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柔安公主21
快穿:救命,老公是戀愛腦怎麽辦 作者:是7月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後生可畏,後生可畏啊!”他歎了一聲:“公主玲瓏心思,老夫不及也。”
淩漪:“……”
這老頭一上來就給她戴高帽,必然另有所圖!
果然,老頭話鋒一轉就是:“公主之策頗利朝政,不知老夫是否也能再秘書處推行?”
這是暗戳戳琢磨也培養一批人才,再悄無聲息的將這事情搶迴自己官邸中呢。
可這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三公九卿權利製度為什麽被演化了,還不是你們三個老登的權利太大了?
現在好不容易撕下藥一塊肉,淩漪肯還迴去才怪呢:“朝廷大事,本宮一區區弱女子又懂得什麽呢?”
淩漪柔弱低頭:“不然您還是問問父皇吧,他同意柔安夜無話可說。”
禦史大夫被噎了一下,他本想仗著小姑娘年輕哄騙她先定下承諾,然後拿著這個承諾向皇帝談判。
雖然可能不會成功,但好歹還能撕迴一點肉來。
可瞧瞧這年輕人是怎麽說的?
我什麽都不懂,你別找我,要是我父皇一不小心下了命令,我也無話可說。
什麽叫無話可說?
就是我不同意,但你們愛幹我也沒辦法。
小小年紀滑不留手,這是和誰學的?
就是她的太子兄長,似乎也沒有這本事吧!
“高公啊,朕這女兒如何啊!”
心中哀歎之際,皇帝爽朗的大笑從外頭傳來,所有人全都躬身下拜。
禦史大夫也拱手,絲毫不見當麵哄騙人家女兒的尷尬。
搞政治嘛,沒點厚臉皮早就在年輕時候就氣死了,根本走不到今天。
“公主殿下聰慧至極,臣不能及。”
皇帝笑眯眯的道:“過獎過獎!”
除了這四個字,再謙虛的話也沒了,儼然是一副你就是不如我女兒的樣子。
不然你都當了幾十年的禦史大夫了,怎麽就沒想出這麽個好招呢?
禦史大夫氣結,眸光掃向皇帝身後那個苦著一張臉的治粟內史,轉移火力:“盧公似乎精神不佳啊。”
治粟內史抬眸,幽幽看著這老頭子,露出一抹艱澀的笑來。
你輸給皇帝就乖乖認輸,幹什麽要將我給拉出來?
想到皇帝剛剛拿著幾十年的修渠記錄,並友好親切的問他這條渠是不是在本朝成精了,格外的喜歡吃銀子的表情,他都想一頭將自己撞死。
他怎麽說?
他總不能說從他擔任治粟內使開始的三任官員都和他家有關係,都是他用來撈銀子的工具吧。
修渠撈錢自古有之,前幾年皇帝也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麽突然間就重視起來了?
眸光掃向著屋子中的唯一變數,他緩緩的露出一抹更加艱澀的笑來。
這件事,皇帝過去知道嗎?
每年銀錢上漲他知曉,漲多少卻沒仔細的去查過。
一是因為他和太子的精力都不足以去觀察這點小事,得抓大放小。
二是因為沒有人給他搞統計學,沒有人以曲線和數字的方式直白的告訴他到底沒了多少銀子。
當失去的銀錢化為一個具體的數目時,他的心肝脾肺都在疼。
朕的錢!
朕修個宮殿你們指著朕的鼻子罵,你們貪錢就以貪一大堆!
這不是欺負皇帝是老實人嗎?
必須上一課,剁幾雙爪子,讓滿朝文武知道他雖精力不濟,但還是在盯著他們!
而替他盯著他們的人呢……
看著年輕、身體健康、聰明且隨著時間流逝會更加聰明的女兒,他緩緩的露出一抹笑來。
朕有個聰明、命長、且眼睛裏容不得沙子的女兒,就問你們怕不怕!
五十年,隻要他女兒健健康康的,五十年內這些家夥就別想翻起浪花來!
被暗戳戳安了輔政公主身份的淩漪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皇帝,就見他露出一個更慈祥的微笑。
淩漪:“……”
完犢子了,我的父親好像瘋了。
“盧公啊,”皇帝掃了一眼低眉順眼跟在淩漪身後,似乎除了好看一無是處的男人,慢悠悠的道:“朕的愛女對銀錢一事上似乎頗有見解,不如你們談談?”
治粟內史頭上的汗更加密集了:“遵命。”
這個時候,他還有什麽不談的理由嗎?
甚至於,他覺得屁股底下這位置都已經不穩了。
誠然貪汙不可能成為他這個級別官員離開朝堂的機會,可隻要皇帝盯上你了,想弄走你的時機還會少嗎?
這時候,你要是識相點自己走,說不準能賣個好惠及子孫後代。
你若是執著……
那你最好期待你在大位上皇帝就死了,且下一代還是個根本不在乎親爹遺願的好太子。
望著身強體壯的皇帝,想想他的好大兒和好女兒,治粟內史不敢有這麽美好的期待,已經在心裏默默的想起骸骨奏疏怎麽寫了。
至於下屬們?
能拉一把拉一把,拉不了的就蟄伏一段時間,反正皇帝總有能用得著他們的時候。
皇帝輪流做,可這世家卻是屹立了不知多少年了,他們耗得起。
皇帝來了,皇帝又走了。
皇帝薅走了教導他們的公主,薅走了默默觀察他們的禦史大夫,將一眾小年輕留在了這裏,似乎是忘記了他們一般。
可即便是如此,這些小郎君也不敢有絲毫的造次,而是乖乖巧巧的拿起了屬於自己桌案前的折子,對照著之前的批語學著總結和寫出意見。
都是聰明人,沒有哪個會以為在一旁伺候的宮女太監是擺設。
怕是今天在這失態,明天家裏就會將他們吊在房梁上打,且被判處政治上的終身死刑。
王璲之在這群小郎君中,除了過分好看也沒有什麽特別的。
他按部就班的跟著公主殿下的字跡學著處理政務,隨大流的在宮中用午膳。
有那熟悉的字跡陪伴,一整日見不到她的思念竟也算不得難熬。
直到天色暗下來,熟悉的侍女站在他身邊。
瞬間放下筆墨,王璲之起身的瞬間竟有種兒時家學中見到別人娘親前來接孩子時的快樂。
此刻,這個更大的學堂中隻有他有人來接。
那人是隻屬於他的公主殿下。
淩漪:“……”
這老頭一上來就給她戴高帽,必然另有所圖!
果然,老頭話鋒一轉就是:“公主之策頗利朝政,不知老夫是否也能再秘書處推行?”
這是暗戳戳琢磨也培養一批人才,再悄無聲息的將這事情搶迴自己官邸中呢。
可這天下,哪有這種好事?
三公九卿權利製度為什麽被演化了,還不是你們三個老登的權利太大了?
現在好不容易撕下藥一塊肉,淩漪肯還迴去才怪呢:“朝廷大事,本宮一區區弱女子又懂得什麽呢?”
淩漪柔弱低頭:“不然您還是問問父皇吧,他同意柔安夜無話可說。”
禦史大夫被噎了一下,他本想仗著小姑娘年輕哄騙她先定下承諾,然後拿著這個承諾向皇帝談判。
雖然可能不會成功,但好歹還能撕迴一點肉來。
可瞧瞧這年輕人是怎麽說的?
我什麽都不懂,你別找我,要是我父皇一不小心下了命令,我也無話可說。
什麽叫無話可說?
就是我不同意,但你們愛幹我也沒辦法。
小小年紀滑不留手,這是和誰學的?
就是她的太子兄長,似乎也沒有這本事吧!
“高公啊,朕這女兒如何啊!”
心中哀歎之際,皇帝爽朗的大笑從外頭傳來,所有人全都躬身下拜。
禦史大夫也拱手,絲毫不見當麵哄騙人家女兒的尷尬。
搞政治嘛,沒點厚臉皮早就在年輕時候就氣死了,根本走不到今天。
“公主殿下聰慧至極,臣不能及。”
皇帝笑眯眯的道:“過獎過獎!”
除了這四個字,再謙虛的話也沒了,儼然是一副你就是不如我女兒的樣子。
不然你都當了幾十年的禦史大夫了,怎麽就沒想出這麽個好招呢?
禦史大夫氣結,眸光掃向皇帝身後那個苦著一張臉的治粟內史,轉移火力:“盧公似乎精神不佳啊。”
治粟內史抬眸,幽幽看著這老頭子,露出一抹艱澀的笑來。
你輸給皇帝就乖乖認輸,幹什麽要將我給拉出來?
想到皇帝剛剛拿著幾十年的修渠記錄,並友好親切的問他這條渠是不是在本朝成精了,格外的喜歡吃銀子的表情,他都想一頭將自己撞死。
他怎麽說?
他總不能說從他擔任治粟內使開始的三任官員都和他家有關係,都是他用來撈銀子的工具吧。
修渠撈錢自古有之,前幾年皇帝也一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麽突然間就重視起來了?
眸光掃向著屋子中的唯一變數,他緩緩的露出一抹更加艱澀的笑來。
這件事,皇帝過去知道嗎?
每年銀錢上漲他知曉,漲多少卻沒仔細的去查過。
一是因為他和太子的精力都不足以去觀察這點小事,得抓大放小。
二是因為沒有人給他搞統計學,沒有人以曲線和數字的方式直白的告訴他到底沒了多少銀子。
當失去的銀錢化為一個具體的數目時,他的心肝脾肺都在疼。
朕的錢!
朕修個宮殿你們指著朕的鼻子罵,你們貪錢就以貪一大堆!
這不是欺負皇帝是老實人嗎?
必須上一課,剁幾雙爪子,讓滿朝文武知道他雖精力不濟,但還是在盯著他們!
而替他盯著他們的人呢……
看著年輕、身體健康、聰明且隨著時間流逝會更加聰明的女兒,他緩緩的露出一抹笑來。
朕有個聰明、命長、且眼睛裏容不得沙子的女兒,就問你們怕不怕!
五十年,隻要他女兒健健康康的,五十年內這些家夥就別想翻起浪花來!
被暗戳戳安了輔政公主身份的淩漪莫名其妙的看了一眼皇帝,就見他露出一個更慈祥的微笑。
淩漪:“……”
完犢子了,我的父親好像瘋了。
“盧公啊,”皇帝掃了一眼低眉順眼跟在淩漪身後,似乎除了好看一無是處的男人,慢悠悠的道:“朕的愛女對銀錢一事上似乎頗有見解,不如你們談談?”
治粟內史頭上的汗更加密集了:“遵命。”
這個時候,他還有什麽不談的理由嗎?
甚至於,他覺得屁股底下這位置都已經不穩了。
誠然貪汙不可能成為他這個級別官員離開朝堂的機會,可隻要皇帝盯上你了,想弄走你的時機還會少嗎?
這時候,你要是識相點自己走,說不準能賣個好惠及子孫後代。
你若是執著……
那你最好期待你在大位上皇帝就死了,且下一代還是個根本不在乎親爹遺願的好太子。
望著身強體壯的皇帝,想想他的好大兒和好女兒,治粟內史不敢有這麽美好的期待,已經在心裏默默的想起骸骨奏疏怎麽寫了。
至於下屬們?
能拉一把拉一把,拉不了的就蟄伏一段時間,反正皇帝總有能用得著他們的時候。
皇帝輪流做,可這世家卻是屹立了不知多少年了,他們耗得起。
皇帝來了,皇帝又走了。
皇帝薅走了教導他們的公主,薅走了默默觀察他們的禦史大夫,將一眾小年輕留在了這裏,似乎是忘記了他們一般。
可即便是如此,這些小郎君也不敢有絲毫的造次,而是乖乖巧巧的拿起了屬於自己桌案前的折子,對照著之前的批語學著總結和寫出意見。
都是聰明人,沒有哪個會以為在一旁伺候的宮女太監是擺設。
怕是今天在這失態,明天家裏就會將他們吊在房梁上打,且被判處政治上的終身死刑。
王璲之在這群小郎君中,除了過分好看也沒有什麽特別的。
他按部就班的跟著公主殿下的字跡學著處理政務,隨大流的在宮中用午膳。
有那熟悉的字跡陪伴,一整日見不到她的思念竟也算不得難熬。
直到天色暗下來,熟悉的侍女站在他身邊。
瞬間放下筆墨,王璲之起身的瞬間竟有種兒時家學中見到別人娘親前來接孩子時的快樂。
此刻,這個更大的學堂中隻有他有人來接。
那人是隻屬於他的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