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柔安公主26
快穿:救命,老公是戀愛腦怎麽辦 作者:是7月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淩漪拿過王璲之手中的證據。
有王悼的囑托,王家人為了給家中攫取利益,可謂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什麽兼並土地、私蓄奴仆、非法放貸、逼死人命啦都是小事,大的是杜家私藏甲胄,私造弓弩。
本朝並不禁止家中藏有兵器,但弓弩甲胄卻是例外。
能遠程射殺,還能抵抗刀兵,你想幹什麽?
造朝廷的反嗎?
既然反賊自己跳出來了,柔安公主不動手除掉,都對不起她皇室的身份。
淩漪笑眯眯的道:“迴去咱還得好好謝謝王家主呢。”
沒有王家主,何來她今日之便利呢?
王家主,好人啊!
王璲之垂眸淺笑:“望陛下下旨嘉獎王家主對天下之功。”
他這是鐵了心要將王悼給放到世家之敵的位置上了。
好大兒對他父親的愛當真是深沉啊!
兩人對視,憨厚一笑,刀兵頓出!
在冬日連死了三位族人的杜家在淩漪的打擊下,已經轉移到地下,隻敢悄悄的收些土地奴仆,沒了往次災年之中賺得盆滿缽滿的美事,家中愁雲慘淡。
世家這種不天上掉錢就算虧的性子,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柔安公主何苦多管閑事?我等收攏百姓,難道不是為了朝廷好嗎?亂民都跑到京城去,她就滿意了?”
說話族老眼中閃爍狠厲之色,若是在前朝,此刻的“災民”怕是已經跑到京城去衝擊城牆了,哪還可能老老實實的躲在塢堡中,任由旁人侵占他們的利益?
杜家本家掌事人皺眉:“家主自京中傳信,讓我等稍安勿躁,柔安公主攜刀兵而來,光是禁軍就帶了三千,還有旁處的駐軍保護,你我又能怎麽樣?”
“哼!”那位族老冷冷的哼了一聲:“她總有離開時候!”
迴程路漫漫,說不準就遇到了什麽壞事呢?
砰!
一聲巨響打斷了他的籌謀,他怒不可遏抬頭:“混賬東西,還有沒有規矩了?”
蒼老聲音戛然而止,他看向一個個手持弓弩的兵卒衝進宅院。
這些人兵甲精良,腰間的佩刀更是稀罕東西。
而這樣的人,他曾經在下雪之時見過。
在他心生不妙之際,淩漪踏入宅院,淡淡道:“搜!”
“是!”
得了命令的禁衛如同狼群一般,分散到了前宅後院。
前宅的聚在一起的杜家人似乎聽到了自家女眷的驚唿聲,為首者不由得麵色一變:“公主殿下,這是何意?”
“無故闖入百姓之家,草民便是拚了這命 不要,也要進京前去請陛下主持公道!”
“陛下啊。”淩漪目光嘲弄的看了一眼那中年人,仿佛在問你找我爹有什麽事。
但話又說迴來,淩漪是仗著爹橫行無忌的人嗎?
必然不是啊!
她做事是講證據的!
將身後一個王家人給拉了出來,淩漪沉聲道:“有官員舉報你等家中私藏甲胄,本宮也是例行查看,若是無……”
“殿下,找到了!”
淩漪看著兵卒們一路勢如破竹,直接從後宅中搜出來的弓弩,笑了:“看來是有了。”
“上百弓弩,杜家的夫人小姐們當真是好愛好啊。”她抬眸看向那個自稱草民的杜家人:“杜郎君,您不會說,杜家人人擅射術吧。”
此刻,那人眸光死死的盯在那麵如死灰的王家人身上。
他曾在月前盛情邀請此人來家中做客,他兒子更是與他相交莫逆,可此刻這人卻成了舉報他家之人。
王家,好一個王家!
那位王家子見他淬了毒的眸光看來,連忙搖頭,眸中滿是慌亂。
他隻是聽從家主吩咐,將事情稟告給王璲之,根本就沒有和公主殿下說過一個字,公主殿下在說謊!
但此刻,這位杜家人已經不在乎這些了。
他隻知道,這消息是從王家人那泄露出去的。
若是無心,他何必打探此事?
若非杜家人對他防備心不重,他又怎能探得如此秘密?
利用兩家交好做此等事情,王家,王家!
此刻,不止是他,各處的杜家族人的宅子都被闖了進去。
私藏弓弩這種造反大罪,一人事發全族遭殃。
淩漪正愁本年春耕不好過呢,現在金錢土地農具不都來了嗎?
便是除去給駐軍的打賞、百姓的救濟,她還能帶上一部分迴京送入國庫。
世家,好人啊!
不斷地簽署著將杜家人押解迴京的條子,淩漪在心中感歎。
“砰!”
這一聲,與杜家房門被踹開的聲音一般無二。
淩漪手中筆墨驟然一頓,不好的預感在心中升起。
她抬眸,便見到了一身疲憊滄桑的太監:“稟公主,陛下……歸天了!”
轟隆隆!
春日到來,一場大雨滋潤土地,也淋濕策馬迴京的淩漪身上的衣衫。
此刻蓑衣鬥笠裏俱是潮濕一片,又有泥水飛濺而入。
馬兒也因著那沉重的重量,速度減輕了不少。
淩漪煩躁的將鬥笠蓑衣從身上卸下,全速策馬前行。
她身後的禁衛們也有樣學樣,徹底輕裝快行。
去時走了一個月的路,迴來日夜不停地騎馬隻走了不到七日。
淩漪迴到京城之時,天色尚且大亮。
京中因為帝王的去世,已經掛起了白幡,家家素縞,街道上也冷冷清清。
淩漪一路策馬到宮廷之前,不顧宮中不得奔跑的規矩,一路跑到帝王停陵之處。
守衛的禁軍和朝臣並不敢阻攔這位先帝最為寵愛,卻連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的公主殿下,任由她進入靈堂。
此刻的淩漪渾身狼狽,人也消瘦了許多。
可比她更狼狽的,卻是守在靈位前的太子殿下。
見到妹妹歸來,他抬起蒼白的臉,聲音也虛弱得不像話:“柔安,來與父親道別。”
淩漪怔怔的看著不過小半年不見便虛弱得仿佛要歸去的兄長,又看向那活過了上個冬日,卻沒有見到下個冬日的父皇,沒有一絲神色。
她還以為,減輕些他們的擔子,就能讓他們活得長些,讓那個“她”更圓滿些。
可都隻是她以為罷了。
人力有時盡。
她第一次,無比清晰的明白這一點。
有王悼的囑托,王家人為了給家中攫取利益,可謂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
什麽兼並土地、私蓄奴仆、非法放貸、逼死人命啦都是小事,大的是杜家私藏甲胄,私造弓弩。
本朝並不禁止家中藏有兵器,但弓弩甲胄卻是例外。
能遠程射殺,還能抵抗刀兵,你想幹什麽?
造朝廷的反嗎?
既然反賊自己跳出來了,柔安公主不動手除掉,都對不起她皇室的身份。
淩漪笑眯眯的道:“迴去咱還得好好謝謝王家主呢。”
沒有王家主,何來她今日之便利呢?
王家主,好人啊!
王璲之垂眸淺笑:“望陛下下旨嘉獎王家主對天下之功。”
他這是鐵了心要將王悼給放到世家之敵的位置上了。
好大兒對他父親的愛當真是深沉啊!
兩人對視,憨厚一笑,刀兵頓出!
在冬日連死了三位族人的杜家在淩漪的打擊下,已經轉移到地下,隻敢悄悄的收些土地奴仆,沒了往次災年之中賺得盆滿缽滿的美事,家中愁雲慘淡。
世家這種不天上掉錢就算虧的性子,在此刻展現得淋漓盡致。
“柔安公主何苦多管閑事?我等收攏百姓,難道不是為了朝廷好嗎?亂民都跑到京城去,她就滿意了?”
說話族老眼中閃爍狠厲之色,若是在前朝,此刻的“災民”怕是已經跑到京城去衝擊城牆了,哪還可能老老實實的躲在塢堡中,任由旁人侵占他們的利益?
杜家本家掌事人皺眉:“家主自京中傳信,讓我等稍安勿躁,柔安公主攜刀兵而來,光是禁軍就帶了三千,還有旁處的駐軍保護,你我又能怎麽樣?”
“哼!”那位族老冷冷的哼了一聲:“她總有離開時候!”
迴程路漫漫,說不準就遇到了什麽壞事呢?
砰!
一聲巨響打斷了他的籌謀,他怒不可遏抬頭:“混賬東西,還有沒有規矩了?”
蒼老聲音戛然而止,他看向一個個手持弓弩的兵卒衝進宅院。
這些人兵甲精良,腰間的佩刀更是稀罕東西。
而這樣的人,他曾經在下雪之時見過。
在他心生不妙之際,淩漪踏入宅院,淡淡道:“搜!”
“是!”
得了命令的禁衛如同狼群一般,分散到了前宅後院。
前宅的聚在一起的杜家人似乎聽到了自家女眷的驚唿聲,為首者不由得麵色一變:“公主殿下,這是何意?”
“無故闖入百姓之家,草民便是拚了這命 不要,也要進京前去請陛下主持公道!”
“陛下啊。”淩漪目光嘲弄的看了一眼那中年人,仿佛在問你找我爹有什麽事。
但話又說迴來,淩漪是仗著爹橫行無忌的人嗎?
必然不是啊!
她做事是講證據的!
將身後一個王家人給拉了出來,淩漪沉聲道:“有官員舉報你等家中私藏甲胄,本宮也是例行查看,若是無……”
“殿下,找到了!”
淩漪看著兵卒們一路勢如破竹,直接從後宅中搜出來的弓弩,笑了:“看來是有了。”
“上百弓弩,杜家的夫人小姐們當真是好愛好啊。”她抬眸看向那個自稱草民的杜家人:“杜郎君,您不會說,杜家人人擅射術吧。”
此刻,那人眸光死死的盯在那麵如死灰的王家人身上。
他曾在月前盛情邀請此人來家中做客,他兒子更是與他相交莫逆,可此刻這人卻成了舉報他家之人。
王家,好一個王家!
那位王家子見他淬了毒的眸光看來,連忙搖頭,眸中滿是慌亂。
他隻是聽從家主吩咐,將事情稟告給王璲之,根本就沒有和公主殿下說過一個字,公主殿下在說謊!
但此刻,這位杜家人已經不在乎這些了。
他隻知道,這消息是從王家人那泄露出去的。
若是無心,他何必打探此事?
若非杜家人對他防備心不重,他又怎能探得如此秘密?
利用兩家交好做此等事情,王家,王家!
此刻,不止是他,各處的杜家族人的宅子都被闖了進去。
私藏弓弩這種造反大罪,一人事發全族遭殃。
淩漪正愁本年春耕不好過呢,現在金錢土地農具不都來了嗎?
便是除去給駐軍的打賞、百姓的救濟,她還能帶上一部分迴京送入國庫。
世家,好人啊!
不斷地簽署著將杜家人押解迴京的條子,淩漪在心中感歎。
“砰!”
這一聲,與杜家房門被踹開的聲音一般無二。
淩漪手中筆墨驟然一頓,不好的預感在心中升起。
她抬眸,便見到了一身疲憊滄桑的太監:“稟公主,陛下……歸天了!”
轟隆隆!
春日到來,一場大雨滋潤土地,也淋濕策馬迴京的淩漪身上的衣衫。
此刻蓑衣鬥笠裏俱是潮濕一片,又有泥水飛濺而入。
馬兒也因著那沉重的重量,速度減輕了不少。
淩漪煩躁的將鬥笠蓑衣從身上卸下,全速策馬前行。
她身後的禁衛們也有樣學樣,徹底輕裝快行。
去時走了一個月的路,迴來日夜不停地騎馬隻走了不到七日。
淩漪迴到京城之時,天色尚且大亮。
京中因為帝王的去世,已經掛起了白幡,家家素縞,街道上也冷冷清清。
淩漪一路策馬到宮廷之前,不顧宮中不得奔跑的規矩,一路跑到帝王停陵之處。
守衛的禁軍和朝臣並不敢阻攔這位先帝最為寵愛,卻連最後一麵都沒有見到的公主殿下,任由她進入靈堂。
此刻的淩漪渾身狼狽,人也消瘦了許多。
可比她更狼狽的,卻是守在靈位前的太子殿下。
見到妹妹歸來,他抬起蒼白的臉,聲音也虛弱得不像話:“柔安,來與父親道別。”
淩漪怔怔的看著不過小半年不見便虛弱得仿佛要歸去的兄長,又看向那活過了上個冬日,卻沒有見到下個冬日的父皇,沒有一絲神色。
她還以為,減輕些他們的擔子,就能讓他們活得長些,讓那個“她”更圓滿些。
可都隻是她以為罷了。
人力有時盡。
她第一次,無比清晰的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