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到了每月初五這天,程英固定與韓歸真見麵,買入新煉製的丹藥時,他藥癮發作,極有可能在當日便會迫不及待的服上一顆。


    那麽,這一日,便是平昌唯一可以謀劃的機會。


    前提是,她的死,哪怕終將淪為可供程英隨意辯駁篡改之事,也絕不能在掩藏的無聲無息後,被足夠多的時間衝散成不留任何破綻的「逐漸病亡」。


    「平昌公主之死」,一定要在最快的時間內被他人發現,這樣,也許才能因事出緊急,留下足夠多的漏洞。


    而這些漏洞所構成的隱藏的秘密,最好是,但凡認識她的人,皆能看出的「此事有異」。


    兩個月的時間足夠平昌想到,在她死以後,也許根本沒有人會為她討要說法。


    即便如此,她拚盡全力,也定會死之前,讓抱書將自己的最後一封足以「殺死惡鬼」的信,送到它該去的地方。


    第19章 拾玖


    自太極宮歸來後,也許是親眼見證了平昌公主徹底死心的樣子,也許隻是因為至尊之人的不聞不問,所以程英便更加有恃無恐,總之,他對她的看管放鬆了許多。


    這本也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畢竟,平昌從來都清楚,一個人,若是想要獲得有限的自由,便要將自己禁錮在無限的不自由裏。


    在元日漫天的雪中,她既然已經下定決心,要給這一切做個了結。


    那麽,在終局到來之前,她要做的每一步,都必須違逆自己的真心,以期給予對方足夠取信的「順從」。


    然而,讓程英放鬆警惕,隻是後續全部計劃所必須的一個前提而已。


    平昌真正圖謀的第一步,是走出曹國公府,最好能以固定的頻次,出現在到更多人的眼前。


    可惜,即便程英雖不再將她鎖在院子裏,卻也絲毫沒有要放她外出的意思。


    那就意味著她所表演的這種死心塌地的「認命」,不再僅僅要做給她的夫君看,更要呈現在給她的阿家麵前。


    自從程英的兩位兄長戰死沙場後,曹國公夫人整日活在悲切和難安中。


    心無所寄之時,她開始跟隨著平日裏交好的其他貴婦,一同篤信佛教。


    直至今日,阿家除了每日在自己的院子裏念經抄經,每隔十日,她必會去廣慈寺聽歸仁法師講經,為長明燈添香油。


    這是個保持了多年,雷打不動的習慣,也恰是平昌謀劃中最合適的出口。


    從前,在太極宮中,因王賢妃、崔惠妃皆崇佛,平昌便在私下裏也刻苦誦讀了許多經書。


    歸仁法師每次入宮講經,她皆會表現出適當的興趣,以便陪坐在側旁聽。


    若是被問及想法,即便有再多早已準備好的腹稿可以拿來說,平昌也絕對不會為了表現自己去侃侃而談。


    大多數時候她隻是稍稍引經據典,擦著切中要害的邊,淺談上幾句。


    這樣一來,便不會過於出挑,令人生出警惕;也不至於讓人失望,以至於徹底失去了靠近的機會。


    可是,幾次交談之後,歸仁法師還是大加稱讚了她頗有慧根。


    平昌卻清楚,自己哪裏是有「慧根」,她不過是為了不出錯,不露怯,不討人厭煩,便時時刻刻記得「勤能補拙」罷了。


    可暗地「補拙」,明麵上卻不能事事「藏拙」。


    歸仁法師的一聲誇讚,平昌立刻意識到,對於這個新接觸的「佛學」,自己這一次沒有能把握住分寸,好好隱藏。


    好在,她已經試探完畢,以後便能再也不出錯了。


    之所以如此謹慎,不過是因為,偌大的「太極宮」於平昌而言,不過是一個滿是荊棘,卻沒有人會保護她的地方。


    所以,她不能表現的太笨,因為「笨」,意味著沒有可以利用的價值;


    更不能將過多的聰慧展示出來,畢竟,對於宮中的其他人來說,「聰明」便等同於有攻擊性,這會給她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平昌很小的時候便發現,宮宴之上,幾乎所有人都在有意無意間將自己對於食物的偏好掩藏。


    可是,從來沒有人在此事上教導,哪怕是提點過她,既如此,為了藏住這點沒有必要的對他人行為的「敏銳」,她便隻能裝作不知道。


    甚至於為了變成一個「容易看透,沒有威脅」的人,哪怕她對食物本來便沒有什麽偏好,也會故意按照自己提前設想的最符合當下年紀的小娘子喜好去吃喝。


    曾經的平昌傾盡全力,隻為了做一個「萬事剛好」的小娘子,畢竟這是她能在宮中生存,必須懂得的道理,必須要行的路。


    可如今,她既然已經走上在一條沒有歸途的路上,那些不引人注目的恰好,便隻能徹底拋棄了。


    平昌很早便發現,自己要比其他姐妹更會「讀書」一點,而歸仁法師的點撥,更讓她知道,這點天賦在佛學經注之上也十分奏效。


    在年紀尚小時,她已能在不著痕跡間以稚子童言發揮出「點撥」的作用,哄得聖人的兩位寵妃次次聽經學佛,皆要帶上她。


    如今,要用同樣的學問,去對付心願顯而易見、心思簡單非常的曹國公夫人,於平昌而言,自然是輕而易舉。


    加之,她故意展示出極其「聽話」的一麵,仿佛被說服了一般,開始認同起了阿家的許多荒謬言論,甚至在開始不經意之間,隱隱流露出擔心程英殺氣太重,折損壽命的憂慮。<h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辭鳳闕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拾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拾一並收藏辭鳳闕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