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女既得自由,淚如雨下,拜謝道:“多謝二位恩人仗義援手,小女子沒齒難忘。”李昂與慕容晨陽將趙氏女帶迴了附近的城鎮,安置在一家客棧之中。慕容晨陽輕聲安撫著趙氏女,讓她先安心休息,他們自會去尋找劉瑞。


    趙氏女與劉瑞的愛情,宛如春日初綻的花朵,在歲月的溪流邊靜靜生長。


    他們相識於一個明媚的春日。彼時,鄰村舉辦詩會,繁花似錦,蝶舞翩躚。趙氏女隨家人前往遊玩,她身著一襲淡粉色的羅裙,青絲如瀑,僅用一根羊脂玉簪挽起,更顯得清新脫俗。劉瑞亦在詩會之中,他身形修長卻不失矯健,一襲月白長衫隨風而動,恰到好處地勾勒出他清逸的身姿。麵龐白皙如玉,劍眉斜飛入鬢,雙眸深邃而明亮,仿若藏著萬千星辰,高挺的鼻梁下,薄唇微抿,嘴角噙著一抹淡淡的笑意,眉宇間透著儒雅之氣。


    趙氏女被詩會中的一首首佳作吸引,不自覺地走近人群。劉瑞恰好在誦讀自己的詩作,他的聲音清朗,如潺潺溪流,詩句中蘊含的才情與抱負令趙氏女不禁側目。待劉瑞誦讀完畢,趙氏女忍不住輕聲讚歎。劉瑞聞聲望去,隻見一位佳人麵帶淺笑,眼神中滿是欣賞,那一瞬間,他的心湖泛起了漣漪。


    此後,劉瑞常常借著拜訪友人之名,前往趙氏女所在的村莊。他們在村邊的小溪畔相遇,溪水清澈見底,魚兒在水中歡快遊動。劉瑞邁著沉穩的步伐走來,陽光灑在他身上,為他鍍上一層金色的光暈。他拱手向趙氏女行禮,舉止優雅,溫潤有禮。二人交談起來,從詩詞談到山水,從星辰談到人生抱負。趙氏女淺笑盈盈,眼中閃爍著聰慧的光芒,她的迴應如珠落玉盤,清脆悅耳。兩人相談甚歡,不知不覺間,夕陽的餘暉已灑在他們身上,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


    自那以後,他們的感情日益加深。每逢月圓之夜,二人便會相約在村後的小山坡。山坡上綠草如茵,周圍環繞著幾株桂花樹,微風拂過,桂花的清香彌漫開來。劉瑞總是提前到達,負手而立於山坡之上,衣袂飄飄。待趙氏女到來,他便會溫柔地牽起她的手,並肩坐在草地上,仰望著星空,分享著彼此的喜怒哀樂。劉瑞會輕輕地握住趙氏女的手,許下一生的誓言:“娘子,此生我定不負你,定要功成名就,與你相伴一生。”趙氏女臉頰緋紅,眼中滿是幸福與信任,她靠在劉瑞的肩頭,輕聲說:“君若磐石,妾亦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


    然而,命運的波瀾卻突然湧起。劉小年的強娶之舉,如同一場噩夢,將他們即將到手的幸福瞬間擊碎。趙氏女被困於黑暗的小屋之中,她望著那扇緊閉的窗,心中滿是對劉瑞的思念與擔憂。她哭泣、掙紮,卻無法改變被囚禁的命運。而劉瑞在得知趙氏女被擄後,心急如焚,雙眼布滿血絲,往日的儒雅被焦慮所取代。他四處奔走求救,卻屢屢碰壁。他的眼神中滿是絕望與無助,但那份對趙氏女的深情從未動搖。


    直到李昂與慕容晨陽仗義相救,他們才得以重逢。重逢那一刻,趙氏女不顧一切地撲入劉瑞懷中,淚水奪眶而出。劉瑞緊緊地擁抱著她,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生命。他們的愛情,在經曆了風雨的洗禮後,愈發堅貞不渝,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在歲月的長河中永恆閃耀。


    李昂四處打聽,終於得知劉瑞在鄰村的一處私塾中做些雜役,隻為能有機會繼續讀書。他趕忙與慕容晨陽一同前往。見到劉瑞時,那書生正衣衫襤褸地在庭院中清掃落葉,麵容憔悴卻難掩眼中的堅毅。李昂上前表明身份與來意,劉瑞聽聞趙氏女遭遇,心急如焚,手中掃帚落地,就要立刻去見她。


    慕容晨陽攔住他,說道:“劉公子莫急,如今雖救下趙姑娘,但你二人前途未卜。你可願為了她,去考取功名,給她一個安穩的未來?”劉瑞握緊雙拳,目光堅定:“我自然願,隻是我身無分文,又如何能去京城應試?”李昂微微一笑:“劉公子不必擔憂,我二人願資助你一切所需。”


    劉瑞感激涕零,當即跪地拜謝。隨後,他們帶著劉瑞迴到客棧與趙氏女團聚。久別重逢的二人相擁而泣,互訴衷腸。慕容晨陽在一旁看著,對李昂輕聲說:“希望他們能一直如此。”


    李昂與慕容晨陽既已決定資助劉瑞上京趕考,便攜著他與趙氏女迴到了城鎮中暫居。此時正值深秋,秋風瑟瑟,枯黃的樹葉在街巷中隨風打著旋兒,似是在訴說著世間的無常。慕容晨陽心思細膩,在城中蜿蜒曲折的小巷裏尋了許久,終於覓得一處幽靜的小院。小院四周被幾株高大的銀杏樹環繞,金黃的扇葉層層疊疊,陽光灑下時,斑駁陸離的光影在地上交織,宛如夢幻。“劉公子,趕考途中氣候多變,這些衣物可莫要嫌棄。”慕容晨陽將親手縫製的幾套衣裳遞給劉瑞,衣料厚實而柔軟。


    劉瑞趕忙接過,感激道:“慕容姑娘如此費心,劉某感激涕零,怎會嫌棄。”


    李昂則忙著籌備盤纏,他穿梭於城鎮的各個角落。秋風唿嘯而過,吹起他的衣袂。他將自己在江湖中行俠仗義所得的一些財物變賣,又聯絡了幾位昔日的舊友。在那略顯破舊的聚賢樓中,李昂與舊友們圍坐於一方木桌,桌上的茶水冒著嫋嫋熱氣,在秋風從窗欞縫隙灌入時,瞬間消散。眾人紛紛慷慨解囊,不多時便籌集了頗為豐厚的一筆錢財。劉瑞見此,眼眶濕潤,“恩公,如此大恩,劉瑞實難消受。”李昂拍拍他的肩膀,“公子不必掛懷,隻盼你能高中,日後造福百姓。”


    為了讓劉瑞能更好地複習,慕容晨陽還四處打聽。在那晨霧彌漫的清晨,她叩響一扇扇朱門,訪來了一位告老還鄉的老翰林。老翰林起初不願再收弟子,慕容晨陽幾次三番登門拜訪。庭院中,秋雨淅淅瀝瀝地打在青石板上,慕容晨陽站在簷下,言辭懇切,老翰林終被打動,願意教導劉瑞。


    在老翰林的悉心教導下,劉瑞開啟了廢寢忘食的苦讀之旅。


    庭院中那棵古老的槐樹,枝葉繁茂,夏日的陽光隻能透過縫隙灑下星星點點的光斑。劉瑞每日清晨便在槐樹下誦讀詩書,他的聲音清脆而堅定,迴蕩在小院之中,與枝頭的鳥鳴相互應和。老翰林手持書卷,坐在一旁的石凳上,微微點頭,不時出言指點,“此句誦讀,需抑揚頓挫,方能體現其中韻味。”劉瑞聞言,立刻調整,反複吟誦,直至滿意。


    午後,陽光熾熱起來,書房內卻清涼靜謐。劉瑞埋首於堆積如山的典籍之中,眉頭時而緊鎖,時而舒展。他專注地翻閱著一本本泛黃的書卷,手中的筆不停歇地記錄著所思所悟。汗水從他的額頭滲出,他卻渾然不覺。老翰林踱步而來,看到劉瑞對一篇策論的剖析,不禁誇讚:“此解頗有見地,然仍可深入,從民生之根基處再探。”劉瑞虛心受教,與老翰林展開熱烈討論,思維的火花在言語間碰撞。


    夜幕降臨,如水的月光傾灑在小院。劉瑞仍未停歇,在燭光搖曳的桌前,他奮筆疾書,撰寫文章。趙氏女輕手輕腳地走進來,將一碗熱湯放在桌角,“瑞郎,莫要太過勞累,喝口湯歇歇。”劉瑞抬起頭,眼中滿是疲憊卻又透著執著,“娘子,我定要把握這難得機遇,不辜負恩人與你。”說罷,又低頭沉浸於文字之中。


    一日,李昂走進書房,看到劉瑞眉頭緊皺,似有困惑,便問道:“劉公子,可是讀書遇到了難題?”劉瑞抬起頭,歎了口氣,“恩公,這策論之學,我總覺難以把握要義,深恐科考時失利。”李昂笑道:“公子莫急,我雖不通文墨,但這世間道理總是相通。你不妨將心中所想先說來聽聽,我們一起探討。”


    慕容晨陽也走進來,說道:“劉公子,我曾聽聞,策論需結合時政,以獨到之見解,切實之方案立論。你飽讀詩書,缺的或許隻是些對當下朝局民生的了解。”劉瑞若有所思,“慕容姑娘所言極是,我自當多關注些時勢。”


    秋風漸起,吹落了槐樹葉,金黃的葉片在地上鋪了一層。劉瑞在落葉的沙沙聲中誦讀著時政要聞,努力將天下之事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他深知,此次科考不僅關乎自己的命運,更承載著眾人的期望與信任。每一個清晨與黃昏,他都在知識的海洋中奮力遨遊,向著那未知卻充滿希望的未來堅定前行,隻待科考之時,能以滿腹才華震驚四座,為自己、為趙氏女、為恩人書寫榮耀篇章。


    日子匆匆而過,轉眼便臨近科考之期。李昂雇了一輛寬敞舒適的馬車,備足了幹糧與清水,又在車內放置了許多書籍與文房四寶,以便劉瑞在路上也能溫習。


    臨行前,慕容晨陽將一個錦囊遞給劉瑞,“公子,此中是一些應急的藥物與幾枚金葉子,以防萬一。”劉瑞接過,動容地說:“慕容姑娘,大恩不言謝,劉瑞定當全力以赴,不負二位所望。”


    一路上,李昂駕車,慕容晨陽與趙氏女在車內陪伴劉瑞。馬車在古道上顛簸前行,道路兩旁的荒草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慕容晨陽不時地與劉瑞探討些詩詞歌賦,以緩解他的緊張情緒。行至一處山林時,天色漸暗,山林中霧氣彌漫,陰森恐怖。突然,一夥山賊唿嘯而出。李昂拔劍出鞘,身姿矯健,劍影在霧氣中閃爍,幾個迴合便將山賊擊退。劉瑞在車內,既驚又佩,對李昂的武藝讚歎道:“李恩公真是武藝高強,劉某今日算是大開眼界,若能有恩公一二分的果敢,何愁科考不第。”李昂收劍入鞘,笑道:“公子過獎,你之學識才是立身之本,待你高中,自有你施展抱負之地。”


    終於抵達京城,京城繁華似錦,車水馬龍,大街小巷人來人往,喧鬧非凡。李昂早已托友人在貢院附近尋了一處安靜的住所。他們安置好劉瑞後,李昂與慕容晨陽又忙著去打探科考的細則與注意事項,還買來了曆年的考題與佳作供劉瑞參考。


    隨著科考之日漸近,劉瑞愈發刻苦,足不出戶,日夜沉浸在書海之中。李昂與慕容晨陽則在一旁默默守護,為他排除一切幹擾,隻待劉瑞在科考中一鳴驚人,開啟他與趙氏女的嶄新人生篇章。


    終於到了科考的日子,貢院的大門緩緩打開,發出沉悶的聲響,似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命運轉折之路的厚重之門。劉瑞懷揣著滿心的期待與一絲緊張,隨著人流緩緩踏入考場。


    踏入考舍的瞬間,一股陳舊而凝重的氣息撲麵而來。狹小的考舍內,牆壁上泛著淡淡的青苔痕跡,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沉澱。一方簡陋的書桌置於中央,桌麵坑窪不平,陽光艱難地透過狹小的窗欞,灑下幾縷微弱且帶著塵埃的光線,在地麵上形成模糊的光影。


    劉瑞輕輕放下筆墨紙硯,那是李昂與慕容晨陽精心為他準備的。他緩緩坐下,深吸一口氣,試圖讓自己狂跳的心平靜下來。此時,周圍一片寂靜,隻有考生們輕微的唿吸聲和紙筆偶爾的摩擦聲交織。


    當考卷輕輕落在桌麵,劉瑞的目光迅速被那潔白的紙張吸引。他顫抖著雙手展開考卷,目光急切地掃過題目,心中先是一喜,這些題目多在他平日的複習範圍內。


    他提起筆,飽蘸墨汁,略作思索後,筆尖落於紙上,開始書寫。起初,字跡略顯生澀,隨著思路逐漸清晰,他的筆觸愈發流暢。墨汁在紙上暈染開來,一個個端正的字跡仿佛是他通往功成名就之路的堅實腳印。他時而奮筆疾書,筆下如有神助,仿佛將自己多年的學識如洪流般傾瀉而出;時而又停下筆,微微皺眉,輕咬下唇,眼神專注地凝視著考卷,思考著更為精妙的論述。


    時間在悄然流逝,陽光在考舍內緩緩移動,光影的角度逐漸改變。劉瑞渾然不覺,他沉浸在自己的答題世界裏。額頭上漸漸沁出細密的汗珠,他卻無暇擦拭。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李昂與慕容晨陽的鼓勵,趙氏女那溫柔期許的目光,這些都化為他源源不斷的動力。


    漸漸地,他的手腕開始酸痛,手指也因長時間握筆而微微顫抖,但他的眼神依然堅定。周圍已有考生開始交卷,或垂頭喪氣,或滿臉自信,這些都未能幹擾到劉瑞。他仔細檢查著自己的答案,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的疏漏。


    直到最後一筆落下,劉瑞長舒一口氣,整個人像是經曆了一場大戰般疲憊,卻又透著一種難以言喻的輕鬆與滿足。他放下筆,緩緩起身,望著自己密密麻麻寫滿字跡的考卷,仿佛看到了未來與趙氏女的幸福生活,看到了自己能夠實現抱負、造福百姓的光明前景。


    待到發布成績的日子,劉瑞站在貢院外的那片空地上,腳下的石板路仿佛也透著一股緊張的涼意,絲絲寒意透過鞋底直竄上心頭。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貢院那緊閉的大門,仿佛要用眼神穿透那厚厚的門板,提前知曉自己的命運。


    此時,李昂和慕容晨陽也來到他的身邊。慕容晨陽見劉瑞神色緊張,輕聲說道:“劉公子,莫要如此憂心。你才學出眾,在考場上定是揮灑自如,且放輕鬆些。”劉瑞微微轉頭,擠出一絲苦笑:“慕容姑娘,這科舉關乎我一生,實在難以平靜。”


    李昂拍了拍他的肩膀,朗聲道:“公子,你已盡了全力,無論結果如何,你在備考期間的努力與堅持,我們都看在眼裏。即便此次稍有差池,也不過是一時之挫,未來尚有無數機會。”劉瑞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恩公所言,我自是明白,隻是一想到可能辜負了你們的期望,還有家中的趙氏,心中便難以釋懷。”


    慕容晨陽微笑著安慰:“劉公子,你怎會辜負期望?你為了此次科考,日夜苦讀,廢寢忘食。我們相信你的才華,也相信你的努力定會有迴報。至於趙姑娘,她對你情深意重,無論結果怎樣,她都會在你身邊支持你。”


    劉瑞聽了他們的話,心中稍感寬慰,可憂慮仍縈繞心頭:“我隻是害怕名落孫山後,再無顏麵對大家。”李昂大笑起來:“哈哈哈,公子這是說的哪裏話?江湖之人,誰能常勝不敗?若是一次失利便一蹶不振,那如何成就大事?”


    慕容晨陽也接著說道:“是啊,劉公子。你看這世間,多少英雄豪傑都是曆經磨難才嶄露頭角。你有學識,有抱負,隻要不放棄,終會有出人頭地之日。”


    劉瑞沉思片刻,緩緩說道:“恩公與姑娘的話,如醍醐灌頂,讓我豁然開朗。我不應如此消沉,無論結果如何,我都應坦然麵對。”李昂滿意地點頭:“這才對嘛,公子隻管靜待佳音,其他的無需多想。”


    盡管劉瑞表麵上被安慰得鎮定了些,但內心深處那一絲緊張與不安依舊如影隨形,他的目光還是時不時地飄向貢院大門,默默祈禱著命運能眷顧於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武之巔峰:李昂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甜點的伍六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甜點的伍六七並收藏【武之巔峰:李昂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