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大概永遠不會想到,太子殿下少時頻繁的與李萬隆相約打馬球,從來都不是「不經意」。
李暻從一開始便是「別有目的」。
所以,既然她已經應下了,他當然不可能僅因崔遇三言兩語,便放過唯一一個將崔稚晚帶到自己身邊的機會。
可崔三郎的話,還是悄悄的鑽進了他的心裏。
從成親的第一日起,李暻便清楚的知道,崔稚晚千辛萬苦奔赴而來,想要見的從來不是自己。
而是那個她以為的,她聽說的,她用想像堆砌而起又在腦子裏摹畫無數遍的「太子殿下」。
為了搏她歡喜,為了讓她不悔,為了使她心甘情願的留在自己身邊,李暻願意將她喜歡的人送給她。
因為,他要的,從來皆是全部的崔稚晚。
景隆二十一年,臘月二十三日。
時間悄然已至午後。
太子妃因受了寒,早已提不起力氣去爭執。
而太子殿下亦從頭到尾,皆沒有高聲說過一句話。
此時,若是有人從遠處窺探,恐怕也隻會當他們正在如往常一般閑聊幾句家常。
可誰又能想到此刻,這兩個人竟在用那樣平靜的語氣,一刀一刀,狠狠地戳向對方的心口。
方才李暻話音一落,崔稚晚當即便懂了他的意思。
她隻覺方才插入心中的刺,忽然猛烈的攪動了起來,似乎不將那裏搗碎成血肉模糊的一團,便不肯罷休一般。
眼前已經被湧上的淚糊到朦朧一片,崔稚晚低聲喃喃道:
「是啊,般般喜歡的,從來隻有「阿善」。」
午後一縷的陽光穿過敞開的窗子投進了屋內,落到了她的眼前。
崔稚晚忽而忍不住伸手,想要握住它。
可是太陽和光,明明都還在原地,為什麽掌心一收,便成了一團黑暗呢?
崔稚晚想,大概是因為,從一開始便是她錯了吧。
李暻從來不是她昏暗天空中的唯一亮著的點點疏星。
太子殿下,他分明是這太陽。
而現在崔稚晚,卻連他的光都已經抓不住了。
想及此,她收迴探向虛空的手掌,望向太子殿下,饒是艱難,卻終是將方才的那句話完整擠出:
「所以,李暻,
「我……不要你了。」
第73章 進叄
熟悉東宮的人皆會知道,你若能看出太子是喜是怒,那隻會是因為,他想讓你知曉,自己是對是錯,接下來又該怎麽做。
習慣使然,李暻真正的情緒從來藏得滴水不漏,絕不會給任何人察覺的機會。
所以,此刻的崔稚晚雖能看見他收斂了所有表情,不發一言的起身離開,卻無從得知太子殿下到底心緒幾何。
若不是,推門走出之前,他留下了那句:
「你從來……都沒有要過「我」。」
崔稚晚大概永遠無法確定,自己這一次,是真的傷透了李暻的心。
所以,他們二人,到此便是……「徹底結束」了嗎?
太子妃隻覺心中大片大片皆是無處安放的茫然。
她的雙眸逐漸灰黯,兜兜轉轉間,終是落在不知名的地方,而臉色也愈發蒼白了起來。
李暻剛一步出承恩殿,便覺凜冽的冷風迎麵襲來,一時分不清到底是因為日頭偏斜,還是心中荒涼。
想及方才寢宮內的溫度,他招手吩咐玄序著人去取「瑞炭」來。
也是在此時,太子殿下才驀然發現廊下不知何時多了一排麵色戰戰兢兢的醫官。
「怎麽現在才至?」
聽這問話,玄序便知方才來時,殿下竟沒注意到承恩殿門外站了一堆人,也不知是步子邁得實在太快,還是彼時心緒亂了。
於是,他當即上前稟道:
「一早便候著了,隻是娘子說在太極宮中時,太醫署的醫正已看過,就讓他們退下了。」
可誰都知道,一至寒冬,太子妃的身體哪怕受了點涼風都極有可能臥床難起,更何況眼下還是落入了混雜著寒冰的湖中。
眼下,且不說今歲年節能不能照常休假,為防止隨時有可能出現的惡化,最起碼這幾日,典藥局必須時時有人在此,日夜輪守。
這本就是東宮的慣例。
所以,幾位醫官哪裏敢真的離開。
不過,畢竟無法違抗太子妃的吩咐,他們隻得聚在殿外廊下,以便隨時聽候太子殿下差遣。
李暻聞言,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竟因心亂,眼盲至如此地步。
他抬手在眉心處按壓了幾下,才開口吩咐道:
「讓他們去偏殿候著,再讓人速去崇德坊將太子妃的情況告知孫醫正。」
年節將至,這老翁早早便告假在家,已許多日不曾出現在太醫署。
想來這時,也隻有提及「崔稚晚」,才能勞煩這尊大佛費神趕來東宮一趟了。
取暖、醫藥皆已安排妥當,可剛剛明明心中好似掖著無窮火氣,又恐不自覺表露出迫人的氣勢嚇到崔稚晚,這才疾步出走承恩殿的李暻,卻還是沒有任何要舉步走遠的意思。
立於廊下,他抬眼,恰見遠處宮牆之上,寒雲似廣幕低垂。
忽而,急風驟起,驚得一行鴻雁失序。
就這樣沉默的凝視了片刻,太子殿下終是再次開了口,卻是在道:
<hr>
李暻從一開始便是「別有目的」。
所以,既然她已經應下了,他當然不可能僅因崔遇三言兩語,便放過唯一一個將崔稚晚帶到自己身邊的機會。
可崔三郎的話,還是悄悄的鑽進了他的心裏。
從成親的第一日起,李暻便清楚的知道,崔稚晚千辛萬苦奔赴而來,想要見的從來不是自己。
而是那個她以為的,她聽說的,她用想像堆砌而起又在腦子裏摹畫無數遍的「太子殿下」。
為了搏她歡喜,為了讓她不悔,為了使她心甘情願的留在自己身邊,李暻願意將她喜歡的人送給她。
因為,他要的,從來皆是全部的崔稚晚。
景隆二十一年,臘月二十三日。
時間悄然已至午後。
太子妃因受了寒,早已提不起力氣去爭執。
而太子殿下亦從頭到尾,皆沒有高聲說過一句話。
此時,若是有人從遠處窺探,恐怕也隻會當他們正在如往常一般閑聊幾句家常。
可誰又能想到此刻,這兩個人竟在用那樣平靜的語氣,一刀一刀,狠狠地戳向對方的心口。
方才李暻話音一落,崔稚晚當即便懂了他的意思。
她隻覺方才插入心中的刺,忽然猛烈的攪動了起來,似乎不將那裏搗碎成血肉模糊的一團,便不肯罷休一般。
眼前已經被湧上的淚糊到朦朧一片,崔稚晚低聲喃喃道:
「是啊,般般喜歡的,從來隻有「阿善」。」
午後一縷的陽光穿過敞開的窗子投進了屋內,落到了她的眼前。
崔稚晚忽而忍不住伸手,想要握住它。
可是太陽和光,明明都還在原地,為什麽掌心一收,便成了一團黑暗呢?
崔稚晚想,大概是因為,從一開始便是她錯了吧。
李暻從來不是她昏暗天空中的唯一亮著的點點疏星。
太子殿下,他分明是這太陽。
而現在崔稚晚,卻連他的光都已經抓不住了。
想及此,她收迴探向虛空的手掌,望向太子殿下,饒是艱難,卻終是將方才的那句話完整擠出:
「所以,李暻,
「我……不要你了。」
第73章 進叄
熟悉東宮的人皆會知道,你若能看出太子是喜是怒,那隻會是因為,他想讓你知曉,自己是對是錯,接下來又該怎麽做。
習慣使然,李暻真正的情緒從來藏得滴水不漏,絕不會給任何人察覺的機會。
所以,此刻的崔稚晚雖能看見他收斂了所有表情,不發一言的起身離開,卻無從得知太子殿下到底心緒幾何。
若不是,推門走出之前,他留下了那句:
「你從來……都沒有要過「我」。」
崔稚晚大概永遠無法確定,自己這一次,是真的傷透了李暻的心。
所以,他們二人,到此便是……「徹底結束」了嗎?
太子妃隻覺心中大片大片皆是無處安放的茫然。
她的雙眸逐漸灰黯,兜兜轉轉間,終是落在不知名的地方,而臉色也愈發蒼白了起來。
李暻剛一步出承恩殿,便覺凜冽的冷風迎麵襲來,一時分不清到底是因為日頭偏斜,還是心中荒涼。
想及方才寢宮內的溫度,他招手吩咐玄序著人去取「瑞炭」來。
也是在此時,太子殿下才驀然發現廊下不知何時多了一排麵色戰戰兢兢的醫官。
「怎麽現在才至?」
聽這問話,玄序便知方才來時,殿下竟沒注意到承恩殿門外站了一堆人,也不知是步子邁得實在太快,還是彼時心緒亂了。
於是,他當即上前稟道:
「一早便候著了,隻是娘子說在太極宮中時,太醫署的醫正已看過,就讓他們退下了。」
可誰都知道,一至寒冬,太子妃的身體哪怕受了點涼風都極有可能臥床難起,更何況眼下還是落入了混雜著寒冰的湖中。
眼下,且不說今歲年節能不能照常休假,為防止隨時有可能出現的惡化,最起碼這幾日,典藥局必須時時有人在此,日夜輪守。
這本就是東宮的慣例。
所以,幾位醫官哪裏敢真的離開。
不過,畢竟無法違抗太子妃的吩咐,他們隻得聚在殿外廊下,以便隨時聽候太子殿下差遣。
李暻聞言,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竟因心亂,眼盲至如此地步。
他抬手在眉心處按壓了幾下,才開口吩咐道:
「讓他們去偏殿候著,再讓人速去崇德坊將太子妃的情況告知孫醫正。」
年節將至,這老翁早早便告假在家,已許多日不曾出現在太醫署。
想來這時,也隻有提及「崔稚晚」,才能勞煩這尊大佛費神趕來東宮一趟了。
取暖、醫藥皆已安排妥當,可剛剛明明心中好似掖著無窮火氣,又恐不自覺表露出迫人的氣勢嚇到崔稚晚,這才疾步出走承恩殿的李暻,卻還是沒有任何要舉步走遠的意思。
立於廊下,他抬眼,恰見遠處宮牆之上,寒雲似廣幕低垂。
忽而,急風驟起,驚得一行鴻雁失序。
就這樣沉默的凝視了片刻,太子殿下終是再次開了口,卻是在道: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