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國號曰,秦
明末:無限軍火,誰給我披上皇袍 作者:滴墨不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老臣見過陛下!”
“免禮!”
孫傳庭起身,取出一份奏疏,遞給了一旁的小太監樂中成。
“陛下,禮部擬定了幾個國號,請陛下過目!”
李柯掃了一眼,一曰蜀,一曰秦,一曰楚。
他眉頭微挑,放下手中奏疏,望著孫傳庭,問道:“閣老怎麽看?”
孫傳庭看了眼皇帝的臉色,斟酌片刻,說到:“陛下於荊州起兵,救天下於水火,此地意義非凡。荊州本是古楚國舊地,因此禮部取了這個楚字。”
“陛下領兵西進,平定巴蜀之亂,使巴蜀百姓重歸安順,而這巴蜀也是古蜀舊地,因此取了個蜀字。”
“而這秦字,則是因為陛下曾是秦國公。”
“老臣以為這三字皆不錯,隻是蜀與楚,皆是一隅之地的小國,遠比不上朝廷的疆域遼闊,若是用這兩字,便顯得小氣了些。”
“倒是這秦字,即是陛下封號,也與先秦唿應。”
“自秦國始皇帝一統天下,曆朝曆代無不心向一統。”
“因此,老臣以為,這秦字更為合適。”
聽到這些,李柯微微頷首,“說的在理,不過還有一點你沒有說到。”
“秦皇開疆拓土,建大一統之皇朝,朕也有此意,效仿秦皇,開疆拓土!”
孫傳庭神色一滯,呆愣的看著皇帝,默然無語。
現在朝廷收複遼東,又鎮壓了漠南蒙古,還將朝鮮王朝納入了版圖。
如此大的疆域,大明開國未有。
皇帝竟然還不滿意?
若是別的皇帝,他怎麽也要勸諫幾句,可麵對李柯,他也不敢多言。
見孫傳庭不說話,李柯沉聲說到:“國號便定這個秦字吧。”
“臣遵旨!”
孫傳庭趕忙應了一聲。
李柯又將禦案上的奏疏拿了起來,草草翻了一遍。
在國號後麵,還寫了好幾個年號。
有盛武,景運,隆興,康隆......等等。
看到康隆,他不由得想起了後世的康熙和乾隆。
他微微一笑,大清亡了!
對於年號,李柯也不太在意,放下奏疏,他看著孫傳庭,說到:“年號就定盛武吧。”
聽到這話,孫傳庭現在一點也不意外了。
盛武,這明擺著是崇尚武力。
以皇帝這大興兵戈的態度,不用這盛武都不合適。
“臣遵旨!”
孫傳庭記下之後,又說起了改換國號的事情。
更改國號,自是一件大事。
通常來說,除了改朝換代,其他時候也不會出現更改國號的事情。
現在更改了國號,自然也要讓其他藩國知道。
李柯想了想,說到:“借著這個機會,給周圍幾個藩國下旨,讓他們派人入京朝賀!”
說是朝賀,其實這裏麵也有李柯的小心思。
那些藩國使臣來了,他自然也要秀秀肌肉,讓那些使臣見識見識大明......不,大秦的強大!
此外,不戰而屈人之兵,若是能夠震懾住那些使臣,讓那些藩國直接臣服朝廷,自然也可以省去他不少的力氣。
“老臣明白!”
孫傳庭對於這件事並沒有什麽異議。
召藩國使臣入京覲見,這並不是多稀奇的事情。
大明經常要接見藩國使臣,隻不過那些藩國使臣通常不會一起來罷了。
現在更改國號,將那些藩國使臣一同召來,也好讓那些藩國知道,以後的大明便成大秦了。
······
半月之後,李柯在西苑釣魚。
“陛下,京城百官都清查完了。”
鄭用將一份厚厚的奏疏遞了過去。
接過奏疏,李柯隨意翻了幾頁,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足足一千二百萬兩!”
“這些官員們還真是富可敵國啊!”
自從對朝中官員進行大清洗以來,很多官員貪墨銀兩的事情都被查了出來。
因為事情有些複雜,鄭用帶著錦衣衛,查了足足一個多月,這才將事情徹查清楚。
雖然李柯對於官員們貪汙的事情,早有心理準備,可他也沒想到,這些官員們加起來貪汙的銀兩,竟然有足足一千二百萬兩。
這足以抵得上大明兩年的稅收了!
難道崇禎窮的要自己節省銀子,補貼軍費。
有這麽多的貪官在,戶部的庫房怎麽可能不空。
這麽多人伸出手來,就算朝廷拿出再多的銀子,最後也難有一成落到邊軍士兵手中啊。
李柯也不再多看,扭頭朝著一旁的樂中成說到:“派人送一份給崇禎。”
說完,他這才扭頭朝著鄭用說到:“那些個官員,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臣遵旨!”
鄭用剛離開不久,一個小太監便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陛下,熊閣老求見!”
聽到這話,李柯放下了手中的魚竿,起身到一旁的亭子裏坐下,“傳!”
片刻之後,一個老頭走了過來。
“老臣熊明遇叩見陛下!”
“免禮!”
李柯打量了一眼,略微有些意外。
這熊明遇看著跟個老學究一樣,還學過西方人的東西?
“愛卿可知道朕召你來所為何事?”
熊明遇看了皇帝一眼,硬邦邦的說到:“老臣不通卜算之術,也不會揣測聖意,還請陛下明言。”
李柯朝一旁的樂中成示意了一下。
樂中成將一本書籍遞了過去。
“朕聽聞熊閣老曾跟西洋人交流過,也了解不少西學。”
“這是朕這些天寫的一些自然之理,閣老看看如何。”
自從看到熊明遇的簡介之後,他便在想怎麽快人一步,搶先在大秦發展科學。
這些天,他將能想起來的最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都寫了出來,為的就是給大秦的書生們一點指引。
熊明遇有些意外,天下可沒有多少人關心西學的事情。
皇帝怎麽會在意這個?
他接過書本,翻看了幾頁,隨即臉上滿是驚駭之色。
這上麵講的很多東西,雖然十分的簡單,可比起西洋人跟他談論的東西,這些內容無疑更加的合理。
有不少他心中的疑惑,這上麵的內容都幫他解答了。
“陛下,這當真是您寫的?”
熊明遇實在不敢相信,皇帝怎麽會這些東西?
看著熊明遇的表情,李柯暗自有些得意。
現在西方都還在探索階段呢,很多理論都沒有成型,怎麽可能比得過後世早就論證過的理論。
“這自然是朕寫的,隻不過裏麵的東西,不是出自朕!”
聽到這話,熊明遇微微頷首,皇帝確實寫不出這種東西,這種東西隻可能是神仙降下的喻示。
“老臣懇請陛下準許老臣研讀此書!”
“準!”
“免禮!”
孫傳庭起身,取出一份奏疏,遞給了一旁的小太監樂中成。
“陛下,禮部擬定了幾個國號,請陛下過目!”
李柯掃了一眼,一曰蜀,一曰秦,一曰楚。
他眉頭微挑,放下手中奏疏,望著孫傳庭,問道:“閣老怎麽看?”
孫傳庭看了眼皇帝的臉色,斟酌片刻,說到:“陛下於荊州起兵,救天下於水火,此地意義非凡。荊州本是古楚國舊地,因此禮部取了這個楚字。”
“陛下領兵西進,平定巴蜀之亂,使巴蜀百姓重歸安順,而這巴蜀也是古蜀舊地,因此取了個蜀字。”
“而這秦字,則是因為陛下曾是秦國公。”
“老臣以為這三字皆不錯,隻是蜀與楚,皆是一隅之地的小國,遠比不上朝廷的疆域遼闊,若是用這兩字,便顯得小氣了些。”
“倒是這秦字,即是陛下封號,也與先秦唿應。”
“自秦國始皇帝一統天下,曆朝曆代無不心向一統。”
“因此,老臣以為,這秦字更為合適。”
聽到這些,李柯微微頷首,“說的在理,不過還有一點你沒有說到。”
“秦皇開疆拓土,建大一統之皇朝,朕也有此意,效仿秦皇,開疆拓土!”
孫傳庭神色一滯,呆愣的看著皇帝,默然無語。
現在朝廷收複遼東,又鎮壓了漠南蒙古,還將朝鮮王朝納入了版圖。
如此大的疆域,大明開國未有。
皇帝竟然還不滿意?
若是別的皇帝,他怎麽也要勸諫幾句,可麵對李柯,他也不敢多言。
見孫傳庭不說話,李柯沉聲說到:“國號便定這個秦字吧。”
“臣遵旨!”
孫傳庭趕忙應了一聲。
李柯又將禦案上的奏疏拿了起來,草草翻了一遍。
在國號後麵,還寫了好幾個年號。
有盛武,景運,隆興,康隆......等等。
看到康隆,他不由得想起了後世的康熙和乾隆。
他微微一笑,大清亡了!
對於年號,李柯也不太在意,放下奏疏,他看著孫傳庭,說到:“年號就定盛武吧。”
聽到這話,孫傳庭現在一點也不意外了。
盛武,這明擺著是崇尚武力。
以皇帝這大興兵戈的態度,不用這盛武都不合適。
“臣遵旨!”
孫傳庭記下之後,又說起了改換國號的事情。
更改國號,自是一件大事。
通常來說,除了改朝換代,其他時候也不會出現更改國號的事情。
現在更改了國號,自然也要讓其他藩國知道。
李柯想了想,說到:“借著這個機會,給周圍幾個藩國下旨,讓他們派人入京朝賀!”
說是朝賀,其實這裏麵也有李柯的小心思。
那些藩國使臣來了,他自然也要秀秀肌肉,讓那些使臣見識見識大明......不,大秦的強大!
此外,不戰而屈人之兵,若是能夠震懾住那些使臣,讓那些藩國直接臣服朝廷,自然也可以省去他不少的力氣。
“老臣明白!”
孫傳庭對於這件事並沒有什麽異議。
召藩國使臣入京覲見,這並不是多稀奇的事情。
大明經常要接見藩國使臣,隻不過那些藩國使臣通常不會一起來罷了。
現在更改國號,將那些藩國使臣一同召來,也好讓那些藩國知道,以後的大明便成大秦了。
······
半月之後,李柯在西苑釣魚。
“陛下,京城百官都清查完了。”
鄭用將一份厚厚的奏疏遞了過去。
接過奏疏,李柯隨意翻了幾頁,臉上露出一抹冷笑。
“足足一千二百萬兩!”
“這些官員們還真是富可敵國啊!”
自從對朝中官員進行大清洗以來,很多官員貪墨銀兩的事情都被查了出來。
因為事情有些複雜,鄭用帶著錦衣衛,查了足足一個多月,這才將事情徹查清楚。
雖然李柯對於官員們貪汙的事情,早有心理準備,可他也沒想到,這些官員們加起來貪汙的銀兩,竟然有足足一千二百萬兩。
這足以抵得上大明兩年的稅收了!
難道崇禎窮的要自己節省銀子,補貼軍費。
有這麽多的貪官在,戶部的庫房怎麽可能不空。
這麽多人伸出手來,就算朝廷拿出再多的銀子,最後也難有一成落到邊軍士兵手中啊。
李柯也不再多看,扭頭朝著一旁的樂中成說到:“派人送一份給崇禎。”
說完,他這才扭頭朝著鄭用說到:“那些個官員,該殺的殺,該流放的流放。”
“臣遵旨!”
鄭用剛離開不久,一個小太監便急匆匆的跑了過來。
“陛下,熊閣老求見!”
聽到這話,李柯放下了手中的魚竿,起身到一旁的亭子裏坐下,“傳!”
片刻之後,一個老頭走了過來。
“老臣熊明遇叩見陛下!”
“免禮!”
李柯打量了一眼,略微有些意外。
這熊明遇看著跟個老學究一樣,還學過西方人的東西?
“愛卿可知道朕召你來所為何事?”
熊明遇看了皇帝一眼,硬邦邦的說到:“老臣不通卜算之術,也不會揣測聖意,還請陛下明言。”
李柯朝一旁的樂中成示意了一下。
樂中成將一本書籍遞了過去。
“朕聽聞熊閣老曾跟西洋人交流過,也了解不少西學。”
“這是朕這些天寫的一些自然之理,閣老看看如何。”
自從看到熊明遇的簡介之後,他便在想怎麽快人一步,搶先在大秦發展科學。
這些天,他將能想起來的最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知識都寫了出來,為的就是給大秦的書生們一點指引。
熊明遇有些意外,天下可沒有多少人關心西學的事情。
皇帝怎麽會在意這個?
他接過書本,翻看了幾頁,隨即臉上滿是驚駭之色。
這上麵講的很多東西,雖然十分的簡單,可比起西洋人跟他談論的東西,這些內容無疑更加的合理。
有不少他心中的疑惑,這上麵的內容都幫他解答了。
“陛下,這當真是您寫的?”
熊明遇實在不敢相信,皇帝怎麽會這些東西?
看著熊明遇的表情,李柯暗自有些得意。
現在西方都還在探索階段呢,很多理論都沒有成型,怎麽可能比得過後世早就論證過的理論。
“這自然是朕寫的,隻不過裏麵的東西,不是出自朕!”
聽到這話,熊明遇微微頷首,皇帝確實寫不出這種東西,這種東西隻可能是神仙降下的喻示。
“老臣懇請陛下準許老臣研讀此書!”
“準!”