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稚晚閉上眼睛,指尖在裙擺來迴輕輕劃過,忽而她將手掌收緊成拳,人卻沒有挪動,任由落日餘暉灑下的最後的一絲光亮鑽入窗中,將她團團籠住。
一個小小的滑動滾過她的嗓間,崔稚晚想:
沒關係的,不管李暻會怎樣做,反正她早已做好了陪他應對所有變數的一切準備。
景隆二十二年,二月。
平昌公主的靈堂從設立的第一天起,便一直不是很太平。
內外守夜的僕從們皆在私下裏嘀嘀咕咕的說,一旦過了子時,經常能在屋子周圍見到重重鬼影,偶爾還會有斷斷續續的嗚咽聲,整夜不休,實在嚇人的很。
程英仗著自己的「委屈」,連明麵上都不願意遮掩,雖被曹國公拘著,不能出去花天酒地,可家中又不缺妾室和侍婢。
讓他為公主守夜,那是絕不可能的。
因此,靈堂有異的風言風語雖傳進耳裏,可他從來懶得聽,更是懶得管。
主家不禁,謠言自然愈演愈烈,什麽夜裏看到棺材晃動,白燭忽然燃起鬼火,公主眼角流出血淚之類的,更是弄得人心惶惶。
於是,但凡入夜,肯守在靈堂裏的,也就隻剩下平昌公主的陪嫁侍女抱書。
入殮的前一夜,子時已過。
連日不得休息的抱書實在受不住,眨眼的倏忽之間,上下眼皮當即被黏住,身體自發自的打起了盹兒。很快,一種驟然踩空的感覺又將她驚醒。
然而,就在這一瞬間的功夫,公主的屍身竟然不翼而飛了。
驚慌失措之下,抱書連叫都叫不出來,下意識隻知道在整件屋子裏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的找。
找啊找,找啊找,找到終於神誌清醒了,她才「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衝出門外去叫人。可惜,大家都躲得遠遠地,她跑了好一會兒,才終於見到了一個可以說話的活人。
然而,她怎麽也沒料到,那僕從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嚇得當即癱軟在地。
片刻後終於爬了起來,抱書還沒再開口說話,他竟高聲喊了句「公主詐屍啦」,而後扭頭跑走,沒一會兒,便消失在了拐角。
好在他這番慌不擇路的邊跑邊咋唿,帶動了好幾個人跟著大唿小叫,而後終於有人想起來去稟報自家五郎君。
可明明應被家主關在府裏,不準出去鬼混的程五郎,今夜終於無聊到不耐煩,早就偷偷溜了出去。
沒辦法,事情最後還是捅到了曹國公程世讓那裏。
府裏這些日子懸忽其懸的傳聞,程世讓略有耳聞,可他本就不信鬼神之說,自然覺得不是捕風捉影,就是有人作祟。
自己的這個麽兒什麽德行,他不是全然不清楚,隻是曹國公為人粗獷,能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往死裏揍他。
可程英從小便被揍的皮實了,又有他阿娘護著,根本毫不畏懼,該幹嘛,還是照幹不誤。
三番四次,曹國公秉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想法,早已懶得理他。
所以,如今,即便是有人裝神弄鬼的嚇唬他,那也全是他活該。
但,守衛嚴密的曹國公府,竟然讓「公主屍體丟失」。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那便不可以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應對了。
且不問「如何丟」,「誰人偷」,「目的是什麽」,明日便是公主下葬的日子,到時候棺材還是空的,豈不是又要讓全長安再一起看曹國公府的笑話?
想及此,程世讓當即下令,人必須要在天亮前找迴來。
即便平昌公主真的「詐屍」了,也總該有個去處,可近一個時辰,府裏各處相關的、無關的人員幾乎皆被盤問了一遍,愣是沒有一個人能迴憶起任何與公主失蹤有關的細枝末節,更別提親眼瞧見屍體去了哪裏。
她確實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
此時,再想起這幾天公主靈堂裏的諸多異常,原本隻是湊熱鬧的瞎說的人心中也開始真的惴惴不安起來。
好不容易府衛終於搜到了一條算不上線索的線索,「公主屍身丟失」的時間恰巧與泔水車進出曹國公府的時間相吻合。
雖然從頭至尾沒人見到公主的屍體被搬運過,可既然眼下沒有別的思路,便隻能姑且一試了。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宵禁未解,按理來說,沒有人能通過坊門離開,可被派出的那一隊府衛沿著大街小巷,幾乎將整個親仁坊翻了個遍,卻始終尋不到那輛去過曹國公的泔水車。
事情仿佛終於有了轉機,卻也在同時,再次陷入死路。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就在程世讓一籌莫展到恨不得跑去找太子殿下求救時,忽然有人來稟報,公主的屍體又迴來了。
據公主侍女抱書和當時陪在她身邊的其他兩個女婢說,她們本來是守在院子裏等消息的,後來覺得外邊的風越來越大,周圍越來越冷,便決定一起迴靈堂裏。
可一推門,便見到一個黑影從後窗戶一閃而過。
一個女婢立刻追過去看,什麽也沒看到。就在這時,抱書和另一個女婢竟齊齊發現,公主又重新躺迴了原位。
這件事處處透露著詭異,程世讓實在想不通深更半夜鬧著送出又送進的一出,目的到底是什麽。
況且,程世讓本就負責守衛長安,所以,他怎麽可能願意相信,自己連自家府邸都守不住,如此戒備之下,還能讓人來去自如。<hr>
一個小小的滑動滾過她的嗓間,崔稚晚想:
沒關係的,不管李暻會怎樣做,反正她早已做好了陪他應對所有變數的一切準備。
景隆二十二年,二月。
平昌公主的靈堂從設立的第一天起,便一直不是很太平。
內外守夜的僕從們皆在私下裏嘀嘀咕咕的說,一旦過了子時,經常能在屋子周圍見到重重鬼影,偶爾還會有斷斷續續的嗚咽聲,整夜不休,實在嚇人的很。
程英仗著自己的「委屈」,連明麵上都不願意遮掩,雖被曹國公拘著,不能出去花天酒地,可家中又不缺妾室和侍婢。
讓他為公主守夜,那是絕不可能的。
因此,靈堂有異的風言風語雖傳進耳裏,可他從來懶得聽,更是懶得管。
主家不禁,謠言自然愈演愈烈,什麽夜裏看到棺材晃動,白燭忽然燃起鬼火,公主眼角流出血淚之類的,更是弄得人心惶惶。
於是,但凡入夜,肯守在靈堂裏的,也就隻剩下平昌公主的陪嫁侍女抱書。
入殮的前一夜,子時已過。
連日不得休息的抱書實在受不住,眨眼的倏忽之間,上下眼皮當即被黏住,身體自發自的打起了盹兒。很快,一種驟然踩空的感覺又將她驚醒。
然而,就在這一瞬間的功夫,公主的屍身竟然不翼而飛了。
驚慌失措之下,抱書連叫都叫不出來,下意識隻知道在整件屋子裏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的找。
找啊找,找啊找,找到終於神誌清醒了,她才「哇」的一聲哭了出來,衝出門外去叫人。可惜,大家都躲得遠遠地,她跑了好一會兒,才終於見到了一個可以說話的活人。
然而,她怎麽也沒料到,那僕從的第一反應,竟然是嚇得當即癱軟在地。
片刻後終於爬了起來,抱書還沒再開口說話,他竟高聲喊了句「公主詐屍啦」,而後扭頭跑走,沒一會兒,便消失在了拐角。
好在他這番慌不擇路的邊跑邊咋唿,帶動了好幾個人跟著大唿小叫,而後終於有人想起來去稟報自家五郎君。
可明明應被家主關在府裏,不準出去鬼混的程五郎,今夜終於無聊到不耐煩,早就偷偷溜了出去。
沒辦法,事情最後還是捅到了曹國公程世讓那裏。
府裏這些日子懸忽其懸的傳聞,程世讓略有耳聞,可他本就不信鬼神之說,自然覺得不是捕風捉影,就是有人作祟。
自己的這個麽兒什麽德行,他不是全然不清楚,隻是曹國公為人粗獷,能想到的唯一辦法便是往死裏揍他。
可程英從小便被揍的皮實了,又有他阿娘護著,根本毫不畏懼,該幹嘛,還是照幹不誤。
三番四次,曹國公秉著「眼不見,心不煩」的想法,早已懶得理他。
所以,如今,即便是有人裝神弄鬼的嚇唬他,那也全是他活該。
但,守衛嚴密的曹國公府,竟然讓「公主屍體丟失」。
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那便不可以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來應對了。
且不問「如何丟」,「誰人偷」,「目的是什麽」,明日便是公主下葬的日子,到時候棺材還是空的,豈不是又要讓全長安再一起看曹國公府的笑話?
想及此,程世讓當即下令,人必須要在天亮前找迴來。
即便平昌公主真的「詐屍」了,也總該有個去處,可近一個時辰,府裏各處相關的、無關的人員幾乎皆被盤問了一遍,愣是沒有一個人能迴憶起任何與公主失蹤有關的細枝末節,更別提親眼瞧見屍體去了哪裏。
她確實像是憑空消失了一般。
此時,再想起這幾天公主靈堂裏的諸多異常,原本隻是湊熱鬧的瞎說的人心中也開始真的惴惴不安起來。
好不容易府衛終於搜到了一條算不上線索的線索,「公主屍身丟失」的時間恰巧與泔水車進出曹國公府的時間相吻合。
雖然從頭至尾沒人見到公主的屍體被搬運過,可既然眼下沒有別的思路,便隻能姑且一試了。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
宵禁未解,按理來說,沒有人能通過坊門離開,可被派出的那一隊府衛沿著大街小巷,幾乎將整個親仁坊翻了個遍,卻始終尋不到那輛去過曹國公的泔水車。
事情仿佛終於有了轉機,卻也在同時,再次陷入死路。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就在程世讓一籌莫展到恨不得跑去找太子殿下求救時,忽然有人來稟報,公主的屍體又迴來了。
據公主侍女抱書和當時陪在她身邊的其他兩個女婢說,她們本來是守在院子裏等消息的,後來覺得外邊的風越來越大,周圍越來越冷,便決定一起迴靈堂裏。
可一推門,便見到一個黑影從後窗戶一閃而過。
一個女婢立刻追過去看,什麽也沒看到。就在這時,抱書和另一個女婢竟齊齊發現,公主又重新躺迴了原位。
這件事處處透露著詭異,程世讓實在想不通深更半夜鬧著送出又送進的一出,目的到底是什麽。
況且,程世讓本就負責守衛長安,所以,他怎麽可能願意相信,自己連自家府邸都守不住,如此戒備之下,還能讓人來去自如。<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