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南昭容還是難以抑製心中的不安。
九歌從小很少生病,上一次還是師傅去世後,心中大慟,在床上躺了大半個月才好。
這次……
煎好藥,看著九歌服下後,南昭容與柏舟在書房坐著。
彼此十分熟稔,也就省去了寒暄,柏舟將柴桑走後撤軍的事粗略說了一番。
南昭容沒有多說什麽,行軍打仗,不可能算無遺策,此次出征濘南,終歸還是大勝。
又聊了許久,南昭容突然想起了什麽,便說:「你若有命在身,就先去複命,九歌在我這兒你放心。」
柏舟搖搖頭:「她在這裏,我複不了命。」
作者有話要說:
麻煩點個收,謝謝
第61章
大軍駐在城外,李鳶陪著父親進京複命。
剛一入城,便聽見宮城方向傳來鍾聲,一聲,兩聲……
李彥明心中隱隱有了猜測,直到鍾聲全部落地,城內恢複了寧靜,驗證了他的猜想。
二十七聲,大喪之音。
這恐怕就是陛下明知今日大軍迴朝,卻未能出城相迎的原因。
他知道今日不是時候,但他皇命在身,還得進宮複命。
長樂宮中。
玉娘安靜地躺在床上,柴桑坐在床邊,曆哥兒乖巧地站在床頭。
「把皇子帶下去。」
蘭若聽命上前,牽起曆哥兒的手,送他迴自己的寢宮。
屋子裏有些悶,柴桑走到窗邊,將窗戶打開,霎時一股熱氣撲來,堵得人更喘不過氣。
他隻得又關上。
他沒有再迴床邊,他有點害怕看到玉娘那張臉。
他腦海中又閃過了出征途中,自稱是齊雲山老道的那個形象。
一身青袍,頭挽道髻,手拿拂塵,背上一把寶劍,長髯飄在胸前。
「五月底務必離開濘南返京。」
他連夜迴開封那日,五月二十七。
「陛下此生,月缺難圓,斷弦難續。」
他與玉娘,是斷弦再續,但老道說,斷弦難續,而玉娘一向康健,此刻卻無聲無息地躺在床上。
柴桑突然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或許他征戰殺伐,手染鮮血,業障深重,但她是無辜的。除了皇後的尊榮,她一無所有。
可她還是逃不過,就像當年在青玉巷,死在劉昂刀下的她。
「陛下?」李葦隔著門,小聲地叫了一聲,等了半晌,屋內沒有任何聲音。
「陛下?」他又喚了一聲:「李彥明將軍迴來了。」
李葦的耳朵附在門上,屏息凝神,聽著裏麵的動靜,不敢有絲毫走神。
「進來吧。」良久,門縫傳出柴桑的聲音。
李葦鬆了一口氣,推開門,對身後的李彥明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他進去的時候,透過門射進的光正打在柴桑的身上,他的半邊臉在陽光下,半邊臉在陰影中。
即使在光下的那半邊臉,也沒有絲毫生氣,他一臉疲累,通身散發著他從未見過的頹喪。
李彥明的傷口突然扯了一下,他下意識地捂了下左胸,又怕柴桑看到,馬上把手垂了下來。
然而柴桑還是注意到了,匆忙起身走到李彥明麵前,憂心忡忡地問:「李叔受傷了?」
他很少喚他李叔,但每次這樣叫,都讓李彥明內心覺得溫暖。
「沒什麽大礙。」李彥明忍住傷口的疼痛,一筆帶過。隨後,便將柴桑走後的事一一交代清楚。
「李叔不要有什麽負擔」,柴桑出言安撫道:「總會有些意外不可避免。」
李彥明看著柴桑,眼底突然閃過一絲心疼。
說起來,柴桑算他的子侄一輩,方才他進來時,他仿佛還陷在巨大的悲痛中,談起國事,卻能立馬將自己抽離出來。
兩年前,大梁城下,他還在安慰柴桑,他需要的隻是時間。
僅僅過了兩年,柴桑已經能坦然接受失利並安撫他了。
這種快速成長的背後,付出的是怎樣的代價,隻有他自己知道。
從長樂宮出來,李彥明的傷口已經浸出了血,他有些撐不住,就近靠著一根柱子,額頭上是豆大的汗滴。
這時林沐迎麵走了過來,遠遠地看見李彥明,他就知道李鳶迴來了,本來心裏還有幾分激動。
但一走近便發現了異樣,趕緊上前將人扶住。
「李將軍。」林沐一低頭,發現李彥明左胸紅了一片。
他趕緊招手,將不遠處的內侍喚過來:「快稟報陛下,請太醫來。」
李彥明想要製止,但來不及了,內侍已經跑出去好遠。
「鳶兒」李彥明抓著林沐的手腕:「鳶兒還在宮外。」
聽到李鳶的名字,林沐的心快跳了出來,他將人送到偏殿,等到太醫過來,便迫不及待跑到宮門口去見李鳶。
李鳶一身紅袍,幾乎與朱紅色的宮牆融為一體,然而林沐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
看見林沐氣喘籲籲地跑過來,李鳶還笑話他:「著什麽急,毛毛躁躁的。」
「跟我走。」怕李鳶擔心,林沐沒有多做解釋,李鳶卻一下猜到了。
「是不是我父親?」
見李鳶眉心蹙起,林沐趕緊安慰道:「你不要著急,太醫已經過去了。」
他二人趕到偏殿時,正碰上柴桑從裏麵出來。<hr>
九歌從小很少生病,上一次還是師傅去世後,心中大慟,在床上躺了大半個月才好。
這次……
煎好藥,看著九歌服下後,南昭容與柏舟在書房坐著。
彼此十分熟稔,也就省去了寒暄,柏舟將柴桑走後撤軍的事粗略說了一番。
南昭容沒有多說什麽,行軍打仗,不可能算無遺策,此次出征濘南,終歸還是大勝。
又聊了許久,南昭容突然想起了什麽,便說:「你若有命在身,就先去複命,九歌在我這兒你放心。」
柏舟搖搖頭:「她在這裏,我複不了命。」
作者有話要說:
麻煩點個收,謝謝
第61章
大軍駐在城外,李鳶陪著父親進京複命。
剛一入城,便聽見宮城方向傳來鍾聲,一聲,兩聲……
李彥明心中隱隱有了猜測,直到鍾聲全部落地,城內恢複了寧靜,驗證了他的猜想。
二十七聲,大喪之音。
這恐怕就是陛下明知今日大軍迴朝,卻未能出城相迎的原因。
他知道今日不是時候,但他皇命在身,還得進宮複命。
長樂宮中。
玉娘安靜地躺在床上,柴桑坐在床邊,曆哥兒乖巧地站在床頭。
「把皇子帶下去。」
蘭若聽命上前,牽起曆哥兒的手,送他迴自己的寢宮。
屋子裏有些悶,柴桑走到窗邊,將窗戶打開,霎時一股熱氣撲來,堵得人更喘不過氣。
他隻得又關上。
他沒有再迴床邊,他有點害怕看到玉娘那張臉。
他腦海中又閃過了出征途中,自稱是齊雲山老道的那個形象。
一身青袍,頭挽道髻,手拿拂塵,背上一把寶劍,長髯飄在胸前。
「五月底務必離開濘南返京。」
他連夜迴開封那日,五月二十七。
「陛下此生,月缺難圓,斷弦難續。」
他與玉娘,是斷弦再續,但老道說,斷弦難續,而玉娘一向康健,此刻卻無聲無息地躺在床上。
柴桑突然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或許他征戰殺伐,手染鮮血,業障深重,但她是無辜的。除了皇後的尊榮,她一無所有。
可她還是逃不過,就像當年在青玉巷,死在劉昂刀下的她。
「陛下?」李葦隔著門,小聲地叫了一聲,等了半晌,屋內沒有任何聲音。
「陛下?」他又喚了一聲:「李彥明將軍迴來了。」
李葦的耳朵附在門上,屏息凝神,聽著裏麵的動靜,不敢有絲毫走神。
「進來吧。」良久,門縫傳出柴桑的聲音。
李葦鬆了一口氣,推開門,對身後的李彥明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他進去的時候,透過門射進的光正打在柴桑的身上,他的半邊臉在陽光下,半邊臉在陰影中。
即使在光下的那半邊臉,也沒有絲毫生氣,他一臉疲累,通身散發著他從未見過的頹喪。
李彥明的傷口突然扯了一下,他下意識地捂了下左胸,又怕柴桑看到,馬上把手垂了下來。
然而柴桑還是注意到了,匆忙起身走到李彥明麵前,憂心忡忡地問:「李叔受傷了?」
他很少喚他李叔,但每次這樣叫,都讓李彥明內心覺得溫暖。
「沒什麽大礙。」李彥明忍住傷口的疼痛,一筆帶過。隨後,便將柴桑走後的事一一交代清楚。
「李叔不要有什麽負擔」,柴桑出言安撫道:「總會有些意外不可避免。」
李彥明看著柴桑,眼底突然閃過一絲心疼。
說起來,柴桑算他的子侄一輩,方才他進來時,他仿佛還陷在巨大的悲痛中,談起國事,卻能立馬將自己抽離出來。
兩年前,大梁城下,他還在安慰柴桑,他需要的隻是時間。
僅僅過了兩年,柴桑已經能坦然接受失利並安撫他了。
這種快速成長的背後,付出的是怎樣的代價,隻有他自己知道。
從長樂宮出來,李彥明的傷口已經浸出了血,他有些撐不住,就近靠著一根柱子,額頭上是豆大的汗滴。
這時林沐迎麵走了過來,遠遠地看見李彥明,他就知道李鳶迴來了,本來心裏還有幾分激動。
但一走近便發現了異樣,趕緊上前將人扶住。
「李將軍。」林沐一低頭,發現李彥明左胸紅了一片。
他趕緊招手,將不遠處的內侍喚過來:「快稟報陛下,請太醫來。」
李彥明想要製止,但來不及了,內侍已經跑出去好遠。
「鳶兒」李彥明抓著林沐的手腕:「鳶兒還在宮外。」
聽到李鳶的名字,林沐的心快跳了出來,他將人送到偏殿,等到太醫過來,便迫不及待跑到宮門口去見李鳶。
李鳶一身紅袍,幾乎與朱紅色的宮牆融為一體,然而林沐還是一眼就認出了她。
看見林沐氣喘籲籲地跑過來,李鳶還笑話他:「著什麽急,毛毛躁躁的。」
「跟我走。」怕李鳶擔心,林沐沒有多做解釋,李鳶卻一下猜到了。
「是不是我父親?」
見李鳶眉心蹙起,林沐趕緊安慰道:「你不要著急,太醫已經過去了。」
他二人趕到偏殿時,正碰上柴桑從裏麵出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