鎮南將軍,張雷為鎮西將軍,雷電為鎮北將軍。


    將他們外放鎮守一方,從新兵營挑選得力助手,協同駐防。


    特意將孟飛安排進禁衛軍親衛營,擔任隊長。


    這一日,心情高興,龍顏大悅!特意犒賞三軍,命令加強訓練,確保個個都是精兵強將。


    軍隊安定下來,科舉殿試也如期而至。


    殿試乃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重要考試環節之一,通常由禮部與其他相關部門協同合作來精心組織並隆重舉行。


    禮部作為主管禮儀、科舉等事務的中央機構,承擔著殿試籌備工作中的核心責任。


    他們會提前數月開始規劃考場布置、考題擬定以及考務人員的安排等諸多細節。


    與此同時,還需要與其他部門密切配合。


    例如吏部可能會協助審查考生資格,確保參加殿試者皆符合規定條件;


    戶部則負責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以保障整個考試流程順利推進;


    兵部參與其中,維護考場周邊的安全秩序。


    正是由於禮部與各部門之間緊密協作、各司其職,才使得這一關乎國家未來的殿試得以有條不紊地開展。


    從而為朝廷選拔出真正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大好日子裏,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名才華橫溢、躊躇滿誌的考生如潮水般湧入了繁華熱鬧的京城。


    他們懷揣著夢想與希望,匯聚於此,隻為能夠在即將舉行的殿試中一展身手,博取功名。


    由於事態緊急,此次殿試並未遵循繁瑣冗長的梵文禮節流程。


    畢竟,選拔真正的人才才是當務之急,那些形式主義的東西在此刻顯得微不足道。


    隻有擁有真才實學之人,才有資格站在這裏,迎接挑戰。


    而此次殿試的試卷考題,則是由當今聖上——英明神武的皇帝夏炎陛下親自擬定。


    這個消息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人群中引起軒然大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廢材太子成霸道皇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司馬橦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司馬橦心並收藏廢材太子成霸道皇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