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欣喜地把九歌拉進自己的懷裏,卻不防後背狠狠地撞在地上,當日的傷還未痊癒,這突如其來的撞擊,痛得他不由得悶哼一聲。九歌趕緊起身,卻被柴桑緊緊抱在懷裏動彈不得。


    「你的傷……」九歌擔心地說。


    柴桑卻毫不在意,此時此刻,他竟有一種失而複得的感覺,雖然他知道,九歌從來沒有離開過。


    「沒有你,我就是孤家寡人。」出征前九歌說是他需要她,時至今日,他感觸更深。


    孤家寡人嗎?這四個字,驀地令九歌心頭有些悲涼,柴桑有妻有子,有社稷江山,有萬千臣工,萬萬子民,而她,無父無母,無兄無弟,無長輩看護,無家族庇佑……


    到底他二人,誰才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雖然大梁城久攻不下,但是迴程時,全軍已經一掃大梁城下的陰霾,代之以一副勝利的姿態,柴桑盡管心有不甘,卻不得不接受當下的現實,眼下的大周可以說是內憂外患,其中內憂尤甚,這樣的實力下,隻能望城興嘆。


    南下的路,要比北上好走,無怪乎劉修先前一路順暢,再到高平,於柴桑而言,可以說是故地重遊,想起先前高平一戰的驚心動魄,仿佛曆曆在目。


    夜間安營紮寨,恰巧離一條河不遠,柴桑也不確定,那日他與劉修隔河相望,隔的是否就是這條河。


    晚膳後,柴桑與幾位大將圍坐在篝火邊,一眼望去,心境大不相同。


    初掌軍隊時,滿營的老將,無一不是久經沙場,他卻不知該人可信,每出一道命令,下一個決定,都是在賭別人的忠誠。


    而如今,雖然舊人少新人多,而新人,難免欠些火候和曆煉,他卻能放心交託,箇中差別,天上地下。


    「陛下可知,我們背靠的這條河叫什麽?」李彥明突然問道。


    李彥明的話一下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柴桑這是第一次來這裏,對此地的一切都陌生的緊:「願聞其詳。」


    「丹河。」


    「可是赤色的丹?」林沐搶先問道。


    「正是。」李彥明點點頭,而後繼續問道:「諸位可知,丹河這一名字的來曆?」


    眾人搖搖頭,紛紛表示不知。


    「一千多年以前,秦國派兵攻打趙國,決戰地就在此地,古時稱長平。」


    「長平之戰的發生地,竟是在這裏?」林沐就算再不學無術,長平之戰也是知道的,如此慘烈的戰爭,不曾想就發生在自己腳下的這片土地。


    「正是。」


    李彥明的敘述,完全調動了眾人對長平之戰的認知:「當年秦趙決戰,廉頗是主將,秦軍忌憚廉頗,便散布謠言聲稱廉頗不可畏,可畏的是趙奢之子趙括,趙王果然中計,起用了熟讀兵書卻從未上過戰場的趙括,而秦軍則暗中任命白起為主帥。」


    「趙括此人,隻諳兵書卻不知變通,談起來頭頭是道卻缺乏實際經驗,最終敗於白起之下。而四十萬趙軍將士悉數被白起坑殺,鮮血染紅了整條河,這便是丹河。」


    李彥明一席話後,眾人都陷入了沉默,大家都是帶兵打仗的人,自然能體會到長平之戰的那份慘烈和遺憾。


    柴桑端起身邊的茶盞,徐徐澆在地上,腳下可能就是四十萬趙軍將士的埋身之所。


    眾人見了,都紛紛效仿,茶水一杯,敬千年前的四十萬英魂。


    各人散去後,柴桑迴到營帳,心裏卻難以平靜,便又一個人踱步出來,誰知走著走著,竟走到了丹河邊。


    他在河岸邊蹲下來,掬起一捧水,微涼,雖然天黑視力受限,但此處的水似乎與別處並無什麽不同。


    如果不是李彥明今日所說,誰會知道這條河曾經淌過四十萬將士的鮮血,而千百年過去,這條河滋養的子民,依然為戰爭所苦。


    四十萬,這個數字縈繞在他的腦海,史書上一姓之榮辱,提筆一個數字下卻牽涉了幾十萬家。


    人生一世,何其短暫,所依者,父母、子女、好友、親族,而貧病、戰亂又往往使人分崩離析、妻離子散,一代一代的人背負著這樣的命運循環往複,這是對的嗎?


    他要改變這一切,他再次感受到了肩上的千斤重擔,他要改變這一切。他要這世上的人,不再因為貧窮而受辱,不再因為戰爭而受難。


    翌日,大軍接著南行,酉時剛過,遠遠地看見前方地界烏泱泱的一大群人。


    「什麽情況?」林沐嘀咕了一聲,不等眾人反應,留下一句「我去看看」,待眾人反應過來,已經策馬跑出好遠。


    不一會兒,林沐便迴來稟報柴桑:「陛下,本地知縣在前方接駕。」


    柴桑聽後一陣疑惑,這一路上他都不曾告知沿途官員行蹤,怎的走到此地,會有本地官員等候。


    「照常行進。」


    「是。」


    待走到了近前,好一派場麵,為首的幾人穿著官服,後麵跟著一些衣著華麗的耆老,兩側是鼓吹樂手,之後又是幾排的村民。


    柴桑還未下馬,為首的官員提起衣擺跪下說道:「小臣參見陛下,陛下英明神武,出師大捷,護我一方平安,本地百姓感激涕零。」


    出迎的諸人隨之紛紛下跪,齊唿:「萬歲萬萬歲!」


    柴桑趕忙下了馬,直接從官員身邊經過,走到人群中間,扶起一名耆老:「老人家快請起,大家請起。」<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卿卿踏月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來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來君並收藏卿卿踏月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