馭風雪
紅衣獨立映蒼茫,
馭眾如風掌大綱。
雪覆九重藏萬象,
心懷天下斷炎涼。
權謀直指千鈞事,
鐵腕化開百代殤。
治世方知馭人難,
巍巍忠骨照華言。
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張圖片,風雪中張居正一人獨自上朝,他堅守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他也是大明王朝中我最佩服的幾人之一
他的智慧,謀略,才情堪稱一絕。
尤其是馭人之術。
於我而言,受益良多。
所以為他寫了幾首詩詞,放在開頭和結尾。聊表心意。
在萬曆八年那個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深冬時節,整個京城都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一片銀裝素裹。萬曆皇帝深知這樣惡劣的天氣對於官員們出行會造成極大不便,於是特地下旨準許文武百官休朝一日,讓他們能夠在家中躲避嚴寒,享受片刻的寧靜和溫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清晨,當其他官員還沉浸在夢鄉之中時,竟有一個身影頂著刺骨的風雪,艱難地朝著皇宮走去。此人步伐堅定而執著,絲毫沒有因為惡劣的天氣而退縮。萬曆皇帝聽聞此事後,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好奇,他親自走出宮殿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不畏艱險前來上朝。
當萬曆皇帝看清來人時,不禁大為驚訝,原來是張居正!隻見他身著厚重的官服,身上落滿了雪花,但眼神依然明亮而堅毅。張居正的這個舉動不僅深深打動了當時的萬曆皇帝,更讓後世之人在了解這段曆史後對他的孤勇和擔當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為此,有文人墨客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了“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這一千古名句。這句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張居正獨自冒雪上朝的情景,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他這種孤勇行為的敬佩之情。
毫無疑問,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能稱得上千古一相的人物屈指可數,而張居正絕對當之無愧。身為大明的脊梁、萬曆時期的首輔大臣,他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扶起即將傾倒的大廈,延續了大明王朝的命脈。麵對重重困難和壓力,他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責任,真正做到了“雖千萬人吾往矣”。正是因為有了像張居正這樣的傑出人物,大明王朝才得以在風雨飄搖中繼續前行。
就這份堅守,如今幾人能夠做到?
送大家一句話:從小事做起,做到極致。
一件小事如果你能堅持100天堅持1年那你才是真的牛。通過小事不斷打磨自己這就是人生的進階之路。
下麵與君分享這位天子帝師、內閣首輔的另一智慧馭人著作。
全篇分為“馭吏”“馭才”“馭士”“馭忠”“馭奸”“馭智”“馭愚”“馭心”等八卷
把這十六個字刻在心裏,融會貫通。
馭吏卷一
吏不治,上無德也。吏不馭,上無術也。吏驕則斥之。吏狂則抑之。吏怠則警之。吏罪則罰之。
身為一名領導者,如果發現自己的下屬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那麽首先需要反思的便是自身的道德形象是否足夠高大威嚴。一個缺乏良好品德和操守的領導,很難贏得下屬們真心實意的尊重與服從。隻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讓下屬們心服口服地跟隨其後。
倘若無法成功地駕馭下屬並使其心甘情願地為己所用,這便充分暴露出作為上司的無能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麵對各種不同性格特點的下屬時,領導者應當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手段來應對。
當遇到那些驕傲自大且目中無人的下屬時,必須毫不留情地對其予以嚴厲斥責。要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行為的不當之處,並明白謙遜待人的重要性。對於那些狂妄無忌、忘卻自身身份和分寸的下屬,則需采取強硬措施加以抑製,以免他們愈發肆無忌憚,待到羽翼漸豐之時難以掌控。
此外,一旦察覺到下屬有怠慢工作的跡象,應及時給予嚴肅警告,督促其端正態度、認真履行職責。而當有下屬犯下錯誤時,絕不可姑息縱容,務必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施以相應的責罰,以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如此一來,方能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高效協作的優秀團隊。
明規當守。暗規勿廢焉。君子無為。小人或成焉。
在明文規定之中,明確指出了作為一名領導者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地去遵守各項規章製度和法律法規。即便在現實情況中存在著一些所謂的“潛規則”,但我們也完全沒必要將其徹底廢除。畢竟,這些潛規則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可能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如果貿然取締,反而可能引發一係列不必要的混亂與動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君子之行有時並不能總是如願以償地獲得理想中的成果。當遇到這種困境時,不妨嚐試轉換一下思路,采用一些看似不那麽光明正大的小人之法。當然,這並非鼓勵大家摒棄道德底線去不擇手段地達成目的,而是說在合法合規且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可以靈活變通策略,以出其不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從而收獲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
馭才卷二
上馭才焉。下馭庸焉。才不侍昏主。庸不從賢者。
馭才自明。馭庸自謙。舉之勿遺。用之勿苛也。待之勿薄。罰之勿輕也。
領導者所麵臨的挑戰不僅僅局限於管理那些水平稍遜一籌的人員,更為關鍵的是能夠有效地駕馭那些出類拔萃、才華橫溢乃至超越自身的傑出人才。毋庸置疑,一個真正具備卓越才能之人,決然不會心甘情願地追隨著一個自暴自棄、甘願淪為平庸之輩的領導者。反之,一個能力匱乏之人,在追隨賢明睿智且技高一籌的領導者之時,自然而然便會逐漸落伍掉隊。
當麵對那些身懷絕技、天賦異稟的能人誌士時,領導者務必保持目光如炬、洞察入微,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之處。唯有如此,方能精準地洞悉其內心所想、真實意圖以及潛在的優勢與不足。而在對待那些水平相對較低的人員時,則需始終秉持著謙遜溫和的態度,以友善親切的姿態與之交流互動。
身為一名出色的領導者,必須深諳知人善任之道,善於根據下屬各自的特點來合理分配工作任務,並確保對每一位下屬的優點及缺點了然於心,毫無疏漏。在指派下屬執行具體事務之際,切不可過分苛責求全責備,追求所謂的盡善盡美。相反,應當對他們所取得的無論大小功績均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以此激發其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與此同時,針對下屬們應得的待遇問題,務必要使其優於同行業的平均水準,從而使得下屬們深感自豪並充滿動力。然而,一旦涉及到需要對下屬實施懲處措施之時,絕不能心慈手軟、猶豫不決,唯有如此,方可確保指令得以順暢貫徹落實,規章製度得以嚴格遵守執行。
馭士卷三
馭人必馭士也。馭士必馭情也。敬士則和。禮士則友。蔑士則亂。辱士則敵。
以文馭士,其術莫掩。以武馭士,其武莫揚。士貴己貴。士賤己賤矣。
管理之道,首重馭下之術,尤其是對於那些既有文化又具才華的下屬,更需巧妙應對。若欲成功駕馭此類下屬,則情感投入不可或缺。唯有在感情方麵多加耕耘,方能收效顯著。
其一,尊敬有加,便能與之和諧共處。對待這些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時,應心懷敬意,尊重其知識與能力。如此一來,雙方關係自然融洽,團隊氛圍亦將和諧有序。
其二,以禮相待,可成至交好友。給予他們足夠的禮遇,展現出真誠與善意,久而久之,彼此之間便可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種友情不僅有助於日常工作中的溝通協作,更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倘若我們對其抱以輕蔑態度,必將引發混亂局麵。輕視他們的才華與努力,無疑是對其尊嚴的踐踏,必然招致不滿與抵觸情緒,從而影響整個團隊的穩定與發展。
更進一步說,如果公然侮辱這些下屬,那麽彼此間便會結下仇怨。一旦矛盾激化到如此程度,想要化解恐怕難如登天,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所以,作為管理者,應以坦誠正直、毫不掩飾的姿態去厚待下屬。切記不可玩弄小聰明,妄圖通過一些小手段來操縱人心。即使偶爾需要采取強力威懾的策略,也絕不應在大庭廣眾之下過分炫耀自己的嚴厲。畢竟,每個人皆有自尊心,過度的張揚隻會適得其反。
明智的領導者深知“水漲船高”之理,懂得讓下屬變得富足且尊貴。因為隻有當下屬們獲得成功與提升之時,領導者自身才能隨之更加富有和尊貴。相反地,如果下屬地位卑微、貧賤不堪,那麽領導者亦難以獨善其身,終將陷入更為難堪的境地。
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馭則窘焉。忠者烈也,不馭則困焉。
亂不責之。安不棄之。孤則援之。謗則寵之。
私不馭忠。公堪改誌也。賞不馭忠。旌堪勵眾也。
忠誠之人,其性格往往耿直無比,猶如筆直的白楊,倘若你無法巧妙地駕馭他們,那麽終有一日,他們定會令你顏麵盡失。這些忠誠之士,不僅性子直爽,就連脾氣也是相當的暴烈,如果不能及時對他們的脾氣加以匡正,那麽久而久之,他們便極易與自身站到對立麵上去。
尤其是在局勢陷入一片混沌之時,切不可對他們橫加指責。因為一旦如此行事,便等同於將把柄遞予那些蓄意製造混亂之人,從而使得局麵愈發難以收拾。然而,待到局勢得以扭轉,危險漸漸遠去,安定重迴眼前之際,更萬萬不可將他們棄之不顧。而當某些人居心叵測地試圖孤立他們時,作為領導者的你,則需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給予他們強有力的支持與援助。同樣地,若是有人惡意誹謗他們,那你應當毫不吝嗇地對其予以表揚,並施以無盡的寵愛。
若你凡事皆從一己之私出發去處理,那麽想要贏得忠直之士的欽佩幾乎是天方夜譚。唯有秉持一顆公心,全心全意地為眾人謀福祉,方可收獲下屬們發自內心的擁護與愛戴。並且,通過合理地獎賞下屬,能夠成功地在他們心中樹立起一個明察秋毫且賞罰分明的光輝形象。如此一來,便能有效地激發整個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促使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為你效犬馬之勞。
馭奸卷五
奸不絕,惟馭少害也。奸不止,惟馭可製也。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
君子不計惡。小人不慮果。罪隱不發。罪昭必懲矣。
自古以來,奸邪之徒便如同附骨之疽一般難以根除。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怎樣發展,這些心懷叵測之人總是如幽靈般潛伏在各個角落。然而,若能敏銳地洞察其行跡,並謹慎地應對,便能將他們所帶來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需知,奸邪之輩猶如貪婪的餓狼,他們的破壞力永不停歇。若想阻止其惡行蔓延,就必須對症下藥。通常來說,以利益作為誘餌便可驅使此類人為己所用,但與此同時,絕不能放鬆對他們的戒備之心,需時刻保持高度警覺並機智地設下防備措施。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尚未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徹底鏟除奸邪勢力,那麽不妨暫時采取一種點到即止的容忍策略。這種策略並非懦弱與退縮,而是一種權宜之計,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待到時機成熟之際,務必果斷出手,以雷霆萬鈞之勢將這股邪惡力量一舉消滅,絕不留絲毫後患。
與此相反,真正的君子向來秉持著正直善良的品性,他們不屑於主動去算計那些作惡多端的小人。而小人們行事往往肆意妄為,全然不顧及後果。因此,當這些人的罪行尚未昭然於世,未引起眾人公憤之時,切不可輕舉妄動。因為過早動手可能會打草驚蛇,甚至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可一旦他們的惡行積累到罪大惡極、天怒人怨的地步,那就無需再有半分猶豫,應當毫不猶豫地給予嚴厲製裁,讓正義得以伸張,令世間恢複清明。
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誠也。智者馭智,不以智取。尊者馭智,不以勢迫。強者馭智,不以力較。
智不及則納諫。事不興則恃智。不忌其失。惟記其功。智不負德者焉。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充滿智慧並且具備卓越能力的人,通常情況下是絕對不可能對一個愚笨無能的領導者心生欽佩之情的。然而,事情往往並非如此簡單,如果這位領導者能夠展現出十足的誠意,那麽即使是那些自視甚高的智者與能人,恐怕也難以斷然拒絕其請求。
對於一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領導者而言,當其需要駕馭那些同樣富有能力的下屬之時,從來都不會愚蠢到去與他們比試誰更具智慧或者更強的能力。因為這樣做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與衝突。而一個真正處於高位、具有崇高地位的領導者,在管理那些有能力的下屬時,更是深知以威勢相壓絕非明智之舉。這種威壓或許能在短時間內迫使下屬服從,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導致人心背離。至於那些真正強大的領導者,則更加明白依靠蠻力來迫使有能力的下屬屈服是多麽不明智的行為。這種做法隻會激發下屬的反抗情緒,最終得不償失。
當領導者遭遇困境或麵臨棘手難題之際,應當善於調動起聰明下屬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踴躍地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通過廣泛收集眾人的智慧,充分汲取各方之長,往往能夠找到最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反之,倘若領導者自身缺乏足夠的能力來推動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此時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將部分權力下放給那些經過嚴格考察、值得信賴且確實具備相應能力的人,借助他們的力量幫助自己達成目標。在此過程中,切不可對這些人的偶爾失誤過於苛責,而是要時常將他們所取得的功績掛在嘴邊予以讚揚和肯定。畢竟,隻有給予下屬充分的信任與支持,才能激發出他們最大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此外,一個真正具備智慧的下屬,是決然不會輕易背叛那位擁有極高道德品質的領導者的。因為這樣的領導者以身作則,其所散發出的人格魅力足以令下屬心悅誠服,並心甘情願地追隨其後。
馭愚卷七
愚者不悟,詐之。愚者不智,謀之。愚者不慎,誤之。
君子馭愚,施以惠也。小人馭愚,施以諾也。馭者勿愚也。大任不予。小諾勿許。蹇則近之。達則遠之矣。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存在著一類被稱之為愚昧之人的群體。這類人的思維相對狹隘,缺乏足夠的悟性和洞察力。因此,如果想要從他們那裏獲取一些信息或者達成某種目的,可以大膽地采用“詐術”。因為對於這些沒有悟性的人來說,正常的詢問可能難以奏效,但一旦使用欺詐手段,便有可能讓他們在慌亂之中吐露實情。
愚昧之人通常也是缺少智慧的,正因如此,我們完全能夠將其視為突破難關的關鍵所在。由於他們常常表現得粗心大意且不夠細心,所以隻需略施小計就能輕易地誤導他們。
然而,不同類型的人在駕馭愚昧者時所采取的方式卻有所差異。君子們注重以小恩小惠來籠絡人心,通過給予實際的利益來換取對方的順從與配合;而那些心術不正的小人,則善於運用空口白話做出種種承諾,即使這些諾言最終無法兌現,也足以讓愚昧之人深信不疑並乖乖聽從指揮。
但需要注意的是,倘若身為愚昧之人的領導者,務必避免犯下一係列嚴重的錯誤。首先,至關重要的職位絕對不能托付於他們,否則極有可能因他們的無能或失誤而導致整個局麵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其次,對於他們憑借些許小聰明謀取到的蠅頭小利,切不可予以鼓勵,以免助長這種不良風氣。再者,當自身事業遭遇困境之時,應當多多親近這些愚昧之人。畢竟,相較於精明能幹之士,愚笨之人幾乎不存在任何威脅,反倒還能借助善待他們的舉動來樹立起自己良好的聲譽——連一個如此笨拙的人,領導都能對他關愛有加,這無疑會令旁人對這位領導心生敬意。可一旦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之際,就要適當與之保持距離了,以防他們因過度依賴而成為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馭其人也。不知其變,不馭其時也。君子拒惡。小人拒善。
明主識人。庸主進私。不惜名。勿吝財。莫嫌仇。人皆堪馭焉。
當我們對一個人尚未做到詳盡地了解時,包括其內心真實的想法、所具備的能力水平、獨特的性格特點以及手中掌握的各類資源等方麵,如果貿然就想要去掌控和駕馭此人,那往往會事與願違。因為缺乏足夠深入的認知,我們很可能無法準確把握對方的行為模式和反應方式,從而導致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問題產生。
同樣地,假如不清楚這個人在各種各樣複雜多變的情境之下究竟會有著怎樣的具體表現,那麽此時也切不可輕率地嚐試去駕馭他。畢竟隻有充分知曉了其應對不同狀況的態度和舉措之後,我們才能夠較為精準地預估並引導事情的發展走向。
而要想正確地評判一個人是否屬於有道德的君子呢?通常來說,這類人士會堅決抵製采用任何不正當或卑劣的手段去行惡之事。他們秉持著高尚的品德操守,堅守正道,對於那些違背良心和倫理道德的行為嗤之以鼻,並始終保持著遠離惡行的堅定立場。
反之,如果麵對的是品行不佳的小人,情況則大相徑庭。此類人心術不正,為達目的可以不擇一切手段,哪怕這些方法本身就是邪惡且不光彩的,他們也絲毫不會有所顧忌,甚至還會樂此不疲地加以運用以滿足自己自私自利的欲望。所以說,在與人交往或者試圖掌控他人之前,一定要先全麵透徹地了解對方才行啊!
最後感謝大明首輔張居正提供的高階智慧,為他送上一首詩和詞。
致敬良師。
詩:
孤雪行
漫天風雪繞城樓,
九重寥廓影悠悠。
一身赤心朝天去,
扶傾大廈守中州。
寒衣未覺霜侵骨,
鐵膽猶將國運謀。
萬曆春秋誰共歎,
千秋功業此人留。
詞:
滿江紅·孤勇張居正
天降寒冬,風雪夜,孤臣獨往。
望闕下,紅衣映雪,步履鏗鏘。
扶世大廈千鈞力,繼朝王命百代長。
歎忠魂,多少血成章,心如炬。
乾坤重,肩自扛;山河險,誌尤剛。
敢以孤身立,天下安邦。
千古一相垂青史,萬世風流振國綱。
誰言天公不好客,送孤芳?!
紅衣獨立映蒼茫,
馭眾如風掌大綱。
雪覆九重藏萬象,
心懷天下斷炎涼。
權謀直指千鈞事,
鐵腕化開百代殤。
治世方知馭人難,
巍巍忠骨照華言。
最近網上特別火的一張圖片,風雪中張居正一人獨自上朝,他堅守了一個臣子的本分。他也是大明王朝中我最佩服的幾人之一
他的智慧,謀略,才情堪稱一絕。
尤其是馭人之術。
於我而言,受益良多。
所以為他寫了幾首詩詞,放在開頭和結尾。聊表心意。
在萬曆八年那個寒風凜冽、大雪紛飛的深冬時節,整個京城都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一片銀裝素裹。萬曆皇帝深知這樣惡劣的天氣對於官員們出行會造成極大不便,於是特地下旨準許文武百官休朝一日,讓他們能夠在家中躲避嚴寒,享受片刻的寧靜和溫暖。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第二天清晨,當其他官員還沉浸在夢鄉之中時,竟有一個身影頂著刺骨的風雪,艱難地朝著皇宮走去。此人步伐堅定而執著,絲毫沒有因為惡劣的天氣而退縮。萬曆皇帝聽聞此事後,心中不禁湧起一絲好奇,他親自走出宮殿想要看看到底是誰如此不畏艱險前來上朝。
當萬曆皇帝看清來人時,不禁大為驚訝,原來是張居正!隻見他身著厚重的官服,身上落滿了雪花,但眼神依然明亮而堅毅。張居正的這個舉動不僅深深打動了當時的萬曆皇帝,更讓後世之人在了解這段曆史後對他的孤勇和擔當產生了強烈的共鳴。
為此,有文人墨客感慨萬千,揮筆寫下了“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這一千古名句。這句詩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了張居正獨自冒雪上朝的情景,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對他這種孤勇行為的敬佩之情。
毫無疑問,縱觀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曆史,能稱得上千古一相的人物屈指可數,而張居正絕對當之無愧。身為大明的脊梁、萬曆時期的首輔大臣,他在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扶起即將傾倒的大廈,延續了大明王朝的命脈。麵對重重困難和壓力,他毫不畏懼,勇往直前,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和責任,真正做到了“雖千萬人吾往矣”。正是因為有了像張居正這樣的傑出人物,大明王朝才得以在風雨飄搖中繼續前行。
就這份堅守,如今幾人能夠做到?
送大家一句話:從小事做起,做到極致。
一件小事如果你能堅持100天堅持1年那你才是真的牛。通過小事不斷打磨自己這就是人生的進階之路。
下麵與君分享這位天子帝師、內閣首輔的另一智慧馭人著作。
全篇分為“馭吏”“馭才”“馭士”“馭忠”“馭奸”“馭智”“馭愚”“馭心”等八卷
把這十六個字刻在心裏,融會貫通。
馭吏卷一
吏不治,上無德也。吏不馭,上無術也。吏驕則斥之。吏狂則抑之。吏怠則警之。吏罪則罰之。
身為一名領導者,如果發現自己的下屬未能得到有效的治理,那麽首先需要反思的便是自身的道德形象是否足夠高大威嚴。一個缺乏良好品德和操守的領導,很難贏得下屬們真心實意的尊重與服從。隻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才能讓下屬們心服口服地跟隨其後。
倘若無法成功地駕馭下屬並使其心甘情願地為己所用,這便充分暴露出作為上司的無能以及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在麵對各種不同性格特點的下屬時,領導者應當靈活運用多種策略手段來應對。
當遇到那些驕傲自大且目中無人的下屬時,必須毫不留情地對其予以嚴厲斥責。要讓他們清楚地認識到這種行為的不當之處,並明白謙遜待人的重要性。對於那些狂妄無忌、忘卻自身身份和分寸的下屬,則需采取強硬措施加以抑製,以免他們愈發肆無忌憚,待到羽翼漸豐之時難以掌控。
此外,一旦察覺到下屬有怠慢工作的跡象,應及時給予嚴肅警告,督促其端正態度、認真履行職責。而當有下屬犯下錯誤時,絕不可姑息縱容,務必嚴格按照相關規定施以相應的責罰,以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如此一來,方能打造出一支紀律嚴明、高效協作的優秀團隊。
明規當守。暗規勿廢焉。君子無為。小人或成焉。
在明文規定之中,明確指出了作為一名領導者應當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地去遵守各項規章製度和法律法規。即便在現實情況中存在著一些所謂的“潛規則”,但我們也完全沒必要將其徹底廢除。畢竟,這些潛規則在某些特定情境下可能已經成為一種約定俗成的行為模式,如果貿然取締,反而可能引發一係列不必要的混亂與動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君子之行有時並不能總是如願以償地獲得理想中的成果。當遇到這種困境時,不妨嚐試轉換一下思路,采用一些看似不那麽光明正大的小人之法。當然,這並非鼓勵大家摒棄道德底線去不擇手段地達成目的,而是說在合法合規且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可以靈活變通策略,以出其不意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從而收獲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成效。
馭才卷二
上馭才焉。下馭庸焉。才不侍昏主。庸不從賢者。
馭才自明。馭庸自謙。舉之勿遺。用之勿苛也。待之勿薄。罰之勿輕也。
領導者所麵臨的挑戰不僅僅局限於管理那些水平稍遜一籌的人員,更為關鍵的是能夠有效地駕馭那些出類拔萃、才華橫溢乃至超越自身的傑出人才。毋庸置疑,一個真正具備卓越才能之人,決然不會心甘情願地追隨著一個自暴自棄、甘願淪為平庸之輩的領導者。反之,一個能力匱乏之人,在追隨賢明睿智且技高一籌的領導者之時,自然而然便會逐漸落伍掉隊。
當麵對那些身懷絕技、天賦異稟的能人誌士時,領導者務必保持目光如炬、洞察入微,不放過任何一絲細微之處。唯有如此,方能精準地洞悉其內心所想、真實意圖以及潛在的優勢與不足。而在對待那些水平相對較低的人員時,則需始終秉持著謙遜溫和的態度,以友善親切的姿態與之交流互動。
身為一名出色的領導者,必須深諳知人善任之道,善於根據下屬各自的特點來合理分配工作任務,並確保對每一位下屬的優點及缺點了然於心,毫無疏漏。在指派下屬執行具體事務之際,切不可過分苛責求全責備,追求所謂的盡善盡美。相反,應當對他們所取得的無論大小功績均給予充分的肯定與鼓勵,以此激發其工作熱情和積極性。與此同時,針對下屬們應得的待遇問題,務必要使其優於同行業的平均水準,從而使得下屬們深感自豪並充滿動力。然而,一旦涉及到需要對下屬實施懲處措施之時,絕不能心慈手軟、猶豫不決,唯有如此,方可確保指令得以順暢貫徹落實,規章製度得以嚴格遵守執行。
馭士卷三
馭人必馭士也。馭士必馭情也。敬士則和。禮士則友。蔑士則亂。辱士則敵。
以文馭士,其術莫掩。以武馭士,其武莫揚。士貴己貴。士賤己賤矣。
管理之道,首重馭下之術,尤其是對於那些既有文化又具才華的下屬,更需巧妙應對。若欲成功駕馭此類下屬,則情感投入不可或缺。唯有在感情方麵多加耕耘,方能收效顯著。
其一,尊敬有加,便能與之和諧共處。對待這些有文化、有才能的下屬時,應心懷敬意,尊重其知識與能力。如此一來,雙方關係自然融洽,團隊氛圍亦將和諧有序。
其二,以禮相待,可成至交好友。給予他們足夠的禮遇,展現出真誠與善意,久而久之,彼此之間便可建立起深厚的友誼。這種友情不僅有助於日常工作中的溝通協作,更能在關鍵時刻發揮重要作用。
然而,倘若我們對其抱以輕蔑態度,必將引發混亂局麵。輕視他們的才華與努力,無疑是對其尊嚴的踐踏,必然招致不滿與抵觸情緒,從而影響整個團隊的穩定與發展。
更進一步說,如果公然侮辱這些下屬,那麽彼此間便會結下仇怨。一旦矛盾激化到如此程度,想要化解恐怕難如登天,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所以,作為管理者,應以坦誠正直、毫不掩飾的姿態去厚待下屬。切記不可玩弄小聰明,妄圖通過一些小手段來操縱人心。即使偶爾需要采取強力威懾的策略,也絕不應在大庭廣眾之下過分炫耀自己的嚴厲。畢竟,每個人皆有自尊心,過度的張揚隻會適得其反。
明智的領導者深知“水漲船高”之理,懂得讓下屬變得富足且尊貴。因為隻有當下屬們獲得成功與提升之時,領導者自身才能隨之更加富有和尊貴。相反地,如果下屬地位卑微、貧賤不堪,那麽領導者亦難以獨善其身,終將陷入更為難堪的境地。
馭忠卷四
忠者直也,不馭則窘焉。忠者烈也,不馭則困焉。
亂不責之。安不棄之。孤則援之。謗則寵之。
私不馭忠。公堪改誌也。賞不馭忠。旌堪勵眾也。
忠誠之人,其性格往往耿直無比,猶如筆直的白楊,倘若你無法巧妙地駕馭他們,那麽終有一日,他們定會令你顏麵盡失。這些忠誠之士,不僅性子直爽,就連脾氣也是相當的暴烈,如果不能及時對他們的脾氣加以匡正,那麽久而久之,他們便極易與自身站到對立麵上去。
尤其是在局勢陷入一片混沌之時,切不可對他們橫加指責。因為一旦如此行事,便等同於將把柄遞予那些蓄意製造混亂之人,從而使得局麵愈發難以收拾。然而,待到局勢得以扭轉,危險漸漸遠去,安定重迴眼前之際,更萬萬不可將他們棄之不顧。而當某些人居心叵測地試圖孤立他們時,作為領導者的你,則需義無反顧地挺身而出,給予他們強有力的支持與援助。同樣地,若是有人惡意誹謗他們,那你應當毫不吝嗇地對其予以表揚,並施以無盡的寵愛。
若你凡事皆從一己之私出發去處理,那麽想要贏得忠直之士的欽佩幾乎是天方夜譚。唯有秉持一顆公心,全心全意地為眾人謀福祉,方可收獲下屬們發自內心的擁護與愛戴。並且,通過合理地獎賞下屬,能夠成功地在他們心中樹立起一個明察秋毫且賞罰分明的光輝形象。如此一來,便能有效地激發整個團隊成員的積極性,促使所有人都心甘情願地為你效犬馬之勞。
馭奸卷五
奸不絕,惟馭少害也。奸不止,惟馭可製也。以利使奸。以智防奸。以力除奸。以忍容奸。
君子不計惡。小人不慮果。罪隱不發。罪昭必懲矣。
自古以來,奸邪之徒便如同附骨之疽一般難以根除。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社會怎樣發展,這些心懷叵測之人總是如幽靈般潛伏在各個角落。然而,若能敏銳地洞察其行跡,並謹慎地應對,便能將他們所帶來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
需知,奸邪之輩猶如貪婪的餓狼,他們的破壞力永不停歇。若想阻止其惡行蔓延,就必須對症下藥。通常來說,以利益作為誘餌便可驅使此類人為己所用,但與此同時,絕不能放鬆對他們的戒備之心,需時刻保持高度警覺並機智地設下防備措施。
當然,在某些情況下,如果尚未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徹底鏟除奸邪勢力,那麽不妨暫時采取一種點到即止的容忍策略。這種策略並非懦弱與退縮,而是一種權宜之計,等待最佳時機的到來。待到時機成熟之際,務必果斷出手,以雷霆萬鈞之勢將這股邪惡力量一舉消滅,絕不留絲毫後患。
與此相反,真正的君子向來秉持著正直善良的品性,他們不屑於主動去算計那些作惡多端的小人。而小人們行事往往肆意妄為,全然不顧及後果。因此,當這些人的罪行尚未昭然於世,未引起眾人公憤之時,切不可輕舉妄動。因為過早動手可能會打草驚蛇,甚至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可一旦他們的惡行積累到罪大惡極、天怒人怨的地步,那就無需再有半分猶豫,應當毫不猶豫地給予嚴厲製裁,讓正義得以伸張,令世間恢複清明。
馭智卷六
智不服愚也。智不拒誠也。智者馭智,不以智取。尊者馭智,不以勢迫。強者馭智,不以力較。
智不及則納諫。事不興則恃智。不忌其失。惟記其功。智不負德者焉。
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充滿智慧並且具備卓越能力的人,通常情況下是絕對不可能對一個愚笨無能的領導者心生欽佩之情的。然而,事情往往並非如此簡單,如果這位領導者能夠展現出十足的誠意,那麽即使是那些自視甚高的智者與能人,恐怕也難以斷然拒絕其請求。
對於一個真正擁有大智慧的領導者而言,當其需要駕馭那些同樣富有能力的下屬之時,從來都不會愚蠢到去與他們比試誰更具智慧或者更強的能力。因為這樣做不僅毫無意義,反而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矛盾與衝突。而一個真正處於高位、具有崇高地位的領導者,在管理那些有能力的下屬時,更是深知以威勢相壓絕非明智之舉。這種威壓或許能在短時間內迫使下屬服從,但從長遠來看,必然會導致人心背離。至於那些真正強大的領導者,則更加明白依靠蠻力來迫使有能力的下屬屈服是多麽不明智的行為。這種做法隻會激發下屬的反抗情緒,最終得不償失。
當領導者遭遇困境或麵臨棘手難題之際,應當善於調動起聰明下屬們的積極性,鼓勵他們踴躍地提出各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正所謂“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通過廣泛收集眾人的智慧,充分汲取各方之長,往往能夠找到最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反之,倘若領導者自身缺乏足夠的能力來推動事業不斷發展壯大,此時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將部分權力下放給那些經過嚴格考察、值得信賴且確實具備相應能力的人,借助他們的力量幫助自己達成目標。在此過程中,切不可對這些人的偶爾失誤過於苛責,而是要時常將他們所取得的功績掛在嘴邊予以讚揚和肯定。畢竟,隻有給予下屬充分的信任與支持,才能激發出他們最大的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此外,一個真正具備智慧的下屬,是決然不會輕易背叛那位擁有極高道德品質的領導者的。因為這樣的領導者以身作則,其所散發出的人格魅力足以令下屬心悅誠服,並心甘情願地追隨其後。
馭愚卷七
愚者不悟,詐之。愚者不智,謀之。愚者不慎,誤之。
君子馭愚,施以惠也。小人馭愚,施以諾也。馭者勿愚也。大任不予。小諾勿許。蹇則近之。達則遠之矣。
在這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存在著一類被稱之為愚昧之人的群體。這類人的思維相對狹隘,缺乏足夠的悟性和洞察力。因此,如果想要從他們那裏獲取一些信息或者達成某種目的,可以大膽地采用“詐術”。因為對於這些沒有悟性的人來說,正常的詢問可能難以奏效,但一旦使用欺詐手段,便有可能讓他們在慌亂之中吐露實情。
愚昧之人通常也是缺少智慧的,正因如此,我們完全能夠將其視為突破難關的關鍵所在。由於他們常常表現得粗心大意且不夠細心,所以隻需略施小計就能輕易地誤導他們。
然而,不同類型的人在駕馭愚昧者時所采取的方式卻有所差異。君子們注重以小恩小惠來籠絡人心,通過給予實際的利益來換取對方的順從與配合;而那些心術不正的小人,則善於運用空口白話做出種種承諾,即使這些諾言最終無法兌現,也足以讓愚昧之人深信不疑並乖乖聽從指揮。
但需要注意的是,倘若身為愚昧之人的領導者,務必避免犯下一係列嚴重的錯誤。首先,至關重要的職位絕對不能托付於他們,否則極有可能因他們的無能或失誤而導致整個局麵陷入混亂不堪的境地。其次,對於他們憑借些許小聰明謀取到的蠅頭小利,切不可予以鼓勵,以免助長這種不良風氣。再者,當自身事業遭遇困境之時,應當多多親近這些愚昧之人。畢竟,相較於精明能幹之士,愚笨之人幾乎不存在任何威脅,反倒還能借助善待他們的舉動來樹立起自己良好的聲譽——連一個如此笨拙的人,領導都能對他關愛有加,這無疑會令旁人對這位領導心生敬意。可一旦事業蓬勃發展、蒸蒸日上之際,就要適當與之保持距離了,以防他們因過度依賴而成為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馭心卷八
不知其心,不馭其人也。不知其變,不馭其時也。君子拒惡。小人拒善。
明主識人。庸主進私。不惜名。勿吝財。莫嫌仇。人皆堪馭焉。
當我們對一個人尚未做到詳盡地了解時,包括其內心真實的想法、所具備的能力水平、獨特的性格特點以及手中掌握的各類資源等方麵,如果貿然就想要去掌控和駕馭此人,那往往會事與願違。因為缺乏足夠深入的認知,我們很可能無法準確把握對方的行為模式和反應方式,從而導致一係列意想不到的問題產生。
同樣地,假如不清楚這個人在各種各樣複雜多變的情境之下究竟會有著怎樣的具體表現,那麽此時也切不可輕率地嚐試去駕馭他。畢竟隻有充分知曉了其應對不同狀況的態度和舉措之後,我們才能夠較為精準地預估並引導事情的發展走向。
而要想正確地評判一個人是否屬於有道德的君子呢?通常來說,這類人士會堅決抵製采用任何不正當或卑劣的手段去行惡之事。他們秉持著高尚的品德操守,堅守正道,對於那些違背良心和倫理道德的行為嗤之以鼻,並始終保持著遠離惡行的堅定立場。
反之,如果麵對的是品行不佳的小人,情況則大相徑庭。此類人心術不正,為達目的可以不擇一切手段,哪怕這些方法本身就是邪惡且不光彩的,他們也絲毫不會有所顧忌,甚至還會樂此不疲地加以運用以滿足自己自私自利的欲望。所以說,在與人交往或者試圖掌控他人之前,一定要先全麵透徹地了解對方才行啊!
最後感謝大明首輔張居正提供的高階智慧,為他送上一首詩和詞。
致敬良師。
詩:
孤雪行
漫天風雪繞城樓,
九重寥廓影悠悠。
一身赤心朝天去,
扶傾大廈守中州。
寒衣未覺霜侵骨,
鐵膽猶將國運謀。
萬曆春秋誰共歎,
千秋功業此人留。
詞:
滿江紅·孤勇張居正
天降寒冬,風雪夜,孤臣獨往。
望闕下,紅衣映雪,步履鏗鏘。
扶世大廈千鈞力,繼朝王命百代長。
歎忠魂,多少血成章,心如炬。
乾坤重,肩自扛;山河險,誌尤剛。
敢以孤身立,天下安邦。
千古一相垂青史,萬世風流振國綱。
誰言天公不好客,送孤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