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這般無禮的行狀氣得皇後渾身發抖,正要開口訓斥寧妃,突然一口痰湧了上來,堵在了喉嚨裏,不上不下,弄得她喘不過氣來,漲紅了臉也沒能把她咳出來,皇後被憋得難受,不由昏了過去,這可把所有人都嚇壞了,七手八腳地扶著皇後,不知怎生是好。


    隻有寧妃心中暗喜,她與貞貴嬪相望了一眼,兩人均從對方眼中看到了喜色,這時寧妃潤了潤嗓子喝道:「亂鬧鬧地成何體統,你們幾個還不快將皇後扶迴坤寧宮宣太醫來診治,真是些沒用的奴才!」她這罵地自然是皇後的奴才。


    皇後昏厥,眾人對寧妃的言行敢怒不敢言,隻得忍氣吞聲抬皇後迴去,至於清如與子佩自然是留了下來,哪個敢在寧妃眼皮底下把人帶走,子佩象一條死狗一樣躺在架子上。


    清如瞧著情形不對,趁混亂之際叫過綿意,讓她去趕緊去請皇上。這件事她之所以不敢驚動太後是因為皇上如今膝下子嗣不多,太後對幾位阿哥都頗為重視,若讓她知曉清如害了福臨的骨血。難保其不會動怒,即使那隻是一個宮女所生。而福臨。她有七分的把握肯定福臨不會盡信寧妃之言,而這一來一迴的折騰,再加上宣太醫的時間,至少改變脈象地把握又多了一分。


    哪知她的一舉一動早被貞貴嬪看在眼裏,一見其有所動作立刻告之寧妃攔下綿意。等不相幹的人都走幹淨了,寧妃方踱步來到清如與綿意麵前,左手帶著護甲地無名指與小指在清如臉上慢慢的劃著名,赤金縷成地護甲於涼蘊中又帶著一絲寒意,一如護甲的主人。


    「你還想去搬救兵嗎?隻不知這一次是皇上還是太後啊,那位皇後可是已經倒下了!」寧妃涼涼地說著,手上愈發的用勁,清如吃痛地將臉往後仰了一下。


    「你長的可真是漂亮,隻是不知道如果我在你臉上畫幾朵小花的話。皇上還會那麽喜歡你嗎?」寧妃眯起眼,手上又加了一分勁,清如被她逼地無路可退。臉上的皮肉疼的緊,但她也不示弱:「皇上會不會喜歡臣妾不知道。但娘娘你隻怕是再也得不到皇上喜愛了!」你!」寧妃被清如的話刺的睜圓了眼。若不是貞貴嬪瞧著情形不對叫住了她,後果還不敢預料。寧妃恨恨地收迴了手,叫人看住她們,然後拉過貞貴嬪道:「現在怎麽辦?」


    貞貴嬪稍想了一下道:「宛嬪適才仗著有皇後撐腰,對姐姐幾多不敬,現在皇後不在,可不正是姐姐你立威的好時機嗎?不管這次能不能除去宛嬪,至少讓她知道了姐姐的厲害,以後怎麽著也不敢再與你做對了!」


    「說的有理!」寧妃現在對貞貴嬪的話幾乎是深信不疑,貞貴嬪說什麽她就信什麽,兩人又商量了一會方說完,照例還是由寧妃說話。


    「宛嬪,你既然這樣喜歡與本宮唱反調,不如就由本宮送你至一個好去處,保準你會喜歡!」說著也不待清如迴話,直麵向她帶來地人喝道:「來人,送宛嬪去慎刑司,讓她在那裏好好反思反思,等我查清了佩答應的事再做定奪!」


    一般來說要將宮妃,特別是嬪位以上已經金冊記名的宮妃打入慎刑司必須要有帝後手諭,或者是擁有協理六宮之權地人方才可以,這寧妃一無手諭,二無大權,居然敢如此輕率的將清如打入慎刑司,看來她真是高看了自己,也忘了「死」字是怎麽寫地。


    不論清如怎麽不甘,還是不得不被帶了下去,寧妃一臉得色地瞧著驚惶失措地清如,貞貴嬪則是一臉的淡漠,任誰見了現在地她都不會認為是她在為寧妃出謀劃策。


    不過她們都沒有瞧見在轉彎離開她們視線範圍的一瞬間,清如的嘴角勾起一抹詭異的微笑,與剛才她惶怕的表現全然不符。


    她能拖的已經拖足了,接下來就要看天意了,在這場有七成把握的仗中若是再輸,那就是天要亡她,否則今日她除去的將不止子佩一人,也算是意外的收穫!


    她請皇後來一則是為了阻止寧妃請太醫,二則就是要讓寧妃動怒,頂撞皇後,從而行為出格,動靜越大越好,這樣一來若事情不是像寧妃說的那樣,福臨定然不會放過她,說不定還會辦個以下犯上的罪,這樣一來,寧妃心心念念的六宮之權自然會旁落他人。


    清如打的是這個主意,卻不知有人打的亦是這個主意!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而且這還是一隻能讓螳螂自動送到嘴邊的雀,孰高孰低,很快便可見分曉!


    很快,在紅日還未隱落西山的時候,帝後的手諭就先後到達慎刑司,意思出三的一致,就是放宛嬪出來,寧妃與皇後力爭的結果隻讓清如在裏麵待了短短半天,當等在外麵的人見到清如走出黑漆漆的牢房時,驚三的發現她的衣服竟沒有一絲皺褶與髒汙,進去是何樣出來還是何樣,要知道那裏麵可不是一般的髒!


    清如望著流雲幻彩的天際,無聲的笑了,福臨與皇後應該是一得到消息就下諭放她出來了,如此算來應該還沒時間宣太醫給子佩診脈,至多是寧妃自行請過而已,而算起來,秦觀的針藥之效果也該出來了。


    她一整衣容道:「走吧!」今天她就要好好的看一齣戲,一出難得的好戲,這樣才不枉她在牢裏靜站了那麽久!


    第三十六章 冊妃(1)


    坤寧宮,大清皇後的居所,然皇上來的次數卻屈指可數,即使是這屈指的幾次泰半也是在今年千秋節過後來的,因為皇帝的冷落坤寧宮的殿宇樓台總是冷清的很,除了幾個奴才就見不著什麽人,然這一天人卻出三的齊,皇帝,皇後,寧妃,貞貴嬪幾人都在,非是為了什麽節日,隻是因為一件事,一件事關乎皇帝寵妃的事。<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宮:宛妃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解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解語並收藏清宮:宛妃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