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甄嬛傳祺貴人51
綜影視:渺渺穿越人生 作者:可樂橙子汽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甄嬛一門心思尋找報複甄家之人,而宜修也已忍無可忍,急切地想要抓住甄嬛的把柄。兩方在暗地裏激烈交鋒,彼此卻都對對方的手段渾然不知。
在龍鳳胎周歲宴前一個月,甄嬛突然發現弘瞻還不會爬,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她悄悄召集了自己相識且信得過的太醫,經過一番隱秘的檢查,竟查出弘瞻的腿有殘疾,很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正常站立行走。
王太醫推測,或許是因為龍鳳胎早產,導致孩子發育不完全,但具體原因,他也無法確定,還需要更多太醫一同會診。
得知這個消息後,甄嬛整個人陷入了失神落魄的狀態。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自己費盡心思才保住的孩子,竟出現了這樣嚴重的問題。
甄玉嬈在一旁不斷安慰甄嬛,可此時任何安慰的話語都顯得那麽無力。甄玉嬈輕聲細語地說道:“姐姐,也許是太醫診斷錯了呢。我們多請幾位太醫看看,弘瞻一定能治好的。”
甄嬛此刻心中一片混亂,她深知此事太過重大,絕不能傳出去。若是皇上知道龍鳳胎中的 “龍” 有殘疾,外麵定會傳出 “不詳” 的謠言。
況且皇上本就對龍鳳胎感情淡薄,甄嬛從前一直擔心皇上會看出龍鳳胎樣貌與自己和皇上有所不同,所以一直避免讓皇上與龍鳳胎過多接觸。
“難道這是報應嗎?” 甄嬛神情恍惚,喃喃自語道。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宜修本想著挑起文鴛和甄嬛的爭鬥,可等了快一年,文鴛始終沒有出手的跡象。宜修抓不到文鴛的把柄,便將目標轉向了甄嬛。
一次後宮請安,宜修一臉凝重地坐在上首,語氣嚴厲地說道:“悅常在,到底有何事?非要在請安這天告發宣妃。”
悅常在是雍正五年進宮的答應,一直默默無聞。甄嬛迴宮後,宜修見錦妃和宣妃的勢力越來越大,便提拔了悅常在。
悅常在為人愚蠢,又被皇後一番忽悠,便倒向了皇後陣營。但這兩年,悅常在依舊沒什麽出頭之日。宜修想抓住甄嬛的把柄,自然不會親自出麵,便打算讓悅常在這個 “小弟” 出來打頭陣。
悅常在起身行禮,滿臉不服氣地說道:“嬪妾要告發宣妃私通,穢亂後宮,罪不容誅。”
甄嬛聞言,心中猛地一緊,表麵上卻神色如常,隻是緊緊握住桌子的手,泄露了她內心的緊張。
文鴛聽到這話,頓時睜大眼睛,心中暗忖:什麽?我可沒安排這件事啊。要知道,如今還沒到扳倒甄嬛的時候,皇帝不會容忍後宮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三足鼎立才是皇上最希望看到的平衡。
隻見宜修怒拍桌子,大聲嗬斥道:“宮規森嚴,悅常在不可信口雌黃。”
悅常在被宜修這麽一激,立刻發起誓來:“嬪妾要是有半句假話,就讓嬪妾五雷轟頂,永不超生。”
安陵容抬眼看向悅常在,眼中滿是幸災樂禍的神色,她向來見不得甄嬛過得好。
文鴛默不作聲,甄嬛也沒有吭聲,其他後宮嬪妃見狀,都不敢輕易開口。宜修見這場戲要演不下去了,便連忙問道:“你既然說宣妃私通,那奸夫是誰?”
悅常在自信滿滿地說道:“果親王。”
“放肆,親王也是你能隨意議論的!” 宜修厲聲嗬斥。
“嬪妾還記得,當初中秋宴上,果親王袖口露出了一個與宣妃身邊浣碧極為相似的小象,當時還傳出了許久的謠言,後來得知是甄格格(浣碧)的小象,甄格格才得以嫁入果親王府。” 康常在不緊不慢地說道。
“沒錯,前段時間,又傳出浣碧是宣妃的庶妹,由此看來,那小象恐怕不是像浣碧,而是像宣妃吧。” 悅常在接著補充道。
“這麽說來,悅常在說的似乎有點道理。” 貞嬪附和道。
端妃自然不希望甄嬛出事,畢竟甄嬛是朧月的生母,若甄嬛出事,朧月必定會受到牽連。
“你們幾個在這裏胡說八道什麽,有什麽證據?” 端妃站出來為甄嬛說話。
悅常在自信地說道:“嬪妾當然有證據,當初宣妃在宮外的時候,可是有皇上的人‘保護’著。”
甄嬛聽到提到監視的人,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當初她與允禮相處時,都會設法將監視的人支開,兩人相處的時間本就不多,況且事情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
這時,一位宮女在繪春的帶領下走進景仁宮,戰戰兢兢地說道:“奴婢給皇後娘娘請安。”
宜修輕聲說道:“抬起頭來說話。”
“奴婢是覃兒,當初是皇上派奴婢去甘露寺保護宣妃的。” 覃兒怯生生地說道。
“有什麽話,起來說吧。” 甄嬛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親切,她對覃兒還有些印象。
“奴婢不敢。” 覃兒心虛地低下了頭。
“別囉嗦了,我問你,當初在甘露寺,宣妃是不是經常與果親王見麵?” 悅常在直接發問。
“倒是沒撞見他們兩人見麵,但每隔幾天,就能看到果親王出現在甘露寺。有一次,還撞見他們兩人離得很近。果親王去安棲觀找衝靜師太,本可以從另一條路上去,根本不需要路過甘露寺,這裏麵肯定有隱情。” 覃兒在後宮長大,雖然膽子小,但也知道說話要模棱兩可,這樣才最有利。
“這麽看來,他們兩人出現的時機和地點確實很巧合。” 悅常在感慨道。
“本宮出宮修行,怎麽會知道這些事情。” 甄嬛立刻反駁。
“是啊,這種模糊不清的話,誰都會說。” 端妃溫柔地說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的事情多了,總會露出馬腳。” 悅常在繼續說道。
接著,一個陌生的小宮女走了進來。甄嬛微微皺眉,看著這個小宮女,確定自己對她毫無印象。
“你,把你看到的、聽到的,現在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宜修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奴婢是乾清宮的宮女荔枝,去年中秋宴,奴婢在殿外辦事,看到果親王先出去,後來宣妃跟著出去了。奴婢好奇,就跟了上去,沒想到撞見他們兩人親密地交談。宣妃……”
說到這裏,荔枝抬頭看了一眼宣妃,接著說道:“宣妃拉著果親王的手,兩人靜靜地站著,說著什麽。奴婢離得遠,沒聽到他們在說什麽,然後甄格格(浣碧)在外麵守著。奴婢還要做事,就沒太在意。誰知道中秋宴上就出了那樣的事,奴婢這才覺得不對勁,心裏實在愧疚,所以今天才把事情說出來。” 荔枝說完,便靜靜地跪在那裏。
“哼,你不過是個小宮女,就看到了這些,那你沒看到的時候,這種事豈不是更多?” 貞嬪嘲諷道。
甄嬛冷冷地側頭看了貞嬪一眼,然後垂下眼眸。她心裏清楚,當初見到允禮時太過興奮,沒想到竟被人看見了。
宜修嚴肅地說道:“此事關係重大,立刻請皇上和果親王來景仁宮問話。”
這件事牽涉到一位親王,自然需要皇上親自處理。至於會產生什麽後果,宜修此刻已全然不顧。皇上對她本就沒多少感情,隻要能扳倒甄嬛,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龍鳳胎周歲宴前一個月,甄嬛突然發現弘瞻還不會爬,心中頓時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
她悄悄召集了自己相識且信得過的太醫,經過一番隱秘的檢查,竟查出弘瞻的腿有殘疾,很可能這輩子都無法正常站立行走。
王太醫推測,或許是因為龍鳳胎早產,導致孩子發育不完全,但具體原因,他也無法確定,還需要更多太醫一同會診。
得知這個消息後,甄嬛整個人陷入了失神落魄的狀態。她無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自己費盡心思才保住的孩子,竟出現了這樣嚴重的問題。
甄玉嬈在一旁不斷安慰甄嬛,可此時任何安慰的話語都顯得那麽無力。甄玉嬈輕聲細語地說道:“姐姐,也許是太醫診斷錯了呢。我們多請幾位太醫看看,弘瞻一定能治好的。”
甄嬛此刻心中一片混亂,她深知此事太過重大,絕不能傳出去。若是皇上知道龍鳳胎中的 “龍” 有殘疾,外麵定會傳出 “不詳” 的謠言。
況且皇上本就對龍鳳胎感情淡薄,甄嬛從前一直擔心皇上會看出龍鳳胎樣貌與自己和皇上有所不同,所以一直避免讓皇上與龍鳳胎過多接觸。
“難道這是報應嗎?” 甄嬛神情恍惚,喃喃自語道。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宜修本想著挑起文鴛和甄嬛的爭鬥,可等了快一年,文鴛始終沒有出手的跡象。宜修抓不到文鴛的把柄,便將目標轉向了甄嬛。
一次後宮請安,宜修一臉凝重地坐在上首,語氣嚴厲地說道:“悅常在,到底有何事?非要在請安這天告發宣妃。”
悅常在是雍正五年進宮的答應,一直默默無聞。甄嬛迴宮後,宜修見錦妃和宣妃的勢力越來越大,便提拔了悅常在。
悅常在為人愚蠢,又被皇後一番忽悠,便倒向了皇後陣營。但這兩年,悅常在依舊沒什麽出頭之日。宜修想抓住甄嬛的把柄,自然不會親自出麵,便打算讓悅常在這個 “小弟” 出來打頭陣。
悅常在起身行禮,滿臉不服氣地說道:“嬪妾要告發宣妃私通,穢亂後宮,罪不容誅。”
甄嬛聞言,心中猛地一緊,表麵上卻神色如常,隻是緊緊握住桌子的手,泄露了她內心的緊張。
文鴛聽到這話,頓時睜大眼睛,心中暗忖:什麽?我可沒安排這件事啊。要知道,如今還沒到扳倒甄嬛的時候,皇帝不會容忍後宮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麵,三足鼎立才是皇上最希望看到的平衡。
隻見宜修怒拍桌子,大聲嗬斥道:“宮規森嚴,悅常在不可信口雌黃。”
悅常在被宜修這麽一激,立刻發起誓來:“嬪妾要是有半句假話,就讓嬪妾五雷轟頂,永不超生。”
安陵容抬眼看向悅常在,眼中滿是幸災樂禍的神色,她向來見不得甄嬛過得好。
文鴛默不作聲,甄嬛也沒有吭聲,其他後宮嬪妃見狀,都不敢輕易開口。宜修見這場戲要演不下去了,便連忙問道:“你既然說宣妃私通,那奸夫是誰?”
悅常在自信滿滿地說道:“果親王。”
“放肆,親王也是你能隨意議論的!” 宜修厲聲嗬斥。
“嬪妾還記得,當初中秋宴上,果親王袖口露出了一個與宣妃身邊浣碧極為相似的小象,當時還傳出了許久的謠言,後來得知是甄格格(浣碧)的小象,甄格格才得以嫁入果親王府。” 康常在不緊不慢地說道。
“沒錯,前段時間,又傳出浣碧是宣妃的庶妹,由此看來,那小象恐怕不是像浣碧,而是像宣妃吧。” 悅常在接著補充道。
“這麽說來,悅常在說的似乎有點道理。” 貞嬪附和道。
端妃自然不希望甄嬛出事,畢竟甄嬛是朧月的生母,若甄嬛出事,朧月必定會受到牽連。
“你們幾個在這裏胡說八道什麽,有什麽證據?” 端妃站出來為甄嬛說話。
悅常在自信地說道:“嬪妾當然有證據,當初宣妃在宮外的時候,可是有皇上的人‘保護’著。”
甄嬛聽到提到監視的人,心中稍稍鬆了一口氣。當初她與允禮相處時,都會設法將監視的人支開,兩人相處的時間本就不多,況且事情已經過去這麽多年了。
這時,一位宮女在繪春的帶領下走進景仁宮,戰戰兢兢地說道:“奴婢給皇後娘娘請安。”
宜修輕聲說道:“抬起頭來說話。”
“奴婢是覃兒,當初是皇上派奴婢去甘露寺保護宣妃的。” 覃兒怯生生地說道。
“有什麽話,起來說吧。” 甄嬛盡量讓自己的語氣顯得親切,她對覃兒還有些印象。
“奴婢不敢。” 覃兒心虛地低下了頭。
“別囉嗦了,我問你,當初在甘露寺,宣妃是不是經常與果親王見麵?” 悅常在直接發問。
“倒是沒撞見他們兩人見麵,但每隔幾天,就能看到果親王出現在甘露寺。有一次,還撞見他們兩人離得很近。果親王去安棲觀找衝靜師太,本可以從另一條路上去,根本不需要路過甘露寺,這裏麵肯定有隱情。” 覃兒在後宮長大,雖然膽子小,但也知道說話要模棱兩可,這樣才最有利。
“這麽看來,他們兩人出現的時機和地點確實很巧合。” 悅常在感慨道。
“本宮出宮修行,怎麽會知道這些事情。” 甄嬛立刻反駁。
“是啊,這種模糊不清的話,誰都會說。” 端妃溫柔地說道。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的事情多了,總會露出馬腳。” 悅常在繼續說道。
接著,一個陌生的小宮女走了進來。甄嬛微微皺眉,看著這個小宮女,確定自己對她毫無印象。
“你,把你看到的、聽到的,現在一五一十地說出來。” 宜修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奴婢是乾清宮的宮女荔枝,去年中秋宴,奴婢在殿外辦事,看到果親王先出去,後來宣妃跟著出去了。奴婢好奇,就跟了上去,沒想到撞見他們兩人親密地交談。宣妃……”
說到這裏,荔枝抬頭看了一眼宣妃,接著說道:“宣妃拉著果親王的手,兩人靜靜地站著,說著什麽。奴婢離得遠,沒聽到他們在說什麽,然後甄格格(浣碧)在外麵守著。奴婢還要做事,就沒太在意。誰知道中秋宴上就出了那樣的事,奴婢這才覺得不對勁,心裏實在愧疚,所以今天才把事情說出來。” 荔枝說完,便靜靜地跪在那裏。
“哼,你不過是個小宮女,就看到了這些,那你沒看到的時候,這種事豈不是更多?” 貞嬪嘲諷道。
甄嬛冷冷地側頭看了貞嬪一眼,然後垂下眼眸。她心裏清楚,當初見到允禮時太過興奮,沒想到竟被人看見了。
宜修嚴肅地說道:“此事關係重大,立刻請皇上和果親王來景仁宮問話。”
這件事牽涉到一位親王,自然需要皇上親自處理。至於會產生什麽後果,宜修此刻已全然不顧。皇上對她本就沒多少感情,隻要能扳倒甄嬛,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