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柔安公主(完)
快穿:救命,老公是戀愛腦怎麽辦 作者:是7月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平叛之後,是更多的麻煩。
叛軍隻要等死就行了,掌權者要考慮的就要多了。
抄家、罷官、流放、斬首,整整兩個月,淩漪忙得不可開交。
朝堂上也在她的忙碌中,少了整整兩成的人,大家早朝的時候都覺得有點空蕩蕩的。
但是,做官就是這樣的,你不幹有的是人願意幹。
淩漪在將官員一個個黜落的同時,又拔擢了一批批的新官員。
與之前的滿朝皆是大世家臣子不同,這次淩漪拔擢了許多小世家甚至是鄉間豪強出身的官員。
這些人,與上麵的大世家是天然的對立麵。
上麵的位置就那麽多,他們占了就是天然的原罪。
有淩漪拉偏架,這兩成之人的戰鬥力,在朝堂上可謂是彪炳,讓大世家一時間敗退收縮。
但淩漪知道,這隻是表象罷了。
大世家一代代的培養人才,可小世家的家傳卻不過爾爾,也許等這批人犯錯告老之後,朝堂上又全都是大世家之人。
大世家如今的退縮,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虎視眈眈的等待著崛起的機會。
但無所謂。
如果幾十年的時間,還不能讓淩漪逐漸的換了朝中的鮮血,不能讓她培養起新的利益集團,培養出與自己有著統一政見的新君,她也未免太廢物了。
且先讓這些人忍著吧,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為王璲之母親遷墳。
王璲之母親隻是一個普通歌姬,死後被裹了草席就扔到了亂葬崗,是彼時隻有幾歲的王璲之用僅剩的財產賄賂仆從,才讓那些人為她挖了個坑,埋了起來。
那小小的土包連碑都未立,隻有王璲之每年前來祭奠。
故去之人不得見天,夜色之中侍衛們舉著火把,看著王璲之為他的母親撿骨。
這個死去十幾年的歌姬,在今日才終於有了一副棺材。
將最後一塊骨骼擦幹淨擺好,王璲之撩袍跪在她的棺槨前叩首。
淩漪站在他的身後,許久後聽他開口:“我曾發誓,待到盡滅王家之日,便為她重新擇選墳塋。”
王家既害了他的母親,便也用整個家族來陪葬。
王璲之做好了用一生來完成這個夙願的準備,卻未曾想到這一日來得這般快。
淩漪心思一動,問:“倘若我未曾對王家動手,你會怎麽樣?”
侍衛們抬著棺槨朝著新擇的吉穴而去,王璲之與淩漪並肩行走。
許久後,他道:“取信王穎,窮極一生,必報母仇。”
淩漪腳步頓了下,想起上輩子原主縱觀王穎一生,卻未曾如何找到王璲之的身影。
是他失敗了,還是他始終藏在暗處,為取信王穎而籌謀,直到在王穎之子登基後毀滅皇族,報母仇?
這些在靈魂提前升天的原主那是個疑問,她也不可能知曉未曾發生過的事情。
但這都不重要了,她隻知道,這輩子他的仇報了,他不再有遺憾。
淩漪握住他的手,輕聲問:“我還未曾問過你,可有字?”
男子二十及冠,師長賜字。
而王璲之的處境,卻不像是有人給他取字的模樣,他也一直以璲之自稱。
王璲之腳步一頓,側眸看向淩漪,輕聲道:“請秦王賜字。”
淩漪唇角翹了翹,不多想便將心中所想說出:“鳳起如何?”
這是她的承諾?
霎時間,略有頹喪的王璲之雙眸便明亮起來。
燦若星辰,在夜色中也讓人難以直視。
“王鳳起,”淩漪捂住他的眼睛,無奈道:“孝子遷墳,你且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被那雙溫暖的手覆蓋,王璲之眉宇間盡是疏朗,沒有一絲陰霾。
殿下且等著他,此事是他今生唯一一件自己的事情。
今後的王鳳起,隻為了殿下肝腦塗地。
遷墳之後,王璲之為母起碑,請靈牌至寺廟祈福。
此間,淩漪一直陪著他。
待忙完這一切,已經是一天後。
他們歸京的那日,正巧遇到了有人發喪。
京中最近死的人太多了,幾乎家家發喪,但今日這一家,格外的不同。
淩漪看到了,打幡的那位,是王家人。
在對王家的清洗中,王悼一脈絕嗣,隻剩下一些品性能力頗佳的王家人留了下來。
此時,這些人在為王悼下葬,也是送這位王家主最後一程。
今日之後,再無之前煊赫一時的王家。
原主留下的執念早就在王悼死去的那一日消散,淩漪此刻看著王悼的棺槨出京,心中毫無波瀾。
王璲之也是一般。
隻有活著的王悼才會讓他產生仇恨,死了的……
那就永遠埋在地下吧。
他的心中裝不下不重要的人,也記不住那些不堪的過去。
自今日起,隻有公主一人而已。
身邊人的戀愛腦越發嚴重,淩漪也深有所覺。
夜間小遊戲就不說了,陪著批閱折子時候照顧越發的體貼溫柔,恨不得除了早朝外每時每刻都貼在一起的兩個人,也讓偶爾來找妹妹敘舊的新帝酸溜溜的。
還未成婚呢,就如此不守禮節,成何體統!
這位天子,是忘了他曾經稱讚妹妹眼光好,知道找俊俏兒郎的事情。
那腦袋閑久了,也就不怎麽好用了。
但人閑久了,卻是能讓命變長的。
這一輩子,他不必憂心朝堂和皇位繼承之事,一直活到十年之後才在一次心疾之中去世,死前傳位於淩漪。
習慣了淩漪統治的朝臣們隻象征性的掙紮了下,就在琮哥兒的率先一跪下接受了這殘忍的事實。
而琮哥兒,在不需要管理朝政,也不需要為了要個兒子,夜夜壓榨自己的情況下,比他父親還多活了五年時間,瀟灑病逝於遊山玩水之中。
淩漪自登基起,臨朝三十年,交天下於上一世少年反抗王家效仿高貴鄉公之少年,令這位保留了淩家最後一絲尊嚴的年輕人繼承自己的大統,與王璲之寄情山水。
為淩家忙碌數十年,臨老終得自由。
於青山綠水中結束唿吸之時,淩漪隻覺鳥兒的鳴叫都是自由的。
叛軍隻要等死就行了,掌權者要考慮的就要多了。
抄家、罷官、流放、斬首,整整兩個月,淩漪忙得不可開交。
朝堂上也在她的忙碌中,少了整整兩成的人,大家早朝的時候都覺得有點空蕩蕩的。
但是,做官就是這樣的,你不幹有的是人願意幹。
淩漪在將官員一個個黜落的同時,又拔擢了一批批的新官員。
與之前的滿朝皆是大世家臣子不同,這次淩漪拔擢了許多小世家甚至是鄉間豪強出身的官員。
這些人,與上麵的大世家是天然的對立麵。
上麵的位置就那麽多,他們占了就是天然的原罪。
有淩漪拉偏架,這兩成之人的戰鬥力,在朝堂上可謂是彪炳,讓大世家一時間敗退收縮。
但淩漪知道,這隻是表象罷了。
大世家一代代的培養人才,可小世家的家傳卻不過爾爾,也許等這批人犯錯告老之後,朝堂上又全都是大世家之人。
大世家如今的退縮,不過是一種自我保護,虎視眈眈的等待著崛起的機會。
但無所謂。
如果幾十年的時間,還不能讓淩漪逐漸的換了朝中的鮮血,不能讓她培養起新的利益集團,培養出與自己有著統一政見的新君,她也未免太廢物了。
且先讓這些人忍著吧,她現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比如,為王璲之母親遷墳。
王璲之母親隻是一個普通歌姬,死後被裹了草席就扔到了亂葬崗,是彼時隻有幾歲的王璲之用僅剩的財產賄賂仆從,才讓那些人為她挖了個坑,埋了起來。
那小小的土包連碑都未立,隻有王璲之每年前來祭奠。
故去之人不得見天,夜色之中侍衛們舉著火把,看著王璲之為他的母親撿骨。
這個死去十幾年的歌姬,在今日才終於有了一副棺材。
將最後一塊骨骼擦幹淨擺好,王璲之撩袍跪在她的棺槨前叩首。
淩漪站在他的身後,許久後聽他開口:“我曾發誓,待到盡滅王家之日,便為她重新擇選墳塋。”
王家既害了他的母親,便也用整個家族來陪葬。
王璲之做好了用一生來完成這個夙願的準備,卻未曾想到這一日來得這般快。
淩漪心思一動,問:“倘若我未曾對王家動手,你會怎麽樣?”
侍衛們抬著棺槨朝著新擇的吉穴而去,王璲之與淩漪並肩行走。
許久後,他道:“取信王穎,窮極一生,必報母仇。”
淩漪腳步頓了下,想起上輩子原主縱觀王穎一生,卻未曾如何找到王璲之的身影。
是他失敗了,還是他始終藏在暗處,為取信王穎而籌謀,直到在王穎之子登基後毀滅皇族,報母仇?
這些在靈魂提前升天的原主那是個疑問,她也不可能知曉未曾發生過的事情。
但這都不重要了,她隻知道,這輩子他的仇報了,他不再有遺憾。
淩漪握住他的手,輕聲問:“我還未曾問過你,可有字?”
男子二十及冠,師長賜字。
而王璲之的處境,卻不像是有人給他取字的模樣,他也一直以璲之自稱。
王璲之腳步一頓,側眸看向淩漪,輕聲道:“請秦王賜字。”
淩漪唇角翹了翹,不多想便將心中所想說出:“鳳起如何?”
這是她的承諾?
霎時間,略有頹喪的王璲之雙眸便明亮起來。
燦若星辰,在夜色中也讓人難以直視。
“王鳳起,”淩漪捂住他的眼睛,無奈道:“孝子遷墳,你且去做你自己的事情!”
被那雙溫暖的手覆蓋,王璲之眉宇間盡是疏朗,沒有一絲陰霾。
殿下且等著他,此事是他今生唯一一件自己的事情。
今後的王鳳起,隻為了殿下肝腦塗地。
遷墳之後,王璲之為母起碑,請靈牌至寺廟祈福。
此間,淩漪一直陪著他。
待忙完這一切,已經是一天後。
他們歸京的那日,正巧遇到了有人發喪。
京中最近死的人太多了,幾乎家家發喪,但今日這一家,格外的不同。
淩漪看到了,打幡的那位,是王家人。
在對王家的清洗中,王悼一脈絕嗣,隻剩下一些品性能力頗佳的王家人留了下來。
此時,這些人在為王悼下葬,也是送這位王家主最後一程。
今日之後,再無之前煊赫一時的王家。
原主留下的執念早就在王悼死去的那一日消散,淩漪此刻看著王悼的棺槨出京,心中毫無波瀾。
王璲之也是一般。
隻有活著的王悼才會讓他產生仇恨,死了的……
那就永遠埋在地下吧。
他的心中裝不下不重要的人,也記不住那些不堪的過去。
自今日起,隻有公主一人而已。
身邊人的戀愛腦越發嚴重,淩漪也深有所覺。
夜間小遊戲就不說了,陪著批閱折子時候照顧越發的體貼溫柔,恨不得除了早朝外每時每刻都貼在一起的兩個人,也讓偶爾來找妹妹敘舊的新帝酸溜溜的。
還未成婚呢,就如此不守禮節,成何體統!
這位天子,是忘了他曾經稱讚妹妹眼光好,知道找俊俏兒郎的事情。
那腦袋閑久了,也就不怎麽好用了。
但人閑久了,卻是能讓命變長的。
這一輩子,他不必憂心朝堂和皇位繼承之事,一直活到十年之後才在一次心疾之中去世,死前傳位於淩漪。
習慣了淩漪統治的朝臣們隻象征性的掙紮了下,就在琮哥兒的率先一跪下接受了這殘忍的事實。
而琮哥兒,在不需要管理朝政,也不需要為了要個兒子,夜夜壓榨自己的情況下,比他父親還多活了五年時間,瀟灑病逝於遊山玩水之中。
淩漪自登基起,臨朝三十年,交天下於上一世少年反抗王家效仿高貴鄉公之少年,令這位保留了淩家最後一絲尊嚴的年輕人繼承自己的大統,與王璲之寄情山水。
為淩家忙碌數十年,臨老終得自由。
於青山綠水中結束唿吸之時,淩漪隻覺鳥兒的鳴叫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