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念安的話音剛落,一旁晏竹安排好的人便迅速上前,將那幾個卒長旅帥按倒在地。
隨著板子一下下的落在身上,沉悶的打擊聲在軍營之中迴響,那幾個受罰之人咬著牙強忍著疼痛不敢出聲。周圍的新兵都屏住了唿吸,緊張地看著這一幕。
“那幾位記住,他們挨罰,是因為觸犯了軍法。”陳念安在板子打完之後出聲,臉上絲毫沒有憐憫的神色。
十板子打完,那幾個卒長旅帥的臉色變得慘白,隻能勉強站起身,向著陳念安行禮之後默默退迴隊伍之中。
而此時,那名叫陶朱的旅帥才終於姍姍來遲。隻見他那原本整齊的衣衫此刻已略顯淩亂,發絲也因趕路而變得有些鬆散,臉上還帶著些許匆忙趕路後的疲憊之色。
陳念安見他這般模樣,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她緊緊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嚴厲與質問,大聲問他:“我昨日清清楚楚地說的是正午,你可聽明白了?現如今都已經這個時候了,你為何遲到?”
陶朱抬起手,抹了下額頭上那豆大的汗珠,趕忙迴陳念安說:“家人非要為我餞行,我實在推脫不掉,所以這才耽擱了。”
陳念安聽了這話,不由得冷哼一聲,她那白色的衣角隨著她快速走動的步伐輕輕飄動,一甩手便大步走到陶朱麵前。“將受命之日忘其家,臨軍約束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忘其身。”她的聲音清脆卻又充滿威嚴,“現如今在內青州,百姓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那些江湖門派各自為營,肆意燒殺搶掠,而朝廷呢,對這一切不管不顧;中原之地又有東瀛之人入侵,整個九州皆是動蕩不安。內憂外患之下,天下能否安定都取決於我等義軍,你竟然還如此講究這點餞別送行!”
陳念安越說越氣,她那原本清澈的雙眸此刻已怒目圓睜,狠狠地瞪著陶朱,繼續大聲嗬斥道:“你身為旅帥,肩負著眾多士兵對你的信任與期望,本應以身作則,嚴守軍紀,可你竟然將我的命令拋諸腦後,讓如此多的將士在此苦苦等你一人,難道到了戰場上敵人也要等你就位嗎!”
陶朱怎麽也沒想到,身為首領的陳念安看著是個弱女子卻有這樣令人膽寒的威嚴,再加上這事本就是他做錯了,一時間被陳念安的氣勢震懾得不知所措,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更不敢做任何辯解。
陳念安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轉頭高聲問晏竹:“按照軍法,旅帥延誤軍令該如何處置?”
“當斬!”晏竹迅速迴答道,他的聲音堅定而果斷,沒有絲毫猶豫。
陶朱一聽,頓時嚇呆了,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立刻“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緊緊抱住陳念安的腿,聲淚俱下地求情。他的額頭緊緊貼著地麵,惶恐地說道:“陳堂主,求您開恩啊!我隻是一時糊塗,被家人的感情所牽絆,才會犯下這等錯誤,求堂主開恩啊,家中貧寒,全靠我一人撐著啊!”
“延誤軍令,欺騙主帥。”陳念安緩緩蹲下身子,冷冷地看著陶朱,“陶朱,你真是有膽。你家裏要是家中貧寒,便不會不把我的命令當迴事,也不會有人給你踐行。”
“堂主,饒命啊饒命……屬下知道錯了……知錯了……”陶朱一邊哭泣,一邊不停地求饒。
陳念安站起身來,眼神冰冷地看著跪在麵前的人,繼續說道:“你不是知道錯了,你是知道要死了。”
陶朱的求情並未給他帶來一絲一毫的憐憫,在他被斬首後,陳念安命人端著他的頭顱在眾將士麵前示眾。那頭顱上的眼睛還睜著,仿佛充滿了恐懼與悔恨。陽光灑在那顆頭顱上,卻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溫暖,隻讓人覺得陣陣寒意從心底湧起。眾將士們靜靜地看著,心中都明白,軍紀如山,任何人都不能觸犯。
陶朱的頭顱被示眾後,陳念安轉身麵向眾將士,大聲說道:“今日陶朱之例,便是為了讓諸位深刻地明白什麽叫令行禁止!你們都給我好好想想,倘若到了戰場之上,還如今天這般散漫,毫無紀律,那結果會是什麽?隻會讓各位白白送命!我帶你們出去是去打天下,是去為百姓謀福祉,為蒼生求太平,不是為了讓你們在戰場上被敵人輕易斬首的!”
眾將士聽了,心中皆是一凜,齊聲高唿:“謹遵將軍之命。”
陳念安心中冷笑一聲——成將軍了,不過也好,現如今這麽多人,要還是如同之前一樣稱為“堂主”,實在是顯得太過小家子氣,像是地痞流氓打架一般。既然如此,便順水推舟也好。
“眾將士聽令,我陳念安為上將軍,朱明朗為次將軍,晏竹為末將軍,在這軍中,我的命令便是天,軍令如山,違令者,定斬不饒!”
“是!”眾將士齊聲迴應,聲音響徹雲霄。
“好,眾將士,隨我出征。”陳念安一聲令下,語氣堅定。
雖然比預計時間晚了許多,但是陳念安還是毅然決定拔寨行軍。她心裏清楚,自己本就比其他人速度慢,若是再在這種事上浪費時間,那麽能占據拿下的地盤便太少了。而且,如今局勢緊迫,不止九州內憂外患,跟著她來的潛伏在各處的大荒子民也需要想辦法到靈脈附近,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一路上,軍隊紀律嚴明,宛如鋼鐵之師。士兵們個個行動迅速,整齊劃一,他們的腳步聲仿佛是大地的戰鼓,震撼著每一個角落。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甚至還會主動幫助百姓們處理那些流竄的匪寇。百姓們看到這樣一支正義之師,無不歡唿雀躍,紛紛拿出自家的食物和酒水來犒勞將士們。若是陳念安派兵幫助了當地百姓,他們便會接下那些送過來的東西,若是隻是經過,他們便是分毫不取。
隨著板子一下下的落在身上,沉悶的打擊聲在軍營之中迴響,那幾個受罰之人咬著牙強忍著疼痛不敢出聲。周圍的新兵都屏住了唿吸,緊張地看著這一幕。
“那幾位記住,他們挨罰,是因為觸犯了軍法。”陳念安在板子打完之後出聲,臉上絲毫沒有憐憫的神色。
十板子打完,那幾個卒長旅帥的臉色變得慘白,隻能勉強站起身,向著陳念安行禮之後默默退迴隊伍之中。
而此時,那名叫陶朱的旅帥才終於姍姍來遲。隻見他那原本整齊的衣衫此刻已略顯淩亂,發絲也因趕路而變得有些鬆散,臉上還帶著些許匆忙趕路後的疲憊之色。
陳念安見他這般模樣,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來,她緊緊皺著眉頭,眼神中透露出嚴厲與質問,大聲問他:“我昨日清清楚楚地說的是正午,你可聽明白了?現如今都已經這個時候了,你為何遲到?”
陶朱抬起手,抹了下額頭上那豆大的汗珠,趕忙迴陳念安說:“家人非要為我餞行,我實在推脫不掉,所以這才耽擱了。”
陳念安聽了這話,不由得冷哼一聲,她那白色的衣角隨著她快速走動的步伐輕輕飄動,一甩手便大步走到陶朱麵前。“將受命之日忘其家,臨軍約束忘其親,援枹鼓之急忘其身。”她的聲音清脆卻又充滿威嚴,“現如今在內青州,百姓們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那些江湖門派各自為營,肆意燒殺搶掠,而朝廷呢,對這一切不管不顧;中原之地又有東瀛之人入侵,整個九州皆是動蕩不安。內憂外患之下,天下能否安定都取決於我等義軍,你竟然還如此講究這點餞別送行!”
陳念安越說越氣,她那原本清澈的雙眸此刻已怒目圓睜,狠狠地瞪著陶朱,繼續大聲嗬斥道:“你身為旅帥,肩負著眾多士兵對你的信任與期望,本應以身作則,嚴守軍紀,可你竟然將我的命令拋諸腦後,讓如此多的將士在此苦苦等你一人,難道到了戰場上敵人也要等你就位嗎!”
陶朱怎麽也沒想到,身為首領的陳念安看著是個弱女子卻有這樣令人膽寒的威嚴,再加上這事本就是他做錯了,一時間被陳念安的氣勢震懾得不知所措,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更不敢做任何辯解。
陳念安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了一下自己的情緒,轉頭高聲問晏竹:“按照軍法,旅帥延誤軍令該如何處置?”
“當斬!”晏竹迅速迴答道,他的聲音堅定而果斷,沒有絲毫猶豫。
陶朱一聽,頓時嚇呆了,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他的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立刻“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緊緊抱住陳念安的腿,聲淚俱下地求情。他的額頭緊緊貼著地麵,惶恐地說道:“陳堂主,求您開恩啊!我隻是一時糊塗,被家人的感情所牽絆,才會犯下這等錯誤,求堂主開恩啊,家中貧寒,全靠我一人撐著啊!”
“延誤軍令,欺騙主帥。”陳念安緩緩蹲下身子,冷冷地看著陶朱,“陶朱,你真是有膽。你家裏要是家中貧寒,便不會不把我的命令當迴事,也不會有人給你踐行。”
“堂主,饒命啊饒命……屬下知道錯了……知錯了……”陶朱一邊哭泣,一邊不停地求饒。
陳念安站起身來,眼神冰冷地看著跪在麵前的人,繼續說道:“你不是知道錯了,你是知道要死了。”
陶朱的求情並未給他帶來一絲一毫的憐憫,在他被斬首後,陳念安命人端著他的頭顱在眾將士麵前示眾。那頭顱上的眼睛還睜著,仿佛充滿了恐懼與悔恨。陽光灑在那顆頭顱上,卻讓人感覺不到一絲溫暖,隻讓人覺得陣陣寒意從心底湧起。眾將士們靜靜地看著,心中都明白,軍紀如山,任何人都不能觸犯。
陶朱的頭顱被示眾後,陳念安轉身麵向眾將士,大聲說道:“今日陶朱之例,便是為了讓諸位深刻地明白什麽叫令行禁止!你們都給我好好想想,倘若到了戰場之上,還如今天這般散漫,毫無紀律,那結果會是什麽?隻會讓各位白白送命!我帶你們出去是去打天下,是去為百姓謀福祉,為蒼生求太平,不是為了讓你們在戰場上被敵人輕易斬首的!”
眾將士聽了,心中皆是一凜,齊聲高唿:“謹遵將軍之命。”
陳念安心中冷笑一聲——成將軍了,不過也好,現如今這麽多人,要還是如同之前一樣稱為“堂主”,實在是顯得太過小家子氣,像是地痞流氓打架一般。既然如此,便順水推舟也好。
“眾將士聽令,我陳念安為上將軍,朱明朗為次將軍,晏竹為末將軍,在這軍中,我的命令便是天,軍令如山,違令者,定斬不饒!”
“是!”眾將士齊聲迴應,聲音響徹雲霄。
“好,眾將士,隨我出征。”陳念安一聲令下,語氣堅定。
雖然比預計時間晚了許多,但是陳念安還是毅然決定拔寨行軍。她心裏清楚,自己本就比其他人速度慢,若是再在這種事上浪費時間,那麽能占據拿下的地盤便太少了。而且,如今局勢緊迫,不止九州內憂外患,跟著她來的潛伏在各處的大荒子民也需要想辦法到靈脈附近,每一分每一秒都至關重要。
一路上,軍隊紀律嚴明,宛如鋼鐵之師。士兵們個個行動迅速,整齊劃一,他們的腳步聲仿佛是大地的戰鼓,震撼著每一個角落。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甚至還會主動幫助百姓們處理那些流竄的匪寇。百姓們看到這樣一支正義之師,無不歡唿雀躍,紛紛拿出自家的食物和酒水來犒勞將士們。若是陳念安派兵幫助了當地百姓,他們便會接下那些送過來的東西,若是隻是經過,他們便是分毫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