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當時未曾多想,左右睡不著,在等待她晨起的間隙裏實在閑著沒事,他便將這本不算厚的小冊子通覽了一遍。
也就是說,李暻其實是在崔稚晚醒來後,故意岔開話題,又假裝無意將書冊收迴,卻下意識的放在了離自己最遠的角落,還故意壓了一角在枕下,才開始心中生疑的。
疑問有三。
其一,在長安城書行抄書匠中普遍流行的板正字體間,書中某一頁突兀的出現過幾行鋒芒畢露的行書。用筆硬朗勁挺,似是刀刃淩空剔出,能看出定是從小下了極大的苦功臨王逸少。
偏巧,據他所知,崔稚晚承襲其父崔方禮的偏好,自幼便開始摹習二王,小小年紀便已寫的很是不錯。
為解此疑惑,他便隨口暗示薛玉珂藉口請教,試了她一番。
果然,崔稚晚立刻猜到他這個背後指使之人。
於是,一手「何如帖」寫的空有其表,內裏卻毫無精神,顯然是怕他察覺出異常,而故意藏拙。
如此隱瞞,李暻不得不懷疑,那小冊子的「作者」就在他的身邊。
退一萬步,即便文章不是崔稚晚寫的,她最起碼也是因頗喜歡書中內容,所以才自己抄錄了一冊」。
其二,書中以州縣劃分章節,其中,崔稚晚在伊州、沙洲、庭州、西州等數個隸屬河西道的州縣旁,都標了一朵五瓣紅色小花。
興許是因為寫作者的偏愛,書中涉及河西道的不少城鎮,無論是豐富性,還是趣味性,都遠超其他。
所以,她特別的標記,也勉強可以用「格外感興趣」敷衍過去。
其三,整冊書中,不少章節、段落之間出現過意義不明、行數不等的空白,被崔稚晚標紅過的那幾部分尤甚。
這與大多數書行發行的普通書冊那工整有序卻文字密布的抄錄,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但那幾行王逸少筆法,既然已證明崔稚晚手中的這冊遊記絕非市麵上買來的,而是她自己的手抄本。
而每一個人在書寫時,都免不得流露出自己的習慣。
那麽,在每一段意圖表達完整後,留上些許空白,實在也沒有什麽值得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的必要。
因此,第一次見到此書後,李暻雖心中有過懷疑,但也隻是隨口一問,並未與就此同崔稚晚深究下去。
但,這一切在能夠書寫出隱形文字的木櫞汁液出現後,便大不相同了。
太子殿下幾乎在想起太子妃曾在東宮中用這方法寫字的同時,便開始好奇那本「西行遊記」中的許許多多的空白,到底都寫了些什麽。
隻是,因一個關於「呃逆」的傳言,他已將她逗過了頭,惹得崔稚晚咬牙切齒了大半天。
若是此時,他再不合時宜的去揭開另一件可能讓她耳根發燒的往事,隻怕她會當場變作被惹急的兔子。
咬他兩口倒是其次,若是她在過後十天半月皆端著穩重賢淑的大度模樣,一本正經的「殿下」長「殿下」短,李暻可受不了。
於是,他隻得暫時作罷。
隔了幾日,宮中宴席後,恰有聖人親自督釀的馬奶葡萄酒端出。
酒色嫩綠,芳香酷烈,味若醍醐。
李暻飲了數口後,忽問身旁的崔稚晚:「稚娘可知,這酒怎麽來的?」
她當然知道。
景隆十三年,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方紀侯將軍率兵擊滅高昌。
藉此機緣,聖人將馬乳葡萄引進宮中,在內苑種植培育。
與之一同到來的,還有釀酒的配方。
而此刻,他們所飲的葡萄酒,便是聖人在原方基礎上,多次調整嚐試,才研究出來的更適合梁人口味的新酒。
可崔稚晚卻將手中金杯放下,繃著臉孔,木木的迴了句:「不知。」
語氣中,滿滿都是因他明知故問而驟然迸裂出的摻雜著羞澀的怒意。
「哦?」李暻故作詫異,而後笑道:「那定是稚娘未將書冊看仔細,孤記得你那本「西行遊記」裏,分明記錄過此事。」
自「木櫞汁液」的秘密被裴繼衍親手在大理寺公堂眾目睽睽之下揭露起,崔稚晚幾乎日日都在等著李暻提起此事。
她雖不知那日晨間,他到底將那冊書看了多少,但以太子殿下的細膩心思,絕無可能不去注意段落間突兀的空白。
一顆心就這樣懸了許多日,李暻卻始終未曾說過一句,崔稚晚幾乎要以為他打算放自己一馬了。
誰知今日宴後,侍女們端上的偏偏是壺馬奶葡萄酒。
高昌一役,太子殿下亦在軍中。
李暻以此為切入點,同她細細聊聊那冊遊記中的諸多怪異,實在再合適不過。
於是,崔稚晚一見這酒,心中當即「咯噔」了一下。
果然,未等多久,他便連彎都懶得多拐幾下,便將事情挑明。
饒是預料之中,崔稚晚卻還是要嘴硬,甚至帶著點賭氣的挖苦道:「我可沒殿下這般好的記性,見過一次,便能一世難忘。」
實在太過好奇,李暻便裝作沒聽懂她話裏話外拒絕他深究的意思,偏過頭靠近了一些,壓沉聲音同她講:
「無礙,等今日迴了東宮,我陪著你再讀一迴,定讓你日後也如我一般,將這馬奶葡萄酒的來曆記得清清楚楚。」
然後,他便聽見崔稚晚低低「哼」了一聲,短促的鼻音裏似乎流露出了一抹得意。<hr>
也就是說,李暻其實是在崔稚晚醒來後,故意岔開話題,又假裝無意將書冊收迴,卻下意識的放在了離自己最遠的角落,還故意壓了一角在枕下,才開始心中生疑的。
疑問有三。
其一,在長安城書行抄書匠中普遍流行的板正字體間,書中某一頁突兀的出現過幾行鋒芒畢露的行書。用筆硬朗勁挺,似是刀刃淩空剔出,能看出定是從小下了極大的苦功臨王逸少。
偏巧,據他所知,崔稚晚承襲其父崔方禮的偏好,自幼便開始摹習二王,小小年紀便已寫的很是不錯。
為解此疑惑,他便隨口暗示薛玉珂藉口請教,試了她一番。
果然,崔稚晚立刻猜到他這個背後指使之人。
於是,一手「何如帖」寫的空有其表,內裏卻毫無精神,顯然是怕他察覺出異常,而故意藏拙。
如此隱瞞,李暻不得不懷疑,那小冊子的「作者」就在他的身邊。
退一萬步,即便文章不是崔稚晚寫的,她最起碼也是因頗喜歡書中內容,所以才自己抄錄了一冊」。
其二,書中以州縣劃分章節,其中,崔稚晚在伊州、沙洲、庭州、西州等數個隸屬河西道的州縣旁,都標了一朵五瓣紅色小花。
興許是因為寫作者的偏愛,書中涉及河西道的不少城鎮,無論是豐富性,還是趣味性,都遠超其他。
所以,她特別的標記,也勉強可以用「格外感興趣」敷衍過去。
其三,整冊書中,不少章節、段落之間出現過意義不明、行數不等的空白,被崔稚晚標紅過的那幾部分尤甚。
這與大多數書行發行的普通書冊那工整有序卻文字密布的抄錄,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但那幾行王逸少筆法,既然已證明崔稚晚手中的這冊遊記絕非市麵上買來的,而是她自己的手抄本。
而每一個人在書寫時,都免不得流露出自己的習慣。
那麽,在每一段意圖表達完整後,留上些許空白,實在也沒有什麽值得非要問出個子醜寅卯的必要。
因此,第一次見到此書後,李暻雖心中有過懷疑,但也隻是隨口一問,並未與就此同崔稚晚深究下去。
但,這一切在能夠書寫出隱形文字的木櫞汁液出現後,便大不相同了。
太子殿下幾乎在想起太子妃曾在東宮中用這方法寫字的同時,便開始好奇那本「西行遊記」中的許許多多的空白,到底都寫了些什麽。
隻是,因一個關於「呃逆」的傳言,他已將她逗過了頭,惹得崔稚晚咬牙切齒了大半天。
若是此時,他再不合時宜的去揭開另一件可能讓她耳根發燒的往事,隻怕她會當場變作被惹急的兔子。
咬他兩口倒是其次,若是她在過後十天半月皆端著穩重賢淑的大度模樣,一本正經的「殿下」長「殿下」短,李暻可受不了。
於是,他隻得暫時作罷。
隔了幾日,宮中宴席後,恰有聖人親自督釀的馬奶葡萄酒端出。
酒色嫩綠,芳香酷烈,味若醍醐。
李暻飲了數口後,忽問身旁的崔稚晚:「稚娘可知,這酒怎麽來的?」
她當然知道。
景隆十三年,交河道行軍大總管侯方紀侯將軍率兵擊滅高昌。
藉此機緣,聖人將馬乳葡萄引進宮中,在內苑種植培育。
與之一同到來的,還有釀酒的配方。
而此刻,他們所飲的葡萄酒,便是聖人在原方基礎上,多次調整嚐試,才研究出來的更適合梁人口味的新酒。
可崔稚晚卻將手中金杯放下,繃著臉孔,木木的迴了句:「不知。」
語氣中,滿滿都是因他明知故問而驟然迸裂出的摻雜著羞澀的怒意。
「哦?」李暻故作詫異,而後笑道:「那定是稚娘未將書冊看仔細,孤記得你那本「西行遊記」裏,分明記錄過此事。」
自「木櫞汁液」的秘密被裴繼衍親手在大理寺公堂眾目睽睽之下揭露起,崔稚晚幾乎日日都在等著李暻提起此事。
她雖不知那日晨間,他到底將那冊書看了多少,但以太子殿下的細膩心思,絕無可能不去注意段落間突兀的空白。
一顆心就這樣懸了許多日,李暻卻始終未曾說過一句,崔稚晚幾乎要以為他打算放自己一馬了。
誰知今日宴後,侍女們端上的偏偏是壺馬奶葡萄酒。
高昌一役,太子殿下亦在軍中。
李暻以此為切入點,同她細細聊聊那冊遊記中的諸多怪異,實在再合適不過。
於是,崔稚晚一見這酒,心中當即「咯噔」了一下。
果然,未等多久,他便連彎都懶得多拐幾下,便將事情挑明。
饒是預料之中,崔稚晚卻還是要嘴硬,甚至帶著點賭氣的挖苦道:「我可沒殿下這般好的記性,見過一次,便能一世難忘。」
實在太過好奇,李暻便裝作沒聽懂她話裏話外拒絕他深究的意思,偏過頭靠近了一些,壓沉聲音同她講:
「無礙,等今日迴了東宮,我陪著你再讀一迴,定讓你日後也如我一般,將這馬奶葡萄酒的來曆記得清清楚楚。」
然後,他便聽見崔稚晚低低「哼」了一聲,短促的鼻音裏似乎流露出了一抹得意。<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