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隻有休夫
王府老封君帶著七個媳婦鬧和離 作者:瑾瑾有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毅被打得嗷嗷叫,宋謹央還是沒有停手的打算。
每揮出一棍,結結實實地落在他身上。
秦氏起初很高興。
衛毅這話說得她心肝脾肺腎都疼得厲害。
但漸漸覺得不安起來。
母妃打得太厲害了,萬一把姑爺打出好賴來,受罪的還不是詠晴?
她立刻上前阻攔。
“母妃,夠了,夠了,姑爺已經受了教訓,您也忙了一日了,還不快歇歇!”
宋謹央揮出的棍來不及收迴,紮紮實實打在秦氏的背上,疼得她呲牙咧嘴,慘叫出聲。
“你個糊塗東西!好好的女兒給旁人磋磨,竟還護著人家。人家可沒把你女兒當迴事。”
衛毅蜷縮著身子,白著一張臉,不服氣地嚷嚷。
“祖母,您這話不對!什麽叫我沒把詠晴當迴事?她嫁入我家,本該相夫教子,這是做女人的本份。”
衛毅嚷嚷完,還小聲地嘟囔了一句。
“難不成都像您,不安於室,自請下堂!”
秦氏聽到了,迴頭給了他一掌,力氣小得如同拍灰。
“祖母畢竟是長輩,你少說兩句。”
素香看著眼前“母慈子孝”的場景,氣得牙疼。
她悄悄把手伸向荷包,用指甲沾了點癢癢粉,假裝拉架似的,把藥粉彈在了秦氏和衛毅的皮膚上,轉身扶著宋謹央入了後院。
宋謹央睨了她一眼,悄聲問。
“辦妥了?”
素香微微垂了垂眼,淡淡地“嗯”了一聲。
果然什麽事都瞞不住夫的眼睛。
詠晴閉著眼睛躺在床榻上。
眼角的淚滴泄露了她已然醒來的事實。
剛才在前院,母親的話她都聽見了。
絕望,一瞬間漫上心房。
自己險些一屍兩命,母親竟絲毫不關心,隻關心她能否再生兒子。
祖母從未給母親壓力。
當年母親也是連生兩個女兒,才生下弟弟永華。
祖母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祖母是婆婆尚且如此,可母親呢,她是自己的娘啊,竟然不幫著自己討公道,隻關心自己還能不能生?
眼淚蜂擁而出,瞬間打濕了被褥。
耳邊傳來人聲,她趕緊抹了把麵,靜靜地躺好。
“太醫,我家大孫女辛苦你了。還要勞煩你隔幾日來瞧她一迴,總要徹底養好身子。”
“夫人放心,大姑娘已無性命之憂,隻要放寬心,定能逐漸康複。我近期每日來府上一趟。隻是……”
“太醫有話請直說。”
“大姑娘身子虧空得厲害,這次大出血,要恢複到原樣,怕是不能了。”
“虧空?”
“……像是長年勞碌,又……空腹勞作!”
宋謹央大怒。
太醫分明是想說,她的大孫女在婆家受盡委屈,吃沒吃的,活沒少幹。
“我知道了!我家大孫女麵皮薄,還請太醫莫要宣揚!”
“那是自然!”
“多謝太醫!劉嬤嬤,代我送送太醫。”
宋謹央走到裏間,輕輕地坐在詠晴邊上。
“我知道你醒著,剛才秦氏問太醫時,你身子明顯顫了顫。
哭吧,好生哭一場,從此別再為不值得的人傷心!”
詠晴再也忍不住,側著的臉瞬間起了褶皺,無邊痛苦攀上臉龐,手捂著麵,放聲痛哭起來。
秦氏和衛毅前後腳趕到。
剛到門口便聽到了詠晴淒厲的哭聲。
那哭聲,像是壓抑了許久的地動,足以驚天地憾鬼神。
秦氏滿麵淒楚,悲從中來,也低聲哭起來。
衛毅一臉懵。
他不明白詠晴這是怎麽了?!
不就早產了兒子嘛,這可是喜事啊!
漸漸覺出不對來。
若非痛苦到極致,怎麽可能哭成那樣?
衛家和睦無比,上慈下孝,兄弟慈和,一家子和和美美的,詠晴怎麽會受苦?
難道是因為自己?
唉,誰叫自己屢次不第,的確把氣出在詠晴和孩子的身上。
大不了自己改!
以後好好過日子便罷,至於哭得如此傷心嗎?
屋裏,詠晴的哭聲漸漸小了。
宋謹央將手中的帕子塞到詠晴手裏。
後者拿著淨了麵,紅著眼睛轉過身想起來,卻被宋謹央一把按住。
“你不要命了,才剛剛緩過一口氣,好生躺著,也能說話。”
詠晴的氣力的確像是被抽幹了,聽話地躺了迴去。
“想過以後嗎?”
宋謹央問這話時,語氣不太好。
當初老大替詠晴定下這門親,她就不太滿意。
但老大說衛毅人品好,學問好,已經是秀才,日後大有可為。
關鍵是,當初他去北疆,迴程時遇險,是偶遇的衛毅父親救了他一命。
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他非得將詠晴下嫁到衛家。
她當時正為崔玨焦慮不已。
崔玨染了時疫,正命懸一線。
她實在抽不開身,吩咐人查了查衛家。
衛家貧寒,但兩個兒子書讀得都不差,衛毅更是年紀輕輕考上了秀才。
周圍鄰居也對衛老爺讚不絕口,想來家風不差,便也沒再反對。
想著大不了多陪些嫁妝也就罷了。
誰料到衛老爺人品好,架不住馬氏是個潑的。
衛老爺在世時,還能壓著她。
衛老爺一去世,馬氏便露出了本來麵目。
宋謹央叮囑老大兩夫妻,時常關心詠晴。
如今看來,這兩人根本將她的話當成耳旁風。
也怪自己,當初過於信任他們,害了詠晴吃了這許多苦頭。
詠晴怔了怔。
她明白祖母問這話的意思。
當初祖母和離,弄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
婆母時常在她麵前指桑罵槐,說女人不安於室,隻能禍害子孫。
她原來也抱怨祖母。
祖母自己和離了,卻害父輩被人指指點點,自己也受了牽連,日日被婆母折辱。
如今遭了大罪,迴過神一想。
祖母當機立斷的個性,真令她羨慕。
她知道衛家不是好人家,但想到三個女兒和剛剛出生的小兒子,心,便恍惚了起來。
自己若一走了之,倒是痛快了,但這四個孩子在那樣的家裏,豈非受盡苦楚?
秦氏壯著膽子闖了進來。
進來就是一通逼問。
“母妃,您,您不能自己和離,硬逼著晚輩也和離!!!這要真和離,孩子們怎麽辦?”
這些話,她早就想說了。
母妃幹脆地和離了,五弟媳、六弟媳竟然有樣學樣,都提出和離。
一個家眼看就要散了。
如今竟然波及到自己的女兒。
這還得了?
“母妃,您想想大丫、二丫、三丫,還有剛出生的從孫子,詠晴若自請下堂,孩子們沒了母親,可怎麽活呀?”
“誰說他們沒母親?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宋謹同“咚咚咚”地敲著龍頭拐,凝著眉斥責。
“我宋謹央的孫女,沒有下堂一說,隻有休夫!!!”
每揮出一棍,結結實實地落在他身上。
秦氏起初很高興。
衛毅這話說得她心肝脾肺腎都疼得厲害。
但漸漸覺得不安起來。
母妃打得太厲害了,萬一把姑爺打出好賴來,受罪的還不是詠晴?
她立刻上前阻攔。
“母妃,夠了,夠了,姑爺已經受了教訓,您也忙了一日了,還不快歇歇!”
宋謹央揮出的棍來不及收迴,紮紮實實打在秦氏的背上,疼得她呲牙咧嘴,慘叫出聲。
“你個糊塗東西!好好的女兒給旁人磋磨,竟還護著人家。人家可沒把你女兒當迴事。”
衛毅蜷縮著身子,白著一張臉,不服氣地嚷嚷。
“祖母,您這話不對!什麽叫我沒把詠晴當迴事?她嫁入我家,本該相夫教子,這是做女人的本份。”
衛毅嚷嚷完,還小聲地嘟囔了一句。
“難不成都像您,不安於室,自請下堂!”
秦氏聽到了,迴頭給了他一掌,力氣小得如同拍灰。
“祖母畢竟是長輩,你少說兩句。”
素香看著眼前“母慈子孝”的場景,氣得牙疼。
她悄悄把手伸向荷包,用指甲沾了點癢癢粉,假裝拉架似的,把藥粉彈在了秦氏和衛毅的皮膚上,轉身扶著宋謹央入了後院。
宋謹央睨了她一眼,悄聲問。
“辦妥了?”
素香微微垂了垂眼,淡淡地“嗯”了一聲。
果然什麽事都瞞不住夫的眼睛。
詠晴閉著眼睛躺在床榻上。
眼角的淚滴泄露了她已然醒來的事實。
剛才在前院,母親的話她都聽見了。
絕望,一瞬間漫上心房。
自己險些一屍兩命,母親竟絲毫不關心,隻關心她能否再生兒子。
祖母從未給母親壓力。
當年母親也是連生兩個女兒,才生下弟弟永華。
祖母一句責備的話都沒有。
祖母是婆婆尚且如此,可母親呢,她是自己的娘啊,竟然不幫著自己討公道,隻關心自己還能不能生?
眼淚蜂擁而出,瞬間打濕了被褥。
耳邊傳來人聲,她趕緊抹了把麵,靜靜地躺好。
“太醫,我家大孫女辛苦你了。還要勞煩你隔幾日來瞧她一迴,總要徹底養好身子。”
“夫人放心,大姑娘已無性命之憂,隻要放寬心,定能逐漸康複。我近期每日來府上一趟。隻是……”
“太醫有話請直說。”
“大姑娘身子虧空得厲害,這次大出血,要恢複到原樣,怕是不能了。”
“虧空?”
“……像是長年勞碌,又……空腹勞作!”
宋謹央大怒。
太醫分明是想說,她的大孫女在婆家受盡委屈,吃沒吃的,活沒少幹。
“我知道了!我家大孫女麵皮薄,還請太醫莫要宣揚!”
“那是自然!”
“多謝太醫!劉嬤嬤,代我送送太醫。”
宋謹央走到裏間,輕輕地坐在詠晴邊上。
“我知道你醒著,剛才秦氏問太醫時,你身子明顯顫了顫。
哭吧,好生哭一場,從此別再為不值得的人傷心!”
詠晴再也忍不住,側著的臉瞬間起了褶皺,無邊痛苦攀上臉龐,手捂著麵,放聲痛哭起來。
秦氏和衛毅前後腳趕到。
剛到門口便聽到了詠晴淒厲的哭聲。
那哭聲,像是壓抑了許久的地動,足以驚天地憾鬼神。
秦氏滿麵淒楚,悲從中來,也低聲哭起來。
衛毅一臉懵。
他不明白詠晴這是怎麽了?!
不就早產了兒子嘛,這可是喜事啊!
漸漸覺出不對來。
若非痛苦到極致,怎麽可能哭成那樣?
衛家和睦無比,上慈下孝,兄弟慈和,一家子和和美美的,詠晴怎麽會受苦?
難道是因為自己?
唉,誰叫自己屢次不第,的確把氣出在詠晴和孩子的身上。
大不了自己改!
以後好好過日子便罷,至於哭得如此傷心嗎?
屋裏,詠晴的哭聲漸漸小了。
宋謹央將手中的帕子塞到詠晴手裏。
後者拿著淨了麵,紅著眼睛轉過身想起來,卻被宋謹央一把按住。
“你不要命了,才剛剛緩過一口氣,好生躺著,也能說話。”
詠晴的氣力的確像是被抽幹了,聽話地躺了迴去。
“想過以後嗎?”
宋謹央問這話時,語氣不太好。
當初老大替詠晴定下這門親,她就不太滿意。
但老大說衛毅人品好,學問好,已經是秀才,日後大有可為。
關鍵是,當初他去北疆,迴程時遇險,是偶遇的衛毅父親救了他一命。
救命之恩當湧泉相報,他非得將詠晴下嫁到衛家。
她當時正為崔玨焦慮不已。
崔玨染了時疫,正命懸一線。
她實在抽不開身,吩咐人查了查衛家。
衛家貧寒,但兩個兒子書讀得都不差,衛毅更是年紀輕輕考上了秀才。
周圍鄰居也對衛老爺讚不絕口,想來家風不差,便也沒再反對。
想著大不了多陪些嫁妝也就罷了。
誰料到衛老爺人品好,架不住馬氏是個潑的。
衛老爺在世時,還能壓著她。
衛老爺一去世,馬氏便露出了本來麵目。
宋謹央叮囑老大兩夫妻,時常關心詠晴。
如今看來,這兩人根本將她的話當成耳旁風。
也怪自己,當初過於信任他們,害了詠晴吃了這許多苦頭。
詠晴怔了怔。
她明白祖母問這話的意思。
當初祖母和離,弄得整個京城沸沸揚揚。
婆母時常在她麵前指桑罵槐,說女人不安於室,隻能禍害子孫。
她原來也抱怨祖母。
祖母自己和離了,卻害父輩被人指指點點,自己也受了牽連,日日被婆母折辱。
如今遭了大罪,迴過神一想。
祖母當機立斷的個性,真令她羨慕。
她知道衛家不是好人家,但想到三個女兒和剛剛出生的小兒子,心,便恍惚了起來。
自己若一走了之,倒是痛快了,但這四個孩子在那樣的家裏,豈非受盡苦楚?
秦氏壯著膽子闖了進來。
進來就是一通逼問。
“母妃,您,您不能自己和離,硬逼著晚輩也和離!!!這要真和離,孩子們怎麽辦?”
這些話,她早就想說了。
母妃幹脆地和離了,五弟媳、六弟媳竟然有樣學樣,都提出和離。
一個家眼看就要散了。
如今竟然波及到自己的女兒。
這還得了?
“母妃,您想想大丫、二丫、三丫,還有剛出生的從孫子,詠晴若自請下堂,孩子們沒了母親,可怎麽活呀?”
“誰說他們沒母親?不會說話,就別說話。”
宋謹同“咚咚咚”地敲著龍頭拐,凝著眉斥責。
“我宋謹央的孫女,沒有下堂一說,隻有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