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前朝亂臣18
快穿:救命,老公是戀愛腦怎麽辦 作者:是7月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了這樣一個小開心果在家,蕭遙連傷感的時間都沒有了。
過年那日,他甚至還囂張的帶著穿得紅彤彤的小崽出現在了皇帝賜宴上,惹得皇帝對他橫眉豎眼,他沒心沒肺的和小崽對著皇帝傻樂,而後將皇帝都給氣笑了。
過了年,春日似乎就要來了,蕭遙也大大的鬆了口氣。
冬日難過,過了冬日病人說不準就好起來了。
可世上的事情,卻從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當春雷轟隆隆響起,第一場春雨滋潤大地的時候,太子府中傳來了嚎哭之聲。
早準備好的白布掛在了東宮之中,那個溫和的太子在萬物生長的時候終究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蕭遙聽著從宮中傳來的鍾鳴,猛地從夢中驚醒,神色倉惶。
他跌跌撞撞的下床,從乳母的懷中抱起還不知發生什麽的孩子,策馬朝著太子府而去。
在死前,太子沒有請見他的父皇,沒有去見他唯一的孫子,隻安安靜靜的仿佛睡了過去一般。
蕭遙和淩漪趕到東宮之時,便見到兄弟們都攜著王妃安安靜靜的跪在太子房門之外。
而他們的父皇,就那麽呆愣的站在房前,連個打傘的人都不讓接近。
卑不動尊,按禮來說即便是兒子死了,皇帝也該等在宮中,等著禮部為太子料理身後事。
可當他出現在東宮的這一刻,也沒有任何官員敢於去挑戰這位失去愛子皇帝的耐心。
於是他便呆愣的站在兒子的房間外,像是在迴憶著他長子年少時鮮衣怒馬的模樣。
一瞬間,蕭遙心驚的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垂暮之感。
將安哥兒放在地上,蕭遙牽著他的手朝著房門而去:“父皇,我帶安哥兒迴來了。”
他輕輕的聲音,將皇帝驚醒。
全身被雨水淋透的皇帝低下頭去看那個眼眶紅紅的可憐孩子,緩緩在他的頭上摸了下:“安哥兒,去送送你爺爺。”
頓了頓,他道:“老九,你也去。”
老大死前將唯一的血脈交到了老九手中,想必他也是極為信任他的。
畢竟,他這個父皇也沒有得到他如此信賴。
皇帝心中一陣陣發冷,不知在為太子和他之間不知不覺產生的隔閡,還是為太子死後的驚濤駭浪。
他冷冷的迴眸,看著那些跪在院中被澆成落湯雞的壯年兒子們,這一張張悲戚的臉下,又都藏著什麽心思?
是想讓他和太子一樣早些歸西,還是想讓其他兄弟也一並隨太子去了?
在皇帝冷漠的注視下,皇子們一個個的低下了頭,讓上位者再看不到他們的表情。
他們隻是有些可惜,沒有想到將安哥兒接到府邸中養的事情。
倘若如此做了,那他們說不定也能成為唯一進入太子寢房的皇子,為太子裝殮。
這是皇子中的獨一份,代表了皇帝的信賴,也能收斂太子心腹們的心,可惜了。
蕭遙渾渾噩噩的走進太子的寢殿中,看著他安安靜靜的躺在床榻上的模樣,半晌後對著安哥兒道:“安哥兒不怕,生老病死人之常事。”
這孩子今後便是大哥一脈最後的頂梁柱,這東宮上下女眷和從屬,均要受他庇護。
此刻再說什麽太子睡著之類哄孩子的話已經不再適合他了,他得學著長大。
在瑞王府中那段日子,應是他人生中最為輕鬆的時候了。
看著安哥兒恭恭敬敬的對著太子叩頭,蕭遙在其他人準備為太子換服時牽著他的手走到了外麵的屋子,將他交給他的母親。
失去丈夫沒多久的女人神色木然,一雙眼睛哭得已經沒了光澤。
蕭遙頓了頓,終究還是忍不住囑托:“照顧好他。”
這樣沉浸在過去,又有什麽用呢?
蕭遙像這般說,可想到若是如今失去伴侶的是他,那他能風輕雲淡的說出這句話嗎?
於是,他又安靜了,隻囑咐了這一句後,就匆匆迴到了室內。
皇長孫媳抱著瑟瑟發抖的兒子,沉默了片刻,對著蕭遙離開的方向重重的叩頭。
裝殮,哭靈,送葬。
人走後,行程就是如此的無趣。
尊者身後事如何辦是早有規矩的,他的親眷們隻需要按著禮部的章程走就是了。
蕭遙如同提線木偶一般的走完了全程,懨懨的迴到府中守孝。
太子去世,兄弟皆守孝三十五日,孫子守一年。
被那喪事折磨的,蕭遙隻想大睡一覺,想在夢中去見見大哥,問他另一個世界冷不冷。
淩漪坐在床邊,瞧著連衣衫都沒有脫就已經陷入沉睡中的蕭遙,緩慢的為他脫下外衫,打散頭發。
冗長的一段喪事流程下來,蕭遙瘦了不少,那有點圓滾滾幼稚麵龐也瘦出了棱角,仿佛一瞬間長大了好幾歲一樣。
淩漪瞧著他在睡眠中依舊緊皺的眉頭,心中歎了一聲。
忽而,門口有匆匆腳步聲由遠及近,又在房門前戛然而止。
淩漪合上床幔,走出了房間,便見到祿安神色冷凝的站在門口。
“發生什麽了?”關上房門,淩漪輕聲發問。
祿安看了一眼室內,輕聲開口:“春日南方大雨,衝毀了河堤,那河堤乃是七皇子外家舅舅監造。”
“如今戶部員外郎參修堤者克扣修水錢款,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罪不可赦。”
戶部員外郎,正是五皇子外家族中晚輩。
這一本,參的不是那監造者,而是七皇子。
這由太子去世而產生的暗流,終凝聚成了滔天巨浪。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正當盛年的皇子們望著被先太子讓出來的寶座,也終於忍不住內心的欲望。
都是皇帝的兒子,誰都有坐上那個位置的可能!
隻要除了其他兄弟,那個位置就會是自己的!
可野心勃勃的皇子們卻忘記了,那坐在皇位上的人,除了是太子之位的裁決者,還是一個接連失去長子長孫的老人。
他會如何處理那些迫不及待跳出來的兒子誰也不知曉。
可大家都知曉的是,最先跳出來的這兩個,會是最不聰明的兩個。
他們會成為大幕拉開的祭品。
過年那日,他甚至還囂張的帶著穿得紅彤彤的小崽出現在了皇帝賜宴上,惹得皇帝對他橫眉豎眼,他沒心沒肺的和小崽對著皇帝傻樂,而後將皇帝都給氣笑了。
過了年,春日似乎就要來了,蕭遙也大大的鬆了口氣。
冬日難過,過了冬日病人說不準就好起來了。
可世上的事情,卻從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
當春雷轟隆隆響起,第一場春雨滋潤大地的時候,太子府中傳來了嚎哭之聲。
早準備好的白布掛在了東宮之中,那個溫和的太子在萬物生長的時候終究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蕭遙聽著從宮中傳來的鍾鳴,猛地從夢中驚醒,神色倉惶。
他跌跌撞撞的下床,從乳母的懷中抱起還不知發生什麽的孩子,策馬朝著太子府而去。
在死前,太子沒有請見他的父皇,沒有去見他唯一的孫子,隻安安靜靜的仿佛睡了過去一般。
蕭遙和淩漪趕到東宮之時,便見到兄弟們都攜著王妃安安靜靜的跪在太子房門之外。
而他們的父皇,就那麽呆愣的站在房前,連個打傘的人都不讓接近。
卑不動尊,按禮來說即便是兒子死了,皇帝也該等在宮中,等著禮部為太子料理身後事。
可當他出現在東宮的這一刻,也沒有任何官員敢於去挑戰這位失去愛子皇帝的耐心。
於是他便呆愣的站在兒子的房間外,像是在迴憶著他長子年少時鮮衣怒馬的模樣。
一瞬間,蕭遙心驚的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垂暮之感。
將安哥兒放在地上,蕭遙牽著他的手朝著房門而去:“父皇,我帶安哥兒迴來了。”
他輕輕的聲音,將皇帝驚醒。
全身被雨水淋透的皇帝低下頭去看那個眼眶紅紅的可憐孩子,緩緩在他的頭上摸了下:“安哥兒,去送送你爺爺。”
頓了頓,他道:“老九,你也去。”
老大死前將唯一的血脈交到了老九手中,想必他也是極為信任他的。
畢竟,他這個父皇也沒有得到他如此信賴。
皇帝心中一陣陣發冷,不知在為太子和他之間不知不覺產生的隔閡,還是為太子死後的驚濤駭浪。
他冷冷的迴眸,看著那些跪在院中被澆成落湯雞的壯年兒子們,這一張張悲戚的臉下,又都藏著什麽心思?
是想讓他和太子一樣早些歸西,還是想讓其他兄弟也一並隨太子去了?
在皇帝冷漠的注視下,皇子們一個個的低下了頭,讓上位者再看不到他們的表情。
他們隻是有些可惜,沒有想到將安哥兒接到府邸中養的事情。
倘若如此做了,那他們說不定也能成為唯一進入太子寢房的皇子,為太子裝殮。
這是皇子中的獨一份,代表了皇帝的信賴,也能收斂太子心腹們的心,可惜了。
蕭遙渾渾噩噩的走進太子的寢殿中,看著他安安靜靜的躺在床榻上的模樣,半晌後對著安哥兒道:“安哥兒不怕,生老病死人之常事。”
這孩子今後便是大哥一脈最後的頂梁柱,這東宮上下女眷和從屬,均要受他庇護。
此刻再說什麽太子睡著之類哄孩子的話已經不再適合他了,他得學著長大。
在瑞王府中那段日子,應是他人生中最為輕鬆的時候了。
看著安哥兒恭恭敬敬的對著太子叩頭,蕭遙在其他人準備為太子換服時牽著他的手走到了外麵的屋子,將他交給他的母親。
失去丈夫沒多久的女人神色木然,一雙眼睛哭得已經沒了光澤。
蕭遙頓了頓,終究還是忍不住囑托:“照顧好他。”
這樣沉浸在過去,又有什麽用呢?
蕭遙像這般說,可想到若是如今失去伴侶的是他,那他能風輕雲淡的說出這句話嗎?
於是,他又安靜了,隻囑咐了這一句後,就匆匆迴到了室內。
皇長孫媳抱著瑟瑟發抖的兒子,沉默了片刻,對著蕭遙離開的方向重重的叩頭。
裝殮,哭靈,送葬。
人走後,行程就是如此的無趣。
尊者身後事如何辦是早有規矩的,他的親眷們隻需要按著禮部的章程走就是了。
蕭遙如同提線木偶一般的走完了全程,懨懨的迴到府中守孝。
太子去世,兄弟皆守孝三十五日,孫子守一年。
被那喪事折磨的,蕭遙隻想大睡一覺,想在夢中去見見大哥,問他另一個世界冷不冷。
淩漪坐在床邊,瞧著連衣衫都沒有脫就已經陷入沉睡中的蕭遙,緩慢的為他脫下外衫,打散頭發。
冗長的一段喪事流程下來,蕭遙瘦了不少,那有點圓滾滾幼稚麵龐也瘦出了棱角,仿佛一瞬間長大了好幾歲一樣。
淩漪瞧著他在睡眠中依舊緊皺的眉頭,心中歎了一聲。
忽而,門口有匆匆腳步聲由遠及近,又在房門前戛然而止。
淩漪合上床幔,走出了房間,便見到祿安神色冷凝的站在門口。
“發生什麽了?”關上房門,淩漪輕聲發問。
祿安看了一眼室內,輕聲開口:“春日南方大雨,衝毀了河堤,那河堤乃是七皇子外家舅舅監造。”
“如今戶部員外郎參修堤者克扣修水錢款,造成百姓流離失所,罪不可赦。”
戶部員外郎,正是五皇子外家族中晚輩。
這一本,參的不是那監造者,而是七皇子。
這由太子去世而產生的暗流,終凝聚成了滔天巨浪。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正當盛年的皇子們望著被先太子讓出來的寶座,也終於忍不住內心的欲望。
都是皇帝的兒子,誰都有坐上那個位置的可能!
隻要除了其他兄弟,那個位置就會是自己的!
可野心勃勃的皇子們卻忘記了,那坐在皇位上的人,除了是太子之位的裁決者,還是一個接連失去長子長孫的老人。
他會如何處理那些迫不及待跳出來的兒子誰也不知曉。
可大家都知曉的是,最先跳出來的這兩個,會是最不聰明的兩個。
他們會成為大幕拉開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