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如此精神異常之人,小般娘子方才的怒火都熄滅了。
原本雨夜噪聲太大,她擔心自己大聲求救不僅不能引來鄰裏幫助,反而會激怒對方,傷害自己。
又念著對比男子,她的力氣更弱,所以才步步以話語引導,想要理清事發的來龍去脈,對症下藥將,將人先趕走再說。
後又因他提及太子殿下……
可此刻,崔稚晚隻覺得自己大概是發了瘋,才深更半夜浪費時間聽他這番胡言亂語。
「既然參加過科舉,你應當不會不知大梁律法,私闖民宅可是要挨笞刑的。」她不再繞彎子,徑直走到門邊,道:
「你若現在不趕緊走,我可要報官了。」
「你若不答應放棄抄經的差事,我今夜便不走了。」那經生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坐的十分安穩。
甚至,還用頗為意味深長的眼神從上到下的將崔稚晚掃視了一遍,而後揚言道:
「況且,如今你我孤男寡女,即便衙門來人了,我也大可說,是你引誘我來的。
「不知他們是相信我,還是會勸娘子你息事寧人呢?」
明明是兩種可能的結果,可無論怎麽看,最終無事甚至得益的都是同一人。
崔稚晚聞言,當即怒火中燒,以至於渾身都在剎那間抑製不住的發起抖來。
即便她也知道,對方這套說辭,並非空穴來風,可彼時的小般娘子還遠遠沒有學會如何在氣急敗壞之時,微笑隱忍。
於是,她又冷著臉,吼了一聲:「出去!」
「若是娘子你不怕今日之後鄰裏的閑言碎語,就盡管去報官吧。」經生還是渾不在意,一副隨她便的模樣,可是,話畢,他拿起茶杯的手卻隱隱有些顫動。
「你以為我會怕?」崔稚晚見狀,忽得嗤笑一聲,篤定無比的道:「清者自清!之後的公道,我豁出一切也會為自己討迴來。」
言罷,她轉身取過牆上掛著的青箬笠,抬步朝著門外走去。
那經生見她毫無畏懼之色,本就是強撐的振作當即潰敗,繼而一瀉千裏。
他再也坐不下去,直直朝著已經走至門邊的崔稚晚便沖了過來。
眼見對方撲至麵前捉拽自己,小般娘子下意識的揮動手中的雨帽要將伸過來的手打開。
幾個迴合甩打之後,箬笠終是被經生死死攥在掌心之中。
崔稚晚一邊退後一邊死命掙紮,就在躲閃推拉之間,她忽覺左腳所踩的位置好似朝下沉了一下。
可根本來不及去看,她便因被門檻絆到,本就張滿力氣朝後的身體再也無法穩住,崔稚晚在感覺要仰麵倒下的瞬間,幾乎是下意識的鬆開了手中箬笠,轉身妄圖在摔下時以手掌撐住地麵。
結果當然以失敗告終,最終她整個右臂壓在身下,狠狠地栽出了門外,沒剎住的腦袋亦磕在泥地裏。
等她從疼痛中緩過神,艱難的撐著直起上半身,迴頭朝屋內看去時,在長安市井中平淡且充實的生活從此便被擊碎成了粉末。
這麽多年來,崔稚晚一次又一次的墜在噩夢裏,難以逃脫,是因為她低頭便可見自己滿手是血,是因為被她迷迷糊糊間殺死的人轉眼便消失不見……
可她無法開口向包括李暻在內的任何人重提當年之事,卻是因為她清清楚楚的記得,當日被誤殺在房內的,既非盜,亦非賊。
雖然還隻是個候補,但進士及第便是官身。
不管那個經生是如何無故私闖民宅在先,後又怎樣滿嘴胡言亂語,皆已死無對證。
這世上唯一能查得到的事實,隻剩下了一件。
便是,他是個「官」。
而民殺官的罪名,叫做……
「謀逆犯上」。
第55章 圩伍
崔稚晚,一個號稱「長於清河崔氏嚴厲管教之下」的貴女,不僅捏造了成為太子妃前長達七年的行蹤,竟然還身負著「謀逆犯上」且「畏罪潛逃」的罪名。
即便這段過往,隻有她與竇旬知道,可它始終都是一個逃不開、躲不掉的夢魘,自發生之日起,就已在她的心頭擰成了一個死結,無時無刻不在糾纏著她。
而此事,一旦被人揭穿,又將會給東宮帶來怎樣的攻訐,甚至災禍,自嫁給李暻起,崔稚晚連想都不敢去想。
可偏偏,今日與李暕的短暫交鋒,卻讓她不得不去「想」。
因為,他不僅知道長安市井中曾經有一個「崔小般」存在,更是這世上第二個親耳聽她承認過自己手底有命案的人。
景隆十七年,七月。
滿載交易而來貨物的商隊,離開庭州已有一個日夜的腳程,他們正在返迴長安的路上。
彼時,正值寒蟬淒切之時,秋風蕭疏,惹得人難免有些瑟瑟之意。
更何況,長久以來被寒症所擾的崔稚晚前幾日的突起的病還未完全轉好。
可惜行至中途,前後皆無可靠的落腳之處,她所在的商隊隻得同其他人一樣宿營在平緩的山坡之上。
而原本一直與她同行的竇旬,這時卻因留在庭州與人周旋,而不在隊中。
兩日前,過所中的問題被當地某個官員察覺,可他既不揭穿,卻也遲遲不肯下發公驗。
幾次三番的「敬禮」皆沒能讓對方鬆口,胃口這樣大,為防橫生枝節,竇旬隻好一邊順著對方的意思,不停以利誘之,一邊花大價錢買通守城的官兵,趁著城門關閉前的最後一刻,讓崔稚晚帶著商隊中幾個精銳好手和一部分貨物先行離開。<hr>
原本雨夜噪聲太大,她擔心自己大聲求救不僅不能引來鄰裏幫助,反而會激怒對方,傷害自己。
又念著對比男子,她的力氣更弱,所以才步步以話語引導,想要理清事發的來龍去脈,對症下藥將,將人先趕走再說。
後又因他提及太子殿下……
可此刻,崔稚晚隻覺得自己大概是發了瘋,才深更半夜浪費時間聽他這番胡言亂語。
「既然參加過科舉,你應當不會不知大梁律法,私闖民宅可是要挨笞刑的。」她不再繞彎子,徑直走到門邊,道:
「你若現在不趕緊走,我可要報官了。」
「你若不答應放棄抄經的差事,我今夜便不走了。」那經生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模樣,坐的十分安穩。
甚至,還用頗為意味深長的眼神從上到下的將崔稚晚掃視了一遍,而後揚言道:
「況且,如今你我孤男寡女,即便衙門來人了,我也大可說,是你引誘我來的。
「不知他們是相信我,還是會勸娘子你息事寧人呢?」
明明是兩種可能的結果,可無論怎麽看,最終無事甚至得益的都是同一人。
崔稚晚聞言,當即怒火中燒,以至於渾身都在剎那間抑製不住的發起抖來。
即便她也知道,對方這套說辭,並非空穴來風,可彼時的小般娘子還遠遠沒有學會如何在氣急敗壞之時,微笑隱忍。
於是,她又冷著臉,吼了一聲:「出去!」
「若是娘子你不怕今日之後鄰裏的閑言碎語,就盡管去報官吧。」經生還是渾不在意,一副隨她便的模樣,可是,話畢,他拿起茶杯的手卻隱隱有些顫動。
「你以為我會怕?」崔稚晚見狀,忽得嗤笑一聲,篤定無比的道:「清者自清!之後的公道,我豁出一切也會為自己討迴來。」
言罷,她轉身取過牆上掛著的青箬笠,抬步朝著門外走去。
那經生見她毫無畏懼之色,本就是強撐的振作當即潰敗,繼而一瀉千裏。
他再也坐不下去,直直朝著已經走至門邊的崔稚晚便沖了過來。
眼見對方撲至麵前捉拽自己,小般娘子下意識的揮動手中的雨帽要將伸過來的手打開。
幾個迴合甩打之後,箬笠終是被經生死死攥在掌心之中。
崔稚晚一邊退後一邊死命掙紮,就在躲閃推拉之間,她忽覺左腳所踩的位置好似朝下沉了一下。
可根本來不及去看,她便因被門檻絆到,本就張滿力氣朝後的身體再也無法穩住,崔稚晚在感覺要仰麵倒下的瞬間,幾乎是下意識的鬆開了手中箬笠,轉身妄圖在摔下時以手掌撐住地麵。
結果當然以失敗告終,最終她整個右臂壓在身下,狠狠地栽出了門外,沒剎住的腦袋亦磕在泥地裏。
等她從疼痛中緩過神,艱難的撐著直起上半身,迴頭朝屋內看去時,在長安市井中平淡且充實的生活從此便被擊碎成了粉末。
這麽多年來,崔稚晚一次又一次的墜在噩夢裏,難以逃脫,是因為她低頭便可見自己滿手是血,是因為被她迷迷糊糊間殺死的人轉眼便消失不見……
可她無法開口向包括李暻在內的任何人重提當年之事,卻是因為她清清楚楚的記得,當日被誤殺在房內的,既非盜,亦非賊。
雖然還隻是個候補,但進士及第便是官身。
不管那個經生是如何無故私闖民宅在先,後又怎樣滿嘴胡言亂語,皆已死無對證。
這世上唯一能查得到的事實,隻剩下了一件。
便是,他是個「官」。
而民殺官的罪名,叫做……
「謀逆犯上」。
第55章 圩伍
崔稚晚,一個號稱「長於清河崔氏嚴厲管教之下」的貴女,不僅捏造了成為太子妃前長達七年的行蹤,竟然還身負著「謀逆犯上」且「畏罪潛逃」的罪名。
即便這段過往,隻有她與竇旬知道,可它始終都是一個逃不開、躲不掉的夢魘,自發生之日起,就已在她的心頭擰成了一個死結,無時無刻不在糾纏著她。
而此事,一旦被人揭穿,又將會給東宮帶來怎樣的攻訐,甚至災禍,自嫁給李暻起,崔稚晚連想都不敢去想。
可偏偏,今日與李暕的短暫交鋒,卻讓她不得不去「想」。
因為,他不僅知道長安市井中曾經有一個「崔小般」存在,更是這世上第二個親耳聽她承認過自己手底有命案的人。
景隆十七年,七月。
滿載交易而來貨物的商隊,離開庭州已有一個日夜的腳程,他們正在返迴長安的路上。
彼時,正值寒蟬淒切之時,秋風蕭疏,惹得人難免有些瑟瑟之意。
更何況,長久以來被寒症所擾的崔稚晚前幾日的突起的病還未完全轉好。
可惜行至中途,前後皆無可靠的落腳之處,她所在的商隊隻得同其他人一樣宿營在平緩的山坡之上。
而原本一直與她同行的竇旬,這時卻因留在庭州與人周旋,而不在隊中。
兩日前,過所中的問題被當地某個官員察覺,可他既不揭穿,卻也遲遲不肯下發公驗。
幾次三番的「敬禮」皆沒能讓對方鬆口,胃口這樣大,為防橫生枝節,竇旬隻好一邊順著對方的意思,不停以利誘之,一邊花大價錢買通守城的官兵,趁著城門關閉前的最後一刻,讓崔稚晚帶著商隊中幾個精銳好手和一部分貨物先行離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