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遊說完就走了,謝徇義看著手中的披風,愣在了原地。
如果他沒記錯,這正是薑行雲來時披的那件。
薑行雲迴到了重華宮,靳葦正在宮內等著他。
看薑行雲頂著一身的雪走了進來,靳葦趕緊上前,一邊幫他拍落身上的雪,一邊問:「陛下的披風呢?都濕透了。」
一見靳葦,薑行雲心中的怒氣消了大半,不甚在意地說:「送人了。」
靳葦沒有多問,一路隨著薑行雲走到桌前,倒了杯熱茶,遞到他的手中。
薑行雲接過來,剛想往嘴邊送,猛然想起了上次被茶水燙到的事,默默放下了。
「嚴將軍的消息。」靳葦把一張紙條遞給薑行雲。
薑行雲有些意外,嚴文琦走了幾個月了,這是第一迴 傳消息迴來。
他展開紙條,看完裏麵的內容,臉色突變,一拳狠狠地砸在了桌上。
「紙條上說了什麽?」看到薑行雲暴怒的樣子,靳葦皺著眉頭問。
「糧倉著火是假的,是杜徳佑的把戲。」
靳葦難以掩飾臉上的震驚:「他想幹什麽?」
薑行雲冷笑一聲:「自然滿腦子都是他的生意。」
「那大軍壓境的消息呢?」靳葦追問道。
「是元化。」薑行雲看著她說。
「這麽快?」靳葦驚唿:「不是說他在落月國不得寵?」
那日在城東小院,薑行雲與元化定下契約,元化幫薑行雲牽製杜徳佑,薑行雲許諾,肅清杜徳佑後,開放西北邊境貿易往來。
元化在落月國一向不受寵,誰知迴去才幾個月,竟然調動了大軍。
「是啊。」薑行雲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杜徳佑這邊,他真的得抓點緊了。
元化之所以答應他的條件,有一半原因是看在玉寧姑姑的份上,可是他聽說,玉寧姑姑不太好了。一旦玉寧姑姑有什麽不測,元化那邊怕是也難掌控。
到時內憂外患,恐怕他分身乏術。
知道了糧倉走水的內情,薑行雲的心便沉了下來。
杜徳佑願意裝病,那就讓他裝,他隻管穩穩坐著,等杜徳佑坐不住了,找他來要糧。
可是沒想到,不出兩日,牧州糧倉走水的消息傳到滿天飛,謠言越傳越厲害,連牧州要失守這樣的消息都傳了出來,一時間京城中竟人人自危。
原本薑行雲想著,糧倉的事既然是杜徳佑監守自盜,糧食就還在牧州城中,屆時元化大軍壓境,杜家要迎戰,不可能不拿出來。
他隻需要熬過十五天,謊言便不攻自破。
但是事實證明,他想的太簡單了。
杜徳佑能裝病在家,作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他作為皇帝,卻不能不顧將士的死活,他再不有所行動,怕是要失了民心。
於是薑行雲三天內,三登杜家的門,力勸杜徳佑出征。
一番動作,聲勢浩大,搞得京城上下人盡皆知。
這是靳葦的主意。
眼下,杜徳佑是肯定不會離開京城的,他好不容易殺迴京城,一手控製著薑行雲,一手伸向朝堂,才剛剛站穩了腳,況且還有五萬大軍囤在城外,形勢一片大好。
這個時候,他一旦離開,萬一朝中再出了什麽事,他人在牧州,鞭長莫及,更何況,還有劉家人在背後虎視眈眈。
可是,他能算計薑行雲,靳葦也能算計他,做戲,誰不會啊。
她就是要讓杜徳佑明白,什麽是得不償失。
薑行雲的一番舉動,讓杜徳佑一下子被架在火上烤。
哪怕他權勢滔天,此刻也是臣,皇帝放下麵子「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若毫無反應,坐視不管,天下人都不會答應。
所以,雖然杜徳佑在家中氣的砸了半個書房,鬧的杜府上下不得安寧,但他還是不得不應下。
於是很快,杜將軍出征西北的消息不脛而走,明君賢臣的故事一時之間在坊間流傳。
但杜徳佑心裏是真的不想走,他一麵操控著戶部撥下的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西北,一麵與西北保持著書信往來,從中尋找留在京城的機會。
直到牧州另一條消息傳來,他不得不走。
他的長子杜澤齊,被落月國的人一箭射中左胸,重傷昏迷。消息是五天前的,如今杜澤齊是什麽情況,誰也不清楚。
杜徳佑之所以敢放心在京城逗留,就是因為杜澤齊坐鎮西北,他沒有後顧之憂,可如今……
他雖然捨不得京城的大好形勢,但是心裏卻清楚,牧州才是他的根本,失了牧州,便是失了西北,失了西北,他便無立錐之地。
於是很快,杜徳佑便離京了,帶著他半年前闖入京城的五萬兵馬。
杜徳佑離京那日,薑行雲一直將人送到城外,一杯踐行酒奉上,表麵功夫做的無可挑剔。
然而,杜徳佑這廂一走,那廂薑行雲便偷偷棄了車駕,帶著靳葦和陵遊繞道去了曲山。
曲山在城外西郊三十裏處,山如其名,連綿起伏,山深林密,平時少有人去。薑行雲命令陵遊守住上山的路,便和靳葦獨自進了山。
「有沒有聽見什麽聲音?」走在深山中,薑行雲突然停下來,看著靳葦問。
靳葦豎起了耳朵,仔細地聽著。若說沒聲音,大風在深山中唿嘯而過,光禿禿的林梢時不時傳來一兩聲鳥鳴,還有他們一路走著,腳踩在雪地裏咯咯作響。<hr>
如果他沒記錯,這正是薑行雲來時披的那件。
薑行雲迴到了重華宮,靳葦正在宮內等著他。
看薑行雲頂著一身的雪走了進來,靳葦趕緊上前,一邊幫他拍落身上的雪,一邊問:「陛下的披風呢?都濕透了。」
一見靳葦,薑行雲心中的怒氣消了大半,不甚在意地說:「送人了。」
靳葦沒有多問,一路隨著薑行雲走到桌前,倒了杯熱茶,遞到他的手中。
薑行雲接過來,剛想往嘴邊送,猛然想起了上次被茶水燙到的事,默默放下了。
「嚴將軍的消息。」靳葦把一張紙條遞給薑行雲。
薑行雲有些意外,嚴文琦走了幾個月了,這是第一迴 傳消息迴來。
他展開紙條,看完裏麵的內容,臉色突變,一拳狠狠地砸在了桌上。
「紙條上說了什麽?」看到薑行雲暴怒的樣子,靳葦皺著眉頭問。
「糧倉著火是假的,是杜徳佑的把戲。」
靳葦難以掩飾臉上的震驚:「他想幹什麽?」
薑行雲冷笑一聲:「自然滿腦子都是他的生意。」
「那大軍壓境的消息呢?」靳葦追問道。
「是元化。」薑行雲看著她說。
「這麽快?」靳葦驚唿:「不是說他在落月國不得寵?」
那日在城東小院,薑行雲與元化定下契約,元化幫薑行雲牽製杜徳佑,薑行雲許諾,肅清杜徳佑後,開放西北邊境貿易往來。
元化在落月國一向不受寵,誰知迴去才幾個月,竟然調動了大軍。
「是啊。」薑行雲若有所思地說。看來杜徳佑這邊,他真的得抓點緊了。
元化之所以答應他的條件,有一半原因是看在玉寧姑姑的份上,可是他聽說,玉寧姑姑不太好了。一旦玉寧姑姑有什麽不測,元化那邊怕是也難掌控。
到時內憂外患,恐怕他分身乏術。
知道了糧倉走水的內情,薑行雲的心便沉了下來。
杜徳佑願意裝病,那就讓他裝,他隻管穩穩坐著,等杜徳佑坐不住了,找他來要糧。
可是沒想到,不出兩日,牧州糧倉走水的消息傳到滿天飛,謠言越傳越厲害,連牧州要失守這樣的消息都傳了出來,一時間京城中竟人人自危。
原本薑行雲想著,糧倉的事既然是杜徳佑監守自盜,糧食就還在牧州城中,屆時元化大軍壓境,杜家要迎戰,不可能不拿出來。
他隻需要熬過十五天,謊言便不攻自破。
但是事實證明,他想的太簡單了。
杜徳佑能裝病在家,作出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但他作為皇帝,卻不能不顧將士的死活,他再不有所行動,怕是要失了民心。
於是薑行雲三天內,三登杜家的門,力勸杜徳佑出征。
一番動作,聲勢浩大,搞得京城上下人盡皆知。
這是靳葦的主意。
眼下,杜徳佑是肯定不會離開京城的,他好不容易殺迴京城,一手控製著薑行雲,一手伸向朝堂,才剛剛站穩了腳,況且還有五萬大軍囤在城外,形勢一片大好。
這個時候,他一旦離開,萬一朝中再出了什麽事,他人在牧州,鞭長莫及,更何況,還有劉家人在背後虎視眈眈。
可是,他能算計薑行雲,靳葦也能算計他,做戲,誰不會啊。
她就是要讓杜徳佑明白,什麽是得不償失。
薑行雲的一番舉動,讓杜徳佑一下子被架在火上烤。
哪怕他權勢滔天,此刻也是臣,皇帝放下麵子「三顧茅廬」請他出山,他若毫無反應,坐視不管,天下人都不會答應。
所以,雖然杜徳佑在家中氣的砸了半個書房,鬧的杜府上下不得安寧,但他還是不得不應下。
於是很快,杜將軍出征西北的消息不脛而走,明君賢臣的故事一時之間在坊間流傳。
但杜徳佑心裏是真的不想走,他一麵操控著戶部撥下的糧草源源不斷地運往西北,一麵與西北保持著書信往來,從中尋找留在京城的機會。
直到牧州另一條消息傳來,他不得不走。
他的長子杜澤齊,被落月國的人一箭射中左胸,重傷昏迷。消息是五天前的,如今杜澤齊是什麽情況,誰也不清楚。
杜徳佑之所以敢放心在京城逗留,就是因為杜澤齊坐鎮西北,他沒有後顧之憂,可如今……
他雖然捨不得京城的大好形勢,但是心裏卻清楚,牧州才是他的根本,失了牧州,便是失了西北,失了西北,他便無立錐之地。
於是很快,杜徳佑便離京了,帶著他半年前闖入京城的五萬兵馬。
杜徳佑離京那日,薑行雲一直將人送到城外,一杯踐行酒奉上,表麵功夫做的無可挑剔。
然而,杜徳佑這廂一走,那廂薑行雲便偷偷棄了車駕,帶著靳葦和陵遊繞道去了曲山。
曲山在城外西郊三十裏處,山如其名,連綿起伏,山深林密,平時少有人去。薑行雲命令陵遊守住上山的路,便和靳葦獨自進了山。
「有沒有聽見什麽聲音?」走在深山中,薑行雲突然停下來,看著靳葦問。
靳葦豎起了耳朵,仔細地聽著。若說沒聲音,大風在深山中唿嘯而過,光禿禿的林梢時不時傳來一兩聲鳥鳴,還有他們一路走著,腳踩在雪地裏咯咯作響。<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