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更出乎意料的是,是他話裏的「早知」二字。
原本流動的時間,在地坼天崩後,仿佛乍然而止。
冬夜本就萬籟俱寂。
而這片靜默,無聲,讓一切皆像是被定住了一般。
崔稚晚亦隨之,驀然僵愣當場。
第75章 進伍
景隆十九年,二月。
自有孕後,雖細心嗬護卻始終被各種不適纏身的崔稚晚終是未能保住肚子中的那個還未成型的小生命。
隨之而來更加嚴重的後果,便是她自己亦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承恩殿裏裏外外匯聚了從宮廷到民間,所有太子殿下能尋得到杏林高手,可即便如此,太子妃仍舊數次性命垂危。
好幾迴,李暻已經幾乎感覺不到她的氣息,心跳、脈搏亦微弱到仿佛隨時會消失不見。
那一刻,他便清楚,子嗣又有何重要,李暻有崔稚晚,已然足夠。
雖眾位醫者最終還是將奄奄一息的太子妃從閻羅王手裏搶了迴來,可素來直言的孫醫正那時便已明確告訴他,「奪迴」和「治癒」之間,從來皆是天壤之別。
李暻這才第一次聽說,早在崔稚晚未入東宮之前,她的身體便極有可能已是強弩之末。
見太子殿下沉默,孫醫正好像還怕自己說的不夠明白,搔了搔白頭,又再次開口道:
「太子妃這身體,就好似一隻早已被摔得粉碎的酒盞,雖被絕世名手竭盡全力重新拚合在一起,可仍舊漏洞百出。置於其中的酒,哪有不流幹的道理,不過早晚而已。
「老朽能做的,也不過是在這隻迴天乏術的杯子能看得見的破損處修補一二,以將終結之日延遲幾許,可是,杯水又如何能挽救車薪。」
袖子之下,太子殿下拳頭早已握到青筋畢露,指節發疼,他冷著臉,不近人情的吩咐道:
「既然如此,阿翁便帶著他們,日日夜夜盯著這酒盞,不眠不休「修補」便是。」
「夜以繼日?!」
孫醫正嗤笑一聲,道:
「殿下說笑,你可知,就是現下偶做小繕,老臣還需得手下放輕,以免一不留神,讓它當場變迴當初齏粉的模樣。」
見太子盯著尚在沉睡之中的太子妃,不發一言,一副眾醫若不能將她徹底治癒,便一個也不許離開的樣子。
孫醫正竟在恍惚之間,瞧到了幾分先後走前,聖人執著的模樣。
他終是嘆了一口氣,有些生硬的勸慰道:
「人之性命,與諸事無異,強行挽留,於你,雖可得片刻心安,但於她,每時每刻又何嚐不是愈發難熬的苦痛。
「阿善,莫要學你阿耶。」
肝腸寸斷的感覺,原來是這樣。
李暻以為,從自己狠心將遨遊於天地間,自由自在的她強行拽到身邊開始,崔稚晚便再也不會離開。
然而,比隻能遙遙念她,更剜心碎骨的,竟是……
生死相隔。
正是因為知道結果終會如此,所以,太子殿下始終不願讓太子妃知曉,他對她從來執著至此。
李暻怕崔稚晚會憂心種種不可預料的「以後」,而無法安然享受每一個朝夕相處的「今日」。
可他的稚娘實在太過「懂事」,竟想在自己離開之前,先行將他徹底推開。
事到如今,除了她的「捨不得」,李暻隻能通過告訴她一切,求取她的「放不下」,以便繼續挽留她於人世間多待上些許時日。
景隆二十一年,臘月二十四日。
魚肚白悄然起於東方,若隱若現。
太子殿下伸手拍了拍悶在自己頸間的腦袋,輕聲嘆道:
「你我乃是結發夫妻,所以,稚娘,你推不走我的。
「莫說現在,即便真的到了……最後一刻,我亦會寸步不離的守著你。」
李暻說這話時,語氣那麽自然,好像一切皆是天經地義。
卻催的埋頭於他頸間的崔稚晚,淚如雨下。
纏身病痛和百感交集融合在一起,她已幾乎吐不出一個字來,可太子殿下卻還要找她確認:
「崔稚晚,聽到了嗎?」
她隻好用盡力氣,拚命點了點頭,而後湊到他耳邊,「嗯」聲以做迴答。
李暻總算滿意了,垂頭在她額角落了一吻,而後低聲逗她莫哭,溫言哄她入睡。
本就仍在病中的崔稚晚很快便歸於昏沉,可還沒過一刻鍾,她又忽然提聲喚了句「阿善」。
「我在。」剛剛合上雙眸的太子殿下聞言,立刻出聲安撫。
崔稚晚迷迷糊糊,交疊在他腰後的手,忽然在他背上輕拍了兩下,接著便是反覆的低喃:「不疼了,不疼了,睡吧……」
李暻愣了一瞬,才恍然意識到,她並不是再次清醒了過來。
隻是雖在睡夢之中,卻又想起了他方才說過自己「頭疼」。
五日過去。
午後,太子妃再次因高熱難退,陷入短暫的昏迷之中。
彼時,李暻正抽出片刻空閑,在承恩殿近旁的狹小偏殿處理片刻拖延不了的緊急要務。
聽聞崔稚晚的狀況,他提步當即返迴。
誰知,太子殿下連「稚娘」都還未說出口,隻是指尖在她額上觸了一瞬,崔稚晚便立刻睜開了眼睛。
眸中還沒有重新聚起神來,她就啞著聲音,下意識道:「我沒事。」<hr>
原本流動的時間,在地坼天崩後,仿佛乍然而止。
冬夜本就萬籟俱寂。
而這片靜默,無聲,讓一切皆像是被定住了一般。
崔稚晚亦隨之,驀然僵愣當場。
第75章 進伍
景隆十九年,二月。
自有孕後,雖細心嗬護卻始終被各種不適纏身的崔稚晚終是未能保住肚子中的那個還未成型的小生命。
隨之而來更加嚴重的後果,便是她自己亦一隻腳踏進了鬼門關。
承恩殿裏裏外外匯聚了從宮廷到民間,所有太子殿下能尋得到杏林高手,可即便如此,太子妃仍舊數次性命垂危。
好幾迴,李暻已經幾乎感覺不到她的氣息,心跳、脈搏亦微弱到仿佛隨時會消失不見。
那一刻,他便清楚,子嗣又有何重要,李暻有崔稚晚,已然足夠。
雖眾位醫者最終還是將奄奄一息的太子妃從閻羅王手裏搶了迴來,可素來直言的孫醫正那時便已明確告訴他,「奪迴」和「治癒」之間,從來皆是天壤之別。
李暻這才第一次聽說,早在崔稚晚未入東宮之前,她的身體便極有可能已是強弩之末。
見太子殿下沉默,孫醫正好像還怕自己說的不夠明白,搔了搔白頭,又再次開口道:
「太子妃這身體,就好似一隻早已被摔得粉碎的酒盞,雖被絕世名手竭盡全力重新拚合在一起,可仍舊漏洞百出。置於其中的酒,哪有不流幹的道理,不過早晚而已。
「老朽能做的,也不過是在這隻迴天乏術的杯子能看得見的破損處修補一二,以將終結之日延遲幾許,可是,杯水又如何能挽救車薪。」
袖子之下,太子殿下拳頭早已握到青筋畢露,指節發疼,他冷著臉,不近人情的吩咐道:
「既然如此,阿翁便帶著他們,日日夜夜盯著這酒盞,不眠不休「修補」便是。」
「夜以繼日?!」
孫醫正嗤笑一聲,道:
「殿下說笑,你可知,就是現下偶做小繕,老臣還需得手下放輕,以免一不留神,讓它當場變迴當初齏粉的模樣。」
見太子盯著尚在沉睡之中的太子妃,不發一言,一副眾醫若不能將她徹底治癒,便一個也不許離開的樣子。
孫醫正竟在恍惚之間,瞧到了幾分先後走前,聖人執著的模樣。
他終是嘆了一口氣,有些生硬的勸慰道:
「人之性命,與諸事無異,強行挽留,於你,雖可得片刻心安,但於她,每時每刻又何嚐不是愈發難熬的苦痛。
「阿善,莫要學你阿耶。」
肝腸寸斷的感覺,原來是這樣。
李暻以為,從自己狠心將遨遊於天地間,自由自在的她強行拽到身邊開始,崔稚晚便再也不會離開。
然而,比隻能遙遙念她,更剜心碎骨的,竟是……
生死相隔。
正是因為知道結果終會如此,所以,太子殿下始終不願讓太子妃知曉,他對她從來執著至此。
李暻怕崔稚晚會憂心種種不可預料的「以後」,而無法安然享受每一個朝夕相處的「今日」。
可他的稚娘實在太過「懂事」,竟想在自己離開之前,先行將他徹底推開。
事到如今,除了她的「捨不得」,李暻隻能通過告訴她一切,求取她的「放不下」,以便繼續挽留她於人世間多待上些許時日。
景隆二十一年,臘月二十四日。
魚肚白悄然起於東方,若隱若現。
太子殿下伸手拍了拍悶在自己頸間的腦袋,輕聲嘆道:
「你我乃是結發夫妻,所以,稚娘,你推不走我的。
「莫說現在,即便真的到了……最後一刻,我亦會寸步不離的守著你。」
李暻說這話時,語氣那麽自然,好像一切皆是天經地義。
卻催的埋頭於他頸間的崔稚晚,淚如雨下。
纏身病痛和百感交集融合在一起,她已幾乎吐不出一個字來,可太子殿下卻還要找她確認:
「崔稚晚,聽到了嗎?」
她隻好用盡力氣,拚命點了點頭,而後湊到他耳邊,「嗯」聲以做迴答。
李暻總算滿意了,垂頭在她額角落了一吻,而後低聲逗她莫哭,溫言哄她入睡。
本就仍在病中的崔稚晚很快便歸於昏沉,可還沒過一刻鍾,她又忽然提聲喚了句「阿善」。
「我在。」剛剛合上雙眸的太子殿下聞言,立刻出聲安撫。
崔稚晚迷迷糊糊,交疊在他腰後的手,忽然在他背上輕拍了兩下,接著便是反覆的低喃:「不疼了,不疼了,睡吧……」
李暻愣了一瞬,才恍然意識到,她並不是再次清醒了過來。
隻是雖在睡夢之中,卻又想起了他方才說過自己「頭疼」。
五日過去。
午後,太子妃再次因高熱難退,陷入短暫的昏迷之中。
彼時,李暻正抽出片刻空閑,在承恩殿近旁的狹小偏殿處理片刻拖延不了的緊急要務。
聽聞崔稚晚的狀況,他提步當即返迴。
誰知,太子殿下連「稚娘」都還未說出口,隻是指尖在她額上觸了一瞬,崔稚晚便立刻睜開了眼睛。
眸中還沒有重新聚起神來,她就啞著聲音,下意識道:「我沒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